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修学习总结

时间:2019-05-13 04:3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研修学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研修学习总结》。

第一篇:化学研修学习总结

化学研修学习总结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初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

初中化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潜能,制订各自的化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化学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己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喷泉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发展学生喜欢化、赞赏化学的个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除上述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发挥活动课和化学史教育的作用。开展课外化学实验和家庭化学实验活动,都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又如,“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培训后,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第二篇: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

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

今年高级教师培训采取这种形式,我觉得非常好,对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些研修材料可说是经过了专家们精心的准备,也很有价值.1.看了xx老师的视频课,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将传统的讲授法与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融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或数据的能力和学生的探究能力。并着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以致用,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等密切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组成学习小组,上网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与讨论。

2.通过学习有不少新的认识:

㈠例如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①是不能正确处理必修模块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的层次性问题。一方面,老师们忽略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在进行选修模块内容教学前,常会忽略学生在必修的已有基础;在教学后,又经常会忽略引导学生对“在必修基础上发展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反思。另一方面是深广度把握不到位,经常出现“选修模块教学平庸化”的现象,即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仅关注具体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科思想方法的体现。

②是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特点。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的教学中,要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验与理性推理相结合的特点,要关注物理化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运用。

③是处理不好几个关系。例如,处理不好定量分析与计算的关系,将定量分析问题的思路与复杂的数学计算等同;在教学中死抠概念定义,忽视对概念的整体关系和内涵实质的把握;缺乏多样化教学处理方式,等。

㈡理解了为什么在高中教学中要引入“熵”?如何理解“熵”?

熵的因素跟焓的因素在决定化学反应方向上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而且现代科学里面熵的概念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信息学里有“信息熵”,生命科学里有“负熵”,化学里面确定反应方向从有序到无序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中学生基本上一个“熵盲”,而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如果不懂得熵,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因此我觉得我们在中学课程引进熵等新的概念,对于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发展、适应新的科学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对熵的理解要把握住两点:一是熵是用来描述大量粒子的混乱度的物理量,少量粒子谈不上“熵”;二是混乱度实际上就是均匀程度,混乱度最大就是最均匀。通常大家以为均匀跟混乱度好像是完全相反,实际上均匀就是混乱度,任何一个体系均匀了,就是混乱度最大了。譬如我们把一滴墨水滴到水里头去最后变成均匀了,那就是熵增加了、混乱度增加了。

㈢如何理解“自发反应”概念?

对自发反应的理解有两点很关键,一个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借助于外力(如光照、通电等)靠自身的能力来进行的反应;第二个一定要指明是在什么条件下自发,如果脱离了这两条去谈任何自发反应,我认为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高中新增知识学习在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认识提高,谢谢!

3.学员提出不少好的体会和建议让我在思维广度深度都有进一步提高。

例如:xx市第四中学 xx :教师最大的困惑是难以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教学中经常会“挖得很深”,逾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觉得认知困难,被动的进行机械记忆。听了xx老师对教材的分析既有高度又能结合教学实际,问题的切入和解决都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很有收获。福安市第八中学 黄光华: 学生在学习化学必修1之后,对钢铁腐蚀的原理和危害性已有所了解,并能已有知识进行铁防腐,这对学习本单元知识有所帮助。目前,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基础较好,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思考,课内认真听讲,勤于动脑,规范操作,善于观察,那么学习本单元内容,掌握本单元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应该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南安市新侨中学 苏昆服

:对于原电池和电解池教学的最大困惑是难以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教学中往往会“讲得够多、够深”,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导致了学生觉得学习困难,被动的进行死记硬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听了xx老师对必修教材化学2和选修教材4教学要求怎么定位、如何把握深度和难度的分析,我感觉很好,很有收获。仙游县第二中学 王建林: 个人感觉原电池这一块的知识学生比较难理解,有的学生学习缺少从本质上的理解,觉得这方面的内容很难,进而就产生了畏学的学习态度。但我个人觉得其实原电池还是挺好理解的,<课件 >在教学中应当适当的从反应的本质上对学生进行研讨,强调学生自己将原电池的原理推导一遍,这样他们就能够攻克这一难点。另外,对大家讨论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1、盐桥问题:盐桥的问题,确实需要给学生点一点,但不必过于纠缠。主要是通过实验给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白“没有盐桥,原电池不能够产生持续的、恒定的电流”就OK啦!

