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执笔银川市第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执笔:银川市第十二中学 杨芹
一、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而师生对话是完成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有资料表明,多达 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教师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能够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发展。可见,教学有效性的实 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但现在课堂中的提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提问充满了 整个课堂,而却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因而研究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极其迫切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但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实践性 研究还较少。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现状,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的意识有,但如何使其有效、高效,重视不够。如何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认识不到位。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各种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直问、追问、设疑、对比等,这些提问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总的精神是要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些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研究意义:
1.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领学生透过现象领会本质、可以拨正学生偏离轨道的思维路径、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师根据课堂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这种思维品质上的收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自课改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形式有,但实效性差。有些教师一问到底不求问题的质量;有些教师提问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是为了自己的教„„;这些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已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课堂提问作用、方法和效果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提问的问题,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方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课题研究,让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经验,在研究中改进课堂,使自己在课题的不断研究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分析。找出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2、促进追问发挥良好作用和效果的行动研究。探索出能达到良好追问作用和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调查法。调查、分析提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3、案例研究法。本课题研究期间收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的大量案例,针对不同的案例,边研究边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经验总结法。归纳、实践、认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已取得的相关成果
本课题前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在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基础上,研究者完成了以下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2008年在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历史教研员夏正建的带领下兴庆区部分优秀历史教师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带着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提问?用什么形式提问?在什么时候提问?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等,开始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并于2008年在宁夏教育网上展开了网上研讨,课题组成员的网上发帖引起了区内外同行及专家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第二阶段——2009年初课题组召开“课题研究专家指导会”,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历史教研员夏正建亲临兴庆区第五中学,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了指导。课题组成员及兴庆区其他历史教师再次利用网络(兴庆区教育信息网)展开讨论,展示了教师们研究的成果。
第三阶段——2010年3月课题组进行了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课题组成员就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具体做法及思考撰写论文,课题组成员研究论文12篇在兴庆区教育信息网上发表。
五、实施步骤:
本课题被立项为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之后,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继续进行研究:
(一)启动阶段。(2010年3月--2011年1月)
1、课题申报和论证
2、确定课题组成员并征求意见,撰写实施方案。
3、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4、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培训
5、实验报告的论证和任务落实
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实施方案、课例、案例、论文。
(二)实践阶段。(2011年2月--2013年7月)
1、制定计划。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2、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1)课题组成员在观察提炼的基础上开展行动研究: 第一步:调研——通过上课、听课进行观察;
第二步:提炼、设想、质疑、反思——提炼课堂提问各种方式,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行动研究:一是假设课堂教学提问的各种方法,运用教学的实际行动进行实践,印证各种课堂提问方法的有效性;二是对发现的课堂教学提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提出对策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
第三步:研究、总结—— 学习相关历史思维理论,对比研究课堂提问教学实践中各种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理性思考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根源,总结前一阶段行动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研究的目标。(2)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沟通、交流、探索行动对策方法,推进课题研究: 第一步: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点;
