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高中试行走班选课
课表有了个人版,功课不再齐步走……浙江部分高中试行“走班选课” 高中生“走班” 课程我做主
《 人民日报 》 2014 年 6 月 9 日 12 版
‚全班统一的课程表没了,每个同学都有个人专属课程表;固定的教室和课桌椅没了,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储物柜;以往向‘同桌的你’打听作业变得不靠谱了,去哪个教室、做什么作业,都要靠自己管理自己;大家‘齐步走’的课程进度变了,上课‘听天书’或‘吃不饱’的感觉少了。‛
杭师大附中高一(5)班的学生叶炫谷这样概括‚走班选课‛带来的新鲜感受。从这个学期开始,该校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9门必修课程,高一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和兴趣来‚走班选课‛。
目前,浙江已有4所高中尝试必修课程分层次走班教学。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16所高中作为必修课程走班选课的试点,将探索通过学科分层、学生自主选择、教材和教学管理模式等创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适合个体需求和发展的学习模式。
为啥要走班? “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浙江从2006年秋季开始就启动高中新课改。如何真正让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一直是改革的目标和关注重点。
改革逐步深入,问题也一点点凸现出来:以往中学都是平行式分班,几十个学生编入一个班级,每天学同样的课程、做同样的作业、考同样的试卷,但是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对学科感兴趣程度都不一样,‚十个指头有长短‛是普遍现象。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好比老师带着学生‘齐步走’,往往是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程度一般的学生‘吃不好’,程度较差的学生又‘吃不了’。‛杭师大附中校长任学宝说,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难以兼顾、只能折中,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很难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青田县青田中学曾就必修课程的教学效果面向全校学生作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听课效率‚不错‛的仅占12%,‚还行‛的占41%,高达57%的学生觉得听课效率‚不怎么样‛;而在上课走神的原因中,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占54%。校长邓加富说,这次调查更让他们意识到,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往往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很难满足每一名学生发展的需要。
2012年,浙江一些高中先从选修课程开始尝试走班选课模式,并逐步推向必修课程。义乌市义亭中学、青田县青田中学等学校选择了数学、外语等必修科目尝试走班选课;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杭师大附中则在试点基础上,将走班选课范围扩展至9门必修科目。
课程怎么教? 把班级打散,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路径
走班选课,就是把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层级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造,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路径和方式。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走班选课范围覆盖了语数外等9门必修课程。根据学生总体发展水平,将教学难度分为A层与B层,A层为较高层次,人数占40%左右,B层为基础层次,人数占60%左右。学生通过校园网选课系统选课,可以按照自己单科发展水平选择进入不同层次、不同教师任教的教学班,再由教师微调最终确定名单。
杭师大附中把原先高一年级的12个班全都‚打散‛,学生分成人文、科学两大学习部;每门必修课程分别开出4至12个教学班,460多名学生按自己的意愿与学习成绩,划入ABC三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其中,A层教学强调知识的落实,C层教学关注思维的提升,B层则两者兼而有之。
一段时间磨合下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对走班选课这种‚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教学特点有了更深体会。
‚走班选课以后,与身边同学共同语言更多了,比如一起谈谈我们最近在追的美剧。‛浙大附中高一学生小屈是A级班的学生,周围同学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好,大家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去深入了解英语文化。
而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原先被分到‚差班‛多少有一点心理压力,现在逐步从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中找到自信和乐趣。青田中学学生小方就有这样的感受:‚在英语B班,老师讲题更加细致,有时怕我们听不懂,还会用中文解释一下。上课听得懂了,学英语的兴趣也上来了,英语成绩的进步让我信心强起来。‛
在杭师大附中,学生如果对所在层次不适应,可以在开学第二周提出换层申请。这学期,共有131人次提交了必修课的换层申请,经过笔试与面试考核,最终有51人次成功换层。其中,就有6名学生自愿‚降层‛到更适合自己的班级。
‚走班分层教学并不是降低教学要求,而是让不同的学生以最适合他的教学方式接受最适合他的教学内容。‛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打了个比方:‚就像同是从杭州到北京,可以坐飞机,可以坐高铁,也可以坐大巴,目标一致,只是途径、过程不同。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学生适合哪种方式就提供给他哪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学得更有效。‛
班级怎么管? 推出成长导师制,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模式
有人质疑,如果走班选课深入推进,高中所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都实行全科走班,高中教育是不是会进入‚无班级管理‛时代?
