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课堂.段瑞香
《父母课堂》家长的良师,教师的益友
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段瑞香
百分之百的家长都愿意配合学校做好家教,促使孩子健康成长,但目前为止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并不十分完美。每次开家长会,很多的家长在家长会上是那么的信心十足,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可是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如初;很多家长在家长会上是那么的动情以至于流下了激动的眼泪,那眼泪却很快又被风干、消失。
原因何在?为什么家长们那么的愿意配合老师做好孩子教育工作而又不能人人做好呢?原因在于很多家长想好好培养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苦于没有窍门——不知该如何去做。
“老师,孩子听你的。你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每每遇到学生的家长,他们都不忘先给我倒一下苦水。“我想让他多学一点,他偏不干。”“他作业写得不认真,我给他撕了,他哭了整整一个晚上。”„„他们一见到我,仿佛遇到了救星,竹筒倒豆子般全说了出来。怎么办?我想,家长的心意是好的,都想配合老师把作业写好,练一手好字。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但却苦于无法,孩子连听都不听。真得想个办法,解决家长的困惑了。
真有幸,今年下半年,学校组织学生家长订阅《父母课堂》。第一期来了,当我第一次翻阅它时,不由地被吸引了。眼前不由地一亮:这不就是指导家长的名医良药吗?2010年11月的刊物发下来了。当我读完《捕捉孩子的兴奋点》和《让孩子听到鼓励》这两篇文章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电话,推荐他们读一读这两篇文章并告诉告诉他们,要让孩子认同父母的教育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认真从孩子的角度思考:教育内容是否合乎情理,孩子会不会认同,如果孩子提出问题,我怎样解释。经过思考的教育内容就会成熟的多,孩子也就愿意接受。
不久,孙哲的妈妈来到学校,高兴地跟我说:“你给我推荐的《父母课堂》中两篇文章真管用。我们俩仔细地读了好几遍,并试着来鼓励孩子,找到孩子的任何一点优点,我们都给予鼓励。孩子很高兴,学习劲头明显比以前足了。而且还愿意和父母一起交流了。觉得我们俩好像一下子变了,每天晚上孩子写完作业后,他都主动找我们一起读课外书,并且还跟我们讨论自己的读书感受。周六还让我们带他去新华书店买书呢。孩子有不愿读书到自觉地读书,转变真是大呀!这都得感谢你,感谢《父母课堂》这本书。以后我们得每期都看。
现在,《父母课堂》成了我和家长的联系纽带,每次临近发行时,总会收到家长的电话:“老师,下一期该来了吧?你给我们推荐一下,哪些文章最有益。我们好照着做。真是不错的刊物。”每次收到这样的电话,我心中就无比激动,因为有时我还没有家长读的仔细呢。所以他也促使了我去读书,去学习更多的育子经,更多的教育方法。《父母课堂》是家长的育子的指明灯;是指引我们教学的良师益友;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我爱《父母课堂》,愿她越办越好!
第二篇:父母课堂
《父母课堂》读后感
关于儿童教育的书和文章我们大概都看过一些,我认为难就难在“耐心”和“坚持”。很多家长可能在事业上已经很成功,但面对孩子,我想大部分父母可能都和我们一样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奈。自从读了《父母课堂》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家庭教育是很复杂的,家长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读了《父母课堂》后,我发现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调皮、任性和学习上的错误性问题,往往是除了训斥、批评,还有太多的不耐烦。通过《父母课堂》,让我知道了,要深入了解孩子内心动向,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第三篇:父母课堂
《父母课堂》和孩子一起成长教案
教学目的:
1、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们走完全部人生旅途。
2、通过交流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所感悟。教给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教学内容: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学过程:
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学生的家长,据我了解,大家目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
(一)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实际上,现在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属于分数教育,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家长的命根儿。可以这样说,现在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考试成绩。应该说,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误区之一就是,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做人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误区之二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比如有些家长一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就着急,就爱说:你看谁谁怎么样,你就那么笨,就那么不争气等等。误区之三是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样样都成,样样都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只是我们的愿望,实际情况不可能这样。
(二)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如: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为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可设置家庭图书角,收看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传播准确科学的资料信息等等,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一个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信服环境
