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美术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班美术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经验的过程。它体现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就是要激发幼儿的情趣,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幼儿创设空间和时间,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将老师传统的灌输式美术教学变为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满足自我表现和创造的需要。下面是两节活动课的详案对比。
分析与反思
在第二次活动中,重点是对活动目标作了调整,使目标体现老师对幼儿自主表达、探究的关注,对幼儿亲身体验的关注,同时也关注老师根据幼儿实际操作的问题进行适宜的引导。除了将活动目标进行了调整,我还将活动的准备进行调整,在活动前带领幼儿去观察大树,丰富对树的感知经验。将原来的第一次出现的绿点点画上眼睛和嘴巴等表情,一方面使点点更形象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观察时区分点点和点点朋友。为了使画面更具冲击感,将原来幼儿作画的白色的背景刷成了黄色,这样两种绿色的点点画在黄色的背景纸上,使幼儿对画面的审美效果更好;第一次用的颜料盒是不锈钢的小杯子,第二次改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观察颜料的色彩。在活动形式上也有了改变,表现在老师更多是用提问的方法,引发幼儿的思考,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让幼儿带着问题的自我探究代替了老师的示范,通过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使幼儿能更加大胆地表达与创作。
有研究表明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喜欢颜料,在使用这些材料时,他们表现出感官上的快乐,用颜料涂色,探索笔道在画纸上留下的意外效果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价值,应该受到鼓励。
我的启示
新《纲要》中提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的机会”。小班美术活动,老师更应该给孩子创设自由表达的环境,让孩子大胆去尝试、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材料所带来的乐趣。
1.基于幼儿经验激发探究兴趣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经验,虞永平教授指出,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经验,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现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虽然小班幼儿的经验相对不足,但幼儿的经验需要不断的迁移和提升,在幼儿自我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建构经验,幼儿前期有印画的经验,以及对树的初步感知的经验等,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了解幼儿的经验,幼儿对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探究中也能带着目标大胆地尝试,在经验的基础上表达对树的感知,这是经验的拓展过程。
2.通过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亲身感受
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活动中创设了点点娃娃找朋友的情景,让点点拟人化,更适合幼儿理解和接受。在介绍操作材料时,创设棉球宝宝变魔术的情景,让幼儿在印画的过程,体验用棉球蘸上颜料后在纸上留下不同大小、颜色的各种点点的乐趣,感受到游戏的愉悦,在快乐中学习。
3.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实践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要实践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为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以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以及创作与表达。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美术活动材料一棉球,让幼儿在操作棉球作画的过程中寻求探究的乐趣,在操作环节,让幼儿通过“按一按”“转一转”“碰一碰”的实际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点点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让点点变大?点点碰一碰会发生什么变化?用棉球拓印的形式创作树,让幼儿在用点印画中,感受两种绿色装扮树的审美情趣,并乐在其中。
4.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体验快乐
合作完成作品对小班幼儿具有挑战性,但小班下学期的孩子,他们开始尝试与同伴进行交往,在美术活动中也喜欢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交流,已具有与同伴一起合作创作的愿望,在《树》的活动中,主要是让孩子一起完成点点树,尽管没有合作的要求,幼儿之间还是出现了合作的痕迹,每位幼儿一份材料,在同一张纸上完成作品,4位幼儿在一起作画时,是有互动的,他们自己在按点点的同时,也在观察其他幼儿点点的情况,也会和其他幼儿的点点“碰一碰”,合作的意识在活动中逐渐的萌发,这样,为以后的合作做好基础。
第二篇:小班探究性主题活动体会
小班探究性主题活动体会
我们都是好朋友
——小班主题活动《好朋友》案例分析
实验幼教集团中心园 宋雅娟
背景描述:
随着园本课程的深入实施,每个学期教研组一个原创主题似乎已经成了惯例,但是,我们却总觉得这样以组为单位的主题实施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最主要的是忽视了各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差异,而孩子的差异对课程实施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分析三个小班幼儿现状,差异更是明显:小一班经过一年的托班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比两个新小班强,如果选择同一主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很难体现一致性和针对性,而如果以班级为单位,由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班孩子的发展与需要选择主题,似乎更能体现探究性课程的精神,也更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孩子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班级的原创主题的实施。
一、主题的产生:
我们班的孩子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来园时不哭了,吃饭、睡觉都很正常,但是,通过平时与一些家长的交流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并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他们还没有把自己溶入到集体中,自己真实的个性都没有充分表露出来,有的甚至还刻意的压抑自己。从幼儿心理特点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入园时间不长,孩子间比较陌生,对同伴及集体还缺少信任感,因此也造成了相互间交往很少的现象。我想,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3——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交往欲望,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才会把自己真实的个性表露出来,通过不断的交往取得同伴间的信任。于是,“交往”成了摆在老师和孩子面前共同的需要:孩子,需要在与同伴交往中获取相互间信任,从而大胆的展放自我;老师,需要创设机会激发幼儿交往的欲望。在我们的分析与思考中产生了主题——《好朋友》,主要目的是激发与同伴交往的愿望,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我们把情感体验作为这次主题实施的主要目标。
二、主题内容及实施。
由于小班幼儿知识经验少,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在选择内容时以趣味性、浅显性、操作性为原则,尽量选择一些
三、主题结果
活动只经历了短短一周,从实施主题到现在,我们都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整体发展来看,由于同伴间的交往增多,幼儿普遍表现积极主动,集体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活动时活动能力增强,以前经常看到有孩子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没精打采,现在几乎没有了,个体发展而言,一些孩子的个性开始表露出来了,比如张家维、从从等几个孩子,现在经常能看到她们主动的在和小朋友说笑。显然,交往使幼儿获得了对同伴与集体的信任,从而愿意在集体中大胆的展现自我了。
