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1、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从对话效果看,有点、拨、挑之分。请从对话效果的角度,辩析点、拨、挑。答:一点:“此时无声胜有声””
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展开对话。学生对话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精华所在,听清楚双方的主要认识偏差,听清楚双方对话的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
二拨:“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可以用“双法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有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作用。
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山用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的句子,按理„鸢飞戾天者‟应该更加激发功名之心,怎么会„息心‟呢?我认为作者在写作时有疏漏。”对于这样的观点,有些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反对者认为“因为作者看到寒树们„互相轩邈‟,感到这样争下去没有意思,于是才有了„息心‟的心理啊”,一时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的角色,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看到的仅仅是山上的树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醒悟过来:原来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促使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了,“峰”只是作者议论的一个媒介。教师的一个问题就能使对话难点处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由此可见,生生对话中不可缺少教师的引导。
三挑:“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些具有人文教育意义或者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人文主题的深刻体会。
在教学《寒风吹彻》一文时,在差不多结束对文章语言魅力探寻的生生对话时,最后发言的女同学在充分肯定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后提出,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但她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它写得太灰暗。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并没有轻易放过,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他立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对话深入了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苦难的文章,写得比较灰暗,与我们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
点,气氛之热烈,发言之踊跃,观点之鲜明,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对话的结果是,大家普遍认为,对于身处城市的当代中学生而言,对于苦难的理解与认知基本是缺乏的,读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了解在我们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苦难之中,还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窘境,知道了这一切,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反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切,我们可能对民族的现状一知半解,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又如何想到关心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编者人文教育的主题的。
2、简要说明:提问和追问的联系和区别。
答:所谓提问就是提问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一、提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二、通过课堂中师生的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的新鲜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
三、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
四、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去把握它?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追问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可以正面设问,也可以反面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3、简要说明:讲述和讲授的区别。
答:它们都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讲授有多种具体方式:
一、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
二、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
三、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
讲述是讲授的一种具体方式。
4、完整地设计一篇课文(或作文)的教学,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并有设计说明,可以单独写,可以融在各部分中。
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永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而且本诗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学情分析:杜甫的这首诗,从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作为初三学生应该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领会诗歌的内涵,体味诗歌的意境。
2、让学生了解杜甫的诗风,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其在学习诗文的过程中受到作者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的熏染。
四、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过程中,理解诗中的细节描写与精当的用词。
2、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诗基本风格。
2、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3、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六、德育渗透: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七、教学方式: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多媒体课件辅助。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杜甫这个名字总与唐朝的那场八年之久的战乱紧密联系。让我们一起回忆,在学过的杜诗中,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过怎样的灾难?
《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妪从军的辛酸无奈凸现了战争的残酷。
《月夜》中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妻离子散的孤怜悲怆映出黎民的凄苦。(多媒体打出诗文)
而诗人自己在这场战乱中的际遇如何,有人总结为"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投过安史之乱迷茫的硝烟,让我们一起走进郁积了杜甫苍老泪水的那间茅屋……
(二)、读诗环节:
1、朗读——要求:声音放开,字正腔圆。达到整体把握诗歌、正确辨音正音的目的。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巡查纠正,最后将易读错字词板书。)
2、诵读——要求:结合诗人背景遭遇,融入情感体会。达到初步理解全诗情感基调的目的。
(教师放背景音乐,乐声沉重、悲怆。学生自由诵读,同时体会情感。)
3、品读——在以上两步骤的基础上,指名请情感较到位的同学单独朗读,其他学生进一步向深处理挖掘。
(三)、探究环节
第一版块——走近秋天草堂
诗歌第一小节:(八月秋高风怒号~~~下者飘转沉塘坳)
提问:诗中秋风的特征是什么?请分别用原文的一个词和自己思考得来的一个字作答: 明确:原文:“怒号”;自己思考:狂。
提问: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明确:“怒号” 运用了拟人手法说明风之强烈和无情。
提问:“卷”和“吹”、“刮”相比,好在哪里?
明确:“卷”字很形象化,有力度。
提问:在秋风的肆虐中,茅屋发生怎样的状况?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明确: 运用了“飞”——“洒” ——“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小结并板书:狂风破屋
诗歌第二小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
提问:请学生描述作者眼看茅草纷飞、草堂颓败的情景时,心中所想。建议将语言组织成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
明确:诗人心情无可奈何、悲伤自怜。
提问:一群顽童的出现,使作者刚经历“天灾”,又面对“人祸”。“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不到五十岁,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明确: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提问:“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屋被吹破,日子困苦;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可请学生设计动作表情,自创情景,进行演读。)
小结并板书:顽童抱茅
诗歌第三小节:(俄顷风定云墨色~~~长夜沾湿何由彻)
提问:秋风秋雨愁煞人。伴着凄风冷雨对破屋家人的侵袭,我们看到了怎样悲惨的场景,请用文中字词作扼要回答。
明确:“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 未断绝”—— 长期颠沛流离,家境窘困,清贫无助。
提问:这样的雨夜,作者会想到什么?他会为自己贫苦命运和悲惨境遇作怎样的哀叹呢?
板书:夜雨湿屋
自然过渡到下一版块——
第二版块——聆听诗人心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提问:为什么不能在诗歌开篇提出这样的心声,全诗前面的内容有何用意?
明确:诗人正是从身边亲历的悲苦遭遇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所以,前文所写内容正为后文这一伟大感人的感慨做了具体殷实的铺垫,更能令人佩服作者这种忘我为人的高尚情怀。
提问:请用一组四字词语概括以上诗句的内涵
明确并板书:心系百姓、忧国忧民、牺牲自我、无私奉献。
第三版块——延伸广阔空间
拓展
1、诗人并未因为自身困苦而忧伤悲叹,却把眼光与笔椽探入到更伸更广的国家百姓上。请同学们回忆在课外阅读或电视、电影中看到的有关安史之乱的画面、诗句,谈谈当时的社会面貌。
例①:《咏怀五百字》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控诉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例②:《春望》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国破家亡凋零破败的场面。
例③:《无家别》里“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拓展
2、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能否列举与之相似的人事与文字,请以排比句式加以阐述。
例: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四)、任务环节: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五)总结环节: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变为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了。
(板书):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十、设计说明:
以往的语文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陈旧”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再围绕这些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这样做,明显违背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造成了语文课程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偏低的现象。
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5、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用什么手段引导?可举例。
答: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学会提问题,尤其是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尤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实践与思考,粗浅地谈谈在教学中,我是如何引导学生提问题的。
一、教师自身树立 “提问题”的意识,榜样示范。也就是说对要交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而不能连自己都一知半解,而且对书本的所谓权威知识要敢于挑战,要敢于有自己的观点。记得我在教学一个单元的日积月累时,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课前,我觉得这是很简单的教学,开始没在意,习惯性的把“泊po ”读成了“bo”,几遍过后,我问自己:“梁山泊bo听起来好像是人名,而梁山泊的军师中的梁山泊应该是个地名,究竟 ‘泊’该怎么读呢?”于是我赶紧查字典弄清楚,好险,真的读“ po”。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再在班上读,结果学生全部读成了“bo”。我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的课前自问。于是我问学生“那谁能说说这句歇后语的意思?那‘梁山泊’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读、解释,真感觉到这个“泊’字在这里的读音有变化了,大家有的议论,有的查工具书,一下子解决了问题。我相信这个字的读音以后无论在哪,学生都不会读错了。然后我告诉学生,我先前也读错了,后来就是因为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才知道。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凡事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行。
二、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积极性,鼓励提问。首先让学生形成统一认识,即谁在课堂上提问,谁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谁提的问题有难度,就证明谁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响亮地提出一个口号:“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允许他们在任何时候,提出任何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要看到其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给予肯定,例如我在教《变色龙》时,有位差生问:变色龙的身上有什么是“不变”的?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这位学生见自己一炮打红,自然洋洋得意,其学习的自信翅膀也就硬了许多。
三、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培养提问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玻尔由于改变了提问方式,从而创立了著名的量子力学理论。所以掌握提问方法是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善于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课型中学会提问,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我们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会问几个“为什么”,而应该培养学生善问,问得深,问得准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这样几种提问的方法。
⑴、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三颗枸杞豆》,学生提出:课文着重写三叔给我的启示,为什么不以《我的三叔》为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枸杞豆”为主旨象征安排文章
结构的,通过三叔把枸杞豆郑重地托付于我,写出了本文真正的主旨——珍惜青春,珍惜时间!。
⑵、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有些词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有时候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太显眼,但是只要我们紧紧地抓住它,联系文本和生活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就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甜甜的泥土》,我强调学生课文最后一句话,一个学生读完之后便问:“泥土的味道会甜甜的么?这里有没有什么深刻的象征意义?”这个问题起到了“画龙点晴”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抓住中心段进行质疑。有的文章很浅显,如果就从内容着手,会觉得没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中心段进行提问,然后把问题像网一样撒向整篇课文,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⑷、对矛盾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草》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个“担心”是不放心的意思,作者真的是对杨光不放心吗?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实践证明:只要注重培养,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6、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教师该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答: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作为语文教师,每天都要接触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浩瀚如海,作品中古今意义的变化也很多,在讲课时总是辛苦地教授,但还是难免有疏漏和说错之事。以下就是我在这方面的亲身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记述了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二句诗“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那一天,我在导入课文后,进行了示范朗读,目的是让学生在我的示范下读准字音,在领读时,把“裳”念成了“shāng”这我觉得没什么异议的,同学们也学的不亦乐乎。没想到,下课后,课代表走到我跟前拿着字典,略显紧张而又不得不说十分着急的神情说:“老师,您把‘裳’的音读错了。”我有些紧张,因为课堂出现了错误。她接着说:“‘裳’在字典中有两个音,一个念‘shāng’一个念‘cháng’,并且念‘cháng’的意思是遮蔽下体的衣裙,我想古代女子从着装看,应该是穿的裙子而不是纯粹的上衣裤子组成的衣裳吧,因此在这句诗中应该把‘裳’念成‘cháng’的音,老师您说对吧?”望着她探询的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心里既有喜悦,也有不安,喜的是学生有这种大胆的质疑好学精神,不安的是如果教错了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而且而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教错了,多不好意思呢。我轻轻地按着她的肩膀说:“老师回办公室再和其他老师讨论一下,下节课给你答复吧!”这堂课后,我是带着满心的疑问和不安回到了办公室里。
听了我的传述及提出来的疑问,我了解到同办公室的其他几位老师在授课时有的念‘shāng’有的念‘cháng’,大家相互研究了一番,后来确定确实念‘cháng’,理由基本和学生阐述的一样,这让我觉得有些惭愧,没想到学生也是良师呀!