第二步: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研,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探索行动研究的对策方法;
第三步:组织研讨活动,在搜集整理教师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修正意见; 第四步:总结归类、提炼经验,思考推进、改进措施;
3、组织实验观摩及阶段性实验经验交流会。
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实验报告、阶段性总结、课例、案例、论文汇总、教育叙事等。
(三)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制定计划。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2、论文交流。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第二阶段撰写的论文。
3、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完成专题论文撰写。
4、撰写研究报告。
5、结题鉴定。
6、总结推广
本课题自立项已近一年,按照课题组制定的实施方案,计划2013年底结题。现把一年来开展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在课题的启动阶段: 1、2010年5月25日在银川十五中西校区召开课题组会议,区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夏正建指导成员将所思所想转化为行动研究,聚焦课堂教学。课题组负责人何晓兰老师向各成员提出具体要求,如抓住追问来预设问题和发现问题,用小专题的方式进行行动研究,关注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同时此次会议还确定六位做课人来承担本课题的课例研究任务,分别是银川三中的杨华琼老师、十二中的杨芹老师、十五中的刘晓燕老师、银川回中的武进虎老师、满春中学的马永萍老师和掌政中学(后调入银川九中)的周彦彪老师,共6位。2、2010年8月28日,由自治区教研室与北师大出版社主办、吴忠教研室承办的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北师大版教材培训研讨会在吴忠三中召开。自治区教研室夏正建主任和课题组成员武进虎教师、周彦彪老师、杨芹等参加了培训。来自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聂幼犁教授做了题为《现代课程论洞察与研究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概念》的专题讲座,聂教授从课堂中教与学的本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效果、初中历史课的本质、反思的意义五个方面用大量鲜活的案例,生动、幽默的语言,用学识、经验、智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给我区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培训。课题组成员认为不虚吴忠之行,受益匪浅。3、2010年9月,为了将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对认识转化为行动研究更深入开展,本课题组在专家夏正建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全区历史初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形式到掌政中学为送课下乡,内容为:授课教师6人分三组,进行同时空的“同课异构”,主讲八年级上册第6、7课,届时由课题组负责人何晓兰老师做历史教学工作汇报。分组情况如下:
A组成员:(授课)周彦彪、刘晓燕,参与人员:陈曼、胡明、颜艳、郝金萍,组长由周彦彪兼任 B组成员:(授课)杨芹、杨华琼,参与人员:欧淑文、保永霞、张旭磊,何晓兰(组长)C组成员:(授课)武进虎、马永萍,参与人员:薛叶琳、王臻、董淑娟、杨英(组长)
为了让这次关于课堂教学提问的全区历史观摩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如集体备课、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互相记录,做课的老师每人准备好30份教学设计,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进行梳理总结。
正式活动时间为9月26日全天,一大早全区近百位历史教师聚集在掌政中学,先由何晓兰老师介绍课题开展的情况,接着分三组同时听课,上午下午各安排一节,都是先听后评。评课环节先由做课人自评,6位主讲者都是直奔主题,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的侧重点对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客观地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也进行分析,对自己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开展也提出方向。听课的教师都认真参与,积极发言,既指出课的亮点,并有条理地归纳,又开诚布公地提出有待于改进之处,还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大家在热烈的教研氛围中通过交流圆满地结束了观摩活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都有收获。
活动后续:本次活动还有课堂实录及评课实录,授课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课件上传,在宁夏教研网上能看到这些丰富而翔实的资料,此次活动受到全区初中历史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既扎实又有效。
二、在课题的实践阶段: 4、2011年4月22日上午,课题组成员来到大新中学对他们开展的“生本教育模式”观摩研讨,大家不但听到了王海霞老师和郝金萍老师的“同课异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参与了教研活动,还趁机召开课题组会,负责人何晓兰老师通过网络建立QQ群“历史课题组”(84686734)要求各成员积极加入,密切联系。同时还为各成员推荐了参考书目,要求大家用先进的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专业上再度提升。推荐书目有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沃尔什的《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刘以林的《教学基本功(10)课堂提问技巧》等。5、2011年5月至6月,课题组负责人何晓兰老师向各成员发放《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的学生和老师问卷调查表,各成员在自己所属的学校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及研究。6、2011年9月,课题组在银川回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听取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张世惠老师的培训讲座,还观摩课题组成员武进虎老师的教学研讨课《与哥伦布同行》 7、2011年9月21、22日课题组成员在银川回中观摩全区历史初中教师优质课大赛,通过11节课的两个教学内容《文化大革命》和《伟大的历史转折》,成员们运用课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取长补短实现学习借鉴、研究改进的目的。8、2011年10月11日,课题组成员在教育厅参加关于网络集体在线研讨活动的会议,具体安排在10月13日全天,全区历史老师共同参与,主会场设在银川三中,分会场设在各在学校,届时大家将发贴、跟贴,要求有针对性,摆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分析,再举例说说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方法指导。此次主题虽然是关于生动性研究,但对我们“有效提问”的课题仍然非常有借鉴的价值。
9、课题负责人何晓兰老师利用兴庆区历史教研员的有利身份,每学期到成员的所在学校听课针对课题进行有效的指导。
10、各成员也已将自己近阶段的研究进行了小结。
优势:各成员态度端正,认真积极。通过上述培训、专家讲座的政理论引领,结合听课评课及网络集体教研中同伴的交流和自己积累的课例不断的反思,证明这样的研究是行之有效的。在夏正建主任和何晓兰老师的领导下,活动开展的扎实而有序,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手段,方便快捷。
不足:成员们在工作之余抽出教研的时间做课题非常辛苦,而且分布于不同的学校比较分散,有时显得势单力薄。同时在行动研究中对课例的整理不够(数量、时间、精力及条件都是有限的)另外,先进的设备和手段还不够,如课堂实录的运用和分析。
