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弟子规》有感(范文模版)
《弟子规》伴我成长
光明小学四年二班葛众轩指导教师:王玥菊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让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断前进,它能够教育我们养成忠厚的家风,品读它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品行都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这本书就要求我们先端正自己的品德,它包括孝、礼、忠等,在做到这些之后,它又教我们一些学习的方法,告诉我们要认真刻苦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才。
读完这本书,我回想一下自己的言行,真是有些羞愧。在孝道方面,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在各个方面也没有言听计从。想想父母平日对我总是千依百顺的,虽然他们挣的钱不算多,而且特别辛苦,但只要我想要的东西,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满足我,而我却认为父母做这些都是应该的。每当父母看我学习不够认真时,就多说了我几句,而我却嫌他们啰嗦,甚至还和他们顶嘴,现在想想,自己是多么的不应该呀!
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经常会不顾父母的感受耍脾气,有的还为所欲为,与他人打架,这些言行都会让我们的父母很伤心难过的。每一个作儿女的,都应按《弟子规》中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去做,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地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对我们的栽培。
另外,书中还提到“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礼。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在学习上,不够认真刻苦,上课有时不注意听讲,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丢三落四,马马虎虎;有时遇到不懂得问题,不但不去认真思考,而且还不去虚心向他人请教。由于这些缺点,导致我的学习成绩总是没有提高,经常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读了《弟子规》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决心按照《弟子规》上讲的去做,改掉这些缺点,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长大做一个有用之才。
读《弟子规》之体会
光明小学四年二班黄斌指导教师:王玥菊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读《弟子规》了,当时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懂文中蕴含的意义。最近我又重温了这部文学经典,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让我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要懂得感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要孝顺父母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我却有很多都没有做到。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洗头的时候喊我拿毛巾,可我却只顾着玩电脑,喊了我几声,我才慢吞吞地应答。现在想起来,我真的是太不应该了,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使自己不断进步,让父母不再操劳。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这点是我最应该改正的地方,我平时比较挑食,遇到不爱吃的东西,宁可饿着肚子,也不碰一口。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弄得现在偶尔就会胃疼,今后我一定引以为戒,做到健康饮食。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应该早起,晚上也不要睡的过早。人的一生很短暂,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我们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以后我会用这句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对照《弟子规》,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对我的一生都会有帮助,和它朝夕相处,我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快乐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有感
光明小学四年二班李晨指导老师:王玥菊
《弟子规》是一本启蒙教育书,主要是讲家庭教育与教育。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分别为出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首先告诉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有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应该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多余的精力就 必须好好地学习技艺。
其中,出则弟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让我印象最深。这句话的含义是: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开始培养,不论是在用餐,就坐还是行走,都应该礼让,长幼有序,让长辈、年长者有先,年幼者在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这样的一些事情。比如在公交车上有的年轻人不顾那些老年人、残疾人,一屁股坐下去就像牢牢地粘在了座位上似的;在上车时,我们何时把老人放在眼里,总是一窝蜂涌上车,把老人推到一边;还有在过马路时,开车的人为了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把车开得飞快,因此,就常常发生了行人过斑马线的交通事故„„。
看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想起来一件事:我们一家去上海观世博,再回来的途中,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来到地铁站,上了车后,我靠在铁杆子上,目光不停地在座位上“扫荡”,能找到一个位置坐坐。果然,有一个位置空了出来,好像专门就是为了留的,我跌跌撞撞地冲过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真舒服!”我感叹道,我刚坐
下没多长,一个老人拄着拐杖,一摇一摆地走到我们这节车厢来了,她在车厢内来回走动,望了望我们,失望地叹了口气,便靠着壁站着。有的大人向老人瞟了一眼,一声不吭,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让座的意思。有的年轻人连看都不看一眼,反而还往座椅的靠背挪了挪;还有的索性把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理都不理老奶奶。我看不下去了,好像对奶奶说:“奶奶,您座我的位置吧!”可我又想了想,到终点站海很远,于是,便把快说出口的话咽了下去吗,“这样不好吧”我想“常常教导我们应该尊老爱幼,要给老人让座,这是最起码的礼仪了!”“可我自己也很累,需要座位休息一下啊!”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一位阿姨站起身来,挽着奶奶坐下。没想到这一情景,我感到很惭愧,很内疚。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它就像一盏透彻明亮的灯,点亮了我的新;像一位好老师,教育我们在家,出外、如何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礼仪与规范。
第二篇:学弟子规有感
学《弟子规》的感受
沧县实验学校
四三班
刘城赫
《弟子规》共分为七篇。我读了它之后,对如何立身做人感受颇深。
“首孝悌,次谨信”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要尊敬长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很重要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做到孝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却常常把它忽略了。每当看到父母给我倒水,洗袜子的时候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通过学习《弟子规》我知道了孝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比如给长辈倒水、洗脚、扇扇子„„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学习文化要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我嘴里读着,手里写着,心里记着,这样我就能很快把所学英语单词全部记牢。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四日星期日
第三篇:陪孩子学弟子规有感
陪孩子学弟子规有感
班级:二年五班 姓名:牛英文
在陪孩子诵读、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的身心受到了洗礼与教育,让我懂得了人生道路上如何去做人、处事。
以下是我的四点体会:
首先,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平时感到做得不错,可仔细回想,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
