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2012年12月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我校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三个代表”、“三个面向”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纲要》和省《实施意见》为准则,认真扎实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课改方案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
副校长 组
员:教导处主任
领导小组率先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讨论制定小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二、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1、2年来我们利用,每周三的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先后组织老师学习课程标准、学习了“新大纲”系列文章,刘兼的“谈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如何走进新课堂》、《教育新视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程标准解读》、于永正的《教海漫记》等有关教育教改的文章。
我们每次学习都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每次参加人员基本上都是全体教师。无特殊情况,一般业务学习不准请假。在学习中老师们是边学习,边做读书笔记,要求教师在书上圈圈点点、画画,写心得体会,做摘抄。每人每学期读书笔记年轻的20篇,年老的15篇。期末组织老师交流读书笔记,谈谈对课改的认识,你是如何走进新课堂的等等。
2、为了尽快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我们又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我们先后举行了几个讲座,请了区进修学校鲍校长作了“为什么进行课程改革”使老师们深刻理解了课程改革的意义,我们又请了市教研室老师给全体教师进行了综合实践和教科研培训,并派了2名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时间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先后请了进修学校校长作了2次讲座,怎样写好论文和“做科研型教师”,又聘请了教科所主任作了“怎样开展教科研活动”及教研室刘主任作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讲座。本学期又请了王校长作了“阅读教学”讲座,又举行了班主任工作培训活动,总之,我们始终抓紧校本培训这根弦,使老师们认识到,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才能适应课改要求。
3、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见档案)
开学又逐字逐句学习了“教学五认真”、学校重点围绕“教学五认真”开展活动。不定期随时抽查教师备课、作业,听“推门课”,每月至少一次语数教学质量检测。
四、新课程实验。
目前,我校1——4年级语文,1——3年级数学,使用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凡是带新课程的老师,都参加过区里教材培训。学校经常派他们走出去听课。如市里、区里的大型研讨课。首先让他们去听,还经常到兄弟学校听课,如鼓楼小学,中山小学。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也经常听他们的课,和他们一起讨论教材,进行课后反思,帮助他们更好的教好,用好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
1、学校专有领导夏春梅主任负责综合实践课。每学期都有计划和总结,学校领导经常听课。
2、在3——6年级开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课,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老师们给予指导,各班都选择了他们喜爱的课题,如四年级的《动画片》和《恐龙的种类》,五年级的《维生素的利于弊》,《家乡的传统文化》等,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都纷纷上网查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上学期我校五(2)的课题《生日》参加区综合实践课比赛荣获三等奖。
六、各门学科互相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按课程标准提出,各门课程都要渗透德育,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于是我们开展了系列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教导处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读书课文朗诵比赛”的活动,当学生们读到“我们赞美长江,你是生命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时,那高亢充满激情的话语,无不感染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孩子。
2、上学期,我们邀请了王校长来校给学生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的讲座。悠悠华夏,文明古国,灿烂文化,源源流长,孩子们聆听着,感悟着,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七、建立新的考试评价机制。
1、通过开展“争当校园之星”活动,把过去每学期只有“三好”生奖改为分项奖,变少数获奖为多数获奖,使每学期都是一个争星过程。校园之星可以是:刻苦学习星、积极发言星、遵守纪律星、优秀作文星、朗读星、健将星、艺术星、环保小卫士星、孝敬父母星、勤劳星、节俭星、团结友爱星、助人为乐星、背诵古诗文星、突出进步星等。使每学期的综合评定奖励变为
每学期期初就开始的争星过程。
2、课堂评价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有针对性、导向性,语言要尽量具体,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3、学业评价,坚持期中、期末、平时的抽测的学业质量检测。
4、注重非学业评价。如作业上的评语,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对学生某方面形成较清晰和整体的认识后,定期不定期的以评语的形式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既明确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又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体现评价的过程和个体差异。
5、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多途径评价体系。
(1)学生自我评价,每学期开始组织学生定下各自的“争星”计划,“争星”目标可以自定,也可和家长、好朋友商量。
(2)学生互评,学生分小组交流,修改,再确定,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互相启迪。
(3)家长参评,学校老师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寻求家长的评价帮助,征求家长的评价意见。
(4)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各学科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目标,作出相应的评价。
2012年12月
第二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验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剑川县甸南镇中心小学
