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时间:2019-05-13 04:0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第一篇: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感

自课改之风吹遍全国后,在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教学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为课改付出了积极的努力与有效的探索,如“生本课堂”“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研讨”等,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试教育走向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创新和完善的问题,某些问题仍治标不治本。

利用寒假期间,静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从字里行间品味薄薄的三十四页文字。该书言简意赅,指向清楚。

《语文课程标准》有很多新增内容。如: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新增了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作为一名高年段语文教师,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谈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朗读教学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可以这样处理: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有陶冶了情操。

二、落实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强调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然后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这样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精髓。

三、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体验

新课标把“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在总目标中也特别强调要“注重情感体验。”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追寻“体验”,让体验全方位地进入开放的语文课堂,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师的倾心追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小稻秧历险记》,一位学生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时,声音很大,力气很足,情感不到位。于老师幽默地启发:“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喷洒的动作。在于老师创设喷洒情境的激发下,这位学生如历其境,有了真切体验,再读时,他耷拉着脑袋,真得有气无力了。

学生是学习中的人,更是生活中的人。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因此,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如果能引导学生激发生活体验来领悟,将会事半功倍。

四、创造浓郁的语文学习环境

创造良好的学习语文环境,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实现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在广泛的阅读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语文教师应参考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四、多元评价,锦上添花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课程标准》中针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均提出了可行性评价建议。

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应及时、准确,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语文的作业评价一定要针对性,注重评语的个性化、人性化、具体化和纠错的明晰化。老师不仅要从学生的作业中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从学生的作文等理解类作业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作业评价要更有针对性,根据作业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适当的评价,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也能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比如对作业完成好的学生,可以写“你是个认真的学生,作业完成得很好!”;对与作业完成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可以写“今天进步很大,下次一定要继续努力!”、“写完作业再检查一下,你可以做得更好!”。通过人性化的评语,避免学生形成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在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动力。

在学习《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重新审视自己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发现对《课标标准》的解读落实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时逐步实现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第二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学习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看了郑国民老师的视频讲座,我感觉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了,结合我的学习笔记和思考,特把学习子女的总结如下:

一、课标中对初中阅读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笔者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个人看法与尝试。

(一)、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学《我的母亲》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回想自己和母 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那么,朱德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

以上教例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提问:①你认为他们谁得观点对呢?②为什么他们的判断是相反的呢?

2.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

民主、开放的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一盘散沙的。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因为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甚至是肤浅的,在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了学生对主题的更深理解。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

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源、学生家庭藏书严重不足的落后山区,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其变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如下筛选、整合:

材料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春》)

材料二: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骆驼寻宝记》)

材料三:(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巨人和孩子》)

首先让学生分小组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讨论这三则材料,教师作出适当点评、小结后,让学生选取夏、秋、冬的任一季节,作一段景物描写,尽 可能抓住该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新意。这样把教材中相对零散的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1)以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拓展的方式是多样的:①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可以分别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素材性资源,可以赋予课文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的最后环节,向学生介绍就在我们身边的现代“桃花源”:

阅读下面材料(略),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我们增城的白水寨被很多游人喻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但游人对白水寨的向往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有什么不同吗?同样是人间仙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该材料的引入,唤醒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生活一些现象的联想、反思。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今社会制度、背景的不同,使学生能更深地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厌恶乱世,想摆脱压迫、摆脱剥削,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这样由文本联系到生活,又由生活回到文本的领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新理念。

四、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新课改培训也好,新课程标准学习也好,都是希望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他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研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研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及教学实施情况的体会

第一,强调语文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性,但不轻视知识学习。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别强调“实践运用”。又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强调“语文实践能力”要“着重培养”。新课标这样强调,意在避免有些老师过度跟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但新课标又不轻视知识的学习,相反,它仍然强调知识的学习。它说,“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我想,新课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语文知识不是不学习,也不是可以轻视,而是要“随文学习”,不要系统地讲解,更不要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二,强调个性化阅读,但不轻视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读书从来都是很个性化的事,要想知道一本书好不好,光听别人讲,肯定是不行的;肯定要自己亲自去读,才能知道这本书到底好不好,才对这本书有发言权。而且阅读能力只有在持续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去总结,才能切实地得到提高。光听阅读方法讲座,是无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正像游泳是无法在岸上学会的一样。新课标高度认同这一读书经验。新课标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既然是“个性化行为”,学生读书时,老师就要少加干涉,尤其不要指手画脚地粗暴干涉。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因为这些感受里打上了学生“个性化”的烙印。新课标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用的一个词是“珍视”,一方面说明新课标对此很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粗暴干涉到了何种程度!

