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的选材(学案)

时间:2019-05-13 04:5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作文的选材(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作文的选材(学案)》。

第一篇:关于作文的选材(学案)

的中秋》作文评讲

《作文如何选材?》指导

(学案)

班级

姓名

一、什么是选材?

选材即。

二、怎样选材?

(一)看几则材料,评说他们在选材上的优劣。【材料一】

别样的中秋

今年的中秋,妈妈带着我,相约两个姑姑家,外出旅行,一起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双溪,顾名思义,此地因有两条较大的溪流而得名。在这里,我们体验了一把漂流的刺激和乐趣。从大巴下来后,我们步行进入双溪漂流公园后,只见身边有条细细长长的溪流,河水正慢悠悠的流趟。河里还有几头大水牛正惬意地泡着澡。当时,我还有些奇怪,公园里为什么要养水牛?后来才知道这些水牛是用来拉车的。一会儿,我们便坐上了牛车,牛车十分的原始和简陋,跑起来的时候总是“咯吱咯吱”地响,真让人担心这车子随时都会散了架。赶牛人毫不留情地抽打着水牛的屁股,好让牛儿跑得快些,但却看得我们非常纠心,觉得对不起大水牛。牛车把我们送到漂流的地点,我们乘上竹筏,开始漂流。竹筏共乘10人,前后四排,我坐在第一排,划船人则站在最后。河水在脚上慢慢流趟,竹筏也在慢慢前行。我则欣赏着两岸的风景,本以为这一路会一直这样的舒坦顺畅。可不久,就发现前方不远处竟然有一处向下的陡坡。我赶紧抓牢屁股下的凳子,这时,水流变得有些湍急,随着耳边一声声尖叫,我们冲下了陡坡,陡坡下的大波浪与下冲的竹筏撞到一起,顿时,水花四溅,我的裤子都打湿了,再看看大家,也不比我好到哪去。后来,竹筏行至一处浅滩,我们干脆跳入河中,打起了水仗。我拿起水枪,注满水,先向同行的姑姑射去,姑姑毫不示弱,马上端起水枪奋力向我还击,不一会儿,我和姑姑都跟落汤鸡一样,浑身湿漉漉的。站在一旁的妈妈因担心我会着凉,一个劲儿地冲着我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打水仗了”。可我全然不理会妈妈的喊话,依然与孩子气十足地姑姑打着水仗。最后,还是在船夫的催促下,我们恋恋不舍地登上了竹筏,继续漂流前行。

漂流结束后,我们行车至临安童话酒店,天色已晚,我、我的妈妈、姑姑一家一行7人在山间的小道上散步,登上最高处,抬头赏月,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还高高地挂在天上,静静地待在那时,好似也在看着我们,不知她心中是否与我一般地快活?

【材料二】

别样的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圆啊,我和爷爷打月饼啊!”大家期待的中秋节就在这首优美的童谣中到来了。今年的中秋节,我过得和往日不同。因为我的中秋节,是在月光下、公园里度过的。

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完丰盛的团圆饭后,爸爸妈妈不想虚度了这个美丽的夜晚,决定一起出去赏月。说走就走,我们趁着月色开车前往奥体滨江公园,那可是一个赏月的好去处。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漫步在树林中,清风阵阵,带着淡淡地草香,沁人心脾。忽然,不远处的公园中心传来了悠扬抒情的音乐声。我刚想去看个究竟。只见一旁的爸爸眼睛一亮,随即欣喜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今天奥体公园的音乐喷泉竟然开放了,我们的运气真好!”说罢,便拉着我和妈妈向着公园中心广场跑去。

刚到广场,我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天啊,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喷泉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晕,舞动的水柱就像婀娜多姿的嫦娥在月光下轻盈地跳着惊鸿舞,四周的人们欢呼着,跳跃着。而喷泉好像知道我们的心意似的,随着激昂的音乐,喷射出一道银色的、高达30米的水柱。水柱在月光下舞动着,音乐也变得悠扬轻柔起来,好像在邀请月宫里的嫦娥共舞。紧接着,一道道绚烂的激光射出,并伴着邓丽君优美的歌声不断变幻着节奏,好像是在给人们送去节日里衷心的祝福。人们纷纷拿出照相机、手机,将这美丽的时刻化作永恒。

音乐喷泉的表演结束了,而我们却意犹未尽。望着头上的那轮皎洁的明月,我不禁诗兴大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爸爸也不甘示弱,吟咏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妈妈也兴奋地加入了进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看着他们“斗争”的那么激烈,我赶忙跟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们一家人沉浸在古人优美的“咏月”诗句中。

喷泉、音乐、月色、古诗,还有人们幸福的笑脸。那是一幅多么美的赏月图啊!别样的中秋,也是美丽的中秋,更是幸福的中秋。

【材料三】

怀念的中秋

中秋节到了,团圆的气氛愈为浓烈。三口 人在昼白的月光下,坐了下来。

月亮孤独地挂在夜空,冷冷地投下一束幽蓝的光柱,在无人的小道上显得格外诡异。八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的月亮圆的太早,八月十四就圆了,圆得刺眼又完美无缺。在这阖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的时刻,怎会有这样凄凉的景象呢?

显然爸爸想为这紧张的气氛增添一些活力的元素。于是冥想片刻后,带着欣喜而神秘的表情看着我们。然后拿出两盒月饼和两把小刀,摆在面前。一切准备就绪后,他终于开口了,“我来出一题,用小刀切三次,把月饼分成八块,计时两分钟,开始!”

我还没反应过来,抓着小刀不知所措。“要切成八块,肯定要有重合的部分或线段。”于是我先把月饼分成两块。但是两刀最多只能增加两块。所以我沿着第一刀东南方向30°角切成了四个不等块。“对啊,再沿着第二刀本北方向25°角切一刀就分成八块了。”我心里这么想,但在切第二刀的时候,月饼上的酥皮“刷刷”地脱落,切得歪歪扭扭,已看不清到底是几块,正当我准备卖力地切最后一刀时,爸爸提醒我:“不是这样切的哦,想想看,你已经切成了四块,只要再切一刀就会翻二倍……”

“不对,这个题目有问题!”我固执地争辩。“没有问题,只是你没有认真思考,还有40秒!“那难道”是这样切?不对啊,还是六块,还是那样切?也不对啊,是七块。这肯定是题目错了,怎么能切一刀就增加四块呢?一刀最多也只能增加两块啊!”

爸爸依然很平静:“还有23秒!想想我刚才说的话,记住,它是月饼。”早已切好的妈妈在一旁“扑哧”地笑了起来。

“月饼和切几次、能切多少有什么关系?”我绞尽脑汁,却越想越乱。“时间到!”爸爸指了指妈妈切好的月饼,“你妈妈切对了,你把它想成平面了。应该把月饼竖着切一刀,就是八块了。”

我恍然大悟。

月亮仍高高悬在天空,撕下一束银白的光柱,正照在我们身上。

【材料四】

布满思念的中秋

在看不到一颗星星的广阔天空,今晚,却升起了一轮明月,洒下无限光辉。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一样。天空中,月光熠熠,天空下,思念浓浓。

今天是中秋节,此时的我正坐在餐桌边,大圆桌旁围了很多人,唯独没有爷爷和奶奶。爸爸望着魂不守舍的我,不停的叮嘱我“吃啊,吃啊”,我含糊不清的答应了两句。那晚的月饼依旧香甜,但还是比不上家乡的月饼,家乡的月饼总带着朴实的味道,那种味道让我吃得心安,觉得踏实。而就是那种感觉让我留念。而现在桌子上的月饼太豪华,太耀眼,心里反而不平静。吃过饭,我抱着枕头缩在沙发的一角,望着天上的圆月,此时应该有许多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月亮上吧,但在这万分之一中,有没有爷爷奶奶的目光?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看月亮,而中秋节的月亮更让我向往,奶奶通常会在晚上把桌子搬到外面来,烧上一大锅菜,鞭炮炸得东方的天空发亮,月饼吃得我的肚子发涨,我拍拍圆鼓鼓的肚皮,扑到奶奶的怀里,央求奶奶给我讲故事,奶奶的笑意很深,布满了脸上的皱纹,她一手搂着我,一手指着月亮,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偏着脑袋看月亮,发现十五的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银白,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镶上了一层水银。疯了一天,累了。眼皮越靠越近,只容得下那最纯洁无暇的万分之一缕的月光,最后,月光随我一起走进梦乡……

夜晚,躺在床上,看窗外,月光,依旧如从前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上垂下来。但眼中却蒙满了泪水:爷爷奶奶,你们现在过的好吗?你们那里的月光也是同我这里一样明亮吗?

这个思念爷爷,奶奶的小女孩——我,独自啜泣了,在月光的抚摸下,渐渐地睡着了。

【材料五】

快乐的中秋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以往的中秋都是我和妈妈一起度过的,今年的中秋出乎我的意外,爸爸竟然不需要加班了,舅舅他们一家也来做客了,我真是欣喜若狂。

在这个如水一样的中秋夜晚,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满桌子的菜各式各样的,我夹起一片鱼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鲜嫩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可口的饭菜了。饭后,我们拿着月饼一起到楼下去赏月,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今儿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确实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的样子吗?

赏完月,我们回到了家中,表妹提议我们来做个看动作猜成语的游戏,大家一致举手表示赞同,并让我和表妹确定游戏的规则。不一会儿,我们就把规则确定了下来,规则如下:游戏者排成一列,桌上盖着要猜的成语,由第一个翻开其中一张,然后他再让后面的一个人转过身来看他比划,不许出声,这样一直到最后一个人。接着开始排队,分两个队,第一个队是舅舅、我、舅妈、妈妈、爸爸和表妹;第二个队是妈妈、舅舅、爸爸、表妹、舅妈和我。

游戏正式开始,先由舅舅翻开第一张写有成语的纸,然后让我转身,只见舅舅抓了抓头,做了个无奈的动作,我心想完了,肯定很难,过了一会儿,舅舅终于想好了怎么做这个成语的动作了,他先伸出四根手指,我明白了这是个四字成语,接着他对我缩着嘴,手东抓抓西挠挠,然后又把手臂弯起来,做了个捞的姿势,再用手指指天空,我认真的想了一想,心里有了答案,我让妈妈转身,把动作做给妈妈看,妈妈再做给爸爸看,爸爸似乎也知道这个成语的答案,只见他调皮地耍了个猴子的样子,表妹一看就开心地说是孙悟空,爸爸说孙悟空可不是成语,而且我还没做完呢,太心急了吧,接着爸爸把手臂弯起来,做了个捞的动作,再指指天上,妹妹小声嘀咕着:“猴子,捞,太阳,月亮……”啊哈,是“猴子捞月”,妹妹高兴地一蹦老高,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轮到第二队由我猜了,我站在最后一个,看不到动作,只听到前面笑声一片,我心想,肯定做的动作很滑稽,不由得也笑了起来,终于轮到舅妈做动作给我看了,只见舅妈背对着我,头一扭对着我哈哈笑了几下,这可把我给吓坏了,因为舅妈的暴牙一下子露了出来,我愣了一下大笑起来,差点儿笑岔了气,然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回眸一笑”,大家哄然大笑,舅舅说:“这个你也能猜得到,服你了。”

接下来,我们还猜了“哭笑不得”、“守株待兔”、“惊弓之鸟”等成语。接下来,这个有趣的中秋,我们在一起享受着美味佳肴。我感到好快乐呀!

