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应用题即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它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涉及的面也很广,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即“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可理解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与选择应用,解决问题需要应用策略,而策略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与积累。
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
一、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解答应用题首先要读题、审题,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就是要通过已知条件求得未知的过程.。因此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前,学生需要经历分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题意,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句、词来理解。使学生明确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好准备。画图是一项具体化的策略,通过画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画图可以包括画线段图、平面图,实物图和示意图等。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列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的策略,通过列表,将所有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集于一体,能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根据问题设计表格并将有关信息问题等填入表中,利用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根据问题设计表格并将有关信息问题等填入表中,利用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列表整理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后能否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可以这样说,应用题教学的成败标志也在此。
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系的,由条件入手分析时,要考虑题目的问题,否则推理会失去方向,由问题入手时,要考虑已知条件,否则提出的问题,不能应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来求得,在分析应用题时,往往是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从已知找到未知,从问题找到需知,这样逐步使问题与已知条件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加强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熟能生巧,也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学生初步形成策略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情境要丰富,问题要有层次,呈现方式要多样,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策略解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自觉实践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实践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模仿性练习巩固,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呈现宽减少的问题情境,巩固新知,二是变化性练习巩固,呈现长增加6米或宽增加4米,面积都增加48平方米。通过问题的变化,进一步体验画图的优势,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机械照搬模式,三是综合性练习巩固,如: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时长增加10米,宽增加8米,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问题情境变化了,具体思路也变化了,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辨析比较,用什么方法思考,用什么策略来帮助解题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策略和解题步骤。
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时,能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找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切实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使数学课堂从真正意义上更加有效。
第二篇: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研究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关于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研究的内容,欢迎阅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改变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将问题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理清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1.合理简化
数学课堂难免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时进行简化的策略,一方面可去掉一些无关的因素或多余信息,化繁为简,减少干扰因素;另一方面可化大为小,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的总和,使问题内部各成分的关系更清晰。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将环节简化成流程图,去除无用的信息和非本质的语言描述,简化题目的本质,使得解决策略一目了然,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2.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一般分为三组:一是学习新教材铺垫的问题组;二是数学知识的逻辑化问题组;三是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组。三组问题相互联系,形成了结构性问题组。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寻找解决的方法,进行探索式学习。只有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引导主动探究,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尝试使用有效的策略。由于小学生思维发育不够完善,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与培养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与指导,要进行多种分析策略方法的指导。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生活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引导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使主体意识在主动探究中增强。主动探究可分为:1.理解你的问题;2.选择一个计划;3.尝试你的计划;4.检查你的答案;5.反思你做了什么。
当然,这五个主动探究的步骤并不是一个个地直线式进行的,其间有反复、有波折。应该依据具体的情r灵活地运用。
事实证明,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所以可适当地突出或削弱某一个步骤,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上例题时,当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设问:你喜欢解决哪一个问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解决,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暴露思维过程,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不仅要会做,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养成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总是在曲折中求思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中学会缜密,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
四、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还要注意解决问题后的回顾学习、反思、总结,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以及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使之得到不断加强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互相交流的过程。对于好的要多鼓励表扬,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最简捷、推理是否严谨。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教师对不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学生,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提出批评和明确改正措施,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张扬,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五、演绎拓展变化,强化应用意识
就要解决问题而言:首先存在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任务;其次存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原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演绎拓展变化是一个巩固提高、迁移发散、进一步升华理性的过程。这是把上一个过程中经过反思、归纳而形成的一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模仿性练习巩固;二是变化性练习巩固;三是综合性练习巩固。问题情境变化了,具体思路也变化了,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去分析用什么方法思考、用什么策略可帮助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策略、提高自身能力。演绎拓展的过程既是低层次解决问题的结束,又是更高一层次解决问题的开始。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许多类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典型的事例,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快乐地学习数学。唯有如此,课堂教学实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第三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浅议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浅议
夏茂第二中心小学 张舜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中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一)培养提问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烈欲望。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秋游时,先让学生根据这次秋游的具体情况,拟定秋游计划,然后问学生:在这次秋游活动中,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 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 “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教育家刘国正说;“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棉,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因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年龄实际,要以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切感。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这样能看得出哪种颜色积木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哪种颜色积木搭得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二、教学中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一)转变教学观念
