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教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例如,在地理教学过程学习《天气和气候》的时候,可以把天气的现象进行补充,这时运用ppt采用生动的图片和声音进行补充,就会让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情景,学习起来,自然显得生动、有趣,对所学的知识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要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要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要强调与突出“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总之,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既要尊重几个基本的原则,还要考虑其运用模式,千万不能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段音乐或图片就算是把信息技术教学用好了。既要灵活,又要科学,决不能 “赶时髦” 和“摆化架子”。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教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某个事例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这时运用信息技术采用生动的图片和声音进行补充,就会让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情景,学习起来,自然显得生动、有趣,对所学的知识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另外,光靠传统的教学设备是不可能像电影一样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各种知识环境都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用到某个教学环节上,而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十分方便而十分快捷地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坚持的几种基本原则:
1、要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要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要强调与突出“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总之,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既要尊重几个基本的原则,还要考虑其运用模式,千万不能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段音乐或图片就算是把信息技术教学用好了。既要灵活,又要科学,决不能 “赶时髦” 和“摆化架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第二篇: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
摘要阐述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提出运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及作用,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实例,总结运用启示。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024-02
前言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其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更新,达到提升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信息化教学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教学方式,无论从教学效果上还是和其他教学相互配合的程度上来看,都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更显著的优势和实用性。因此,必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的作用和影响。
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
这是指借助网络或信息化技术来辅助传播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有趣。运用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其智能性、开放性来科学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最大化体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作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的必要性
从中职语文教学实质来说,中职语文教学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修养与素质为主要任务。针对此种状况,鉴于现在中职教育中对文化课程的不重视以及轻量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就更要有目的、有重点、有方法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也就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作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首要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参与不积极。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差异,中职语文教学形式和内容缺少新鲜、生动的要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首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弥补中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学习枯燥无味的不足。在教学方式上固步自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信息量不足,使教学显得枯燥无味。而有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融入,教学内容会显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
其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运用可以有效增强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同时,因为知识接受的容易和多样化,以及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了学习效果的生动性,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顺利地解决学习上的难点。
再次,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往的传统教学设计费时费力,且运用效果不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融入,使得教学在实际操控方面更便捷、更流畅、更紧凑,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实例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定要同时关注技巧性与实效性,既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备,又要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这也是语文教学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情感基础。如在《蝉》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形象化的视频导入,播放一段与蝉相关的视频资料来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特别是对平时学生感知有一定距离的学习内容,就更需要这样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来进行强化。相关教学资料的充实,就把教学活动从简单的教授转化为直观的展现,也降低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的理解难度。
除此之外,在一些表达丰富情感的课程中,借助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营造出相应的、浓厚的情感氛围。如播放背景音乐,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意境和情感的渲染,对于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作用十分明显。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实践启示
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因为它缺少应试的压力,也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层次不等的状况,这就迫切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首先,大力推广与运用信息化教学,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要想保证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教学设计环节就必不可少。其次,教学设计要创新,要针对实际教学内容,贴近教学实际。再次,在使用的次数上也要注意,要有计划、有目标,这样才能体现出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对语文教学的成效。
教学实践表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也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应该立足于“教什么”,体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应由单纯理论知识设计向应用实践性设计转化,让学生能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而且将课堂内的知识与课堂外的运用连接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面对中职学生对“语文”学科概念的缺失,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有一个自己特点的、专业化的教学设计。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只单纯表现传统课文的内容,而应该更多地去提高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可行性。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的内容,而应该是为了使用好语文而去学习语文。
2)应该树立“怎么教”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确定了教学目标后,就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方式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去,这也应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只有把这个教学目标传达给了学生,才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或应该掌握的知识有所领会和理解,从而真正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和自信。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怎么教”的教学过程。在传统教学中,中职生对于语文这类实际运用性很强的学科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信息化社会,学生对传统的文本性的学习内容已不再具有热情,而对网络信息或信息化的事物感兴趣。所以,运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也是顺应教学时代性的必经之路。因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多样与精彩,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方式提供了可行性的教学形式,新颖而直观的教学方式,生动而形象的教学内容,可以成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充分运用了教学时间,充实了教学内容;释放了学生的想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专业性的知识不再枯燥,让语文教学在兴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循环和落实。
结语
综上,有理由相信,只要适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吸引学生,让学生保持中职语文学习的特点,合理地将中职语文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整合,就可以把中职语文课堂建设成充满活力、富有专业内涵和自身特色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许侠.信息化教学设计让中职语文课堂更精彩[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3):124,143.[2]钟岳.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软件支持与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3(5):139-141,146.[3]朱红群.信息化理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以《诗经?静女》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30(2):114-118.[4]陈玉珍.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9):37-37.