2、原电池是否电池:原电池当然是电池,但不一定是实用电池。没有盐桥的电池也是电池,但由于没有用盐桥将接界电势降到最低,所以肯定不是实用电池。如:单液浓差电池pt︱Cl2(g,p1)︱HCl(aq)︱Cl2(g,p2)︱pt。从实用角度看,没有盐桥的肯定不是“实用”的原电池。

总之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但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对知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

第三篇:化学研修总结

化学研修总结和感悟

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指导和解读。积极回答和探讨每一个专题的相关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感受新课标下的学习变化,认识到化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科技生产联系更加紧密,教学理念的更新,由过去教知识改为教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灵活高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远程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重新认识新教材

新教材采用的是一种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即: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研究方法。教材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使学生走近化学,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中新认识。

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的教学中,要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验与理性推理相结合的特点,要关注物理化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运用。知识结构的适当调整,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三、评价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基石,以考试成绩为核心,对学生进行考核,基本上否定了学生在过程中寻求方法、探究学习的行为,基本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实践能力。新课标提出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倡导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纳入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即考核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建立起全新的整体评价体系,重点包括过程评价,知识技能评价和学生、家长的主客观评价,针对自身学科特点,在过程评价中注重了实验技能的考核。

四、需要教师充分运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从运用手段看,结束了过去单调的教学模式,用现代教学媒体对教学进行组合设计,整合了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

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条件的话,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是要尽量尽量去完成的,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现象、实验的结论以及误差分析的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了解理论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做

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才能更好的去思考,解惑。

参加这次研修活动,深知团队中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有许多可取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之艺,变化无穷,我将把“吸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常研究理论信息,推陈出新。”这句话铭记在心,努力工作。

第四篇: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

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1

20xx年10月6日至10月20日,我有幸作为威海市唯一一名初中化学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20xx年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在为期十五天的培训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首先,跟随郑长龙教授走进《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及最新变化》,我懂得了教学“回归学科教育本原”的重要性;走进冯守华院士的专题讲座《化学学科基本思想——21世纪化学所面临的挑战》,我知道了“化学是一门核心的科学,创造与实用的科学”,知道了“化学的核心是反应”,明白了“好奇心源于进取心,兴趣源于知识格局”;聆听周仕东博士有关“化学科学探究”以及“化学教学研究方法”的精彩讲座,我知道了“探究”须是有意义的探究,“探究”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懂得了“Lessismore!”教育理念的意义,清楚了“小题大做”对教师教学研究的益处……

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同学共勉,让我大开眼见。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学到了很多的切实可行的妙招;懂得了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越走越宽;知道了知识储备、文化积蓄、道德修养是教师成功的基石……

随着国培研修的不断深入,专家、学者和名师们给了我越来越多的教育启迪和先进教学理念,使我这个在发展道路上处处有遗憾的教师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找到了打开迷茫心结的钥匙。

其次,十几天的大学校园学习,让我仿佛回到大学时代,使我重新体会那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大学生活。白天听讲座,夜晚写感悟、读书,这种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使我能够精心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让我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长的快乐。

再次,十几天的学习研修,我被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感动着。感动的热浪时刻包围我,冲击着我。一方面,每一位专家教授让我感动,他们的大智大慧让我感动,他们的远见卓识让我感动,他们的严谨认真让我感动,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动,他们的平易近人让我感动。另一方面,每一位学员老师让我感动,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我感动,他们的勤勉好学让我感动,他们的锐意进取让我感动。总之,感动伴我一路学习,一路前行。这些感动化作内心的激情,催我奋进,促我成长。