提倡“个性化”阅读,是对阅读者的尊重,但不等于不要指导和引导。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和良好的引导,学生的阅读也会出问题的,比如效果底下,比如走错了方向。因此,新课标也强调阅读指导。它说,“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充分肯定了教师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我们不要讳言指导。正像学游泳也需要教练一样,教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第三,强调朗读,倡导多种阅读方式并举。

阅读应该多种方式并举,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通读、浏览,都可以,具体到古诗文,朗读和精读应该成为主要阅读方式。新课标倡导“有感情地朗读”。它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谓“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新课标认为,朗读也是一种理解,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就能感受作者的情怀,走进作者的心灵。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词,朗读好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理解得差不多了。古诗文的学习要强调朗读,这个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第四,重视评价导向对阅读的影响作用。

关于评价问题,2011版新课标有这样一些论述。关于诵读,新课标说,“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这与阐述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是一致的。关于精读,新课标说,“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关于文学作品,新课标说,“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关于古诗文,新课标说,“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新课标又说,古诗文部分“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只是说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并没有说文言语法或者诗词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这一点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五,强调多读书,多动笔,少做题。

这一次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有十分清楚的说明,它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角色定位十分准确。我觉得这对于多年来,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争执不下,是一个明确的表态。新课标同时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体验。“实践”“综合”“体验”和“创造”,这些词语是这一次新课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说明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建议都有了明确的新的要求。这些词语,我们要认真加以领会。

无论为了教学成绩的提高,还是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无疑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可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传统的阅读观和沉重的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失却和由此带来的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失落、阅读兴趣的丧失,导致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一种高耗低效的尴尬状态。

仔细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会发现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革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回归。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首先,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读为本,真正贯彻好“多读书少做题”的原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浸润于喜爱的作品之中。课堂上,要用学生的自主阅读代替教师过多的分析;课外,要用广泛的阅读代替为应试而做的烦琐的练习,让学生多在读中领悟文章内涵,在读中拓宽视野,在读中丰富积累,在读中提高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其次,要不断丰富阅读的形式。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投入感情做高声朗读、做低吟浅唱的诵读、做一目十行的默读。现代的阅读教学更不能忘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应将图书馆变成学生愿意去的地方,能感受到更多阅读的快乐的地方。

以下就是具体目标,实施时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区分写实与写虚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的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在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是在为学生绚丽多彩的人生上底色。让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底色上少一些冷峻和灰暗,多一些灿烂与亮丽,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研读课文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的作用,应在读中指导学生研读课文。研读课文是指师生共同钻研文本,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研读课文既是前提,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研读课文还应注意一些方式方法,教会学生质疑,同时又要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

关键词:阅读教学

研读

体验

质疑

目前,语文教学已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语文课堂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状态。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忽视了传统的朗读教学,校园也因此而少了琅琅书声。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重视朗读,因为语文是一门有声的艺术,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是不可想象的。针对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校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探究》。我有幸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四读自主学习法”是指在诵读、研读、品读、思读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贯穿的主线就是朗读。而在这四读中,浅谈一下我对于研读的理解。

一、研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研读课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研读课文的深浅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余映潮老师说:“课文研读,就是品析、欣赏课文;课文研读,伴随着每位语文教师的一生。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读‘厚’,把每一篇课文教‘薄’。”我们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也让学生去读了,可是我们总是觉得读的味道不到火候,这其实首先就是我们教师研读的不到位。现在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浅入浅出”的现象,课堂看似热闹,其实热闹背后学生什么都没学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大量阅读,是语文教育的返朴归真。但是,如果漠视课文,那么,课文的教学价值将被弱化,学生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将缺乏充分的历练,失去最基本的“支撑”,阅读教学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令人担忧的。于漪老师曾经说过:“钻研教材是无底止的,写了教案去实践,进行实践后再来看教案,就会觉得没有一篇自己是十分满意的。且不说深与浅,就是‘准’也十分困难。”名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教师,就更应该钻研文本,读出课文的味道,这样才能让学生读出语文味。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上《土地的誓言》时,几乎用了一周的时间去朗读课文,熟悉教材。因此我在教学中示范朗读时就抓住了每位学生的心,使他们迅速地走进文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端木蕻良对故乡深厚感情和家乡被占领无比愤怒的心情。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在这样一种情境中理解起来非常轻松。