第三篇: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
心田上的百合花
-----课堂诊断 施春花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其中包括了导入新课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换位设计、情感交流设计、思维训练设计、教学高潮设计、提问设计和创新教学设计等等。同样的教学目标、同样的教材,教材的处理方法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同,教学效果就大相径庭。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所以教学内容设计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懂得怎样取舍教材,怎样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取得最大成效。
教学内容只要面对的是“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问题。它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雷婷如是说:“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它和所有的艺术一样,需要用心用情去雕琢每一个细节,展现一种独特的生命智慧和高雅气质。”下面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试分析薛法根老师的教学艺术:
(一)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简约但不简陋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综合。它只要包括对学生进行体、智、德、美等方面教育的内容,各育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促进。当前,在对体、智、德、美关系的理解中,有两种较为普遍的模糊认识:其一是把体、智、德、美与学科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其二是把体、智、德、美并列起来(所谓的诸育并举),同时也就割裂开来。体、智、德、美并不是互不相关的具体教育内容或形式,而是统一的教育整体活动中的构成要素。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无法将它们分割开来的。各育之间组成一个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典型案例
《心田上的百合花》
师:很多同学们都发现了,特别要注意百合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话。言为心智,它说这些话,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努力……读读百合在课文中所说的那三段话。
现在发现的请举手。生:是它的一颗纯洁的心 师:它的一颗纯洁的心在想什么?
生:它在想一定要完成作为一朵花的使命。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朵花的使命,我要开花,是因为我要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师:好,它有一个纯洁的心。你说
生:是困难使它坚强。因为如果没有困难的话,它开花也是普普通通的。困难加上自己的努力开出来的花就比普通的花完美得多
师:有了困难,它怎么才会努力呢?
生:它要努力地吸收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师:为什么它会努力?为什么它会深深扎根?为什么它会直直地挺着胸膛? 生:因为它要完成作为一朵花的庄严的使命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师:对。这就是百合心里纯洁的念头。百合的心里始终都有一个纯洁的念头。当它刚刚诞生,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的时候,它心里有一个纯洁的念头。读!
师:它自己认为自己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师:当它遭受野草的嘲笑,鄙夷的时候,它的心里还是只有一个念头,再读一次。
师:最终它以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当它在偏僻、遥远的山谷开出花朵的时候,它的心里还是只有一个念头,再读。
师:百合的这一生中,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们要全心全意地默默开花,以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个念头始终都没有改变。这个念头就是它的一种信念。正因为它有了这么一个信念,相信自己,始终不渝,如灯塔指引方向(根据板书师生完成对话)信念是一种力量,因为有了信念,它才会(坚强、努力不止、自信……)所以百合成为一株完美的百合 案例分析
通过教材上的百合花的话,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去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旨意和文章的情感。这样无疑是锻炼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培养语感,引导其自由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发展思维。此为智育也。同一个过程中,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生动绝妙的描绘手法亦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让学生体验到。另外,百合花“一颗春节的心”、“一个纯洁的念头”、“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讲述的这些意象都是非常唯美的,对学生的陶冶作用不容忽视。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以及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意识的培养。此乃美育。百合花不怕那“偏僻、遥远的山谷,高达数千尺的断崖”这样艰苦的条件,部位野草们的讥讽鄙夷,从长得和野草一样到结出花骨朵儿到开出美丽的花再到满山谷的百合花,它都只有一个纯洁的念头。那是一种信念。“信念是一种力量,因为有了信念,才会成为完美。”这话里语间都渗透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让学生们学习感悟百合花的精神信念,要晓得不畏困难,意志坚定,此德育是也。
巧妙合理地安排各育的教学内容,并且做到浑然一体,互相渗透。深刻理解德、智、美、体各育的构成:
认知 —— 哲学 —— 真 —— 智育
心{ 情感 —— 艺术 —— 美 —— 美育 人{ 意志 —— 道德 —— 善 —— 德育
身 ———— 体质 —— 体育
并且在涉及到各育的同时,做到简约明了,决不让人感到生硬或者拖泥带水。各育相互促进,相互激化的同时。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得到长足的进步及全面的发展。
实施方法
涉及各方面的内容设计,紧扣课题,简洁凝练,灵活实际,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启发、习惯得到培养。在自然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间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在设计各类型的教学内容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全面而简约,让学生自然地得到全面发展呢?
