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2015年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2015年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2015年3月21日至3月22日,来自全市中小学一百多名一线骨干教师在**实验小学进行为期一天半的研修学习。学习期间,研修学员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研讨交流,圆满地完成了研修任务。为了充分反映此次研修学习,生活有关情况,现将研修班研修学习总结,通过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在本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本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聆听了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施玉昌老师,内蒙古自治区的李玉平老师和厦门市思明区两位小学一线教师的精彩讲座,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精湛的理论阐述及手把手的操作指导,使研修教师获得了在思想上的洗礼,观念上的升华,技能上的提高,困惑上的突破。让我们这个“武夷山骨干培训群”的大家庭倍感温馨,现就研修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班级组成与管理
参加本次研修的教师,研修班实行教师分组和组长负责下的班级管理,共十六个小组根据各教师的学科分布,以学生工作,教学策略,学习方法,教育技术,习惯养成,家校工作,考试与评价,其他方面八个方面为主,每组由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案例、学习任务、互动交流、成果展示等工作。为使研修学习具有规范性、有序性、实效性、灵活性和安全性。采用每课签到,病事假逐级请假上报批准,全体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能够自觉做到严格遵守研修要求,惜时守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认真听课、勤做笔记,根据完成学习任务要求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评价。
二、学习态度和成果
本次研修班的教师均为工作在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课多,教学任务重,但对进修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接受教学新方法、新技术的掌握都要有着强烈愿望。所以,参加培训的所有学员都非常珍惜本次学习机会,专心聆听专家的讲解,主动地积极参加与专家的互动交流、与学员之间的探讨。尽管主讲老师一再说明会将讲座内容发布到网上可以随时随地下载,但学员们还是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进行录音、录像和拍照,尽可能多的领会专家的新理念、新观点,学会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应用。拍摄了大量的视频和照片,便把各种资料在网络上及时发布,供大家分享,学员们的求知精神值得称赞。
三、培训目标
结合中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和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支持需求开展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培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策略能力,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之目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力争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与学科策略教学融合的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操作学会常用的技术技能。提高自身信息化专业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策略教学深度融合。
四、培训内容
研修课程包含:内蒙古自治区的李**老师《小策略ABC》、课堂提问采用飞纸飞机的方案,教学案例《捂本的孩子》、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施**老师《微课题的研究》、厦门市思明区两位小学一线教师的《听写**》等。研修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研修内容凸显创新性、前瞻性、时代性、实用性、交流互动性、可行性、多样性的特点,课堂上总能不时响起笑声掌声欢呼声,精彩不断。
五、研修反思,不断进取
1.要联系实际,因地制宜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初步感受到“教学策略”改变的不是师生角色,而是切实可行的理念与方法。我们关注、引进和学习“教学策略ABC”,无非是为了更高效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和密切结合实际情况,从思想、技术和学科课程等诸多层面开展多样式的“微课”、“微课题研究”。
2.树立个性教育、差异教育的新理念
首先、教育理念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相一致,满足了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师职业素养要求“迎接挑战,持续更新技能”。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态度上接纳,要在思想上跟进。
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作用和地位。“教学策略研究”将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而应当成为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
