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 学 组
中 学 组 一 等 奖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所在学校 上好网络这一课
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林立远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
传统课堂讨论与BBS讨论的比较思考
周立 中学
明确信息整合技术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
虞琼婕
浅谈专题学习网站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黄海燕
中学
几何画板支持下的物理新课程教学探索
黄可建 学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 校
现代信息传播条件下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探索
王慧琴
精心设计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陈
红 英语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盛爱莲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块
沈永铭 学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
王松原
平阳县鳌江中学
平阳县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十九中基于网络环境下物理探究教学的反思
张仁锹 学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评价探究
蔡晶晶
中学
博客BLOG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林
枫
苍南县灵溪镇第三中学
放飞学生思维
促进主动发展
李丽珍 学
依托网络支持
构建情感平台
感悟亲情
张
强 五中学
永嘉县瓯北镇第
温州市第十四中
温州市第二十二
瓯海中学
永嘉县花坦中学
泰顺县城关中学
陈玉华
温州外国语学
泰顺县第一中
温州市第十二
温州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
方春子
温州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浅议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三物理实验复习黄长法 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翁金武
瓯海区仙岩镇第二中学
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历史教学的探索
陈金乡 学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的探索和建设
杨和云 浅谈班级BLOG网页在家校联系中有效应用
孙广趁 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王建霞
二 等 奖
教师不是套中人,多媒体不是绣花枕
李旭静
一中学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评价”的实践与初探
曾
颖
浅谈语文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利用
林开芬 中学
构建网络下的语文协作学习环境
尹
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探索与思考
周敏慧
以美激情,以情育人
潘智敏 谈谈以教学互动网为平台的语文教学
蔡林洁 淡妆浓抹才相宜
孙立群 追求完美
返朴为真
谈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黄忠銮
信息技术与几何问题整合的两次尝试
方建新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新课程的自主性学习
蔡新莲 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金森林 学
一堂数学多媒体课的反思
李甫博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实验初探
胡大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黄立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陶淑芳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朱素芬 整合优化学科
拓宽英语教学之路
李
华
巧整合 激兴趣 重情景 求跨越
黄淑雯 利用信息技术形成表象促进高中生物学概念学习
吴丽媛
构建专题网络,寻求整合过程
叶
妩 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
永嘉中学
瑞安市安阳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乐清市柳市镇第温州市第九中学
温州市第二十五
温州市实验中学
温州市第三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
瑞安市职业中专
温州外国语学校
洞头县大门镇中学
瓯海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
苍南县矾山高中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温州外国语学校
泰顺县城关中学 温州市第十一中学 龙湾区教育局勤俭办
温州市十九中学
文成中学
乐清市乐成镇第五中
网络技术与物理教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体会
曹庆吉
瑞安市隆山高中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建构
童素苗 网络情境下的气体制备实验复习案例
陈欲晓 初中《科学》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网络教学初探
李春旺
高中物理实验中CAI课件使用例析
徐爱娟 运用电子档案对学生进行评价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永嘉县上塘中学
平阳县鳌江中学
温州中学
让活动更精彩
使课堂更生动
倪剑峰
洞头县大门镇中学
陈显飞
瓯海区三垟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 如何实践高中政治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姜晓媚 新课标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李雪梅
温州市第七中学
基于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研究初步 鲍亨永
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
网络环境下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例谈
钱藓萍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法的思考
陈永强
温州市电教馆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林永泉
瑞安市教仪站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学
不能滥用课件
金维周乐清市教学仪器站
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陈建化
苍南县教育局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WebQuest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吴进高
温州第二中学
引导花季少女远离“网络成瘾”
胡
洁
温州市第十一中学
政治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新探 黄日荣、黄忠生
乐清市翁洋第一中学 创设网络教学支持环境,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
蔡海平
瓯海区教育局教研室
QBASIC语言教学方式初探
夏乐萍
泰顺县职业技术学校
乐清市教学仪器站 温州市第三中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创新型教学模式
林文俐
文成县珊溪中学 论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作用
金霞洙
享受网络乐趣,激发课堂活力
郑上忠
金冠宇
乐清市黄华镇第一中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邱雪扬
泰顺县教学仪器站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刘加明
瓯海区白象中学
三 等 奖
让网络为语文教学增添异彩
欧琳慧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新模式初探
张小玲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插上美丽的翅膀
钱胜武
温州实验中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黄东博
温州市第五中学 浅淡网络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陈建华
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与分析
陈向阳
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
用、不用、用不用?
