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有感

时间:2019-05-13 12:0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有感》。

第一篇: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读后感

暑假我认真看了《弟子规》的视频和读本,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我们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通过视频和读本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我自认为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在学习中一定会努力按照书中的意思去做得更好的 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弟子规》有感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一句看似普通的句子,却引起我不同寻常的遐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制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的功夫深了。原来窒碍不通,困顿疑惑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草草而看,这段文字好像在讲述关于制定读书计划的方法及后果的事情,但如果细细品味下去,这句话说得是不是应该在读书的时候抓紧时间,不要胡思乱想,要专心致志?答案很明确:是。但又如何抓紧时间呢?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它的意思是“如果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不会抓紧时间去读,而反之,如果这本书是借来的,你的心理暗示就会告诉你:这是借来的,是要还的,要抓紧读,自然而然就会提高阅读效率。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把自己买来的书束之高阁,上面布满灰尘,这难道是正确的吗? 还有许多同学遇到困难就“不假思索”地去问别人,这也是不好的习惯,应该“遇惑而思,不得则问” 文学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积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只是沙上建塔,徒劳无功。

《弟子规》读后感

当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时,通过学习和阅读思考,终于发现我们中华民族的礼节与道德----《弟子规》。

《弟子规》中的“守孝弟”,仅仅这三个字,其内容很丰富,这里包含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师长”这里指“长辈”“老师”及“兄长”。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乌鸦尚知返哺做人更应该对养育和教育自己的父母如此报答,如果成年以后,就要奉养父母。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长大后谈不到热爱故乡,热爱祖国,就是民族自卑感。所以“守孝弟”是做人的根本。

其次,这本书讲述了日常的行为规范。好比“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档、华丽,更不能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贵重、奢华,这是不对的行为。对于生活中的饮食,《弟子规》中还讲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吃饭时不能挑拣,这不吃,那不吃,造成营养不良。更不能爱吃的就暴饮暴食,这样会对身体有害,小孩犯了错误时难免的,有了错,就要勇于承认,也要勇于面对。“过能改,归于无”,只有知错,才能改错,不能因错而掩饰,执迷不改,造成撒谎,而另犯错误。“倘掩饰,增一辜”,这样错上加错,更不能得到谅解,而又增加了内心的负担。

以前的我并不怎么爱学习,通过弟子规可知“活到老,学到老”,既然都在学了,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所以,无论老少都应该学学什么叫《弟子规》?我们从这三个字中,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它就是教我们怎样做一个人。

在《弟子规》中的每一句、每一点,我们都要学习。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前我对它感不到一点兴趣,而当老师叫我们阅读时,我勉强地读了下去,但这其中引起了我的兴趣,使我更加接受这其中的含义、意思,当读完后,我被它的教导教育了一番,让我整个人的性格都有些变了,让我更爱学习了,让我知道怎样孝敬父母,让我知道学习,让我知道礼貌待人,让我知道怎样做人……

弟子规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弟子规》读后感 学校组织同学们利用晨读时间朗读少儿诵读经典之一,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教育弟子养成忠厚学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弟子规》就是道德的规矩,它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有余力,再学习文化知识。不但要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比较自己的做法,发现确实需要改正的地方。百善孝为先。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父母对我百依百顺,凡是我提出的比较合理的要求,都会想方设法满足我。我总是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有时父母关心我,多叮嘱几句,我反而嫌父母啰嗦。有时父母要我做些事,我总是拖拖拉拉,尽量避过,即使做,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我们至少要做到《弟子规》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才能不辜负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我对书中提到的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因为这点也是我在学习中做得较差的地方。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今后要按照它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习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要讲道德,才会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反复诵读《弟子规》,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三字经》中的一篇既能朗朗上口地读,又能让人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的文章。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当我读到这一段时,我很感触。这些句子就是说,父母呼唤,应该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待,要立刻动身去做。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些事:有一次爸爸叫我,一连叫了我五声,我都没反应,直到叫到第六声,我才回应。还有一次,妈妈要出去买菜,她叫我帮她拖地,我说等一下,结果等到妈妈回来了,我还没有动手拖地。在读了《弟子规》中的这些句子后,我觉得我自己做事太拖拉、太懒了。

读着、读着,我觉得“心口眼,信皆要。”这句话也教给了我不少读书的方法,让我懂得应该怎样读书。读书时,一定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如果眼看着书本,心却不在书本上,那就白读了。有一次,我背课文,一边想着呆会去哪玩,结果背的特别慢,效率很低。而当我集中精力在课本上,一遍一遍地读。几遍之后就很容易背出来了。