第三,教师要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能力要求,从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加强个人修炼。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开放的网络课程平台,我们一线教师不妨在这些开放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体验,从理论上进行更新,实践上进行摸索、探讨,不断提高微课程的制作和使用能力。
3.发挥团队协作力量,加强数字化媒体素材的开发
用于各种课程学习,融合有丰富文本、图片、3D动画和视频等在内的媒体素材的数字化互动教材,是实现“教学策略的最优化”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也能够更大程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大大减少教师课前的备课工作量和课堂工作强度,最终促使师生双方都积极参与到“翻转课堂”中来,提升教学效益。因此,我们要有意识的积累自己平时所开发的各种教育、教学策略。
总之,本次研修培训,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充分得到体现。整个培训学习活动,虽然时间短,但是安排合理、紧凑。大家互帮互学,学员既学习了先进教学理念,又学习了厦门市思明区校本教材的开发的成功经验,这次研修让我们明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或许单单这一次培训交流还不足以让老师们个个都能熟练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配合教学,但是这次培训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窗,让老师们感受到时代最前沿的教育手段,引发了大家更多的思考。但愿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能够与时俱进,融入到“微”时代,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教育发展越来越高效。
最后,衷心感谢**市教育局,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专家的认真授课。希望全体学员将研修中的所学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尝试探索,为当地教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团结协作,继续努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第二篇: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挟未消的暑气风尘仆仆走来,如今,不知不觉,就已是白雪纷飞的冬天。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90 个日日夜夜转眼逝去,此情可待成追忆,再回首,每一个流金日子清晰而又深刻。
让每天都有收获
三个月的集中培训,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思想观念、认知视野、教学方式都受到强烈的冲击。
三个月的培训,心中留下很多东西。其中导师的风范更让我难以忘怀。爱国、敬业、爱岗、教学严谨、平易近人、心地善良、内心坦荡、为人正直是导师们的共同特点。导师团师资力量雄厚,阵容强大,名流荟萃,他们的渊博学问和人格魅力折服了我。方家驹老师语重心长用真人、良师给我们量划人生、职业、事业的坐标;李镇西老师激情四溢为我们展示“永远在思考,永远在热爱”的执着;陈鹏教授娓娓道来为我们历数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命运;李继凯教授举重若轻用“消解、建构、颠覆、现代性”为我们搭建后现代理论;魏耕源妙趣横生在戏说《诗经》中为我们开拓文学欣赏新视野;冯文楼教授取精用弘从科塞、列文森、格尔茨、余英时等思想大师的脑库里信手拈来文化视角、女权主义、建构理论、第三代儒学为我们开辟文本的另类解读;余文森教授形象生动以制定者的身份对新课程标准为我们作最权威的阐释;张熊飞教授援引丰富用诱思教学让我们发出古今中外万般教育思想集于一身的感叹;胡安顺教授有板有眼用深厚的积淀为我们破解音韵学的神秘;鱼浦江教授广吸博纳用提要概括、系统综述为我们汇集语感教学、研究性课程学科前沿信息;李景阳教授山高水长用推心置腹与我们共奏子期伯牙之欢;栾栋教授豪言壮语用《山海经》之喻为我们鼓起山肩水化的胸襟;欧阳仑、王淑兰教授妙语连珠让我们享受一笑解颐、津津有味的心理健康大餐;程红兵老师新锐敏捷用“速成必定速朽”的判言让我们领略一针见血、直击流弊的利索;张积玉编审条分缕析用学术性为我们构筑论文写作实用平台;尤西林教授大智先觉用终极价值的追求为我们开启人文科学的天窗;李西键教授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用美学视野为我们弥补感性教育、趣味教育的缺失……这些,无不异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导师们精彩的课实在太多了,我常常为此扼腕叹服,并不断诱发我去沉思,去细细品味。
在交流中感悟
