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励志教育的意义
感恩励志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核心提示:
感恩,是一种认同。不认同感恩的人,对于感恩熟视无睹、浑然不知的人,他的心性与周围、与时代是格格不入的,甚至还会生出仇恨之邪念。有了感恩思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才得到滋润。
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义犬救主的私塾启蒙或“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所阐述的只是一种封建的狭隘的报恩情结,还算不上感恩思想。它们可能有某种相同之处,但彼此的心态和结果却大相径庭。真正的感恩思想,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它绝不仅仅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汇报,更应当是个体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一种自我精神境界的追求。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种种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与豁达地处理。只有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感恩的氛围里,人们会努力行使自己的责任,减少许多怨天尤人。只有知道感恩,人的一生才会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
感恩,是快乐的源泉。感恩可以消除内心所有积怨,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童话作家金小芙说:“种植什么,都不如种植感动来得快。”一个只知道向艰辛的父母索取的孩子,自然不可能得到一个感恩者的快乐;同样,一个只知道让孩子以好分数来回报的家长,又会收获多少快乐呢?阳光的照耀、亲人的关爱、友人的牵挂、恩师的教诲、陌路人的帮助、敌人的打击-----这一切都是我们感恩这个世界的理由。感恩的心容易感动,感动的心充满感激,感激的心快乐无穷。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生活多姿多味,时代在急速变革,我们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至麻木;学会感恩,才能正确面对生活、看待生活,人生才会过得坦然,过得幸福而充实。
感恩,是一种竞争能力。现在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成功后,认为成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别人都是阻力,所以难有感恩之心;另一些没有成功的人则怨天尤人,更是很少想到去感激别人。因此,如何让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会感恩、不忘感恩,是门学问,是一种竞争力。
一、心灵之需——医治麻木,祛除浮躁
众所周知,当今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麻木冷漠。感恩励志教育深入挖掘人性本真,引导人们反思自己,激发人们自我发展的要求,使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知苦痛,蒙昧的良知得以警醒。这正是它获得非凡效果的独到之处。为什么每一场都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情不自禁地争着登台发言?为什么孩子们当场禁不住失声痛哭?为什么让师长们“头疼”的学生也淌着热泪倾诉自己的心声?这是因为,孩子们心灵的麻木被至真至善化解了,他们的感恩之心苏醒了。
【例:2004年4月22日,备受关注的马加爵一案在云南某法院开庭审理,其中一细节令人震惊:马加爵在长达一天的庭审中平静自然,居然不曾回头看坐在旁听席上的亲人一眼,哪怕是其父马建夫因失爱子而痛不欲生,因自觉罪孽深重而四方谢罪!想来马加爵在因微小纠纷杀害四位痛室好友时,既未感念父母之恩,也未顾惜同学之情,哪里还记得学校给他的助学金,哪里还记得国法和良知的发现!马加爵正是这样因“忘恩”而“负义”。可见,麻木是多么可怕啊!】
二、沟通亲子之需——唤醒良知,化解怨愤
最亲最好的身边人倒成了受伤害最重的人,这是近年来发生在青少年中的怪现象。据国家司法部统计:自1997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2万至5万青少年因与父母、师长发生感情纠葛而犯罪,其中人命案不少。
说怪也不怪,一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主、少爷般生活,“公主心态”早已形成,若有不满,不找“老仆人”们算账找谁呢?二是因为父母要么早就甘当奴仆使唤,要么经常大吼大叫横加指责,矛盾不激化才怪!
