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体会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体会
(卢洁)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初中政治教师,我就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打造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高效课堂,把自己多年来教学实践的点滴写出来,谈谈我的一己之见。
一、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方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思路,能够解决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交流,课后反馈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导学案的设计要使学生首先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其次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关键即问题探究、重点即知识整理、特色即阅读思考、着力点即巩固练习;导学案的设计还要把握分层原则,学生的智商、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各有不同,必须设计出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层次的导学案,才能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学会预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开始。学生在预习中要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要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发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民主平等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这一问题的时候,我把一言堂改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现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几十年后将占绝大多数,每个人几乎要赡养四个老人,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全班交流时,学生在自我否定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还发现了许多新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这一问题的时候,我把一言堂改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现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几十年后将占绝大多数,每个人几乎要赡养四个老人,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全班交流时,学生在自我否定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还发现了许多新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合作学习小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抓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师生的参与、合作、交流分享,实现教学相长。小组成功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科学地组合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因素对全班同学进行均匀地分组。保证每组成员的水平大致一致,能够进行公平的竞争。同时小组成员中的合理分工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小组中一定要分工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形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就要求选出一个有一定组织能力、负责任的组长,由组长来分配任务和监督学习。再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自始至终教师要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实施互动教学的两种最常见、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师生互动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推动。互动的形式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小组之间的互动等。笔者听过一节典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四、反刍提升:巩固教学成果
巩固性的训练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束,因为通过前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问题以及收获,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不稳固的,对有些学生来说甚至是机械的。回扣教材,对探究与训练的结果进行反思、反刍,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学生巩固学习的关键一环。因此,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梳理探究的成果,盘点学习的收获,分享彼此的成功体验,反刍探究与练习中反馈出的疑问与不足,以此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筑牢自己的认知策略,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本人一直自觉坚持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自觉把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互动探究和交流贯穿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然改革是一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有破有立的过程,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认真执行上级政策,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潜在价值,积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让我们的课堂熠熠生辉。
第二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江陵县资市中学
范
衡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要提高学生教学质量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的新难题。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构建初中思想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是势在必行。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师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在老师教与学生学这方面对教师和学生有新的含义。.一、构建思想高效品德课堂要求教师改变教与学的模式。
高效课堂是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是双方共同努力完成。教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则要不断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传统教学教师注重传授课本知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是传授课本知识,而是通过教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同时还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理,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提高。
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往的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学生感觉知识枯燥,再加上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又比较单一,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情境,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新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如采用图片、游戏、表格、多媒体等直观、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材,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将时事政治的材料,现实生活材料运用多样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效果更加明显。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新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淡化教师传统的精心讲解,鼓励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认识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仅看一次考试分数。教师应通过书面考试、考评、鼓励、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等方式,灵活地评价学生,充分体现评价的指导性、激励性、尊重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会在教师的鼓励下,大胆地自学、合作、探究。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二、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建立起真正教学相长模式。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是学生,教师仅担当教书的职责,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知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彼此孤立、机械,教师只有通过考试、作业检查学生,体现不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导致教师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为识记知识而被动听。为了应试考试只有加重负担,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打造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转换彼此的角色,做到该为师时做教师,该为“生”时做学生;学生做到该为生时做学生,该为“师”时当老师。彼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地转换角色,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在理论知识的预设环节让学生大胆搜集信息,互相交流;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生成,师生共同求知,教师教学生,学生教老师,学生之间也互相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很显然既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三、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共同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环境的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推进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需解放学生,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为此,师生要共同创设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也能为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提供有效支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形式能有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多项互动的交流,增加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交往和互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培养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如在讲解《身边的诱惑》的有关知识时,我就事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到同学中去采访身边的诱惑,然后师生在课堂上分组交流、展示,大胆地让学生们自己去操作,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参与社会实践,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感觉这样的课堂很轻松有趣。可见,师生创设探究合作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才能搞好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我想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3年10月23日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之反思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之反思
金华九年制学校