二00八年七月
剑川县甸南镇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成立七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镇前茅。多次受到州、县级的表彰奖励。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于2005年9月进行课改,为了进一步加强将课程改革实验的内涵切实体现到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力度,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对三年来课改实验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白、汉、彝、回、傈僳等民族的学生413人,分13个教学班级,共26个教师,其中本科毕业1人,大专毕业22人,中师毕业3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课改工作规划: 1.建立了学校实验领导组: 组 长:苏安然(校长)副组长:杨 澍(教导主任)
赵小会(文科教研组长)
张 瑶(理科教研组长)组 员:全体教师 具体的工作细则为:
(1)组长:负责课改的全过程,监督教师的实施过程。负责对教师的培训和理念的更新;(2)副组长:收集教师课改的实施意见,了解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困难,组织研讨会,共同解决课改过程中的各种困难;(3)组员: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改资料,更新个人教育理念,组织好教学工作,互学互帮,共同实施。
2.成立新课程教学评价组: 组长:杨澍(教导主任)
成员:赵小会、张百灵、张瑶、杨志平
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我校实际,根据《甸南镇中心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表》,定期、不定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加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让教师通过评价得到进步,得到提高;根据《甸南镇中心小学新课改教师工作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实验教师进行尽全面的评价,以求改变以往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单一的评价依据的评价体系,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教师自评、评价组评价、学生反馈、家长反馈等全方位的评价机制。
3.制定课改工作规划:教导主任在深入学习分析课程改革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确立课程改革的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然后围绕学期目标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在预期时间内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飞跃。
三、注重过程管理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内涵: 教师只有真正把握了课程改革的内涵,才有可能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以理论学习为主,穿插案例分析、交流心得、经验介绍等,采取集体和小组学习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切实体会到我们的教育改革的气息,明确自己的教学朝哪个方向走。
(1)充分利用教师的继续教育,注重对全体教师进行《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走向发展性评》等新课改的培训。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目标,仔细对照原教学大纲与新课程目标的异同,领会新的课程目标。
(3)曾先后选派:王吉玉、张瑶、海鸣等教师参加大理州骨干教师培训;赵小会、杨澍老师参加“云南省小学数学竞赛”观摩学习;杨澍老师参加全国中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赵小会、李春霞、王吉玉、杨志平、张爱宏、李成全、杨澍、杨应和、杨太平、李义仙、海鸣、钱永存等老师参加“以学习者为中心 参与式教学”培训。
(4)组织教师对新课程进行集体备课,个人公开课、集体研讨、反思总结。
(5)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各种教育刊物杂志进行自学钻研,边学习边上课,边反思边整改。
(二)、走课改之路,促质量提高
1、结合教师、学生实际制定出抓教学工作方案。该方案对各年级、各学科均有具体要求、意见、建议。要求教师个人制定自己详尽的教学计划、质量目标,然后进行审定,按审定后的教学计划对教师日常工作及阶段工作进行备查。
2、立足课堂,改进教学。①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深化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②年轻老师的评优课,学校以竞赛的方式,激励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③新教师的亮相课,每一位来到学校的新教师都必须上一堂,反映当地课改现状的亮相课,这既有交流信息的作用,又有资源整合,让新来的教师更快地融入学校课改的作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丰盈了课堂教学的内涵,改善了课堂教学质量。
3、在常规管理中,各项检查和抽查。教师的教案,开学初随堂听录,通过看听课记录,看教师是否会听课,是否会评价课,指导教师如何去听课、评课。只有会听课、评课才会讲课,才会有提高。对于教师批改作业情况,每月普查一次,每周抽查一次,数量为班级人数。通过查作业,看教师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有无错改现象,批语是否得当,作业量是否基本合理,评语是否有激励性。
4、抓住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不放松,抓住提高课堂效率不放松。通过集体备课,集集体的智慧,把握学科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研究教法、学法及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为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充分的保证。还提倡课后经验的总结交流,以此提高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改实验过程中有意识突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如在面向全校的研讨课中运用多媒体,应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等,使教师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并乐意使用它,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生动的教育情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
面对课改我们生出许多困惑,我们亟待寻求出路。学校领导决定依托教育课题研究,明晰课改理念,实施有效操作,走出课改迷途。我们开展了《运用教学光盘播放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课题研究。课题建立在新的课程改革上,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变革,校本教研,学校德育,家校互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课题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对课改理念认同、理解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课程操作、实施课程操作;就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过程。当课题研究进行了三年,在2007年完成结题时,我们已经走出了迷途,从追求高效的课堂,到追求生命的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已成为共识,成为学校工作、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