下一节课又到了,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我诚恳地对她说:“谢谢你对老师的指正”并且对大家说:“唐代的散文家韩愈曾经在《师说》中说了这样的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你们在某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老师的老师呀,今天,这位同学就作了我的一字之师。”这节课轻松又愉快地进行着。自此后,同学们都觉得我没有老师的架子,敢于提出问题,质疑的学生也多了,更爱学习语文了。
这件事过后,给了我许多启示,真的体会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们就应该敢于接受学生的质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当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时,不能因面子就一味错下去,要及时纠正,并坦诚相待学生。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保护学生质疑发问精神,还能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是“活到老,学到老”,而我们的教师也应该是“教到老,学到老”,不单是要向书本学,还要肯于低下头来向学生学。只有这样在教中学,学中教我们才会实现“惟吾得一馨这陋室,换得桃李满天下之芬芳”的教学宏愿。
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7、你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答: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基本方法
读书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就是读教材。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纲导读。学习新内容前,教师向学生出示精心设计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提纲中提出的问题阅读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新授课或单元复习。提纲导读的特点有:一是强调知识结构的作用;二是问题多、阅读量大;三是问题问得比较直接,学生自己基本能解决,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标注“是什么”和“为什么”等;四是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提纲的导读起到使学生快速熟悉教学内容的作用。这种阅读属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以识记为目的的阅读”。提纲导读,能够使学习内容更清晰。
(2)示范朗读。朗读可以由教师示范,也可以由学生示范。示范朗读能突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青少年时期,对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阅读。阅读并不是为了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用来回答问题,而是为了使他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有那种不一定要识记,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解剖”的东西,才能最有力地影响个人。可见,示范朗读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3)接龙诵读。即一个同学接一个同学地读。读的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下一位同学接前一位同学的内容的顺序往下读。由于不知道下一位要读的同学是谁,所以课堂上每位同学都努力地保持着对阅读内容的注意力,这样有利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种阅读方法一般运用于比较长的文章。
(4)角色扮读。指几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对话的形式读。比如按角色扮演、按不同观点扮演(辩论)等。这样的阅读能把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放松紧张的神经,同时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5)全员默读。指全体同学不出声地带着问题阅读教师指定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的阅读内容远远超出了提纲导读,它强调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主张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阅读材料。这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智,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的阅读。
(6)全员齐读。指全班同学一齐读教师指定的内容。齐读的内容应该是教育或教学中的重点,因为齐读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7)全员乱读。全班同学一齐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一部分或全部,但是不必考虑是否和他人语速一致,只需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既可。
——读漫画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标题;然后读漫画中的内容,包括漫画主体是什么,是人物还是借喻物,有什么表情和语言;最后把标题与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漫画的含义。
——读图表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图表的标题,即是什么图表;然后读图例或文字项目;再读数字;最后把前几项内容综合起来理解。
——读其他相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可以粗读、精读或细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读懂,这是关键;然后提炼或概括出核心词。
——看影像资料的基本方法
认真观看;边看边思考;生成问题或感悟。——读网的基本方法
(1)指定浏览。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浏览教师自己制作的专题网页,也可以指导学生去某网站浏览网上资源或某网页。这种方法适合目的非常明确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课上阅读,也可以在课后阅读。
(2)相关浏览。这种浏览比较适合课后拓展学习或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使用。如学习《论语》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论语》或者孔子的相关资料、网友评论等。再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上网查找、搜集信息等。
8、叙述一个关于激励或惩戒的教育故事,并在故事中有简短的反思。答:故事如下: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取得了对王友影响深远的德育效果,对王友同学的品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来看看,陶行知先生何以能取得如此良好的德育效果。
首先,陶行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总是用心去感化每一个人。他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好校长,学生愿意听他的话。陶行知的教育对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权威性和易于接受性。但威信不是天生的,是在真诚的教育生活中点滴积累起来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
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
其次,陶行知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懂得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恰当的教育。
再次,德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心灵去感受心灵,是否能以情感赢得情感。缺乏情感沟通,或者说缺乏积极的情感沟通是当前德育低效的症结所在。陶行知第一步就在和善气氛中用真诚的谈话,靠融洽的感情进行情感德育。他同时为自己的迟到道歉,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王友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陶行知一直使用的是“奖”字,而不是“罚”字,是充分运用发扬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是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的德育方法。另外,陶行知的谈话时机把握得很好,叫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室,让他有个反省的时间,而又没有延迟太久,体现了德育的适时性和及时性。只要达到德育目的,起到德育效果,谈话就适可而止,陶行知德育前后两三分钟就结束了谈话,决不罗唆。过度的罗唆会让学生反感,减弱德育效果。我们许多老师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就连旁观者都听腻了,这样的德育能起多大的实际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9、请写出一个你最曾经运用过的精彩的作业设计,并简要说明。答: 专题《荷》的作业设计
一、学习资源
1、课本212-226页关于《荷》的专题,你一定得先认真学习哟。
2、专题网站。里面有许多关于荷花的知识、图片、诗歌和美文。荷花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你学习得越多,你对荷花的了解越多,荷文化对你的熏陶就越多!当然不要忘了实地去观察荷花哟。当你带着所学,再来观察她时,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的!
二、关于荷花
1、根据你的学习,说说荷花还有别称。
2、从实用看,荷花有哪些功用?
3、从文人的角度看,荷花身上寄寓了哪些高贵品质,试用几个词语来表示。
4、查找关于荷花的诗词,将你所喜欢的诗句摘录几句(不少与4句)。
三、课堂作业
(一)、描绘一下荷花,感受荷花的外型和姿态美。课前去荷花的生长地观察荷花或者观察荷花的图片,写一段文字,来描绘荷花的优美的姿态。
(二)、阅读短文《往事》,感受美的情怀。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跟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呼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文中令人动心的莲花的往事是指
2、文章第3节写祖父的那段话,你认为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3、文中加点字“菡萏”本是荷花的别称,这里用法特殊,下面用法与此相同的是()A.在我的潜意识里,莲花是长在小河淤泥里的,是很平常的。B.我忽然意识到莲花原来是这样的美丽。
4、文中写荷叶其实又是写母亲一个词语是。文中点明主旨的一个句子是
(三)、阅读短文,体会美的情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晋陶渊明读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读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这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在上面的横线上填上文章的名句。
2、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菊花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莲花其实是写“ ”,试用课文原句填空。①体现莲高洁的句子: ②体现莲端庄的句子:
③喻君子志清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
3、文章写的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还有牡丹?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外链接
1、将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或与别人合作办一份关于《荷花》的小报。要求图文并茂,2、假如让你来培育一种新的荷花的品种,你能不能谈谈你的设想。
3、四、作业反思
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巩固、消化、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作业设计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每个学生都做了两项以上的作业,大部分学生四项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欣喜!反思这个作业设计的成功之处,我觉得自己所做的只有一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精彩都是学生所馈赠给我的礼物。是呀,学生本身是个性的,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也不完全相同,重视他们个人独特的体验,在做作业时,他们对语言文字往往有不同的学习和表达方式。
因此,我在设计这些作业时,关注了个体差异,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从而拓宽了学习空间。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让思想火花迸发,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从而愉快完成作业。作业成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今后得到长足的进步特总结如下:
1、源于课内、拓展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本课作业设计分课堂练习,课外作业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而设计的,而第二部分是所教内容派生出来的。这类题更开放,更具挑战性。两者相互交融,既有三维目标的达成,又有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
2、挖掘潜能,贴近学生
“你学习得越多,你对荷花的了解越多,荷文化对你的熏陶就越多!当然不要忘了实地去观察荷花哟。当你带着所学,再来观察她时,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的!”用这样轻松自然的口吻描述,一下拉近了作业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就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样的题目要求使学生在和谐、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提高了自信。
3、自主选择,轻松完成
作业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顺应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注重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把作业为分若干项,作业内容由浅到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去选择,但也有最低的限度(至少
完成一道题),这样,学生便可较好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4、文本积累,学以致用
以往考查学生语句的积累都是“抄写佳句”,学生对这种机械、重复的运动早已厌烦。因此,本课作业设计更具吸引力,更有实效性。因为学生喜欢的语句肯定是他感悟深透的,把这些语句推荐给好朋友,既能培养交际能力,又是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
这一组作业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广阔的活动空间,包含“读、画、写、抄、查、”等多种形式,既给爱画、爱读的同学创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为爱探索、爱讲故事的同学提供了进一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10、从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角度分析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答:这样的重组,使学生在体悟五首词的同时,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个性的差异、情感的差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科书,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在整体把握教科书系统的前提下,探索改革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改变呈现方式,进行教科书的重组。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教科书的宣读者转变为组织者与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的切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重组和扩展,也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必要性
(1)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提出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
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科书,以积极的心态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
(2)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切合语文教育的独特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深刻发掘、体悟教科书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具体形象,有利于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避免了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式的失败教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也涉及到有关人生、社会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内容纷繁,实践性强。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一个个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是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准确的语感,这些都必须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中融会贯通,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为基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益,提高效率。
(3)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符合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主体不是冰冷的机械,不是一个模具下千篇一律的模型,而是一个个环境、背景、经历、性格各有差异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性格特点各不相同……针对这样的群体,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时因地制宜,事半而功倍。.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
(1)理解语文教材、尊重语文教材是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语文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依据,课堂教学是从钻研语文教材开始的。在紧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只有深刻理解教科书,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编写意图,弄清重难点,方能胸有成竹。而脱离教科书的创造,只能是无本之木。
(2)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应以语文教材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始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科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以教科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方向,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基本方法