《弟子规》真的很有用,它教会了我读书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当我读到“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时,我想到了我国古代的一个小男孩——黄香。黄香家的生活非常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而且蚊蝇很多,黄香为了让早出晚归的父亲早点休息。他就用一把大蒲扇,为父亲扇风和驱赶蚊蝇。使父亲很快入睡,解除了父亲一天的疲劳。冬天的时候,小黄香给父亲铺好被,然后脱下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顺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当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中”时,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孔融4岁时就懂得谦让的故事又在我脑海中出现。一次孔融父亲的朋友送来了一筐梨,吃梨时,孔融拿了个最小的梨,父亲故意问孔融:“这么多梨,又让你先拿,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父亲接着问:“你弟弟不是比你还小吗”?孔融说:“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父亲听了后连连点头。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通过读《弟子规》,我明白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做人的智慧之心!

读《弟子规》孝之有感

自从读了《弟子规》,我感触很深。在《入则孝》中我读到了孝道,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讲究“百善孝为先”。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应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奉承”虽然简而易懂,可是我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当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不可以慢吞吞地回答,当父母命令我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可以拖拖拉拉的,当父母责备、唠叨我们时,应该勇敢承认并改正。虽然父母的唠叨令我们感到厌倦,但那都是父母爱我们的体现,就是在这一点一点流露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世间最让人感到痛苦的一句话,人生就短短几十年,若哪一天,父母忽然离我们而去,我们周围一下清净了,我们一定觉得不适应,甚至怀念曾经父母的唠叨的声音,别等到那时再后悔莫及。用心去回应我们的父母,他们一定觉得很幸福。今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能在经济上给予父母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只要我们把对待父母的孝行,转换成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团结的友爱,把我们各门功课都学好,遵守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让父母放心工作,快乐度过每一天,这样同样也是对父母的孝道,而我们也同样可以健康、开心地度过在商丘中学的每一天!

最后,我想对每个同学说,读《弟子规》是要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反复读诵,时常把尊敬的言行。举止用《弟子规》进行观照,反省自己的过失,并能改正,相信我们自己会有很大的进步!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中首先写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们友好相处。其次在所有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要小心谨慎,要信守承诺。以公正平等的心态对待任何人,并且亲近有仁德之心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命令时,我们要马上行动,不能偷懒,父母悉心教导时应该恭敬地听从,父母责怪时,我们要顺从且虚心接受。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父母生病时,儿女应尽力照顾,如果病情加重,应日夜守在他们床边。如果父母去世了,要守丧三年,经常悼念着他们。自己的住所也应变更,不饮酒吃肉,守丧时讲求礼节,祭拜时要真心诚意。虽然父母去世了,却也要当作他们仍在身边时一样恭敬地对待。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衣冠要整洁正统,纽扣必须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以免走路时被绊倒。回到家要把帽子、外套、鞋子放到规定的地方。不要造成脏乱,导致满地污秽。衣服贵在整洁,不一定要穿华贵的服饰而浪费钱财。穿着要考虑到自己的地位、身份,也要顾及家中的经济状况。对于日常饮食,不要挑三拣四,吃的食物要搭配得当、营养均衡,切勿暴饮暴食。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但凡说出的话,要讲信用为先,如果不能对自己讲过的话负责,就不要答应人家。至于欺骗,这是万万不能做的事。

《弟子规》中的这些教诫对于我们来说会是受用无穷的,古代才人智慧的结晶能够得以传承到现在实在是不容易。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修养着我们这一代,就如同《弟子规》对我的影响一样。所以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无穷动力。

读《弟子规》有感

在初中学习开始不久,学校就组织同学学习《弟子规》。在学完《弟子规》后,我发现自己已经积累了许多书面知识了,比如《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它的作者是清代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改,等等。但是我认为《弟子规》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更为丰富。

在“孝”一节的学习中,使我感悟颇深。“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报道,每次听见,就多一次心酸,难道亲人如此疼爱子女,到老了,子女还不尽孝吗?真可谓,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弟子规》了!而如果亲人不爱我们,我们依然能够孝顺亲人,那么就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令我们深思了。

“衣贵洁,不贵华”这句话非常适合现代人类,因为许多人穿着打扮,一律要求名牌,进口,然而,衣服贵在洁,而不贵在华呀!“斗闹场绝勿近”,这一点我做得就不太好,虽然我亲眼看过邻居家的大哥哥因为看热闹而被误伤,亲耳听到老师讲的真人真事,但我爱看热闹的毛病还是改不掉,每次街上一有热闹,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跑去观看。为此,我再一次痛下决心,决定“斗闹场绝勿近”,从而履行《弟子规》上的内容,做一名好学生。

