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

时间:2019-05-13 04:3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

第一篇: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

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

作者:李炳亭

课堂作为一种“人本”教育思想的呈现,它考量的是教师的“三观”,即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

在我看来,课堂有三个层次,比较低级的课堂可称为“知识课堂”,较高一点的叫“能力课堂”,最高的叫“智慧课堂”。

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知识时,会很容易引导教师只关注“效益”,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围绕考什么教什么的机械灌输和强化训练“效果”更好,因此,知识课堂常选择对应灌输式教学。然而,一旦将课堂价值定位在“能力”上时,显然能力是无法灌输的,知识能够转化成能力,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和层次,知识如何转化成能力?这时候,“习”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实,在一般哲学上,都曾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做过分析,“习”即“实践”,也可以理解成“运用”,没有“运用”岂能有“能力”的生成?当我们把“学习”解读为“体验”时,其实就是在主张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多么伟大英明,都无法替代别人去生活、去感受、去成长。我们常说,抱着的孩子长不大,教师终究要明白这个道理。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显然很容易引发歧义。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力量?我以为,那是实践的知识,其实培根原本是知道的,只是他的话被很多中国人断章取义了,他的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那么,从知识到能力如果说动手体验是开关,能力又如何到达智慧?在这方面,可能宗教的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其实,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它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和智慧相近的词汇有感悟、灵性等。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师自通,而前提是师法自然。从这层意义上,课堂应该着重考虑五个要素:兴趣、质疑、思考、集成与实践。

课堂是个什么地方?

课堂首先是一个“场”,学习场、生活场、生命场。

“课堂对于教师,是一个工作的地方。课堂对于学生,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过日子的地方。他们不但想在这里学习知识,而且要交朋友、要游戏、要打架、要了解他人、了解自我。”

北京教育学院王晓春老师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

那么,课堂对教师的挑战也应该是考量教师如何去营造这个“场”。因此,前文里说,教师80%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点燃、唤醒、激励上,20%的作用体现在对课堂技术流程的掌握上。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高效课堂认为好课需要具备基本的六大共性:

1、学生的课。学生的课对应的是教师的课,或者说学生的课是“学中心”的课,对应的是“教中心”的课。学生的课应体现出学生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的课。学生的课,更是学生自学的课,当然这里的“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因而自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合称为“自学”;

2、动静结合的课。学生是个生命的“活物”,活泼好动原本就是儿童的天性,因为“活”而“动”,因为“动”而更“活”,与“动”相对应的是“静”,与“活”对应的是“死”。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人们一般要求课堂要静,静代表着秩序,而动是失序的。其实,真正的课堂要体现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无疑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该动时则动,该静时则静,做到动静相宜。比如高效课堂要求,自学时要静中有动,反馈时要动中有静,至于展示,实在应该是动起来。动又包括三动:身动、心动、身动。一味的身动不行,没有身动也不行,更何况身动的课堂至少能练就好身体!

3、师生相生的课。教育既然是人学,那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发展者的角色得到满足,师生“相生”所对应的是师生“相克”。教育不可以以牺牲教师成就学生,更不可以以牺牲学生成就教师,两者都不是人道的。师生相生意味着两者之间合作共赢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长,是班级第51名学生。而学生呢?则意味着被当做教学的第一资源被放大,人人可以为师,这就是高效课堂倡导的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兵兵合组;兵教官、官强兵、兵练官,官兵相长。

4、情感的课。高效课堂注重课堂的“快乐指数”,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课堂学习氛围不浓烈、学习参与度较低,沉闷压抑的课堂一票否决。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课堂学习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方式,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5、注重流程的课。对高效课堂稍作研究者都知道中国教师报曾经在全国率先总结发布高效课堂的九大教学范式,其实认真研究便会发现,所谓“九大范式”都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体现在流程上的三大基本环节:“自学——展示——反馈”。一切的好课都应该是从自学开始,然后让学生最大幅度地“暴露”学习过程、学习情感、学习结论,“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展示即发表”、“展示即情感”、“展示即暴露”。在流程的具体操作上,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出反馈,千万不可把反馈理解成“讲授”,即便是讲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展示教师所谓的教学艺术!因此,在高效课堂看来,一切的“教学艺术”都应该出体现服务于学的艺术,或者是指调动学的意识,除此之外,无他!