改进的思路:下一阶段将组织成员,针对实施方案查对,哪些做到了,哪些还没按计划实施,应该结合课题的重点对成员进行明确的研究分工,再通过课堂实践不断反思。
第二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张林芳
一、问题来源:
有效教学不仅是个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行动研究的实践问题。新课改的推进离不开教学的主渠道——课堂,而当前课堂中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部分班级进行了教学调查的基础上,我校对教与学这对矛盾进行了认真统计及分析,并聚焦课堂追求到问题的焦点——“课堂方式决定效率”这个真问题,为更好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了通过有效教学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既能保证有一定水准的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上学期学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后,收到了来自各学科教研组的许多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有高中数学组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高中语文组提出了①强化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实践研究;②“创新写作教学”的课题开展、研究。高中生物提出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科学合理的学习情况”;如何科学地评价教学试验的效果的课题开展研究并确立了实验班和对比班。高中英语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地理组提出以《练习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初中数学组提出“把课堂教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一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等。子课题立项申请书,经学校批准后确立为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
本课题主要进行“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
其主要目的有:一是研究有效性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性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三是建构有效性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科学地讲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业绩。
四、研究原则
(一)、关注学生
主要表现在:①有效教学必需坚持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的关系,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②转变教学方式强化自主学习,研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③教师应成为课堂得合作者、参与者,是评价中的首席。
(二)、关注过程
主要包括: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的过程;②关注独立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③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过程;④关注教师的反思过程等。教学与研究同步,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要在就教学中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特点,学生也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研究过程
在实践中研究,我们一直围绕将理论学习转变为教学实践。将领导牵动研究转变为教师主动研究,将普遍关注教学学科研究转变为重点学科的研究,本着“以点带面”的思路,将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普遍调动起来的基本思路,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研究:
(一)、全面调动教师积极性,采取“三线一点”的主攻方法,推行课题研究。“三线”即教育科研处、教研组、备课组,“一点”:课题实验教师。采取的形式有:周研会、月例会、月反馈和学期反思。
1、周研会:
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课题研讨会议,即“周研会”。通过这个周研会使形成了学科学习共同体及时发现本周课题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将实验圣徒到良性循环轨道,例高中数学组林东东老师的发言: “提问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课前准备好的提问,而课堂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无效的提问。问题设计得好,学生投入积极思考的面就广就很有效。”
2、月例会:
由教研处每月召开一次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会,通过月例会了解各个子课题实施、研究的进展、学校总课题对子课题研究的调查结果进行反馈和回顾、总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时进行有效教学理念的培训。目前,我们已召开了2次工作会。①有效课堂理念的理论学习;②课堂教师行为分析,每位研究实施教师做了详实的课题记录。
3、月反馈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每个月对实验的学科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有效教学反馈。如:实验班级的学情调查、家长的反馈等。
4、期末反思:
学期末出刊一期课题研究教师的实验反思和优秀教案集,便于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现已收集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案例30多篇。
第三篇:《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实践性研究》课题学生调查问卷表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法指导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学 生 问 卷 调 查 表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果,激发你们的学习兴趣。请你如实填写下面的问题:
1、历史课课堂上同学们提出问题或是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怎样
A、机会很多B、有一些机会C、机会难得D、基本没机会
2、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你经常采用的方式是
A、听其他同学回答B、教师点名让自己回答才回答
C、主动要求回答D、希望老师不要叫自己回答
3、老师上课提问时
A、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
B、成绩好的同学提问机会多,成绩差的同学很少提问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频繁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的问话
A、是B、不是
5、有的老师课堂上从不提问
A、是B、有时是C、不是
6、教师提问后是否留有时间给你思考
A、是B、否
7、教师提的大多数问题,你是否能回答正确
A、通常能B、通常不能C、视情况而定
8、你是否喜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A、喜欢B、不喜欢C、视情况而定
9、你在课堂上被提问的次数
A、较多B、较少C、很少
10、教师提的大多数问题,答案是否只有一个
A、是B、不一定
11、教师提问后,同学们回答问题是否活跃
A、很活跃B、一般活跃C、不活跃
12、教师提问后,经常指名回答的学生是
A、优生B、中等生 被C、后进生
13、当你们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是直接说出答案还是引导你、们说出答案
A、直接说出答案B、引导说出答案
14、我喜欢老师给标准答案,我们去背的学习方法
A、是B、有时是C、不是
15、老师经常给我们归纳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A、是B、有时是C、不是
17、当你对功课有疑问时,你的处理方式是
A自己设法解决B与同学讨论解决 C直接向老师求助 D照抄答案
18、你在课堂上每次都积极参与讨论吗?
