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赵 鹏
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课堂教学,是促使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主渠道。
有效教学在于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离不开数学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种思维品质的培养。
1.思维的深刻性:(1)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重在理解,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满足对概念定义的机械背诵。(2)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弄清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条件结论的逻辑联系,能独立作出证明,明确定理,公式与其它知识之间联系,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逐步把握知识的逻辑结构。(3)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和解决,而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解题以后能够总结规律和方法,把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例:讲圆定义时,可以动手将一根绳子固定在一点上,然后拉紧绳的某一个点形成的轨迹就是圆。通过这个操作,学生形象生动的记住了圆的第一定义。
2.思维的灵活性:(1)培养学生思维不囿于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换向,灵活调整思路以克服思维定势。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善于联想,长于发散,培养灵活思考进退自如的思维习惯。(3)强化数学语言教学,注意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的互译训练。
例:例题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那么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
变式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变式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此工作的2/3?
变式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共要多少小时完成此工作的2/3?
变式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7.5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变式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7.5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余下的乙单独做,那么乙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变式6: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3小时完成此工作的2/5。现在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做2小时后,甲因故离开,余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完成,那么共用多少小时完成此项工作?
帮学生分析主要的入手思想:
(一)、工程问题中三个基本量是: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是: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通常看作单位“1”
(二)、相等关系: 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完成的工作总量
让学生在练习中,反复思考,巩固知识。
3.思维的敏捷性:(1)在数学语言的教学上应把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有机结合,相互印证,便于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2)善于选择信息,善于运用直觉思维,善于把问题转换化归,注意思维的合理性,避免走弯路,出奇制胜。(3)教学中要注意思维块的积累,熟练地应用思维块是达到思维敏捷的有效手段之一。
4.思维的批判性(1)强调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经常引导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细微差异进行分析,善于发现思维中的矛盾和漏洞,提出改正错误的方法。(2)通过典型错误的分析,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回顾和反思,自觉调控思维过程,通过解题思路或方法的自我评价,提高辨析正误的能力。(3)通过发现反例的训练,进行数学严密性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5.思维的独创性(1)教学上应充分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萌芽,千万不可泼冷水,这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原则。(2)鼓励学生自己编题,变更条件,考察结论的变化,通过定理的引伸、特殊化、一般化引出新定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3)通过归纳、类比提高发现问题作出猜想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否定,提高发现反例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肯定与论证,提高发现证明思路的能力。通过探索性、开放性作业,培养初步的独立探索的能力。
例:在抛硬币研究随机现象时,掷的三次都是正面,问第四次是不是一定是反面?许多学生开始想当然认为一定是,或可能性非常大。经大量实验后,发现出现正面的机会和反面的机会各占1/2,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造成冲突。实际上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对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正迁移还是有大量实例存在。
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和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是我对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粗陋之见,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不断加以完善、提高。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认真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选择学生有兴趣的人、事、物、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创设情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以学生有兴趣的事物、故事、游戏、活动,创设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灵魂――多彩的学习活动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精心设计了以下活动。
1.动态演示,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上课伊始,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并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个顶点所作的高剪下来,平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是任意作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沿着高剪下来,平移到另一边也可以拼成长方形。这是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是所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得到的。这是把三角形面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计算。通过复习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起到了温故知新的效应。
2.动手操作,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提出问题:梯形的面积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计算呢?你又准备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一起用课前准备好的梯形纸片进行实验。学生的操作归结为四种:①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④用两个任意的梯形拼不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汇报展示后,教师再用课件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寻求突破点。最后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3.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梯形上底、下底、高有何关系?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有何关系?
通过课堂上演示、操作、展示、交流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学会了新知识,达成了预期目标。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多样化练习
设计多样化练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则和保证。
在 “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制作了这样的一个练习课件:把班上的座位表出示在屏幕上,学生按问题说出座号,被说出座号的学生就站立起来。①座号是最小质数的;②座号是最小合数的;③座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④座号是质数的;⑤座号是合数的;⑥座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⑦站立两次的;⑧只站立一次的。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时,我设计了“搭火车”的练习题:每组第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后面的每个同学说出和这个分数相等的一个分数,说对的就能搭上火车,说不对的就下一站搭车。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责编 金 铃)
第三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刘清泸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机智教学。
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机智教学。
一、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我们知道,引入新课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有观察规律的发现式,有实验操作的演算式,有具有诱惑力的问答式等,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创设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宋双辉老师的引入分式方程的应用一节课时,就采用了直接引入法。
创改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结合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得到提高。如李彦虎老师的游戏公平吗一节时设计了小明和小丽都想去看电影,但只有一张票,这是提出问题如何设计一个游戏决定谁去。
二、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根据学生个体,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我力争这样备课:
一、确定目标:这节课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一次函数主要中的面积问题。
二、确定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
三、关注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
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