培训期间,我们中文班全体成员分别在广州的广雅中学、执信中学,深圳的保安中学、保安高级中学进行了考察学习。每到一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优美的校园环境:绿树成荫,绿草如毯,鲜花四季常开,建筑风格独特典雅。特别是广雅和执信百年积淀从中透射出浓郁的人文色彩和育人气息,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广雅那保存完好见证岁月无声诉说着沧桑历史的古树,那无时不在进行环保教育随处可见的“招鸟点”,挂在每棵小树上写有种植人姓名无不在彰显崇尚和美德的铭牌标记,保中“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的直观版本,“不能相信市井环境里能培养出大气的人才”的断言,让我感动于他们对育人环境的营造,重视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的熏陶的惊人的精心和细腻;崇德瀹智,厚德载物。知识广博,品行雅正。求实传薪火,务本育英才。艺术使人美好,制度使人文明,奉献使人高尚,集体使人充实,知识使人强大,磨砺使人坚韧,让我感动于他们渊源悠久、蕴涵初道的治校理念;执信中学的“连锁店”模式引来教育产业化的众语喧哗,两个亿创一所学校造就出财富神话,让我感动于他们率风气之先的见识和魄力;务本求实的办学宗旨;全面而兼具特长的育人目标(学会做人——立品,学会生活——自强,学会学习——善学,学会发展——长才);系统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活动,显性加隐性,会点园艺,会点乐器,会点家电,会点机械,会射步枪,会游百米,会用英文,会操电脑);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全面育人的目标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信息活动的单向传递向多元互动的转变);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强化全面素质评价,强化课程活动评价,强化特色创新评价,强化结合分层的科研活动(学科性科研,学校级科研,宏观性科研);合作包含竞争的管理机制(全员参与管理,全面素质管理,全因素管理),以及“双百”(百位名人教我学,百位名人是我师)活动设计,让我感动于他们极具个性富有启发和创意的生动的素质教育模式。
虽然集中培训就要划上休止符。但我们的学习与追求永远不会结束。当我们从浪漫的教育理想的天国回到泥土飘香的现实,当我们全身心地耕耘着素质教育的苑囿时,阳光灿烂也好,风吹雨打也好,鲜艳、滚烫的国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太阳,师长的谆谆教诲将化为我们 无穷的智慧,导师们严谨的治学风范,将是我们的楷模,而学友们奋斗不息的精神,将会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财富。三个月的培训时间,在生命的旅程中很是短暂,但我们愿把它作为人生的一个驿站,心路的一条起跑线,事业的一个加油点,积蓄力量,充实行装,准备朝着更远的目标迈进。
第三篇: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培训总结
很荣幸参加了为期7天的2014“贵州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项目之第五期农村特岗教师培训班。培训的感觉是每天幸福而又充实,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尽管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育战线上忙碌着,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可是我们却未曾思考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遇到问题总是渴望专家来解决,认为教师只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就行了,搞科研是专家的事。而这次的贵阳之行,我不仅真正目睹了专家、名师的风采,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及智慧的课堂教学,更让我心灵上有了一次深深的洗礼。贵州师范学院李建年教授从教师教学发展需求看教师参与式教学的讲座,给我的感悟相当深刻,当老师当了两年多来,虽处在一线教师岗位,教学上还说得过去,每天回家认认真真准备明天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应该怎么教,可从没有静下心来用心思考过。这短短的7天培训,这一路走来可谓一路风景一路歌,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经历了由倦怠、触动、困惑、警醒到反思这样一个历程。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睿智,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这次学习培训,专家都能以自己教育实践,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作了简要精辟的阐述,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贵州师范学院李建年教授的《高效课堂:参与式教学》讲座,他把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我国的教育方式拿来作比较,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了结果与过程的重要性,稳重与活泼的必要性,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性,从而让我明白了新的教学理论有待学习。贵州师范大学何克教授的《新入职教师的健康心理—做更好的自己》讲座,她设计了:名言警句引入、问题、我的思考、几个精辟的问题来给我们进行了栩栩如生的事例阐述,明白了教师教学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感谢这次培训,让自己有时间和空间思考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对教学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借用一句话“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上绝无捷径可走。”作为我今后努力方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不会放弃机遇,也会勇敢迎接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事业中,我定积极要求上进,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我知道“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最后,我会把这次特岗教师培训能成为我工作中一个新的起点,我将抓住支点奋力向上攀登!
第四篇:市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六个星期意味着什么?