6、展示的课。高效课堂有个别名叫“展示的课堂”,因而展示是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技术操作上,展示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要求的,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自学,就不会有精彩的展示,展示不彻底就很难组织反馈。在实际的操作上,展示又分为小展示、大展示两种。要求首先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小领袖)的带领下,各组同步走出来“爬黑板”称为“小展示”;教师依据每组展示中出现的“共性错误”组织反馈称为“大展示”,因而还可以说小展示是“展对”,大展示是“展错”。当然展示还包含了口头展示。

第二篇:好课堂共性高效课堂体会

好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水磨小学

陈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好课堂的途径。所谓“好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好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好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好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好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好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特此说明。)

最后总结:好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好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始终坚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终会一定会取得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第三篇:好课堂的共性(最终版)

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

作者:李炳亭

课堂作为一种“人本”教育思想的呈现,它考量的是教师的“三观”,即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

在我看来,课堂有三个层次,比较低级的课堂可称为“知识课堂”,较高一点的叫“能力课堂”,最高的叫“智慧课堂”。

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知识时,会很容易引导教师只关注“效益”,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围绕考什么教什么的机械灌输和强化训练“效果”更好,因此,知识课堂常选择对应灌输式教学。然而,一旦将课堂价值定位在“能力”上时,显然能力是无法灌输的,知识能够转化成能力,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和层次,知识如何转化成能力?这时候,“习”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实,在一般哲学上,都曾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做过分析,“习”即“实践”,也可以理解成“运用”,没有“运用”岂能有“能力”的生成?当我们把“学习”解读为“体验”时,其实就是在主张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多么伟大英明,都无法替代别人去生活、去感受、去成长。我们常说,抱着的孩子长不大,教师终究要明白这个道理。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显然很容易引发歧义。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力量?我以为,那是实践的知识,其实培根原本是知道的,只是他的话被很多中国人断章取义了,他的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那么,从知识到能力如果说动手体验是开关,能力又如何到达智慧?在这方面,可能宗教的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其实,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它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和智慧相近的词汇有感悟、灵性等。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师自通,而前提是师法自然。从这层意义上,课堂应该着重考虑五个要素:兴趣、质疑、思考、集成与实践。

课堂是个什么地方?

课堂首先是一个“场”,学习场、生活场、生命场。

“课堂对于教师,是一个工作的地方。课堂对于学生,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过日子的地方。他们不但想在这里学习知识,而且要交朋友、要游戏、要打架、要了解他人、了解自我。”

北京教育学院王晓春老师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

那么,课堂对教师的挑战也应该是考量教师如何去营造这个“场”。因此,前文里说,教师80%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点燃、唤醒、激励上,20%的作用体现在对课堂技术流程的掌握上。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高效课堂认为好课需要具备基本的六大共性:

1、学生的课。学生的课对应的是教师的课,或者说学生的课是“学中心”的课,对应的是“教中心”的课。学生的课应体现出学生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的课。学生的课,更是学生自学的课,当然这里的“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因而自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合称为“自学”;

2、动静结合的课。学生是个生命的“活物”,活泼好动原本就是儿童的天性,因为“活”而“动”,因为“动”而更“活”,与“动”相对应的是“静”,与“活”对应的是“死”。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人们一般要求课堂要静,静代表着秩序,而动是失序的。其实,真正的课堂要体现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无疑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该动时则动,该静时则静,做到动静相宜。比如高效课堂要求,自学时要静中有动,反馈时要动中有静,至于展示,实在应该是动起来。动又包括三动:身动、心动、身动。一味的身动不行,没有身动也不行,更何况身动的课堂至少能练就好身体!