1、把握教学理念
要深刻理解各方面教育内容的意义和关系,把握新课程新环境下的教育理念,深知课程的各维度目标并把握教学大纲。“大纲,大纲,教学之纲”,“教本,教本,教学之本”。教学一定要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正确处理各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的目标。
2、钻进去,“吃”透教材
教学绝对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不能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忠实传授教材内容,而要依据课标,依据一定的课程内容,借助教材作为素材,忠实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对教材“钻进去”“吃”透,利用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删、处理、加工等等的“重构”,力求做到清新自然而有说服力。
3、备学生,知己知彼
积极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其身心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更积极乐观地发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用适合的方式教给适合的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好铺垫。
第四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
近年来,随着Blending Learning新概念逐渐被国际教育技术界所接受,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突出优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培养),但也有自身的缺陷(不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正好可以优势互补。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汲取了两种教学设计的优点,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注重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同时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和适应性。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4)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设计;
(5)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
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4)和在环节(5)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学习情景与学习任务设计、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原则和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课堂管理与帮助设计等要素,本节将对这几个要素的具体内容和设计方法做一些介绍。下一节还将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介绍如何将各设计要素的设计整合为可实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单元包。
一、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向标,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的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被看作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编写主要是在单元层次和课时层次上的。
近些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知识老化周期急剧缩短,掌握全部或大部分知识成为既不可能,也无必要的任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不再单单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全面的能力素质,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认知科学家西蒙(Herbert Simon)所指出的,在过去,一个人有知识意味着他能够记忆和重复有关的信息。而今天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知识意味着他能探明有关信息、运用这些信息。教育的目标更应该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认知的学习策略,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能够有效地思考各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终身学习乃至终身创新。教学目标分析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内容或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会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潜在的学习结果、增强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因此,在实际分析中,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常常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进行的。通常情况下,在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总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为完成总目标所必须的学习单元内容或学习模块。在确定了单元学习内容或学习模块的基础上,我们又需要进一步确定每一单元或模块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及确定达到单元学习目标所需的知识点。所以,教学目标的分析一般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鉴别达到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技能及应具有的态度和情感等;二是根据目标分类理论为特定的内容和学习对象编写具体的目标。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如下四个成份:(1)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
(2)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3)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
(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给出一定的判别标准。
在一个教学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相对而言,条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可以不必将条件、标准一一列出。如:
给定一组城市名,说明它们是哪些省的省会城市;
给定银行对账单和一个支票簿,计算支票账目余额;
安装并操作摄像机;
选择积极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
上述目标编写方法主要是行为目标取向的,比较适宜于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的教学与学习,便于教师更加清楚地表述和理解教学任务,便于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但不利于高级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表现性目标取向凸现出优越性。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Eisner)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它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活动后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而是指明学生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学生做关于资源浪费的社会调查;学生访谈当地的老人以了解历史;学生模拟推销活动。这些目标并不是通过明确的、具体的陈述告诉学生,而是将这些目标通过提问或布置任务的方式告知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任何一个学习者都会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因此,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或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设计中究竟应该考虑或分析学习者哪些方面的因素呢?
一般认为,为了能设计出对学习者最合适的教学,应尽可能了解学习者各方面的特征。但在实践中,不可能收集学习者所有的特征,因为这个过程可能很昂贵,也很费时;另一方面,也并不是所有收集到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或者说具有设计意义。因此,在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时,重在了解那些对当前教学系统设计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的因素。那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究竟应该了解学习者的哪些信息呢?一般认为,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应该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初始知识和能力、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风格等,这些特征对提高教学系统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学习者认知能力分析
对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特征。在这方面,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能够为我们分析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或认知发展水平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皮亚杰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自出生到青少年的成长期间,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为此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但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相当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照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二)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某些特定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时,他们与新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状况。知识和能力基础分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清晰了解教学对象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之后,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么,该如何来确定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呢?编制预测题是了解学习者已有知识基础的有效方法。对学习者的预备能力的了解可以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式获得。一般在编制测试题之前,需要在学习内容分析图上设定一个教学起点,将该起点以下的知识技能作为预备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测题。
(三)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
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包括他们对教学传递系统的态度或喜好,对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判断学习者态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问卷量表。此外,观察、访谈等方法也可用于态度分析。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与学习动机相辅相成。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习动机分类是奥苏伯尔提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学习风格是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Keefe,1979)有关学习风格和学习风格的理论很多,影响力比较广泛的有Witkin(Witkin&Goodenough,1982)的场依存/场独立理论以及Gregorc的学习风格理论。我们通过学习风格量表可以测量自己的学习风格。在实际教学中,若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匹配,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除了分析学习者在常规环境中的特征外,还应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技能要求、认知心理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学习者为实现成功的学习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如多媒体教学资源及网络环境对学习注意特征、信息加工特征、学习者的自控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与动机等各方面的影响,以避免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