钱梦龙先生在回忆他的教学生涯时说:“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要读到确实‘品’出味儿来,才决定怎么去教。”这是真知灼见,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传统。

二、研读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研读课文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堂应该是呈现一种开放性的,强调的是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因此教师的研读并不能代替学生对课文的研读与理解。余映潮老师说:“如果没有教师的精读,则一定没有精彩的教读,没有生动的课堂交流。也可以说,有了教师的精读,不能肯定有精彩的教读,但经过努力可能会有精彩的教读;或者说为精彩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要想有精彩的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问题才能真正引领学生们研讨课文,发现美点,并对课文的重点要求朗读并且知道朗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深刻,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讲文章的理解方法。

我在教学《羚羊木雕》时,设计了“ ‘可是,这全怪我吗?’,这事怪谁?你遇到类似伤心事,会怎样处理?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这三个问题组织学生们讨论,并在讨论中引用课文中的句子或情节作为必要的依据,找寻关键内容了要精彩的朗读。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课堂效果可以说非常理想。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研读是前提,而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才能真正落实教学任务,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研读课文的基本方式方法 1.体验式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更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教师多从“物”的角度去研究教学,追求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操作模式,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则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联系和情感互动,关注学生生命意义的建构。为此,我们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我们所说的体验是指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独特的体验,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的体验。于漪老师曾经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例如在教学《散步》时,关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大部分孩子都理解为“尊老爱幼”、“歌颂亲情”,但是却有一位学生结合他家的事实经历,认为主题强调了“社会中男性的责任感”。这个见解我当时就给予了表扬,因为这个理解恰恰是作者创作的初衷。学生阅读如此,教师的阅读更因如此。叶圣陶说:“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现代散文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深深吸引我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我觉得是当年我的语文老师在深情诵读并流下晶莹的泪珠时就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的老师在朗读时就是完全进入了一种情感的体验中,那泪水就显得真诚可贵,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位学生。

阅读是与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与别人沟通的活动。阅读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语文教师首先要自己多读书,多朗读,要读出力透纸背的东西。语文课要对话,要跟作者对话,跟文本对话,从对话中品出文本的精髓。真正读懂文章,才能跨越时空与作者对话。

2.善于质疑

所谓研读就是在阅读中研究。研究,就意味着有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阅读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过程就是“生疑——释疑”反复循环的过程,也正因此,我们才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关于读书质疑,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宋人朱熹认为,阅读要善“问疑”:“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论及学习的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之”强调的就是善于质疑发问。

在我们的教学中,除了我们教师研读教材提出问题外,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疑问,学生应善于提问。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缺少一种质疑的精神,盲目地迷信课本甚至是一些教辅资料,从而缺少了自己的个性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题。我在阅读教学中每次都安排了质疑解惑的环节,规定每个学生必需提出一到两个问题,由同学或我来解答。一开始学生提的问题都很肤浅,但随着习惯的养成,很多学生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已经能真正地进行质疑。现在每到这个环节,孩子们表现得都很积极活跃。比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就有孩子提出丑小鸭本来就是天鹅蛋孵出来,无论怎样它都会变成天鹅,所以丑小鸭的经历可有可无,没什么意义。这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我顺势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小辩论,学生们也因此对这篇童话的主题有了自己深刻的感受。经常探讨问题,我们就会深深体会到课文意味悠长,体会到课文的语言魅力和文化魅力。

