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时间:2019-05-13 04:3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第一篇: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剑川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

二0一0年五月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剑川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段玉山、李庆芳、张印根、施四珍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新课程体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模式新、教学评价新。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作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与过去相比,生物新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要求在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公民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理念,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改下生物教师需转变的教学理念。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等方面。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1.1、注重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重视科学本质,重视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其中很多事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如: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做环球考察,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花费了整整27年的时光,这些科学家的顽强意志和感人事迹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而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则是科学界合作的典范,这有助于启发学生发扬合作精神;在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我国在农业、医药、生物学上的伟大成就,如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等,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2、注重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收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平时注意搜集一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适时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教材基础知识与生命科学发展动态相互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志向。例如,针对把非典病毒、禽流感、口蹄疫以及劣质奶粉等案例与教学结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唤起学生的时代感,使其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是各学科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在教学中客观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生物学不仅物理学和化学紧密联系,如同位素标记法和纸层析法等。另外生物学中包含着许多哲学原理,运动与静止,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在生物学中也随处可见。例如: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看,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成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实现自我更新。

1.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物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室、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验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从操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并严格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可以设置疑问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

1.4、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一门有关大自然的科学,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发生的很多事情或现象都跟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只能接受到抽象的生物学理论,如果把这些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引入大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广泛的传播生物知识,并且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位于窗台上的花,长时间不动为什么植株向光偏转;为什么秋天枫叶才红;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即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点,又可以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总之,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势在必行的,在此过程中既要有针对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和解决,又要有教师适时的指导,这样才能有效进行。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为:无论学生的性别、年龄、悟性高低等差别如何,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并在《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指引方向上有所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必修部分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是具备最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保证。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在处理教材、整合资源、活动设计等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为那些有兴趣、有精力、希望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并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针对新课程理念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我们高一生物教学组总结了以下几点。

2.1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首要的工作是要先了解认识每一位学生,把握高中生的心理动态、情感所需,在了解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情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

2.2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涉及讨论内容比较多,因此在小组分工中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采用这种组织形式进行探究活动,让每位学生在多方面有所进步,让他们的潜能、生物科学素养得到了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新教材的必修本中总共有10个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也属于探究活动的一种类型,有些探究性实验需要在课外或在实验室完成,也可以利用这种组织形式进行。

2.3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

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

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2.4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是教育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只有真正落实了,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要承认学生各自的智力水平、性格、喜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最有效的办法是分层教学,如采用分层备课、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矫正等方式。在教学中对于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求他们每节课要有所得,并且以作业的形式每星期交一次。教师在检查他们学习情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把不足之处回馈给学生,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有所进步。

2.5对待每个学生的评价必须要公正

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教师对学生评价公正,就能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学生积累经验,逐步发展。评价方式要改变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弊端,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小组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

要做到对每个学生公正评价,应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2.5.1评价必须是多元化的

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我们的评价也要能反映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各个方面上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

2.5.2注重构建对学生个体评价模式

除了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做为新课程理念实施者的一线生物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把握新教材特点,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在生物教学中全程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3.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及机械性训练的现象。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包括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三个方面。

3.1生物史探究

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对经典事例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中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生长素、酶的发现等典型的科学发展史。通过剖析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发展史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案例

1、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知识,“探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讨论孟德尔对实验材料的选材,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妙。案例

2、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知识,“探究生长素的发现”。我们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为什么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然后寻找证据,合理推理,不断将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2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过程与结果的探究,主要是教材中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往生物实验课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然而在他们的心中可能有很多的疑问。探究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生物科学素养。案例

3、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代谢的知识,“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比较来学习知识。案例

4、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酶的应用的知识,“探究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生活中的酶,如加酶洗衣粉等,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3.3调查探究

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东西用生物学知识来探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调查,测量数据筛选、整理、分析能力。案例

5、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六章生态环境系统的知识,“调查学校生物的种类”。让学生通过观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对校园内生物种类初步分类,记录。案例

6、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人类遗传病的知识,“调查社区中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让学生走进生活社区,抽样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记录、整理,分析。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在实践中还需进行不断尝试和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就逐渐养成并不断提高。科学探究活动是生物学科学习的中心环节, 它有利于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高中生物新教材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希望学生能解决一般的生物现象,生物难题。