感恩励志教育是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更是沟通亲子、密切多重关系的爱心教育。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亲情互动”的人性化教育,在化解怨愤、消除亲子间和师生间隔阂方面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很多已经离异的夫妇,在感恩会上抱着孩子痛悔,甚至当场宣布“再一起过以前的好日子”;很多长久“不理父母”的孩子,要么痛苦不已,要么当众下跪。
三、激发潜能之需——重树信心,点燃激情
世上没有天生就“差劲”的人(智残除外),也没有天生的英才。差起于“心”,优也起于“心”。
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当一个人拥有感恩之心时,他会因为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感动之余,他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学生感恩老师,他就会加倍努力学习以此来回报老师,成绩就会好起来。在受到老师的表扬后,学生更加感恩,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同样,员工因为领导的委任而感动,所以就加倍努力工作作为回报,结果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得到一致好评。
所以说,人人都有感恩之心,都想着去回报,那么我们大家都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世界会充满爱------在学校和单位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是一项投资很小、见效快、回报很大的“民心工程”。
四、改革教育之需——注重心育,贴近学生
现在的学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心思都很复杂。实践证明,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谈得太虚或者限得太死,都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传统德育之所以柔弱无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的单一价值观、物化个体以及其自始至终由外到内的“外烁”倾向。
其实,我们不能总把教育中的不堪与难堪都推给教育体制,有些问题就是“人性因素”造成的。请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不是在逐渐远离我们的课堂?“童年”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孩子?“爱心”是不是逐渐异化为简单的规章制度?“学生”是不是逐渐异化为学校、老师、教育工作者的“工具”?------如果我们认真地想下去,真的很可怕,很不堪!
感恩励志教育,则是一个由外烁到内省的反思过程。它立足情感培养,坚持教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通过多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实现了由“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转化。同样在“讲道理”,为什么所到之处尽受广大学生欢迎?
五、敬业爱岗之需——感恩工作,珍惜拥有
时刻拥有一颗对单位感恩之心,我们每个人即使只有五分能力,也能干出十分成绩,因为我们不再抱怨了,不再畏缩了,在困难面前我们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拥有一个感恩的心,在自己的领导面前我们不会有对立情绪,因为我们明白这是为单位做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同事彼此之间关系会更加融洽,即使在误会面前,我们也会用温暖的话语慢慢解释,从而化解误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就会在工作之中心无邪念,不会再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消极怠慢之事发生,因为拥有一颗对集体感恩的心,我们便成为单位真正的主人荣辱与共,兴衰同在。
感恩单位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我们一个工作和学习的平台,给我们一个相对优越的待遇,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感恩领导,是他的职责、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使我们避开懒散和放任的泥潭。
感恩同事,我们要好好地体会汉语中的“众”字,这个普通的汉字蕴含了太多朴素的哲学元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枪匹马闯沙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地打造出整体的力量。
六、和谐社会之需——弘扬美德,倡导仁爱
当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人急功近利,心底浮躁,商场、官场上尔虞我诈的现象时有发生。
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与此同时,许多家长对子女十分溺爱,从而使孩子养成了“自我中心”。尤其在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有些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有的中小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的成天沉溺网吧,学业荒废,不求上进,根本不懂得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更不会真正用心去体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
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理偏差的孩子,正迫切需要感恩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无数惨不忍睹的恶性事件,无数触目惊心的恶果,无数“心理病”受害者的鲜血和吁求,都在警示我们,人们正渴望着充满人性关怀和伦理道德启迪的感恩励志教育。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是一种对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
【已有 位网友发表
第二篇:感恩励志教育的意义
感恩励志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核心提示:
感恩,是一种认同。不认同感恩的人,对于感恩熟视无睹、浑然不知的人,他的心性与周围、与时代是格格不入的,甚至还会生出仇恨之邪念。有了感恩思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才得到滋润。
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义犬救主的私塾启蒙或“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所阐述的只是一种封建的狭隘的报恩情结,还算不上感恩思想。它们可能有某种相同之处,但彼此的心态和结果却大相径庭。真正的感恩思想,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它绝不仅仅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汇报,更应当是个体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一种自我精神境界的追求。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种种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与豁达地处理。只有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感恩的氛围里,人们会努力行使自己的责任,减少许多怨天尤人。只有知道感恩,人的一生才会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
感恩,是快乐的源泉。感恩可以消除内心所有积怨,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童话作家金小芙说:“种植什么,都不如种植感动来得快。”一个只知道向艰辛的父母索取的孩子,自然不可能得到一个感恩者的快乐;同样,一个只知道让孩子以好分数来回报的家长,又会收获多少快乐呢?阳光的照耀、亲人的关爱、友人的牵挂、恩师的教诲、陌路人的帮助、敌人的打击-----这一切都是我们感恩这个世界的理由。感恩的心容易感动,感动的心充满感激,感激的心快乐无穷。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
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生活多姿多味,时代在急速变革,我们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至麻木;学会感恩,才能正确面对
生活、看待生活,人生才会过得坦然,过得幸福而充实。
感恩,是一种竞争能力。现在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成功后,认
为成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别人都是阻力,所以难有感恩之心;另一些没有成功的人则怨天尤人,更是很少想到去感激别人。因此,如何让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社
会中学会感恩、不忘感恩,是门学问,是一种竞争力。
一、心灵之需——医治麻木,祛除浮躁
众所周知,当今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麻木冷漠。感恩励志教育深入
挖掘人性本真,引导人们反思自己,激发人们自我发展的要求,使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知苦痛,蒙昧的良知得以警醒。这正是它获得非凡效果的独到之处。为什
么每一场都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情不自禁地争着登台发言?为什么孩子们当场禁
不住失声痛哭?为什么让师长们“头疼”的学生也淌着热泪倾诉自己的心声?