钱理群教授说:“应该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不带任何先入的主见、不做任何分析地去读,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以感悟为基础。要感同身受地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同欢乐,体察他们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颤动;特别要细细琢磨作品的语言,品味出语言的味儿来。”可见,研读课文是无止境的,深入研读课文,深有体会,阅读教学才能丰富多彩。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课文的研读,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馨香的书卷味,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研读时思维碰撞的火花照耀和震撼学生阅读的心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语文中考改革力度的加强,现代文阅读的地位越发凸显。近年来,随着中考语文分值的提高,对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考题中的重点戏。《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011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调整和变化,为初中阅读教学提供若干指导。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根据课标前言,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高度把握阅读教学,要求学员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并熟知和领会四个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解读“课程目标与内容”,重点是第四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 第三部分,提炼“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若干重要思想和原则。这三大部分内容中,第二部分是学习重点,目的是帮助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从中观层面系统领会和把握2011年版课标对初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培养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抓住精读能力的几个关键点,高度重视阅读对话的理念;区别文学作品教学与实用文章教学的不同姿态和不同目标;清醒认识语文知识的功能和性质;把课外阅读指导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下面结合本次专题学习,谈谈本人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收获:

一、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善悟。

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意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白,这样读书才能读出书中之味。要知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文章不悟不明其美。在阅读精典之作,范文美文时,指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浅层基础上,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进去,多问几个为什么。读文章要仔细体味、品评、鉴赏,也就是要象佛家那样善“悟”。

在课程案例中,上课老师通过让学生给词语的炼字写批注的方法,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要求学生写批注前,教师先给出示范(“城中草木深”中“深”字的鉴赏示例),非常具体地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要么联想,要么想象。联想,是调动读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想象,是在头脑中再造形象、体会情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这些指导,不仅有效引起了学生创造性的批注,而且开发了“如何品味诗歌炼字”的程序性知识;不仅使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是符合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写批注,就是把读者自己的积累、体验和共鸣,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碰撞。这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善悟文本。

二、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主观尊重学生,彰显学生多向思维

首先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告诉学生“参考答案”是命题人为阅卷教师提供的一种借鉴,并不是阅卷的唯一标准。对于主观试题的解答,考生不可能也不必完全按命题人的思路进行,答案不是绝对唯一的。况且命题人在拟制参考答案时,总是习惯使用“意思相近即可”、“言之成理即可”等通用术语,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按自已的思路去作答,从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尊重他们的独到见解。在评阅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时,教师应该参照参考答案,灵活机动,尊重学生言之成理的另类答案。这样的尊重使学生认识到解答主观试题没有必要去刻意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也使他们体会到了独立思考、自抒已见的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尽力给学生提供彰显多向思维的平台,注重让学生在教师适当启发下能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的特色答案。在做现代文阅读主观性试题或练习题时,不应该直接给出参考答案,总是与学生一起分析探究,平等交流,共同追求答案的合理性,鼓励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学生看到教师与他们平等交流,就会自觉把自己当作课堂活动的主体,不迷信教师,独立思考、畅所欲言,进一步彰显他们的多向思维及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三、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授之以“渔”,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适时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让学生明确:现代文阅读命题紧扣阅读材料,尽管文后的几道问题考查的角度和形式不同,但其思维大都指向全文的中心,答题时需要按认知规律对文章进行略读→品读→精读,在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文章中心的前提下,按题干要求逐一解答。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整体感知的目标都让学生心中有数,按先文后题,先整体感知后局部研读,先析命题意向,再找准命题点分析求解的思路,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从容答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记叙文的阅读训练比重较大。而记叙文阅读中对文章主人公的判定是个难点。记得在做课外现代文《大年初一没下雪》时,针对“谁是文章的主人公”这一问题,学生产生了很大分歧,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主人公就是小女孩,理由是文章对小女孩的描写最多。面对学生们征询的眼神,我没有马上给出结论。通过类比几道同类试题的解答后,我告诉学生要依据文章的主题,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人物才是该文的主人公。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大年初一没下雪》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写父爱,所以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小女孩的爸爸。从而澄清了学生以为文中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一般就是主人公的错误认识。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适时归纳题型特点,指点解题思路与技巧,这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综上所述,现代文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老师不应该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巧妙地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01年7月出台,于2003年秋季,进入实验的第三阶段,涉及学生占起始年级总数的35%。与实验相应和的是大量创生着的对《标准》极尽赞誉之声的文章。然而,目前更应该检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标准》在实验中的绩效性。我一直任教初中语文,也听了不少同仁的课,体会到了初中语文课堂发生的变化,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2.新教材的灵活性大,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间,但一些教师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3.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乡镇中学,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4.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5.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6.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7.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不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困难。一些教师只是片面的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和考试成绩的角度看课改,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形成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整体的思考。