教师和学生要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使用,以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这里,介绍几种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方法。
(1)重组语文教材,优化结构。新课程改革下,教科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可对教科书进行重组,适当地换、删、改,优化结构,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可对《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采纳重组的方式,使学生对“说”这种文体有更明晰的认识。
(2)适当拓展,挖掘延伸。以教科书中原有的课文为中心,向与之有关的内容扩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是同一作家的拓展,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同时引入他的《锦瑟》等篇目;可以是同一内容的拓展,如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送别诗;也可以是同一文体的拓展,如“说”或“记”这种文体的篇目;还可以由节选到整部作品的拓展。还有很多种扩展方法,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探索。
(3)专题研究,入木三分。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时,可以做小专题,如把整册书的疑难字词、古诗文的文学常识归纳整理,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做小专题研究,比如把杜甫、李白、陶渊明等作家的作品(教科书内的)以专题的形式深入学习,加深对作家的纵向了解。
第二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1、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从对话效果看,有点、拨、挑之分。请从对话效果的角度,辩析点、拨、挑。答:(1)点:“此时无声胜有声””
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展开对话。学生对话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精华所在,听清楚双方的主要认识偏差,听清楚双方对话的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
(2)拨:“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可以用“双法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有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作用。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山用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的句子,按理„鸢飞戾天者‟应该更加激发功名之心,怎么会„息心‟呢?我认为作者在写作时有疏漏。”对于这样的观点,有些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反对者认为“因为作者看到寒树们„互相轩邈‟,感到这样争下去没有意思,于是才有了„息心‟的心理啊”,一时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的角色,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看到的仅仅是山上的树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醒悟过来:原来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促使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了,“峰”只是作者议论的一个媒介。教师的一个问题就能使对话难点处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由此可见,生生对话中不可缺少教师的引导。
(3)挑:“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些具有人文教育意义或者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人文主题的深刻体会。在教学《寒风吹彻》一文时,在差不多结束对文章语言魅力探寻的生生对话时,最后发言的女同学在充分肯定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后提出,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但她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它写得太灰暗。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并没有轻易放过,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他立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
题,让对话深入了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苦难的文章,写得比较灰暗,与我们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气氛之热烈,发言之踊跃,观点之鲜明,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对话的结果是,大家普遍认为,对于身处城市的当代中学生而言,对于苦难的理解与认知基本是缺乏的,读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了解在我们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苦难之中,还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窘境,知道了这一切,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反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切,我们可能对民族的现状一知半解,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又如何想到关心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编者人文教育的主题的。
2、简要说明:提问和追问的联系和区别。
答:所谓提问就是提问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首先,提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其次,通过课堂中师生的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的新鲜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第三,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第四,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去把握它?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追问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可以正面设问,也可以反面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3、简要说明:讲述和讲授的区别。
答:它们都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讲授有多种具体方式:①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②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③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
讲述是讲授的一种具体方式。
4、完整地设计一篇课文(或作文)的教学,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并有设计说明,可以单独写,可以融在各部分中。
答:《老王》教学设计方案
《老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老王的生活境况较能为同学们所了解,但我认为文章不仅仅是为老王而写,老王仅仅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秉承良心、良知而行的善良群众的代表,他们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的作者一家,更重要的是,他们尊重人的尊严,所以,他们会在作者失意、不被人尊重时,为作者一家人着想,帮助他们。有可能我的观点不为大众所接受,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总比教给他们知识重要。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道形成技能的转型期,对各种文体知识都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课堂上已经形成了自学、交流、合作、探究等能力。对写人写事的文章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的主要内容,并且能自我解读。学生对文章所叙述的事件及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解读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本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课文重点:
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
2、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写上评语。
3、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极“左”思潮在中国泛滥的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征。
教学设计:
1、导入:请同学们注意看文中的这副脸部特写,你从这张脸上读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饱经沧桑、吃尽人间疾苦、凄凉、痛苦等。
(过渡)同学们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联想是丰富的,那么作者写的是这些内容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课文。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识读。
伛 攥 惶 恐 滞 笨 塌 败 荒 僻 骷 髅
(2)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交流对极“左”思潮的了解。
3、整体感知课文。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谈谈文章中哪些方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这里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充分感受语言,感悟课文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索、事件、文章的剪裁、语言风格、人物个性这些方面去感悟。
接着,在充分阅读思考之后,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最后,让学生代表发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以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a、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b、文中写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c、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为什么?
d、文中人物哪个方面最使你感动?
教师小结: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为线索,记叙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四件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却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文中详写了老王给“我”送鸡蛋和油这件事。从这件事中,更见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体会课文如何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象,从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设计: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记叙的是两个善良的人之间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也知道课文详写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临死前送鸡蛋和油给“我”。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学习这一部分。
(过渡)我们首先分析老王的生活境况。
2、精读课文
一、学生精读课文。
思考:老王的生活境况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条件很差,眼睛又不好。当时的社会对他不够关心。
(过渡)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幸者,需要别人关心的人,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去帮助别人。我们下面就去学习第四件事,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二、研读第四件事。
学生齐读:从“有一天,我在家听到大门”直到“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性格、描写的方法、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去思考。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和讨论。
教师小结:老王在死前,还给我送鸡蛋和油,可见他的善良。文章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去描写老王,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刻画老王。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出老王行动的艰难。
三、质疑探讨。
1、学生研读这一部分有疑问的可以提出,共同探讨。
学生发问举例:
a、老王这么对待我的原因是什么?
b、怎么理解文中80页的这段话?(“他赶忙止住我说”直到“站着等我”)
c、怎么理解“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这句话?
d、怎么理解“强笑”这一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的善良,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2、教师小结: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以善良对待善良。
3、拓展延伸
问题:那么,我们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可以引导学生从关注班级入手,进而关注社会。
4、总结全文
(一)、让学生再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收获。
(二)、小结: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
设计说明:
我将本节可设定为三个环节:、读认------读审------读创
(一)读认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接近并体认《老王》一课固存的文化内涵-----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不幸者的关爱,对弱者的同情、尊重等等。
在整个教学开始之前,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最关注的是谁?”(他们的回答可能是朋友、亲人、偶像等等),这些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而我的目的是要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普通人,尤其是其中一些弱者和不幸者,因此我给学生介绍了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从画面上看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这样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思维,带着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文本中寻求答案。
(二)读审过程
读审:学生就体认到的文化成分,调集以往的文化储备来观审,并与作者“交流”,也就是“品味老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如:(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很容易理解这句话字面上的意义。但我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这一句话的文化内涵。(其实这一句话就揭示了人物命运苦难的根源和社会背景------这都是极“左”路线的产物。)
(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作者观点的审查------扬弃------再建,即文化的构建过程。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拿到课堂上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发展,并实现成果共赏。)
(三)读创过程:
读创:使学生与文本内涵两种文化成分通过激烈的碰撞,相互兼容、相互修正、互动发展,形成新的文化成分,促进文化的构建和再建:新形式下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
有了前面两个部分的渲染积累,交流总结也就水到渠成,而“读创”也是本课的高潮,接下来我会和学生一起来“怀念老王”,我们会面对老王的遗像来畅所欲言,我们会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老王”(播放图片)预期效果: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多重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而且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目的是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更灵活地将互动性阅读法贯穿到学习中去。
本节课我希望通过读认------读审------读创这种互动性阅读法让学生能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构建和再造,重建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然后在阅读方法上能够授之以“渔”。
5、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用什么手段引导?可举例。
答:【案例展现】
《威尼斯商人》第二课时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弄明白了节选部分的矛盾是什么以及是怎么解决的,同时也很透彻地了解了夏洛克和安东尼奥这两个人物。这节课我把时间交给你们,看看还有哪些是你们想知道的,你们提问题,我来回答。就一个要求,要和文章本身有关系。
生 1 :为什么是鲍西娅去做法官而不是别人?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开了一个好头。生 2 :鲍西娅是怎样一个人?
师:这又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请问,你为什么想问这个问题?(学生沉默不语)你说不出来,我来试试能不能说出你的想法。这幕戏夏洛克是一个主角,安东尼奥也是一个主角,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鲍西娅。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两位男
主人公的形象,唯独对这个女主角还没有涉及,对吗?我正等着你们问这个问题呢!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 3: 这个戏想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师:这又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你能说说答案吗? 生 3 按照参考书读了答案。
师:知道答案为什么还要问?(学生笑)恐怕有这样一个原因:你们刚才讨论的都是文章的内容,没有涉及到文章的中心。这个问题说明这名同学有很强的中心意识。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语言。
师:很好,用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
生 4 :“你愿意让毒蛇咬两次吗”是什么意思? 师:很好,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生 4 :因为剧本里都没有出现过毒蛇,这里出现有些奇怪。师:非常好,大家发现了吗,这位同学很注意文章之间的照应。生 5 :这部戏剧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师:真好,又填补了一个空白。我们阅读文章,如果知道了社会背景,就能更深入地去理解它。还有吗?