A、是B、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C、不参与
19、你对教师上课满堂灌怎么看?
A、无所谓B、上课就应该这样 C、应该留下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20、你喜欢老师用哪种教学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B、自主学习
C、合作交流D、实践探索
各位:《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性研究》课题学生问卷发给你们,大家抓紧时间安排十分之二的学生回答问卷,问卷完成后,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注意保存资料。此项工作完成时间本月底。2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论证报告课题主持人:李小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创新教育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对此,人们已有高度的共识。然而要彻底全面实现这一转变和飞跃,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2、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它对学生来说,可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可起到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作用。研究课堂提问,尤其是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3、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指责“少慢差费”,究其根本,是我们的课堂里充斥着太多的无效提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56%。也就是说,教师中还有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因而研究课堂教学提问对于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二、、课题研究的作用地位。
(1)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总之,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进行课题研究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课题的界定
1、不同的人对课堂提问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有人则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还有人认为“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语言反应的任何信号,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2、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问的研究始于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他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研究提问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了,好的问题就是好的接生婆,能更好地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3、课堂教学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与分析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通过调查,呈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时存在的问题,具体从问题梯度、等待时间及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
2、有效性问题情境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认知冲突)”,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认知冲突)——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
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我们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的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第五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塘沽学校程核红
【摘要】
在二期课改的现实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升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优质教育来实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教师二期课改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来实现。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优化与合理配置而产生。
【关键字】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开展的二期课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而二期课改实施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全体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上海二期课改最重要的话题。研究此课题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众说纷纭,在理论层面尚无定论。在概念界定方面,我们认为二期课改课程总目标是教师追求的根本目标,而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达成是教师必须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此课题研究就以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实施、达成、反思作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这样就使此课题研究又具有实践操作方面的作用,因为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方向与基础。
二、研究的实施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研究
1、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依据学校“三段式,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采取既分部段又注重衔接的管理模式,在学科教学管理方面,教研组、备课组又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组织机构。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工作规章、细则则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及教学有效性的制度保证。
2、强化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采取专家引领、任务驱动、典型示范、创设学习型组织、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设立教师业务档案等策略来强化校本研训,在创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了校本研训的四个特色:
(1)、校本研训常规化
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形成常规化制度,如《课堂教学基本细则》、《备课常规》、《作业批改制度》、《考试制度》、《评课细则》等制度,学校的教学工作按照这些制度有序开展。在常规检查上,包括教案、作业批改、质量分析反馈等方面也形成良好常规制度。
(2)、校本研训课题化
在“课题引领,聚焦课堂”理念指导下,学校坚持研训课题化。学校进行了《三维目标制定与实施》、《好课标准》、《好课环节》等专题培训与专题研讨。近期学校又进行了《教师
*课题组负责人:程核红
组员:忻晓雷、吴桂珍、陆优生、俞雯、张斌、郑鹰、殷晓红、吴慧丽、葛敏
二期课改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为主题的校本培训,在专家引领、同伴交流、优秀资源学习共享的基础上,收到良好效果。