郑海燕
文成县公阳乡校 让现代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服务
周月亮
平阳县第三中学 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优化语文课堂教堂
张微萍
乐清市柳市镇第一中学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张文静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刍议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余海风 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学习的实施
陈媛媛
采用几何画板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徐斌华
借“网”获思维之“鱼”
周建军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徐晓盛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的整合廖志英 关注误区
优化课堂
陈志安 谈多媒体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及实效原则
陈后宁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高
毅中学
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石
丹 高中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
郑晓鸥 博客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黄倍蕾 中学
利用多媒体搭建师生情感互动的桥梁
魏筱春 浅谈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与对策
郑丹阳中学
巧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林晓蒙 高中英语情境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整合初探
江友谊 信息技术让我们做个“数字化教师”
赵章相 学
合理利用现代电教媒体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率
周乐平学
利用网络技术建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任
伟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物理网络教学的优化与整合 潘克雨网络环境下科学课堂教学初探
李忠西
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扫描及对策探析
林少艳 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的整合黄庆云 多媒体辅助化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王淑珍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陈丽芬
平阳县教仪站
温州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八中学
苍南县浦亭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 温州市十九中学 瑞安市第五中学 温州市第十一中学
苍南县龙港镇第三 温州市第三中学 乐清市白象中学
乐清市柳市镇第二 温州实验中学
乐清市柳市镇第三 瑞安市塘下中学
温州市第四中学
乐清市虹桥实验中平阳市昆阳镇第二中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平阳县职教中心 苍南县灵溪镇第六中温州市二十五中学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文成中学
文成中学
论校园网站建设应用
周家璞、吴昌榜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当音乐遭遇科技
陈
瑶
苍南县灵溪镇第二高级中学
不再谈Q色变
彭剑锋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新时期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洪永胜
苍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主动—交互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韩秀萍
温州实验中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和探究式多媒体教学整合的思考
陈炳微
瑞安市隆山中学
怎样建文科教学网站
董
锐 温州市第四中学
创建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的新模式
周锦绣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学校教研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吕内欲 永嘉县上塘中学
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线路学科整合的探讨
戴建法
永嘉县四川中学 信息化环境下培养中职生协作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
林高峰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
选择、挖掘、利用—谈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温共存 鹿城区临江镇中学
刍议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重构
陈乃军 苍南县教育局 浅析中学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
温海波 温州市第七中学 基于ASP.NET的学校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
翰 洞头县实验中学 浅谈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优势
金文俊平阳县第三中学 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厉
红 文成县树人学校
建构主义下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及师生角色地位探究
夏建敏
温州第二中学
师生在教育博客中共同成长 陈咸安平阳县昆阳镇第三中学
浅谈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优劣 陈蓓蓓 文成县黄坦中学 山区学校电教发展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周坚 文成县樟台乡校 在信息技术课堂画图课中引入美术知识的点滴探索
