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习题

时间:2019-05-13 04:1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子热运动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子热运动习题》。

第一篇:分子热运动习题

分子热运动习题

一、填空题

1.分子运动的基本内容是:(1)______;(2)______;(3)______。

2.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物质分子互相进入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在______地运动着。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以______态、______态或______态的形式存在,这是由于物质分子排列______的缘故。

4.咸菜放在清水中泡一段时间,就会变淡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5.有一圆柱形的玻璃容器,下半部装水,上半部装酒精,密闭后直立静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同时,还说明水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运动。

6.物质是由_______组成的,它们都在做_________运动;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力和______力,这就是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7.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35年,结果金片和铅片结合在一起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把金片和铅片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一毫米深,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 [

] A.固体、液体、气体

B.液体、气体、固体 B.气体、固体、液体

D.气体、液体、固体 2.下列现象中属于固体扩散现象的是[

] A.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B.铁块放久后生了锈

C.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

D.长期放石灰的墙角有相当厚的一层墙壁染上了白色

3.已知9克水内含有3.01×1022个水分子,那么每个水分子的体积是 [ ] A.0.16×10-3厘米3

B.2.99×10-23厘米3 C.9.224×10-26厘米D.1.49×10-23厘米3

4.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 A.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 B.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 C.液体很难被压缩

D.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

5.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了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入一些糖,这杯水就变甜了 6.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间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8.下列现象不能表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

]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染

B.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滑的铅板和金箔长久紧压在一起,金箔中渗有铅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9.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块,原因是 [ ] A.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了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斥力起主要作用了 C.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D.两块玻璃中的分子运动太慢了

10.一滴蓝墨水滴入清水中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变成蓝色,这表明 [

]

A.墨水的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着较大的引力

B.墨水的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着较大的斥力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在不停地对流

11.分子的体积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间球形的,则分子直径一般为 [

]

A.几毫米

B几微米

C.几十分之一微米

D.几千分之一微米

12.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 [ ]

A.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两块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C.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13.有这样几种现象:(1)潮湿的地面变干;(2)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慢慢散开;(3)地面洒了香水,整个房间充满香味。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A.(1)和(3)B.(2)和(3)C.(1)和(2)D.(1)、(2)、(3)

三、说理题

1.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也很难继续压缩,这是什么原因?

2.在做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之间的扩散实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应放在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

第二篇: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教学重点

扩散现象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是重点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直径约为 10-10m,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但大家有没有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瓶,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 【师】为什么他打开香水,我们会闻到香味呢?

【生】因为带有香味的分子跑出来,运动到我们周围,所以我们会闻到 香味。

【师】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做运动。

二、开始新课

板书:16.1、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师】(举例让学生更深刻认识扩散现象)

1915年,中国带着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去参加万国博览会,可外国人对中国酒根本不屑一顾,一位中国官员情急之下,摔碎瓦罐,顿时酒香四溢。而茅台酒也一举拿下万 国博览会的金奖。酒香扑鼻是一种怎样的物理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NO2的扩散现象

CuSO4溶液的扩散现象

金与铅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

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甲乙

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1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撤掉玻璃板,乙两组不同物质,哪组更容易发生扩散现象? 说明:○2分子间有间隔

【师生活动】想象一下,老师是一种物质的分子,你们是另一种物质的分子,要发生扩散,我们就要彼此进入对方。(我走进学生之间),为什么我可以进入你们中?加深学生对分子间存在间隔的认识。

【师】扩散现象广泛的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你能列举一些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吗? 【生】校园里的花香、饭堂里的饭菜香„„ 【学生活动——练习】

“陆游的《村居书喜》中“花香袭人知骤暖”中,花香袭人是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思考:为什么花香袭人知骤暖?

学生联系到扩散的快慢有可能与温度有关。

2、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热运动

【衔接】既然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在不断运动,那么这本书的分子怎么没有飞散开来,最后书消失不见呢?

实验○1: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是什么力使两个铅块紧贴在一起?

1、分子间存在引力

【衔接】既然分子间有引力,而分子间又有间隔,那么用力压手中的铅块,它的体积就应该变小,是这样的吗? 引发学生思考斥力的存在,2、分子间存在斥力

【生】当分子间间隔很近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间隔很远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演示实验一】:间隔很近——压缩弹簧,两颗兵乓球之间排斥;间隔很远——拉伸弹簧,两颗兵乓球之间吸引;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小 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1.A 2.A 3.C 4.B 5.A 6.C 7.气体固体

8.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9.增大引力 10.引斥

一、分子热运动

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规律 2.下面说法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的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精瓶被打碎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精味 C.用盐腌蛋一段时间后,蛋变咸了 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3.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住,原因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4.扩散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之间可能有间隙

5.某同学用以下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中错误的是()A.冬季里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烟”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

D.将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天后整个箱子里都充满了樟脑味 6.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A.分子间无间隙 B.分子间无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相比较,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分子,间距最小的是_______分子.

8.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______的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

10.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下面还可挂重物,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力.平常的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间接地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_______力.

第三篇:分子热运动

16、1分子热运动教学稿

撰写:吴文娥 2011-2-15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4.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体会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自己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课前预习学案

【温故知新】

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______________为单位来量度。

2.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___________。

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_________,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____________。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课本图16.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碳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课本图16.1—3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此

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 很深。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

5.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6.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7、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

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8、图16.1-5能说明什么?