(二)怎样选材?(1)选材要

这是选材的最基本原则。

①材料要,切忌跑题。

材料是为突出中心服务的,要想准确表达中心,就必须选择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材料。在表达中心的事例确定以后,要紧扣中心构思、叙述,切忌横枝蔓叶。

请看下列材料,指出其中选材不当之处。

【材料六】

有趣的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异常兴奋地迎来了升入初中的第一个中秋节!

写完作业后,我便和爸爸、妈妈和哥哥向大伯家进发了。因为其他亲朋好友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就是因为回老家了,所以只有我们和大伯大妈一起度过这个特别的中秋节。我非常喜欢中秋节,因为在这个节日里可以和家人团聚,并且可以边吃月饼边欣赏月亮,还可以吃上美味的食物,所以我最期待的还是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光,可是现在还是下午,我只好和哥哥打篮球一起消磨下午的剩下的几个小时的时光了......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夜,已经拉下了帷幕,太阳早已跑到了地球的另一端,剩下的,就只有点点的繁星,微带寒意的秋风和一轮高高挂在天上的皎洁明月了。我们高高兴兴地走进餐馆,那里灯火辉煌,欢快的乐曲不时地飞进人们心田,但是却发现已经高朋满座了们不得不换了一家餐馆,进入眼帘的,是一串串挂在墙上的假麦穗和一套套看上去“破旧”的桌 椅,与之前完全不同了,我们只能在这里就餐了,虽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还并不影响到我们赏月的兴致,异常丰盛的饭菜,吃得不亦乐乎。突然,妈妈提出让我们成语、词语接龙。必须说出含“月”字的成语或词语,大伯先开头:“披星戴月”大家鼓起掌来,轮到大妈了:“月明星稀”又是一阵掌声,我早已想好了成语“闭月羞花”,我胸有成竹地等待轮到我。轮到爸爸了:“月朗风清”,我使劲地鼓掌,轮到妈妈了:“闭月羞花”,啊!这下怎么办啊?妈妈把我想要说的说出去了。我一时紧张地想不起来有什么成语了,我张大了嘴巴,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他们都在等我,妈妈也在倒计时......我急中生智说道:“月.......月.....月亮!”不说还好,一说把他们逗笑得前俯后仰,可没有说不允许啊!

之后,我们望着窗外的月亮,吃着月饼,不禁想起了一个人在家的爷爷,并给他他打了电话,问候祝福,顿时,心里一股暖意油然而生......②选择材料要真实。

材料的真实是指,要选取 的事情。

就材料的真实性的要求,对下面三则材料进行评说。

【材料七】

悠久的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听到这首诗,一定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中秋节,《水调歌头》就是中秋节时苏轼大醉后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即兴写成的。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大家都会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吧。传说有个叫后羿的神仙,他射杀了九个太阳被玉帝贬下凡去和他一起的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看完传说后我望着那月亮精神恍惚了一下,我不禁又想到了那首古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材料八】

别样的中秋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路亲朋齐相会,共渡中秋,共同赏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可是,我却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

晚上六点,我正耐心地坐在沙发上等老爸老妈回家吃饭,共渡中秋。可是我左等右等,过了二十多分钟也不见门外传来门铃声,于是我就打开电视看起了动画片。正当我边吃零食边无聊地翻着节目单时,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我料定是老爸,于是想都没想,便去接电话——“喂,老爸……”我话没说完,便听电话里传来了嬉笑声:“哎哟!才刚认识几天,同学都成爹了,那要一学期下来,我都成你祖宗喽!”我仔细一听,才尴尬地发现,原来是新同学刘容川。“不知刘大爷有何贵干?”“没什么,就是祝你中秋快乐嘛!“彼此彼此。””说着我便挂了电话。唉!这些同学还真有情趣啊!过了一会儿,我又听电话铃响了,真是没完没,“喂?”“儿子……”“老爸!”我又惊又喜,“你什么时候回来吃饭?”“是这样的,今天爸爸有个饭局,走不开,你就和你妈吃吧。”电话挂了。我愣住了,心想今天是中秋节,老爸怎么还有饭局?算了,反正老妈还要回来,想到这,我心里宽慰了许多……

可是都快七点了,老妈也还没回来,我正准备打电话,门铃突然响了,肯定是老妈回来了,我又蹦又跳地去开门,刚要开口喊老妈,顿时傻眼了——一个身着红衣的男人,头戴头盔,背着个大箱子……“我是麦当劳麦乐送的”说着他从箱子里取了个大袋子,“我没有订啊!”我顿时蒙了。“咦,不是说王媛女士订的吗?”“哦!是我妈!多少钱?”“钱已付过了!”“那拜拜啊!”我很郁闷,妈妈怎么会订送麦乐送啊!莫非她也不回家?我连忙打电话,“妈妈!“家宝,”你的麦乐送到了吗?”“嗯,才到!你什么时候回来?”“今天要很迟才能回来,妈妈要做实验,哎!菜做好了,你放到微波炉热一下,自己吃吧。”说完,电话挂了。这会儿,我彻底蒙了——好端端的中秋节,最后还是各奔东西。

唉!这就是我的中秋节吗?

【材料九】

平淡却不失温馨的中秋

今日是中秋节,虽然只是一个短暂的假期,但大路上的人还是忙慌慌的,饭店酒店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的,蛋糕店中一波一波买月饼的,还有急乎乎赶回家的,一切都是那么地温馨。

我趴在窗口上,向下望着那些幸福的人们,再想起我现在唯一能干的事:写作业!我便不停地唉声叹气。从前小时候,哪怕再短暂的假期我都要回老家一趟,而现在这兴致只能被一大堆的作业覆盖,爸爸妈妈整天忙得跑来跑去,想必也不会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吧!

中秋的夜空也并不是很美,漆黑的空中唯有一个圆圆的月亮,其它什么都看不见。没有星星的夜空即使月亮再美也终是空的。小区里静成一片,什么声音都没有,而每个人的家里却满是灯光,除了我..........我呆呆地望着夜空。这时,寂静的家里传来了一阵电话声。“喂?”“瑶瑶啊,今天爸爸妈妈加班,回家迟了,晚饭还没吃吧,想吃些什么?”一阵熟悉的声音从电话中传出来,我的心中涌出一阵暖流。“妈妈,不用了,我和你们一起下去买吧。”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激动地挂了电话,兴冲冲地跑了下去。

到了楼下时,爸爸妈妈已经到了。他们疲倦的脸上还是透露出一丝微笑,我向他们跑去,慢慢地走向附近最近的几家小吃店,街上的人并不是很多,几家店因为假日已经关门了,唯一开门的几家小店里的人也廖廖无几,东西也几乎快卖完了,但是我却还是很开心,只要有爸爸妈妈陪着,哪怕没有东西吃,那也是幸福的。最后我们就简单地买了一些面条和几个月饼。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是热腾腾的面条已经让我感到很温馨。

还是那个夜晚,我和爸爸妈妈吃完了饭,在小区里迎着凉风散着步。在聊天的时候,我又无意间瞅到了那轮明月,虽然还是那样寂寞,但是只要有人的欣赏它,它就是美的........但也要适当地学会对原始材料进行搬家和移植的处理。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即艺术加工,所要注意的是得合情合理。

记叙真实的事情,反映真实的生活,写好真实的细节。

记叙深切感受过的事情,抒发从心底里发出来的情感。

(2)选材要。

有的同学作文时常有选材一般化的毛病,如写老师,总是局限于“深夜批改作业”、“病中惦念学生”等等。人们读了,一方面觉得这位老师和那位老师一个样;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写出来。也就是说,所选的材料,缺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不够典型。

所谓“典型”,就是要,要。

阅读下列材料,指出材料中还不够典型的部分,并试着修改修改。

【材料十】

充满亲情的中秋

9月19日,对于我们家来说,不仅仅是中秋节,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爷爷90岁的生日。自从爷爷中风后,就一直住在医院。整整三年了,爷爷的三个生日,都是在医院度过。在第四的生日,正好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帮爷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生日,哪怕是在医院。

那天下午,我们带着蛋糕和月饼出发了。午后的阳光很温暖,照得心上也暖暖的。爷爷虽然不能照到阳光,但是我坚信,一会儿,他的心也会变得很温暖。

到了,我又激动又紧张,心里盘算着该怎么表达对爷爷的祝愿。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爷爷的病房。爷爷显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到来,在反应过来后,他显得十分激动。爸爸把来之前准备好的蛋糕打开,切了一小块递给了我,我愣住了,妈妈朝我使了个眼色,我顿时明白了爸爸的用意,爷爷最需要的是我的祝福和行动。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勺子,挖了很小的一块蛋糕,轻轻送到爷爷嘴边,望着爷爷一点一点的的咀嚼。我知道爷爷平时只能吃流质的东西,他此时吃这一小块的蛋糕用了多大的力气和决心,只为了对我的回应。吃了一小口又一小口,爷爷吃得很慢很慢,病房里很安静,没有人催促他,没有人希望打破这份宁静。

三十分钟过去了,那小小的一块蛋糕被吃完了,这时也已经晚上的七点钟了。该赏月了,坐在窗台上望着月亮。虽然夺目的霓虹灯使月亮失去了光彩,可并没有影响到我们陪爷爷赏月的兴致。此时的月亮在我们眼里依旧那么的圆,那么的亮。如水的月光,从天上倾泻下来,照在窗台上,照在月饼上,也照在我们一家人的脸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祥和,动人……。爷爷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时间在那一分一秒中流逝,八点了,该回家了,爷爷还紧紧的拉着我的手。爷爷,中秋快乐!生日快乐!