杨军政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渠道。要想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中有一个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培养其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一、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过去,人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枯燥的、空洞的、无味的。其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品德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没有吸引力的枯燥说教。从教材的编写来看,趣味性、实用性大大增强,贴近了与生活的联系。思想品德课涉及内容包罗万象,许多具体情境是学生不可能直接感知的,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想方设法缩短教学材料和学生认知的时空距离,为学生的学习搭桥铺路,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入情入理的教学情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题,灵活运用生动的视频、美妙的音乐、生活的场景、角色的扮演等方式,来创设不同的情境。例如,笔者在讲授“善待生命”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借用了一句小品台词“冲动是魔鬼”,使学生在笑声中明白遇事要稳重的道理。
总之,高效课堂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而且要努力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形成生动、具体、连续的感受,寓教于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变课堂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教师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人。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合适的教学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它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图案,也可以是一段视频、一段录音,还可以是一座高山、一个城市。但合适的教学资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它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真实不虚构,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为教师教学服务提供最佳综合信息。
比如学习“孝敬父母”一课时,一方面要给学生讲清楚“孝道”在中国社会中悠久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可结合中央电视台广告《妈妈,洗脚》:小时候妈妈给儿子洗脚,当儿子看到妈妈还帮奶奶洗脚时,就去端了一盆洗脚水给妈妈,很直观地让学生明白“孝心接力”,也弄懂了权力与义务的一致性。在学习“受教育权”这一知识点时,可利用漫画《修坟》:一个小女孩向父亲要钱上学,父亲却说没钱,修坟用完了。用这一漫画分析漫画中父亲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同时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时事政治是考试内容组成部分之一。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政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当地看电视新闻,听广播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
由此可见合适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扩充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灵感,在课堂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实效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认知心理的提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授课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首先,有效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如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变,切实体会家乡的变化。这些内容,任何语言的描述都不如影像资料更具有说服力、震撼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灵活、有效地上好活动课。活动课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活动课包括辩论、演讲、小品等多种形式。活动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能力、查找资料精心归纳的能力、小组交流能力。在活动课当中,学生主动参与,热情高涨,更有利于接受所学的内容。再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摒弃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避免为教师唯令是从的模式,在师生之间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成为学生的同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依旧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既能很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可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更应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尽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情于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提高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自主式高效课堂总结
王永奎
一、教学要紧紧与当前时政、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和社会性时政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社会生活及当前时事政治,没有实践活动的思想品德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教学尝试,我认为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被淘汰。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比如:九年级人民版第八课第二框<谁都大不过法律>的小辩论“权大”还是“法大”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如九年级思品课第六课第一框中想一想“你有过乘公交﹑到银行取款﹑在餐厅买饭或去邮局寄东西的经历吗?谈谈你对有序排队和无序拥挤的感受”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
3.社会调查。实际上,这就是要学生走向社会,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的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思想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表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时,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带着这样的“问题”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外上网或查资料等,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品德.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效果,构建高效课堂,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体会
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体会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实践活动表明,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自身有着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数学需要发挥老师的点拨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量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与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挥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并帮助学生树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1.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是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元素之一。数学教师在每节数学课结束之前,应及时提醒学生做好下一节数学课的预习准备。对于如何进行充足的预习准备,数学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明白预习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提前了解,学生事先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简要的浏览,在对新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再认真分析一下新知识的构造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好标记,留在下一节数学课堂中从老师的讲解中寻找答案。这种预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讲解,无形中就会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力及培养其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2.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实现优化学生组合的目标。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材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性和、性别以及成绩,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五人到八人的组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数学问题,逐渐提高学生间合作的能力,并在不断的问题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之可以更好地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3.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划分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实现了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并逐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为了避免划分的学习小组与讨论小组在探究学习中存在问题,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成为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数学教师应明确当堂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及合作学习的有关流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和完成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数学探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因此,加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是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事项之一。4.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于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十分有益。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小组内形成帮差优扶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奖惩。对于在课堂活动中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提出一定的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数学课堂学习态度不认真及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在鼓励其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耐心地劝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并取消其所在小组的优秀小组竞争资格一周,激励其奋发学习,和小组其他成员为整个小组的荣誉而努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创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只有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其次,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潜心钻研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积极地创造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能力而不断努力。
杨聪杰 20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