4.1新教材注重生活中学习生物学 其实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早就听说过或看到过一些简单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但是等到我们学这些课本上的内容时,他们就不愿意去回忆这些知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这些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学习时做简单的提炼和加工,那么学习新的内容时他们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当然接受这些新知识,也就更快,更轻松。

新教材中“科学访谈,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又介绍现代生物科学最新科研成果,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科学家的贡献,为学生指明了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鼓励学生献身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

4.2新教材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生物学

新教材课本,给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常识或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教材。案例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我们可以用学生吃的早点来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告诉我们他吃的早点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成分。案例

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以“人的生活需要摄入食物,但植物不能像人一样摄食,那植物是怎么维持生命的呢?”导课,就可以很顺利的进入正课。案例

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以“法律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引入课本内容。案例

4、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以“艾滋病的危害”内容进入新课。案例

5、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以“一瓶矿泉水是不是生态系统,一个池塘是生态系统吗?”的问题进入新课。

像这样的案例,新教材中还有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里积累了很多,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学过,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听过,见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能把握好他们的这些基础,能改变教学理念,我们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形象,有趣,生动。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上课的组织者,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上课的主体。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可以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俊波,庄志标.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本举.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J].中学生物学,2006,22(9)4.周红.用生物科学发现史进行探究性学习[J].生物学教学2005,30(7)5.丁远毅,崔鸿主编:《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狄贤超:《新课标新挑战》,《中学生物学》,2004年第2期

7.张嘉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感言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感言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落实素质教育 的重要途径。为此,我积极进行探究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生物教学讲台上,我已经默默耕耘了一些年头。停下匆匆的脚步回首望望……走过的是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有孩童学步时的紧张与执著;也有做人本色的踏实与勤奋;还有收获成绩时的喜悦与激动。对生物教学有一些深刻的感悟。教师是神圣的职业,高尚的师德是重中之重。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学科思维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学科知识实际上是由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以及通过他们的相互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体系,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块主要内容,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概念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核心概念在文中以黑体字出现,另外在习题训练中增加了“画概念图”这块内容,所以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概念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概念有多种类型,如果从被描述对象的抽象程度看,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如果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看,可分为相邻概念、并列概念、相对概念、从属概念,等等。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概念设置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接受教材的变化、体会教材各栏目的编排意图,尝试以不同的教学模式组织不同内容的教学。上述几点体会也是教师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反思,它是源于教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源于教师对亲历的教学情境瞬时的直觉和体验,源于教师每天的学习、交流和共享。新课程的实施还刚刚起步,我们惟有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去解读课标、理解教材、反思课堂,才能有更多的积累和提升,我们的课堂才会增添更多的智慧和精彩。

无论是在必修还是选修模块中,每一个模块中的内容标准都是一个内容主题,而非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这种提纲挚领式的内容标准为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都留出了极大的空间,对教师的备课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根据《标准》的二级主题,选取不同的实例、素材或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其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暑期的自我学习,我认为《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人教版生物教材确实给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既要重视传统的生物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既要重视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理论,又要重视研究性学习中生物知识的应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朋友,是学习的伙伴,所以,我在今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关注学生的需要,始终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真正地实现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结合一年的教学工作及研修和对课标的学习,感受很深,体会如下:

1、生物学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高度的科技文明,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却相对落后,造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失衡,生物课程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起到独特作用,通过生物学教学,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验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给人的生活带来赏心悦目的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当代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在我们的新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2、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了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工作相似,学生为了学习科学也必须读书,必须与同学交流、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要做实验、解决困惑,与同学进行讨论,学生还必须使用测量设备,这样可以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

3、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课堂中来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过去,每一堂课只针对部分基础、程度好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要适应不同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使单纯的传授知识型转向提高素养教育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的基本任务,科学素养即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科学情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事物作出各种解释和相关决策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生来就对周围的世界,尤其是自然界中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新教材当中淡化了知识概念,而更注重的是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来获得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并且可以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如为什么癌病病发期快,为什么癌病很难治以及引起癌的原因等等。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潮流中,我感受很深。全新的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保证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第三篇: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物技术进入了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生物科学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扩大,人们对生物教育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生物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国家新进行新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当前的国情下,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呢?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一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得,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在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角,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地位也不在是教学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与辅导者。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参加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学习、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理清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与教师的位置,同时加强自身专业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来指导学生。