四、课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优化课堂结构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要注意课堂容量大小,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讨论,讲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四、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考虑,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课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例如,在讲“概率”时,应采取游戏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根据内容不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使知识了解、透彻,课堂吸收好。
五、增强数学教学机智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的优化率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复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思维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吴丽娜老师设计的“摸到红球的概率”这节课时,设计一道摸球游戏的开放题如:用8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1)以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1/2(2)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1/4
六、课堂教学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切实抓好五个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变试训练,注重一题多解,以提高训练效率;
4、及时评价,实现多途径、多方位、多形式的反馈矫正;5总结归纳,深化目标,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知识、方法,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教学中可采取“低起点,多已层次”的教学方法,即适当放低教学起点,适当增加教学层次,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已知直线y=ax+ 1分别与x轴和y轴交于B、C两点,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A,并且两直线交点P为(2,2)
(1)求两直线解析式;(2)求四边形AOBP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点思路,讲方法,形成思路。最
后由学生讲自己的解题思路,让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 方法。从而归纳归纳出解题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求面积问题,往往化归到有一条边在坐标轴上的三角形(规则图形)的面积。
实行分层教学,调整课堂结构,实施有效教学,起到了巩固“双基”和培优的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使初中教学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
第四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能够使教师花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一个多月的课堂教学实践,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坚持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情境的设计;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4.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5.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关键字:高效课堂 教学心得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课堂教学的表现:课堂上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学生没有一个睡觉、说话、开小差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课后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收获,都有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实习过程中,深切的体会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如此的重要。因为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一所中等学校,学生成绩不是很好。高一共有5个班,重点班有2个。而我在的高一(3)班是普通班,学生德育基础、纪律观念薄弱。多数学生成绩基础处于中等或者中下层次,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因此刚开始在(3)上课,有睡觉的学生,有听课听不懂干脆不听的学生。整个班的课堂气氛不活跃,一个班能有一半的学生听课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我总在想办法如何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愿意听课并听得懂。总的来说,就是让课堂教学更高效。经过快两个月的课堂教学实践,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1.2 一位老师,如果太过严厉,学生反而有逆反心理。但是,如果太放松学生,学生就不怕你,从而也不听你的话。因此,一个老师要做到真心为学生着想,关爱自己的学生。做事认真负责,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好,对他的期待,从而让学生尊重你,愿意听你的话和听你的课。2.坚持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情境的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让学生用尽可能少 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要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学境地。因此,教师在备教案的时候,要做到
2.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准备教案。还要多考虑上课时候可以出现的情况。
这样我们才能以防万一
2.2 每写一份教案之前,要清楚这节课的知识点有哪些,最好先根据课本,把课本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再看看有哪些需要补充的课外知识点。接着明确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2.3 知道要讲的内容后,就要想办法突破难点。在讲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时候,想一想这个知识点可以用生活中哪些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例子,化抽象为具体事例,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讲函数的定义时,(函数:在)举例子:人照镜子,镜子中的人与真人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笑,镜中的人就笑,人哭,镜中的人就哭。镜中的人随着人本身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镜中的人是真人的函数。有时候,为了更形象地表达某些知识,可以稍微画一下简笔画,(例如:初二的数学课本中的一道题:弹簧原长为3厘米,每增加1千克的物体,弹簧伸长0.5厘米,求物体的增加量x与弹簧伸长量y的关系?这时,我们可以把弹簧的原长和挂物体后的长度在黑板上画简图)运用图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明白。
2.4 在写教学过程的时候,要清楚哪一个知识点接着哪个知识点。哪些知识点需要叫学生上背板写过程,哪个环节让学生口答。
总的来说,每一份教案都要认真,特别要注意细节上的问题。写教案的过程首先是研读课本,清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份教案至少要包括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小结,课后作业或练习。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老师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5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会更有效果。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 点迁移到学习上来。此外,还要经常性的叫同学上来回答问题,回答错误了也没关系,鼓励他们这次回答错误,老师、同学帮你纠正错误,那么你就会永远记牢,下次就不会做错了。经常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不仅可以让部分不听课或睡觉的同学因为怕自己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而不得不听课,还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学生也能够培养敢于质疑,提出问题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4.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对于高效课堂教学也是必要的。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逻辑思维较强且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乏味甚至厌学。仅有教师的“单相思”,而没有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了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说一下本人实习期间,针对高一(3)班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所采取的措施:跟学生商量,针对回答问题不积极这种情况。采用小组加分的形式。将班级分为8个小组,一组6—8个人。最后,当我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选出加分最多的前三组进行奖励。奖品保密,但是不会让你们失望。高一(3)班小组加分减分规则
a.上课主动举手并被老师叫到,回答意思相近,每组每次加1分,全错不扣分。b.课堂上认真听讲,大声发言,回答正确的组,每次加1分。(错的不加分)c.每次作业(资料)全交的组,最后加3分。每次作业(资料)能够自己完成的组,加10分。
d.每组组长认真记录自己组的加分情况,课后到我这登记。
e.上课聊天,影响老师上课,老师提醒一次减1分,之后被老师警告的减2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荣誉与共,都是与你有关系。组员有责任和义务跟自己的队员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回答问题,互帮互助,互相监督。
自在高一(3)班采取了小组加分政策后,班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增加。有些听不懂的学生,为了能够让小组加分,即使做错了,也会把自己的答案写上黑板上。睡觉的同学觉得这样子很有意思,因此也不睡觉了。虽然不是很认真听课,起码可以不睡觉看其他同学为了加分,是如何争先恐后的上黑板做题或答题。5.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上面是本人实习后对课堂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但总的来说,课堂教学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行调整。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是基础。真心关爱学生是前提。
第五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信心。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需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心向,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巧妙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浅”中见“深”具有启发性。
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
问题:
①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
③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学生自学时我要求他们做到“三动”,即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
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检查自学讨论的效果,迅速获取反馈信息,并作必要的讲授,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总的来说,我认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是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每年的课程变化都要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