这是因为,孩子们心灵的麻木被至真至善化解了,他们的感恩之心苏醒了。
【例:2004年4月22日,备受关注的马加爵一案在云南某法院开庭审理,其
中一细节令人震惊:马加爵在长达一天的庭审中平静自然,居然不曾回头看坐在旁听席上的亲人一眼,哪怕是其父马建夫因失爱子而痛不欲生,因自觉罪孽深重
而四方谢罪!想来马加爵在因微小纠纷杀害四位痛室好友时,既未感念父母之恩,也未顾惜同学之情,哪里还记得学校给他的助学金,哪里还记得国法和良知的发
现!马加爵正是这样因“忘恩”而“负义”。可见,麻木是多么可怕啊!】
二、沟通亲子之需——唤醒良知,化解怨愤
最亲最好的身边人倒成了受伤害最重的人,这是近年来发生在青少年中的怪
现象。据国家司法部统计:自1997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2万至5万青少年因与父
母、师长发生感情纠葛而犯罪,其中人命案不少。
说怪也不怪,一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主、少
爷般生活,“公主心态”早已形成,若有不满,不找“老仆人”们算账找谁呢?
二是因为父母要么早就甘当奴仆使唤,要么经常大吼大叫横加指责,矛盾不激化
才怪!
感恩励志教育是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更是沟通亲子、密切多重关系的爱心教育。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亲情互动”的人性化教育,在化解怨愤、消除亲子间和师生间隔阂方面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很多已经
离异的夫妇,在感恩会上抱着孩子痛悔,甚至当场宣布“再一起过以前的好日
子”;很多长久“不理父母”的孩子,要么痛苦不已,要么当众下跪。
三、激发潜能之需——重树信心,点燃激情
世上没有天生就“差劲”的人(智残除外),也没有天生的英才。差起于
“心”,优也起于“心”。
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当一个人拥有感恩之心时,他会因为别人为自
己的付出而感动,感动之余,他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学生感恩老师,他就会加
倍努力学习以此来回报老师,成绩就会好起来。在受到老师的表扬后,学生更加
感恩,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同样,员工因为领导的委任而感动,所以就加倍努力
工作作为回报,结果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得到一致好评。
所以说,人人都有感恩之心,都想着去回报,那么我们大家都会变得越来越
优秀,世界会充满爱------在学校和单位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是一项投资很小、见效快、回报很大的“民心工程”。
四、改革教育之需——注重心育,贴近学生
现在的学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心思都很复杂。实践证明,对他们进行思
想道德教育,谈得太虚或者限得太死,都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传统德育之所以
柔弱无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的单一价值观、物化个体以及其自始至终由外
到内的“外烁”倾向。
其实,我们不能总把教育中的不堪与难堪都推给教育体制,有些问题就是
“人性因素”造成的。请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不是在逐渐远离我们的课堂?“童年”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孩子?“爱心”是不是逐渐异化
为简单的规章制度?“学生”是不是逐渐异化为学校、老师、教育工作者的“工
具”?------如果我们认真地想下去,真的很可怕,很不堪!