三、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通过教学目标的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解决了如何确定教学的终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习的起点(即学习者的已有基础和准备情况),接下来需要考虑和回答“如何教与学”的问题,即要为实现符合学习者需要和特征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这是教学设计中最核心的环节,直接反映了设计者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那么,什么是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呢?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进程结构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一般将教学策略理解为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教学策略分普遍性教学策略和具体性教学策略。普遍性教学策略是指不与具体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紧密相联的策略,如学习动力激发策略、课堂组织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等。具体性教学策略是指针对某一具体知识和技能教学的策略,如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策略、作文教学策略,英语学科的听说教学策略、词汇教学策略等。
虽然在实践层面,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之间常常不是那么界限分明,但我们认为,相对而言,教学模式属于较高层次,规定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在某个教学模式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学策略可用于多种教学模式中。
(二)常用的典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适用于不同学习结果的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有些体现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有些侧重于以学为主。下面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较大影响的教学模式,可供大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参考。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适用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等五个主要环节。
2.九段教学模式
九段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加涅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因此教学程序应当与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根据这种观点,他把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相应地教学程序也应包含九个步骤:引起注意-阐述教学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行为(反应)-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与迁移。“九段教学策略”由于有认知学习理论作基础,所以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起学与教之间的联系,再加上其实施步骤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因此影响和应用都比较广泛。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先行经验的储备,比较适用于数理学科。包括:提出问题-产生假设-验证假设-总结结论等四个环节。
4.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B.S.Bloom)提出的,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所教内容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定向-常规授课-揭示差错-矫正差错-再次测评等五个环节。
5.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Anchored Instruction)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The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CTGV)开发的。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多样化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或在利用技术的虚拟的情境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技术以促进学生反思,提高远迁移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抛锚式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是“锚”,学习与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锚”来进行设计。教学中使用的“锚”一般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要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在进行教学时,这些故事可作为“宏观背景”提供给师生。由于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6.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因为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但却不是充分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应避免内容的过于简单化。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真实性与复杂性,保证知识的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有弹性,以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境,增强知识的迁移性和覆盖面。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源泉应该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分割的。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呈现基本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7.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所谓脚手架是指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从现有能力提高一步的支持的形式。支架的例子包括教师揭示或给予线索,或帮助学生在停滞时找到出路,通过提问帮助他们去诊断错误的原因并且发展修正的策略,激发学生达到任务目标的兴趣及指引学生的活动朝向预定目标。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在以上几种教学模式中,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和九阶段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及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特别强调情景创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因而,具有更鲜明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特征。除了上述几种模式外,近些年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已逐渐探索和形成了很多信息化教学模式。由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是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特征,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下我们将重点对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做进一步的介绍。
(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因此这类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虽然也是多种多样,但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这就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所以通常也把这类教学策略称之为自主学习策略或是发现式教学策略。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自主学习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深刻认识,导致在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
(1)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松散而效率低下,一切从学习的“需要”、“兴趣”出发,课堂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2)缺乏必要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多给学生留出“自由”的空间,而不敢多讲一句话,不敢多提学习要求,不敢多对学生的学习作出适当的评价。
(3)自主学习活动花样繁多。为了自主而“自主”,缺乏对教材内容、学生的特征等作深入的分析,在形式上追求丰富性,忽略了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这一根本目的。因此,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设计。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因”,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但学习者是学习的“内因”,缺乏人的自主学习,意义建构无从谈起。设计的重点放在能够促进学习发展上,而不是活动的形式上。
(2)目标明确。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不分析学习目标,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概完成“意义建构”(即确定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恰当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另外,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即将知识外化。
(3)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即能实现自我反馈。
(4)重视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2.协作学习策略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CL)是以一种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协作完成某种既定的学习任务的教学策略或形式。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学习者共享学习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常见的协作学习策略有:讨论策略、角色扮演策略、竞争策略、协同策略、伙伴策略。
(1)讨论策略
讨论策略的运用要求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课堂讨论”教学策略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的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协作学习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包括两类:一是师生角色扮演,二是情境角色扮演。师生角色扮演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需要解答问题,指导者则检查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当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换。情境角色扮演是要求若干个学生,按照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分别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以便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去体验、去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主题的要求。
(3)竞争
竞争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由于学习者的竞争关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产生人类与生俱来的求胜本能,所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全神贯注,易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运用这种协作学习策略时,教师须注意恰当选择竞争对象,巧妙设计竞争主题,一方面要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另一方面又要巧妙利用学生不愿服输的心理刺激进一步的学习。
(4)协同
协同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5)伙伴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熟识的同学一起做作业。没有问题时,大家各做各的;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伙伴学习策略与此类似,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而是有一位伙伴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当碰到问题时,他可以随时与伙伴讨论。由于个人的思考范围有限,若在学习过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设计协作学习策略以及协作学习过程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合适的协作小组
协作学习是学习者组成一个群体,互相帮助,共同学习,通过协商和辩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因此形成一个适当规模和构成层次相当的协作小组对于协作学习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如果规模不合适或协作者之间基础相差悬殊,则可能不能形成协作或协作不充分,协作学习自然失败。
(2)学习主题具有挑战性,问题具有争论性
协作学习的主题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学习者协作解决的问题可以是围绕主题的能引起争议的初始问题,可以是深化主题的问题,也可以是稍稍超前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具有可争论性关系到是否有必要组织协作学习。