二、培养学生兴趣,设计合理教学方案。

在我国现行的国情下,应试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仍左右着千家万户的生活。高中的学习生活,是我国学生知识掌握最充实,又是最累的学习阶段。生物又是高考必考的学科之一,又应该如何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呢?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马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实,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的内容,哪怕是难度再大,他们也都愿意去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善于思维,表现积极。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是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兴趣的丧失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渐严重。在现行的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地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应有断向学生介绍当代生物领域的新技术以及所取得的新成就,如克隆羊和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仿生学,遗传工程等。同时,也应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五大危机,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境,如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以及当代生物科学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疯牛病的发现、癌症的治疗、器官移植、艾滋病,SARS等,使学生感受到生存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设问、质疑等方式,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感到神秘疑惑,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新的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生命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之后,我让学生先看一段广告,某厂商宣传其生产的“炸薯条”是富含蛋白质和多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特别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食用,对青少年和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白:鉴定油炸之前的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碘液,鉴定“炸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高温会对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造成破坏,明白该广告具有欺诈行为,对消费者具有误导作用,使学生知道不能盲目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最后,教师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新颖有趣、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譬如在讲授“细胞的增殖”后,为了使知识得到较好的巩固,学生真正的理解有丝分裂的各时期特点,我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创造力,制作模型,然后由小组负责人负责进行解释模型,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淡化了知识难点,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了知识。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会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处在积极状态中,为传授和巩固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坚持教学反思,总结教育教学得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要明确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只有在课后坚持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算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一节课。

写教学反思非常重要,首先它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并处理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及时找出教学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教学反思实际上就是教学上的再备课,是对原来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梳理和再思考的过程,促使我们进一步地提高备课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其次,教学反思有利于增强教师进行自我教学的剖析意识,有助于课堂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查漏补缺。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实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就能够使得我们能不断地剖析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逐步胜任学科的教学,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

教学反思是建立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的分析与总结,因此,我认为教学反思不应该只是留于形式,而是要让它对我们的教学有实实在在的帮助。第一、记成功之处。其实,经过自己的精心设计之后,我相信每节课的教学中都会有精彩之处。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好的方面。每节课后,我都会把自己安排合理而且教学效果好的地方做记录,以备将来的教学中借鉴,尤其是一些突然的想法即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更为重要;第二、记失败之处。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即使课前我们做了再充分的教学设计,课堂上还是难免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我们不知道学生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知道自己课堂中教学重、难点的安排是否恰当。总之,很多地方有待我们实践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每次上完一个新教案后就应该及时把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并做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记相关的知识链接。教学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们通过学习也可以直接获得好的教学经验。在这个时候,我便利用教后记的空间把一部分有利于开展教学的知识记下来,以便后续的教学工作直接利用。如我会把在一些 刊物中看到的好的口诀记下来,在教学中可以借用,比如在介绍“ 必需氨基酸”时,我就采用谐音“携(缬)一两(亮、异亮)本(苯丙)单(蛋)色(色)书(苏)来(赖)”来记忆。如果选择的正确,往好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若想有进步,就必须把好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付诸实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只有那样你才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才会逐步地成长起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和广大同行共同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在生物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湖口二中 周斌

新课程如春风拂面,新的教育理念、模式逐渐被 教师所熟悉认同。但同时也应看到,新的评价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课堂教育仍然更多地维持着应试的框架,新旧课程的差异和碰撞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想要“新足适新履”地走进新课程,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步入以下误区。1.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现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互动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而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又发现课堂上出现另一种异化现象: 教师谈“讲”色变,似乎教师讲了,便有悖于新课程理念,于是在交往互动的活动中,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加之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原生态资源、情境处理不当,从而使课堂成了学生的“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这样的课堂要想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也恐怕是“痴人说梦”吧。

同时,在实践中还发现另一种假“主体”现象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活动时,学生的讨论刚开始就被教师打断了;然后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探索的原理,详细讲解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等。一堂课教师足足讲了 30 min多,还剩下 10 min多时间让学生再去讨论和探究,学生根本不知道还要自己去做什么。

