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
【摘 要】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却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中国的留美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学得很好,但一提到做一些研究性的项目,就比不上美国的学生。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很强烈地提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培养。本文就这一问题,从学会自主学习,启发创新思维;学会合作学习,激发创新情感;学会探究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归纳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一些见解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心理品质
中国没有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国的制造业出口量世界第一,却因尖端科技含量不高,导致经济效益也不高。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中国人不聪明吗?不是的,只因为我们缺乏创造力。为什么我们缺乏创造力?主要是因为我们从小时候受教育就被管得死死的,我们的学习行为使我们被动地接受知识,使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乃至个性和创新意识被逐渐泯灭。小学语文学科以其独特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成为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在整个小学学习阶段中占的学时最多,学习的时间最长,学习的内容最丰富,实践的机会最多。因此,它在承担转变学生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上任务最重要。
一、学会自主学习,启发创新思维
人要立足于社会,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技能,而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习技能。良好的学习能力,能使人不断地获取新知,增强自身的创造才能。学习能力是必须通过自身锻炼实践才能形成的一种能力,因此,学生必须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学习技能。
1.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科学的读书方法是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是创新的源泉与动力。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阅读,通过阅读实践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一是让学生学会泛读与精读的交叉阅读。告诉学生要学会博览群书,可以通过阅读书目,翻阅文章摘要,了解文章大概意思这些方法,了解更多信息,更快查找到需要的内容。二是要让学生学会诵读。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自主地获取新知,更快地掌握新科学、新知识,为进行创新提供了思维的基础和方法。
2.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创造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创造的基本材料。作为一名创造者,对信息材料需要有十分敏锐的感知能力,同时具有收集、整理、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大量的自主读书空间和?r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实践中锻炼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可以让学生给学习的课文“找碴儿”,对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观点等,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
二、学会合作学习,激发创新情感
合作学习能营造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产生情感的激励。同时,经过独自读书,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后进行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既为别人提供思考的方式与材料,也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受到启发的学习过程。它能让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激发创造的动力,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体现自身的创造价值,激发和强化创新的激情。
1.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合作式的学习,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平等交往、平等竞争的机会。例如教学《捞皮球》看图说话,这连环画留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空间――猴子是怎样把河里的皮球捞上来的?让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为猴子想一个最佳的捞皮球办法。先让每个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介绍各自的办法,并尽量把自己最有创意的地方说具体,最后让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有创意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合作,让学生意识到: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明白只有创新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办法,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
人要达到一个远大的目标,成就一番事业,必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只有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才能取得成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志,还需要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互相鼓励,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有一次,我让学生分成两大派进行一场辩论,辩论的内容是:过生日的时候,请同学吃饭到底好还是不好?开始的时候,学生两方都不愿做正方,做正方的同学想打退堂鼓,我鼓励他们说: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只要你们同心协力,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学生们听后,非常齐心,准备很充分,在辩论过程中,不少同学提出很多有创意的观点,所以辩论到最后,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从这件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学会合作,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的意志。
三、学会探究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困惑”的产生,常常是一瞬间,学会留住“困惑”,就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要留住“困惑”,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更要善于探究,这样,“问题”就会源源而来。
1.在探究性阅读中,养成多思善疑的习惯
多思善疑是所有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创新的核心问题。探究性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课文中,可以让学生从读词句开始,到学习文章的篇章构思,到深究作者的表达方式……最后达到与作者心灵对话与交流,由浅入深,学会探究,这样学生多思善疑的习惯逐步地培养出来。
2.在探究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一个人云亦云的学生是不会有独特的见解的,更不会有探究欲望。探究是一个主动释疑的过程,是学生发现、交流、讨论、搜集素材的过程。老师只要留给学生机会,只要让学生知道许多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只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真正地赏识学生,就能看到他们敞开心灵之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3.在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探究性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它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言语的描述转换为一种感性的东西,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桂花雨》一课时,让学生想“桂花雨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创造性的心理品质。要使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我们的民族兴盛不衰,我们必须重视在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他们的创新心理品质,这也是我们在新世纪的重要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2]杨曼英《.创新教育导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3]黄亢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探引》,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http://jyzx.miyunedu.net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崔丽华