胡宏算 温州市第四中学
探究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
张秀琴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
立足基础、面向未来—浅谈“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管理工作
丁妙筱
瓯海区教仪站
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课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占子高
温州市第十一中学
多一份精彩
少一些云翳
叶元俊
瓯海区郭溪中学
小 学 组 一 等 奖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所在学校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赶尴尬及对策
洪婵娟
瓯海区丽岙第二小学
摄像机给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学
论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胡小曼
永嘉县实验小学 我的作文“博客”
李雪芬
苍南县钱库镇第
陈乐云
乐清市万家小学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郑晓春
苍南县龙港第一小四小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乡土作文教学的成效
梅丽翠
小学
网络环境下异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翁亦军 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携起手来
颜丽函 学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探索
胡笑云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
戴蓓蕾 小学
关于教研组博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黄淑琴二小学
基于网络的虚拟校本教研范式
林
高 学
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林友谊、张 学
营建一片信息化的成长土壤
林培明二 等 奖
语文课堂因你而精彩
邹毓琼
二小学
共怜时世俭梳妆,不把双眉斗画长
黄
宏 基于INTERNET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黄慧容 学
好钢用在刀刃上——谈小学语文媒体课件的运用策略
詹
霜
小学
用BBS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兴趣
王赛侠
学
泰顺县罗阳镇第二
温州市实验小学
洞头县城关第三小
温州市实验小学
瑞安市塘下镇第二
瓯海区新桥镇第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
侠 瓯海区瞿溪镇二小
温州市建设小学
瓯海区梧田镇第泰顺县育才小学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
瓯海区梧田镇蟠凤
龙湾区永昌第一小
光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好帮手
陈桂程
泰顺县三魁镇中心小学
为散文教学抹上另一层色彩
彭纯纯
鹿城黄龙第二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巧用多媒体
以读促写
金晓嫦
永嘉县城西小学 恰到好处才能营造课堂的“动感地带”
张瑞静
洞头县东屏小学 让“音乐”使语文课堂“活”得更精彩
毛春琴 浅谈现代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运用及策略
杨冬阳
瑞安市林垟学校
呼唤理性回归
寻找数学之美
学
携信息技术踏上创新之旅
郭飞丽
洞头县实验小学
陈守信
温州市实验小学
刘
璇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瓯海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小学
我用电脑玩音乐
陈
青 技术是偏方,人本是正道
陈潇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创幼儿园家教指导新模式 陈小香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徐茗芳 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
林崇方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
利用CAI课件,发展学生数感
郭慧芳
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
三 等 奖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与研究
杨丐成
小学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困惑与思考
施东荣
温州市实验小学 巧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吴佩泉
鹿城藤桥镇中心小学
多媒体—语文阅读教学的神来之笔
周小芬
温州市实验小学 “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为“语文课堂信息教学”忧而思
永嘉县城东小学
基于多媒体辅助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孔沪生
乐清市翁洋镇第三
平阳县中心小学 瑞安市实验小学 温州市机关幼儿园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赵小平
瓯海区白象镇第二数学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夏晓静
瓯海区新桥镇第一小
泰顺县实验小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新模式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光盘使用的“冷”思考
张海萍
文成县峃口乡小学
金苗苗
龙湾区海城镇第一小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陈
徇
温州市建设小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运用多媒体网络写作教学的尝试
叶雪玲
乐清市柳市镇第七小学
让多媒体走进作文教学
唐艳艳
瓯海区新桥第一小学
巧用多媒体,使阅读教学熠熠生辉
柯淑萍
乐清市虹桥镇第九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策略
吴彬微
乐清市琯头小学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 林雪华
乐清市雁荡第一小学 与多媒体“斗智”,课堂更精彩流畅!