(3)、校本研训案例化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探索后才能逐步提升,而注重实践案例的研讨反思是便于操作、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与评比,从中反思教学各环节。近期学校还将在校本研训中进行教学课例与“同课异构”的专题研讨。
(4)、校本研训活动化
学校在研训方面探索研究,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能力。如近期学校举办了多期“课改论坛”活动,“今天,我们怎样教学生”、“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等等,我们把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制定与实施、新的教学观,学生培养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问题以论坛形式呈现,促进教师们反思、思辩。
(5)、校本研训评价化
学校制定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评估方法与细则,在教师参加校本研训后进行的各种教学公开展示活动与课堂教学展示课,进行科学的评估与测定,在课堂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与过程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由此形成校本教学评估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建立学科教学视导团制度
为了全面掌握学校教学情况并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与调整,学校成立了学科视导团,由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学校专业委员会成员、学科带头人组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并形成了“每周有课、两周点评、每月反馈、人人参与”制度。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学科视导团成员对每位教师的执教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各种建议。在学校层面的教学工作会议上,对教师执教的优点进行充分肯定,这种教学视导制度逐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对学校的整体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多层次的研讨促进有效性提升
在“课题引领、聚焦课堂”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通过多层次的研讨活动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学校要求各组室的教研活动要围绕组内的课题研究来开展。如英语教研组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进行了英语教学研讨周活动,组内每位教师都从自身的教学现状出发,从学生培养与发展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各自的分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教研活动。在活动后期以各种英语活动来展示他们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学校层面的专题研讨中,学校每个学期设计一个研讨主题,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投入教学研讨活动。如学校开展了“关注细节、体悟得失”专题研讨活动,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优化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学科专业委员会成员就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问题先向教师介绍自己的学习体验与心得。如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提问的优化、教学方法的优化,学法指导等。学科专委会成员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对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问题起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5、高度关注学情的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还有一个可能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我校在这方面的研究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教研备课一定要备学情
近年来我校定的备课“四定”制度中,强化了“备学生”制度,也就是要求各组在教研备课时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等方面情况,利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理念来设定教学方案与教学设计,这样的方案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对有效性的提升促进作用自然是顺理成章与不言而喻的。
(2)、注重学法指导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措施,而注重学生学法指导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我校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小学语文教研组就开展了学生“注重摘抄积累”与“朗读方法”的指导研究,而中学语文教研组开展学生“分阶段目标作文”的方法指导研究,教师把研究意图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注重学生各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1、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的生成来源于课堂教学的设计,一堂好课从一个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中产生。因此我校先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方面开展实践研究。
教案设计涉及到诸多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学校组织教师在广泛学习学科教学课程教学目标。在校本培训中,多次请区、市教学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使教师对三维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有了理论与实践上的认识。在教研组、备课组的校本研修中,教师先观摩上海市“862”优秀教学资源,然后结合教师个人各种科研小课题进行研讨。在多样化的学习研讨后,教师撰写个人教学公开课的教案。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了“十佳教案”的评选工作。
教师二期课改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配置、教学重点设定、教学难点突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实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按照校本研训的计划,每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研究一个问题。如教学方法设计的研讨中,学校就集中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问题,在教研组备课组广泛研讨基础上,学校用“课改论坛”形式进行集中研讨,并进行了“十佳课件”的评优活动,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学校首先改变备课、说课制度。其中强调集体备课,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情况,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备课制度,成立以教研组为龙头,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组,促进教师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说课方面,还要改变传统的许多做法,从三个方面促进说课质量提高:一说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上升到教学理念的高度谈教学设计;二说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叙说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教师内心真实感受;三说教学环节优化的具体设计方案,请教师谈出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方面的设计方案,让组内同仁共同为他出谋划策,使课堂教学设计更为具体、科学、准确与完整,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1)、教师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实施研究