反思及体会: 尝试之后总会有收获,经过对整个实施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逐渐获得了一些关于小班主题实施的体会:
1、关于小班主题的来源
小班的孩子大都缺乏生活经验,探究的愿望也不是很强烈,如果说要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而小班孩子兴趣持久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就算有生成的契机,老师可能也很难把握住。所以我觉得小班的主题,大都应该由老师预设。
2、关于主题的选择
主题的适宜性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效果。因此,要想使主题的开展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预设的主题对老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虽然主题是老师预设的,但是不能离开孩子,需要老师对孩子的发展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发现孩子需要,以“最近发展区” 理论为原则选择适合小班孩子探究的、有价值的主题。
3、关于主题的目标
小班孩子年龄小,参与、探索、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主题目标的确定上,以发展情感为重点,通过主题的开展,使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情绪情感,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愿望,为中大班的自主探索打大好基础。
4、关于内容的选择
主题目标确定后,我们往往会整合个各领域的内容进行实施。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在选择具体内容时,除了考虑领域间的平衡,还应该把握好内容浅显性、趣味性、情境性,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愉快的活动情境,才能吸引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
5、关于主题实施的时间
小班孩子兴趣持久性比较短,因此,一个主题如果安排几个星期,到最后孩子的兴趣会消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果主题内容应该尽量安排紧凑些,主题时间也可以短一些。
总之,在这次尝试过程中,我彻底改变了以往认为小班探究性主题实施效果不大的看法,通过实践与思考,也积攒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树立了自己的一点观点,为更好的实施园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第三篇: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展开以小组分组形式进行的主题型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事探究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初步了解和体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全的现代人格。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也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首先,“主体教育论”认为: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
其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再者,施布尔的“探究学习”理论,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通过激疑、质疑活动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复试”人类知识的发现过程
中,获得创造力的提升。
三、实施的过程
1、方案设计:
(1)、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决策理论指导下构建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框架,设计教学方法,落实初中语文自主创新学习研究活动的工程。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主要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先让学生做好活动的充分准备
注意培养干部,在活动中帮助教师组织活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记录下活动的相关资料。
(1)、建立完备的课题研究机制。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
(2)、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创新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创新学习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们需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着力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
(3)、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人的主阵地。课题研究也只有落实在课堂,才符合教育和科研的规律,也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本身。
(4)、及时总结,矫正完善方案。总结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十分重要的一环。总结得当,将会拨正航向,扫除障碍,为下一轮研究铺平道路,总结的形式主要有写教后感、教学随笔、撰写论文等。
3、步骤及时间安排: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研究性学习习惯;
第二阶段:取得语文学科研究的初步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验证实验成果,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所需条件:
行动研究侧重于实践,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进行计划、实施、观察、反思,以随时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教育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5、预期效果及表达形式:
每位同学都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其它问题。
1、师生、家长的水平有限,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过程,大幅度提高师生、家长的理论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2、构成语文教学的各种教学变量、教学程序的排列组合及具体操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允许师生灵活掌握,给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留下广阔的天地。
3、为师生进行课题研究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4、教师要将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和灵活运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篇:探究性学习活动报告
探究性学习活动报告
——课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课题名称: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活动报告人:曾 建
课题组成员:曾 建徐昌勇胡德刚王 川张晓伟 指导教师:吴义波
课题所属学科:物理
课题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物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现,1 9世纪的科学家不满足于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来解释电磁现象,热衷于采用机械模型来说明问题,即使是大师麦克斯韦本人也不例外。20世纪是实验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早期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为随后的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的研究树立了样版。但技术上的改进是多方面的。轰击的粒子束有质子、中子、电子和各种离子等。因而大量粒子所构成的复杂体系中所涌现的各种层展性质就不能简单地还原成个别粒子所服从的规律。我们根据这一观点并结合物理学的未来前景,讨论了当今物理学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物理的重要性&w=物理的重要性&search=搜索答案
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物理学中电学很奥妙,但也是诸多学生的难关。电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就当今人类的需求,我们离不开电,电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于是我们决定进对电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探索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功。
