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心得体会郭小舟[最终版]
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资源 三新小学 郭小舟
随着国家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的课题。在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理念得不到利用。远程教育的开展给予了教师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教学的机会。特别是“模式二”“模式三”两种远程教育模式,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资源,IP资源中的课件资源也非常的丰富,使我们在不用花很多时间、精力的情况下就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而《语文课程标准》里更是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习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为21世纪的教师,作为远教设备的一个管理员,我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一、利用媒体资源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使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的。而在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IP资源中的媒体资源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利用媒体资源能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草原》这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远教资源中的草原视频,让学生在看的同时对草原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一望无际、翠色欲流的草原,奔驰的骏马,好客的蒙古人就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对后面的课文教学作了完美的铺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在进行生字教学时,我先将媒体资源的课件进行一些修改,加上了一个“蓝猫的问题”这一环节。小学生都喜爱卡通人物,小朋友都很熟悉蓝猫,我就先在课件中插入蓝猫的图片,让蓝猫提出生字难题,让小朋友帮它解决。这样小朋友的情绪一下子高涨,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效果自然好了。
二、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证明直观形象的事物在人的大脑里形成的印象要深刻持久。远教资源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等,它作用于学生主要是视听结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学生接收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规律的。利用媒体资源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课件资源对威尼斯水城的景色,小艇的样子用图片的形式给予展示,结合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学生很快就抓住了
小艇的外形特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
三、利用资源,改善教学设计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在教学的背后还隐藏着太多的艰辛,特别是教师的备课。要上好短短的45分钟,也许老师们花去了几个甚至十几个45分钟。现在远程教育的开展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可以改善、减轻我们的备课工作。首先,教学资源中的教案都是经过优秀的教师、专家精心设计的,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作为借鉴;或者稍加修改利用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来。这样既减轻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工作量又不影响我们教学设计的质量。其次教学资源中的课后习题或拓展练习为我们的教学巩固作了很好的补充。
IP资源中的教师发展资源,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学习的空间。首先在教师发展资源中有丰富的教学案例,通过它我们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其次,专家课标的解读,经验的介绍,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方向指导。
四、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文化熏陶
注重文化熏陶。专题教育中的艺术熏陶、文化修养等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我播放邱少云革命陵园的资料片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感受到了邱少云这一个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视频。比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悬梁刺股的故事等等。培养学生从小发奋图强,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勤奋的种子。
总之,在教学中实践证明,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恰当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远程教育工程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灵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中灵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习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国家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的课题。在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理念得不到利用。远程教育的开展给予了教师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教学的机会。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因此,主动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一、利用媒体资源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使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的。而在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IP资源中的媒体资源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利用媒体资源能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草原》这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远教资源中的草原视频,让学生在看的同时对草原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一望无际、翠色欲流的草原,奔驰的骏马,好客的蒙古人就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对后面的课文教学作了完美的铺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在进行生字教学时,我先将媒体资源的课件进行一些修改,加上了一个“蓝猫的问题”这一环节。小学生都喜爱卡通人物,小朋友都很熟悉蓝猫,我就先在课件中插入蓝猫的图片,让蓝猫提出生字难题,让小朋友帮它解决。这样小朋友的情绪一下子高涨,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效果自然好了。
二、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证明直观形象的事物在人的大脑里形成的印象要深刻持久。远教资源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等,它作用于学生主要是视听结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学生接收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规律的。利用媒体资源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课件资源对威尼斯水城的景色,小艇的样子用图片的形式给予展示,结合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学生很快就抓住了小艇的外形特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
