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体育研修心得
初中体育研修心得
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是指体育教师立足于本人从事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针对其中的某一个疑难问题或新奇现象进行的针对性研究。通过这段时间的研修学习我从思想上、工作上发生了较大转变,改变了以往比较随意的目的性不强的工作态度,从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态度,从而对自身有了很大的促进和提高,我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开展体育教学研究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为伴,最熟悉朝夕相处的学生,懂得他们的体育兴趣爱好与特点;他们最了解本校本地的体育资源;也最直接地感受到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困惑、矛盾和问题,需要研究的问题会有许多。体育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基础状况比较了解,对教学实验的安排和控制、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运用等条件,体育教师可结合正常教学随机安排、自主控制。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走、跑、跳、透的身体素质能力。
二、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课堂的观念变了
1)课堂不再是对对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
2)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是把体育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课堂是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讲话的机会。
4)课堂是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2、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
3、评价方法有所改变
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评价采用自模和常模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4、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
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更仔细。
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践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好。
6、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或由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练习方法,以提高教学实效。
三、体育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针对体育教学中新问题,先要调查、问卷等方法。
2,根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某种成功体会或教学经验,先进行总结经验、理论概括,形成有条理、有观点并有一定实践依据的经验成果,进而提出新的研究成果与理论。
3,行动研究方法是一种应用性、综合性研究模型。把教学反思、个人与集体经验总结、调查现状与研究设计结合,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研究方案,进而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案。
网络学习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今后自己一定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在网络学习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网络学习共同成长。
第二篇:初中体育研修总结
初中体育研修总结
培训是个机会,提供了一个平台,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使我受益匪浅。当然,每个人的所得所想应该不同,在心怀感念的同时,我认真总结了这两个月的所得,与大家分享: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实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有各活动的方式,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课堂不因为你站在讲台上高人一点就由你说了算。尊重是相互的,学生的闪光点是靠老师来挖掘的。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也不需要一个“复读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前进的引导着、迷茫的启发者。只有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才能够搞好教学。
第三篇:初中体育研修日志
初中体育研修日志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新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对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在新课程实施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经常进行师生互动,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采用符合学生
身心特点,学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如我在做准备活动时,轮流选择一学生带队,在做俯卧撑时,让全班同学一起喊口令,既整齐,又使学生易于集中注意力,为学好下一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可采用“兴趣导练法”“竞赛法”“自主练习法”“启发法”等,使学生爱上学习项目;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前滚翻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几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体会动作要领,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时,允许学生进行大声呼叫,在规则范围内允许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如“贴膏药”游戏,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中,成为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课堂追求一份诗意,让孩子们享受到真正体育与快乐!
初级中学体育研修日志
发布者:韩海燕 发布时间: 9/5/2012 PM 6:40:20
现代继续教育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我积极利用这个机会,刻苦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继续教育研修作为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学习方式。
一、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3、教法要求创新,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二、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课堂的观念变了①、课堂不在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②、课堂不再是对对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④、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
2、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
3、评价方法有所改变。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评价采用自模和常模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4、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更仔细。
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践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好。
6、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或由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练习方法,以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继续教育研修,我的教学素养得到极大提高,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
体
育课教学的转变
