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读《弟子规》有感
研读《弟子规》,规正己心己行,倡导孝道、师道、王道,写下心得体会。
研读《弟子规》有感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它代表着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清代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为这一中华美德的传承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一)首孝悌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
“孝”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香九龄能温席”,我们应该从小就懂得要孝敬父母,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让父母来服侍我们。长大之后,更不能忘记奉行孝道。现在很多人都以工作忙碌为由而忽略了年迈的父母,许久才回家看望父母一次,他们忘记了父母是怎样艰辛地把他们抚养成人,忘记了父母是怎样在家翘首期盼自己的儿女回家与他们团聚。有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不论工作再忙,也要定时回家看望父母,尽到为人儿女应有的孝心。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教给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今后能在社会立足;父母责备我们也是希望我们能够认识到错误,改过自新,不重蹈覆辙。因此,父母说的是对的,我们就应该仔细聆听,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是错的,也不能当面顶撞,而应事后与他们说明道理。
当父母生病时,做子女的更应该全心全力地照顾,不应该嫌弃他们年老病重。想想看,当孩提时代的我们生病时,陪伴在身边、日夜不分地照顾我们只有最亲的父母。发烧了他们会着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夜里有一丝呻吟,他们会立马来到我们身边。当我们病好的时候,他们仍然会吁长问短,生怕有什么闪失。所以,当他们老了,病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不离不弃。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妇,他们的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吃饭时会不断地流口水,这对夫妇非常嫌弃他,每次吃饭都给他一个木碗,让他去旁边吃。有一天,夫妇看见儿子正在挖一块木头,便问其究竟,儿子说,这样的话,等他们老了,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木碗,让他们去一旁吃饭。这时夫妇二人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让老人上饭桌吃饭,还会给老人夹菜,帮他擦口水。因此我们应该向这位“儿子”学习,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孝敬长辈,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的下一代做个好的榜样。
除了对自己的父母敬孝道之外,对待其他长辈也应该彬彬有礼。与兄弟姐妹也要和睦相处,这样一家才能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也就在其中了。
“首孝悌”除了用于亲人之外,对待旁人也应如此,对待老师更加。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明对待老师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要敬师道。对老师的教诲应该虚心接受,与老师相处时也应谦虚有礼,不可班门弄斧。只有这样,老师才会愿意言传身教,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二)次谨信
人生在世,有个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早睡早起,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小时候的我们非常听话,这些要求都会做到,但是长大之后,人就会变得懒惰。早睡早起,对于大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晚上几度困顿,也硬是要拖到很晚才会睡觉,第二天早上又很晚才起来,如此养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有时候,就算想要早睡,但是室友都很晚才睡,被吵得无法入眠,最后也只能跟着一起晚睡晚起。
至于饭前便后洗手一事就更是抛之脑后了,举得不洗似乎也没有什么影响。人们就是不愿意花这么短短一分钟时间来养成良好习惯,这是多么可悲的事。
明知烟酒对身体有害,可是很多人还是抵挡不住诱惑。有些人是因为工作需要,有些人是为了消愁解闷,却没有考虑到烟酒所带来的副作用。现在有些高中生为了耍酷,也开始学着吸烟喝酒,有些甚至在教室里吸烟,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做法都是极度自私,害人害己的!
除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外,诚信也是每个人必有的基本素质。当今社会,没有诚信就无法生存。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力所不能及,就不要轻易允诺。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我们都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也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当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时,我们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时时刻刻找到自己的“老师”,向他们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加进步。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要学会知错能改,这样才是是勇者的行为,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三)爱众亲仁
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能因为他人的族群、人种或宗教信仰而去歧视他们,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么一定也有别人在歧视我们,这样一来,世界就永远不会和平安宁。因此,我们应该相亲相爱,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当我们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能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富豪把他们的众多资产拿出来做慈善事业,帮助别人。虽然我们没有他们的雄厚资金,但是也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例如把不要的衣物书籍捐献给贫困地区的人民,即使在公交车上让个座、扶老人家过马路这样的小事,也是我们爱心的体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才能生活在安定之中。
此外,我们应该学会赞美,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学会赞美,别人才会与你交好,你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反之只能是孤身一人。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只有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才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著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四)余力学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
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只有眼到、口到、心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更多的是讲究效率,有些人虽然眼睛要书本上,可是心却已不知飞到哪里。如此一来,纵使在学习上一整天也鲜有收获。另外要做到劳逸结合,带着疲惫的身体学习是无效的,更何况,一个不懂得休息的人又如何懂得学习呢?