3、师生相生的课。教育既然是人学,那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发展者的角色得到满足,师生“相生”所对应的是师生“相克”。教育不可以以牺牲教师成就学生,更不可以以牺牲学生成就教师,两者都不是人道的。师生相生意味着两者之间合作共赢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长,是班级第51名学生。而学生呢?则意味着被当做教学的第一资源被放大,人人可以为师,这就是高效课堂倡导的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兵兵合组;兵教官、官强兵、兵练官,官兵相长。

4、情感的课。高效课堂注重课堂的“快乐指数”,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课堂学习氛围不浓烈、学习参与度较低,沉闷压抑的课堂一票否决。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课堂学习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方式,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5、注重流程的课。对高效课堂稍作研究者都知道中国教师报曾经在全国率先总结发布高效课堂的九大教学范式,其实认真研究便会发现,所谓“九大范式”都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体现在流程上的三大基本环节:“自学——展示——反馈”。一切的好课都应该是从自学开始,然后让学生最大幅度地“暴露”学习过程、学习情感、学习结论,“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展示即发表”、“展示即情感”、“展示即暴露”。在流程的具体操作上,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出反馈,千万不可把反馈理解成“讲授”,即便是讲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展示教师所谓的教学艺术!因此,在高效课堂看来,一切的“教学艺术”都应该出体现服务于学的艺术,或者是指调动学的意识,除此之外,无他!

6、展示的课。高效课堂有个别名叫“展示的课堂”,因而展示是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技术操作上,展示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要求的,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自学,就不会有精彩的展示,展示不彻底就很难组织反馈。在实际的操作上,展示又分为小展示、大展示两种。要求首先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小领袖)的带领下,各组同步走出来“爬黑板”称为“小展示”;教师依据每组展示中出现的“共性错误”组织反馈称为“大展示”,因而还可以说小展示是“展对”,大展示是“展错”。当然展示还包含了口头展示。

上一条: 寒假即将到来了,怎样安排小学生的寒假生活

下一条: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于春祥)相关链接

教学模式变革学习何去何从

小学生学英语是一个以读带其他的过程 性教育不是生理卫生 纠正性教3个误区 如何引导孩子把电脑当工具而非玩具 四大原则教会孩子自主学习

高考取消英语,英语就不重要了吗 浅谈毕业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莫让小学作文评改课变成“批斗会” 靠近学生才是保证教学高效的前提 高效课堂质疑的误区与对策 探究式学习让课堂如此生动 如何有效处理课堂纪律问题 争当“小老师”——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谨防陷入“文海战” 电脑版--百度首页--转码声明

第四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总结

高效课堂的实施,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5)、阶段性随机调整。

2、具体分组方法:我班以9个小组为宜,每组6人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三、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四、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小组有形文化:组名,组训(小组口号),值日本、组牌、、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五、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2、客观性

3、公正性

4、激励性

5、团体性: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

3、学习动机

4、学习中的投入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

第五篇:271高效课堂

“271高效课堂”——让学生破瓮而出

一、“271高效课堂” :

——让学生破瓮而出

1、“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

陶行知先生是上个世纪的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杜威:“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ß 陶行知曾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2.“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

3.“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5.“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的主线和灵魂

1.学习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

2.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

3.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

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

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7.“271高效课堂”带给我们的收获:

1)“271高效课堂” 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

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2)“271高效课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 3)“271高效课堂”,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了学生思想。

二、“271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解读:

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

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71课堂教学法则”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下载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效课堂——好课堂的共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减负担,和谐评价促能力 宋桐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如......

    高效课堂

    徐老师 一、集体备课 学案导学 1、教研活动 2、电子和纸质学案:分工后汇总产生定稿 二、任务驱动法 1、结合生活中热点布置任务,贴近生活,与学生密切联系。 2、都能有事儿干,任......

    高效课堂讨论稿

    高效课堂讨论发言稿 作为一名有着近十五年教育工作经历的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之路,对高效课堂的认识由模糊茫然而逐渐变得清晰。近期在我校展开了高效课堂大学习、大讨论......

    高效课堂

    合道初中校本教研学习材料之一 高效课堂 1 基本定义 基本的描述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点滴体会 我校课堂改革已经历时多年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高效课堂”,我进行过认真的思考,也作了一些尝试。现汇报如下:一、编写导学案时,遵循“知识问题化、......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全面发展、优质资源”是当今教育的最热门话题,“以生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是宜昌市六中对人民关于教育需求的最响亮回复;把全面质量意识和学生全面发......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中小组建设中的一些感悟及措施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 今天能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高效课堂”这一口号我们喊了有几......

    271高效课堂

    陶行知曾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 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 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 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 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 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2.“271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