——记杭师附小上挂学习有感
六个星期,不长不短。在生命的长河中,它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可是,六个星期对于我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它让我的思维不断受到碰撞,以至于回来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我仍久久无法平静。我应该理一理思绪,把这次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细细咀嚼一番,促使“营养”充分得以“消化吸收”。
10月11日下午,全县33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赶赴杭州市上城区,开始为期一个半月的上挂学习。我被安排和实验的陈云、逸夫小学的郭学群、钟管的徐曦四人上挂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我们的导师就是该校的邱向理和马建红两位校长。两地教育局领导合力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学习提升的平台,除了心存感激之外,我更是倍加珍惜。
首先,我不得不说这么一件事。第一天下午到杭后,第一时间召开了师徒结对动员大会。这是我和马校长的初次见面。会后,我们安置了行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师傅认认门。马校长带着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来到公车站搭乘187路公共汽车,大约15分钟的车程,公交车到站了,下车后步行5分钟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杭师附小吴山校区。这时已经是傍晚5点,学生已经离校了。进校后,对外培训中心的江主任和学生发展中心的徐主任已经早早在会议室等我们了。江主任把一份事先拟定的培训方案交到我们手上,徐主任分发了该校的作息时间表、任课安排、教材教辅资料,并且分别作了详细的提示和说明。走出附小大门,已经是近七点了,天已经全黑了。为了我们能够更早地进入学习状态,她们之前做了精心地准备,又牺牲了下班休息的时间耐心细致地说明。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她们的敬业,真的让人感动之余更多的是钦佩。
其次,我要谈谈来自三个不同层面的深刻感受。附小特色之我见
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简称杭师附小,已有103年的办学历史了,是杭州市实验学校。2008年成立“杭师附小教育集团”,以“两校一院”的机构模式运行。“两校”指“杭师附小吴山校区”与“杭师附小钱江校区”,“一院”是指本集团内设的“人格发展研究院”。杭师附小以“促进师生人格健康和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口,实践与研究如何促进学生与教师人格健康和谐发展。学生有三大特色课程:“小学生情感教育课程——亲密接触活动”、“儿童与国际象棋”课程、“煲汤式的教师发展课程。杭师附小以”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办学风貌,名传国内外。学校倡导培养“会学习、会交流、会玩耍、会感恩” 四会学生。在校工作学习的六周里,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办学特色:
1、校本课程的开设更具实效性:①人格健康课:这节课设每周一晨会后,也就是星期一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由班主任上,用以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点评上周表现,给学生本周温馨提示。两天假期,部分学生意识上往往会有些松懈,返校第一时间上上“发条”能使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②国际象棋课:杭师附小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国象课。下棋不仅能让孩子勤思善思,而且可以怡情。国内,国际象棋不如象棋普及率高。让学生能学到“冷门”技能,更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③野外求生训练课:每月安排半天让学生参加野外求生训练,我们学习的这个月安排的是游泳。这样的课程既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可以形成自我保护技能。
2、午管时间自由支配:午管时间指的是吃饭到下午第一课之前的这段时间,老师只是在教室里负责学生的安全,支配权全部交给学生,可以完成课后作业、下棋、画画、看书、唱歌等等。这样可以适度调节学生一天学习的情绪,不失为一种好的人性化的做法。
3、社团活动更加自主开放:社团活动安排在每周三两节课后。学生有权选择校内的社团,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参加校外的课程。照邱校长的说法,就是在保证文化课的同时,让孩子的个性能得以发展。
4、作业整理时间:每天下午放学前30分钟,安排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一个梳理,查漏补缺,订正讲评,尽量保证“当天清”,对后进生而言,是很有好处的。
导师风采之我感
(一)最专业权威的理论引领
被称为“教研出生的校长”的邱向理毕业于浙师大数学系,她曾任省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市教研室主任,市教研员,而今她又担任杭师附小的总校长。具备专业精深的理论知识与坚持长期一线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邱校长一直是省内公认的数学教学方面的领军人物。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她要参加全国、省、市的很多活动,又要处理校内的事务,总是很忙,但她还是尽可能腾出时间来参与到我们的学习研讨中来。她聊天式的讲座,访问式的评课,让我们获益匪浅。我们知道了在设计一节课之前,首先要分析这个课属于什么课型,不同的课型应具备不同教学环节。她把侧重点放在了概念课上。她先让我们就“设计概念课一般有哪几个环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遵循学生怎样的认知规律?”等问题去查找概念课教学的理论资料。然后,她又为我们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的素材,她亲自执教了一节典型的概念课——《垂直与平行》。听了课以后,她开始检查我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了,她让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这节课的几个环节,这样处理是遵循了学生怎样的认知规律。邱校长肯定了我们正确的说法的同时,又非常详细地作了补充说明。