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是教师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总结出的在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值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总结。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今年9月开始,我校将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校党总支已经就如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这些天来,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进一步准确把握,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上进一步深化,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下面就本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些心得体会。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 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镇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镇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举全镇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初中、小学、幼儿园,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着。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 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 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 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 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篇: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是教师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总结出的在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值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总结.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今年9月开始,开发区将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发区工委和我校党总支已经就如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这些天来,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进一步准确把握,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上进一步深化,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下面就本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些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
二、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校党总支工作新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活动,要充分发挥好党总支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精神领会,扎实组织好、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做到行动落到实处,效果明显突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学习上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方式,组织好全体党员读好《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书,深入带动全体党员和广大教职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不断推动我校科学发展观学习新热潮,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党总支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深入广大党员头脑,进入灵魂,化为行动,实现我校“人人学先进,组织新发展”的新突破。
以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为抓好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机,针对思想不解放,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干事劲业,视野不开阔,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缺乏进取精神,对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学习愿望不强,素质提高不快,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落实等存在问题进行清除解决,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党总支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总支工作核心引领、辐射全校的新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校工会工作有效开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新理念,重视和关心教职工生活。充分发挥好校工会“桥梁”作用,让教职工在学校“大家庭”中感受组织上的温暖关怀,不断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鼓励教职工关注学校发展,出谋献策贡献力量。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融会到实处,认真开展好“沟通与共识”活动,积极听取教职工心声,及时送上组织温暖,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乐群奋进的精神意识,将人心凝聚统一到谋求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教育事业上来。
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好实际教育教学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谋求发展。首先,树立好“以生为本”的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人师者角色,更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发挥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新定位,积极营造融洽、平等、民主、协商的课堂气氛,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新突破,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敢于创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书育人”的职责上下真功夫,在实际细节上渗透体现,不断扎实工作,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改变工作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重塑教育者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当中去,着力提高推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幸福校园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
在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后写的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1)。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校科学和谐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为此我们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专业成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党的理论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洗去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首先,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的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作出了统一的安排,是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突破性认识,是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促进党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创新。
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其次,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尤其是当前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这样一个阶段,如果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推动发展,不仅有模式、途径等问题,更有世界观、方法论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而且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力量,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总之,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我们只有深刻把握并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当今改革发展的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基本内容,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扬弃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从而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政治文化已初具雏形,更加完备的形态正在建设之中。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起着积极的导引作用。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统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和谐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国家积极进行政府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府的行政和管理能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有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此外,我们的政府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文化建设是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既包括知识、技术、教育等在内的智力因素,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在内的精神力量。