9、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10、结合P126图16.1-6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

【自学检测】

(练与测61页1-3)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蒋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二、合作探究:

【实验1】<第一次实验>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沉到瓶底

<第二次实验>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16.1--2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温馨提示: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

1、过了一会以后,第二次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既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什么在第二次实验中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会上升到上方的空气中,而使空气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3原来颜色较深的二氧化氮气体为什么颜色变浅了?。

4.这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2】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整杯水颜色变成均匀的淡红色。

【实验3】:在分别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事例1:热水杯中加糖,整杯水很快变甜。

事例2:炒菜比腌菜咸的快。

1.请再举两个类似实例:、。

2.这些事例说明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结合图16.1—4扩散现象产生的示意图,你还能对分子的运动做出那些推测?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教师按图16.1-6自制一个教具,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类比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什么

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

1、分子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同时存在的。那么,何时表现为引力,何时又表现为斥力呢?

2、“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____________,可以

______________了。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交流、讨论实验探究中的结论。试验当中还发现哪些问题?相机点拨,深化理解)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四、达标测评,反馈提升:(练与测61-62页4-17题)

第四篇:分子热运动 教案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24页

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杨兵蔚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化学课中,及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已经对物质的组成有了大致的了解,并见到过一些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较深的印象,但对扩散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分子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等问题,并不清楚。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和课件,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及随时关注周围各种自然现象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分析、推理微观世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难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存在的理由与情况。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五、教具准备

一烧杯热水、一烧杯冷水、墨水、投影仪。

六、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演示,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当然不会,只有在特定的平衡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比如气体。就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而气体分子间几乎没有引力与斥力,只有相互碰撞时才有力的作用,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但不能无限压缩(碰撞时才有力)。

4、小 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②、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③、分子之间有间隙。

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热运动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三)、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的组成二、扩散现象

三、分子间力

1、组成:

1、现象及定义

1、分子在运动但物质又是聚合的说明有引力

2、分子大小

2、扩散现象说明:

2、分子间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四)、课堂练习

1、关于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 C.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物质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2、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A.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

B.小木棍容易被折断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D.被雨淋湿的衣服很难脱下来

3、在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中放入相同的糖块,问:一段时间后,哪一杯水更甜?

4、零下500C的冰块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为什么?

5、镜子摔破后,为什么不能重新组成一面好镜子?

第五篇:《分子热运动》说课稿

《分子热运动》说课稿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常春红

《分子热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的物理教师常春红。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热运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的第一节课。本章的重点是内能,而本节内容则是这一章的基础。教材依次介绍了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学生探究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打下伏笔,为从分子结构观点理解物体内....能的本质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二、教学目标

分子热运动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基于对课标的理解和分析,我这样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探究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用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依据课标,力求吃透教材,我认为本节的 教学重点为: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观点 教学难点为: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四、学情分析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首先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

能力方面: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一定的收集信息和观察实验能力,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知识方面:在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微观知识,但对物质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宏观领域。

五、教学媒体设计: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除了采用实验法外将更多的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突出“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种研究微观世界的新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所以我对本节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这是我设计的流程图。

六、教学流程

具体操作为

(一)师生互问 组织教学

创设意图: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下课的亢奋状态回到课堂上的平静状态,以最好的状态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二)设计活动,引入新知

新知识引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情绪愉悦地进入新课学习过程。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学生通过闻味辨别三杯看似相同的液体,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嗅觉闻到气味的内在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宏观现象可能与微观世界密切相关,从而过渡到新课内容。

(三)任务学习,新课探究

任务是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学生提供知识构建的支架。在任务学习中,我将课本内容分成四个研究课题。

课题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前概念基础,我采用复习提问的形式巩固这一知识目标。并以PPT形式提供一些分子信息。

课题二:学会识别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是证明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象及客观事实,是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的关键。为了给学生最直观的现象,我为学生收集了二氧化氮与空气扩散的实验视频。因为二氧化氮气体有毒,进行演示实验学生难免会有心理负担,所以决定采用视频的方式,既真实又形象。而教材中典型的水与硫酸铜溶液扩散需要几天时间、金与铅的扩散实验更是需要几年时间,这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为了完成教学,加强学生对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的理解,我利用FLASH动画和视频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把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些色彩鲜艳,声像并茂的动画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

课题三: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的关系

在教材处理上,我把扩散快慢与温度关系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最终得出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的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都很喜欢这种相互合作的形式,它既能拉近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课题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微观性,无法通过实验去探究,而枯燥的语言描述只会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厌倦,利用FLASH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至此,本课内容已经讲授完毕。

(四)理解应用 知识巩固

接下来是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应用,为此我设置了基础擂台、知识闯关、智能比拼等不同层次的习题。

(五)老歌新唱

教学小结

小结是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的过程,也是学生反思的过程。为了将枯燥的总结变得生动而深刻,我为学生准备了音乐课件,将分子动理论编成歌词,进行老歌新唱。

设计意图:老歌新唱的总结形式,即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枯燥的理论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变得充满活力,且富有吸引力,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八、教学反思

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在教学中适时运用电教媒体,让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谐调,音像媒体与教学内容一致,学生自主与教师点拨相间,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同步,教学评价与教学效果共生。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视觉和听觉感官的有效整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热情,进而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下载分子热运动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子热运动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子热运动学案[★]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运动论的三条内容,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理解扩散现象,会解释日常现象。 2.能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

    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 现象,表明液体的分子在 。 2.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 江夏一初中 周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

    分子热运动教案范文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 南丹县大厂中学韦玉田【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

    分子热运动说课稿

    《分子热运动》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分子热运动》是人教社新课标九年级物理全册中第十六章《热和能》的第一节。从所在位置来看,它被直接安排在《机械能》之后,作为内能的基......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结构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分子热运动简答题

    分子热运动简答题 1.同学们做作业时,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去,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于纸紧贴,才能揭干净,这是为什么? 答:用力抹胶带可以缩小胶带分子与纸分......

    分子及其热运动教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教学课题】 分子及其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道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2) 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