其次,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时常怀着感恩之心,想着别人的恩德,我们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
再次,为人要谦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别人喜欢与你相处,你的态度首先要恭敬,行动上要多为他人着想。《弟子规》让我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让更多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
最后,要找准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与感受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 德学 '和‘ 才艺 '为重。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这样的经典为他们指路、引航,让他们从心中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不是很难的事情,但真正对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自然流露的品质。
第四篇:学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
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闲暇时候喜欢读书,尤其是传统的文学,包括古典的诸子散文、历代诗词。正因为喜欢诗词,就对音韵有了些兴趣,于是在90年代就买了几本音韵方面的书,如《笠翁对句》、《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之类的启蒙读物。这些书的文字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尤其是其中的内容是专为孩童教育而编纂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自己的兴趣在音韵方面,而且也自视甚高地认为这只是对小孩的教育,所以就只重视了它们的文学形式,而忽略了它们的教育思想。
到2011年三月中下旬,《山西青年报》的老师们来我中心讲授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之后,重新翻开《弟子规》认真细读,才真正明白那时的自己的见解何等肤浅。于是也明白了“学”与“读”之间的差距,也明悟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为什么说“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而不说“吾十五志于读„„”。
读,是看一本书的内容的好坏、形式的丑美,是把书中的内容记在心里或者走马观花消遣时间。而学,则不仅是了解掌握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把书中的道理实践运用于生活之中。因此,对我们成年人来说,读《弟子规》很重要,学《弟子规》更重要。
大家都知道《弟子规》是根据《论语》中的内容为适应儿童教育而编写的,因此大家也认为它是封建的产物、落后的知识,它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的教育,不符合现代人的道德观念;我们应该把它扔进垃圾堆,或者放在博物馆里当文物一样供奉起来,或者放在自己的案头书架上显示自己的博古通今。可是如果你真正的读了《弟子规》,并认真的思考了它的内容,你一定会为自己的无知暗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位哲人说过,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包含着亘古不变的哲理,人类永恒的主题。《弟子规》这一本童蒙读物就是讲述、传授、规范人类永恒主题的指南针之一。比如《弟子规》开篇就说: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就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人作为万物之灵,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古今,无论中外,任何人都有父母兄弟、亲戚朋友,我们都要和周围的人交际来往,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都努力保持自我,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更重要地是,它从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和学文七个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提出具体的、可践行的规范。
当然,我们学习《弟子规》,不能抱着一学就懂,一学就能全用的态度。因为学习本身就象我们自身的成长,是要日积月累的,是要慢慢培养逐步健全的。学习它离不开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我们自身的阅历、修养。如在学习《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这一章节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弟子规》是要我们努力学习文学知识的。如果它仅是要求我们学习文学知识,那它的价值也就太低了。这就涉及到什么是文,对不同的人什么是文的问题。
对于如何学好、落实好《弟子规》,我认为最好的态度是谦虚、真诚,最好地方法追根索源、从小做起。关于态度,我就不做多余的赘述了。那么,我首先谈谈学好的方法——追根索源。一是《弟子规》中的文字我们一般都是认识的,但由于该书年代久远,有些字的读音、字义发生了变化,我们就需要借助于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比如“便溺回、辄净手”中的“溺”字,准确的读音是“niao”,但我们经常会读为“ni ”。查字典就知道这个字有三种读音:
1、读“ni”词语有“陷溺”等,2、读“ruo”,词语有“溺水三千、只取一瓢”,3、读“niao”,通“尿”字。而且也知道了在这个地方的正确读音。二是《弟子规》的语句是从《论语》总结简化而来,学习时会出现断章取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所以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对照《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如“年方少,不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年青人不要喝酒,喝醉了最为丢人。我们可以说我不是年青人,不限这个限制,可以喝醉酒。可是看看《论语》里面“唯酒无量不及乱”(喝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醉以致乱性),就知道因为《弟子规》是针对儿童的,所以只谈到了“年方少”;而且《弟子规》也没有说成年人就可以“饮酒醉”。三是学《弟子规》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正本清源,准确地理解它有教育思想。如看到“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这句话,我们很容易想 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明哲保身的贬义词。但是看看《论语》中“乡愿,德之贼也”(老好人,是破坏道德的贼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等等,想想《弟子规》是处世良方,就明白这句话不是告诉我们消极地对待别人的言论,而是告诉我们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大无畏精神,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疑难、诽语,不要因为别人的疑难、诽谤就耽搁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其次,关于如何落实好《弟子规》的方法——从小做起。我认为:一是从我们年龄还“小”的现在开始做起,我们都是为子女的,“父母在,不言老”嘛。二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都不能眼高手低,“勿以善小而不为”。三是从对比我们“小”的人(年龄小的、职务低的)做起,以身作则,以点带面,就象石子投入水面,化做一轮轮美丽的涟漪,就象春风吹上枝头,开出一朵朵芬芳的花儿,不断影响、感召我们周围的人。
总之,《弟子规》不仅是处世指南,而且是心录鸡汤。读多了,学好了,我们会受益不尽,会使我们的心智更为健全,会使我们的品德更加完美,会使我们的人生倍添幸福。
第五篇:学弟子规感受
学弟子规感受
最近一个偶然机会,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加上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弟子规》不在狭义四书五经之列,但在经典书籍之内,是经典书籍中的一颗珍珠。我被这颗珍珠深深地吸引了,家庭的教育,孩子该怎么样教育?该怎么样对待父母,坐立行走该怎么样?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思考,思考结果就是《弟子规》。古人谓之日:童蒙养正,是古人在小儿读书之前的必修课。用现在的话说:要做事,先做人,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后才读书,现在很多教育家所提倡的立“家规”应该就是《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吧!
我没有具体深入地去理解《弟子规》,却在背《弟子规》,在背的过程中理解着其中的道理,《弟子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如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学生。
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在《弟子规》中,圣贤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这就是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我们这些后者有真正的福报,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将是莫大的幸事。
我们在读着《弟子规》,我们也在力行着《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