浙江几所高中实行必修课程走班选课,积极影响和变化不少,同时确实也给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教育资源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命题。
‚分层走班以后,你最担心什么?‛不久前,杭师大附中就此问题对学生进行调研。69.1%的学生担心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没以前那么好,64.5%的学生担心影响班级学习氛围,56.1%的学生觉得分层走班后缺少了集体感,17.3%的学生担心一旦出现什么状况老师‚不管‛了。
‚对老师来说,不仅备课难度增加了,管理难度也更大。‛杭师大附中语文老师滕朱伟说。分层次的备课和上课,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何让教学更有效?这些问题倒逼教师加强研究,创新尝试,并自我充电,提升素养。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达成、作业如何把握数量和难度、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如何考核登记、学业成绩如何科学评价,这些都需要详尽的研究和细致的工作。
同时,实行走班选课后原来的班级概念淡化,原先班主任的部分职能改由任课教师来分担。如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及班级建设,也需要相应机制来保证。
任学宝认为,现阶段不可能完全‚去行政班‛,实行走班选课的同时,该校配套推出‚成长导师制‛。今年2月21日,杭师大附中的学生就首次网上‚抢导师‛。该校高一年级每位任课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外,还要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成长导师‛。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走班选课主要集中在9门必修课程中,而其他必修课程及班团队活动仍将按以往班级进行。实行教师‚双岗管理‛,任课教师为教学班班主任,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也要承担学生管理责任,行政班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全面管理。
第二篇:沈阳14所高中实行走班教学
沈阳14所高中实行走班教学 课表“私人定制”
一堂数学课,同一个班的学生却走向不同的教室。学生上课不在原班级教室,而是与其他班级水平相同的学生在一起走班上课。你可别被这奇怪的情景吓一跳,从今天起,沈阳一中等14所高中的特色学科都将试点实施这种“分层走班教学”。今后,试点学校将逐步启动其他学科的走班教学改革。
根据意愿选班
国内十余所学校实行走班制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打破大一统的课程格局,构建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2014年1月,沈阳市教育局启动了普通高中必修课程走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8月29日,沈阳一中等14所学校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在全市普通高中率先实行走班教学改革。
目前,北京十一所学校,浙江省杭州绿城玉华学校、浙师大附中等国内十余所学校已在实行走班制教学。
那么啥叫分层走班,层次又是如何分出来的呢?
市教育局相关人员介绍,走班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成绩和个人的意愿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其中,数学学科实行“分层教学”,至少分三层;语文和外语学科实行“基础必修+分类选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实行“分类教学”,或在分类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层教学。
课表“私人定制”
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作为辽宁省数理特色实验校,从2013年5月至今,沈阳市第120中学在数学学科率先实施了“必修课全员分层走班”上课,校长刘刚介绍,数学学科分ABC三个层级,C级教学更重基础,A级教学在学生掌握基础上增加拓展学习的内容。学校引入数学图形计算器,创立全省最先进的数学探究实验室,让数学看得见、跟得住、用得上。“‘分层’教学后,不仅让学优生进步更快,更重要的是学困生也在新的班级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育。”
2014年,14所试点学校也选择一个或多个学科,开设“分层或分类课程”,建设“学科教室”,在2014级新生中实行走班教学。其中,沈阳市第11中学涉猎最多,在历史、地理、政治三个人文学科尝试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学校先后建立20个专业教室、8个人文学科特色教室和2个IPAD教室,并设立了全新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分层走班’打破了一个班的学生按一张课表上课的情况,让每个孩子通过选课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课程表。”校长宋申利表示。
试点学校或将启动
其他学科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打破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工业化“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个别化教育、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较好的课程适切度,使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当所有学科都分层后,每个学生可能都有自己的A层和C层学科。
“如果一个学生在原来的班级中成绩总排在后边,会感到自卑,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不愿意思考,时间长了,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校长们表示,如今课表能“私人定制”,在自己喜欢的学科上选择A层级,其他学科适当选择B、C层级掌握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和关注学生接受能力层次的跨度也相应缩小,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可谓一举多得。
据了解,今后,试点学校将逐步启动其他学科的走班教学改革。
学校名称 特色学科 东北育才学校 数学
沈阳市第二中学 外语
沈阳市朝鲜族第一中学 数学
沈阳市外国语学校 外语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 数学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 物理、地理
沈阳市第一中学 语文
沈阳市第五中学 物理
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 生物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 数学、物理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政治、历史、地理
沈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数学、外语
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 数学
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 化学
