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改革方向探究

时间:2019-05-13 04:0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改革方向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改革方向探究》。

第一篇: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改革方向探究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方向探究

摘 要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通过理论教学考核,能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领悟护理学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明确其它相关学科理论在护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些理论及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应用护理程序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需要。通过实践教学考核,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如何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恰当安排理论与实践考核来提高护生的教学效果,一直为护理教育工作者们所研究探讨的内容。

本文从高职高专现行护理教育考核方法的价值及考核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旨在探究适合现行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考核方式方法。通过科学的考核方式方法,提高护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护理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究

Abstracts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a modern nurs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senior practical nursing personnel.Through theoretical teaching assessment, enable students to comprehend th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professio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model, and clearly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nursing theory,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heories and models as well 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ow to apply the nursing process to meet cl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spiritual needs.Through practical teaching assessment,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can practice observation skills and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For a long time, how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ppropriate arrangement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nursing students, has been studied nursing educators to explore content.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nursing education vocational assessment methods and assessment of the status and value of the main problems etc.suggest improvements to the existing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to explore suitable ways and means of assessment.By way of scientific assess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educators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kills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high-level nursing personnel.Keywords: nursing education;assessment methods;reform;inquiry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医学护理专业教学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目前护理教学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调整,更新。针对当前的形式,如何对传统的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进行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护理教育,成为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下面内容将从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背景,传统护理教育考核方式方法的特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护理教育考核的改革。

1.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背景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护理新岗位的出现,智能含量的提高,原有岗位职责范围的扩大,知识、技术层次需要的提高;符合型工作岗位的出现,需要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护理实践中体现的十分突出,这便要求护理专业的智能内涵要更加丰富,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更具有高等教育层次。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护理技术的不断革新,给我国的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健康维护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的定位比较模糊,没能明确地把这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没能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其次,现行的护理教育的考核模式注重理论考核,轻视实践考核,难以适应不断革新的护理教育,不利于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技能,阻碍了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发展。

2.我国高职高专现行护理教育考核方法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高职高专现行护理教育考核方法的价值

高职高专现行护理教育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其中,理论考核普遍采用的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的方式,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它在现行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应该肯定的方面:

(1)从一定角度讲,这种考核方式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手段。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在教学考试中得到了好成绩,即受到正反馈时,他们便会产生愉快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强化了求知欲。当然,以检查或考试作为激励动机的效果是有限的。

(2)现行护理教育考核内容和方式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通过考试可以把知识进行分析、概括,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使这些知识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做出分析,也有助于教师实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时普遍采用的“期中+期末”的形式,这种时间间隔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习与巩固,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4)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采用的评价方式是最低标准评价,即合格评价,而不是选拔评价,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另一方面,现行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实践考核是对理论考核的有效补充,对于巩固理论知识,加强操作能力的培养,了解临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避免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的脱节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2我国高职高专现行护理教育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现行护理教育考核方式方法存在诸多问题:(1)考核利益过于广泛。

高职高专现行护理教育考核突出表现在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以考核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尤其是学业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地结合,使学生产生了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短期虚荣投机行为。

(2)考核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工具,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但教材本身编写、出版、发行的周期无法完全适应更新速度,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则被要求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突破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两者不相匹配。目前,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助长了不少学生的惰性,也引起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伤害学习积极性。

(3)考核命题简单标准化。

标准化考试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由于教师命题时并不能完全依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只流于题型的标准化,使得命题只限于知识的检验,而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考核结果力求精量。

长期以来我们把卷面分数看成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分数越高能力越强。因此,人们为了表示学业成绩的精确性,常常用百分制表示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甚至非常计较

一、两分之差,对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评分方法采用很少。其结果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施。从教育测量学角度看,精确测量的前提是题目设置的高度科学性。在这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护理教育教师普遍缺乏专门训练,考核题目随意性较强。

