第一篇:学习十九大体会文章-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
在认真倾听了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后,总书记的声音余韵在耳,催我奋进,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新时代”三个字,深深地感染了我,印在了笔者的脑海中。经过广大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这不仅仅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密切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生活。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应当珍惜当前进入新时代的成果,身体力行,做好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使者,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发展新时代,要做网络文明宣传员。当今社会,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传递速度快、影响大、覆盖面广,只要有一个小小手机,联上网络,每个人都是现场直播员、信息发布员。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载体,自由分享和发布信息,迅速转发,但是很少有人关心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往往容易造成“网络暴力”、“言语绑架”、“谣言扩散”等现象,为社会和个人造成不良的后果与影响。谣言止于智者,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态度。网络是把“双刃剑”。新时代,希望大家不能盲目做愤青,要做一个文明宣传员,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道德问题,更加理性地理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导群众认真对待评论,少一丝刻薄尖酸、多一份余热温度。
发展新时代,要做劳动实践者。“光说不练假把式。”再光鲜的话语、再美好的想法,如果不能付诸于实践,也是枉然。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当然,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党和政府还在继续着力加以解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广大人民付出的汗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农民辛苦劳作、工人流水操作、教师授课育人、青年奋发学习、医生救死扶伤、银行人员办理事务„„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爱岗敬业,做好自己应尽的本分,为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美好建设,成为具有实践精神的新时代人。
发展新时代,要做新时代的形象代言者。当今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了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新闻中也时常曝光中国游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排队无序、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这的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当中国游客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形象代言人,也慢慢开始纠正陋习,文明出行。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明旅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笔者呼吁大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和传承家庭美德,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我们良好的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让每一位中国人都成为国家新时代的形象代言人。
总之,新时代要有新变化,我们要做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一员,要带头树文明新风,珍惜时代,牢记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嘱托,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前进。
第二篇:十九大体会文章
十九大体会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问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紧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大会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局在胸、纲举目张。
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揭示了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经过96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68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业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醒。
当前有一个重大判断,就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归根到底体现在党与群众的关系上。总书记始终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并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
为贯彻这一执政理念,十九大报告有三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人民获得感”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二是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贯穿始终,“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前提是要把党搞坚强,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三是复兴强国的使命担当贯穿始终,“民族复兴”“强国”“强大”“强起来”等目标追求、使命任务贯穿报告始终。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立足由大向强发展的现实条件,历史使命比崇高目标、共同理想、伟大梦想等定位都更具有现实性紧迫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这一论断,就是把千钧重担扛在自己肩上,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接力奋斗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取得的。国富是民族复兴的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等加速提升的重要条件,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是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出来的,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三大全会报告中。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大命题的内涵越来越清晰,目标、步骤越来越具体。
十九大报告从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到战略规划,以理论的彻底性和行动的自觉性树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航标:接续提出新的战略规划,使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趋于完整;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接力奋斗;在“和谐”之后加上“美丽”,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表述更加完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善、层次更加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自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总题目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个大字。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快速崛起,这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生动证明。我国经济总量改革开放之初排在世界第11位,2005年超过法国,居第五;2006年超过英国,居第四;2007年超过德国,居第三;2009年超过日本,居第二。2010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
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根本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准和把握了中国发展进步走向及其规律要求。欧洲崛起是千万级人口与工业文明的结合,美苏崛起是1亿级人口与工业文明的结合,中国崛起则是10亿级人口与工业文明的结合,其潜力之大可想而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引导中国快速步入现代文明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之所以能够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就因为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把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完美地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中国五千年文明,借鉴包容人类文明一切成果,使社会主义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能力,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了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最深刻的揭示,找准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总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成就的取得,归根到底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灵魂,是贯穿整个报告的一条主线,把握其精髓要义至关重要的是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所处新历史方位的一个重大判断。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崭新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古罗马、大唐、荷兰、英国、苏联、美国等在不同时期曾经占据世界舞台中央,创造了各自的辉煌时代。这些国家由大向强,尽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一是都有实现梦想的伟大志向。大国需要大国意识,需要有大战略、大担当。二是都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这些国家实现梦想的时候,经济总量一般都占到世界的1/4到1/3,有的甚至更多;军事实力都很强大。三是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罗马是奴隶社会最典型的形态,大唐是封建社会最典型的形态,英国是早期资本主义最典型的形态。苏联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创造者。美国是当前资本主义制度最完善的形态。
进入新时代,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五大发展理念”,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我们党正在完成三件大事:激发梦想、打造实力和完善制度,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新历史使命进行的深邃思考和整体运筹。