李
洁
瑞安市虹桥路小学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邓婉艳
平阳县鳌江镇小学 多媒体教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吴旖静
龙湾区第一幼儿院 CAI让学生入情入境
赵乐爱
乐清市柳市镇第三小学
拓宽信息平台,促进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形成 王聪聪
温州市建设小学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张崇军
乐清市智仁寄宿学校 扬长避短 合理利用
孙国平
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正眼看CAI—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郑
淑
温州市水心集团学校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陈东辉
温州市实验小学
擦亮思维创新的火花
汪秀雷(红领巾希望小学)
搭“多媒体”平台,强化英语教学
林小华
洞头县半屏乡小学(红领巾希望小学)
英语教学中的一缕阳光
曾文娟
泰顺县育才小学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对策
李琳洁
龙湾区天河镇第一小学
博客与教师自主成长
李海娜
苍南县龙港镇第八小学
蔡文苑 学
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
洞头县半屏乡小学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缺失原因分析与对策
张作强 小学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夏丽敏
泰顺县罗阳镇中心小学
“零起点”的喜与忧—试谈农村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蔡旭琴
文成县南田镇小学
龙湾区永中镇第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诸居颐
关于信息技术与品德教学整合存在问题的思考
曾宇丽
学
谈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堂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林
洁
依托课题博客
优化过程管理
卢阿忠
地方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建设与应用
杨仟洋
走出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常见误区
甘飞雪
学
二○○六年七月十日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泰顺县罗阳镇第二小
文成县峃口乡小学
洞头县大门镇小学 永嘉县实验小学 龙湾区瑶溪镇第五小
第二篇:中学组一等奖
中学组
一等奖
论文题目作 者学校
依托专题学习网站,成就文学精品阅读-《三国品读》网站的研发与应用 朱阳秋
网络环境下整合流行歌曲的语文教学探索 林勤局
谈谈基于网络环境资源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郑新
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高中数学教学资源的探究 林梅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梅联珍
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蔡延林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郑淑芬
教育技术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陆小华
利用视频资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金邦建
多媒体教学,让我欢喜让我忧 周欣欣
悄然入场,牧海耕耘--让博客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平台 郭雪婉
建设双主平台网络课程的学习的平台 吴炳旭
中学生网络环境下PBL学习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周李杰
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李鸣湘
用信息技术采集思想品德乡土素材的探索与思考 董锐
《PPT功能在美术探究活动中的应用和思考》 徐佳
营造一片空间,放飞一个希望——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王小芬
二等奖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与学中的思考与定位》 张小玲
高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及矫正策略 陈智峰
适度-主动-体验-生成 南建琴
利用信息技术倡导自主学习潘振奇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温小允
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看法 张玲颖
《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开展数学实验研究》 肖斌
“Z+Z”智能教育平台在初中教学中运用 侯旭奋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作用 姚钰
探索有效整合,实现1+1>2 向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 金晓秋
高中物理生态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韩叙虹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初探 陈博
优化组合多种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杨化贵
网络资源在科学教学中的利用与思考 陈爱娟
《为素质教育插上助飞的翅膀》 李艳秋 温州第二中学(海坛)温州市第八中学 温州市第八中学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温州市第八中学 文成中学 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 温州市第十五中学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洞头县第一中学 乐清市翁洋第一中学 永嘉县实验中学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温州市第四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瓯海区瞿溪侨中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永嘉县第二中学 洞头县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四中学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温州市实验中学 温州市第九中学 乐清市蒲岐中学 温州外国语学校 乐清市大荆第四中学 温州市实验中学 温州中学 乐清市白象中学 瓯海区任岩松中学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温州第十四中学
利用 BLOG---英语教学的新尝试 高中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多媒体技术有效融入高中英语教学 学生学业数据细化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巧借网络论坛,拓展政治课教学
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刀刃之钢-谈《历史与社会》多媒体教学的理性思考和探索
因地制宜 简约优化 呈现课标---山区学校《历史与社会》多媒体辅助教学改进的尝试
冯荣美 周敏丽 陈晓宇 林瑞华 徐海龙 林英 陈露茜
张强
平阳县鳌江镇第五中学平阳中学 泰顺县第二中学 文成中学 温州中学 温州外国语学校 乐清市柳市第一中学
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
基于新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体育资源库的现状与体育教师应用情况的调查 《反思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课堂任务的设计》 略谈高中教师自制课件的现状、误区及对策 浅谈信息化教育中评价量规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用网络开辟一条德育的“绿色通道” 评价量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数理化教案编写利器——ScienceWord初探 《影响网络教室教学效率的因素》调查报告 合理利用教育blog更新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 应用多媒体课件优化美术教学