《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年级要求“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语文的学科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下面几方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树立自信,提高学习能力。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学习的自信源于正确的认知,敢于藐视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才能不懒惰不颓废,才能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摆事实讲道理,使他们明白学生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不
过百年,应该趁着青春好韶光,刻苦读书、多学本领,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建设祖国。其次,结合具体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再塑生命》《孙权劝学》等,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通过文本的熏陶渐染,感受贝多芬、海伦•凯勒挑战命运学习,实现人生价值;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强化为学不晚意识。
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要通过方法指导,强化训练完成。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用工具书能力、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等。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现,勇于创新。通过长期训练,养成习惯,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生成。
二、热爱生命,真诚友爱诚信。
热爱生命,正确对待人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本编选了很多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所有的生命都该受到礼遇和尊重,从虫蚁、花草,到山水自然,从自己的生命到他人的生命,都不可以轻慢践踏剥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学中,我结合美文美读,阅读分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学习冰心的《谈生命》,通过朗读欣赏研读分析,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深刻了,不同人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到文学审美的乐趣,在学生感悟交谈辩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颗小树”、“生命像蜡烛”、“生命如四季”、“生命如同一首歌”、“生命如同一部戏剧”中心智的成长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阅读指导与训练中,学生还获得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认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对待生命要持乐观进取的态度。人生的道路总会有挫折,谁都会经历风雨,要让学生明白,风雨过后有彩虹,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才能享受风和日丽美好无比。
真诚友爱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教师不但要以身示范,还要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人情应该是温暖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爱的。课堂上学习《羚羊木雕》学生懂得了友情无价;学习《老王》明白了真诚友善同情贫弱,会让人情更温暖;课下,鼓励他们去关爱家人,帮助同学,帮助弱小。学习《信客》建立诚信意识,从测验考试,到人际交往、为人处世,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最好。
三、追求理想,积极进取。
没有理想容易失去人生方向,现在的初中生,缺少人生规划。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是语文教育的内容,也是健康心理教育的内容。结合语文教育教学及课程资源开发,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敢于执着追求,目的使学生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有用之才。
课上,我常用典型事例讲解,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如学习《邓稼先》《我的信念》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制定目标,从设定短期目标的考高中升学方向,到未来的职业打算,到更长远的为民为国效力,要求他们要做不懈的打拼。要从现在做起,刻苦勤奋学习,不懈执着追求,敢于面对艰难困苦、挫折失败,做百折不回的搏击。
课外,结合课程资源开发,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老人与海》等作品中,获得心智的成长;从影视、网络上学习张海迪、史铁生、洪战辉等事迹,用典范引导,从而培养积极进取的品格。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品质的措施很多,以上点滴,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几个侧面。今后,我会在教学研究中继续探索,努力方向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长大后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年级要求“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语文的学科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下面几方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树立自信,提高学习能力。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学习的自信源于正确的认知,敢于藐视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才能不懒惰不颓废,才能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摆事实讲道理,使他们明白学生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不过百年,应该趁着青春好韶光,刻苦读书、多学本领,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建设祖国。其次,结合具体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再塑生命》《孙权劝学》等,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通过文本的熏陶渐染,感受贝多芬、海伦•凯勒挑战命运学习,实现人生价值;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强化为学不晚意识。
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要通过方法指导,强化训练完成。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用工具书能力、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等。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现,勇于创新。通过长期训练,养成习惯,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生成。
二、热爱生命,真诚友爱诚信。
热爱生命,正确对待人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本编选了很
多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所有的生命都该受到礼遇和尊重,从虫蚁、花草,到山水自然,从自己的生命到他人的生命,都不可以轻慢践踏剥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学中,我结合美文美读,阅读分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学习冰心的《谈生命》,通过朗读欣赏研读分析,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深刻了,不同人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到文学审美的乐趣,在学生感悟交谈辩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颗小树”、“生命像蜡烛”、“生命如四季”、“生命如同一首歌”、“生命如同一部戏剧”中心智的成长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阅读指导与训练中,学生还获得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认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对待生命要持乐观进取的态度。人生的道路总会有挫折,谁都会经历风雨,要让学生明白,风雨过后有彩虹,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才能享受风和日丽美好无比。