我校的主要研究途径是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科研课题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来达到研究目的。
如学校政史地教研组为了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确立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课题,他们采用走近历史名人、爱国小故事等主题活动形式,配合教材中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方面的课堂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教师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能力提高的研究
课堂教学由一系列环节组成,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实现这些环节的优化,把这些优化的环节有机地组合配置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① 导入环节优化的实践研究
学校中年级部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与形式,使导入这个课堂教学环节真正发挥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引发思维碰撞的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② 提问环节优化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是教与学双方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的优劣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我校的教师对提问环节进行了精心研究与精心设计,如语文教研组设计了直向式、逆向式、比较式、层进式、创造式、复述式等提问类型,并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检验效果。③ 重点突出环节的实践研究
二期课改的课堂教学如何突出重点,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二期课改课程目标及教材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如何在一堂课与一单元的教学中突出重点,是教师二期课改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我校教师在此环节上开展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研备课集中研讨。
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做到几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分层作业”。这样经过协作学习研讨后的重点设定,就具有了合适的理论基础,然后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去检验设定的科学性。
●精讲多练突出重点。
教师的精讲问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以我校音乐教师一节《民族音乐欣赏》为案例来叙说我校的老师如何通过精讲多练来处理教学重点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达到音乐审美情趣提升。教师把我国历史上流传至今的《茉莉花》这首著名的民歌反复让同学欣赏,然后再把中国江南、华北、东北与《茉莉花》相似的民歌进行比较,由同学们来归纳总结这些民歌的共同特征。在这些教学过程的铺垫后,教师再把各种音乐歌舞等形式的《茉莉花》向同学们进行展示与讲解,最后教师再请同学们进行练唱与个人模仿音乐创作。一堂音乐课以民歌代表作《茉莉花》作为主线,环环紧扣,一气呵成,教师与同学们都享受了一次优秀民族音乐的盛宴。
④教学难点化解环节的实践研究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化解教学难点。二期课改新教材只设课程教学目标,设立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让教师自己去研究、确立与把握,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教师对此问题实践研究后形成的主要方法有:
a、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法。如我校数学教师在上《测量》一课为例。教师先向同学们展示三角形、圆形等实体,然后请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技能计算这些物体的面积体积,老师在屏幕上向同学展示大楼、灯塔等图像,请同学们想想如何测量它们的高度。在众多说法与想法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利用学习过的三角函数知识技能形成目测、实测、精测等方法。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教师又展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图像,请同学们用学习过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测量,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b、层层叠加的方法。以语文教师《白杨礼赞》课堂教学为例。此课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文学创作的联想能力。教师在此堂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精讲、学生的文本阅读、佳作段落朗诵、情景创设、题义分析、多媒体课件演绎等。教师采用这样一种“层层叠加”的方法,其目的贯彻了一条实现教学目标与化解难点的主线,即通过“状物拟人”的写作方法,来达到培养学生丰富联想能力的目标。教师教学难点化解能力提高要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积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叠加与综合,才能真正显示教师的学养与功力。
(3)、学科教学三维目标达成度的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其关键在于三维目标达成情况。检验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就要采用便于操作与实践的方法,我校就以学科教学三维目标达成度的实践与研究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语文教研组就以作文教学为试点,开始三维目标达成度的研究。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设定了六、七、八、九不同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为了达
成不同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每一种训练方法的实践后,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阶段达成度的评价,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写作训练,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这种分解与结合,从低到高的实践方法,使学生的能力目标逐步达成,是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4)、教师课堂教学衔接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我校的中年级部的数学教师完成了《中年级部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中期研究报告,他们的做法是把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作为实现教学衔接的主要内容。他们形成的从“数”到“式”,从“分数”到“分式”,从“算式”到“方程”,从“直观几何”到“论证几何”等一系列中、高年级之间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研究成果已成功地融入到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大幅度提高教学绩效的作用。