应对策略:寻求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平衡。

在课堂具体操作实践中,教师既要坚决改变过去 那种“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搞形式,谈“讲”色变。教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从教 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出发,好好研究 “讲”,正确把握“讲”的效果,实实在在地构建平等和 谐的课堂: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心点评;学生 自主 探究,教师适时引导。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 强调探究性学习,忽视接受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非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课程标准中有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 很多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这次课程改革积极倡 导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而言,意味着由接受性学习向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但目前部分教师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 在:视其为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言必称探究,行必称自主,彻底否定其他学习方式,尤其是接受性学习方式。

应对策略:谋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协调。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 2种主要方式。它们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首先,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主要是前人积累的现成知识,接受学习是习得现成知识的最基本学习方式;探究学习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接受学习积累的。其次,接受学习往往以感性知识作支柱,而探究是学生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探究过程能够深化接受学习过程习得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其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适 应教学目标,教师应认真思考并在教学方式之间作出 灵活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明确下列问题:什么时候应讲授知识?什么时候应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样 从而谋求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协调统一。3、滥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视 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人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大量的内容。因此。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现象、高效等优点,但任何事物 如果一过头,就会走向其反面。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 中,为了提高教学吸引力,使课堂更有现代气息,滥用多媒体教学,以玩弄技术来假冒新理念者不乏其人。在他们看来,一堂好课必须要用现代教学设备才能体现出来。记得听了一位教师的“基因分离规律”的公开课。该教师制作的课件画面设计精美,图像显示动静有致,令人眼花缭乱。教学在“一问一答一显示”中依次 展开,短短 40分钟的一堂课,就把有关“基因分离规 律”全部内容演示了一遍,其容量大得惊人。虽然课堂师生“一问一答”非常“繁忙”,但在这种“繁忙” 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沉淀多少呢?学生跟着屏幕跑,好似看了一场电影,他们难有阅读、思考、体验、反馈的机会,有的只是学生象征性地思考和表演性回答,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呢? 应对策略:追求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多的实践和交流。多媒体这种教学形式应服从教学内 容和目的,其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现象性、可视性,以扩展教学容量,但它只应起辅助作用。教师可以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而不应让它去喧宾夺主,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做到慎用,不能为了表演而影响教学效果;做到真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机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做到善用,让多 媒体作为师生互动的有益桥梁,并在整个课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只有真正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与生物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才能有效促进 教学质量的提高。

4、强调能力培养。忽视基础知识掌握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 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新的课程内容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 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似乎没有了以往的系统性,使有些教师认为,课改的重点就是更突出对学生的能 力培养,淡化生物知识的教学。同时,新课程教学中,又倡导师生互动,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平等的参与者,无形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被弱 化。其次,高考试题更强调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就使一些教师不 知不觉中产生了轻视知识的念头。

应对策略:要求知识和能力并重。

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的否定,而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 更加重视知识,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果轻视、削弱知识的学习积累,那么学生的发展更无从谈起,主动学习态度、能力、情感等,便无源无本。正是有了知识的积累,才使新的学习和探究成为可能,才能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事实上,新教材更强调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突出生物科学知识对科 学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重视能力不能以轻视知识为代价,只有知识和能力并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深感太多无奈,但正因教有所困,才研有所为。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在新课程背景的框架内,合理有效地开发使用教学资源,使新课程理念融人教学实践,定能建立“活”而“实”的新型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为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

者都应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1、同行合作观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语文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2、师生平等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3、全面评价观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1)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另外对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加以改革。(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也要改变,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质量。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同时通过对评价的改革、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4、终身学习观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1)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钻研新教材。(2)学习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往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3)学习新技能,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

下载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生物组 梁映雪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范文模版]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陕西省洛南县古城中学 周西民 邮编:726107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强调学习......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作者:杨建文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1期 摘 要: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教......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 丹寨县民族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 余 静 【摘要】作为高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学科。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当下,我们必须要改......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的编写及里面的知识结果都相对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编排方式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体现的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的......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加探索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四个......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五个转变[五篇材料]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五个转变 作者:杨 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59 更新时间:2009-8-13 【摘要】 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