真诚友爱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教师不但要以身示范,还要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人情应该是温暖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爱的。课堂上学习《羚羊木雕》学生懂得了友情无价;学习《老王》明白了真诚友善同情贫弱,会让人情更温暖;课下,鼓励他们去关爱家人,帮助同学,帮助弱小。学习《信客》建立诚信意识,从测验考试,到人际交往、为人处世,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最好。
三、追求理想,积极进取。
没有理想容易失去人生方向,现在的初中生,缺少人生规划。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是语文教育的内容,也是健康心理教育的内容。结合语文教育教学及课程资源开发,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敢于执着追求,目的使学生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有用之才。
课上,我常用典型事例讲解,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如学习《邓稼先》《我的信念》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制定目标,从设定短期目标的考高中升学方向,到未来的职业打算,到更长远的为民为国效力,要求他们要做不懈的打拼。要从现在做起,刻苦勤奋学习,不懈执着追求,敢于面对艰难困苦、挫折失败,做百折不回的搏击。
课外,结合课程资源开发,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老人与海》
等作品中,获得心智的成长;从影视、网络上学习张海迪、史铁生、洪战辉等事迹,用典范引导,从而培养积极进取的品格。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品质的措施很多,以上点滴,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几个侧面。今后,我会在教学研究中继续探索,努力方向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长大后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第四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邮市菱塘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朱素斌
【内容摘要】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的独创、敏捷、灵活等诸多特性是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掘教学内容的创新思维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培养 语文教学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的独创、敏捷、灵活等诸多特性是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掘教学内容的创新思维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何为创新思维?那就是为不同于习惯性思维,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教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角度地研究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观点或答案。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思维发展的水平标志着他智力的高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也是教学效果好坏的主要参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理解创新点本身。创新点所蕴含的内容,是创新思维的依据。要进行创新思维,就得把握问题的实质,理解问题的含义,这样,创新思维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评《鸿门宴》,或从批评刘邦的角度来评,或从批评项羽的角度来评,或通过比较综合来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评,读懂《鸿门宴》都是其前提条件。试想,如果学生根本没读,或者根本没读懂《鸿门宴》,那么,他的多角度思考就没有其生长点。
第二,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联想及系统思维等。学生掌握了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才能有效地突破思维定势,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而提高思维的独特性。比如,学生读《滥竽充数》后写读后感,要求必须从通常批评南郭先生的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替南郭先生辩解。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生逆向思维。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求得富有独特性的答案。
第三,设计创新思维的作业练习,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根据创新思维的特征,可以设计多向思维的系列题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学会克服思维定势。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多向思维是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多向思维是学生对某一作文素材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多侧面思考,以便从这种作文素材中提炼出新意,得出新颖而别具一格的写作观点的探索性思维形式。例如,大家熟知的“南郭处士”的故事,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学生通常是从批评南郭处士的角度展开定势思维,拟出如下题目:《滥竽充数要不得》、《骗子的诡计》、《弄虚作假不能要》。如果我们能从各种角度观察分析,展开创新性思维,即多向思维,就会拓宽命题立意的范围。首先,从这则笑话蕴含的寓意进行纵向创新性思维,从它体现的讽刺性方面,联系生活实际立意,其作文命题可以是:《不能养成混饭吃的习惯》、《老实做人,勤恳做事》。其次,我们从批评齐宣王的角度展开横向创新性思维,其所
命题目可以是:《罢官僚主义》、《打碎铁饭碗,拒吃大锅饭》、《必须改革用人制度》。再次,我们展开逆向创新性思维,从为南郭处士辩白的角度,则可拟如下题目:《人贵有自知之明》等。
第四,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就是在完成教材所规定内容的同时,要适当补充课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最主要的是指课堂教学组织的开放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它不仅要有师生的双向交流,还要有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趋向共识。例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进行开放性评价,只要学生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在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们这样启发学生:假如去买维纳斯石膏像,商店里有两种,一种是双臂残缺的,一种是双臂复原的,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要买双臂残缺的维纳斯,其理由来自于课文作者的看法,“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有的同学则要购买双臂复原的维纳斯,其主要理由是只有完整才美,尤其是人体美。更有同学提出了创造具有活动手臂的维纳斯,以满足同一人不同时间的审美需要。对于上述各种意见,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五,培养学生总结能力。总结的方法很多:如概括、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学生掌握了总结的基本方法,就能有效地根据众多的、零散的信息,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比如,教学生给课文加小标题、编写提纲、列图表等等,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学会概括。学生掌握了概括的方法后,就能更快、更准确地去把握文章的段落含义、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比如,让学生在学习了小说《项链》后续写这篇小说。贫穷的路瓦载夫人从佛来思节夫人那儿收回了项链的巨款后,首先总结出他的性格以及心里变化,在设想她将怎样重新开始她的人生旅途。要求每人必须作三个以上的推想。然后,选出一个最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推想,写成作文。