(3)选材要。

好人好事就一定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表现老师的奉献精神就一定是带病上课?反映同学互帮互助就一定是去医院帮他补课?这些未免太俗了吧,没有新意。照搬别人用过的题材叫拾人牙慧,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们尽量不用,自己选取新的材料,避免重复。试想一下,一个阅卷老师判一百份卷子,其中五十位同学写同样一件事,那么,除了第一张卷子看着有新意的话,其他试卷都雷同,你还会得高分么?显然,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了。所以,选择材料要有新意,不要写别人写过的。【材料十一】

期盼的中秋

盼望已久的中秋明天就要到了,爸爸曾许诺我中秋节带我去看电影,带我吃我最喜欢吃的牛排,送我去久违了的同学家玩。我一想到这些就抑制不住的兴奋。

我正沉浸在遐想中,“人人都是好孩子·”的电话铃声响起,·我一看是爸爸打来的,立刻拿起电话激动地喊道:“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琪琪,北京的事情还没办完,可能不能回家陪你过中秋节了。”爸爸歉疚地说道。我一听爸爸不回来,头脑“嗡”的一声炸开了,想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我的情绪一下子降到了低谷,刚才的高兴劲消失得无影无踪,爸爸讲的什么,我一个字也没听清,不知过了多久,等我会告诉你时,电话里只有冰冷的“嘟嘟”声。我失望极了,想着盼了几个月的中秋节却因爸爸不能回家,只好呆在家里写作业,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只好草草地洗漱后,带着无比失落的心情上床睡觉了。我在睡梦中恍惚听到有人在讲话,我一下子惊醒了,心想难道有小偷,我赶紧把头蒙进被子里,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却听到了爸爸的声音。我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来不及穿鞋和开灯,直冲进爸爸的卧室,惊喜地大叫道:“爸爸!你回来了!”我一下子扑到爸爸怀里,爸爸紧紧地搂着我笑着说:“我要不会来,有个小朋友要哭鼻子了!我只好挤一天时间回来陪你过节,我后天再到北京去。再说了,我们也快大半年没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了,他们也早就盼望我们中秋节回去团圆。”靠在爸爸温暖的怀抱里,久久不肯离去,妈妈摸着我的头催促道:“赶快睡觉去!明天一早还要回老家呢!”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想。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了,却不见爸爸起床,我正要蹦蹦跳跳地去叫爸爸时,妈妈却对我摆摆手说:“爸爸昨晚睡得很晚,让他多睡会。”我蹑手蹑脚正要走出房间,却听到爸爸疲惫地说道:“我马上就起床,你们准备好我们很快就出发,要不爷爷奶奶会等着急的。”

我们一早就开车回爷爷家,可是刚到二桥入口就开始堵车,路上的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很长时间才动一下,原本40分钟的路程开了4小时。爷爷等着急了,打了好几次电话来询问我们到哪了。好不容易到家了,远远地看见爷爷奶奶站在大门口不停地张望,见我们到家,他们都笑得合不拢嘴,赶紧跑出来拉着我的手,东看看西瞧瞧,问这问那的。我们全家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中秋,是每个人都盼望的,是幸福,快乐,团圆的中秋。

要给人以。

我们不少同学的作文都有选材不新的毛病。很多同学没有读报的习惯,沉湎于电脑游戏中,对社会上的新思想、新精神知道不多,平时不注意留心社会信息和获取新鲜资料,这样写起作文来,由于没有新颖别致的材料,很容易流于一般,引不起别人的注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同学虽然掌握的新材料不多,但在写作文时也能设法写得很不一般,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妈妈的爱》,这是个老题目了,多数同学也就是写些诸如妈妈在生活上如何关心我,妈妈如何帮我复习功课,妈妈天天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妈妈常常给我买新衣服等等,但这样的材料就将老题目写出了新意!

① 初中二年级时我差点辍学,是母亲咬着牙从别人那儿借了钱,她每天到人家家里为人保洁,一天要干上好几家,就这样慢慢偿还借来的钱,我才没有失学。②几年前,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的旅行包的拾带突然断了,眼看就到发车的时间,我母亲这时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替我把旅行包紧紧系牢。我不知道她没有裤腰带是怎么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指出下面一篇在材料新颖上独具匠心之处

【材料十二】

欢乐的中秋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表姐、爷爷奶奶和我在天还没黑时就聚齐了。

奶奶在厨房忙碌着,爷爷和爸妈聊着天。我提议道:“我们每个人做一道菜怎样?”爸爸首先叫好,其他人也都点头附和。“我们做自己最拿手的,”我接着说:“做完后拿盘子盖上,最后一起打开!”

爸爸像个老顽童,听了我的建议,笑嘻嘻地说:“我先做,谁也不许和我争。”话音刚落,就一个箭步冲进了厨房,把奶奶推出来,关上了厨房门:“做一道好菜,香死你们,哈哈!”我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溜到厨房门口,把耳朵贴在门上,听见爸爸打开冰箱冷冻抽屉的声音,我猜爸爸一定是烧冻在里面的黄鱼。不一会儿,爸爸出来了,脸上充满了得意,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我烧的肯定好吃,第一我赢定了!”

接着进去的是爷爷,很快他也出来了。我发现他的袖子上有韭菜叶子,哈哈,不太下厨的爷爷一定是挑了他唯一会的韭菜炒蛋。奶奶的那一道菜据她说在温炖炉里。接下来,妈妈很神秘地烧好了菜,没留一丝痕迹。

我正琢磨着怎么问出妈妈烧的菜呢,姐姐突然拍我一下:“该你了!”“不,不,还是你先。” 还没想好烧什么菜的我推让着。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插了进来:“又不是去敢死队,让什么让!你们俩还小,一起做,又省得互相偷看,对不对?”爸爸的目光从我俩脸上扫过,我们被道破了心里的小秘密,脸不禁红了一下,大家都忍俊不禁的笑起来。我和姐姐在厨房里互相配合,做了一道青菜豆腐汤。

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大大的,圆圆的。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我们打开了扣在菜上的盘子:我和姐姐的汤,爷爷的韭菜炒鸡蛋,奶奶的小鸡炖蘑菇和娃娃菜,还剩爸爸妈妈的菜了,我正要开爸爸的盘子,爸爸挡住我的手,一手抓一个盘子:“让你们看看我和妈妈的厨艺有多好!”说着“刷”地掀开盘子。我们凑近看了看,都呆了片刻,随即哈哈大笑,姐姐笑倒在沙发上,我笑得流出了口水,妈妈捂着肚子哈哈大笑——爸妈的盘里是两条几乎一样的红烧鱼。

天上的月亮好像也笑了,更圆,更大了。

写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感受 写具有个性的经历和思想

(4)选材要

这里的意义指的是你选取的材料的内涵,即你想表达什么主题,并非材料的大小,不是说塑造一个很高大的人,或写一件很伟大的事才叫有意义。事实上,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生活也很平凡,身边很多很普通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要善于。

在平平淡淡中参悟普遍哲理 从普普通通中透视社会风云 积极思维,对生活进行提炼 广泛联想,让思想获得升华

下面几则材料在选材上显现了材料的意义吗?

【材料十三】

可口的中秋(顾建勋)

中秋节那天,吃月饼是大家必须干的常事,特别是孩子,面对喷鼻香、甜若蜜的月饼,当然是来者不拒啦!

这个中秋节,我觉得吃现成的月饼实在太无聊了,于是,我便向妈妈提议:我们来自己做月饼!我们先上网积极地搜索月饼的自制方法,我们准备做“五仁月饼”,但是家里并没有五仁的材料,我们即投机取巧地挑选了五种材料:核桃、花生、芝麻、肉松、玉米粒。材料选齐后,我们便开始和面的工作,我们一边用筷子搅面,一边倒水,可妈妈一不小心,将水倒多了,我们便又消耗了一些面粉。面和好了,我便去拿了三个小碟子,妈妈便在碟子的底面抹一层面,又在四周抹一层面,接着,我们将用糖办好的“馅子”,取适量水倒进了“小碗”里,再用一层面将“碗”口封住,我们一共做了三个现在还不成型的月饼,就这样我们讲这三个月饼放进了蒸笼里,蒸了一段时间,面皮开始变色,最后竟变成了凉皮一样。于是,新出炉的“水晶冰皮无人月饼”就诞生了,我们将它们在冰箱里放一放,拿出来吃的时候,那味道真实香浓克扣啊!心里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快感。

坐在皎洁的月光下,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月饼,别提多高兴了。

【材料十四】

别样的中秋

又是中秋,每年中秋都要吃月饼,赏月,吃一样的月饼,赏同样的月,今年的中秋,一定要换一个“特别”的方式来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流转,太阳渐渐收起了光芒,当窗边的课桌上还残留着金黃色的夕阳最后的身影,客厅的灯就亮了起来,等到我们一家品味完了这一桌喷香的美味佳肴后,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向窗外望去。“看什么呢?”妈妈问。“您说呢?中秋,当然看月亮喽!”

“那么,我们来玩个游戏,庆祝庆祝中秋吧!”爸爸神神秘秘地说。“好啊!”我兴奋地睁大了眼睛。

“那么——我们轮流说出一个有关月的成语,我先说,然后你说,最后是妈妈,到谁谁说不出来了,就淘汰,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Ready?Go!” “皓月当空!“

“呃… …呃… …晓风残月!”我急得竟一时忘掉了方才想好的词,但总算记起来了,刚才我那激烈蹦跳着的心又恢复了平静,接着等待妈妈的回答。

“嗯… …花好月圆!”妈妈的脸上写满了自信。“风花--雪月!”爸爸有点犹豫不决。“月黑风高!”这回,我流利地说了出来。“月朗风清。”

“… …日积… …月累!”爸爸显得更紧张了。

“这个… …这个这个日月如梭!”我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词。“日… …新月异。” “水中捞,捞月!” “众星捧月!”

“… …”这下,妈妈可完全不知道了,她皱着眉头思索了半天,又看了看我和爸爸,一副很不甘心的样子。

“呵呵!怎么样,不会了吧?!”爸爸开玩笑地朝妈妈“狡猾”地一笑。“怎么?爸爸你知道啊?”

“呃--其实我也不知道。”爸爸耸了耸肩。

大家都捂着肚子笑开了花,仿佛那窗外如玉盘般的月亮也在偷笑哩,瞧!她乐得涨圆了身体!“我… …我知道!”我笑岔了气,但还是希望成为NO.1!“你真知道呀?说吧!”爸爸瞪圆了眼睛盯着我,客厅里又沉寂了下来,有的,只是我清噪子的声音。

“呃嗯--就是闭月羞花”我眨着眼睛,装出了一副“亭亭玉立”的样子,结果爸爸作呕吐状,妈妈正喝着水,差点笑喷出来。

客厅里,又传来了阵阵欢快的笑声。嫦娥会不会也在听呢?

【材料十五】

美好的中秋

中秋的夜晚,带着金圈的月亮高高地悬在天空,不时地向我眨眼。她的脸越来越苍白,散发出来的光芒却越来越耀眼,在没有星星的天空里显得格外醒目。有时,她会躲进云层里,将自己娇美的脸蛋用轻纱遮住,又时不时偷瞄大地。

我趴在阳台,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静夜思》这句话说得没错,中秋的月亮太迷人了!月亮在天空上,把她那皎洁的月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她把银白色的光芒照向树枝,树枝立刻穿上了一件白纱飘衣。就连院子中的小水池也被照到光,像一面大镜子,将光再映到我的脸上。

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可怜的嫦娥一个人呆在寂寞的广寒宫,看着吴刚伐着月桂树,看着玉兔捣药,看着星光灿烂的宇宙,每天都一样的景物,心里一定很凄凉,我真想立刻就飞上月球,去陪陪她,和她聊天。

这时,爸爸打断了我的幻想:“还在发什么呆呀,赶快过来吃饭。”我沉默地坐下吃饭,心绪却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刚回过神,妈妈摆上了一个很大的月饼,貌似是巧克力馅的嘛!我叉起一小块,味道不错,就像月亮的味道啊!