生 6 :作者塑造夏洛克这个人物是为了说明什么?
师:很好,这个问题依然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和刚才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有所不同。还有吗?
生 7 :为什么夏洛克和葛莱西安诺前后称赞鲍西娅的话是一致的? 师:很好,这个问题既是语言上的,又是关乎结构的。……
【案例评析】
在这堂课上,教师的鼓动性很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给予了很高的赞扬,这就缓解了学生提问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愿意展现自己。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对于阅读方面的知识还是掌握得非常好的,而且大家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后面的问题无一例外地是对前面问题的补充。所以,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提问题的潜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教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问题的回答,而只是用种种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把问题都提出来,相信学生如果关注到了这些问题,解决它们是比较容易的,而难的是发现问题。
年龄的增加和被动接受灌输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用各种手段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体验探究式学习的魅力,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增强。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措施
(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教师时刻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爱,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对他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投资,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聊聊最近的读书体会,帮助解答课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问。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的状态是教师调动出来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有疑,有疑而没有解答,同时又有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学生自然就会提问。中学语文中的很多文章,粗看上去都很好理解,学生又不去深入地阅读,自然提不出问题。教师应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的环境中,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发现很多问题了。
(3)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会问、善问。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方向;二是注意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四是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或是进行情感上的迁移,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6、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教师该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答: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也并非事事皆通。新课程本身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就是一种挑战,新的历史教材内容大大压缩,许多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需要教师适当拓展和补充。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质疑空间。例如:我在上《难忘九一八》(《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这一课,当学生阅读“九一八事变”这一框内容时,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教材中写道:“……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那么当时的柳条湖一段路轨属于中国还是属于日本?还有的学生推断:当时日本还没有占领我国东北,柳条湖一段路轨应当属于中国,就算日本所污蔑的柳条湖一段路轨为中国人破坏,可是中国人破坏自己国家的铁路,与日本有什么关系?这不能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借口。
听着学生的议论和质疑,我不得不惊叹学生的洞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因为新教材删去了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这一段历史,学生不了解东北曾是俄国的势力范围(俄国修筑了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为中东铁路的支线)。新教材更没有提到日俄战争(俄国战败,铁路被日本所占,改称南满铁路)。所以我当时对这位敢于质疑的学生给予很高的评价。正是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这些疑问,使简单枯燥的历史教科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学生们对历史感兴趣起来。这不正是历史教师期盼已久的效果吗?因此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千万不可用“书上这样写的,你就这样记。”或者“不要想到教材外面去”等语言或者用不感兴趣的眼光来制止、压抑学生,千万不可压抑、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
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7、你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答: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基本方法
——读书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就是读教材。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纲导读。学习新内容前,教师向学生出示精心设计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提纲中提出的问题阅读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新授课或单元复习。提纲导读的特点有:一是强调知识结构的作用;二是问题多、阅读量大;三是问题问得比较直接,学生自己基本能解决,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标注“是什么”和“为什么”等;四是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提纲的导读起到使学生快速熟悉教学内容的作用。这种阅读属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以识记为目的的阅读”。提纲导读,能够使学习内容更清晰。
(2)示范朗读。朗读可以由教师示范,也可以由学生示范。示范朗读能突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青少年时期,对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阅读。阅读并不是为了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用来回答问题,而是为了使他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有那种不一定要识记,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解剖”的东西,才能最有力地影响个人。可见,示范朗读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3)接龙诵读。即一个同学接一个同学地读。读的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下一位同学接前一位同学的内容的顺序往下读。由于不知道下一位要读的同学是谁,所以课堂上每位同学都努力地保持着对阅读内容的注意力,这样有利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种阅读方法一般运用于比较长的文章。
(4)角色扮读。指几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对话的形式读。比如按角色扮演、按不同观点扮演(辩论)等。这样的阅读能把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放松紧张的神经,同时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5)全员默读。指全体同学不出声地带着问题阅读教师指定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的阅读内容远远超出了提纲导读,它强调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主张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阅读材料。这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智,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的阅读。
(6)全员齐读。指全班同学一齐读教师指定的内容。齐读的内容应该是教育或教学中的重点,因为齐读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7)全员乱读。全班同学一齐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一部分或全部,但是不必考虑是否和他人语速一致,只需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既可。
——读漫画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标题;然后读漫画中的内容,包括漫画主体是什么,是人物还是借喻物,有什么表情和语言;最后把标题与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漫画的含义。
——读图表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图表的标题,即是什么图表;然后读图例或文字项目;再读数字;最后把前几项内容综合起来理解。
——读其他相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可以粗读、精读或细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读懂,这是关键;然后提炼或概括出核心词。
——看影像资料的基本方法
认真观看;边看边思考;生成问题或感悟。
——读网的基本方法
(1)指定浏览。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浏览教师自己制作的专题网页,也可以指导学生去某网站浏览网上资源或某网页。这种方法适合目的非常明确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课上阅读,也可以在课后阅读。
(2)相关浏览。这种浏览比较适合课后拓展学习或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使用。如学习《论语》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论语》或者孔子的相关资料、网友评论等。再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上网查找、搜集信息等。
8、叙述一个关于激励或惩戒的教育故事,并在故事中有简短的反思。答:教育故事: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学生分成为三组。他经常对第一组的学生给予赞赏和鼓励,对第二组的学生采取一种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而对第三组的学生不断地给予批评。实验结果表明,经常受到关爱的第一组学生进步最快,总挨批评的第三组学生也有所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学生却几乎在原地踏步。
反思:
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成长有多么巨大的作用。鼓励是营造一种保护学生自信心的行为。对那些所谓“差生”,要充满爱心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也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让他真正体味到求知、探索、积极思维和创作的快乐。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对后进生教育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善于研究发现每个后进生的优点,尤其是对他们的兴趣、特长、爱好的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9、请写出一个你最曾经运用过的精彩的作业设计,并简要说明。
如《沁园春 雪》的作业布置如下: 一星级:按课文格式抄写一遍,并背诵。
二星级: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三星级:朗读《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指出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
四星级:比较《减字木兰花》和《沁园春》在写法、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五星级:以“沁园春”为词牌,填一首词
星级作业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给了学生更大的展示空间,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学生都主动选择高等级的作业来完成。有的学困生还完成多项作业来争取高分。
10、从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角度分析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
(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答:这样的重组,使学生在体悟五首词的同时,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个性的差异、情感的差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科书,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在整体把握教科书系统的前提下,探索改革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改变呈现方式,进行教科书的重组。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教科书的宣读者转变为组织者与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的切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
科书进行适当的重组和扩展,也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必要性
(1)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提出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科书,以积极的心态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
(2)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切合语文教育的独特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深刻发掘、体悟教科书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具体形象,有利于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避免了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式的失败教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也涉及到有关人生、社会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内容纷繁,实践性强。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一个个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是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准确的语感,这些都必须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中融会贯通,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为基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益,提高效率。
(3)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符合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主体不是冰冷的机械,不是一个模具下千篇一律的模型,而是一个个环境、背景、经历、性格各有差异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性格特点各不相同……针对这样的群体,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时因地制宜,事半而功倍。.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
(1)理解语文教材、尊重语文教材是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语文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依据,课堂教学是从钻研语文教材开始的。在紧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只有深刻理解教科书,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编写意图,弄清重难点,方能胸有成竹。而脱离教科书的创造,只能是无本之木。
(2)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应以语文教材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始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科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以教科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方向,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基本方法
教师和学生要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使用,以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这里,介绍几种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方法。
(1)重组语文教材,优化结构。新课程改革下,教科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可对教科书进行重组,适当地换、删、改,优化结构,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可对《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采纳重组的方式,使学生对“说”这种文体有更明晰的认识。
(2)适当拓展,挖掘延伸。以教科书中原有的课文为中心,向与之有关的内容扩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是同一作家的拓展,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同时引入他的《锦瑟》等篇目;可以是同一内容的拓展,如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送别诗;也可以是同一文体的拓展,如“说”或“记”这种文体的篇目;还可以由节选到整部作品的拓展。还有很多种扩展方法,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探索。
(3)专题研究,入木三分。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时,可以做小专题,如把整册书的疑难字词、古诗文的文学常识归纳整理,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做小专题研究,比如把杜甫、李白、陶渊明等作家的作品(教科书内的)以专题的形式深入学习,加深对作家的纵向了解。
第三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作业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作业
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中学
陈红梅
1、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从对话效果看,有点、拨、挑之分。请从对话效果的角度,辩析点、拨、挑。
答:(1)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展开对话。学生对话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精华所在,听清楚双方的主要认识偏差,听清楚双方对话的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
(2)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可以用“双法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有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作用。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山用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的句子,按理„鸢飞戾天者‟应该更加激发功名之心,怎么会„息心‟呢?我认为作者在写作时有疏漏。”对于这样的观点,有些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反对者认为“因为作者看到寒树们„互相轩邈‟,感到这样争下去没有意思,于是才有了„息心‟的心理啊”,一时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的角色,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看到的仅仅是山上的树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醒悟过来:原来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促使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了,“峰”只是作者议论的一个媒介。教师的一个问题就能使对话难点处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由此可见,生生对话中不可缺少教师的引导。