研究方法
收集.查阅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学生实验探索。
探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1年秋期1—6周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第二阶段:2011年秋期8—15周确立研究主题:带电粒子在匀强中的电场运动;
做好分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及相关资料,交谈等方式。初步了解带电粒子,匀强电
场。知道示波管的原理。了解电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行。
第三阶段:2012年秋期1—3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首先进行模型分析,提出猜想。然后实验验证,记录实验过程。理解粒子在电场中受力的特征和功能。最后提升理论,得出结论。http://wysheng369.blog.163.com/blog/static/6662932120107***/
第四阶段:2012年秋期4—7周组内交流,整理,加工资料,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撰写结题报告;并做好评价,总结与反思。
任务分工:
曾建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陈述报告。
徐昌勇胡德刚负责上网及图书管查资料,实验,整理。
王川张晓伟负责各部分协调,做好相关记录。
活动所需条件
图书资料,网络,相关实验用品及模型,实验器材。
第五篇: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之浅见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本着“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校的语言教研组对“探究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下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善于引导,强化探究的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渊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情感,更要求教师能在平凡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创新。教师应从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站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引导,积极挖掘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和智力价值,有目的的强化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在学习《燕子》这一课时,我们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用两双眼睛读书,一双眼睛看字面上的内容,让学生划出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另一双眼睛搜寻文字后面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小燕子为什么春天才来?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拿起“望远镜”,思考一下小燕子时常飞在麦田上,对庄稼有啥益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随时叩问自己学习《燕子》这一课所得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有什么联系?这样有利于及时内化新知并将其纳入自己认知结构。通过这样的训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了探究的意识。
二、巧妙设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疑是一切发现和探究的基础,学生质疑是他们创造灵感的催化剂。新课改革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把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但能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起到帮助,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乐于探究和讨论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1、设置的问题具有阶梯性。手指头有长短之分,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及认知能力也因人而异,参差不齐。因此,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做到难易适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乐于探究和讨论。如小学语文专家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这课时,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张弓,让学生指出哪是“弦”接着又画了一支箭,这样有了弓,箭就能射鸟了。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够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名家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具有鲜明的阶梯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新课,感知了课文大意,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在语文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教学古词《忆江南》时,我特意设置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春天对大家来说都很熟悉。一提到春天,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春暖花开,万木吐绿的景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赞美过春天,描绘过春天,大家能回忆一下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来吗?霎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优美名句勾起了同学们对《忆江南》的相关问题深入思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模式,培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渐渐走入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强化探究意识,激发探究兴趣为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主动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自读感悟,生发问题。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和文本“交流“,在此基础上说出课文的精彩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有些课文在这一步骤前,可以加上”挑战式探索尝试“这一环节。如:下一课要学〈桂林山水〉,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山和水,看看自己家乡的山水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文中的山水秀丽。经过尝试再去学习课文,自然就更容易体会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涵。
2、分组品读,相互释疑。把自己的成果让别人分享,用有价值的“难题”挑战一下别人,通过给别人释疑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这是每一个学生怦然心动的,在分组活动中,局部“成果”巩固了,一些落差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3、全班会战,再掀高潮。在教师的点拔下,各组代表提交成果和困惑,对于成果,教师要通过让“发现者”上台发布、领读、表演等多种有效方法,让全班学生受益。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探究。而对于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就应通过异组讨论、切磋或通过教师引导去深入探究。如在学习文言文《矛与盾》时,先让小组中感悟能力强的学生,即“发现者”到讲台上说出文言文的在大意,并用简单的道具表演一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全体学生领悟了课文大意。最后由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笑话?能举例说明一下吗?经常做这些拓展的练习,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