三、利用资源,改善教学设计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在教学的背后还隐藏着太多的艰辛,特别是教师的备课。要上好短短的45分钟,也许老师们花去了几个甚至十几个45分钟。现在远程教育的开展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可以改善、减轻我们的备课工作。首先,教学资源中的教案都是经过优秀的教师、专家精心设计的,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作为借鉴;或者稍加修改利用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来。这样既减轻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工作量又不影响我们教学设计的质量。其次教学资源中的课后习题或拓展练习为我们的教学巩固作了很好的补充。
IP资源中的教师发展资源,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学习的空间。首先在教师发展资源中有丰富的教学案例,通过它我们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其次,专家课标的解读,经验的介绍,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方向指导。
四、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文化熏陶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熏陶。专题教育中的艺术熏陶、文化修养等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我播放邱少云革命陵园的资料片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感受到了邱少云这一个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视频。比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悬梁刺股的故事等等。培养学生从小发奋图强,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勤奋的种子。
总之,在教学中实践证明,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恰当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远程教育工程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第三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语文教学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语文教学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分析
西乡三中
陈定平
资源环境:
1、教学环境:二模
2、教学辅助资源:《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远程教育资源下载加工)案例题旨: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描写济南冬天的美景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了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特别是比喻和拟人的运用。文章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来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景物之美、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设计的整合;
2、远程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运用途径、方法;
3、教学条件下的散文应该让学生从何处入手学习?学到些什么: 案例背景:
远程教育资源在几年的教改实践中已渐渐被广大教师所了解和接受,但是,要运用于实践才是关键。由于远教资源给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开放度,教学没有了固定化的模式,这让很多教师大伤脑筋,甚至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承担起课程开发者的角色,重视对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对课堂上非预期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还不够关注或缺少应对经验,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下载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视了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忽视了学生丰富、独特的心灵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构建生动的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前一课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学到可以从多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描写景物,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学习本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此前已学了不少的写景散文,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懂得比喻、拟人等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形象,现在能否换用另一种课堂学习形式让他们更喜欢,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呢?为此,在本节课中,如何创设合适的学习探究环境,如何通过教学图片、音效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感知写景特点和品味文章的语言,成为教学的关键。
设计理念:本着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应提供广泛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背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借助客观条件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散文的意境、写作手段、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对文本内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2、理解文本内容、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能力目标:
1、分析品味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比喻、拟人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资源加工:
1、下载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网,其它教育资源网)
2、整合资源,制作教学课件,确定教学设计的思路,构建课堂教学的过程、步骤、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以课件贯穿始终,集画面、图片、音乐、朗读视听等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济南冬天”的优美意境,指导学生学会鉴赏散文的方法,引领学生通过画面的具体分析来解读作品。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是美得让人陶醉﹍
开始课件播放 北国冬天的雪景画面,音乐,朗读 片段一:感受内容之美
师:听了这篇文章的配乐朗读,说说你喜欢济南的冬天的什么? 生1:我喜欢济南冬天里温晴的天气,美丽如画的雪景。生2:我喜欢济南的冬天那澄清的水和那秀气的山。
生3:济南的冬天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清雅可爱的山也让我喜欢。生4:下点小雪的济南,那么温柔,那么秀美让我陶醉。„„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济南的冬天如此秀美,如此温晴,水是如此澄清,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小水墨画,让我们大家都喜欢,让我们大家都为此陶醉„„
济南之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济南之美,美在那些小山,它像一个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济南之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片段二:感受修辞之美
师:请观看多媒体画面并认真阅读第三自然段。“谁能说一下这段文字都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