我们经历了理论的自习,到具体的分析强化,从而对这类课如何设计及其设计意图有了系统的认识。下一步就应该加以实践了,因为实践是促使习得内化的最佳途径。有了导师专业的示范后,第一轮的课堂实践开始了,这轮实践的主题就是使用浙教版教材上一节概念课。我上的是四年级的《圆的认识》。我有意识的引用前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设计教案。概念课教学,一般分引入、形成、巩固三个环节。引入部分要想办法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对概念有个初步的感知。于是我设计了为学生展示生活中静态的圆与动态形成的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圆是一条曲线。形成部分,要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让概念能水到渠成。教材上安排了动手画圆,目的正是要丰富学生的经验。我设计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工具画圆的活动。从自由画、在固定位置画、比大小画、定长画,让学生通过多次不同要求的画圆过程慢慢让学生圆的内涵的理解充分深刻起来,这时候引导学生概念与本质特征具体化、定义化。概念形成初期,需要用一组判断题来帮助区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了让学生对圆的概念有完整准确的描述,我呈现教材上的一组判断题,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圆„„有了理论的支撑,我觉得在设计教案,思路更加清晰了,对这节课应该如何把握也更自信了。邱校长的评课总是从分析教材的设计意图开始,指导我们每个环节可以怎样处理更好,理由又是什么。经她的点评指导,在和自己的设计与效果对比,我们总是有一种茅舍顿开的感觉。以至于我们每次参加教研活动,最期待的反而是邱校长精辟的评课。到后来我们每听一节课,都按照她的评课思路,先要想想它的课型,也学着她关注的视点来评价。我们说得最多的是如果是我会怎样设计。在导师专业的引领下,我感受到了听课评课原来是那么有滋有味。
(二)最精彩个性的“亮剑”风采
邱校长的理论指导无疑是为我们支起了课堂教学的主心骨。而另一位导师马建红的“亮剑”,则为我们点燃了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你听过同一个老师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的连续两节课堂展示吗??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课堂展示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常听不少老师说磨一节展示课的经历如何痛苦,那么一下子上两节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就有这样一个“超人”做到了。10月30日,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虽然是周六,我们仍然早早地就来到了杭师附小的钱江校区,因为我们的导师马建红要在这里演绎个人专场——“马建红之‘亮剑’——最个性的‘汤’”。她要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展示一年级《9以内的加法》和三年级的《面积与面积单位》两堂课,还要作一个名为《基于儿童教学经验的教育教学研究》的专题报告。观摩此次活动的除了校内的教师和展示课所在班级的家长,还有受邀而来的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之前,我听过马校长上四年级的《垂线与平行线》,虽然是一节普通的随堂听课,但是却是印象很深刻的。她的课轻松、幽默。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她的课上真正得以体现。在她的课上,你总会听到 “需不需要我来帮帮你”这样的话。她巧妙地处理教材,使之具备更强的逻辑性。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展示一年级的课是难度最高的。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最短,兴趣最容易吸引,也最容易分散。能包一个专场,其中还要展示一节一年级的课,是将难度提升至最高境界。两节课下来,我们听到一年级家长的心声:“在马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孩子学得很开心,我们更重要的是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会的整个过程。”而一向词锋锐利的斯苗儿老师是这样点评的:“我想在这么多人的面前问问马校长,你是用什么办法让这么一群活蹦乱跳的一年级孩子围着你说啊、做啊的四十分钟?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想这应该是最高的评价了吧。就是这样一件高难度的事,却被一个人做到了极尽完美。有幸参与如此有价值的教研活动,从中我不仅领略了马老师的风采,看到了怎样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它应该是要符合有趣、高效两大标准的,同时让我明确了要努力前行的方向,我们要努力打造的就是这样的课堂。
上城教研之我所思
这次学习内容除了课堂实践以外,还需要每天听一节课。学习期间我们参与了上城区不少优质的教研活动,如上城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晒”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很有幸地聆听了上城区教研员邵虹和郑建两位老师的课,课上为我们呈现了不少新的设计理念,拓宽了我们的思路;我们学习的这段时间内恰逢“西博会”,在崇文实验学校承办的“小数峰会”上,三位上城区教师为我们展示了《新思维数学》四年级同一个单元的三类应用问题。听了这三节精彩的数学课引发我的一个想法:我也在教四年级,是不是可以将《新思维数学》有关应用问题教学引入人教版数学课堂之中,实现两个版本的互补与优化。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们也积极参与了杭师附小校内的数学教研活动,聆听了很多高质量的教研课。比如听了周琪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为什么人家就能有那么多时间变着花样练习,而自己的课怎么感觉老是腾不出时间给学生充分巩固新知呢?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我听了周一鸣老师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我也跟着学到了知识。原来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不只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我们一般就是推导后运用公式变式巩固练习。但是她的课设计了推导出公式后再通过对一个画了格子图的三角形的剪拼也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同时也能得到相同的计算公式,这样的验证更有力。每听一节课,我都会跟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处理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把自己的思考都记录在教学日志和听课笔记上。反思的真正目的不就是改进和提高吗?我想有了改进的内驱力,吸取了好的经验,以后碰到类似的课,我想我有信心处理得更合理。