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大力进行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坚持文化的持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地区文化差距,促进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文化的全面大繁荣;坚持可持续发展,杜绝文化建设的铺张浪费行为,要进行那些有长远效益的文化建设;坚持对外开放,在各项文化建设中,有国内和国际两个“舞台”的意识,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优势、人文资源优势、人缘地缘优势和文化品牌优势,通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现代传媒手段,提高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建设的新成就,特别是展示当今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最后,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良好的形象凝聚起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而且我们党只有牢固的树立和认真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提高、把握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正确的认识和妥当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谋划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党的理论创新、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健康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第三篇: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前进、不断形成共识和形成凝聚力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好实际教育教学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谋求发展。首先,树立好“以生为本”的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人师者角色,更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发挥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新定位,积极营造融洽、平等、民主、协商的课堂气氛,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新突破,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敢于创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书育人”的职责上下真功夫,在实际细节上渗透体现,不断扎实工作,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重塑教育者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当中去,着力提高推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幸福校园新发展。
2、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3、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总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篇: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达埔中学
陈金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师的工作是教学,说具体点就是教书育人,工作对象是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使全体学生得到身心协调的终身发展。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至今,有部分教师仍以少数学生升学为目的,灌输死知识,教出来的少数所谓“优等生”,高分低能,离开了学校,很难适应社会。班上其他大部分学生,不是老师眼里升学的对象,因学习感到困难无人帮助而失去自信心,逐步放弃学业以致辍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而易见,应试教育教出来的“好学生”可以说素质不高,即使能对社会产生一些作用,也只是少部分,却荒废了大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校既没学到知识,更谈不上发展能力,这完全违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也失去了义务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全体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全面检测和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学生的技能发展,安排各种实验操作、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总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适情选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本”中的学生是指全体学生,不是指少数几个“优等生”,即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适龄儿童,包括班上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以学生为本”中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品行发展、技能发展。要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得到终身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使后进生得到发展,更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教师必须走出多少年来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圈套,面向全体,着眼发展,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时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方法先后出现过素质教育法、创新教育法、科学探究法等,它们的说法不一样,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能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具有:卡片、挂图、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生黑板演排、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课外制作、社会调查等,哪种手段先进?有人不加思考的回答:当然是多媒体。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使用多媒体固然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不能全面发展学生,更不能终身发展学生,能力是终身发展的主要标志,学生有了能力,才有终身发展的本领。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的新思想与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进行有机整合,适时适情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终身的发展,才能使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上下一致认真落实新的评价体系。现在,大部分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基本上建立了发展教育、发展学生的新思想,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新思想新理念很难贯彻落实,注重结果的评价体系是发展教育和发展学生的瓶颈。目前,最时新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探究法,这种方法,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农村学校,学生的自学基础差,动手能力差,实验器材少或与新教材不配套,实施科学探究法很花时间,一节课的任务至少要二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长远考虑肯定是有效果的,因为它注重能力发展,但在较短时间内,只要一考试,成绩(指分数)肯定是最差的,因为能力效应有一定的周期性,在现有结果评价体系下,学生分数低,教师不仅经济上受损,而且评优晋级均无望,中考如果没考上几个重点学生,校长、老师脸上都无光,更严重的是,家长认为学校质量差,就会把孩子转走,学校就会出现严重的生源危机,学校的生存都令人担忧,还谈什么发展,教师要吃饭,学校要生存,谁愿干这种吃亏不讨好的事,只好拿着新教材,仍用老教法。现已有了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它注重过程评价,很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就是谁也不敢轻易实施它。如果上级不实施,下级实施了,下级就会受损。教师对学生实施了,学生能得到发展,教师可能要受损,学校对教师实施了,教师、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但学校很难生存,只有上下一心,同心协力,改革现有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落实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使教育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2 ,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3,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4,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总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
第五篇:教师党员实践发展观心得体会
4月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校教师党员队伍中井然有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通过集中学习(听报告)和个人自学(看书、做读书笔记),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逐渐清晰,并有较深的感悟。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我挖掘更大的职业潜能。我的理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学生身心的发展;核心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本;基本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现在快乐幸福未来也快乐幸福;根本方法是统筹每课的目标兼顾课外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虽然只是学校教学不大的一部分,但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就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或学问。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帮助一个人提升生活品质,可帮助一个民族提高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我本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不强,因为自己的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还很欠缺,对于信息技术与生活、社会的具体融合我的认识要么肤浅要么根本就是无知。所以为了做好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我应加强学习,不仅是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
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自己的生活,有助于我身心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是和谐的发展,但我经常处在不和谐的状态,如想努力工作但精力不济,想锐意创新但才疏学浅,推崇合作交流又欣赏个性特色,追求精神境界又爱慕物质享受。和谐的状态没用顾此失彼,没用急功近利,没有循规蹈矩,没用压抑人性。
我应工作、锻炼两不误;创新、学习互促进;合作、独立相协调;精神、物质齐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不提倡教师做“成灰的蜡炬”和“到死的春蚕”,而提倡做一棵充满生机的大树,在自己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的同时,奉献出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教师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的健康与幸福必定能让学生分享。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真正贯彻落实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我相信科学发展观是我人生的一盏指明灯,会助自己走向似锦的未来。我相信,所以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