第三篇:选课走班
高2009级——数学选课走班管理要求
选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纵观世界高中选修课设置的状况,其基本模式主要有任选制(选课制)、选科制(分科制)、定向选修制和全选修制四种。它们各有利弊,适合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选课制完全依照学生的意愿,但若缺乏指导,学生的选课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从现实的角度来讲,选科制比较符合学生明显分化的客观情况,教学组织简单易行,但它几乎是文理分科的“换汤不换药”版,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定向选修制则结合了“选科”与“选课”,既保持了分科的特点,又克服了单纯分科的缺点,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同一科目下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较为理想,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高中选择的模式;全选修制可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使他们的特长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比如语文这门学科,有诗歌鉴赏、写作指导、体味阅读等不同的语文课,再比如数学这门学科,有数学概论、函数专题、三角应用、统计概率、算法初步等不同的数学课。但该模块忽视学生发展必须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一般在大学里应用较多。
2009级的选课走班是从高一下学期就开始了动员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给予选课的指导,然后填涂选课志愿表格,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学校做出统一安排和教师的调整等。我们实行的选课走班是按照“自主选科(——文理倾向),切块组合——(便于管理),模块走班(——保持稳定)”的模式,从学校发展、学生稳定等层面来说,我们的选课是成功的。
一、针对选课和走班,可能会出现的学生混乱等情况,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首先,确定组班模式。学校经过反复考虑,最终确定了“分割划片、切块重组”的“单元组班模式”。所谓单元组班就是将几个行政班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走班单位,以选择人数较多的行政班为母班,将其他选择人数较少的班级学生编入母班。这种单元组班模式一是有利于解决教室数量不足的问题,即使没有空余教室也照样能够走班;二是有利于缓解师资的紧缺问题,同一位教师可以分别承担多个走课单元的课程;三是有利于按不同学科的走课时段编排课程表。
其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编制各种课表。根据学生选课最终结果和组班单元的划分,完成“四确定,四安排”,保障走班运行。确定教学班班级数量,安排走班教室;确定模块教师数量,安排任课教师;确定模块课时数量,安排走班课程表;确定各班学生名单,安排座次表。最后利用“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编制输出所有任课教师和走班学生的个性课程表。
二、面对流动的课堂、多变的学生,传统的教与学方式遇到了较大的挑战。要想使选课与走班的推行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满意,必须加强选课走班背景下教与学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习方式。我们采取的措施有:
首先,加强备课指导,统一每节的内容和作业的布置。这样的举措是为了保证同一行政班内的学生不同的班级走班接受的内容是相同的,不样让学生在课后多了对老师的非议。作业的收交我们在每个行政班配备小课代表,以行政班为单位收交作业,这样的好处是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收交情况更为清晰了解,也减轻了课代表的负担。
其次,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助于解决走班背景下教学班学生组合的频繁变化、学生听课不停流动等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合作小组的划分遵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学班合作小组的划分以来自同一个行政班为主,行政班合作小组的划分尽量不拆解教学班小组。通过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讨论交流、日常作业的收发、自主时间的合作解疑等。
再次,构建解难答疑渠道。随着规范办学的推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没有教师辅导,教师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在减少,学生逐渐增加的疑难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已经大大制约了选课走班的顺利推行,必须探索一些新的渠道。课题组探索的具体做法是:在每间教室装配“师生互动平台”,学生将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分学科放入盒内,课代表收集后交给各备课组。在学生自主自习时,各备课组安排教师轮流到“答疑室”值班,解决学生各种疑难问题。另一种做法就是每天提供一节自习,通过学生谈论交流,解答疑难。
三、面对选课走班下的管理难度加大,我们以年级部管理为核心向下和向上两方面探索学校管理的新形式。向下主要探索了“教学单元工作组”负责制,向上主要探索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无论是哪种管理方法,都不是一方面的事情,需要多种层面的管理通力配合。同时,我们提倡学生管理自主化。制订《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细则》,加强自主管理制度建设。对参与走班教学的师生进行详细分工,明确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除确定各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辅导员,负责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日常管理外,重点确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教学班日常事务的督促检查。各班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自习管理委员会,各班设有值日班长,负责本班自习秩序;每层楼设有值日楼长,负责检查本层楼各班自习秩序。各班卫生委员组成卫生管理委员会,轮流检查和督促教学楼卫生、环境卫生和宿舍卫生工作。各班体育委员组成体育运动管理委员会,负责级部学生的早操和课间操检查,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生最了解学生,学校成立各种学生管理委员会,实现学生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干部队伍。
选课走班的教学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选课走班下的师生归属感问题,个别学生利用流动性“钻空子”逃课问题等。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才能让我们的学课走班更完善、更和谐。