六个星期的学习对我来说意义是不同寻常的。审视自己,认清方向、感悟提升,不是简单几个字能完全概括的。上城区教师的十六字精神——“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成人、精业成才”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鞭策我、激励我、指引我。
第五篇:铜仁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铜仁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编号:89 贵州省思南中学 田仁勇
2013年8月19日至25日我参加了铜仁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认真聆听侯长林博士、邬小学博士、罗小红博士等的精采讲座,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和专题讲座,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清湛的理论阐述,让我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使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差距之大。下面谈一些自己的培训体会:
一、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应有乐趣相伴,这样他的工作,职业生涯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应有自己的工作乐趣。因此,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人:对待工作不积极,没有热情,得过且过,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学生关系淡薄,排斥学生,不和学生接触,为必须和学生交往而烦恼;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师职业自豪感,没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需要。
我认为我们教师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对象是不断变换的。那么,教师就应迅速适应教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从而促使教学的高效循环。只有适应教育对象、环境、我们工作起来才能顺心顺手,才能安心,并从中体味到工作的乐趣。
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迅速。教师应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渠道进行学习。随着传播媒体的多样和丰富,知识传播的渠道在不断地增加和拓宽,教师只有如饥似渴的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观念,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教学本领过硬,学生和家长认可、欢迎的教师,才能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三、要树立树立创新意识。
侯长林博士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讲座告诉我们: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学生。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更应站在时代的前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改革陈旧的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树立起终生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师德高尚、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水平以及堪称楷模的师德风范,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智能结构合理而完整,能跟上时代步伐,能适应高速发展社会需要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如诗如歌地赞美。
四、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地充实自己,经常给自己充电,具备各方面的学识,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威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采取什么态度,往往不是由教育内容决定的,而是首先看这个教师在他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
教师的威信主要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自然性影响力,它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赢得高度的威信后,就会受到学生特别的信任和依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定势,认为教师对他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总是对的,都是为他着想为他好,并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在课堂上就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教与学的和谐协调,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也有利于教师的教。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我培训所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自己,将爱心洒向学生,把知识传授给他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