(3)一些具有人文教育意义或者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人文主题的深刻体会。在教学《寒风吹彻》一文时,在差不多结束对文章语言魅力探寻的生生对话时,最后发言的女同学在充分肯定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后提出,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但她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它写得太灰暗。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并没有轻易放过,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他立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对话深入了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苦难的文章,写得比较灰暗,与我们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气氛之热烈,发言之踊跃,观点之鲜明,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对话的结果是,大家普遍认为,对于身处城市的当代中学生而言,对于苦难的理解与认知基本是缺乏的,读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了解在我们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苦难之中,还
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窘境,知道了这一切,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反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切,我们可能对民族的现状一知半解,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又如何想到关心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编者人文教育的主题的。
2、简要说明:提问和追问的联系和区别。
答:所谓提问就是提问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首先,提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其次,通过课堂中师生的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的新鲜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第三,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第四,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去把握它?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追问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可以正面设问,也可以反面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3、简要说明:讲述和讲授的区别。
答:它们都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讲授有多种具体方式:①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②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③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
讲述是讲授的一种具体方式。
4、完整地设计一篇课文(或作文)的教学,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并有设计说明,可以单独写,可以融在各部分中。
答:苏教《背影》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基础差——文读不顺畅,话说不明白,语言表达不规范。这些都是缘于不爱读书,也不会读书。因此需要好好读、多多读大作家的作品,使语言规范起来。希望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能逐渐培养起同学们学语文的兴趣。
教材分析: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代表作,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爱,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使学生在其中体会深挚的父子情。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 2.明确文章的线索; 3.体会父子情深;
4.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重点:
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3.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教学难点:
1.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
2.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2.学生齐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艰难地“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
3.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段,熟读成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
四、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1.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5)“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小结: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
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2.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1)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2)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3)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4)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
五、总结:
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爱,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设计说明:
1、要让学生愿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篇凝聚着作者深厚情感的散文,我想,把他们引入作品的氛围,是至关重要,只有他们动了情,有了感,才会产生读作品的欲望。于是我打算用自己的范读来打动学生,创建学习的氛围。
2、以品读复述为教学主线,能够串起双基教学,串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能将双基与创新结合起来。因为品读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复述的过程是语感训练的过程,也是对课文消化,吸收,整合,融汇的过程。
3、复述是需要反复训练的,死记硬背的、单一的训练势必会令人感到枯燥,因此,需要有层次感,提升度。从简单的概述→有感情地详述→有想象地创造性复述,这就是循序渐进了,这样也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同学们发挥想象、感悟亲情提供了平台。
5、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用什么手段引导?可举例。
答: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问
教师必须创设一种民主会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放下架子,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
同时教师还要维护学生“敢于问”的热情,不论学生所提的问题大或小、对或错,教师都给予表扬、修改和指导,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大胆质疑,让他下次还愿意问。课后,教师还要和学生交上朋友,和他们谈心,游戏,取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民主是创造性思维的阳光、雨露和土壤,是培养和形成创新思维的基本保证。所以说,只有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学生质疑心理障碍才能逐步消除。
二、培养提问兴趣,鼓励质疑问难。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敢于提问的故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比如:爱因斯坦从小爱问奇怪的问题,最终走向科学研究的最高峰;瓦特观察到当水烧开时茶盖会被冲开,他问婆婆为什么,后来经过几百次失败,终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故事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和每一项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从无例外。
其次,课堂上想要让学生乐于提问,还要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情境,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提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然后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写在卡片上,教师课前收集学生的预习卡片,根据学生的问题修改教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2、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因为学生之间比较熟悉、亲近,他们的表现会更加自然、放松,提问往往不拘形式,他们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如果是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问,学生答。当“小老师”的学生,为了上好“课”,必然会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防止被同学问倒。而其他同学为了难住这位“小老师”,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也可能提出一些高难度的问题“刁难”“小老师”,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路也打开了。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在读不懂处质疑
1、引导学生从题目生疑
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抓住题眼,往往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处生疑。比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板书完课题后,让学生对着课题提问,经过思考,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自己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这些问题正是课文的重点,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再去读书、自学自悟,相信不用费老师太多的口舌,学生就能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主旨,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知识的掌握,心灵和精神上获得的感受要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有效。
2、引导学生从重要词句入手生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住一些关键词语、难句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教师出示句子“突然,一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在科利亚房间的窗户前停住了”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
生的问题五花八门:这个气球是谁放上去的?他为什么放气球?科里亚看到气球后会有什么反应?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迎刃而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从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入手质疑。
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有这么一句话“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学生问:“望洋兴叹为什么要加引号?”这一问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们对海洋的敬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以及强烈的环保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在学生最近思维发展内设计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语文,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他们的潜能,养成学生敢问、善问、会问的习惯。
6、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教师该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答:平时教学中,我们总是能碰到一些爱问为什么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的挑战性质疑,教师应如何正确面对呢?
(1)面对问题,承认自己无知。这种回答就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确实不知道的情况下,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回答虽然没有直接的中介价值,但它可以给学生一种自信心,从另一方面讲,也起到了鼓励的作用。但这种情况,教师要尽量避免发生,如果学生每次提出的问题教师都不知道,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2)面对提出的问题,鼓励发问者寻找资料。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了解得不够确切时,可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培养了探究的能力。
(3)面对提出的问题,提供可能的解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是十分明确时,可以给出几种答案供他们选择。
(4)面对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教师提供几种可能的答案,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性的探讨,对问题答案进行评估。
7、你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答: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是特别重视。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读书读网,谈一点简单的想法。
丰富知识仅仅一本语文书是不够的,必须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在实践中,每周初我都列好书目让学生课外阅读,并指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通过略读筛选有用的信息,通过精读对文章进行详细的阅读分析。
提高阅读质量,增强阅读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一是问题式阅读。教师可针对某一篇或某一本书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评价式阅读。就是让
学生对作品给以适当的评价。三是自愿式阅读。充分尊重学生对阅读材料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其中。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给予适当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教师的一句表扬,能让学生产生无穷的动力。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评价的多样性,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
阅读的最高层次就是能在写作中成功地借鉴别人,能灵活地运用。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也可以在阅读中创设情境作文,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另外,在语言的运用上、篇章的结构上,要鼓励学生借鉴优秀的作品,“依葫芦画瓢”,在不断的画瓢中找感觉,通过潜移默化,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8、叙述一个关于激励或惩戒的教育故事,并在故事中有简短的反思。
答:教育故事:
学生郑锐颖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凭他的“伶牙俐齿”最先引起我的注意。接着他欺负女同学,在班里将碎纸片来一个“天女散花”。记得一次集合排队,我让学生集合排队时做到“快、静、齐”,故而学生总会因为有所碰撞,尽管这些碰撞是极轻微的,但每次只要有人撞到他,他马上会狠狠跺人一脚,或拉着那个小朋友去装墙。心里完全存在一种偏击的对抗心理。对此,我教育他,也批评他,收效只是暂时的,过不了两天他又开始反复了。无奈之下,我尝试用赏识的眼光从他身上挖掘闪光点,及时表扬。发现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上课爱发言,口头表达能力极好,想象力也很丰富。对此,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并让他当小组长。在劳动时,给他布置一些任务,信任他。当取得他的信任后,我有意无意的找他谈心,在肯定他的优点和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希望他善于待人和同学们做朋友。总之,只要遇到机会,我都会表扬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他改掉了打人的恶习,变得讲文明、求上进了。虽然他现在时而也有些反复,但我坚信,只要有满腔的热情去赏识他,鼓励他,春风细雨也会融坚冰的,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反思:
“经常给学生一张笑脸,让每个学生从中感到温暖。”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法宝。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老师应把爱心分给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体现在赏识每一个学生,多鼓励他们,使他们在细微中见真情。
9、请写出一个你最曾经运用过的精彩的作业设计,并简要说明。
答: 《春》作业设计
一、作业指导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后进生完不成,优等生受束缚。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甚至得不到发展。
二、作业内容
教学朱自清的《春》后,我这样分层设计作业:
(1)积累背诵文中的精彩语段。
(2)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谚语、诗歌。
(3)走出课堂去观赏春天的美景,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写文,或作诗,或绘画,或谱歌,或出小报……这样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体验了“春”的魅力。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通过不同的作业训练引导,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三、教师反思
作业应针对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分层设计,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语文能力。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使他们易学、乐学,另一方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也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
10、从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角度分析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
(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答: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不可变动的,用教材教教材,而在新课程观念下,教材是具有开放性的,有弹性的,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有余地,为教师选择教材内容留有空间。
这样的重组,使学生在体悟五首词的同时,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个性的差异、情感的差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科书,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在整体把握教科书系统的前提下,探索改革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改变呈现方式,进行教科书的重组。
1.调整教材内容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城市与农村,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都不同,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就是在同一个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不相同。尽管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求教材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这毕竟只是尽可能。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差距大,不可能也不能编排出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教材。哪一种教材最适用于学生?就算是选到了最适用的教材,教学质量还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不管哪套教材,都不可能照顾得非常全面。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材内容。可以进行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如教学有关春天的内容可以调整到当地春天景色最明显的季节里进行;也可以进行教学重点内容的调整、单元教学的调整、课文段落的调整等等。
2.取舍教材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因此,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是一次发现,一次创造。若教材不能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
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篇篇、段段、句句皆精,必须要让学生整篇整篇地学习,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中的课文做重新选取与舍弃。可以是对一组课文中某篇的取舍,可以是对课文某段某句的取舍,也可以是对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的取舍。“取”是选取课文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或是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内容。“舍”是舍弃那些较为陈旧、无关紧要的内容,或是与学生能力训练关系不大的内容。