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实行选课走班教学,不仅是一项行政指令,更是教育远离功利主义、靠近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选课走班教学改变的不仅是课程结构,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被动地位,以源于学生自主的多样化课程保障其全面化、个性化发展,从而为高中教育、为学生生命打开一扇可以自由呼吸的窗户。一句话,选课走班教学选的不仅是课程,更是学生一生的幸福;拷问的不仅是我们的教育价值观,更是我们的教育良知!
第四篇:选课走班
选课走班: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概念简述
选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我国正在实验的高中选修课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学分制等特点。选修课的实施要正确处理教材、教师与教学问题。选修课的评价包括课程方案、材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当前,要特别加强选修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设置意义
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类智力多种多样,个体智力是一种多种能力的结合。在他看来,至少存在着九种智力元素:逻辑/数学、语言、音乐、空间、运动、交际、内省、自然、生存,不同个体智力元素的组合方式导致了个体智力类型的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间的身心差异诸如兴趣爱好、性向特长越来越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始分化,到高中更加明显。我国教育固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要求,更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上都平均发展或门门优秀。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制活动之外,他们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而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由于必修课数量、内容、范围有限,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之下,不可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只有选修课才可能既在科目设置上有一很大的灵活性,又在科目的组合与内容拓展上有很大的自由度。选修课尤其是学校根据所在社区和学校的条件、资源、师资状况开设的选修课,有助于高中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最终又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因此,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是形成学校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总之,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我们必须彻底打破中学课程结构封闭、僵化、萎缩的状态,重构高中课程结构,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课程模式
高中选修课的类型与比例 从课程内容上,选修课可分为学术性选修课和职业性(或技术性)选修课。前者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包括高深型、拓宽型、趣味型学术性选修课。这类选修课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挥特长,培养个性,对学生的学术走向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后者包括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选修课,目的在于使中学生了解一些工业、农业、商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为今后的就业作一定的准备。从开设方式上,选修课可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即按照学生发展的不同方向,将有关选修课分组设置,组成定向选修学科群,让学生进行选修(实际上是选组)。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侧向。任意选修课即不进行固定分组,开设数量足够的、既适于升学又兼顾就业的选修学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择,它能避免过早专业分化所导致的发展的狭隘性。
怎样确定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呢?尽管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虽不是主次关系或主从关系,但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不同。选修课太少,导致教育僵化、封闭,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当然,选修课太多,又会影响学生基本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选修课膨胀,中学的选修课程曾多达一二百种,一些州的选修课比例甚至超过50%,课程变成“自助餐”,学生“误把糕点当正餐”,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鉴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认为.随着年级的提高,高
一、高
二、高三应逐年递增选修课比例,三年内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定为3:7较为合理。至于选修课内部的关系,由于限定选修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定向,因此,限定选修课应成为高中选修课的主体部分,可占70%左右。而任意选修课对于学生兴趣、特长与个性的发展十分必要,可控制在30%以内,这样,才能既避免选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基本模式
纵观世界高中选修课设置的状况,其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任选制(选课制)
选修课均以任选课的形式出现,学生选什么课以及选多选少,均依学生志愿确定。选修课所占比重在各国各地各校不尽相同,一般地讲,大体占30%—50%。
选科制(分科制)
选修课分科或分组设置,学生只有选科(或选组)的权利,而无选择某一具体科目的自由。即不是选修一门一门的具体课程,而是从总体上选修一大类课程。有的分文、理两科,有的分文、理、职业(或称实科)三科,名称不尽相同。
定向选修制
它将“选科”与“选课”结合起来,分科后的每一科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限定选修保证了选修的方向性,任意选修又确保了选修的灵活性,较为理想。
全选修制
所有课程均具有选修的性质。如美国高中一般只规定必修的学科,如英语、数学、社会、科学等,而在每一门必修的学科中都开设有多种不同水平、不同名目的课程。比如英语这一学科,有基本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等几种不同水平的英语课,同时还有多种文学和写作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趣进行选择。这样,必修课也具有选修的性质。