3、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对考核的功能取向

考核是指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测定。人们通过考核实施这种测定,都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目的。几千年来,考试之所以能延续不衰,是因为考试是人们迄今创造的测量人的知识和智能所用的方法中,比较客观、公正、准确、高效的一种方法,它的功能多元,所以被最为广泛地利用和研究。对照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考核,其功能取向主要有:

(1)考试的评定功能

考试能够评价、鉴定应试者在护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水平和标准。这是进行各种水平考试、资格考试和标准考试的依据。

(2)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

学校考试能够检测学生在护理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这就是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

(3)考试的教育功能

考试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能力,它包括表达能力、鉴别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考风考纪等诸多方面。这些素质能力,考生经过考场的历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所以,科学的考试,对考生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功能。

(4)考试的激励功能

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的有效性的一个质量指标,考场是展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成功的平台,所以考试如同收获,考试获得优异成绩就意味着教与学取得双丰收。成绩优秀,体现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学生学习的成就,这种成就欲能极大地激励考生及其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这就是考试的激励功能。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的功能取向主要在于:评定功能、诊断和反馈功能、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功能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综合起作用的。它对教育、识才、用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4、目前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实践中考核方法改革的趋势

针对目前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下改革趋势:

4.1、在考核方式选择上,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着重考核“考不出”的能力。

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测定的要求有100多项指标,而凭卷面考试只能考出其中1/3,其余的则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考出,如毅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方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这些考不出的能力,却正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如何考核学生的这些“考不出”的能力?这是以前所未系统研究的问题,围绕这个中心任务,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践中应发挥创新能力,使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

另一方面,随着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高专的护理教育教学内容多重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教师根据培养目标课程的特点,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进行考试考核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和探索,也促使护理教育考核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

4.2、不断引进、融汇国外先进的考核方法和思想

北京市部分高职高专护理院校引进了英国爱德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BTEC课程,该课程采取“课业”考核方式,以实际工作为背景选择“问题”,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记录试验、调查和资料收集筛选的结果,注重学生自我积累考核证据。“课业”的完成,既是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也是评价、考核学习成绩的依据,还为毕业生竞争上岗创造了条件。此外,澳大利亚、韩国、德国等国家的考核方法和思想也渐入中国,影响着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改革。这些先进的考核方法和思想主要包括:

⑴考核以课业为形式,以成果为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

“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对每次课业和每次课内外活动都要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并且要求标准内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算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的能力。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⑵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

如“课业+笔记+活动”、“课业+笔记”、“课业+案例分析”、“课业+口试”,等等。

课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不同,其训练目的是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和锻炼通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通过课业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潜力以及需要发展的领域,以促进其自我提高的需要;课业体现的是学生如何学,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选题真实,真题真做。课业一般都有选题背景,有课业目标,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学生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手段(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实验等)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课业。

⑶尊重学生,重视投诉。

传统教学的考试试卷由教师出,分数由教师定,而且一旦分数确定就是一锤定音,即使学生有疑意,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查卷和变动的。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也同样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投诉是BTEC班学生的基本权利。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一致时,学生可以在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提出质疑,甚至逐级投诉。教师应把接受投诉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持鼓励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并作好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5、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改革的目标

5.1、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护理教育考核体系。

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5.2、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

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课程,其评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达标课程,可采用两级评分,即达标与不达标或及格与不及格;对论文、设计、制作等教学环节,可采用评语加五级评分,以确认其学业成绩。由于考试内容、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学校应制定关于加强教学考试考核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加强考核方法改革的同时,要建立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对考试内容、命题及考试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完善考试考核办法;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并以一定的学分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求固定到培养计划之中,成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雷跃萍,徐可晶;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浅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田芳;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潘淳;缪秋菊;对高职高专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年26期;