杨宗畅 赵洁 潘飞鸟 周小森 黄爱珠 程素君 赵章强 孙展聪 章青虎 包桂琛 孙茴 吕海双
苍南县教育局 文成中学 温州第十四中学 瓯海区三溪中学
瓯海区瓯海第二职业学校 温州市第四中学 乐清市虹桥实验中学平阳中学平阳中学 文成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海坛)苍南县龙港镇第七中学
三等奖
浮华落尽见真淳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惰性在语文教学现代化中潜滋暗长 小议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让多媒体为诗歌教学添彩
恰当使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走出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基于SPSS的中职数学分专业编写校本教材研究
这些学习策略你使用了吗--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相应的学习策略
从“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两个案例中分析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反思》 发挥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导作用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渗透数学美育
周海桃 陈满芝 余香玉 谢晓丹 王燕艳
陈秀珍戴海良
林芊芊 王丽丽 朱爱琴 金春微 李国平李来国
瓯海区梧田镇第二中学 永嘉县城关中学 文成中学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瑞安安阳实验中学 永嘉县城西中学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陈丽珍 温州市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文成县珊溪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温州第三中学
乐清市雁湖九年一贯制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多媒体奏响数学课堂“四部曲”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教学初探 网络背景下科学探究的若干思考
多种现代媒体技术与初中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 数字化实验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对策 从学生的角度看媒体教学
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教育集
陈大钏、林客 团渎浦校区
钱伦波陈伟吴宗印余雪妹赵章相 黄庆云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苍南县矾山第一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黄龙)乐清市虹桥实验中学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点睛”与“添足”——谈谈多媒体教学 《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评价设计》
多媒体教学有效融入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寻找网络中的词汇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点亮中职汽车英语学习的阿拉丁神灯
共享·交流·收获——学科博客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璞归真式的多媒体教学——浅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简单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学科网站建设与问题研究
网络学品牌,课件展能力----营销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立足“信息”,唱响“创新”
论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运用
让学生互评更真实——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技术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初探
从“备课与学生”角度谈教学资源设计 高中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情境教学初探》
基于网络环境的“任务驱动法”在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游戏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合探讨 网络教学中教师教学主动权的掌握
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二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中学基建工作中的运用
《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校园学科博客网页建设初探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模式的建构 EWB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
《红花终须绿叶衬——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软陶艺术>校本课程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下的学生自助餐-现代教育技术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推
姜玲婕 厉效 朱素芬 谢津津 林王素 楼雪清 汤绚霞 虞缓缓 罗冬梅 林定余 陈笑茹 张贯虹 郑煦
陈军杰
朱云林 黄素琴 张薏 周毅英 黄晓蕾 胡子建 王祥明
吕内欲
金跃进 曾春月 薛成如
陈义斌
吴卫南 蔡志刚 陈炜 丁维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温州市第十一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平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温州市实验中学 瓯海区娄桥中学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永嘉县实验中学
龙湾区实验中学 苍南县金乡高级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黄龙)温州市第九中学 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温州市实验中学 瑞安安阳实验中学
永嘉县上塘中学
温州市实验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平阳县第三中学
永嘉县桥头中学
文成中学
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 温州市第三中学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进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化环境下素描教学几点参考
吕子富
温州市第十一中学
小学组 一等奖
让识字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农远”光盘拉近城乡距离
从名师课堂看“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借网吟诗--高年级古诗文互式阅读初探
成败-念间--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误区与改进策略 网络文化,引领教师成长 多媒体,不能没有你
“汉文华”融识字教学促学生发展