上述课程模式各有利弊,它们适合一定的情况和条件。选课模式较灵活,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各种学生的情况和要求,但对于一些新课程,需要培训教师;如果缺乏指导,学生的选课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实行,条件较差,则困难较多。选科模式大体上适应了学生明显分化的客观情况,在教学组织上简便易行,“一个班、一个教室、一张课表”,便于管理。但它从产生以来,就遭到人们的批评与指责,如它只把学生分为文、理科或几科,有些机械和简单化,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偏科”现象,反而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定向选修模式既保持了分科的特点,又克服了单纯分科的缺点,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同一科目下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上也易于操作。全选修模式可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使他们的特长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同时,学生自选课程可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该模式可能忽视学生发展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因此较适合高年级学生。
现行模式设计
面对多种选修课模式,我们应做何抉择?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充分吸收国外选修课模式的优点与总结我国选修课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也包括必修课)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特点。模块化
所谓模块是指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学习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经验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稳定的学习单元。与以往选修科目相比,作为构成科目的基本单元,模块具有下述优点:相对独立,有一定的体系,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开放灵活,相对稳定的模块可根据知识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当更新和调整,在有限模块内增加或减少相关内容,既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像美国那样选修科目过多、内容过滥的弊端,避免科目膨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内容整合,模块是按知识领域进行划分的,有机整合相关领域与学科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实现知识的内在融合。因此,模块课程能较好地吸收多种选修课模式的优点,就目前而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多样化
首先,从课程结构看,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既有递进关系(如英语选修系列I有六个模块,依顺序开设),又有并列关系(如英语选修系列n的模块相对独立,可自由选择),还有交叉关系。其次,从课程功能看,模块功能多种多样,不像以往那样笼统,要么服务于升学,要么服务于就业,而是更加具体,已深入到学科甚至专题上,学生可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与方向上进行发展。再次,从课程类型看,模块类型增多了,既有学科内选修模块,也有学科外选修模块,学科内选修范围大大拓展,除增加艺术、技术课程外,每门课程的选修新增了很多与当代科技、社会、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与内容,学校设置的选修模块更加灵活多样,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得到拓展,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层次化
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选修课可分为两个层次: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与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模块。前者主要着眼于保障学生的基本学力,大多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术性和均衡性,以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道德素养,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后者与个性发展、职业技术联系密切,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专长特长,有利于各校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走有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弹性化
其一,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定位有一定的弹性,并非径渭分明。如艺术课程的必修模块实际上是在4个系列中的16个选修模块中选择6个模块加以确定的。其二,学生选课的弹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志向进行选择,对于必修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只规定基本的学分要求,而对“学有余力”和“兴趣志向”的学生倡导多多益善。就一些科目而言,学生可选可不选,可多选也可少选,“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其三,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弹性。尽管高中课程计划规定学生三年里,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达到22个学分,在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课程中达到6个模块(选修模块学分共计占总学分的19%),但这只是最低要求,而对上线不做规定,这样,学生实际的选修模块可能不止28个学分,体现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比例的弹性。学分制
为了保证选修课的实施,本次高中选修课(包括必修课)采取学分制的做法,即学生必须在选修系列I(即科目选修)中达到22个学分,选修系列11(学校自主设置选修)中至少获得6个学分,加上必修课11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否则,不能毕业。这样的规定表面上看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为选修课的实施提供了切实的制度保证,避免选修课流于形式,实施乏力的问题。
第五篇:浙江财经大学本科生选课手册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选课手册
为了适应新学分制改革目标的实现,教务处制定了《浙江财经学院普通本科生网上选课暂行办法》(浙财院教〔2008〕35号,详见教务处内网)。对选课原则、选课准备、选课流程、体育类课程的选课细则、缓补考与重修的选课规则等进行规定。以下为摘录及常见问题解答。
1.选课前准备工作?