(3)重视教师的主导
协作学习的设计和学习过程都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要设计有争议和问题以及评价方式。在协作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因素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如果学生的讨论出现离题或开始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其引回主题;对于学生讨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的问题,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对于整个协作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作出恰当的评价。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持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索的问题情境,提供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和工具,支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并更好地超越课本与教材的限制,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近些年,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使协作学习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四、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的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学习情景的创设。此外,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讲授,忽视将所学知识与具体问题情景的联系,缺乏将所学知识运用与解决真实任务的设计,所以,学生学习的知识很难达到灵活运用和迁移。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除了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外,还特别强调基于学习情境的“问题驱动”和“学习任务”的设计,强调真实的任务情境或问题的设计。
(一)学习情境设计
所谓学习情境,是泛指一切作用于学习主体,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客观环境。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完整的教学情境,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在教学活动之前,在教学过程中情境转换的时候也需要创设新的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学习情境有不同的分类。(1)依据情境呈现的内容:有故事情境、问题情境、资源情境、虚拟实验情境等,不同的学科可以有更多更细的情境类型。
(2)依据情境的真实性:有真实情境(学生可以亲临的现场,如工厂、田间、野外等真实的生活与工作场景)、模拟真实情境(如模拟法庭、消防演习、情境剧等)、虚拟现实情境(如虚拟实验、虚拟飞型、虚拟手术等),等等。
(3)依据情境所支持的学习:有自主探究情境、合作学习情境等。2.信息技术在情境创设方面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情境创设具有多方面的潜在优势: 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的观察、分析、思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对设置的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索,利用数字化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和友好交互界面的特点,从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节点之间所具有的语义关系,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
3.创设学习情境的注意事项
在设计学习情境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同学科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情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2)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要求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情境对于不同目标的内容教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情境创设时,要把握好情境与这两者的关系,如提供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宜用于知识的学习,渲染气氛的情境适用于角色扮演,仿真学习情境可以用于体验式的问题解决教学等等。
(3)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在情境创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生理发展特征,要能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5)学习情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情境,都要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
(6)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境必须相融合,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境中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7)不能滥用媒体情境。信息技术对创设情境有潜在的优势,但是应该注意媒体情境的适度运用,不能用媒体情境代替全部的真实情境,要综合各种情境的优势。
(8)由于学习情境的创设常常涉及虚拟现实、情境演示类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需要的技术与时间投入往往比较大,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时,应考虑“教学效益”问题,即要考虑教学准备的“投入”与教学效果的“产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滥用信息技术,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习的主题密切相关,并且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不应盲目追求高技术、复杂技术,应考虑是否可用非技术或低技术的手段来代替现有的设计并取得同样的效果。
(二)学习任务设计
与学习情境设计密切相连的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让学习者的学习与更多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或真实性任务中,在学习者解决问题或真实任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是缩小学校和社会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已经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的有效途径。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案例分析、一个项目研究或是一个观点分歧,好的任务应该是既有效又真实的。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该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学到或用到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够促进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所谓真实是指该任务提供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绩效挑战。那么该如何设计有效而真实的任务呢?下面提供了几种具体的策略。
1.再现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挑战
有效而真实的任务要能够再现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挑战,基于真实的情境。这里所谓的真实情境并非是与真实世界一样的物理情境,而是要再现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挑战。由于真实世界中的任务往往都是非良构的,因此,完成这类任务或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习者主动激活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融合各种工具和资源,有时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通过与其他学习伙伴合作才能够完成任务。
2.任务设计一般应明确要求
设计的学习任务要尽可能涵盖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多个知识点或技能,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习的离散的、孤立的知识点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联系起来,体验知识运用的情景性、复杂性和灵活性。为了使学习者更好地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在学习任务陈述时,应该使学生明确任务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任务的一些基本要求。
3.设计的任务要使学习者有完成的可能性
虽然真实有效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但如果设计的任务太难,超出了学习者的能力水平,会使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因为遭遇太多的失败而降低解决任务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要在学生的最临近发展区。要做到这一点,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任务或问题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设计任务或问题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最好能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方法或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问题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2)任务或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对于课堂学习,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最好能有一定的联系。
4.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5.明确任务完成后的结果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由于真实世界中的任务解决路径从来就不是唯一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某一主题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从而使完成任务的过程充满了创造性与个性,任务的结果和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为了使学习者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和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一般任务设计时,要明确任务完成后的结果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并且要鼓励学习者尽可能用多样化的表征形式来外化任务结果,允许学习者以多样化的方式表现学习的成果或任务的结果,以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鉴于中国目前仍以纸笔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形式,并且仍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侧重知识的系统教学和学习。我们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以现实课堂教学为主,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优选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问题,提出项目任务,进行精心设计,课前由教师组织相关信息资源,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拓展、深入学习;另一种形式是与学生活动课、选修课、特长培养等结合起来,提出一些适度超出课程范围的、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去探索、实践、观察,收集、处理信息,完成研究报告。
五、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虽然在支持教与学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自然能够发挥神奇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选择、设计与开发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遵循媒体选择和资源设计的原则才有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硬件媒体类型的选择、软件资源的选择、设计与开发以及认知工具的支持。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
由于不同教学媒体的特性不同,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优的“超级媒体”。换句话说,没有一种媒体能对任何学习目标和任何学习者发生最佳的相互作用。但是,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某种媒体,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媒体,并且每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即有一套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因此,就有了媒体选择的必要性和意义。所谓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条件下,选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行的教学媒体。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功能各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有效的媒体呢?