四、取得的实验成果
(一)、我校通过几年的探索实验,率先在甸南镇取得了实验教学的一些成果,中心校曾几次组织教师到我校进行新课改课堂教学竞赛,上些兄弟学校教师也主动前来听课学习。
(二)、自2005年至今,我校教师苏安然、张瑶、王吉玉等教师荣获县级优秀教师,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杨澍老师在县教育局组织的课改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杨澍、王吉玉、何娟、等教师在我镇课改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三)使用新新教材的一、二、三年级在学年统测中名列全镇前茅,全校总分总评位居全镇第二。
(四)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艺术育人、促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成为全县的示范学校之一。
(五)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生动的教育情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六)、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尝试,全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不断理新,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以评价自己、克服缺点、弘扬优势特长,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全校课改工作、新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一直得到一级领导的好评,在全镇所至全县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成为全镇实施新课改的典型。
五、存在的问题
(一)、课改实验的软硬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尤其是课改实验过程中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二)、课改实验的相关管理,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三)、课改实验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教师的课时比较多,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六、努力方向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更新方法。
(二)加强教学科研,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三)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好教育资源的作用。
(四)完善课改实验的相关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五)团结协作,不断总结、改善课改实验环境。
甸南镇中心小学 二00八年七月
第三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在开拓创新中前行,在实践反思中提升
—南海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石门实验学校生物组黄带玲
每次当我手捧新课标教材,看着一页页的彩图,回想着用新课标的这几个年头,我都能感受到磨熟一本教材有多么的不容易,我们科组的每一个组员都在摸索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这样的课改下,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浓厚了,常会被书本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也常以探究的态度与老师讨论书本提到的现象或例子。而在这样的课改下,课本内容更简练,老师的可伸缩空间也更大,教学活动处理起来也更灵活。蜕变有一个艰难困苦及质疑的时期,但也必然能成就前进与提升。就我们在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工作我简略谈谈我的体会与我们所做的工作:
一、课改从教师开始,组员的力量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1、科组的合力
我们科组较小,只有四个成员,但从实施课改的第一年起就是我们这四个人在共同奋斗,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有一定的默契与规则。例如我们会把自己收集到的书籍资料共同存放于实验室以方便交流;在分工做新课件或整理资料时我们从不会相互推托;常有机会出外学习的刘永栋老师在学习归来时总会全面细致地给我们谈他的收获;需要开展探究实验前,我们都进行组内的研讨,想想如何改进与落实。组内这种协作共进的工作态度为我们储备了足够的力量去推开课改教育中遇到阻力与困难。
2、提升组员的理论水平,树立课改理念
在新课标实施初期,我们总将它与旧课程作比较,都对它充满质疑。随着几次参与南海区组织的新课标学习,我们渐渐释疑,学会少提困难,多提解决办法。科组活动时间,我们将一些新课标实践相关的文章拿出来进行学习和研讨。争取机会出外听课,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借鉴的经验。我们还要求组员经常进行反思,每学年上交论文,将课改的理念进行到底。如上学期黄带玲老师与邓国云老师上交的教学论文都在大沥镇上取得了一等奖,上送到区后黄带玲的论文《拓展生物课前5分钟的形式探索与策略》获一等奖,邓国云老师的论文《全方位创造生物学习情境》获二等奖。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学素质与教研能力
我们总认为无论是校还是区的教研活动都是很能磨炼一个人的,所以我们组员总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例如每年校的开放日,我们组都是全体上场,几年下来上了许多优质的课改活动课,如《血型》、《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血流的管道——血管》、《人粪尿的处理》、《安全用药》、《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等,每一节课我们都反复地听课、评课、改课,上了一节好课,全组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又如南海区举办的优质课比赛,黄带玲老师、郭锦华老师、邓国云老师都分别参加了,并取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课改的目标是学生,课堂是我们提升学生能力的主阵地
1、开拓
生物学,在国外有些国家也称这一门学科为博物学,可见它的包罗万象。但在生物教学中,一周两节的生物课总让生物老师们有种大海之水不可一日倒出的感觉,新课标的教学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的生物课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节课上都应理顺课堂思路,不能就书论书,除落实课标要求外,更应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才是非中考科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如利用引入环节来作文章,我们曾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引入新课的方式,有学生讲为主的〈生物小广场〉,有学生课件展示为主的〈我的生物课堂〉,有老师针对本课内容设计的与本课相关的生物知识大观园,都能有效地提起学生兴趣,开拓视野。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新课讲述时让学生去提问,借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创新