第三篇: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强调要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经得起风浪考验,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当代青年人思维活跃、创新意识浓厚,自我意识较强,讲求实际,追求个性化,对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多样化。应当承认,青年人在多个方面和党、国家、人民事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我们青年人筑牢理想信念、增强业务能力、淬炼意志品质。
筑牢理想信念,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青年一代养成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理论行动自觉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脉搏。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加强对近现代历史、党史和国情、社情的学习,知所从来,思将所往尤为重要。
增强业务能力,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把书本知识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挤掉本本中的水分。坚持术业有专攻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特长。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训,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交换比较。学习借鉴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广泛吸收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知识经验。
发扬艰苦奋斗,锤炼意志品质,在奋斗中培养攻坚克难的意志,砥砺务实担当的品格。青年干部要经得起风浪考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准备着接受检验,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中磨砺意志、锻造能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能否担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除了依靠组织培养,关键还要看自身努力。“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我们青年一代要努力成为让党、祖国和人民满意和放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篇:学习十九大精神 做新时代青年
学习十九大精神 做新时代青年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为当代大学生,即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领会十九大精神。正如《人民日报》给青年的一封信中所说,中国进入新时代,对青年人而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带领国家和人民经过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创造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领域,民主法治,思想文化,生态建设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基于此,大学生要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发展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要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理想,始终操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除此之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还要重视学习历史和国情,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要牢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这个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对大学生而言,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接班者和建设者,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就是我们最脚踏实地的梦想。有了这个理想,我们才可以真正的与中国梦对接。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加强学科的理论知识学习,形成综合性的知识框架,实现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大局意识和理性知识的考验。要牢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这个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走入新时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也已悄然改变。2017年中国已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峰会与厦门金砖会议,习近平主席出席达沃斯论坛,针对世界经济问题给出中国药方,这些举措都代表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这使得中国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使得中国青年站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我们拥有国际化的视角和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合作机会,我们逐渐代表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在多元化全方位的国际交往中,我们要牢固坚持中国标准,传播中国文明,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
国家计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在未来三十年,我们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新时代不只是一种概括或表述,新时代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我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共同构成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进步共同促进了国家的砥砺前行。面对学业压力和职业选择,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把现实把握在自己手中。要意识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避免焦虑迷茫和彷徨,脚踏实地,做出正确的决定和选择,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身为新一代的我们在新的时代,要有崭新的面貌去面对明天。转眼大学生涯已进入尾声,我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加入考研大军的行列中。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我要不断充实自己,随时准备着,这样我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角色上尽情的表演,不留遗憾。教育兴国,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当今时代,人才泛滥,我们如何才能不被人群淹没,唯有学习一路可走,这条路上,没有捷径,没有登天梯。我们唯有脚踏实地,用脚印来记录,用汗水来冲刷,用信念来坚持。我们今天坐的冷板凳,明天也许就是热炕。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就是三十天定律,问题的最后是:第几天的时候荷花开了一半,很多人认为是第15天,错,其实是第29天。往往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也许就是第29天,再坚持一天,或许,一切都不一样了,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奋斗。加油吧,少年们!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句话是大会送给党和国家的,也同样适合于大学生们——新时代的青年,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忘初心就是要铭记自己拼搏奋斗的信念和初衷,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承载的希望,并把它们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五篇: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习十九大体会
昂首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5年,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5年,推动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5年持续发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全党上下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经济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达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成为热词,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令世人瞩目。坚定不移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一大批惠民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为祖国点赞,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已成为引领社会潮流的新风尚。
5年革故鼎新,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式,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谋划实施了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在加强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上做到“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魄,开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5年依法治理,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法治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考虑、谋划和推进,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进一步解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5年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砥砺奋进的五年,既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5年,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突破、迈向新境界的5年。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内巡视监督全覆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已成为全党共识,“全面从严”已成为改进作风、惩防腐败、重构政治生态的关键词。“打铁还需自身硬。”党中央清醒的看到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筑牢党性之魂,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既抓思想引导又抓行为规范,强化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件,形成高压态势。全党上下从一个个细节入手,在一件件“小事”上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干部作风一年一个样,政治生态5年大变样。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团结统一成为新的主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走过了砥砺奋进的5年,通过接续奋斗取得了伟大成就。回望昨天,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只有继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感召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