现代继续教育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贯彻体育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自主合作、快乐、健康发展主题,依据中学生身心特点,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体现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同时注重学生创造力培养,让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养成爱锻炼的好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学习精神,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对他人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要想真正上好一节体育课,难啊!这个平台给了我学习的机会,真好。
作业一:提交一份培训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业要求:学员参加本次培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内容包括问题聚焦、要解决的重点、须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及解决路径等,要求紧密结合学员个人的岗位工作与专业发展实际,问题集中,思路清晰,500—700字,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提交。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逐步扩大与深化,传统的一次性正规学历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学校接受全部的教育,必须树立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党和国家也已经把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作为新世纪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未来教育的格局应该由两大体系构成,一个体系是国民教育体系,一个就是终身教育体系。
学历教育的终点也正是继续教育的起点。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从教育的边缘进入到教育的核心层,在国家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创新的社会,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补充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巨大动力。
因此,发展继续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国家而言,继续教育是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继续教育是个体进行知识更新、素质提升、自我完善的重要工具,它既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个体不断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继续教育已成为国家腾飞、民族富强、企业振兴、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
终身学习理念的广泛普及以及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也为继续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为开展大规模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我国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仅4000余家,到2005年,全国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发展到数十万家。与此同时,中国培训业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00年中国培训市场规模是100亿元,而到2002年,中国培训业收入则高达2000亿元。当前,我国继续教育事业正迈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阶段。继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继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机构与人员正朝向多元化发展,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用武之地。可以说,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态势是“蓬勃兴起,方兴未艾”。继续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进入了中心,它已经变得越来越壮大。
同时,我们也已经看到,发展继续教育是对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拓展与补充,是一项相对年轻的事业。由于继续教育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全日制教学不同,这就决定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复制传统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必须探索、总结继续教育自身具有的独特属性和发展规律。我们的继续教育还面临着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运行等诸多困惑,如何处理好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规范与创新等各种关系,如何解决需求旺盛而资源不足、日趋重要而缺乏重视、蓬勃发展而鱼龙混杂,等诸多矛盾。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的新形势,我们只有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开展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勇于创新继续教育培训的理念与运行机制,探索、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才能不断开创继
续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因此,这次论坛的举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为广大继续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研讨继续教育新理念,传播继续教育新方式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迪。而今年的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打破以往的僵化格局,给继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教师在时间空间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拉近了一线教师和名师专家的距离,为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和教育教学理念搭建了桥梁和平台,专家的及时引领,同学科的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参训教师专业学科素质的提高,在不断的教与学中成长,也将为继续教育工作者交流、分享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提供平台,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以及成功和幸福的感受。
使我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让星星之火燃起燎原的熊熊大火,我们的目标是更多地为社会服务,更多地促进教育改革。
教师在校本培训中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1、发现问题
发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是“发现问题”,教师要积极地从自己的生活储备或知识储备中寻找问题,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反思问题。对于如何看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系,爱因斯坦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答案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哈佛大学师生也留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2、目标与理论假设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第二步是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研究中称做“理论假设”。然后,依据方案去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在研究中验证设想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修正其缺点与不足。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学习、信息交流、成果共享都是必要的环节。最后得出结论,问题得以解决,新问题又会同时展现在面前,因此研究性学习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
3、搜集信息与探究
搞任何研究,都要以资料作为基础,资料是研究的前提。没有资料,不仅无从研究,而且更
谈不上观点和创见。资料是研究过程观点形成的基础。