《弟子规》虽然学完了,但是它所蕴含的道理却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我前行。

读《弟子规》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弟子规》的书感觉写的非常好,使我深有感触。

《弟子规》是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原《训蒙文》后经修订,改名《弟子规》。全文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几方面所展开,三字一句,押韵顺口,内容浅白,容易理解,教我们做人的行为规范。具体列出儿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在以前,我有一什么喜欢的东西,便顾自藏起来,不仅不让外人看见,而且也不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分享,为此父母没少批评我,可我依然我行我素。但自从接触了《弟子规》以后,便知道了: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个道理,自己有什么东西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分享,不然父母会很伤心的。从此以后我便引以为戒,改掉了藏东西的坏毛病,父母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家里当惯小公主的我,一上学便以刁蛮任性著称,在学校里“横行霸道”。这个毛病更是延伸到了家里,连比我小四岁的弟弟也不能幸免,经常和他吵的耳红脖子粗,时不时还动手,让父母伤透了脑筋。我学了《弟子规》后,知道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慕,孝在中”这个道理。我原有的行为都是不孝顺父母的表现,我决心改掉这些坏习气,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融洽了,在家里也不和弟弟吵架了,父母没再为我操过心,大家都夸我变得懂事了。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弟子规》做为启蒙读物真可谓是:百家争其名,唯我独尊。大家有时间一定要读一读,将会使你受益匪浅。

第二篇:《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近几年,一股回归重视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思潮在我国涌起。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经常会有各种形式的报道,最有趣的是,看到一群4、5岁的小孩子,穿着儒家弟子的小衣服,好像古装电视里演的一样,额头轻点一颗朱砂,在身边一堆大人簇拥下,很虔诚很可爱地给孔子拜师。如果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活动,我也特想参加,因为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如同天生的血缘一样是有强烈的吸引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的日益强盛,越发需要在精神思想领域得到和谐宁静的支持,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思想如同暗夜里被遮住的星光,云雾散去,开始显露它安详、智慧、鼓励的力量。虽然,现在对回归儒学等传统经典文化,主流媒体和坊间还有争议,但是,这股思潮早已经潜移默化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并且好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可是这么说吧,老祖宗的东西如果取用了合适的部分,并用对了方法,为我们现代人造福,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近邻, 日本和韩国,深受中华儒家思想灌输,他们国人对孔孟思想的了解和实践就可以让我们这个来源国汗颜。为什么日本人和韩国人在公共场所都很有礼貌,在家里都长幼有序,对长辈极为尊重,他们都是怎样从小孩子的教育开始,几百年几千年都一直持续,让中国的经典文化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使自己的民族儒雅有礼,世人赞叹呢?今天的中国也许并不晚,就从《弟子规》开始吧。

《弟子规》里,“孝”是开篇和重点,可见古人对父母长辈的非常

敬仰的态度。在古时,父母是天地,是天命,对父母的敬仰和照顾是顺应自然的规则,是我国农耕社会朴实的价值观的表现。这也是最本真的人性的体现,一个人如果连亲生的父母都不尊重和照顾,怎么能指望其对他人有慈悲的情怀!“孝”不论对今天的小孩子教育中需要多多强调,从小就知道尊敬长辈,谦卑有礼,也对成人的行为规范有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达和受西方生活方式的一些感染,我们当今的80、90后都特别自我和叛逆,崇尚自由,“听妈妈的话”似乎都是很老土和没灵魂的表现。更别说和长辈说话,彬彬有礼之类的,可以说,是西方的自由没学到,东方的家教都丢掉,是时候让我们好好反省和重新学习了!

《弟子规》里,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是—平等、尊重、诚信。越是有涵养、虚怀若谷的人,越是认为每个人都是值得被平等尊重和对待的。平等的观点在西方和东方的价值观中本质是一样的,西方是民主,东方讲究慈悲,都是对人性的尊重。从对父母长辈的“孝”,延伸到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言行持续的往“善”方向的导航,人才可以做到诚信,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从内心到行动自觉往如此方向靠拢,相信我们国家一切的发展都指日可待了。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国家推崇回归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吧!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养成好的习惯,做一个有礼有节、表里如

一、善良、上进的人是我们每一天的功课。

吴玲

盘龙培训中心

第三篇:《弟子规》有感

听《弟子规》讲座有感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里大队辅导员殷老师给我们讲了弟子规的最后一部分—余力学文。