新在活动:新课标给了老师一定的灵活度就是课文的文字内容少,因此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也会有不同例子来给学生呈现知识。就拿〈安全用药〉这一节开放日的公开课来讲,我与邓国云老师在多次的试讲中就尝试了可能有四、五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因此生物课堂总能带给学生新鲜感。新在贴近生活:我们发现越是贴近生活的事例,越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所以在生物课堂上,我们都会多引用新闻或生活的相关实例来上课,这种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学生不易遗忘且学会关注身边现象。
3、实践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生物有关,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参与体验中构建知识。所以我们也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我来做回酿酒师”、“小花匠”、“营养套餐自己配”、“鱼市场调查”„„我们的活动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后进行总结与汇报。虽然每一次活动组织都很累,但我们都能感受到学生对活动的喜爱,及活动后的有所收获的满足。
三、反思我们的不足及问题
1、虽然我们曾在学生评价方法上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研讨,也曾实施过一些方案,例如设置实验课课堂学生记录本等,但最终都没办法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对学生的评价还是过于单一了。
2、教学教研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虽然我们在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公开课等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还不多,我们还需在教学中多一点反思,并将反思进一步升华,实现教学水平冲出南海。
3、在辅导学生的探索研讨方面仍是弱项。可能是由于寄宿学校的种种限制,也可能是老师在探索创新方面的水平不足,我们在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学生立项进行探究实验等方面力度及方法还是需要极大程度的提高。
第四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从“华东师大上海市初中英语教学观摩公开大赛各区
第一名”葛樱老师的课中所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核心是素质教育。
那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来看,葛樱老师的课不仅完成了对知识的讲授,让课堂轻松有趣,更重要的是她还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了成功育人。值得我们准老师学习的地方就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改革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充当的是引导角色。在葛老师的课上,她让学生唱英文歌、表演哑剧、给外星人回信,使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也具有趣味性,也就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讲新知识点的时候给同学们展示了很多生活中的图片让知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讲新结构water is in…/use…to do something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去学习,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为他们得去联想。
第二:课程改革力求改变现有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葛老师遵循这一点,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带着实际生活体验去学习这一门与自然紧密相关的课程,并且注重的是他们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技能的一种提升,因为他们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成功举一反三,处理其他的一些问题。这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了他们的言语能力,这就体现了课程学习的工具性。
第三: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葛老师的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她在讲how do we use water的时候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有关水污染的图片,旨在引起学生对水污染和水保护的关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带着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把实际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方式不仅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等正确价值观。这就把教育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因为仅仅教授学生死板生硬的知识是不够的,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才是一种升华。育人也就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葛老师的这堂课在这方面就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当然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人文性。
另外老师对于教材的选取也是改革的一个方面,这堂课的water是与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而水问题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堂课讲下来,我相信学生都达到了一些目标,那就是他们的学习都没有孤立,他们学到了知识,并且是与时俱进的,是有实际效用的,而他们的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所以,我认为葛樱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当然,作为准老师,我们无疑应该向这样的优秀教师看齐并做得更加出色。从我们自身的学习经历来看,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所以这门课学下来,我觉得当好教师是不容易的,是辛苦的也是光荣的。从遵循课程改革来说,我们要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个也不能落下。
外2011级5班 罗颖
1104020514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新课程中的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材料
南
杏
树
中
学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