1.依据教学目标
每个知识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要求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或明白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等。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以外语教学为例,让学生知道各种语法规则与要求学生能就某个题材进行会话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前者往往采用教师讲解,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而后者一般则不需要。
2.依据教学内容
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语文学科中讲读那些带有文艺性的记叙文,最好配合再造形象,所以应通过能提供某些情景的媒体,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又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所以就应使媒体提供的材料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
3.依据学习者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幻灯、电影和录像。幻灯片要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色彩鲜艳,能活动的地方力求活动,每节课使用的片数不宜过多,解释要细致些;使用录像和电影也适宜选用短片,动画镜头可以多一些。对于高年级学生选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则增加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的要求,增加了理性认识的份量,重点应放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上。
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录像教学具有视听结合、文理皆适的优点,但录像教材资源有限。语言实验室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外语教学媒体,但并非每个学校都有能力置备,因陋就简采用录音机代替也是可以的。而计算机辅助教学除了需要资金购买计算机和课件外,还需要对教师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
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影响因素,又有来自学习者的特点、教师态度、技能方面的影响,也有来自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实施教学的地点、对象、时间、资金及可行性等因素,因此,媒体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谨慎抉择。
(二)教学资源的选择、设计与开发
在信息化教学中,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因此,也将教学资源称为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的获得通常来自三条途径:选取现成的、修改原有的和编制尚无的。若现成的资源中已有合用的,应尽可能地选取和运用,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经费和精力;当已有的资源不甚合适时,可先考虑对资源略作修改,以满足教学需要;如果选取、修改都不行,就要设计、编制新的、符合要求的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开发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图
1.选题分析
本阶段要充分考虑使用对象、目标、内容、媒体特征、有利和制约因素,从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来确定选题,并组成相应的编制小组进行工作。
2.材料的准备
本阶段要根据已确定的选题,为材料的设计和具体编制工作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具体教学内容的准备,设计、开发和评价阶段的一些理论资料和可供参考的样例的准备等。
3.脚本的编写
本阶段由编制小组各方面人员共同参与,对媒体材料的功能、框架结构、具体表现形式等加以设计,并按一定格式编写出脚本。在设计的同时,还应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的思路先制作出一个小的原型,并通过讨论和试用后进行修改。
4.开发
本阶段由技术人员根据原型和脚本进行媒体材料的具体制作。5.评价和修改
本阶段通过编制小组自评、组织人员试用等方式,对媒体材料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以及媒体材料的技术特性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情况进行最后的修改。
在设计和开发学习资源时除了必须依据与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的适应和匹配外,同时还要遵循注意、知觉、记忆、概念形成等心理学原理和规律,以使开发出的教学资源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三)认知工具的支持 在技术学习环境的设计中,除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适宜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或选择适宜的、帮助和促进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加工过程的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认知工具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
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
(1)问题/任务表征工具:可用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分析问题,明确任务,以一定的方式(如表格)表征出来。
(2)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可用于帮助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建模。
(3)绩效支持工具:可支持学习者提高学习绩效,如用记录工具记录学习者学习的心得体会,支持学习者的短时记忆,记录学习者的思路、要点,用实验工具设置实验情景,通过与学习者的交互操作进行结果呈现和数据分析检测学习者的设想。
(4)信息搜集工具:可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进行网上信息搜索及网内信息导航。
(5)协同工作工具:可便于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教师、专家之间的交流,以利于协同工作的开展。
(6)管理与评价工具:可便于进行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或任务的组织和管理,便于各种评价方式的实行。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订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随着建构主义评价观、多元智力评价观等多种评价观念的发展,与教学目标和教与学的方式的变化相适应,当前教学评价(也称学习评价)方式表现出了以下趋势: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强调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选拔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发展性评价,强调通过评价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重视真实性测评(authentic assessment)和绩效评价(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采用情景化的真实任务来评价学习者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学业成绩评价的同时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随着评价取向、评价功能的不断发展,与上述评价理念、取向和功能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也应运而生。除了传统的评价工具,如试卷、问卷调查表、观察表等工具外,档案袋评价、量规、表现式评定等方法和工具开始进入教学评价领域,并逐渐成为重要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由于传统的教学评价工具大家比较熟悉,下面将重点介绍与新的评价理念相适应的几种评价工具和方法。
1.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的英文“Portfolio”其语义有“代表作选辑”。最初多由画家及摄影家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集汇起来,向预期的委托人展示。后应用到教育中,主要用于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和内容,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档案袋中可以包含各种形式的学习材料,如录像带、文章、图画、获奖证书等。一个典型档案袋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观察的信息资料群、作业实绩的标本群、考试信息群。信息资料群主要指由观察来收集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一般由教师来收集。典型的档案袋中一般包括三个记录观察信息的文件:观察记录手册、调查表、师生交谈记录等;作业实绩的标本群包括作业、教师自做的小问题和试题、学生伙伴间制作的课题、小组作业、学习反省日记等;考试信息群包括三个方面:简单的评价课题、比较大的场面课题及长期的评价课题。
2.研讨式评定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评定的一个部分。这种评定方法起源于大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这种问题研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既可以把它作为毕业学业的展示,也可以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部分,还可以当作结业作业的展示,无论什么方式,都需要一个巧妙的问题设计,一套配套的评价准则和和评判规则。该评定方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教师提出的那个引导的问题有很高难度要求。目前这种评定主要适用于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且还处于引进摸索阶段,但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评定有可借鉴之处。