吃完月饼后,我剪了一个大月亮贴在窗户上,唯一不足的是,我剪得月亮不会散发光芒,但是样子还挺像的。妈妈走过,看我对着窗外发呆,便对我开玩笑:“怎么,月亮太迷人了,都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了?要不你也来尝一口仙药吧!”说着递给我一把糖果。我接过并吃下,对妈妈说:“看看我有没有飞起来啊!”我也打趣道。

过了一会儿,我有些无聊,便提议:“咱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说的含‘月’字成语最多!”爸爸立刻响应:“这提议不错,咱们来比比吧,我一定不会输给你!”

“月下老人!”我抢先喊道。爸爸听后歪着头思考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月下花前!”我一听不乐意了:“爸爸,‘月下老人’和‘月下花前’的意思一样!”可是爸爸反驳道:“难道它不是成语?”我一听,哑口无言。这时,妈妈说:“你们俩别吵了,我来说一个,‘月白风清’!“月晕础润。”“月盈则食。””战争十分激烈,分不出结果,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加深难度,换古诗!

爸爸摇头晃脑地开始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终于,妈妈接不上了,胜利者是我和爸爸。

我抓起一个大月饼向嘴里塞去,嗯,挺好吃的。

再看向天空,发现月亮被云朵遮住头顶,像戴了一顶帽子。她时不时地偷看我一眼,真害羞呀!今年的中秋节即奇特又快乐,我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材料十六】

温情的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秋节来临的这天,我压抑不住那兴奋的情绪,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外婆,和外婆团圆,我就陶醉似的背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从小到大,外婆对我最好了,她在我童年的回忆里很温馨、很慈蔼。在我痛苦的时候带给我微笑,在我伤心的时候带给我温暖。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到外婆,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两个字:甜蜜!每年过节,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的唱起来,今年也不例外,唯有不同的是,今年我异常兴奋,从路头唱到了路尾,最后把平日里月亮支离破碎的心都唱圆了。

终于到“家”啦!我朝站在门口的外婆扑了过去,外婆笑着叫道:“我的小孙孙唉!回来喽!外婆给你准备了你最喜欢吃的菜呢,快进去吧!”我站在桌前一望,哇!不禁垂涎三尺,有我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青椒土豆丝……不亏是外婆,还是那么了解我呢!“酒足饭饱”之后,外婆在庭院的小桌上摆上了她最拿手的点心———“南瓜月饼”!公公见后,伸手就拿,外婆眼疾手快打在了外公的手上,大声的吼道:“这是玥玥的,跟小孩子抢吃的,你要不要脸呀!”外公起先很尴尬,后又露出委屈的神情,惹得我们哄堂大笑。吃着吃着母亲皱了皱眉头说道:“妈!以后别忙了,小心累着身子。”外婆原本光亮精神的眼立刻变得灰暗。我知道平日里外婆和外公两个人在家,没人陪伴有些寂寞,难得忙忙她也开心。想到这儿,我立马挑开话题:“大过节的说这些干嘛!天上的月亮真圆啊!就像手里的月饼一样。”随机咬了一口。大家也随着我的目光向天空望去,过了一会儿又有说有笑的聊起来,我的心也暖暖的,这种温馨和睦的场面不正是我们动力的源泉,梦寐以求的美好家庭吗?

这真是一个温情的中秋节啊!

(三)回归课本,集体讨论——说说这些课文在选材上的特点(4个小组各担一课,小组内合作解决)

《散步》

《王几何》

三、修改自己的作文 《秋天的怀念》

《我的老师》

第二篇:初三作文教学案(三)选材

2014年初三作文教学案

(三)选材指导与训练

【训练新目标】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导写零距离】

众所周知,修房子要根据需要选择建筑材料,缝衣服要根据爱好、季节选择布料,同样的道理,写文章要选择使用恰当的材料。

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秦牧说:“好比一颗菜,要摘取最嫩的菜芽来炒肉丝,才上味„„‘尖端’材料才能炒出佳肴。”

可见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要选择好那些能够充实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并结合中心的需要作出恰当地剪裁,做到安排材料详略得当,否则不但不能丰富文章内容,反而会起相反的作用。

一、选材的注意点

首先,要围绕主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即所选择的材料一定为中心服务,并根据与中心远近确定材料的详略;

其次,要真实典型。所谓“真实”,就是说要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事,写出来才可能具体、准确、生动、感人,才有可能打动读者。所谓“典型”,就是说所选的材料要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代表性。不要误以为只有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才是典型材料,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小的事情也同样典型,只要这些小事有深刻的意义,能反映深刻的主题,所谓“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便是如此。

第三,要生动新颖。所谓“新”,就是题材能深刻反映主题,但不平庸,不落俗套。“文章切忌随人后”,选材更是如此。同样一个主题,如果选取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来表现,就会使文章显出新意;或变换一下角度,变换一下思维方式,选用那些别人用过但还能挖掘出新意的材料,写出的文章也能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要避免雷同。有些记叙文表现中心时不止用一个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应从不同侧面表现中心,这样,中心会更突出,人物形象会更丰满。因此,选材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毫不吝惜地删去那些雷同的材料。

除此之外,选材还要注意:

2014年初三作文教学案

(三)1、积极健康,不涉禁区。“文以载道”,任何文章都有价值取向。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作文材料必须与社会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认同。中考作文强调“思想健康”,那些反自然,反人类的,不管材料多么新颖奇特,都不能选择。

2、避生就熟,得心应手。学生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阅读面有宽有窄,积累有厚有薄。选材要有“自知之明”,要选取熟悉的材料,即那些自己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的„„材料,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弃故纳新,与时俱进。隔夜好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鲜花美。选材也应当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作文材料如果老是陈谷子烂芝麻,“至今已觉不新鲜”,怎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听唱新翻杨柳枝”,才会给人带来惊喜!

4、避同求异,独特出众。人人皆知的材料,众人都关注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就要避开“大路货”,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5、去粗取精,以一当十。围绕主题选材,以一当

十、以少胜多,是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根据立意,精心选材。材料典型,才有表现力,才具感染力,才有震撼力。选材需要慧眼识金,好中选优,好中选新,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总之,要挑选健康的、熟悉的、新鲜的、独特的、典型的材料,要从新的角度来使用旧材料。选材时可先用发散思维,然后分析、鉴别,选定要使用的材料。选定的材料,有的在文章中要保持原样,如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则须加工改造,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

二、选材的做法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做法比较可取:

(一)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回避陌生、首选熟悉,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应该是选材的一个原则。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亲耳所闻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实动人的。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对于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选用时很容易出现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选用。

(二)把独特的材料筛出来。我们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个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可写材料。保证选材的独特性,有个很简单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将你接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两个材料抛弃不用(因为这些材料也会是别人容易想到的),启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

(三)把时代的影子照下来。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这样,就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我们不大可能从宏观上去表现这

2014年初三作文教学案

(三)个时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折射时代的变迁。

(四)把陈旧的材料改过来。对于旧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应该完全照搬,而是要经过技术化处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沿着原有的故事继续设想后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可以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旧材料;可以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等等。

(五)把想象的情景写下来。人的思想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围绕某个话题或主题,你要敢于穿越时空隧道,请出历史上的人,请出未来世界里的人,请出文学作品中的人,让他们登台唱戏或你去往他们那里神游一番,也是一种创新之举。

(六)把合适的材料配起来。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可以形成表现主题的“合力”,取得上佳的表达效果。比如,可以是主辅搭配,展示面广;可以是同类列举,凸现主旨;可以是正反对比,强调差异;等等。注意:搭配时,要考虑各自不同的代表性。

(七)把精华的部分亮出来。材料的精华部分,主要是与主旨紧密勾连的那个部分,具有较强感染力的那个部分。对于这些地方,要浓墨重彩,细致描绘;要放在开头、结尾等重要醒目的地方。这样,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为了方便大家记住,我把这些选材的技法编成几句歌谣:选熟筛独照时代,陈旧素材需要改。请出名人来唱戏,合适散料攒起来。精华部分重笔墨,选材七法出精彩!

【精彩百分百】

[文题回放]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他对熟悉的地方缺少观察、缺少好奇心、缺少发现的结果。其实,风景是无处不在的。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自定。

[满分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在渺远却嘹亮的鸡啼声中,熟睡的小镇打个哈欠,揉揉惺忪的睡眼,醒过来。小镇繁忙而又安适的一天开始了!

我背上书包,蹑手蹑脚地下楼,生怕吵醒了仍在熟睡中的邻居们。

楼下阿婆依旧在烧煤炉。阿婆用蒲扇轻轻地一扇,那烟倏地冒了出来,在空中绕出柔美的弧线,再绕着那棵老歪脖树盘上三圈,才恋恋不舍地散去。“哟,囡囡,这么早啊,今天要考试了吧,细心点,一定能考好!”阿婆看到我就笑开了,满是皱纹的脸愈发像绽放的菊花。“小心点儿,别呛着喽!”阿婆那用了几十年的蒲扇轻轻一挥,就把烟雾扇离了,我在清新的空气中前行。

2014年初三作文教学案

(三)阿婆的煤炉和蒲扇是一道清新的风景。

远远地,我就看见那扇铁门打开了。那扇斑驳的铁门是个忠诚的卫士,岁月在它身上毫不留情地刻下痕迹,但它依旧矢志不渝地护卫居民的安全。看门的老爷爷坐在歪脖树下喝茶,那个熟悉的紫砂壶比我年纪都大吧。碧绿的茶叶儿转着圈,跳着柔美轻盈的华尔兹,溢出沁人心脾的芳香。“爷爷愈发早了,天还没全亮呢!”“这不是为了给囡囡开门嘛,囡囡要中考了,爷爷来个开门红!呵呵!”爷爷也笑开了,露出了被烟熏黄的牙齿,连口里的茶都险些笑出来。

老爷爷的铁门和茶壶是一道温馨的风景。

早点铺的阵阵甜香充斥了小巷。早点师傅忙得像个陀螺,看到我,却停了下来:“小姑娘,今天中考了是吧,我给你准备了中考必备早餐,糕粽,祝你高中头榜哦!”师傅递过来早已准备好的早餐,厚实的手板在油腻腻的围裙上擦了擦,脸上便笑开了花,连那憨厚的笑也是油光可鉴,亮闪闪的。我正准备掏钱,师傅叫住了我:“这次是我送的,可算为你考试出一份力了!”说完便转身掀开蒸笼,热气腾腾的蒸气冲上屋顶,一股暖流也蓦然浸润我的心田。

早点师傅油油的憨笑是一道温暖的风景。

一路走来,一路熟悉的风景,我把这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风景涂抹成一树自开自谢的桃花,虽没有耀眼的光华,却自有一种温暖人心的深意和优雅。我把这熟悉的地方、温暖的风景裁剪成美丽的图画挂于心间,奔赴茫茫前程也不害怕。