1.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要适当转变课堂教学的观念。
过去的应用题教学就是向学生提供的是已经整理好的材料,因而教学的中心就是分析数量间存在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法”作为目标,进而是模仿与记忆,“识别”类型成了学生主要的认知活动。这样的教学,没有探索,没有研究,也没有挑战性,有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的模仿和操练,学生没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能力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经历与体验中主动构建模型,学生掌握的不只是解题的技巧,还有的就是学会主动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培养问题解决的策略 1.正确理解题意
小学生“问题解决”有困难,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多数学生能解决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为帮助他们理解题意,我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学会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一层,以达到理解题意的目的,鼓励学生以多种途径寻求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生动的实际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问题的兴趣
2.分析数量关系
中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经常性让学生讨论、复述题意或采用对话、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数量关系。重视把应用题中的文字叙述成的具体情境语言,既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能提高解题的兴趣。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现了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且在对话过程中隐含了解题思路,降低了学习难度,易于学生接受。中高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画图能力,平常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习惯。
三、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反思
(一)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1.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教师来回于学生中间,对“接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在这里,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1.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知识?(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2.我知道了多少?(对照检查,确定补习方向)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书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质疑提高,培养创新精神)„„然后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提问,师生集体商讨解决。这种课堂空间的安排必然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作用。
2.为学生营造反思的空间
儿童是如何学习数学的?最普遍地被人们接受的一个词是“理解数学”,它强调了学生的背景知识(材料信息、语言信息、人际交流信息)在理解中所起的重要支持作用,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也认为,儿童学习数学是自己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背景性,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弗莱登塔尔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称为再创造,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来 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就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数学反思的主要作用是对数学思维活动进行监控,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反思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3.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改错纠偏的道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己有认识,提高自身合理性水平。要使学生的反思行为习惯化,即主体遇到特定刺激便自然出现相应反应。有反思习惯的学生,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会就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自觉、主动地反思。
4.布置反思任务
数学知识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或内涵相似性,教学这些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然而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将作业当任务,题目解完之后,根本不去思考、回顾,久而久之,学生墨守成规、思维僵化,甚至成为做题的机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作业,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反思时间。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其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解决完一个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此问题、此结论、此方法是否可做一般性的推广和引申。
(二)如何培养学生反思技能 1.课前三分钟的上节课的回顾
反思是没有终结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探究真理、敢于质疑、勇于反思的思维品格,培养学生科学无止境、反思无终结的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情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格。数学反思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示范、引导,但重要的是学生学会反思、自觉的反思,逐渐形成一种反思意识和习惯。在班级我安排每节课之前有三分钟的课前回顾的时间,可以是对前一节的回顾,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回顾和再探究,或者是预习内容的以问题形式的提前出示。
2.组织数学交流
在小数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学习讨论,对帮助参加者加深对自己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认识,对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讨论会可以分为自评和互评两种形式,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的过程、结果、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数学学习上的优缺点,评价自己的进步状况,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3.与同伴建立反思小组,进行对照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反馈环境。在其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时,让学生 发表见解,使认知活动公开化,这可能使学生因自己的见解遭到否定,或者听取了别人的见解后发现其观点与自己有出入,从而反思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关注的,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一个促使学生的问题不断解决与生成的课堂,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教材中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了比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
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积极。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问题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进行评价。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师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谁收集的最少?他们一共收集多少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
定“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为要研究的问题。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
第一、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交流算法,优化解决方法。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第四、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
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怎样摆,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能不能想办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在学生试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筛选出最好的算法(先求总数,再除以人数)。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每步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最后请学生回顾整个解题思路,验算得数是否正确。
四、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形成技能
问题解决的技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形成,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练习设计要切合实际,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技能。
五、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拓展训练
可利用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
以让学生调查本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求出每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并谈谈看到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这样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能力,强化了思维。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觉得这几个教学策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第五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教材中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了比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积极。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问题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进行评价。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师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谁收集的最少?他们一共收集多少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定“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为要研究的问题。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
第一、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交流算法,优化解决方法。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