现将所学精彩要点整理出来,与各位共勉。

1.教学要“回归学科教育的本原”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郑长龙教授说:化学教学要向生活回归,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是身边的那些熟悉的问题和事物。教师要从学科的本原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引导学会运用化学特有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化学,研究化学。要从学科高度看待所教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所教内容;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回归化学学科本原就是立足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使化学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社会。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说到启发式教学,相信每位老师都有很多要说的话,也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认为所谓的“启发”就是“教师启,学生发”,因此当我们遇到学生面对我们的问题没有反应时,常抱怨学生“启而不发”。

然而这次的国培研修,听了路海东教授的讲座,我这个从教二十年的老教师如梦初醒,原来所谓的启发不是“教师启,学生发”,而是“教师启,教师发。”教学中教师的“启”和“发”要适时适度,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设置有效的“愤”与“悱”的情境,当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适时地进行“启”与“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大声思维

即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讲出来。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是否完善,是否符合逻辑,因此“大声思维”既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完善自己体系。

4.化学是一门核心、创新与实用的科学。化学的核心是反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守华指出:科学改变了人的认知,技术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工程改变了世界。他认为学科是以“教学与积累”来传承、以“人与团队”来支撑、以“实验室与设备”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必将产生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而这些技术发明只有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产业化形成资本,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

他说:化学是一门核心、创新和实用的科学,化学最重要的是创造新物质。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的本质,而且创造出新分子、新催化剂以及具有特殊反应性的新化合物。化学科学通过合成优美而对称的分子,赋予人们创造的艺术。化学以新方式重排原子,赋予人们创造劳动的机会,而这正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媲美的。他还指出了21世纪化学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化学与生物学、药物学、新功能材料设计与开发、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关系。所以说化学学科即可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为社会创造财富,是一门“核心”、“创新”、“实用”的学科。

5.化学习惯于从结构的观点看问题

冯院士从化学键到轨道杂化理论、价键理论、量子纠缠论等方面,介绍了合成化学的发展,例举了美日三位科学家共获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实例,指出“分子聚集体的科学是化学发展的方向”。

6.好奇心源于进取心,兴趣源于知识格局。

冯院士以Jamesparsons发明固体燃料、NikolaTesla两手握电击的火花、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等精彩的事例阐述了“好奇心”源于进取心,“兴趣”源于知识格局的道理,启迪我们要有进取心,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

7.物质的基本形态

通常我们认为物质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其实物质的存在形态远不止这三种。冯院士告诉我们设计新概念材料的基础就是发现和研制新的物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物质的基本形态除气态、液态、固态之外,还有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激子凝聚态。其中第四、第五态已经被证实是存在的,第六、第七态还在论证中。

8.“Lessismore”的教育理念

“Lessismore。”是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在华东师大讲学时所说的一句话,即:“学习内容越少,学习的成果越多。”

回想我们的教学,为什么“讲了好多遍学生还是出错”?归结原因,就是我们“太热心”,说的太多,不懂得“Lessismore”的魅力。

教训是惨痛的。在提倡生命化教学的今天,我们教师不能在独霸课堂,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消化、巩固知识;要让学生“大声思维”,展示自我,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9.“探究”可能有多种结果,而发现只有一种结果

“科学探究”既是课标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我曾经认为自己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还算是搞得有模有样,然而听了周仕东博士的讲座后我方明白,原来自己所谓的“探究”充其量不过是发现学习,即学生按照老师预设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交流讨论等等一系列的步骤,完成有关的任务,这看似很热闹,其实也只是验证了课本上或老师设计好的结论。这种“步调一致的结果”,完全没有学生自己创造的空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可想而知了。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真应该好好想想。

10.今天的不方便是为了明天的更方便

“探究活动”费时费事,这是很多老师的同感,在暑期的远程研修中专家们也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告诉我们“探究”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次的国培研修,专家再次强调了“探究”的重要性。确实,从一节课、一个课题来看,“探究”确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从短时间的效果来看,“探究”不一定能马上收到有效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探究”绝对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探究中,教师不要包办一切,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尽情地想,尽情地问,尽情地去探索,要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生有了这样的探究活动训练,日后遇到问题一定会知道该怎样处理,所以说:“今天的不方便是为了明天的更方便。”