鸡啼三声,小镇在温暖的朝晖中,苏醒了。

[本文亮点]一步一景,作者利用空间变化,写了自己熟悉地方的美丽风景,选材平常温暖,语言清新质朴,富有乡土气息。三个熟悉风景如同三幅美丽的画卷,描写细腻,饱含深情。

【超越无极限】

[作文题]以“温暖荡漾在心头”为题作文。

[写作指导]这个标题看似寻常,写作时却是有些讲究。虽是以“温暖”为写作重点,一定要表达出其“荡漾在心头”的幸福之感。温暖来自哪里呢?可能是你失败时老师那鼓励的眼神,可能是你失落时父母那轻轻的问候,也可能是你无助之时在阳光下的瞬间感悟。由此可知,刻画细腻逼真是基础,这样情感才会真切动人;融入景物描写显新意,这样文字才会情景交融。

第三篇:作文专题——选材

作文技巧——如何选材

张甲斌

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基石。我们生活在一个“革新”的年代,生活中充满着新人、新事、新风尚,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材料的。选材的要求 素材

写作的原始材料,是没有经过概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包括现实生活中作者接触到的人物、事件、情景、印象、问题、数据、图像等。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凌乱分散的,但它是写作材料的来源。有经验的作者认为,只有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素材,才有可能进入写作过程。当然,小学生作文的素材,不一定要求精心提炼、加工,只要认真观察、细心体验,一事、一人、一物、一景,只要有意义,都可以当做文章的生活素材去反映它。题材

题材就是构成文学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一个较大的范围,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学校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作者为了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对素材进行选择、概括、提炼而在作品中具体描述的材料。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心思想是通过题材表现的,题材又必须受中心思想的制约。因此,选择题材必须以是否有利于表现中心思想为依据。

“选材”,从字面上看就是“选择材料”,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上讲是泛指进入作者脑海的、为作者所搜集整理的所有事例;狭义上讲是指作者围绕某一主题(中心思想)经过一番挑选而最终选入文章的一些事例。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接触到了很多人,了解到了许多事,各式各样的,纷繁错杂。我们的头脑就像一个加工厂,我们的所见所闻就是写作的“原材料”。同学们如果时刻留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都记下来,日积月累,细流成海,就能为写作储备丰富的“资源”。有些同学常在作文课上发呆,不知如何下笔,究其原因,是由于胸中无物,心中无语,以至于写作时搜肠刮肚,无从下手,就算勉强凑成一篇,也会因为材料的贫乏、内容的空洞而难以赢得阅读者的好感。可见写作的成效,恰恰就始于动笔之前对材料的积累。

然而,占有了很多材料,也只是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并不能保证写作的成功。有的同学写作文时,往往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全部罗列出来,洋洋洒洒,无不囊括,类似杂货铺或者流水账,让人看不出头绪来。因此,有必要时常把所积累的材料作书面的归纳整理,分门别类。这好比在材料库中设置了一些小门,不同的小门中装着不同的原材料,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恰当的取舍。

选材要紧扣中心

每篇文章都要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及态度,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为了使文章中心突出,在选材时必须对可供写作的题材一个一个地加以严格审查:哪些材料最能深刻地表现所要表达的中心;哪些材料跟中心思想有关,但不太密切;哪些材料与中心思想基本没有关系。根据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决定哪些是重点材料,必须写入文章;哪些是次要材料,可作陪衬;哪些材料与中心无关,必须舍弃。

相反,如果不围绕中心选材,写出的文章要么多中心,要么无中心。请看有位小朋友在《春游》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些内容:

1.老师宣布明天去西郊公园春游,同学们兴高采烈。

2.第二天早上在教室集中,老师叮嘱春游中要听指挥、守纪律。

3.车上有的同学呕吐了,大家互相帮助。

4.车子到了西郊公园,大家整队入园。

5.王刚和李竖在草地上打架,老师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

6.在划船时,一个女同学落水了,大家纷纷救助她。

7.在猴山上看猴子抢食觉得十分有趣。

8.在草地上午餐,大家吃得很开心。

9.下午有参观了自然博物馆。

10.乘车返家,大家感到很疲劳,也很开心。

这个同学写了不少内容,这些内容看起来都跟春游有点关系,但他究竟要写什么,要反映什么,就不明白了,也就是没了中心。“春游”重点在“游”字上,“游”就是看和玩,你看到了什么、玩了什么是文章的重点。但这位同学只罗列了春游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些过程,其中很多材料跟“春游”无关。从上述提纲中我们大致可看出,比较有用的材料是“看猴子抢食吃”和“参观自然博物馆”这两部分,如果抓住这两部分重点深入地写具体,这文章还是不错的。

选材要选熟悉的材料

要选自己熟悉的材料。根据文章的中心选择材料,有时会感到材料不够用,有时也会感到材料多得很。材料不够用,就要想方设法进行补充;材料有多余,就要进一步筛选。但是不管材料是多是少,选用的材料要尽可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写自己熟悉的材料,有利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有利于把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出来,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相反,写自己不熟悉的材料,就可能写得不合事理,甚至闹出笑话来。

例如,有个小学生以《妈妈》为题,要写一篇表现妈妈是个勤奋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的作文。这篇作文有许多材料可写,他整理了一下,排出下面7个材料:

1.早晨,我没醒,妈妈就上班去了。

2.晚上,妈妈不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她总是在医院里吃饭,很晚才回家。

3.妈妈要搂我的时候,我拉住爸爸不放,不要妈妈搂,妈妈那一身从医院里带回来的 酒精味我不愿闻。

4.一次,爸爸出差去了,医院领导同意妈妈带着我去上班。窗外一片漆黑,她就叫醒我上班去。

5.妈妈在医院里紧张地给病人看病。

6.妈妈只顾忙手术,错过了食堂吃饭时间。当她做完一个手术后问我:“吃过饭了吗?”我生气地一撅嘴:“吃了!”她竟然点点头,还说:“我还有一个手术,做完了,我们回家。”说完又回手术室去了。7.回到家,她才知道我没吃晚饭,她流泪了。

这7个材料,除了3、7两条外,都能从正面反映妈妈是个勤奋的医生。

3、7两条材料也从侧面表现了妈妈勤奋工作的品质。那么,是否要全部写进作文里去呢?对7个材料分析一下,就会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第一,1、4两条,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第1条可以包含在第4条的内容中。为避免重复,第1条可删去不用。第二,第5条的内容是直接反映妈妈的医务工作,是表现妈妈勤奋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医务工作有很轻的专业知识,作者几步熟悉,也写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删去不写。第三,2、3、4、6、7各条内容都是小作者亲身经历的事,都属于作者熟悉的生活材料。这几条内容组合在一起,足以表现出妈妈勤奋工作的品质了,所以即使删去5,文章的中心思想仍可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各条内容之中,第6、7条是相关联的,内容也感人,应该考虑作为文章的重点部分来写。

选材要真实

选材要真实是指选用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不说假话、选择真实的材料是对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材料不真实,给人以虚假的感觉,这往往是因为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并非自己亲身经历的。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写实在的事、实在的人、实在的想法最重要”的要求。他不赞成虚构,因为我们不是搞创作。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是从很多生活素材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往往是用虚构的人和事来反映实际生活。这是高级的东西,离我们的习作还远得很呢。因此,我们写文章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样的材料才是真实可信的。只有真实可信的材料,才有说服力,才能写出真实的感情,才能打动人。

选材要典型

材料不仅要真实,有生活气息,而且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为只有典型的材料才足以表达中心思想。为此,写一个人,要写他做的事中最有代表性的事;写很多人参加的事,要写最突出的一个人;记一件事,要写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有一句话叫做“窥一斑而见全豹”,说的就是借典型来反映一般。当代作家魏巍在谈他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体会时说:“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这就是材料以少胜多、以质胜量的典型例子。

怎样选取典型的材料呢?

首先,必须克服面面俱到的毛病,要学会“剥笋”,从纷繁的材料中,选取典型的材料,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其次,采用比较法。可以选择一组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加以分析、比较,看哪一个材料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够说明问题。

选材要新颖 生命的运动需要及时补充新的能量,一篇好文章的诞生也需要有新鲜的材料。老调文章没有读者。

作文课上,常见个别同学愁眉不展,下笔无言。自己知道的事儿都写过了,还有什么可写的呢?如果写老师,就说他们如何循循善诱、辛勤育人;如果写父母,就说他们如何望子成龙、辛劳持家;写同学,就说互相帮助、挑灯苦读……都是老套路,老材料,真可称为“陈芝麻、烂谷子”,读来毫无趣味。

有个成语叫“推陈出新”,然而怎样“出新”,怎样使我们的作文新鲜有生气?同学们看看,周围的环境在变,我们生活的时代在变,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国家面貌日新月异。同学们首先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留意你周围的一切,随时记录下你看到的、想到的事儿,并不失时机地把它们充实到我们的作文里,做到这一部,作文材料就补充到了新的营养,文章自然会有一副新鲜的面孔。诗人陆游说“文章最忌百家衣”。同学们应该牢记这句诗,在写作时慧眼独具,别出心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让你的作文时常散发出新鲜的气息。

选材很重要,亮点不可少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很重要的一环,天津实验小学的于振滨老师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老师告诉家长:“有人说„文章要想得高分,应立意深刻,选材精当,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我承认这一点,可是小学生毕竟是孩子,他怎能写出如此之完美的文章呢?试想一下自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全都做到是一种完美,是一种理想。我觉得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抓住一个大的方面,哪怕是一个亮点,那也是难能可贵的。立意、结构、语言等当然重要,但有的时候精当的选材更重要。有三个字值得借鉴:真、小、新。„真‟是指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说真话诉真情。千万别忘„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于中撼心灵。‟„小‟是指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比较值得借鉴的就是,善于把文题大题小作,化整为零,从小的切入点入手。„新‟是指新颖独特,与众不同。但是我们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在写作上难免会出现选材重复、编造等现象,如果写“家庭生活”,肯定是妈妈向灾区捐款,爸爸在雪地里成了一尊白雪塑像;如果是“学校生活”,肯定是老师给同学补课、同学共打一把伞回家;如果是“社会生活”,必然下雨,很可能会遇到残疾人。当然,学生的生活本身就离不开亲情、友情、师生情、学习考试等话题,这些选材确实很难出新。但是如果更换一个角度,稍加调整,或许会别有洞天。总之,写作应力求完美,但不可强求完美。”

选材的方法——推陈出新法

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震撼人心的事件,往往具有浓烈的时代特色,选用这些材料进行写作,能使文章具有时代感。比如1998年的抗洪斗争中出现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就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值得大写特写。然而,生活中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还是别人早已写过的,似乎已经不算新鲜了,但选材时如果把它和时代精神联系起来,则常常会产生的新的意义,给人以新鲜感、时代感。这种选材方法叫推陈出新法。比如一篇题为《买餐桌》的作文,写家里购买三张新餐桌的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购买一件新的家具并不算是新鲜事,也许好些同学作文中写过。但小作者却重点描写了送货员送货上门、认真安装的经过,通过送货员的言行反映了将顾客当成上帝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正因为小作者把这篇作文的材料与提倡顾客至上的服务新风尚联系起来,所以使人读后有新鲜感,似乎听到了时代脉搏跳动的声音。