生:“小雪、青松、小山、小草”。
师:“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能举例具体分析吗?” 生:“作者把小雪覆盖下的矮松比喻成日本的看护妇,非常形象、生动。” 生:“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山与天相接处,好像山给天镶了一道银边,想象着就美极了。”
生:“作者把雪与草相间比喻成一件花衣很漂亮,而且同时又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这件花衣穿在了小山的身上,使山更加秀气了。”
生:“作者还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薄雪在微黄的阳光下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好像是害了羞,完全赋予山以人的个性,好像在人们面前的不再是雪,而是一个微微红着脸的害了羞的小姑娘,真是美极了。”
生:“最后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山的秀气,生动极了。师:看来同学们找到了老舍先生的修辞之美„„
这节课的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借助多媒体课件,沿着老师预设的教学过程深入感知了课文意境之美,写作中的修辞之美,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案例后记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让学生在广阔、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讨,在组织教学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并做到读写结合。作业设计也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掌握写景的技巧后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本人觉得阅读环节处理得不太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学生对文本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到课件中所展示的与济南冬天相关的一些优美的图片上,我发现学生只能边看书,边听录音,边看图片,对此如果做一些调整,效果就可能更好了。比如,可以先让小组朗读(或学生自由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接着让学生默读,有利于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最后再把书合起来,看图听读。而本人在教学时只采用看图听读的形式,这样的结果一是阅读时间太少,二是这个环节难以处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重视阅读环节的处理。总之,在写景的文章中,朗读和对语言的感知与品味是非常重要的。案例分析
本案例着重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则贯穿课堂始终。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还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语言的品味,都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而是由学习主体借助媒体资源,借助文本自主体验而发现的,教师的作用变为真正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也不是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命令性的任务去驱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阅读面广、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其它学生也会被感染、被带动,课堂上往往生成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本案例旨在与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讨怎样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语文教学。远程教育资源极为丰富,声音、图片、文字、课件等要有尽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何利用,本课做了一些尝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进一步研究。
第四篇: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四中王海英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习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21世纪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必须充分利用的、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手段。顺应时代要求,先进教学手段的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现在我校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较好地解决了我校这所农村初中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我校是此项目的受益者,作为本校的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理应充分利用好这一项宝贵的教育资源,我感到运用电脑课件,创设乐学氛围,启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诱发课文的导入。
有关心理实验材料表明: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最大,两项合计占94%以上。而人对信息的记忆保存,视听结合可达到50%。因此人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音响、歌曲、图像,营造与课文相附的情境,创设一种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使学生能很快投入到情境中,感受美的气氛,获得美的享受,形声并茂,音画同步地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收到比常规方法多倍的效果。例如:本人在制作《春》朗读课件时收集了20多幅春意盎然的图片,用flash将它们缀连起来,输入课文原文,进行动画效果设置,将文字的动画效果与教师的朗诵速度保持一致,让文字产生动感。配上悠扬动人的《春之声圆舞曲》,使欣赏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电脑让学生浏览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沧海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的美景,接着配乐朗诵欣赏,图文并貌,感受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实践证明,借助电脑,能促进学生形成思维,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音乐,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音乐为我们开辟了新领域,它使课文能摒弃一切繁文缛节,直抵学生心灵。”如在教学朱自请《背影》后,我播放《懂你》这首歌曲并用多媒体展示《懂你》画面结束全文,能让学生置身于浓浓亲情之中,再次品味亲情,读懂亲情。
实践证明,音乐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课文充满激情、意蕴深刻、声情并茂的情感美
三、变难为易,提高学习效率
远程教育资源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再次举例《春》的教学中,我用PowerPoint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也可用键盘上的数字键1、2、3、4、5来选择。每段都可重复播放多次。每段的播放形式为屏幕左上方出现该段主题,如春草图,主题下方开一小窗口,在此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映现该段文字,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配乐朗诵,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位美国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可以说,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科学,而网络则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仅仅依赖于“教参”已是远远不够。