感恩励志教育,则是一个由外烁到内省的反思过程。它立足情感培养,坚持
教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通过多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
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实现了由“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转化。同样在“讲道理”,为什么所到之处尽受广大
学生欢迎?
五、敬业爱岗之需——感恩工作,珍惜拥有
时刻拥有一颗对单位感恩之心,我们每个人即使只有五分能力,也能干出十
分成绩,因为我们不再抱怨了,不再畏缩了,在困难面前我们会义无反顾,勇往
直前;拥有一个感恩的心,在自己的领导面前我们不会有对立情绪,因为我们明
白这是为单位做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同事彼此之间关系会更加融洽,即使在误会面前,我们也会用温暖的话语慢慢解释,从而化解误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就会在工作之中心无邪念,不会再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消极怠慢之事发生,因为拥有一颗对集体感恩的心,我们便成为单位真正的主人
荣辱与共,兴衰同在。
感恩单位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我们一个工作和学习的平台,给我们一个相对优越的待遇,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感恩领导,是他的职责、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使
我们避开懒散和放任的泥潭。
感恩同事,我们要好好地体会汉语中的“众”字,这个普通的汉字蕴含了太
多朴素的哲学元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枪匹马闯沙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地打造出整体的力量。
六、和谐社会之需——弘扬美德,倡导仁爱
当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
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人们
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人急功近利,心底浮躁,商场、官场上尔虞我诈的现象时有发生。
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与此同时,许多家长对子女十分溺爱,从而使孩子养成了“自我中心”。尤其在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有些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有的中小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的成天沉溺网吧,学业荒废,不求上进,根本不懂得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更不会真正用心去体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
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理偏差的孩子,正迫切需要感恩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无数惨不忍睹的恶性事件,无数触目惊心的恶果,无数“心理病”受害者的鲜血和吁求,都在警示我们,人们正渴望着充满人性关怀和伦理道德启迪的感恩励志教育。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是一种对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
【已有 位网友发表
第三篇:感恩励志教育
《感恩励志教育》观后感
今天晚上,我有幸观看了邹教授的《感恩励志教育》讲座。这是我看过众多精彩讲座中最令人震撼的一次,也是让我彻底征服的一次,不是因为演讲者的口才多好,也不是因为演讲的文字多么华丽。而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对爱的呼唤,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内心。讲座共分为两个部分,‘ 爱父母’和‘爱老师’。
爱父母,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不仅包含着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更是一种责任。‘你爱你的父母吗?’也许所有人都会回爱,但当邹教授问‘你是怎么爱你父母?’时在场所有人都噤了声。爱不是口头上的承诺,爱需要你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孝道不足,文凭越高,社会危害就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但我们却天真的认为父母对我们的好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从没想过要报答他们,也没想过在他们工作疲劳时递上一杯热茶,更没亲口对他们说过‘我爱你’三个字。当听到小男孩思念过世的母亲而数星星时,当听到小女孩的母亲为烧伤的女儿忍痛割皮时,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因为这时让我想起了我高一那年,我要求父母给我买一个手机,但因为那年正遇上旱灾,田里收成不好,再加上家里有三个孩子要上学,负担太重,父母就没答应给我买。我一下子就恼火了,大声地跟父母吵了一架,晚饭也没吃就睡觉去了。现在想起来,自己当时是多么年幼无知,也对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深深地懊悔,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会再跟父母吵架,我要好好的照顾他们,孝敬他们。因为我懂得了‘树
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爱老师,老师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者,也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是老师教我们读书写字,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师一起度过,是他们周末不休息帮我们复习,是他们深夜里挑灯为我们备课。老师是园丁,老师是蜡烛,老师更是粉笔。爱老师,尊敬老师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责任。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
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
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
无论是老师,还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需要感恩。
第四篇:感恩励志教育
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5-06-19
中小学生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参与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要相互结合,有机进行。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各班级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歌谣传唱、感恩美文欣赏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将以识恩明志感恩立志报恩壮志为序列,结合传统节日教育,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