①选课前学生应主动了解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开设计划、课程简介和任课教师情况,及本专业推荐课表。
②每轮选课结束后,学生应认真核对自己的选课结果。
2.学生可以选课前提条件?
①学生必须先完成本学期的学评教(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②按规定交纳学分学费。
③成功报名或注册双专业者,可利用双专业菜单中提示选修双专业的课程。
3.哪些课程网上选取?
我校从2008级开始,所有修读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务选课系统选取。本专业必修课程一般情况下系统默认选上(学生可重新选择);选修课需学生选择;体育、大学英语等特殊课程选课参见相关办法。
4.选课轮次、机制?
选课分三轮:
第一轮选课采用筛选制(即不限容量,选课截止后由系统自动按设定容量筛选),该轮选课学生可任意退选;
第二轮选课采用优先制(即学生在容量未满的课程中选课,先选先得),该轮选课学生可任意退选;
第三轮选课采用优先制(是第二轮选课的微调机制,学生可在容量未满课程中选课,先到先选),一般前三天为补退选阶段,可以进行课程的退选及补选;第四天为补选课阶段,只能补选课程,不能退课。第三轮结束后一律不得退课。
5.筛选制原则?
当报名人数大于该课程容量时将进行筛选,筛选原则如下:
①培养方案推荐的课程实行本专业本年级学生优先,大学英语为本等级选原任课教师的优先。
②其他学生随机筛选。
6.优先制原则?
以教学班级容量为限,先选先得。
7.选课学分限制?
非修读双专业学生:一般每学期应选课程为22学分左右,最少不得低于15学分(毕业班除外),最多选课学分不超过32学分;毕业当学期不超过9学分(不含实践教学)。
修读双专业一般增加12学分左右。
8.冲突选课问题?
上课时间完全冲突或考试时间冲突的两门课程原则上只能选其中一门(特殊情况如重修、转专业已修部分课程、修读双专业学生可适当放宽)。选择部分冲突课程的学生,必须在征得任课教师同意并经学生所在学院教学负责人批准,在新学期开学两周内到教务处交申请表后选课,并按《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免听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9.相同、相近课程选课时注意事项?
根据《浙江财经学院学分制试行办法》规定: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需修读的各类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比设定层次更高的课程(同一门课程学分数大的课程)修读;但不能选择低于教学计划规定的层次的课程修读。类似或相近的课程不得重复修读(重修课程除外)。学生选课时应认真研读本专业培养方案及拟选课程信息,需特别注意相同与相近的课程。
10.公选课选课问题?(各专业要求不同?)
各专业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须修读的板块及学分等结构最低要求,学生须按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修读。不满足要求的将无法毕业。
11.“大学英语”修读(选课)规则?
① 正常修读学生系统自动推荐到下学期高一级原班级。
② 由于转专业(非英语专业)引起的级别变动,按转后专业要求修读: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汉语专业转其他专业,按其他专业层次要求修读;其他专业转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汉语专业,按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汉语专业要求修读。
③ 英语专业转到其他专业的学生,填写课程抵免认定表,同时确认级别。
12.体育类课程选课问题?(专项体育)
体育课分为《公共体育(1)》、《公共体育(2)》、《专项体育(1)》、《专项体育(2)》分别在前四学期修读。其中《公共体育》是非选项课,直接在推荐课表中,不需要选。《专项体育》是选项课,学生可以在规定板块中选择自己要修读的项目,参加正常的三轮选课。
13.双专业学生选课条件?
每轮选课前,学生需报名(首次)或注册双专业,经审核合格的学生,具有双专业选课资格,具体选课可利用双专业菜单中提示信息选修双专业的课程。
14.双专业与一专业选课时注意事项?