(5)、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设计、生成、实施等过程,从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理论出发,课堂教学还应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课堂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组织教师广泛地撰写教学案例与课例,各教研组、备课组对案例与课例进行分析研讨,尤其是学习了“862”资源后,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了同类课例“我如何学习优秀案例”的长处的专题研讨活动。在理论学习方面,学校课题组成员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基本达成共识。大家普遍认为(1)课堂教学环节、过程优化;(2)教与学的互动生成;(3)科学的教学评估。此三大内容成为课堂教学成功有效的关键问题。依照这个思路,我们的课题研究就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实践与探索。
A、在课堂教学环节过程优化方面,我们的研究着重在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三维目标的达成方面展开。在细节方面,如教师的语言感染力、情景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甚至如导入、过渡等细节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关于教学过程优化方面,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与内在的逻辑性,我们甚至提出的要求是教师要提升教学的艺术性,力求效率的最大化。
B、在教与学的互动生成方面的研究,学校从教与学两方面展开实践探索。在教的方面,我们的要求是教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性教学模式。知识技能掌握准确便捷、重点难点化解精确便捷、课堂反馈及时有效、提问讲究科学、问题意识激发思维、教师课堂教学情绪饱满、教学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上述这些内容在学校广泛开展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专题研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实践探索。
在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新课改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我们的研究主要从学生的预习、知识点掌握、基本技能运用、生活化学习、能力运用、质疑精神、合作学习方式、作业完成、自我评估、情感价值观升华等方面展开,尤其在学生合作学习方式拓展方面,我们的研究取得不小进步。C、关于教学评估方面的研究,我们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业有效性方面的深入研讨。大家达成的共识是①作业布置要科学;②面批提高评估的及时性与科学性;③注重研究各学科教学作业有效性问题。
为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学校曾举行了“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的专题教学研讨会,大力倡导学校的反思文化。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了学校“十佳教后记”的评优推选活动,出版了学校教后记专题文集,让反思成为一种需要,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
三、研究的成效
通过研究者的实践探索与不懈努力,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校形成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管理策略与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大量校本独创的工作制度产生了可喜的管理效应,尤其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学校创设了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性措施。这些综合性
措施又以“课题引领、聚焦课堂”理念作指导,锲而不舍地抓住教学工作主线与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教师在各种细化的制度与措施的指引下,树立了牢固的课堂教学效率观念,通过自身的实践努力争取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与效率的更大化。在教师校本研训过程中,学校更形成了课题化专家引领等校本特色,对学校的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是教师通过实践研究,二期课改课堂教学能力大幅度提高。由于此项研究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展开了细化研究,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制定、课堂教学过程实施、课堂教学环节优化、学生培养、教法与学法优化、教学反思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教师又结合学科教学的不同特点,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审视、研究与反思,因此在教学展示、教学公开观摩与研讨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学校学科教学视导团的综合评价中,学校85%以上教师的各种教学课,包括随堂课等各种课程教学,已有了明显起色。说明此项研究已产生了可喜的成效。在从学生的反馈调查与多种教育督导与教学视导的情况来看,区内不少领导与专家对学校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示满意,这就说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基本达到了我们设定此项研究的期望与目的。
此项研究的第三项成果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二期课改与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教学质量提高的主渠道是只能从课堂教学中去求索。我们的教师孜孜不倦的研究课堂教学,力争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组合产生令人满意的高效率,由此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在稳步提高。小学部各学科教学质量处在同类学校的前列,中学部的教学质量近年来也逐年稳步提升,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在学生培养方面,由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相应提高。学校每学期有大量的学生在区、市以及全国的各类比赛中获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校本特色教学显示出蓬勃生机,许多学生的学科人文素质得到提高,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风貌展现出学校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后的丰硕成果。
四、前行中的反思
此课题研究虽然成效显著,但课堂教学是教师永恒主题,是学校科研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尤其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问题,如何在定性定量问题上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行的教学制度对教学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学得”情况来判断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学得”情况又应该由哪些内容组成,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否还有细化的途径,这些都是我们在前行中继续反思与探索的问题。我们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扎实有效的工作求得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让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成为智慧的灵光闪动与学生的一段美好的人生体验!
立足课堂,研究课堂将是我们永恒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肖红霞:《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 《上海教育科研》2009.112、傅禄建:《提升有效性是“减负”的根本所在》《现代教学》2009.63、赵才欣:《对改进上课的若干认识》《现代教学》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