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和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内涵,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由来,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树立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之中。
2、“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比赛。(时间:7月15号前上交)各班级要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
3、“我让(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时间:7月12号前)各班级要组织学生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组织学生讲述知恩、感恩、报恩的故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行动,感恩你我,回报社会。
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周活动
一、活动目的:
1、学生的自我规范,自我检验,自我提高。
2、反映德育教育效果,检验老师教育手段和思想。
二、活动区域范围:
在家庭、社会和校园内全方位行动。
三、集中活动时间:
从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以班级为单位,收装整齐交政教处验收。
四、活动终评:
1、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德育修养,体现校园教育风采。
2、活动积分:班级得分为100×完成活动人数÷班级总人数,加入文明班级量化考核计分。
五、优秀生员评定:
1、依据本此活动事实,各班评出3—5名优秀学生。
2、对优秀学生予以表彰,深化德育教育过程,彰显教育魅力。
六、活动总结
前段时间,各个班级相继召开“感恩励志教育主题”班会,一场场感人心扉的主题班会,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恩故事在师生们的心底回响、激荡,班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演唱感恩歌曲、举办感恩朗诵会、看感恩电影,制作宣传感恩内容的手抄报等等。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如润心田的春雨,如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每位学子的心田。
通过这次感恩教育的的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感恩并不那么遥不可及,感恩也并不那么复杂。感恩无处不在,感恩就在你身边。感恩,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学生中一个个可喜的转变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如六年二班的高维壮,原来是一个从来都不完成作业的淘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课堂上搞小动作,连班主任老师提起他都头疼,但这次活动 深深打动并教育了他,使他真正感受到了父母是如何的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供自己读书学习,自己父母风吹日赛,汗珠子摔八瓣,不为别的,只图他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懂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恩的思想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在班会上,他泪流满面,当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发下了铮铮誓言: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老师。会后几天,高伟壮就像变了一个人,上课专心了,课后自觉完成作业了,甚至懂得提前预习了,看到他惊人的转变,关心他的父母老师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年一班的张明桐,别看他人小,但却是个鬼精灵,学习、劳动各方面表现都十分优秀,可就有一样让家长犯愁:就是不让自己的父母进学校大门。原来他的父母是炸麻花的,孩子嫌父母的衣服油渍麻花的给自己丢脸,家长怎么劝都无济于事,每天都是到学校附近就转身而归。在这次感恩教育活动中,小明桐主动跑上前台,痛哭流涕的搂着自己的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哭喊:妈妈,我错了,我错了,我让你们送我到班·还有很多本来愿意和老师生气的孩子都一下子变得能虚心接受教育了·这样的事时刻都在发生,真的不胜枚举。
这一切都说明了本次感恩励志活动收到了圆满的效果,不仅使学生懂得了感恩和孝道,让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学会感恩,更加强了家校沟通,增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接触和了解,融合彼此情感,使家长更加理解教师,使教师更加充满干劲,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总之,讲师团给我们全校师生、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感恩励志教育课。
第五篇: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教育的意义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近日,山东省某校针对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小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
感恩,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却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在金训华烈士墓地守了37年的陈健,理所当然地成了CCTV2005“感动中国”人物。37年前,在一次与洪水搏斗抢救国家财产时,金训华救了陈健的命。在金训华牺牲后,陈健决心义务为战友守墓,并发誓要“一辈子陪着你。”为此,他再没离开过逊克县,一直为烈士扫墓守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感恩”一词现在在有些人看起过时了。前不久有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事情。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还有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
感恩是美德,而“忘恩负义”却违背道德的可耻行为,是对人最重的一种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会导致人的自私、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不知感恩最直接的结果,也使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
小伦敦双语学校组织的这次感恩教育活动,首先从每个学生每周要为父母洗一次脚,每天帮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基本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有的学生家长高兴地说:
“孩子以前不太懂事,常惹俺生气,没想到送到学校这么短时间,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在样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