选材的方法——以少胜多法

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要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突出的主题。那么,是不是写作文时一定要选择多材料,才能使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呢?不是。写作文时常采用“以少胜多”的方法,即用较少的材料来反映较丰富的内容和较深刻的思想,用个别的、特殊的事件来说明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要充分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精神,反映的内容很丰富,思想很深刻。可是作家魏巍只选取了松骨峰战斗,战士马玉祥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作者和另一位战士的谈话三件事例,就使文章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重大主题。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运用“以少胜多法”选材的关键是材料虽少,却要精,要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选材的方法——以小见大法

生活中许多小事看起来是非常平凡的,许多物件也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些看似平常细小的事物,有的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意义。根据主题的需要,把这些看似寻常却意义不凡的事物作为写作的材料,便是以小见大法。运用以小见大法,还可以选择那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细节,比如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等,作为写作的材料。

如一篇题目为《收垃圾的老爷爷》的作文,写一个老大爷在春节前的一个夜晚,冒着严寒收垃圾的情景。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老大爷累了,停下来抽支烟,歇歇气。他“伸手在衣袋里掏啊掏啊,掏了好几秒钟才掏出一盒香烟和火柴。取烟的时候,他的手指显得有些僵硬,抽了几次,都没有把烟抽出来。点烟时,他转身背着风,抽出一根火柴,一擦,擦歪了,火柴未擦到火柴盒;再一擦,又擦歪了;第三次倒是擦到火柴盒上,谁知火柴又折断了。他又抽出第二根、第三根,直到第四根才点燃了烟。”

选材的方法——侧面切入法

写一个人或者记一件事时,选择事物的一个侧面,或者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断,集中笔墨,着力描述,这种方法叫侧面切入法。小学生作文的篇幅一般都很短,写一个人或记一件事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展开来写。如果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结果往往什么都写不具体,反而给人以杂乱无章、记流水账的感觉。

例如写人的文章,如果对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工作情况、交友状况、家庭情况、品德修养等面面俱到,全都写在一篇作文里,显然是不可能把这个人写具体的,最多只能是干巴巴的抽象话语。而如果从一个侧面切入,选一两件事深入具体地记叙,则能够充分表现出他某方面的风貌品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篇:作文选材

作文内容,包括立意、选材、中心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中心的需要;立意需要选材来支撑它,中心需要选材来突出它。没有选材,立意和中心就都是空的。“意”就是思想,就是观点;“材料”就是事迹或事例,也包括道理;“中心”就是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如以“挫折”为话题,挫折可以使人“吃一堑,长一智”,少犯错误,这是立意,列举自己的或周围的人,从挫折中奋起的事例,以及古今中外名人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及言论为选材,这些材料都必须是从不同侧面所选来的“挫折”。列举事例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谈”即辩证的分析来阐述“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观点。如果所选事迹或事例不是挫折,或虽列举一些受挫折的事迹、事例而不“谈”,都是脱离中心的表现,也都是不切题的表现。这一切都关乎到选材。

选材要着眼于新

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这显然落入了选材俗的窠臼。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这样写就深刻多了。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

选材要兼顾细节

细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往往有独特效果。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选材时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会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显。如一篇中考作文《那一声声宝贝》,反映的内容是师生之间的真诚的相待。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师生深情,从而深深打动了阅卷教师。该文制胜之处就是选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一是教师对小作者那一声声“宝贝”亲切呼唤,表现出调皮学生的真诚;二是老师端上“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的细节温暖了学生的心房,从而立起了一个理解尊重学生的良师形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

选材要挖掘深度

我们在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必然会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的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文素材是很多的。我们要从中发现那些新颖的材料。有些现象或变化可能很不起眼,但如果能抓住关键深究下去,就会发掘出新颖的材料来。如以“变化”为题,同学们多以自己家住房的改变,餐桌上美味的增加,交通工具的升级等来反映“变化”这就不够新。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这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吗?这就从小处落笔反映大的主题,新颖了很多。假如以“水”为话题作文。同学们可联系《社戏》中“归航偷豆”、《如梦令》中“争渡”的野趣;可联系《听潮》中的海水、《满井游记》中的井水、《小石潭记》中潭水……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如“南水北调”,可见水之有用;“三峡工程”,可见水之有利;“水乃万物之源”,可见水之重要;“保护母亲河”,可见水之污染严重;生活如海洋——既有风平浪静又有波澜壮阔;人生似长河——九曲盘旋而始终向前等等,如此选材那就新颖深刻多了。由“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想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治水要善疏”联想到“治人要善导”等等,这样可以拓宽写作的思路。就会有独特的亮点。

考前必看:高考作文选材的误区

点击数:210 次录入时间:2011/4/29 12:02:00编辑:zhangwei19910302

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选材服务于立意,但材料往往不完全受“意”的限制,好的材料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好的材料有三条标准:(1)切合文章的旨意。这一条至关紧要。材料和旨意的切合度怎样,凭直观感觉不易判定,最好是在材料初步选定后,就把文章的基本格局构想出来,再从这个格局出发,来审视选定的每一个材料。这样做,材料的切合度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使用与否,也就有了把握。(2)有比较丰富的意蕴。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一件材料有无意蕴,要先用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感受它。(3)要新一点。这一条不言自明,凡是别人没有用过的都可以算作新,有一点时代色彩自然更好。

在选材方面,考生务必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一、投机取巧,套用时文

2002年高考首次在卷面上提出“不得抄袭”的要求,还相应设立了一条评分标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但多年以来部分考生心存侥幸,套用现成故事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海南省2010年高考评卷语文组副组长苏盛葵在题为“提倡真实的文风”的阅卷手记中介绍:“我们在现场还发现了2篇抄袭作文,抄江苏和上海高考的满分卷,经过在场外网上搜索,在场内验证,给了8分以下的处理。这些孩子完全是昏了头脑,是那些满分作文的书害了他们,也是背诵范文上考场默

写的‘报应’。”四川省作文(考新材料作文“点线面”)阅卷也大力封杀“套作”——比如一篇作文题为“坚强”、一篇题为“古镇情韵”,它们分别套用了以前的高考作文及记者撰写的时文,判分都低得可怜。

这里要提醒考生:如果某些时文确实很精彩地诠释了作文话题,写作时予以概括,把它作为写议论文的例证,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全文主体套用现成的故事,只在首尾加上一点扣题的话,更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

二、内容幼稚,气度狭小

2010年广东卷阅卷中发现,有些叙事文编得像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写的,缺乏必要的思想深度。比如《与你为邻(与你为邻,让我感到十分快乐)》一文,不足800字的篇幅就写了三个邻居,人物形象单薄,记叙水平不高。另外,文中反反复复提到的就是“(赵叔叔)你做的食物,每次都让我们感到十分美味,大饱口福”、“我一见到食物就十分高兴,马上把食物拿进了屋子,一口气把它们吃光了”、“(王大妈)她总会拿一些小零食给我,让我感到十分开心”,其品位十分低下。语言表达上则有生造词、方言词出现,如“而你每次都让我们这班小馋猫试食”、“也像在课室一样”等。

还有些考场作文在用语上出现了低幼化倾向,像“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司马迁爷爷”、“雷锋叔叔”和“张海迪阿姨”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一个高中毕业生,已经是成人了,应该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独立见解,如果到了十八九岁还停留在十岁多一点的思想情趣上,总让人觉得器量狭小。

三、选材雷同,了无新意

高考作文选材撞车的现象年年有,2010年依然突出。在江苏卷中,“低碳”作文相当泛滥——有老师戏称:“一看到低碳就长叹。”山东卷作文题(考“光明和阴影”)新颖度不算高,于是一些老掉牙的素材重新登场:史铁生、霍金、张海迪等摇着轮椅唱着生命阴晴不定的歌谣;海伦·凯勒、贝多芬、邰丽华等摸着盲文、打着哑语诉说着人生的执着与永恒;司马迁遭受难以启齿的侮辱却被众多学子不留情面地反复咀嚼。另外,李白、苏轼、丛飞、朱邦月等也频频出场。据粗略统计,二类卷中作文材料的“撞车”达75%。

除了事例陈旧,还有材料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北京卷阅卷中发现,明明是宋朝的论据被套上明朝的时间,明明是这个名人说的话却套在另一个人的嘴上。这体现出考生知识积累并不细致、扎实。

对症下药

为丰富写作材料,平时应做到“三备”:备思想,备知识,备生活。备思想,首先是要学好中学各门功课,各门功课的基本理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观点。其次是关心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备知识,可与备思想结合起来进行。可注意阅读思想性、文化性较强的报刊,还可进行搜集、分析事例的训练,大致做法为:通过课外阅读每周搜集三至五个事例,并列出每个事例可用来阐明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备生活,这有多种途径,如

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真要备好生活,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

拓展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声名远播的造就并非所学专业,而是主业之外的另一番作为。

鲁迅和郭沫若,本来是去日本学医的,最后却都成为了一代文化巨匠。

余秋雨本来是搞戏剧教育和艺术理论的,但让他闻名于世的却不是学术专著,而是文史散文。

黄渤自小喜欢唱歌,高中毕业后组建了一个“蓝色风沙”乐队,在全国走江湖,倾心付出近十年的音乐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无意间被宁浩相中,一块《疯狂的石头》让他在银屏上持续“疯狂”起来,终于登上了第46届金马奖影帝的宝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人生发展的轨迹和成就,很难预料会在哪个节点上时来运转,有时还会偏离自己的初衷。在有些人那里,无意间的造就反而比刻意作为还要精彩。于是,人们不免要感叹“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其中的奥妙恐不仅仅是机缘巧合,而是与个人固有的潜质有很大关系。不论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也不论是半路出家还是被迫无奈,如果缺乏相应的天生资质、必备的人生积蓄、不弃的意念坚守,也会与迎面而来的机遇擦肩而过。

人生因“副业”而精彩的现象还启示我们,成功的载体没有高下大小之分,卖豆腐的与铸钢铁的都有可能成为“大王”;在事业的选择上,千万不能总是幻想自己要成为什么,而是要多想想自己能成为什么;当你发现一条路走不通或走不顺时,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优势,转一下脑筋,换一条路径,改一个行当,变一个角色,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第五篇:作文选材

作文选材

选材,即根据题目的要求考虑些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作文中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如何审题,这一讲我们将学习这类文章如何选材。我们知道,要想写好记叙文,就必须精心选材。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材料,就无法写好作文。命题作文在规定的范围内,可写的材料往往是很多的,这就需要进行选择。那么,怎样选材?选材的标准是什么?