能影响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古训如同“孟母三迁”一样告诉着人们:拥有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将是多么重要!我们虽然没有条件总是搬家,但给孩子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避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还要注意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第四篇:父母课堂
【父母课堂】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新学期开始,孩子的寒假生活在一片叹息声中就这样结束了,很多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的欢声笑语当中。课堂上和其他学生窃窃私语,互相交流一下假期的开心事。有些孩子托着下巴貌似在听课,思想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对于孩子的这种“开学综合症”,小编给各位家长开一个“药方”,家长们请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抓药”。
上课无精打采、瞌睡连连
表现:听到上课铃声就犯困,提不起精神,听不清老师讲的是什么,经常性的走神和发呆,甚至昏昏欲睡。原因:
1.孩子的思想还沉溺在假期生活当中,注意力难以集中。2.孩子在假期当中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还没适应早起。3.孩子的心态没有摆正,学习不够积极。
解决办法:
1.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规划和目标,快速的把孩子思想从假期转换到学习中来。2.每天晚上监督孩子早睡早起(关于孩子睡眠问题多说几句,小学阶段的孩子一定要保持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而且一定要早睡早起,8点睡6点起和10点睡8点起都是睡眠10个小时,但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6点起的孩子能够更早的进入状态。),手机、电脑等严格控制时间。3.多鼓励孩子,和孩子谈谈心,让孩子讲一下开学第一天的趣事,让孩子心情放松。
表现:上课和同学低声窃窃私语或者传纸条,交流寒假趣事,开学三天松,好像和假期一样。课本随手一放,不去预习,甚至懒的看一眼。
原因:
1.孩子在假期没那么多玩伴,开学见那么多同学比较兴奋。2.刚开学学习任务轻,没有作业压力。3.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解决办法:
1.家长在平时交流当中有意识的给孩子灌输有关学习的话题,教孩子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开学前一周学生的作业压力很小,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预习功课,让孩子对本学期学习内容有大体的了解。3.有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比较慢,家长要给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晚上陪孩子一起看书做功课等,给孩子学习的动力。
表现: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脾气暴躁,有的时候又突然沉默不语,情绪低沉。饭量下降、厌食、挑食。原因:
1.孩子刚过完了自由、宽松的暑假生活,进入学校之后要遵守学校、课堂的各种规章制度,环境的突然转变让孩子情绪变得不稳定。
2.孩子吃惯了家里的饭菜,对学校的饭菜不太习惯,导致食欲下降,甚至厌食,环境的转变和开学的紧张情绪也容易让孩子食欲下降。解决方法:
1.在家里规范一下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作息时间,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充满秩序的学习生活。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心情保持开心和愉快。
2.孩子在假期形成了吃饭暴饮暴食的习惯,吃饭时间无规律,饿了就会吃零食。家长要慢慢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合理膳食,三餐时间要严格遵循规律。
表现:和同学聊天内容多是关于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心不在焉。
原因:在寒假当中,孩子长时间接触手机和电脑,孩子好奇心强、自制力差,难以抵挡手机电脑游戏的诱惑,以致于沉迷其中。学习生活开始,孩子虽然离开了手机和电脑,但是心思全在手机和电脑游戏上面,导致无心学习。解决方法:
1.让孩子远离手机和电脑,手机和电脑给孩子带来的依赖症非常大,孩子的自制力尚未形成,很容易对游戏上瘾,家长一定要重视。
2.不要在孩子身边频繁的使用手机和电脑,孩子很容易被诱惑,内心也会感到不平衡。
除了上述孩子容易发生的“症状”之外,家长也要帮助孩子锻炼身体,轻松了一个假期之后,忙碌紧张的学校生活会让很多孩子的身体吃不消。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一个科学合适的学习方法能让孩子的学习轻松很多,也更加的有效率。新的学期,家长要和和孩子一同加油!
第五篇:父母课堂摘录
父母课堂摘录
1.孩子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
2.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
奋斗却让孩子完全自由成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遂的愿望,但愿望的结果恰好相反。
3.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怎样才是真爱孩子,却大可商榷,现在的普遍方式
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来,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4.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具体怎么做呢,要点有三: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至活生生的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职工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勇双全力的健康成长;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能够快乐,健康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