11.中考成绩一定是动手写出来的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只是会做,但不一定能做对,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写以加深印象。当然动手写不是搞题海战术。

当然从专家那里所学到的远不止几段文字就能表达的,不过以上几点对我的触动最大,希望也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2

今年高级教师培训采取这种形式,我觉得非常好,对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些研修材料可说是经过了专家们精心的准备,也很有价值、1、看了xx老师的视频课,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将传统的讲授法与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融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或数据的能力和学生的探究能力。并着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以致用,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等密切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组成学习小组,上网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与讨论。

2、通过学习有不少新的认识:

㈠例如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①是不能正确处理必修模块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的层次性问题。一方面,老师们忽略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在进行选修模块内容教学前,常会忽略学生在必修的已有基础;在教学后,又经常会忽略引导学生对“在必修基础上发展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反思。另一方面是深广度把握不到位,经常出现“选修模块教学平庸化”的现象,即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仅关注具体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科思想方法的体现。

②是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特点。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的教学中,要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验与理性推理相结合的特点,要关注物理化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运用。

③是处理不好几个关系。例如,处理不好定量分析与计算的关系,将定量分析问题的思路与复杂的数学计算等同;在教学中死抠概念定义,忽视对概念的整体关系和内涵实质的把握;缺乏多样化教学处理方式,等。

㈡理解了为什么在高中教学中要引入“熵”?如何理解“熵”?

熵的因素跟焓的因素在决定化学反应方向上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而且现代科学里面熵的概念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信息学里有“信息熵”,生命科学里有“负熵”,化学里面确定反应方向从有序到无序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中学生基本上一个“熵盲”,而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如果不懂得熵,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因此我觉得我们在中学课程引进熵等新的概念,对于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发展、适应新的科学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对熵的理解要把握住两点:一是熵是用来描述大量粒子的混乱度的物理量,少量粒子谈不上“熵”;二是混乱度实际上就是均匀程度,混乱度就是最均匀。通常大家以为均匀跟混乱度好像是完全相反,实际上均匀就是混乱度,任何一个体系均匀了,就是混乱度了。譬如我们把一滴墨水滴到水里头去最后变成均匀了,那就是熵增加了、混乱度增加了。

㈢如何理解“自发反应”概念?

对自发反应的理解有两点很关键,一个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借助于外力(如光照、通电等)靠自身的能力来进行的反应;第二个一定要指明是在什么条件下自发,如果脱离了这两条去谈任何自发反应,我认为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高中新增知识学习在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认识提高,谢谢!

3、学员提出不少好的体会和建议让我在思维广度深度都有进一步提高。

例如:xx市第四中学xx:教师的困惑是难以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教学中经常会“挖得很深”,逾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觉得认知困难,被动的进行机械记忆。听了xx老师对教材的分析既有高度又能结合教学实际,问题的切入和解决都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很有收获。福安市第八中学黄光华:学生在学习化学必修1之后,对钢铁腐蚀的原理和危害性已有所了解,并能已有知识进行铁防腐,这对学习本单元知识有所帮助。目前,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基础较好,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思考,课内认真听讲,勤于动脑,规范操作,善于观察,那么学习本单元内容,掌握本单元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应该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对于原电池和电解池教学的困惑是难以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教学中往往会“讲得够多、够深”,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导致了学生觉得学习困难,被动的进行死记硬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听了xx老师对必修教材化学2和选修教材4教学要求怎么定位、如何把握深度和难度的分析,我感觉很好,很有收获。仙游县第二中学王建林:个人感觉原电池这一块的知识学生比较难理解,有的学生学习缺少从本质上的理解,觉得这方面的内容很难,进而就产生了畏学的学习态度。但我个人觉得其实原电池还是挺好理解的,在教学中应当适当的从反应的本质上对学生进行研讨,强调学生自己将原电池的原理推导一遍,这样他们就能够攻克这一难点。另外,对大家讨论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1、盐桥问题:盐桥的问题,确实需要给学生点一点,但不于纠缠。主要是通过实验给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白“没有盐桥,原电池不能够产生持续的、恒定的电流”就ok啦!