①第一专业培养方案与双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实行互免,但免修学分不得超过双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总学分的25%。若两个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总学分超出25%的,超出部分的学分必须通过修读一专业或双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来取得,若相应专业选修课不足,可以修读其他课程补足。
②学生放弃修读双专业的,已选取的课程不得退课(在规定的时间外),已修读的双专业课程,原则上按修读第一专业的课程规则记入学籍档案。
15.转专业、休学后复学如何补退选?
转专业、休学后复学学生补退选一般安排在每学期开学的1~2周内单独选课,具体安排关注每学期期初教务处通知。
16.任意选修课选修注意事项?
①有效多余的学分(课程)都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学分。
②注意相同相近课程不得重复修读原则。
③选择其他专业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时,应认真阅读拟选课程简介、课程教学目的及先修课程要求,选课应满足课程“先行后续”关系,应特别注意理论课程及配套的独立实验课程修读关系。
17.专业方向选课问题?
专业方向模块与非方向模块都是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进行任意选修,只要达到规定学分即可。如需要认定某专业方向,至少应获得该专业方向模块三分之二以上的学分。
18.如何选择校际选修课?
我校学生可选修下沙高教园区其他高校开设的课程,每学期选课时,我校教务系统会提供其他高校开设的“校级选修课”供选择,学生修读后可作为我校公选课程学分。
19.重修课程如何选课?
不及格重修课程按照正常选课程序进行选课;及格课程由于成绩不理想也可重修,按正常重修课程选课程序选课。
20.第八学期选课(清考、跟班重修)问题?
①对毕业当学期不开课不能跟班重修的必修课程,可报名参加一次毕业前重修考试,但每个学生最多不超过10个学分,一般安排在毕业学期第8周进行。未经重修的课程不能参加毕业前重修考试(第七学期不及格必修课除外)。
②毕业当学期跟班重修课程不超过9学分(不含实践教学)。
③超过上述规定的建议延长学制。
21.第三轮停开课后选课未选上补选方法?
①补选条件:毕业班学生(第七、八学期)、第三轮停开课程中的学生和复学的学生可以申请已开课程的补选。个别学生专业必修课程。
②补选方法:学生从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网站下载并填写“浙江财经学院选修课退补选申请表”,交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审核汇总,最后报教务处选课中心审批。
22.选课后课程如何弃考?
因选课数量多无法充分准备所有课程的考试或错过退课时间没能成功退课,允许学生每学期申请一门课程放弃考试,放弃考试课程的成绩记为“放弃考试”,放弃考试课程不计入学生学绩档案,不计入成绩排名,但计收学分学费。
申请放弃考试的时间为该课程考试前二周,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申请,教务处审批。
23.退课时间限制?
在规定选课时间内可正常退选,其他时间一律不得退课。
24.选课技巧、热门课程选取等问题?
①大学生活从选课开始。
②每次选课前,认真比对本专业培养方案各平台及板块学分要求与已经修过的课程,记住成为本专业修读专家。
③选课前通过咨询综合导师、班主任、辅导员、高年级同学以及选课系统中课程的相关信息了解拟选课程情况;
④第一轮公选课太热门的课程常常爆满,建议尽量改选相同板块的其他课程,公选课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相关学科知识。
⑤ERP课程滚动开设,目前一个学期选课人数太多,另一学期又太少。建议未选上安排在另一学期。
⑥注意每轮选课后教务处的通知,可能部分课程由于选课人数不够停开;个别课程有可能增开教学班。
⑦选课学分限制的目的是防止修读太多课程而导致部分课程修读效果,4年大学中修读的课程尽量均匀,不要盲目提前修读。
⑧第一轮学生选课时,尽量不要退掉本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在本专业中优先而在其他专业中没有优先条件。
⑨不及格课程重修一般应在下学期或下一学年修读,尽量不要太延后,容易计算错误。
25.毕业当学期延长学制问题?
凡在基本学制内无法修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学分)的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可申请延长学习时间。凡要求延长学习时间的毕业班学生必须在毕业学期开学后三周内由本人申请,二级学院审核,经教务处批准方可办理有关手续,逾期不再办理。
26.何种情况会造成学生选了某门任课,而该课程任课教师名单下面没有学生的名字?
①未交纳学费而不能进行系统学藉注册的学生。
②通过补选申请从后台加入而未正常参加网上选课的学生,且本学期教学计划未对该生开放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