至于那些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我们摒弃不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孝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与人为善”,《弟子规》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第二篇:《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近几年,一股回归重视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思潮在我国涌起。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经常会有各种形式的报道,最有趣的是,看到一群4、5岁的小孩子,穿着儒家弟子的小衣服,好像古装电视里演的一样,额头轻点一颗朱砂,在身边一堆大人簇拥下,很虔诚很可爱地给孔子拜师。如果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活动,我也特想参加,因为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如同天生的血缘一样是有强烈的吸引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的日益强盛,越发需要在精神思想领域得到和谐宁静的支持,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思想如同暗夜里被遮住的星光,云雾散去,开始显露它安详、智慧、鼓励的力量。虽然,现在对回归儒学等传统经典文化,主流媒体和坊间还有争议,但是,这股思潮早已经潜移默化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并且好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可是这么说吧,老祖宗的东西如果取用了合适的部分,并用对了方法,为我们现代人造福,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近邻, 日本和韩国,深受中华儒家思想灌输,他们国人对孔孟思想的了解和实践就可以让我们这个来源国汗颜。为什么日本人和韩国人在公共场所都很有礼貌,在家里都长幼有序,对长辈极为尊重,他们都是怎样从小孩子的教育开始,几百年几千年都一直持续,让中国的经典文化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使自己的民族儒雅有礼,世人赞叹呢?今天的中国也许并不晚,就从《弟子规》开始吧。
《弟子规》里,“孝”是开篇和重点,可见古人对父母长辈的非常
敬仰的态度。在古时,父母是天地,是天命,对父母的敬仰和照顾是顺应自然的规则,是我国农耕社会朴实的价值观的表现。这也是最本真的人性的体现,一个人如果连亲生的父母都不尊重和照顾,怎么能指望其对他人有慈悲的情怀!“孝”不论对今天的小孩子教育中需要多多强调,从小就知道尊敬长辈,谦卑有礼,也对成人的行为规范有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达和受西方生活方式的一些感染,我们当今的80、90后都特别自我和叛逆,崇尚自由,“听妈妈的话”似乎都是很老土和没灵魂的表现。更别说和长辈说话,彬彬有礼之类的,可以说,是西方的自由没学到,东方的家教都丢掉,是时候让我们好好反省和重新学习了!
《弟子规》里,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是—平等、尊重、诚信。越是有涵养、虚怀若谷的人,越是认为每个人都是值得被平等尊重和对待的。平等的观点在西方和东方的价值观中本质是一样的,西方是民主,东方讲究慈悲,都是对人性的尊重。从对父母长辈的“孝”,延伸到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言行持续的往“善”方向的导航,人才可以做到诚信,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从内心到行动自觉往如此方向靠拢,相信我们国家一切的发展都指日可待了。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国家推崇回归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吧!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养成好的习惯,做一个有礼有节、表里如
一、善良、上进的人是我们每一天的功课。
吴玲
盘龙培训中心
第三篇:《弟子规》有感
听《弟子规》讲座有感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里大队辅导员殷老师给我们讲了弟子规的最后一部分—余力学文。
我最喜欢殷老师讲的一句就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它的意义是,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如果缺一少可的话,那是不可能把书读透的。对呀!眼到如果没做到的话,那就容易出错别字。口到没做到的话,文章就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心到如果没做到的话,就对文章理解的不透彻。其实我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我还记得,有一天,朱老师让我们背一篇课文,于是,我一回家就读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做到心到,一边读着书的内容,一边想着其它的事,结果读了很久,什么也没有记住,后来我还在心里暗自骂老师不应该让我们背这么枯燥的课文。正在这时,一旁做家务的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光是用口读是不行的,还要用心记,用眼去看。”我记住了这句话,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结果还没到十分钟,我就流利地背出来了。在余力学文的这一部分内容里,我知道了,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听了《弟子规》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决定要把其中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用到学习中去,让我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大生小学三年级一班李杨
第四篇:有感弟子规之一
有感弟子规之一——入则孝
前段时间应教育局、学校要求,在全市学校师生中学习传统文化《弟子规》,记得刚接到这个学习任务时,我的心中还颇有些不屑,从《弟子规》字面意思上来看无非是教会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然后尊重长辈,友爱手足;其次日常生活行为要谨慎、有度;讲话、做事要诚实守信;与人相处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除此之外,有剩余的时间,可以广泛学习等等。想想这些道理谁不懂啊,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去学习和背诵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不断加深,让我逐渐对这次的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很深的教育和启发。下面先说说感触最深的——入则孝。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基础,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每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而给我们爱最多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何谈来爱别人,何来的“善”。有这么一个传说,说父母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天使,这些天使们为了将我们带至人间体会爱,折断了他们最美丽的翅膀,他们给了我们最无私、最无微不至的爱,当我们渐渐长大时,他们也渐渐老去,不再像从前那么强壮有力或者美丽可人,甚至外表看起来丑陋无力。这个时候就该是我们反过来孝敬他们的时候了。就像“孝”字
本身的样子,上面是个“老人”,下面一个“孩子”,孩子用头承载老人的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多形象!当天使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像“孝”字本身一样来做呢。
在《弟子规》一书中写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仔细想想我们当儿女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呢?或许对于父母,我们并非没有孝敬之心。但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等我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他们,等我买了大房子一定接两位老人来住,等我忙过这段一定回家看他们,等我……,可是父母却等不起我们啊!就像古语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那时候再来后悔啊!
这段时间在学习之余我常常会坐下来一个人静静的回忆、思考,一幅幅场景在眼前浮现,晚归时一个接一个的电
话……,病痛时父母焦灼的眼神……;门口母亲的守望……, 村前父亲望夫石般的等待……,一幕幕,一幅幅 ,我们总是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谅解,总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总是以为还有明天,还有明天的明天……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他们已经韶光远去,容颜不再,我们才开始追悔莫及。
回头想想,当父母精心抚育我们的时候,我们感觉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然而,当我们稍微向父母表达孝意的时候,父母又是多么的引以为傲!想想父母爱的方式与细节,再想想我们回报父母的方式,是否会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呢?不要再给自己寻找理由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弟子规》中所述一样:对父母“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在父母有生之年多尽尽孝道,别忘了抽出时间陪陪父母,你会发现孝顺其实很简单但是很温暖。
第五篇: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读后感
暑假我认真看了《弟子规》的视频和读本,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我们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通过视频和读本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我自认为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在学习中一定会努力按照书中的意思去做得更好的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弟子规》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