4.许戈平;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赵向军;刘红兵;胡进;高职院校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能力的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强冬梅;高职院校应走特色发展之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孙中义;刘仁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木桶效应”现象及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骆泽敬;张光胜;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张海燕;王衫;吴晓英 中专起点护理高职教育临床护理学课程模式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 2002年第12期;10.邹继华;周郁秋;孙建玲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2002年第10期;11.刘平娥;卢桂珍;陶丽云 高级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 卫生职业教育 2003年第02期;12.天津市职工医学院教务处高职高专护理教学改革与思考;国际中华护理学杂志;2001年第03期;13.刘平娥;唐骏;蒋爱民 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子主动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第03期;14.梁立;章冬瑛;邵爱和;对大专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2年第11期;15.董火枢“二三”分流五年制护理高职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第04期;16.刘书铭;构建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课程体系--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第05期;17.王桂华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初探;国际中华护理学杂志;2001年第03期;

第二篇: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方向

我国教育治理体系改革该向何处去

当前解放教育生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关键在于重构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人事、财政部门之间对教育的统筹管理与专门管理之间的权力关系,从条条向块块让度管理权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是,从政府间分权治理到部门间合作治理,走向政府、社会间合作治理。

■张志勇

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在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管理权的下放和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的释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5条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已作明确规定,但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事务权、教育人事权、教育财政权高度分割、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从宏观上讲,教育部门缺乏教育的统筹权,从中央到地方教育行政都缺乏教育统筹权。从中观上讲,教育行政效率极其低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涉及人的问题和财政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说了不算,导致严重的推诿扯皮。从微观上讲,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缺乏创新活力。

重构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

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社会缺乏教育管理的参与权和监督权。重构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应着重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变革。

中央向地方放权

重构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首要任务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务管理权重新进行划分。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行政事务应限于国家教育体制、教育规划和实施、改革发展战略和实施、国家教育标准和执行、教育法治统一和实施等,具体事务应该放权给省以下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

各级政府向社会让度教育决策参与权

教育利益相关方在教育决策中的缺位状态必须尽快改变,向教育利益相关方让度教育决策权,是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下放的权力的重要方面。现在,各级政府的整个教育决策几乎完全在行政体制的框架下由行政人员自身来运作,而社会各界,教育利益的相关主体,参与教育决策的空间、机会非常少。山东省潍坊市推行重大教育事项“第三方协商式民主听证”,凡涉及学校、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全部委托第三方,组织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代表进行第三方听证和民主协商,保障利益相关者“话语权”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影响比较大。各级政府向学校放权

关键是要依法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应依法拥有下列自主权:人事管理自主权,包括副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任用权、教师职称评聘权、教师自主招聘权、不合格教师的解聘权,自主招生权、财政教育经费和合法募集的教育经费的自主使用权、教师绩效工资的自主分配权、课程改革自主权、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教育评估事项的拒绝权等。同时,必须明确作为法人的校长的权力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起草《学校法》,明确政府与学校的权力边界。

建立现代学校治理机制

建立现代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家长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一要向教师让度权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附属教研机构要把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学校要明确并保障教师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等。二要向学生让度权利,建立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尊重、支持并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三要向家长让度权利,学校要支持学校家长委员会依据章程自主开展活动,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四要向社区让度权利,支持学校社区理事会依据章程自主开展活动,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

重构我国横向教育治理体系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最大的问题是横向教育治理体系有很大的问题,具有教育管理职能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事务管理权力没有相应的边界,主要表现为越权管理和集权管理。重构我国横向教育治理体系,要推进四个方面的变革。

“确权”:确定教育行政权力归属

“确权”,就是要尽快确定教育行政权力的归属。现在很多教育权力不在教育部门,而到了那些非教育职能部门。职业基础教育的管理权是在教育部门吗?很多不在教育部门。民办教育机构的准入权在教育行政部门吗?民政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都在审批。校外教育机构的准入,工商部门、民政部门都可以批。可以说,整个教育准入体系混乱不堪。