1、(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我们知道,一定的材料只能表现一定的中心,一定的中心要通过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还有,文章的中心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确定了,又对材料起制约、统帅的作用。在构思文章时,选什么材料,确定怎样的中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例如:作文题目“中学生的一天”。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就会想到具体每天的生活:睡觉、起床、上学、做操、活动„„,一天的生活,有快乐,有烦恼,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郁闷,到底哪天最典型?哪天的生活能反映中学生的特点?什么样的生活才有特色?经过反复推敲,确定一个主题。

如果确定的中心是学习生活使我变得成熟,那么,在选材时就要考虑,凡能表现这个中心的就选用,安排好详略,组织好结构,就可以写成文章了。

2、选取新颖的材料

材料新颖,读者读起来才有兴趣。什么样的材料才算新颖?其实,“新”“旧”是相对的,同一件事,对他人可能是“旧事”,可对自己就可能是“新事”今天可能是“新事”,明天可能就变成了“旧事”。所以,要想材料新颖,就要尽量及时地选取那些新鲜而有意义的事作为作文的材料。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我们的周围,每时每 刻都有新的事情发生,要学会观察,善于捕捉。

例如:作文题目“记一件事”。这个题目从选材的角度看,比较宽泛。但要做到新 颖,就需要动脑筋。

“生病”、“过生日”“补课”写得太多、太俗,“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不是很熟悉,没有切身感受,所以,要选择那些能反映自己特点,反映自己真实感受的别人未写的事情,这样才能吸引人。

3、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我们能从生活中选取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材料,那么,这样的材料是会很多的。例如:作文题目“我的业余爱好”。拿到这个题目,就要考虑:自己的爱好是什么?有怎样的具体表现?这个爱好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把这些内容思考,认真组织,就不难写出一篇好作文来。

4、要选择真实的材料

有些同学写作文,往往爱编造故事。他们认为,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真人真事?天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还有什么可写的?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去观察,没有去认识。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你没有注意到,或注意到而没有去理解它的意义,你就没的可写。

相反,如果你注意到了,而且理解了它的意义,那你就有了写作材料。记住:胡编乱造的东西,连你自己都不能被感动,怎么能感动别人?

例如:作文题目“我做错了一件事”。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时不时会犯一些错误,其

中有些会终身难忘,当你经过仔细分析,从中吸取了教训后,错误就会成为你健康成长的财富。这就是很好的材料。

总之,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选取真实、新颖的材料,写自己熟悉的事情是选材的关键。另外,抓住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以及深刻的意义,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题目: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1990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试题

指导:这个题目,要求写一篇以词为主的记叙文。

凡写和“我”有关的一件事的记叙文,例如:《我经历的一件事》、《一件难忘的事》、《值得回忆的一件事》、《给我教益的一件事》等等,有一些共同点:

都是写一件事,都是用第一人称叙事,所写事情是用“我”的眼睛去看,是用“我”的心去感受,是以“我”的口吻来评价,是写“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忆。这篇文章也是如此。

这类作文也有不同点,就是题目中的修饰和限制成分不同,这就决定了文章的内容和所表现的主题的差异。如“难忘的”就要写出它为什么难忘;“值得回忆的”则要围绕“值得”二字下功夫;“给我教益的”重点要写出事情本身的教育意义。这篇文章则要求我们用自己所经历的事反映“我”在成长中。“成长”一词是题眼。

这篇文章的选材范围是比较广的,学校社会、家庭中可供选择的事例很多,但是能否找到最能反映自己是如何成长的材料,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也是构思这篇文章的难点。

因而,要认真地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方方面面:思想品质上、学习上、生活中等等。联系自己的切身经历,选择一件最能反映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事情来写。

写这个题目,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握不好重点,写着写着就节外生枝,带出许多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把文章写成了《我在成长中》。或者没有重点地泛写集体活动,把文章写成了《我们在成长中的一件事》。这两点,应当注意。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爸、妈,我回来了。”我推开屋门,喜气洋洋地跟父母打着招呼,“这次我在学校举办的知识竞赛中,拿了个第一名。”我一边炫耀着自己的“功绩”,一边看着父母的表情。“是吗?”爸爸点了一下头便和妈妈进屋做饭去了。“好了,今天晚饭要有好菜了。”我想着,眼前似乎已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耳畔似乎回荡着不断的夸奖声„„

“开饭了!”我几步跑到桌前,奇怪,面前摆着的只是平日的家常便饭。“可能把好菜藏起来了,呆会儿好让我大吃一惊吧!”爸爸、妈妈像往日一样坐在桌前吃了起来,我还在伸长脖子向厨房张望。

“你怎么还不吃饭?”妈妈捅了我一下。“啊,怎么他们没„„”顿时,我的心凉了半截,我用筷子扒拉着碗中的饭,往嘴里塞着。吃饭时,父母只字未提我拿第一的事,更甭说什么表扬了。我的心全凉了。

晚饭后,我独自呆在房里生闷气:难道我这个第一名就换来这些?怎么也该夸我几句呀!我的眼泪顺着脸颊滴到了眼前的奖状上,把“第一名”那三个字都浸湿了。

“好了,别想了,反正事情已过去了。”我拉开抽屉,漫不经心地翻找着东西,突然我被最底层的一个纸卷吸引住了。我拿出一看,是张奖状。

上面写着:“李明同志在执行卫星发射任务中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特颁此证。”那张奖状因为长期放在抽屉底部都有些泛黄了。“怎么?爸爸从来没有提过此事呀?”我不禁回忆起爸爸那些往事。

爸爸曾先后七次下太平洋执行卫星测绘任务,顶烈日,冒酷暑,辛勤工作。可是,每次回家他都是默默无闻的蜜蜂,不去学大吵大叫的知了。

想到这些,我明白了:爸爸妈妈认为我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去哄了。他们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我要谦逊,不要沾染上浮夸、自满的恶习。多么纯真的爱呀,我的眼睛又一次被泪水湿润了,赶忙把自己的奖状同爸爸的奖状一起放在抽屉的最底层。

简评:“我”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于是颇有点得意洋洋,等待着父母的夸奖和犒劳。当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便泪湿奖状。前半部分心理活动描写得十分真实,也很细致。

后半部分写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这里没有像一般同学那样,让主人公用千篇一律的说教来启发教育“我”,而是巧妙地安排了情节,使爸爸和“我”对待荣誉的态度自然地形成了对比,“我”由此受到了启发和教育,领悟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最后作者把自己的奖状与爸爸的奖状一起放在抽屉的最底层,表达了作者决心用行动向爸爸学习的愿望。立意深刻,材料安排也较得体。不仅如此,本文的语言既朴实又生动。“我”拿了第一名时的喜悦,吃饭时“伸长脖子向厨房张望”的神态,以及眼泪顺着脸颊滴到了奖状上的细节,都使一个中学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结尾部分写到平时爷爷经常鼓励我的那简短而深刻的话:“去做默默无闻的蜜蜂,不去学大吵大叫的知了”,既是对爸爸谦虚品格的刻画,又是“我”之所以改变看法的原因,同时还点明了这件事在我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意义。

这个材料还可以用在《使我深受教育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我家中的一件事》、《榜样》、《成长的脚印》、《在爸爸的影响下》等文题中。

前三个文题使用这个材料时,只需变换原题中扣题的文字。《榜样》则应围绕表现爸爸的品质方面再充实一些内容。《在爸爸的影响下》、《成长的脚印》则应强调此事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题目:我和班集体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1994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试题

指导:本题中的“和”字很重要。它要求文章内容一定要表现出“我”与“集体”的关系。尽管“我”与“集体”都要写,但并不是各占一半,要侧重写“我”。因为题目中“我”在前。

这个题目对选材作了一定的限制,只能写“我”在班集体生活中的经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选取一个完整的事件或两三个富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要选自己感受较深的事件或片断。

为了使文章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往往需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如果你选择的材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那么可以运用简洁的议论结尾,并呼应开头;如果你选择的材料是两三个生活片断,那么可以用精当的议论作为过渡,把几个片断联系在一起,构成有机的整体。

写这篇文章应该注意两点:首先应该弄清“班集体”是一个集体,而不是某一个人,不能把某一位班干部或某一个同学当作“班集体”写出来。另外还应注意,不能认为“我”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写了班集体就算是写了“我”,那就写成了《我的班集体》了。

[例文]

我和班集体

光阴荏苒,三年的初中生活已经结束了。可我是和我的班集体一起长大的啊!让我怎能不留恋呢?

三年时光,也长也短,许许多多往事已随时光悄悄流逝而渐渐淡忘了,但在我心灵深处却有一缕怎么也挥不开、擦不掉的记忆,让我总也不能忘记。

初二时全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我报名参赛的项目是初中女子800米长跑。比赛开始了,全班同学目送我走向比赛场地。

生活委员还跑来把一块巧克力塞在我手里,说:“争第一啊!”我笑着点点头,从他的目光中,我感到了信任和希望。我充满自信,迈着大步,站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相信,第一是我的。

200米过去了,400米又过去了,我的腿有些软了,稍微放慢了步子。突然一阵助威声传进我的耳朵里,看台上我们班同学都站起来了,有的还站在凳子上。

我的心跳得快极了,为了我们班集体,我要争第一!我使劲摆臂,用劲向前冲,几乎要摔倒了。呐喊声没有停,我已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了。

还差200米,我发现后面的选手要追上来了,喘着粗气,我想甩她,可是力不从心。我奋力跑着,恨不得一步跑到终点,只觉得后边那位选手一阵风似地超过我去„„比赛终于结束了!我名列第二。

我哭了,我们班的同学跑过来,扶着我回到座位上,给我披上衣服,大家鼓励我,安慰我,说:“第二也很不错。”我的泪水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流。

生活委员又买了一瓶汽水送到我面前,说:“在我们心中,你得的是第一。我们爱的是你那尽心竭力。”我不哭了,和大家一起笑,一起大喊,为别的同学加油。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久了,我没有忘,更没有忘的是那56颗一起跳动的心啊!这样一个班集体,让我怎能不留恋?我爱我的班集体,爱那56颗红心,爱那份尽心竭力。

心中默默地祝福,愿大家总是尽心竭力,愿大家的明天更灿烂,更光明!简评:本文作者选取了自己在学校生活中一件难忘的往事作为材料,紧紧抓住了“我”、“班集体”两个方面进行描写。

“我”为集体争光,班里同学们对“我”鼓励、安慰。我与集体,运动场与看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形象地表现出“我”与“班集体”亲密的关系,提示了个人只有融入于集体之中,才能产生巨大力量的深刻主题。

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开头用“可我是和我的班集体一起长大的啊,让我怎能不留恋呢?”扣题,结尾又用“这样一个班集体,让我怎能不留恋?”呼应开头,再次扣题。

文章结尾的祝辞,看似与题目无关,但却真切地抒发了“我”对集体的留恋,对同学们的祝愿,暗扣主题,使文章更加情深意浓。

这个材料,还可以用在《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能泯灭的记忆》、《我忘不了》、《留在记忆深处的》、《初中生活二三事》、《难忘的初中生活》、《记一次比赛》等文题中。