第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灵活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具体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当教条,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多读各种不同的文章,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般地说,文章是作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文章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构思和语言的运用上,体现在文章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上。不同体裁的文章,自然各有特点,就是同一体裁中的同一内容的文章,也风格各异。在阅读优秀文章时,善于发现它们的不同,善于吸取它们各自的特点,对于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是有益的。多读各种不同的文章,既可以获得知识,又可以取得思维和写作的借鉴,可以从比较中学习到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同时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训练的机会,以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品质。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全面地思考问题。具有思维广阔性品质的学生,在学习中,能进行周密地思考,善于进行分析与综合,既考虑整体,又考虑部分。因此,思维的广阔性是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只有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才能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思考问题,从而避免片面性和狭隘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大纲规定学习的内容,还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还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听学术报告或看介绍科技新成就的电影。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辩证的思想,使学生逐步学会以对立统一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多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展拓思路,思想活跃起来,也有利于广阔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人的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多样化的智力操作,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密切关联,这一点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因为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还得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课案设计、课堂组织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从而以形成良好创造性思维。
第五篇:在语文创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语文创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 要:对儿童而言,所谓创新,就是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细心地点拨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真心地给他们正确地评价,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勇敢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语文创新;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320-0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然而,小学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
首先,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学生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等诸多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实施与技能。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作为导向的教师也应首先具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的能力,要有“贵在创新、敢于创新、”的观念。其次,在教学中 要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一种创新的理念、改革的锐气将社会需求、时代要求、学生需要贯穿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让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创新教育理念有机地协调、完美地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
其次,增强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弘扬学生的个性。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导,学生是认知事物的主体。学生认水平的发展与完善同其他事物的发展是一样的,内因起主要作用,教育中的主体性是相对于主导性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总和,而创新性是学生在主动性和自主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总和,要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使学生从无意的自发创造上升到有意的自觉创新的高度。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兴趣广泛,术有专攻,要善于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允许不成熟与失误,允许不同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独特的见解应加以鼓励。教育学生要有创新学习意识,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中,要有探究学习的意念,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索发现,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挖掘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否定的能力,要学生形成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书本,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能力,在“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机制。
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启迪,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都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所以要让儿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具体做法是:
一、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在课堂上我经常说:“我们来一起学习,好吗?”“ 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我们大家读一读,行吗?”这样的话语经常激发创新的兴趣。教师及时的,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声“你真棒!”“你的说法就是创新”“你真聪明”……把这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幼童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创设美好的情境,同时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人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这种心境之中。
二、点拨引导,培养创新精神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特别是低年级,它是基础的基础。按修订版《大纲》的要求: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想,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我运用点拨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去思考,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然后再让他们把学到的,想到的,悟到的说出来。一堂课中几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如“尝试法”,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通过读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价、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评价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等形式。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更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朗读、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课文中有关词句等,先让学生之家评价,以他们同龄人、同年级、同程度的文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做讲解。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评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造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心理上有三怕:一怕问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责怪;三怕问题多,老师厌烦。因此不愿意冒险提问。我们要多鼓励学生提问。
总之,对儿童而言,所谓创新,就是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细心地点拨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真心地给他们正确地评价,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勇敢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