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识字质量的研究 教育技术有效融入农村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研究 “农运”教学光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变“喧宾夺主”为“锦上添花”—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调查报告
陶贤慧
向虚拟里求得扎实——集团化学校网络背景下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思考徐俊 对网络德育的探索与思考
网络电视资源对促进我园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挖掘校园网络潜力 提升校本教研品质 多媒体让音乐欣赏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周巧芝 柯小雷 黄文罴 南琼娜
鹿城区建设小学平阳县三门镇中心小学 鹿城区第六幼儿园 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 乐清市乐成镇第一小学 瓯海区瞿溪第二小学
郭艳艳 潘春晓 邵淑华 张百修 吴晓阳 季克丰 潘春晓 林梅珍 陈忠尧 吕志仁
温州市实验小学 瓯海区新桥镇第一小学
温州市实验小学 温州市实验小学 乐清市象阳镇第二小学平阳县鳌江镇第七小学 瓯海区新桥第一小学 永嘉县上塘镇城西小学 永嘉县峙口小学 永嘉县大岙乡中心
苏立多、陈先松平阳县鳌江镇第一小学
二等奖
关于网络背景下语文学习的几点思考 多元对话构建有效“农远”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放作文教学
行走在现代技术的堤岸——信息环境下学生研究能力培养探微 扬长避短,物尽其用
网络教学“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浅谈网络环境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徐俊 陈香桃 蒋明存 吴克服 汪琼芳 卢成汉 陈秀华 刘微娟
鹿城区建设小学 苍南县灵溪第六小学 苍南县龙港第三小学 鹿城区沧河小学 永嘉县实验小学 苍南县矾山第二小学 龙湾区海城第二小学 乐清市南岳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运用初探 追求“技术”与“人文”的最佳结合点 有趣的整合有效的整合有效利用汉文华培养儿童自主识字习惯 有效借助汉文华,让孩子轻松识字 汉文华系统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寻找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支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思考
巧用媒体,发挥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功能 也谈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的探究和实践 该出手时就出手
寻求平衡,促进发展―――农村小学现代教育媒体应用情况调查现状与思考
探析我县农村小学多媒体的运用
在科技中学习传统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在书法教育中的作用 积件技术在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论多媒体使用的误区及策略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生网络道德观的培养 利用网络,让出国家庭家长归位 巧用电教媒体,激活美术课堂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让聋生的思维生辉 浅谈创设新型学习智客的感想
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三等奖
现代信息技术——开启低段作文教学的一扇窗户
挖掘美育因素培养审美能力---借助多媒体发掘美育内涵赋予语文教学活力
去“浮”存“实”——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热”的透视及反思 有效运用“农远教学光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开通信息快车畅游古诗之路 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 博客舞台,秀出习作新风采 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褪尽浮华 真我本色---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热”现象的透视及对策 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情境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技术有效融入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刘清 永嘉县岩头镇苍坡小学 潘艳琼 永嘉县上塘镇城北小学 姜川阳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 南婵娟 永嘉县上塘镇城北小学 王燕 龙湾区永中第一小学 王建仙 永嘉县上塘镇城北小学
陈智玲 温州市实验小学
郭海芳 洞头县城关第二小学 朱坤畅 苍南县宜山第三小学 吴迎迎 温州市实验小学 陈宏伟平阳县昆阳镇第三小学 郑晓连 瓯海区娄桥东耕小学 苏永印 苍南县矾山第二小学 林方燕 温州市实验小学 杨妍 鹿城区建设小学 朱燕迎 苍南县霞关小学 崔春艳 永嘉县峙口小学 张敏平阳县鳌江镇第四小学 郑洁 瓯海区丽岙镇第二小学 伍媛奇平阳县昆阳镇第三小学 杨秀绿 苍南县聋哑学校 曾瑞准 苍南县巴曹第一小学 陆伟伟
龙湾区第一幼儿园
黄好好
鹿城区黄龙第一小学
戴少娟 永嘉县实验小学
黄美丽 瓯海区梧田南村小学 陈爱云 泰顺县东溪乡中心校 李映雪平阳县中心小学 赵晓霞 鹿城区水心小学 李玉 瓯海区梧田南村小学 张素浩 乐清市黄华镇中心小学 李曼 鹿城区黎明小学 刘琼央 永嘉县实验小学 胡小曼 永嘉县实验小学 陈敏敏 永嘉县峙口小学
以生为本,优化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发挥网络优势 促进语文阅读
应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的有效应用
试论汉字输入与低年级识字教学相整合的有效途径 汉文华文字输入法对学生识字的影响 嫁于春风还须媒 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为识字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整合的研究 汉字输入整合识字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抓住契机巧下金钩
切中肯綮精彩无限------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困惑及对策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审时度势 发挥优势——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moodle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网络时代家园沟通新途径--“班级博客”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育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利弊谈 校园广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农村与城镇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差异与对策 多媒体为音乐教学架起新桥梁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实践和思考 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
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科学活动
巧用多媒体技术 丰富幼儿课堂——儿童美术片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网络环境下《品德与社会》教学
李燕 温州市实验小学 范芙斌 龙湾区灵昆镇第一小学 杨丐成 永嘉县城东小学 吴小余 苍南县宜山第三小学 林秋芬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 赖启明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叶华平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 曾晓琼 洞头县实验小学 汪建华 龙湾区永中第一小学 施妙兰 永嘉县上塘镇城北小学 张英艳 洞头县实验小学 伍海晓 瓯海区潘桥陈庄小学 黄疆丹 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学 李建妙 温州市实验小学 蔡连英 龙湾区实验小学 林 丹 永嘉县巽宅镇中心小学 白蓓蕾 温州市实验小学