教材从教学的唯一依据变为教学的依据之一,从不容置疑的知识权威转变为仅供参考的知识载体。教材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体。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精研细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其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各方面实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语文教材
第四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1、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从对话效果看,有点、拨、挑之分。请从对话效果的角度,辩析点、拨、挑。
答:对话,就是二者或二者以上之间的谈话,在课堂上包括人与人(师生)和人与物(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包括有声对话和无声对话。从对话效果看,有点、拨、挑之分。
点是指对话开始时教师把握的准确的切入点,以便快速准确进入对话;拨是指对话过程的引导和深入;挑是指在对话中加入新的话题,引起与对话相关的更多的话题。
(1)点:“此时无声胜有声”
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展开对话。学生对话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精华所在,听清楚双方的主要认识偏差,听清楚双方对话的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
(2)拨:“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可以用“双法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有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作用。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山用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的句子,按理‘鸢飞戾天者’应该更加激发功名之心,怎么会‘息心’呢?我认为作者在写作时有疏漏。”对于这样的观点,有些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反对者认为“因为作者看到寒树们‘互相轩邈’,感到这样争下去没有意思,于是才有了‘息心’的心理啊”,一时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的角色,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看到的仅仅是山上的树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醒悟过来:原来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促使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了,“峰”只是作者议论的一个媒介。教师的一个问题就能使对话难点处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由此可见,生生对话中不可缺少教师的引导。
(3)挑:“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些具有人文教育意义或者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人文主题的深刻体会。在教学《寒风吹彻》一文时,在差不多结束对文章语言魅力探寻的生生对话时,最后发言的女同学在充分肯定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后提出,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但她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它写得太灰暗。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并没有轻易放过,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他立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对话深入了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苦难的文章,写得比较灰暗,与我们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气氛之热烈,发言之踊跃,观点之鲜明,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对话的结果是,大家普遍认为,对于身处城市的当代中学生而言,对于苦难的理解与认知基本是缺乏的,读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了解在我们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苦难之中,还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窘境,知道了这一切,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反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切,我们可能对民族的现状一知半解,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又如何想到关心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编者人文教育的主题的。
2、简要说明:提问和追问的联系和区别。
答:所谓提问就是提问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首先,提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其次,通过课堂中师生的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的新鲜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第三,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第四,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去把握它?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追问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可以正面设问,也可以反面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要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离不开教学提问。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师生问答是使课堂形成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思维的发展。追问是在提问基础上的深化,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追问往往能引发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地探究问题的实质,避免浅尝辄止。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与追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要慢慢诱导,追问要言辞适度,就事论事,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而又不干扰学生的思维连贯性;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追问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和难点,追问才能问到关键处。
3、简要说明:讲述和讲授的区别。答:讲授法是讲述方法,讲解方法,讲读方法和讲演方法的总称。讲述是讲授的一种具体方式。
讲述式,简洁明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有效地创设了自然轻松的课堂氛围。其侧重点在叙述,注重的是陈述,主体是教师;
而讲授更注重面向学生,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接受过程。不仅给予学生知识,更教给学生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它包含了对事物的剖析,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引领学生作深入的剖析,这里面包括对知识的联系、拓展、延伸以及纵向的深化,它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方法的积累,更深层次的思考,而非简单地创设情境,引起注意的功能。
4、完整地设计一篇课文(或作文)的教学,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并有设计说明,可以单独写,可以融在各部分中。
答:《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真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的第二篇。第二单元继续第一单元的主题,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生命体验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旨。
作者周素珊在文中详举了两个事例,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略写了许多第一次,说第一次的感受真奇妙,新鲜而刺激,从而表达“人生要不断接触新的有益的生活项目,不断尝试新生活,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的主旨。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学生不乏阅读这类文章的经验,注意叙与议的关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不难理解。
二、学情分析
这篇600多字的小短文语言清新活泼,内容简单明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不难于理解,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成问题。除了语言的积累、内容的结构掌握,主要是解决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深切体会“第一次真好”的内涵,与作者形成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以至于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不断勇于尝试,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目标设计
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法学法设计如下:
1、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②详略得当的写法。⑵过程与方法:
养成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辩证地理解文中所讲“第一次”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习重难点:
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学习课时:一节课。
4、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了,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学会叫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写字画画,第一次上网,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参加军训„„“第一次”的感觉怎样?台湾女作家周素珊说“第一次真好”,下面就让我们她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设计意图:简单的几句话,切入整体,轻松自如地将学生引入所学内容。)
2、作者简介:周素珊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作者情况,并温故知新,回顾这学期已经学过台湾作家的作品──杏林子《生命生命》、张晓风《行道树》。)
3、整体感知:
⑴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要求:读音准确,大声流利,情声并茂。
①请一学生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稍做点评)
②生字生词:(大屏幕出示字词)A、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玲珑剔透
B、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③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段序)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生字生词的读音和意思,扎实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基本的朗读要求。以大屏幕显示,节省时间,加深印象。)
⑵思考:(大屏幕出示问题)
①作者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感受如何?(请划出原文词语)
②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4、深入感知,合作探究:
找出你最感兴趣、最受启发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大家交流讨论。
问题汇总:
⑴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比不说“风景画”、“风光画”?
⑵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却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⑶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变得愈益多姿多彩。”
⑷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⑸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
要求:小组为单位,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最感人,最精彩。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讲,看哪组最好。
让学生较详细地说完过程后,用“第一次真”句式概括,训练概括能力。
⑹说说“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⑺为什么有的第一次是不可以尝试的?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从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到结合学生自我独特体验,层层推进,带着问题探寻文章的真谛。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善于交流、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教师适时点拨,进行引导启发。)
5、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大屏幕出示,文字配以图片介绍)
⑴“神六”第一次
神舟六号飞船在众多科学领域内了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第一次进入轨道舱。
第一次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
第一次在太空生活中的创新。
好消息: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2007年左右中国将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
那时又将有航空史上新的第一次,我们翘首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设计意图:将刚刚发生的我国航天史上的大事推出,在让学生了解这些情况的同时,既认识到“第一次真好”就在身边,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
⑵再依次展出文字图片资料: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人类历史上的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⑶在实践中体会:看图片,说感受。
(展示校园聚焦新闻图片)
10月18日~20日,七年四班(此次公开课班级)的全体同学通过自主申请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对学校食堂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了参观与实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刚刚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讲一讲“第一次打饭的体会”,联系实际理解“第一次真好”,并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进行德育渗透。)
6、总结:
真的不知道与生俱来到底会有多少“第一次”。什么都可以忘记,但我们就是无法忘记我们太多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同,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去经历一些事的时候,这些我们的第一次那么那么的珍惜。当我们在人生的弥留之即什么我们都带不走,而我们一生的记忆却陪我们到最后,而这些第一次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7、课外延伸,写作训练:(二者选一)
⑴写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或《第一次》的小作文。
要求:描写生动,议论简洁;400字左右。
⑵替换式改写,用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或某些感人精彩的第一次替换文中的事例。
要求:描写生动。
五、说媒体的应用
主要利用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力求简洁明快,具有实效性。
展示内容分别为:作者介绍(目的:简单了解)、词语积累(归纳总结,加深印象)、合作探究的问题(目标明确,合作交流,深入探究)、拓展资料(内容丰富,联系实际),作业布置(要求明确)。
课件制作力求简洁大方,使其有效地服务于内容的讲解。当中不乏有趣的动画,如合作探究部分的“七嘴八舌热烈讨论的场面”,很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结合时事,在本文学习时接触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人类重要的“第一次”事件及人物图片展示后,出示由刚刚发表在校园聚焦的新闻重组的“七年四班学生在食堂社会实践”的图片,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和名人排列在一起,兴奋不已,以至争先恐后畅所欲言。
六、说写作要求
及时安排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写作训练,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于是我安排了课外延伸的写作练习。
一开始的安排是:写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或《第一次》的作文。要求:描写生动,议论简洁;500字左右。后来想到另外一种方案:用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或某些感人精彩的第一次替换文中的事例。要求:描写生动,夹叙夹议,500字左右。这两种方案选择哪一个更合适呢?第二种方案改写的形式比第一种方案传统的形式更为新颖,学生应该更加感兴趣,而且有原文的框架结构,学生在模仿套用的过程中,再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并感性地掌握了相关篇幅散文写作的方法,难度降低又有的放矢,学生面队这种新颖的写作形式兴味盎然。于是我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以期取得更佳效果。板书设计
第一次真好
1、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美好)真奇妙。
2、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
(新奇,难看)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5、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用什么手段引导?可举例。答:“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要教学生“学问”,必须先从教学生学会“发问”开始,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教师时刻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爱,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对他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投资,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聊聊最近的读书体会,帮助解答课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问。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的状态是教师调动出来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有疑,有疑而没有解答,同时又有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学生自然就会提问。中学语文中的很多文章,粗看上去都很好理解,学生又不去深入地阅读,自然提不出问题。教师应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的环境中,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发现很多问题了。
(3)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会问、善问。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方向;二是注意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四是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或是进行情感上的迁移,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案例《威尼斯商人》第二课时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弄明白了节选部分的矛盾是什么以及是怎么解决的,同时也很透彻地了解了夏洛克和安东尼奥这两个人物。这节课我把时间交给你们,看看还有哪些是你们想知道的,你们提问题,我来回答。就一个要求,要和文章本身有关系。
生 1 :为什么是鲍西娅去做法官而不是别人?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开了一个好头。
生 2 :鲍西娅是怎样一个人?
师:这又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请问,你为什么想问这个问题?(学生沉默不语)你说不出来,我来试试能不能说出你的想法。这幕戏夏洛克是一个主角,安东尼奥也是一个主角,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鲍西娅。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唯独对这个女主角还没有涉及,对吗?我正等着你们问这个问题呢!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 3: 这个戏想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师:这又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你能说说答案吗?