《记一次比赛》可以把范文的材料分为赛前、赛中、赛后等三个阶段来写,重点写比赛时的情况。《初中生活二三事》、《难忘的初中生活》可以把这个材料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它几个题目,则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开头、结尾和议论部分进行适当的改换,原材料大致可以用上。

示例

题目:真没想到

要求:(1)或选一事,或选一人,或选一物,或选一景,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3)如写到学校、教师、同学,一律用假名代替,否则扣分。

——199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

指导:“没想到”已是出人意料的意思,加上修饰词“真”字,更是在意料之外了。所以我们要写的内容不能平平常常,要让人吃惊,让人喜出望外,让读者也“真没想到”。

写此文在构思上应注意三点:

第一,要写出事情的积极意义。不要光想着怎样让人出乎意料,而忘记写文章的目的。从选材的性质考虑,我们可以写好事,也可以写不好的事,但无论哪个类型的事都要写出它的积极意义。

第二,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事来写。因为这个题目的选材范围很广,可以写校内的、家里的、公共场所的,凡是出人意料的事都可以作为材料。但只有亲身经历的事,才能写生动。

第三,从文章结构上讲,要着重写出“没想到”的方面。这方面可在事情的过程中,也可以在事情的结尾,其它方面也要作必要的交代,使文章清楚明白,结构完整。

[例文]

真没想到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小鸟们在枝头唱着歌。这时,一对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在四处寻找可落户的地方。

真没想到,它们竟决定在我家的房檐下做窝了,它们天天找草衔泥,忙忙碌碌,不几天,窝就搭好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它们飞到南方过冬去了„„ 那外表看起来很漂亮的燕子窝,常常引发我的好奇心:这个窝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天,终于耐不住诱惑,我找来了一个梯子,请爸爸帮助摆在房檐下。

我爬上去,站在上面,向里张望,突然,从燕子窝里伸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唧唧地叫着,把我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仔细一看,竟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麻雀。真没想到,麻雀占了燕子窝!

一定是麻雀看燕子窝里很舒服,又没有主人,就强占了人家的住处。想到这儿,我不禁担心起来,明年燕子回来,到哪儿住呢?会不会发生一场燕雀大战呢?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树,吹红了花,吹醒了生命。那对可爱的小燕子也回来了。它们来到自己的窝边,不停地飞来飞去,显然已经发现自己的家被别人占了,飞了几圈后,它们双双落到不远处的小树上,相互唧唧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办法。我望着那对燕子,心想:燕雀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忽然,两只燕子一齐飞向蓝天,我想:大概是找它们的伙伴来帮忙!可是它们飞回来时的举动,马上否定了我的想法,因为,飞回来的燕子只有两只,而且它们的嘴里还衔着草和泥。它们要和麻雀做邻居了!这个结局我真没想到,但我由此而想到了许多。这两只燕子能和“侵占着”为邻居,是因为它们把原来属于自己的鸟巢不仅仅看做是自己的家,而看做是鸟类共同的家。人们如果像这对燕子一样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生活该 是多么美好呀!

简评:这篇文章的选材令人耳目一新,可能让你“真没想到”。文章的主人公是“小燕子”,文章的主题是由小燕子宽容的行为而得出的:“人们如果像这对小燕子一样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呀!”由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之间的故事,悟出如此深刻的道理,的确让人“真没想到”。

写好这篇文章,离不开作者细致认真的观察:“它们双双落到不远处的小树上,相到唧唧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办法”。

这生动的情节,不认真观察怎么能写出呢?光观察还不行,还需要思考:这两只燕子能和“侵占者”为邻居,是因为它们不认为那只是自己的家,而认为鸟巢是鸟类共同的家。这就是作者思考得出的结论。可见,观察与思考对于写作作文是十分必要的。

题目:心愿

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2)适当穿插一些议论和抒情;(3)篇幅不少于500字,不超过700字。

分析:“心愿”是一种实现了或没实现的发自内心的愿望。它可以是一个美好的念头,也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人称较自由,可以用第一人称抒写自己的心愿,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叙述他的心愿。

选材的思路要开阔些,实现了的和没实现的都可以写。比如,我们班同学有当选先进班集体的心愿,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我有加入校足球队的心愿,但一直没有实现,不过我没有灰心,仍在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心愿。

还可以从表现我对某种现实的不满写起,表明自己有什么心愿,比如:我在家里是个小皇帝,父母把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了,我的心愿是父母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让我学些本领。

又如:父母对年迈的奶奶不孝敬,邻居的阿姨对有病的爷爷不闻不问,我对此十分不满,我的心愿是尊敬老人之风吹进每一个家庭。„„材料是很多的,但无论选择什么材料,都要通过具体的叙述回答: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心愿?如果心愿实现了,则要写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其中有什么坎坷曲折;心愿没有实现,则要写出受到了什么阻碍。

由于这篇文章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所以适当抒情和议论都有助于中心的表达。

心愿

在我的心底,总埋藏着一个美丽的心愿,它或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但更会随思想的成熟而日趋强烈„„

孩提时,我曾有个心愿想当个画家,我掏出了积蓄多年的压岁钱,兴冲冲地买回了画笔、画纸,又报上了“少年国画班”。我在桌上摊开画纸,挥洒大笔,一座座山峰,一棵棵青松,顿时呈现在画笔之下。时不时,后退几步看看效果,俨然一副“老画家”的派头。

正当我兴致浓郁之际,爸爸把我叫去:“我去过你们学校了,听老师讲,最近一次测验你从第十名跌到第十五名,大退步了!这样你还画什么画,马上停止!”

于是画笔、画纸被束之于“高阁”,“国画班”被改报为“课外英语班”,我的心愿破灭了„„

学画不成,我又萌发了集邮的愿望。我主动担任了取信工作,为的是取下我钟爱的邮票,又东奔西走到亲戚家搜集邮票。眼看那本自制的集邮本越加充实了,古今中外,大千世界,尽在方寸之中,真是其乐无穷。

正当我对集邮如痴如醉的时候,爸爸又把我叫去:“你怎么又搞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集什么邮,能考上大学吗?不许集邮!”

集邮本被付之一炬,又一个心愿破灭了„„ 接下来便是一段埋头书卷的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介绍李四光的电影,又梦想做一名地质学家。我千辛万苦从太湖旁拾来的鹅卵石,从天平山下采集的火山岩,又全被爸爸扔进了垃圾桶,留给我的只是厚厚一叠参考书。我的心愿再次破灭了„„

爸爸啊,爸爸,你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实现你那让我考上大学的心愿,可你知道我的心愿吗? 简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十分深刻的。作者回忆了自己的三个心愿都被父亲以考大学为由而扼杀的事实,深刻地反映了孩子天真纯洁的愿望与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的矛盾。这一主题足以引起读者的深思。

作者选择的材料反映了家长在当今考试制度下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同学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可是由于不善于思考,不善于积累,“事到用时方恨少”,在考场上不能很好地发挥,写不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其实,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深刻,并不取决于事件的大小,只要善于挖掘,小事也能反映深刻的思想意义。本文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从选材的角度,它完全符合我们所讲的选材的标准,而且运用自如,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选材四要素

作文在确立主题之后,接下来就要想想如何选材了。生活中可用素材多如牛毛,怎样才能从中挑出最好的呢?依照以下四个原则进行,准保管用。

首先是真实性原则。也就是要选择准确、真实的材料。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经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古人也是非常重视文章的真实性的,他们把真实视为文章的生命,认为文章应该情真、理真、事真,否则文章就没有了生命力。所以我们选材时要注意选择那些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人和事。只有用真实的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写歌颂老师的作文,不少同学提笔就写老师带病上课、细心帮“我”补课,或者深夜还在批改作业等。这样凡而泛的作文,读者一看就会笑掉大牙:哪有这么多老师都喜欢生病的?有一名学生如实记下了正月初十班主任冒雨骑着摩托车来接因无钱报名而辍学在家的“我”返校这件事。因为有真情实感,又辅以了细腻的环境和心理描写,作文写得凄切生动、感人肺腑。

其次是代表性原则。也就是精选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最能深刻表现主题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作文不是普通的堆砌材料。作家魏巍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印象是清楚明白的。”我们在选材时应该注意甄别和优中选优,不能是材料就用上,把作文写成了叙事的流水帐。

例如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于诺曼底战役的“文章、书籍多如过江之鲫”(蒙哥马利语),入选我们教材的课文《勇气》就是其中的一篇。这次战役该有多少动人心魄的大事啊,但作者以犀利的眼光,仅仅选择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位法国妇女在极其危险和无限悲痛中两次救助美国伞兵)就鲜明的表现了主题。甚至在今天读来,该文仍然能够涤荡读者的心灵。

第三是时代性原则。也就是要优选新鲜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材料。

“文贵于新”,选材时注意将目光移到大家所关注的最新热点上,从生活的海洋中捕捉那些闪烁着时代风貌的浪花,可以让作文新颖独到,让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有位学生论证“疏忽大意要不得”,选取了今年7月中旬淮河大水时防汛指挥部根据气象专家的建议,果断提前三天开启洪泽湖的泻洪闸,腾出十几亿立方的空间以迎接三天后的最大的洪峰,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作者接着写道:“试想,如果抱着早三天晚三天无所谓的思想,那么蓄水空间尚未腾出,上游洪峰汹涌而至,一旦堤崩岸垮,人民的生命财产、国家的厂矿企业,全部会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论据取自于刚刚发生的现实,不仅论证有力,也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美好心灵。

第四是情感性原则。就是要精选你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

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选材时要尽量挖掘真正打动过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让故事中渗透着真挚浓厚的感情,让景物里饱含着朴实浓郁的感情。只有充满感情的生动描绘,做到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才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如课文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选取车站送别一节,极力渲染父亲臃肿的身体和攀越月台的背影,从而触动作者心中的感情,并且由此升华,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以上,是我们作文选材所要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机械的一条条照搬照办,而应该灵活的做到:选材必严,浮材必删。就像契诃夫所说的那样:“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剔出罢了。”

下载关于作文的选材(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作文的选材(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选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冬梅 选材的要求 1、思想健康,力避禁区 “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

    作文如何选材

    作文怎样选材 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人民的勤......

    作文选材

    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教学目标 1.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择作文材料。 2.学习围绕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重难点 1.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择作文材料 2.学习围绕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作文选材

    作文选材 第一部分,选材的要求 1、要选择小而有意义的材料。 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去拣"大"材料,比如写《我的爸爸》,就要去想爸爸干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

    关于作文选材

    关于作文选材 我发现,老师在批改高年级的作文时,符合大纲要求的学生作文老师未必能给评一类文,只有“选材新颖、描写生动”的文章才有可能获得一类文的成绩。 选材新颖的确非......

    作文选材与立意之“以小见大”_导学案

    初二作文选材与立意之“以小见大”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2、从小事中发现生活的规律,探寻人生的真谛。 3、作文中学会用小事反映大主题,即......

    作文选材立意

    作文选材与立意 立意 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 何谓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

    浅谈小学生作文选材(大全)

    浅谈学生作文选材 《新课标》中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中写道:“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