朱晓和 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附幼林丽亚 鹿城区南浦小学 王金莲 龙湾区第二幼儿园 林迪 苍南县澄海小学 王佳 鹿城区蒲鞋市小学 王建乐 瓯海区梧田南村小学 张先乐 乐清市柳市镇第四小学 董君君 苍南县芦浦小学 梅万利 温州市实验小学 朱丽峤 鹿城区南浦小学 陆翔 鹿城区第六幼儿园 张蓓蕾 龙湾区龙湾二幼 杨观浩
苍南县龙港第三小学
第三篇:中学地理组
镇平县金陵外国语学校2013年秋期教研工作总结
中学地理组
张国儒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八年级的地理教研任务,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尚不够全面,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于地球运动、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还没有深刻认识,从地理图表、地理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本期教学,我们针对上述方面,尽可能地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少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习的作用不大。
二、合理定位了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教研组的主要工作:
1、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教研工作科学性。
2、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教材设计较合理,尤其是图比较多,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
我们认为,文字描述太少,有些知识过于粗浅,不能为优生开拓视野。在第一章活动中,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中对于太阳光对地面的直射介绍太少,要教师去做大量的补充,若不是老教师或是非常专业的教师,都是很难教好的。
在大洲和大洋中,对于各大洲大洋的分布,除了图之外,没有一点文字介绍。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
3、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指导学生研究南阳市、镇平县地理,使之学以致用。
4、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5、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6、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
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7、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8、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
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9、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10、活动单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四、提高教研、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4、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5、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6、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7、这批学生在小学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8、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七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9、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10、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1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挖空心思想法子。有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有时我们通过多媒体欣赏世界各地的地理奇观,有时让学生上台讲课一展风采。因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要学好地理,还要将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上新课之前,说一些与当堂课相关的疑难自然现象,然后请同学解释其中的道理,如在上我国的季风气候这一内容时,我的疑问是:我家的房屋坐北朝南,夏天要下雨的时候,我总看到我家左前方的天空乌云密布,继而大雨倾盆,然后雨慢慢向我家的方向袭来。为什么雨总是从那个方向来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的整个童年,谁来帮我解答呢?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下面的教学水到渠成。、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地理学习如果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除了上面提到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外,我还告诉学生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比如:一部分学生总是分不清经纬网地图中经线和纬线,我就告诉学生利用谐音记忆法,“纬”和“围”谐音,而围巾是沿东西方向围的,纬线也是东西方向,这样一来就没有人弄错了。
再有,在记忆与我国新疆相邻的国家时,我告诉学生采用故事和谐音相结合的方法,我把这些邻国按逆时针编成这样的故事:(你)蒙俄(我)哈,(我弹)吉塔(他),(因为我从未弹过吉他,弹得很难听,所以你大呼:“阿,巴,印!(啊,报,应)”学生大约半分钟就记住了这八个国家的名字。像这样的学法指导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由于学法得当,学生学得轻松了许多。
13、制定了较为周密的复习计划,并把计划落到实处
第一轮复习以教材为本,指导丛书为辅,让学生对四期的内容有个总体的印象,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第二轮为专题复习,重点复习难度比较大的比例尺、经纬网、方向、等高线地形图、人口密度的计算等内容,每个专题复习完后,抽查一部分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如果他们没有掌握,就对其进行个别辅导。
第三轮复习以模拟试卷为主,考一张,分析一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的题目着重讲解。第四轮为自由复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重点复习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当然,我的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对一些自制力比较差的同学的监督不严,没能做到逐一过关。
总之,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喜欢上了地理这门课程,这是对我们地理组最大的回报。下学期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中学高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中学高中语文组