为保证新课程的健康进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这对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树立课程意识,就是要在教学改革中用新的课程理念来统率自己的教学活动,用课程理论的语言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课程理论的语言主要指课程纲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才能突破原来固有的教学体系。第二,教师还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这次课改的目标之一,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标还倡导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要求重视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推行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第三,教师应增强课标意识。《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语文课标,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学中,一定要有强烈的课标意识,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材搞教学的局面。

增强课标意识,首先应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把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统一到课程标准的观点上来,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

第四,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第五,语文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重体验。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语言实践就是学习,探究、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是新课程的特征之一。

第六,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第七,教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第四篇:研读课程标准心得

今年暑假我认真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数学教师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改精神,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中的“内容领域及其框架分析”里,分别具体阐述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运”这四个内容方面的基本设计思路、内容特征和呈现形式,对每一领域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给出了相应得建议。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

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多样化”是面向群体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群体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如果在计算课上,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10种、20多种的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这种情况是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呢?我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

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总之,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二、生活化与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

数学,对儿童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新教材的编排,有的通过调查商品标价引入小数乘法,调查父母月工资的收入计算多位数加减,测量足球场的面积并以其为参照物,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有的结合新课内容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有的复习课也已不只停留在“查缺补漏,知识系统化”上,开始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体尝到数学应用的价值。但是,我们该不该有这样的疑惑:“数学问题是不是都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实际提出?”“教三角形内角和怎样从生活实际引入?”“循环小数又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应该看到,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无论来自外部或内部,只要能造成学生的认知矛盾,都能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出现发展,都是有价值的。前面提到的“三角形内角和”,如果采用由旧引新的方法(设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长方形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没有规律呢?)三言两语,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看问题必须全面,不能绝对化。教学是科学,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当前,数学教学注重应用,既讲来源,又谈用处,大大地克服了过去“掐头去尾烧中段”脱离实际的倾向,成效是明显的。但必须认清,我们反对的是只“烧中段”,而不是不要“烧中段”,我们反对的是过度的形式化,而不是不要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的特点。我们既要注重应用、返璞归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所以,重要的数学概念、规律应加以概括,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仍要揭示,在重视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和初步的逻辑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探索与发现

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

发现学习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其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亦称发现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提倡的,并流传欧美,这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如问题研究法、探索法等,实质均基本相同。布鲁纳认为,在人类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点是会发现问题。他把学生视为“发现者”,甚至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教师不给任何启发和帮助。创导者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探索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时,我国教育家将“发现法”引申为“引导发现法”,主张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点“引导”,与布鲁纳的“纯发现法”有些区别。教学实践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外国的先进经验或理论的引入,必须本

土化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强调的“自主探索”与“发现学习”亦基本相同。

美国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针对20世纪60年代许多人以为讲授必然会导致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的片面看法,在创造性地吸取了J.P.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观点后,首先对学习进行了两个维度的不同分类。根据学习的深度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他不像布鲁纳那样只强调发现学习,认为学习可以分为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后者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奥苏伯尔的见解对我们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启发的。

小学生学习数学,首先要掌握前人积累的数学基础知识(往往以符号形式表示),学生必须积极思考,理解每个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如果学习中仅仅记住这些符号的代表组合,例如,只知道读作“三分之二”,却不明其意,这就是机械学习。一般的数学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当然不排斥个别的机械学习,如背乘法口诀,这种熟记只有助于记忆,并不表明推导其结果的过程,而且机械学习也只是辅助性的学习。

数学学习中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学习内容已以定论形式展示出来,不需要学生去独立发现,只要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与新知识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固定点,使之相互作用,实行新知识意义上的同化,从而扩大或改组认知结构。例如,“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身就是一种规定,学生在原有已掌握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先乘除后加减”直接计算,便可接受这一知识。

目前我国提倡的探索学习则不同。这种学习方式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探索发现某些数量关系和图形特征。例如,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时,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剪拼、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分析割补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从而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