“分权”:划定教育行政权力边界

最关键的是教育人事权力配置,必须理清组织、编制、人事部门的权力边界。教师招聘、职称评审、教师管理调配等权力应还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人事部门在其职权范围进行总量管理和监督。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权应该归属教育行政部门,人事部门只负责对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宏观管理。中小学校长和地方教育局长管理方面,组织、人事与教育部门实行分权管理。在教育财政权力配置方面,要尽快厘清财政、发展改革与教育部门的权力边界。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建议与教育财政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权力清晰、权责明确、分权与制衡相统一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限权”:推行“三个清单”

在“确权”、“分权”基础上推行“三个清单”,对各级政府教育职能部门的权力进行限定:权力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力;负面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做什么;责任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履行的基本教育职责是什么。

合作治理:教育职能部门间的权力制衡

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横向教育治理体系方面形成合作治理新格局,建立权力运行和制衡机制。国家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方面推行“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推行合作治理的重要尝试。这一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编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教师编制和职称岗位总量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教师招聘、职称评审、教师调配的新格局,从而把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

重构我国教育治理工具

我国传统的教育治理工具主要包括单一行政管理、不透明的财政拨款制度和评估达标。要真正提高我国教育行政治理效能,既要改革我国教育行政治理机制,也要重构我国教育治理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治理手段。

依法治教:教育治理的根本方式

从总体上讲,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仍然处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之中,最关键的就是依法治教的意识极其匮乏。没有依法治教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放权是极其危险的。在全社会必须强化教育法治意识,在教育治理方面,做到依法用人、依法决策、依法规范、依法治理、依法考核和依法问责。

专业化治理:管理者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

这里的专业化治理,包括管理者的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两个方面。我们现在要解决一个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管教育的问题。现在有不少高中校长,有不少的教育局长不懂教育。在推进地方教育局长专业化方面,山东省进行了艰难探索,严格地方教育局长的任职资格;同时,我们必须用专业的方式管理教育事业,走出传统的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思维。

信息化治理:教育的大数据管理

当前的教育管理如果没有信息化手段,很多管理无法有精准的判断。要推行大数据管理,就是信息化治理,在当前的大规模教育之下,教育的大数据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可能。2013年,淄博市启动优质特色高中建设,提出了优质特色学校建设的八大任务,即优化高中教育资源、特色学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从专家评教(40%)、学生评教(10%)、家长评教(10%)、工作考核(10%)和教学质量(30%)等五个方面实施多维度评价。研发了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成果展示平台,实现了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成果的过程性管理以及海量信息的存储积累、分析评价和交流共享,研发了学生和家长网上评教平台,首次组织学生和家长全员化评教。

公开化治理:教育事务、人事、财务管理公开

教育政务信息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在公开的内容上,要一体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只有教育政务信息都公开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所作所为才能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教育腐败、教育违法行为就没有了藏身之地。只有教育财政预决算及其支出项目公开了,教育公共服务支出就公开了,教育财政效益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加快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预决算及其开支项目向全社会公开的步伐,形成公开的监督机制,我们公共服务才能到位。

第三方治理:社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引入

加快推进第三方治理,社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引入是目前教育治理现代化重大任务。2012年至2014年,山东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全省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行电话调查。调查项目涉及“睡眠时间”“作业量”“在校学习时间”“考试次数”等涉及学生课业负担的多项内容。2009年以来,山东省全面推行家长委员会建设,让社会家长的力量参与到学校治理当中来。潍坊市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在教育治理方面通过民办教育,激活公办教育,形成了“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的良好格局。

当前解放我国教育生产力,推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重构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人事、财政部门之间对教育的统筹管理与专门管理之间的权力关系,从条条向块块让度管理权力。只有在科学分权的前提下,块块才具有统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可能,才能与条条一起实施有效的教育合作治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放权,政府间分权治理;分权,部门间合作治理;让权,政府、社会间合作治理。