我最喜欢殷老师讲的一句就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它的意义是,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如果缺一少可的话,那是不可能把书读透的。对呀!眼到如果没做到的话,那就容易出错别字。口到没做到的话,文章就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心到如果没做到的话,就对文章理解的不透彻。其实我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我还记得,有一天,朱老师让我们背一篇课文,于是,我一回家就读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做到心到,一边读着书的内容,一边想着其它的事,结果读了很久,什么也没有记住,后来我还在心里暗自骂老师不应该让我们背这么枯燥的课文。正在这时,一旁做家务的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光是用口读是不行的,还要用心记,用眼去看。”我记住了这句话,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结果还没到十分钟,我就流利地背出来了。在余力学文的这一部分内容里,我知道了,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听了《弟子规》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决定要把其中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用到学习中去,让我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大生小学三年级一班李杨

第四篇:有感弟子规之一

有感弟子规之一——入则孝

前段时间应教育局、学校要求,在全市学校师生中学习传统文化《弟子规》,记得刚接到这个学习任务时,我的心中还颇有些不屑,从《弟子规》字面意思上来看无非是教会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然后尊重长辈,友爱手足;其次日常生活行为要谨慎、有度;讲话、做事要诚实守信;与人相处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除此之外,有剩余的时间,可以广泛学习等等。想想这些道理谁不懂啊,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去学习和背诵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不断加深,让我逐渐对这次的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很深的教育和启发。下面先说说感触最深的——入则孝。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基础,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每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而给我们爱最多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何谈来爱别人,何来的“善”。有这么一个传说,说父母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天使,这些天使们为了将我们带至人间体会爱,折断了他们最美丽的翅膀,他们给了我们最无私、最无微不至的爱,当我们渐渐长大时,他们也渐渐老去,不再像从前那么强壮有力或者美丽可人,甚至外表看起来丑陋无力。这个时候就该是我们反过来孝敬他们的时候了。就像“孝”字

本身的样子,上面是个“老人”,下面一个“孩子”,孩子用头承载老人的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多形象!当天使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像“孝”字本身一样来做呢。

在《弟子规》一书中写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仔细想想我们当儿女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呢?或许对于父母,我们并非没有孝敬之心。但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等我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他们,等我买了大房子一定接两位老人来住,等我忙过这段一定回家看他们,等我……,可是父母却等不起我们啊!就像古语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那时候再来后悔啊!

这段时间在学习之余我常常会坐下来一个人静静的回忆、思考,一幅幅场景在眼前浮现,晚归时一个接一个的电

话……,病痛时父母焦灼的眼神……;门口母亲的守望……, 村前父亲望夫石般的等待……,一幕幕,一幅幅 ,我们总是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谅解,总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总是以为还有明天,还有明天的明天……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他们已经韶光远去,容颜不再,我们才开始追悔莫及。

回头想想,当父母精心抚育我们的时候,我们感觉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然而,当我们稍微向父母表达孝意的时候,父母又是多么的引以为傲!想想父母爱的方式与细节,再想想我们回报父母的方式,是否会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呢?不要再给自己寻找理由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弟子规》中所述一样:对父母“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在父母有生之年多尽尽孝道,别忘了抽出时间陪陪父母,你会发现孝顺其实很简单但是很温暖。

第五篇: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读后感

暑假我认真看了《弟子规》的视频和读本,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我们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通过视频和读本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我自认为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在学习中一定会努力按照书中的意思去做得更好的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弟子规》有感

下载弟子规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弟子规》有感(范文模版)

    《弟子规》伴我成长 光明小学四年二班葛众轩指导教师:王玥菊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让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断前进,它能够教育我们养......

    学《弟子规》有感

    8.3谷姣 学《弟子规》有感 八(三) 谷姣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中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学习 了《弟子规》以后,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如“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需......

    《弟子规》有感(精选合集)

    《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有感 《弟子规》一书是一本让我们的道德和责任感更上一个台阶的青少年必读丛书,我们现在来学习主要是让我们知道,孝道,道德,责任,感恩„„等,从而进一步......

    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们法律系继续“落实弟子规,做好法律人”系列活动,为了响应系里的号召,也为了使自己更好的修身养性,我再一次翻开了这本凝聚了我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与中华......

    《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8.2易辉发自从我读了《弟子规》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认识到了很多,更让我从中感悟出许多的人生道理,使我受益非浅。《弟子规》传承了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

    学《弟子规》有感

    8.3 谷姣 学《弟子规》有感 八(三) 谷姣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中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学习了《弟子规》以后,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如“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

    《弟子规》有感-----(本站推荐)

    《弟子规》有感 时亮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

    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迎宾小学六(1)班:昝志辉 我读了《弟子规》感觉中国国学博大精深,《弟子规》一书深刻的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