就以上两种学习方式的功能比较而言:探索学习比较开放,它更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调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和发挥,但是费时较多,何况数学学习,不必要也不可能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课题对原认知结构具有潜在的意义(即有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二是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心向。如果两个条件俱全,同样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是有效的;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就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由此可见,两种主要学习方式都很重要,各有利弊,各司其职,不可偏废。而且有时在同一节课内,两种方式兼而有之、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我认为,新一轮课改中反复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改变学习方式”等,主要是针对过去过分沉湎于接受学习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情况而提出的,绝不意味着反对接受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那种提倡一种又去否定另一种学习方式“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做法和说法,不仅不符合教学实践,而且对课改的深入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自主探索是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要处理好自主和引导、放和收、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面对挑战性的问题,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探索求得的,就应大胆放开,放要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应该看到,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收效极微,失去了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主体性往往也是苍白无力的。

四、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

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新课改中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

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和各地区数学课程目标一个显著的特点。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1998)把“问题解决”作为目标之一,而且把“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台湾地区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之一是“数学课程强调数学解决问题活动。”对此有两个具体要求:(1)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先将问题变成可以用数或图形呈现的形态,做出一些个案,然后以归纳的方式或演绎的方式,把个案的解法形成一个数学模式。这样的解决问题历程在数学课程内应一再出现,使儿童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学到。(2)当学生在数学课程内习惯于面对非常规问题进行解题活动时,他就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时这种能力会帮助他调整适应,使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优良公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旨在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荷兰数学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问题解决。韩国的数学课程重视吸收当代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新成果,重视数学应用,提倡数学问题解决,引入开放性问题(实际问题、非常规问题等),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新课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同时也深感自己研究的课题很具有实际意义。重视问题解决已成为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共同发展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国家的富强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学生必须学以致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造性的活动,“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美国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曾提到:“对学生灌注有益的思维习惯和常识也许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但一个数学教师假如他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那么他就真正地为了他的学生们(无论他们以后是做什么工作的)做了好事。能为那些70%的在以后生活中不用科技数学的学生做好事当然是件最有意义的事情。”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指出,波利亚在这里不是降低了数学的重要性,而恰恰相反,表明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即数学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就整个民族或人类而言,就是理性精神)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中学数学的教学要能够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的解题策略。所以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应当突出问题解决教学,突出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建构主义理论同样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就数学学习而言,应当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小组合作探索,尝试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换言之,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则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在课堂上,应该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第五篇:研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研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07物理

姓名:谢云亮

物理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要由演员变为导演,让学生去做演员。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研究过程。可见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它的出现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将同时成为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演好自己的戏,只有这样才能够协调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用物理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解释,逐步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物理学习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正确引导,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语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在化学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还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要求物理教师需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广博的化学知识,注重自身的修养;同时还要求教师利用实验、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习和运用化学知识的渠道。教师要做到充分利用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物理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过去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俨然是物理的绝对权威,为了应对考试,让学生死记那些所谓的重点知识,再加上大量的反复地训练、课程改革后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做法。教师再也不能用“一言堂”的方式独霸讲坛,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训练模式、一种标准答案去所谓“培养”学生了。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主持”。在新课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二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过去,教师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把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而教材抛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

总之,此次课程改革,教师讲的少了,学生活动多了:教师照本宣科的少了,设计实验、备课的多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少了,课外实践多了;学生作业少了,作业形式多了;教师批评少了,鼓励、表现多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教师只要把自己放在导演的位置上,就会把讲台与学生共享,把讲台作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演好自己的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读《科学课程标准》心得

    研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心得 京博希望小学 朱明昌 这个月,我认真的研读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科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思想上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地位重新作了科学的概括,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为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发......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发带来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春风,学习之后,感受菲浅。 信息化的新世纪的来临,全面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

    研读《弟子规》有感

    研读《弟子规》,规正己心己行,倡导孝道、师道、王道,写下心得体会。研读《弟子规》有感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它代表着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清代李毓秀所著......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1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师宗县丹凤镇第二中学董石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感(精选合集)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感近段时间,我再次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感觉受益匪浅。我深知要教好语文这门课程,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课程标准主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