生 3 按照参考书读了答案。
师:知道答案为什么还要问?(学生笑)恐怕有这样一个原因:你们刚才讨论的都是文章的内容,没有涉及到文章的中心。这个问题说明这名同学有很强的中心意识。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语言。
师:很好,用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
生 4 :“你愿意让毒蛇咬两次吗”是什么意思?
师:很好,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生 4 :因为剧本里都没有出现过毒蛇,这里出现有些奇怪。
师:非常好,大家发现了吗,这位同学很注意文章之间的照应。
生 5 :这部戏剧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师:真好,又填补了一个空白。我们阅读文章,如果知道了社会背景,就能更深入地去理解它。还有吗?
生 6 :作者塑造夏洛克这个人物是为了说明什么?
师:很好,这个问题依然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和刚才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有所不同。还有吗?
生 7 :为什么夏洛克和葛莱西安诺前后称赞鲍西娅的话是一致的?
师:很好,这个问题既是语言上的,又是关乎结构的。
„„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大胆尝试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做法,学生的发现欲望得到了提升,问题不仅多,而且有启发性和创新性。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自主权,学生才会提出问题,才会自主地解决那么多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师在课堂上则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引领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教师还找准了突破口,点燃了学生问题意识的火花,允许学生疑问、质问、反问或追问,并且鼓励学生的创新发现,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提炼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能力;在共同研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6、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教师该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答:教师也并非事事皆通。新课程本身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就是一种挑战,新的语文教材内容大大丰富,许多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需要教师适当拓展和补充。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质疑空间。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我认为教师要勇敢接受。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上饶时所作的一首田园词。词题为《夜行黄沙道中》,可见是写田园夜景,词中所描述景物如同一幅山村夜行图,读后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当我在引导学生诵读评析这首词的时候,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资料,探究、交流引出了下面别开生面的阅读大讨论。
师:同学们,此词词人以乡村里极其平凡的景色,写出了极其不平凡的意境。通过读后大家能从词中找出哪些描绘具体景物的词语?
生1:有“明月、清风、惊鹊、鸣蝉”。
生2:还有“稻田、蛙鸣、星天、雨、茅店”。
生3:老师还有“社林、弯弯曲曲的小路、小溪、桥”。
师: 大家读的很认真。词中描写的景物真不少,这些景物构成了江南山村一幅什么季节的月夜图?
生:齐答“盛夏”。
师:那么,请大家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生1:从“蝉鸣”一词知道的,我们家附近就有树林,每到盛夏,都能听到蝉的叫声。
生2:老师,是的,我家附近也有树林,每到盛夏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时候,知了的叫声最激烈。
生3:老师,夏天的蝉阴天或雨天它叫吗?
师:一般不叫,蝉是太阳光越强,温度越高它就会叫个不停。
生4:老师,你说蝉在阴天或雨天是不叫的,那词中怎说“清风半夜鸣蝉”呢?难道夜中蝉还是会叫的? 生5:词中首句说到“明月别枝惊鹊”,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普照大地如同白昼,夜里又很闷热,温度很高,所以蝉会叫。
师:刚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对,蝉在夜里本来是不叫的,我们人有时会产生错觉,那么,蝉也会如同人一样有时产生错觉。它把皎洁的月光误认为是太阳光,下阕中又写道突如其来的夏夜暴雨,暴雨前的气温是很闷热的,所以蝉会叫。
(当我说到这里,学生们又议论纷纷,不知是赞同,还是默认。)
生6:老师,不对,词的首句写的是“明月别枝惊鹊”,根据词句意译应是“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那么,月光并不明亮、皎洁,那知了夜间是不会叫的。
师:这位学生分析和推理都非常有道理,“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可理解为“旁枝、斜枝”,那这句可通译为“栖息在斜枝上的乌鹊被明亮的月光惊起,息飞不定。”你的那种意译可能有误差,你认为呢?
生6:老师,我的那种意译是从网上找的资料,是朱光潜先生撰写的赏析《西江月》文中的文字,他说,“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并说,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充分说明了当时月光并不是很强,并阐明了“月落惊鹊”之说。
师:这位同学的知识视野真宽,你所说的很有见解,也很有理论依据。这种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其实,古诗词的理解我们要借助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的艺术手法,融于诗境之中。我们能否这样的来分析首句“明月别枝惊鹊”与唐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诗中“月出惊山鸟”是同一意境的。可以理解为:月亮出来,惊动了栖息的乌鹊。其实,本词中乌鹊的惊动实不纯属“明月”所“惊”,主要是词人深夜的脚步声所“惊鹊”的,大家认为呢?
(学生一片哑然,不知是信服,还是沉默。)
师:大家以上的讨论都很热烈,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针对问题的结论有待理论验证,望大家下去积极观察和查找资料。下面大家进一步的评析后面词中所描述的意境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理解感知课文主旨,然后把词中所描绘的情境用一幅画勾勒出来,看谁理解的透彻,画的逼真,有创意。
(学生开始了积极探讨、交流和动手。)
尽管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提出“蝉”夜里是不叫的,“乌鹊”不是被“明月”所“惊”的这些质疑,我不能说其观点的对否,我只能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要敢于提出问题,投入自然的怀抱,去积极探究寻找答案,对他们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精神给予称颂。我不能说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价值,但我认为他们的这些质疑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通过这节“诵读欣赏”课,使我认识到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激”起来的,学生的阅读思维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读评的过程中能对词中的一些情境提出质疑,教师要做到“牵一枝而动全身”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自由翱翔。针对学生在评析过程中的探究和质疑,我们要做到循循善诱,对学生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并予以科学性、知识性的点拨和鉴别,让学生求知、探究、想象的火花得以迸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得以锻炼和开拓,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千万不可用“书上这样写的,你就这样记。”或者“不要想到教材外面去”等语言或者用不感兴趣的眼光来制止、压抑学生,千万不可压抑、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
7、你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答:指导学生读书读网基本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常用的技能,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如教科书、报刊、相关文字资料、漫画、图表印刷品和网络资源、影像资料等非印刷品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教师要有效发挥其指导作用,指导学生:
(1)把握指导的重点。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仅仅是完成对某一内容的学习或浏览网页。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传授阅读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学的成功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了某节课的知识结构,而是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有没有真正提高自身的阅读质量。如读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提纲入手,清晰了解学习内容,通过示范朗读突出对内容的理解,更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有时可根据情况选择接龙诵读、角色扮读、全员默读、全员齐读、全员乱读等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感知教材。读网则可采用指定浏览、相关浏览,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3)推荐阅读的内容。比如什么书、什么版本,或者什么网址的具体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要读,怎样读。
8、叙述一个关于激励或惩戒的教育故事,并在故事中有简短的反思。
答:惩戒即通过处罚来警戒,是一种以批评和充分讲道理为主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提倡人性化,提倡“赏识、激励”,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感激,适度的惩戒则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位小学生,自小在家里娇生惯养,每当事情不随心愿就闹起来,每每都是以大人妥协而告终。孩子上学之后,这样的脾气仍然不改。班主任老师上课时发现孩子总是带着玩具来课堂,不听课也不跟老师做活动,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通过实际了解与调查,老师发现激励措施在他身上并没有发生作用。所以后来在课堂上,只要发现他溜号,老师就对他略施惩戒,如没收其玩具,要求今后发言一次还一个玩具。如发现不写作业,老师就不让他在课余时间出去做他喜欢的活动。开始孩子有点闹情绪,但是老师坚决制止孩子的家长干预。经过几次这样的惩戒,孩子也看出来自己是孤立无援的,于是渐渐地改正了那些毛病。
我们看到惩罚同奖励、批评一样,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其实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只要不是以恶意中伤及体罚学生为初衷都未尝不可。但是,惩戒只能作为一种教育的辅助手段来使用,而且一定要慎重、恰当,不可常用与滥用。学生一旦犯错,虽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但总是有一小部分学生顽固不化,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教师才能使出最后的杀手锏——惩罚。犯了错就应该得到惩罚,犯了错就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不推卸责任。如果连一点小小的惩罚都不能接受,又何谈成长?不经历“风雨”,又哪能长成“参天大树”?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面教育和反面的惩戒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戒教育制度是对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有机补充和完善。惩戒犯错学生,不光在于教育犯错学生本身,更重要的是能起到教育其他学生的警示作用,让其他人引以为戒。惩戒教育,能让学生在其亲身经历的教训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对与错,并通过适度的外在压力,使学生的内在因素发生作用,自觉抑制自我行为过分膨胀,产生对错误行为的趋避意识,以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充分说明运用适度的教育惩戒手段是合理的、有效的。
9、请写出一个你最曾经运用过的精彩的作业设计,并简要说明。
答:《月亮上的足迹》作业设计
一、作业指导
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第四课,相对而言,本文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因此,本课的作业设计,更侧重于让孩子品味近代文学大家的写月名篇,增强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培养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写作手法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设计的几项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自主完成。
二、作业内容及设计意图
⒈把你认为课文中最优美的词、句、段摘录下来。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要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新课标对此也指定出了量化标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能激发学生积累的欲望。]
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背背,感受月夜的美。如此,不仅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还使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
⒊搜集课外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文章,认真朗读体会。
[新课标指出: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课本为点,扩大阅读面,大量积累语言。同时,训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
⒋练笔:你心目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请运用你积累的优美词句,发挥你的想象,施展你的文采,写一篇关于月亮的习作。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提高的目的在于创造。次项作业是融字、词、句、段训练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作业举例
(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每个孩子都做了两项以上的作业,大部分孩子四项作业都完成得很好。)看到他们完成的作业,我眼前一亮:词、句、段的摘抄不但有课文里的,而且有课外的,许多孩子还配上了自创的月亮图,尽量做到了图文并茂;课文里那些让人读后“口留余香”的美妙句段,他们读读背背,细细品味,和同学分享学习中的愉快;搜集与月亮有关的材料,不但又多又广,而且能在小组内美美地读、大胆地交流;一篇篇描写月夜风光的习作,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月亮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柔美的痕迹。例如,刘倩倩搜集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等。
10、从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角度分析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答:分析:
新课程改革下,教科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可对教科书进行重组,适当地换、删、改,优化结构,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案例中这样的重组,使学生更直观体悟五首词中蕴涵的“愁”这一主题,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个性的差异、情感的差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如此,教师还教会学生怎样整合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使用。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更最大合理的重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科书,在理解和尊重教科书的前提下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下,探索改革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改变呈现方式,进行教科书的重组。
适当拓展,挖掘延伸。以教科书中原有的课文为中心,向与之有关的内容扩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是同一内容的拓展,专题研究,入木三分。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时,可以做小专题,本案例中便是抓住“愁”这一核心进行归纳整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加深对作家的纵向了解。更锻炼了学生能力。
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加深了学习的深度,拓展了学习的广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在信息化的今天,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对教师与学生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本薄薄的教科书,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要,无论是知识的含量,还是知识的深度,都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拓展与延伸,充实课堂的内容,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与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价值、有意义、有深度的材料,促进学生全面快速发展。
第五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题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
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 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
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
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
13、课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答: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讲述和讲授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争议的方法,但却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它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讲述与讲授不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为学生搭建迅速通向知识的桥梁,而且与教科书、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 教师的讲述与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书本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同时,也更直接 , 使学生少走弯路。因此,讲述与讲授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省时和高效的特点。
讲述与讲授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科书。由于教科书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科书编写意图,吃透教科书,挖掘教科书,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述与讲授,学生才得以领会和掌握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讲述与讲授融入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是教师内心真善美的流露。可以说,讲述与讲授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它引领学生以真善美的标准对
比人生,衡量世界,成为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因而,一个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基本功,也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择讲述与讲授的时机。讲述与讲授通常用在学习课文之初,交待学习目标、范围、要点和要求的时候,或者介绍作家作品的背景以及相关课外知识的时候,或者在分析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时候,为了创设情境,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述。