2、原电池是否电池:原电池当然是电池,但不一定是实用电池。没有盐桥的电池也是电池,但由于没有用盐桥将接界电势降到最低,所以肯定不是实用电池。如:单液浓差电池pt︱cl2(g,p1)︱hcl(aq)︱cl2(g,p2)︱pt。从实用角度看,没有盐桥的肯定不是“实用”的原电池。

总之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但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对知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

第五篇:化学远程研修总结

暑期研修已告一段落,回首那段紧张又充实的研修经历,我感到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经历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从而在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源泉。在研讨中,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从小的方面来讲,我收获了很多使用的教学理念。首先信息技术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变的灵活了。“谁掌握了信息技术,并将这种技术真正用于自己是生活学习和工作,谁就掌握了解放教育生产力的钥匙,谁就打开了教育生活的大门,谁就为造就卓越的教育人生插上了翅膀。”丰富的教学网络资源网的浏览开阔了我的视野,让一些没有涉猎的知识呈现在自己面前,一下子感觉原来那么的困惑全没有了,全新的资源让我有了充裕的感觉。而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通过研修也明确了怎样细化教学目标,这样更易于课堂的把握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时目标更明确。以前我们每天都在忙于备课上课,但往往只是按照教参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来掌握课堂,而不会从细节上让学生去体会

感情和总结感悟,这次研修我们改变了观点和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落后教法,从观念和习惯上改变自己,还给学生一个细化的课堂。

选修内容的学习是我感到最累又最有成就感的学习模块,开始时一头雾水、不明就里,运用也很初级,不得要领,研修后特别是指导教师的一次次点拨,明白了原来微课对构建教学框架有非常大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快速浏览知识点,更能有助于开发各项资源,检索已有的知识,使知识成体系,并变成自己的智慧,同时形成正确的心智模式,促进个人成功。研修几次微课设计的赏析让人在摸索中渐渐变得明晰,是自己以后教学中的好帮手。

对于学习评价的认识通过研修也有了大的提升,对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有了新的理解,不再把学习评价仅仅作为考察学生知识能力高低的一个手段,在教学中力争把评价做到:

1、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又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合作。

2、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

3、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新学期教学中,自己要认真研究课标,结合所教学生的特性制定每一环节学习的评价和量规,使学生的发展更健康、全面。

总之,这次研修,是我教学中一段意义深刻的充电过程。让我在交流和探讨中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会使自己对化学教学与教研工作

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下载化学研修学习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研修学习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研修总结和感悟(精选五篇)

    化学研修总结和感悟 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指导和解读。积极回答和探讨每一个专题的相关问题,按时......

    化学研修总结(共5篇)

    化学研修总结 王新功重庆市江津区江津中学 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中,我听了多位专家、教授的多场专题报告,对此我感受很深,我也对初中新课改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

    研修学习总结

    研修总结 经过将近三个周的研修学习,我一边要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和管理班级,一边还要加班加点的学习,写日志,发评论,做作业,其辛劳可想而知!但是在我的心灵深处,得到了精华和洗涤,我......

    研修学习总结

    自从参加网络研修以来,我在数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首先,网络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省知名......

    研修学习总结

    2012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研修学习总结 朱天玉 根据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财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印发〈2010—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

    研修学习总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短暂的研修学习就要结束了,这次培训让我增长了知识、改变了观念、拓宽了视野,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增加了信心,增添了活力。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

    研修学习总结

    研修学习总结 平师附小梁玉伟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本次研修即将结束了,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下面我说一下我的研修体会: 一.对自身要高标准严要求。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

    研修学习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 奇台七中唐利梅 这次的研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它让我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像一架云梯,让我不断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