3.学生表现展示型评定
表现展示评定通过学生实际演示某些结果以说明其是有价值的,并由此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结果。展示的内容可以是一次科学试验,也可以是一次科学展示会,还可以是一次活动或是一次表演,或是一次论文和方案设计展示。在这种评价方式中通过详细的评分规则提供了让学生成为自我评价者的机会,并为师生之间就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进步情况开展对话打出了一条通道。同样的,这种评价方式也是以关注结果开始,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任务。
4.概念地图
概念地图是思维可视化的绝佳认知工具和评价工具。作为评价工具,概念地图可以方便地表征课、单元或某一知识领域的知识结构。学生可以沿着空间或时间纬度创建概念地图,以此识别、澄清和标识概念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在进行“头脑风暴”的基础上共同“织”就概念地图。也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回忆和理解就某一知识单元或某一主题自己“织”就概念地图。这一显示主题和有关子主题的“网”对于学习活动的进行和评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以具体和有意义的方式表征概念,促进思维外化和学习反思。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所绘制的概念地图与理想的概念地图进行比较,从中不但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问题所在,还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图2是一个关于光合作用主题的概念地图。
图2 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地图
5.量规
量规是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评价工具。这种评价工具的产生源于“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的结果常常是多种形式的,如电子作品、调查报告、观察心得、真实作品等,这就要求评价工具不但要关注学习过程,还要具有操作性好,准确度高、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等特点,而设计良好的量规则可以达到上述要求。那么,如何设计量规呢?在设计量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评价指标。教学目标不同,量规的指标体现也应不同。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电子作品时,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考虑。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时,又会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考虑。
(2)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指标体系权重的设计与教学目标有直接的关系。还是以电子作品的评价为例,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制作电子作品,那么技术、资源利用指标的分值应高些;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那么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等指标的分值应高些。
(3)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描述语言清楚地说明量规中的每一部分。在对量规的各指标进行解释时,应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性的语言。
表1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七、管理与帮助设计
对一种使用革新方法的课堂进行管理,比仅仅让学生保持安静、坐在他们的位置上进行学习的常规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要宽泛得多。特别是在使用计算机的课堂上,当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支持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来回管理学生的行为,监督学生在活动中所使用的额外资源。如果可以访问互联网,教师还必须对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进行管理。因此,学生在课堂网络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一些传统课堂环境下所没有的新的问题行为。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控网络环境下的课堂行为呢?传统课堂环境中的一些有效的调控策略同样可以用于网络环境,此外,针对网络环境的特点,还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1.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不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愿意遵守相关规范。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室中具有网络这一独特的条件,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个班级论坛,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上面发表帖子进行留言,教师应该经常光顾论坛,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同时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出谋划策,解决同学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班级里就形成了一种互相沟通、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自然得到了升华。
2.利用相关技术进行调控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上过课的教师大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学生的注意力常常被计算机所吸引,而无法投入到学习中来。此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功能,将教师机的内容广播给学生或锁定他们的屏幕,以更好地控制教学。此外,在某个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的发现、作品时,教师可以将该生的屏幕内容广播给其他的学生。在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来监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视具体情况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
3.做好课堂常规训练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班都有40多名学生,网络教室又大多空旷、宽敞,很多学生在网络教室中脱离教师的控制,只有靠近教师的学生才能跟上教学进度,很多后排学生几乎游离于教学之外。自主学习时乱点乱看,教师讲解时打闹嬉戏;或者行动拖拉,随意摘戴耳机等。我们认为,除了有效结合网络教室软件外,在每一学年开始的初期,就要制定课堂的规则制度,向学生明确提出网络教室学习的行为常规要求。对小学生,还可以运用一些押韵、琅琅上口的口令、规范来调控学生,通过外部调控,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
4.提供计算机技能指导
当课堂中增加了计算机后,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科方面的内容,并且还要教他们必要的计算机技能。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和使用新的计算机技能,包括教师示范/演示、同伴示范和帮助、提供技术图示或操作手册、通过课堂分发材料,自然地把技术指导和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技能指导等。
5.引导学生专注于学习任务 当学生在计算机面前学习时,如何使学生专注于任务经常是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计算机有很多引人入胜的特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它有引人注意的屏保可以改来变去,有各种有趣游戏可以玩,特别是互联网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让学生随意访问。因此,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习的任务上,常常是很多教师苦恼的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游离于学习任务之外,往往是因为所布置的计算机任务是无趣的,或没有挑战性的。因此,设计真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合作的学习任务或问题是引导学生专注于学习任务的关键。其次,要监控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开始一项新的任务大约两分钟后,教师开始巡视,一方面,确定学生是否理解所需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提供个别帮助,当几个学生都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进行普遍性的讲解;另一方面,教师的巡视可以起到对学生行为监控的作用。再次,经常性检查学生访问过的Internet站点,及时了解学生是否有访问不健康网站或游戏网站的倾向,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最后,与学生一起制订使用计算机的规则,这些规则可能包括:课堂上除非教师特别允许,否则不可以擅自打开计算机或浏览相关网站;对于哪些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经过批准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他们自己喜欢但是有益的和健康的工作,如设置个性化的屏保、搜索他们喜欢的足球队员的信息等。