以一些课文的背景材料为例,输入关键词通过有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可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便多达数百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因局限于课本内容,应适当利用网络引进相关材料,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语文学习之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马致远及有关该作品的介绍、散曲知识、写作背景、疑难词句注解、图片、配乐诵读等文字和声像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根据诗句“断肠人在天涯”发挥想象,进行片段心理描写。根据散曲中的景物进行“诗配画”的板报设计。还可以上网查找跟本文主题相同的诗词作品,按“读准、读懂、诵读”三步学诗法,进行学法迁移,使学生的知识从课本向外延伸。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加以适当点拨,这样,既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强化形象性和直观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知和感知事物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的,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质、直观到抽象等;青少年的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而这种认知需要往往是由感知事物的直观现象首先引发的。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可企及的,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交互性强,操作界面丰富活泼,而且可以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我在教学说明文特别是事物说明文时,就经常制作一些PowerPint课件,用图像来表现文章的内容,图像的显示使许多抽象的内容得以形象化展现,学生一看就明了,大大简化了教师的阐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譬如教学《苏州园林》这篇事物说明文,文章先说明了它的总体特征:“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接着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特点: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如果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从字面上去讲析,缺少具体可感的形象,就比较抽象,教学效果不会很好。为了让学生对这四个方面有直观的印象,我从网上下载了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制作了课件,在课堂教学时,结合文字,配以图片,进行讲解说明,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正面、侧面、仰视、特写等多种角度,展示了纪念碑的总体形象及浮雕的内容,按时空转换的说明顺序这一教学重点迎刃而解,纪念碑的特征学生也了然于胸。所以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深感到,许多事物说明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形象的作业。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最常见的做法,也是最原始的做法。有了多媒体计算机,作业就可以制作成软件,用计算机给出。它的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形象的作业。例如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为了讨论街头语文现象,本人除了让学生收集家庭、校园、社会上的语言材料外,又自己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下街面上不规范用语的商家广告、海报、店名、招工启事牌等等,输入计算机制成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参评,这些存在于学生身边的物证刺激了学生的心灵,激起了他们规范语言的意识。因此,课堂上讨论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自己碰到的、看到的不规范的例子越举越多。课后,一篇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小议论文出现在办公桌上,这对还只会写记叙文的初一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再如,在上完感受美丽自然的《春》、《济南的冬天》、《秋天》这些美文后,本人如此作文:
大屏幕上,先出现一棵嫩叶正吐的大树,地上还有正破土而出的小草,随之飞来两只燕子栖息在枝头,这时树上花儿开了,远处遍地的野花也开了,什么样的颜色都有。嗡嗡的蜜蜂、轻舞的蝴蝶、快乐的孩子都出现了„„紧接着第二幅,先出现被绿树环绕的农家院,白天,知了在树上鸣叫,光膀子的孩子在溪边钓鱼;晚上,蟋蟀在草丛中歌唱,农家人在院中吃着西瓜,仰望着星空„„以此四季更替。在这一系列动画中,一直配以清新幽雅的音乐。要求学生根据动画片段任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感受自然”的作文。课后学生反映,这次作文刺激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写作时,脑中始终有美轮美奂的四季图,心中所想的自然也随笔而成。
七、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长期以来,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面窄、量少、方法不当等)的制约难以形成能力,家庭藏书、报刊、学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随着网上书库的日渐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轻松阅读网络版报纸及最新版的图书,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效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活动课上,我经常和学生一起上网阅读。但是,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在网络阅读中,传统过程中的读书笔记、资料卡片、圈点勾画等等方式都已经不需要了,而网络阅读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比如:如何选择阅读者需要的信息,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辨析有用的信息,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储存这些信息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教师经过规范、科学地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学会了精读、浏览、泛读、速读、比较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还可以便捷地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八、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本上修改,再眉批总批,仅仅局限在一个教师与一个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的负担很重,而且效率低。现在,在网络教室里,可以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所有学生的显示器上,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远程命令等功能,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一个多维互动的交际空间。根据改正错别字、修改病句、选材组材等作文修改的要求,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批改与教师的批改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在批改过程中,还可以就其中的问题一起探讨、研究,通过师生之间激情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形式的灵活采用,都将有利于教学空间的开放、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其思维火花的迸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点评,提高了他们写作和修改习作的积极性,写作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一方新天地。