4、合作与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既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性能力的开拓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教师的合作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善于与同事共同切磋,共享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校本研究中,教师个人必须融入学校教师群体,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研究活动,才能真正有所成就。教育研究不是个人行动。
5、总结与反思
总结和反思,既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表现,它起着升华学习过程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或在研究即将结束时,一旦觉得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为了提炼和升华,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极其情景的能力。它通过不断追问人生的精神意义,积极思考人生、社会、历史、自然、存在、生命等命题来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丰富理性意识。具有了这种独立思考、批判的意识,人的存在才能具有更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我思故我在”。因为思想的财富只有进入每个具体的人的体验和反思中,才能具备生命的素质,才能对人的价值、尊严进行维护,更关切人类的命运,追求和更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
总之,如果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并能细心的“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常的教学“问题”就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样,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就离教育研究不远了
2012-7-12 16:29:09 举报 | |
第四篇:初中体育研修总结
初中体育研修总结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参与锻炼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参与锻炼教学模式成为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教”的教师。这个“促进者”的角色特别适用于新课程中的教师。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
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练”。
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
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
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参与锻炼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3、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参与锻炼”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学校体育构建教学的新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否则,教学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会是穿新鞋走旧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
四、使体育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图片、短片、事例说明等向学生展示,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锻炼。
五、突出体育学科特点,发挥学校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体育学的基础,通过学校体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特别是学生获得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十分宝贵和不可替代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是目前体育教学十分需要的。
第五篇:初中地理研修心得
初中地理研修心得
阮 莉
一、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系统设计
1、教师的新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习探究的合作者; 情感交流的好朋友;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
(2).调整教学行为:允许学生说“不”; 教师也可以说“不知道”; 向学生学习。
(3).构建知识新体系: 知识结构: 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新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力结构:创新教育的能力; 教育艺术的能力;实践与研究能力;多媒体与信息技术能力。
(4).构建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生活性策略;发展性策略;多样性策略;主体性策略;创新性策略;多元性策略;合作性策略;活动性策略;实践性策略;全面性策略。如:选择接近生活的内容和方法——学生能够感受到的、体验过的生活实例。以学生的视觉和爱好去观察体验生活。教与学的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法设计大于教法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以活动教学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增强竞争意识,扩大思想、学习方法、价值观的交流,提高相互协作能力。同伴之间的交流是最容易接受的——资源共享、方法相得益彰、学习变为有趣、分享成功、共同承受挫折。
2、课堂结构理论
第一环节:组织教学。师生做好上课的精神与思想准备。第二环节:导入新课。由旧知过渡到新知,增加吸引力,刺激形成思维的准备。第三环节:讲授新课。多种事件,完成目标。第四环节:巩固应用与评价。不同形式,归纳知识,构建体系,重复记忆,实现学习的目的。第五环节:结课。补置有关作业,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有上下一节课的欲望和兴趣。
3、介绍常见的导课方法
(1).直接导课——开门见山法
(2).新旧知识联系过渡导课——温故知新法
(3).解释题目导课——析题导入法
(4).设置疑问导课——设疑导入法
(5).创设情境导课——诗歌导入、音乐导入、图画导入、概述情节导入、故事导入;文学知识介绍导入等
(6).音影导入法——用录音、影片、歌曲等导入
(7).图画、漫画导入法
(8).表演导入法
(9).新闻导入法
二、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1、和学生一起走向生活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5).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6).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结合。
2、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话题:并使之与地理发生关联
新闻:大西安、世园会
活动:旅游、购房、逛街、影视
物品:手机、电脑、车载GPS3、在课堂上带着学生“玩”
教学情景生活化 ;学习方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愉悦化;课堂过程激励性 ;地理模板;地理短信。
4、引导孩子挖掘生活中的“地理”
常看中发现书籍(教材)、电视、网络
常见中发现天气变化、商品产地
常说中发现谚语、成语、俗语
常用中发现从人民币中学地理
常玩中发现旅游、体育、音乐
电视频道、栏目,如:《探索发现》、《人与自然》、《绿色空间》、《动物世界》、《科技博览》、《环球》、《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
三、课堂中有效教与学的策略分析
1.教师引起学生求知欲的常用方法:
(1)对学生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
(2)提供真实情境中的一个模拟角色;
(3)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
(4)指出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
(5)解说成功应用的例子,提高学生迎接将要来临的学习任务的自信心。
2、提供材料—— 巩固知识
(1).明确识记目的,讲清识记任务
(2).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如:及时记忆; 读、思结合记忆; 推理、联想记忆; 理解记忆;
(3).让学生学会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减少遗忘
(4)、提供变式
(5)、编写提纲
(6)、将内容形象化、生活化,如:记各省地图,“人头”形——湖南; “平行四边形”——山西; “熊猫形”——青海; “水泡眼金鱼”——甘肃; “跪式兵马俑”——陕西。
3、布置作业——运用知识
(1)、适当的“超额学习”是必要的;
(2).练习不要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
(3).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