计算机进入课堂,可能短期内并不会对教学造成显著的改变,但却会对课堂的管理产生诸多改变。所有上述管理的责任在一开始的时候似乎是困难的,而且很多老师是缺乏经验的,但是随着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技能的不断提高和熟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及仔细的计划和练习,管理的问题会逐渐淡出教师的视野,成为每天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教师将更多地关注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通过优化的设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八、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实际上是以上述各教学设计要素的分析和设计结果为基础,将综合考虑教师的活动、学生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对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设计。为了使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有机结合,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可借助表2所示的图形符号,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
第五篇: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模版)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肥光华学校 胡曼曼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学习领域的广泛渗透,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并推进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的变化,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从而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学习工具,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与教育的新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正 文】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也同时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也必然要迎合这一发展趋势。信息时代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并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那么,面对这样的信息环境,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如何开展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创设乐学氛围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信息技术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1、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信息技术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画面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如在用课件执教某些描写故事的文章时,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作者的资料、图片,用 FLASH 动画制成的短片,再加上给人物的生动配音,让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激起其学习兴趣。
2、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例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时,我先播放以课文内容为基础,配以朗读和示意图的视频文件,不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赵州桥设计的科学、施工的巧妙,而且纠正了学生因科技知识缺乏而产生的认知不足,比如桥长和拱长的区别、道路有无坡度等。之后,我又组织学生通过网上查询石拱桥相关资料,开展交流,获得了巩固知识和拓宽知识的双重目的。
3、启发想像,静中思动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在作文的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让同学们观看生动的影片,从影片的语言、色彩、空间、时间等内容的形象性,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感而发去进行写作。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学习感受
学习是真情实境的体验,同学们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的更加有效,我们知道,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些课堂表演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表演文中某一人物形象或某一情节,但并不告诉学生要从中体悟什么,只把表演当作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还如课堂阅读,只要求学生读课文,但不给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学生凭感觉自由阅读,阅读的低效化也就成了必然。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情境之中,接着,教师抛出点拨式质疑:如果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来表演?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由此可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充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光盘、书籍扫描途径来搜集一些图片资源,这些图片资源可以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准备一定的物质基础。许多文学作品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这些作品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及通过电视录制的方式,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影。比如教学余光中的诗《乡愁》时,借助多媒体平台师生合作,领会了诗人用四种意象寄托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表达出内心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之后,我又进一步拓展阅读资料,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引导学生阅读,把它和《乡愁》对照,这样学生对作者的乡愁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分析《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孔乙己》的视频录像,让学生从肖像、动作等方面与文字课文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字语言的理解。为了避免视频作品给学生孔乙己形象的定势,可以加入丰子恺先生绘制的孔乙己形象,将三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对课文的解读也可以随之深入。
我们还能利用网络与光盘的优势,大力开发电子图书资源。目前,我们不但可以建立含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名著名篇,这不但大大丰富了教师的备课资源,还能极力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上的研究性学习。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显然这是个不低的要求。让学生把大量的课外书籍都买回家是不现实的。信息技术中的电子图书库,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读课外书难的问题。电子阅读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阅读方式。在线阅读,学生可以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非线性路径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主题的课外读物,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应该从语文知识的纯教学内容中走出来,把理论知识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全方位教育。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注重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这也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要有效地借助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革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要切实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的整合、与学生学习的整合、与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教学管理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教师经历“我有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到“我用信息技术”,到最后“我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刘利:《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顾健:《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3期。
社闫焕民、鲁杰:《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初中语文》。
张跃红:《追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6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