(2)精心组织讲述与讲授的内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长篇大论,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怠惰,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内容要集中、凝炼,中心要明确,重点突出,目的是紧扣关键,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还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更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3)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增强讲述与讲授的吸引力。教师要使自己的讲授具有感染力,不仅要注意措辞用语,还需要注意吐字发音、语速、语调以及使用无声语言等。首先发音吐字应准确、清晰,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教师的语调、语速也要根据说话内容、环境而调整。讲述与讲授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学生的数量和教字大小控制音量的大小强弱。要根据话语内容的重要程度控制语速的缓急,选择适当的停顿。教师的体态、动作表情的变化,也是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如目光交流、表情变换、手势辅助等。这些如果运用得好,那么就会增强表达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提问与追问的作用
(1)提问的作用。①设疑发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②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新的观点、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③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④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2)追问的作用。①追问可以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引导学生反思答案的根据,思维的线路,起到优化学生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应答的深度等作用。②追问能拓展学生思路,有序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问题,进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创新性。③追问还能够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④追问有时会为教师提供学生的某些学习信息,如学生知识的来源,思维的走向和模式等,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问题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存在问题有:
(1)设计提问时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由于自己钻研教材不深,设计的问题没有指向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学习的有效性不足。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加强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将变得快乐,轻松,高效。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恰当地运用学具,能够体现具体、形象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那些用语言不易讲清楚或虽能讲清但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使用教具或学具,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排除对知识理解的障碍,给课堂教学激趣添味。
(4)有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让学生画图、操作、演示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学具、教具的同时,要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富有启发性语言,学生对操作过程的描述,是有序有效操作的前提,是促进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利用教具、学具探索时,一定要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离开语言的单纯操作,是难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的。
(2)学具、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观察思考,并返回到具体操作中检验。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上去,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进行应用和检验,才能发挥教具、学具的最大能量,才能较全面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3)学具、教具的使用,要符合实际,适合观察的需要,利于目标的达成。
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答: 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①过多追求图片的“外在美”。一些图片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失去了教具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提倡教具应该是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教学教具的内在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外在“美”。②只重视图片、音频、视频教具的运用,忽视了传统教具的运用,甚至有的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③机器播放的课文朗读录音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感情的朗读和亲切的话语绝对不可以等同,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传统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过多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具,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但决不能摒弃传统教、学具,它们各有所长。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是灵魂,再好的教、学具,也代替不了教师的劳动,教师仍得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师的素质和魅力才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力量,决不能以具代教。
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有实效。(2)教学情境创设是否符合课程要求。
(3)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是否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答: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关键是精彩的课堂引入,课堂引入时应寻求能激发学生最佳动机的方法。“引”有法,但无定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方法:联旧引新,利用学生的已知,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追求未知上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渲染气氛,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音像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设疑问难,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问题情境;直观演示,通过展示直观教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经据典,利用历史上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引起学生的联想;联系实际,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精心地设计教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都清晰地列出来,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合适的教、学具;
(3)教学过程中,绝不死死按照教案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学生的动态,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存在的问题有:(1)教学方法偏重于讲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课堂练习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导致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喧宾夺主,占用时间过多。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不妥,偏离了本节课的重点。导入与结束呼应不好。
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答:(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2)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想问。
(3)构建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答: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强化作用。语文教学中,定向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确立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维持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节作用可以支配自己的行为,强化作用可以可以帮助学生振奋精神,不断进取以饱满的情绪刻苦探索。
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
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答: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根据这种了解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调整教学。批改作业是新课程下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教师督促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熟练程度 , 锻炼思维的必要手段;同时,学生通过教师对作业的批
改,能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合理布置作业与有效批改作业,使之更有效发挥巩固延伸知识,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是新课程下教师所应掌握的又一项重要技能。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能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新课程教学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和开放的实践性语文作业,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业的批改作为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接收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发现并弥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过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学生互相批改法。如课堂进行的生字、词语的听写,一般采用同学间相互批改法,学生完成后,由教师指定学生相互批改。批改后,教师统计作业情况。二是随堂批改作业法。对于复习课,题目设有基础题、中档题、有一定思维度的题。这些题一般当堂完成,采用及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批改。若教师全讲,对学优生的思维没有帮助,而学困生又得不到提高。采用这种做法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对错,又可以提高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自己课外批改作业的时间。三是小组批改作业。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时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即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教师汇报。这样学生既可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 , 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 锻炼提高其改错和辨析能力。四是师生共批作业。采用这种方法,要集中几个学生典型错误的作业,教师事先把学生作业放在投影上,然后师生共同批改。通过这样的共评,师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批改效率和再次作业的正确率。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鼓励式批改。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二是协商式批改。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常能有意外发现,或是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或是学生解题的创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对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介绍思路或方法,鼓励大家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三是延缓式批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同的,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第二次评价或暂不评判等级的方式。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四是面批式批改。这种批改方式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师生的关系融洽。
(3)应用评语式批改。一是评语指导,思考改错。当学生由于马虎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可以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如学生出现理解性错误,可批上“认真审题,想清意思,再解题好吗?”学生根据评语能很快找出错误原因,并能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评语激励,增强信心。“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当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写出前面一部分答案时,应该激励“你一定行的,再想一想就能想出来了!”此外,“真聪明,这么有创意,上课大胆一点说出你的想法就更好了”等语言既能让学生信心倍增,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三是评语点拨,拓宽思路。利用评语适当给予点拨,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四是评语促进,养成习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要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易于学生接受并加以改正,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写得再好一点 , 那就更好了”!
总之,灵活运用批改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自尊、自信的作业环境,使学生乐在学习中做,喜在批改中学。
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
答:(1)学生可以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2)能培养他们得自主性和自信。
(3)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他们的成功与挫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快乐.(4)成长记录袋为家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多样评价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全面的发展。
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
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答: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课堂教学资源。(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4)有助于学生保持记忆,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增长点。(5)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注意事项:
(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4)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5)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6)不要超越学生能力和偏离教学目标。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应当立足于“合理”与“有效”做文章,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7)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生活”氛围,让学生体验语文价值,不要有悖于文本的人文内涵。
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
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
答:课例研究可以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步,有效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提升常规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例研究是以教师教学能力增长为导向的。在这个意义上,课例研究为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提供了导向性的策略,它的出现也使教师真正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人。
13、课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实施者观念偏差、理解偏颇及操作不当 , 使得当前研究出现了盲目模仿、主题泛化、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把握不准确等种种弊病。
(1)课例研究要以真实为前提、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为目标。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研究操作程序,要结合自己的自身发展需要确定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
(2)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克服主题泛化的现象。很多教师的课例研究没有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就是主题的确立“大”而“空”。
(3)要明确课例研究的目标。教师在确定研究目标时要注意:一是针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宗旨,制定出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目标。有了具体目标后,教师通过交流讨论找出学生实际情况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锁定目标,开展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缩小差距。二是课例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找出培养学生品质或能力的最佳教育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改善教学效果或者是提高学科成绩。
(4)要深入了解学生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和行为。一是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行为,要自始至终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挖掘潜力的调查研究上,放在如何让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上,而不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表现。二是教师的研究过程一定要遵循先探讨“学生是怎么学的”,即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探讨“教师应该怎么教”这样一个思路,达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