九、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文章的理解。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将课文的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配以声音、图像,直观形象,这样就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本人在制作《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课件时,知道这首诗作者大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多媒体演示,首先出示有关联想的问题,并辅以明星、街灯的画面,让学生讨论比较,找出相似点,由此归纳出联想的定义——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叫做联想。其次出示有关想象的问题,并辅以牛郎织女骑着牛儿在天上游走的画面,让学生讨论理解,由此归纳出想象的定义——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叫想象。再如在教学《古代诗歌五首》时,发现乡愁诗占两首,因此在教学中形成单一专题,就思乡诗制作了课件,该课件的特点集声、色、景于一体,赏析诗词时既有生动的背景画面,又有声情并茂的诗词朗诵,能帮助学生真切地融入到诗词所渲染的意境之中,进而能更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赏析时学生们看着哀婉凄清的秋景图,听着如泣如诉的思乡曲,配以低沉的长箫曲。这样,学生便被此曲深深地感动了,进而进一步理解曲中的思乡之情,写作技巧、意象的选择等方面就不是难事了。
十、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的容量。
传统一节课紧紧巴巴,板书占了很多时间,运用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除了完成既定任务外,可以补充阅读练习,而这些阅读材料网上多如牛毛,选择方便又快捷,适当地将它们中优秀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上,配以图像、声音、动画等效果,极大地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制作《古代诗歌五首》赏析课件时,设计补充了网上下载的几首思乡诗,配以flash动画由学生自己赏析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扩充了课堂容量,又大幅度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对学生,除了上文所及的有利于学生提取意象,体会诗情主旨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综合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而言之,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从而改变了传统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我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的技术理论,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水平,从而把课堂教学优化到最佳程度。
第五篇: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牟定县青龙中心小学新甸完小教师:滕绍富
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与使用,为我们各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直接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内容涉及各科教学资源、教师发展、少年文化、学习指导、网站导航、党员干部培训等,可谓是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生动逼真。为教师的教学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若能合理使用,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曾在教学中尝试过使用,我认为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备课的良师益友。
远程教育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内容包括教学案例、教学示例、教案实例、课件制作、动画演示、音视频材料等。教师在备课时,只需打开相应的教学资源包,便可以对其中的教学资源一览无遗,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教学重难点、课文内容、教学的三维目标等,还可以指导教师如何对本课进行教学,还有现成的课件可供教师采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灵活或者直接采用其中的动画、课件、视频、音频资源等,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例如:我在备《赤壁之战》这一篇课文时,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打开远程教育资源包,去里边查找相关的资料,发现里边有本课的教学示例、教学案例、教案示例、学习指导、课件演示材料、音视频材料、动 画演示等,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从中灵活采用其中的资料来给学生上课,在给学生上课时,我就适时调用其中的资料来给学生上课。当讲到两军对峙的内容时,我打开动画演示,两军对峙的局面便跃然荧屏,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取信息,免去了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教学,省去了教师去亲自动手制作这个程序,这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方便和快捷。
二、教师上课的好帮手。
远程教育为教师上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师上课讲授的过程中,适时展示播放与讲授内容相关的课件及动画演示、音视频资料等,不仅可以降低教师讲授的劳动强度,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视听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所学内容,帮助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鲁宾孙漂流记》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打开多媒体播放器,《鲁宾孙漂流记》的影片便开始在电视机屏幕上出现,学生便开始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然后教师布置任务:边看边思考鲁宾孙在孤岛上是怎样克服困难生存下去的?你从影片中得到哪些信息?通过观看影片,调动了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把抽象的文字材料转化成了可视听的直观的信息,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又如,在教学《奴隶英雄》时,我播放《奴隶英雄》的影片,奴隶英雄与狮子搏斗的场面跃然影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集中了起来,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被点燃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三、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
远程教育接收的资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有课程资源、科普知识、科学人生、学习指导、少年文化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学生不但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随时处于浓厚的兴趣之中。学生可以观看教学示例,可以跟着教学示例中的师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句子、课文内容、阅读、作文等,可以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做练习和检测。课后,学生可以打开学习资源,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第十二册文言文《矛与盾》和《郑人买履》时,由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困难,感到难读和难理解,因此,我就打开《矛与盾》和《郑人买履》这两篇课文的“教学示例”,让学生跟着“教学示例”中的师生一起学,让学生在看、听、思、读、说中学习字、词、句和理解课文内容,在必要时打开其中的动画演示和课件,使抽象乏味的文言文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材料,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克服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在学习了这两篇课文之后,还可以打开“学习指导”,对学生进行检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还可以对本课知识进行扩展。学生要了解人物知识,可以打开“科学人生”,要了解科普知识,可以打开“少年文化”等栏目。学生要自学,还可以通过“自学指导”获取知识。这真是学习知识的摇篮。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正确合理地采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把师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共享这些丰富的资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