**
**,女,汉族,1979年4月出生。2003年6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双流县华阳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
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理论研究,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关心时事,热爱祖国,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教学思想端正,方法恰当,安心教育,热爱学校,服从安排,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乐于助人,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勇于承担艰苦工作,团结同事,爱护学生。同时不断学习,以加强自身修养。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工作积极主动,热情认真。
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
我能胜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今年担任了高2008级及高2010级语文教学工作,已顺利完成一轮循环教学。
为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坚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积极主动地体现语文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阅读上,注重构架三大文体的知识体系和训练答题的技能技巧,除教好课文以外,努力拓宽学生视野,指导学生看课外书,作摘抄,写批注;写作上,注重大作文训练,经常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此外还进行作文系列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了“我是新闻播音员”、“辩论会”、“故事评议”、“演课本剧”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及“优秀作文选”等综合性学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勤奋努力地工作,我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优秀,所带毕业班学生高考均分为106分。
三、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我乐于奉献,热爱学习,爱岗,敬业,努力地克服各种困难,以学校的工作为第一要务。上好自己的课,认真备好每节课的教案,钻研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同时,也把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当上了教师就要争取当好教师当优秀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素质必须过硬,在业务上仅局限于大学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平时爱看书看报,从各种报刊杂志上摄取大量有用的理论知识,也常买些教学专用书籍,每周还定时到学校图书馆看书、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立足讲台,立稳讲台。我还参与了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课堂教学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参与的县级课题《现代课堂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已结题并获一等奖。撰写的教研学术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素养探索》发表于《现代教育报》。
四、获得荣誉和工作业绩方面
由于多年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在广大同事的帮助下,我也获得了很多奖励:华阳中学首届和第二届“十佳”
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分获二、三等奖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信息化知识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一直坚持进修学习,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和业务水平。任现职以来,我积极参加了学校的各种培训,并先后通过了考核。
五、心怀感恩
渴求进步
回首走过的岁月,风雨相伴,悲喜相随,在学校的不断进步和成长中,我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我很庆幸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极利于人成长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爱和帮助,当然,“教海无涯”、“学无止境”,我还有许多工作可以作的更好,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我将继续本着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对未来的信心,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学习,踩着时代的节拍,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做优秀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二0**年八月
第五篇:中学科学组工作计划
中学科学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永嘉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以规范教育为载体,根据教研室工作思路,结合本组实际,规范教学管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科学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立足校本教研,积极参加县校本教研组评比工作。
2、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本组教师参加各类各级优质课评比,论文评比,案例评比等,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研究风气的形成。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理论学习,继续搭建各类各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平台,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
4、抓好特长生教学,积极对“三小”的培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5、加强学校规范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加强九年级的教学工作。
6、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多渠道地营造校园学习氛围。
三、附:2011年下半年桥头中学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
月
活
九
月
份
1、组内会议
2、备课组成立
3、师徒结对计划
4、学区教科研工作会议
5、学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
6、召开科学组全体教师会议
7、教师上交教学计划
8、学分认定
9、校九年级备课组活动
10、组织教学案例参加县评比
11、县科学新教师课堂教学评比。
十月
份
1、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及质量分析教学建议
2、县学生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评审。
3、县学科命题竞赛
4、七、八年级备课组活动
5、校九年级教师解题能力比赛
6、县学业考试质量分析会
7、校备课本、教研组、备课组材料检查
8、八年级校公开课开展
十一
月
份
1、期中考试
2、教学常规检查
3、校七年级公开课活动
4、学区教学联谊活动
5、科学集体备课活动
6、市“小科学家”评比活动
7、校命题比赛
8、学校备课本抽查
9、有效教学方式研讨会
10、课题申报
十二
月
份
1、校科技节
2、校九年级公开课活动
3、科学集体备课活动
4、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5、县科学实验教学改进评比
6、市初中科学科普知识竞赛
7、“精品百课”展示活动
一
月
份
1、九年级教师复习策略研讨会
2、个人教学总结、教学资料上交
3、学区教学常规抽查
4、师徒接对活动开展情况
5、检查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