第三篇: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方向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不是高中语文的简单延续,也不等同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高职高专自身的生源状况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有其特定的教学环境、教授对象。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许多教师一直在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索、改革,在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自从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后,大学语文的命运起起落落,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尚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便是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在其课程设置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一直难以确定。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授课内容尚未有统一明确的认识,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各授其课、目标不明确,导致了某些教育者及学生对大学语文存在意义的怀疑。

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有语文课,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和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而且小学和中学语文课本也涵盖了大部分的经典文学代表作品。所以大学的语文课如果仍旧沿袭中学语文的授课方式,难免使学生感到乏味。另外,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也有自身特有的特点。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的生源有差别、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也存在许多差异。

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所处的教学背景

1、高职高专生源状况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的入学门槛较低,高职高专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甚至很大的差距。大多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汉字形音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知识等基本素质较差,影响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基本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新生进入大学后在第一堂课上的自我介绍,不少学生做不到完整流畅的三分钟自我介绍,语句不连贯、词不达意。

心理状况方面,由于高考这场严酷的分级考试使高中毕业生在人生的转折关口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身处不同的环境,差距使一些高职高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自暴自弃,影响了他们对待学业的态度,阻碍着自身的进步和人生的发展。

2、高职高专课程设置

社会的市场环境、就业状况给学生的培养、就业带来很大压力,高职高专学制三年,还要保留出一年的实习实训时间,这样,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对一些公共课程能减就减,能压缩就压缩,其中大学语文几乎可以说是处境最艰。“两课”有严格规定的课时,英语有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计算机也有等级证的就业优势。唯有大学语文,没有证书的吸引力,没有制度的限定,所以课时被一再压缩,大学语文就在的高职高专的课程开设中风雨飘摇,很难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目标。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2001年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设定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任务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进而内化、升华人文素养。从《标准》可以看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从而实现“内化、升华人文素养”的目标。然而,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授中,却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冈,出现实际日标的偏颇。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课素质偏低.语文基础薄弱,不具备很好的语文自学能力和文学修养,在教授大学语文课时,教师们不得不首先把精力投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在教材所罔定的范文的解读上,难免顾此失彼,讲授的仍旧是中学语文教师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弱化了对学生“语言文学修养”的培养,进而难以实现“内化、升华人文素养”的目标。

一些大学语文教师也意识到了这种授课方式顾此失彼,于是开始大力倡导“人文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践行大学语文的“人文修养”培养目标,甚至把大学语文的功能扩大化,几乎等同于伞面的艺术培养,甚至可以具备等同于整个素质教育的功能。但是,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决定了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完全的省略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补充。当然大学语文毕竟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在培养“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一定要注意权衡,不能顾此失彼,这样才能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

三、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编写

据统计,现已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440多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种类繁多,但是,还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高职院校语文教材。许多大学语文教材有这样一些共同特点:一是以古文为主,而且许多作品往往与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重复,教师讲授一篇作品的前提是先把作品逐字逐句翻译一遍,即便是重复中学的古代作品,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底子差,教师也通常还要翻译下来,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二是突出思想教化,作品后常附一些“主题”、“思想”之类的练习题,类似于中学语文的“中心思想”分析,学生自然会比葫芦画瓢,简单生硬地总结出千篇一律的“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还有些高职高专院校为了教材权威,忽略了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情况,而选用本科适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超越了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

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首先要明确区分本科适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和高职高专适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根据学生自身的语文基础确定所选文学作品的数量、难易程度。其次,确定教材的编写体例。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不外乎两种:以史带文和按主题分类,以史带文展示了文学的发展过程,系统略显呆板;按主题分类打乱了文学作品的朝代、体裁限制,把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按主题组合,难免松散。如果能把这两种编写体例适当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就能使课程内容的编排既不失系统性,又较为灵活。

四、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方式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些困境。首先,高职高专教育,明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性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无法体现即时的能力目标。其次,有些语文教师在授课时沿袭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从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到字词、段落、主题等,在讲授作家生平、写作背景时,还能吸引一些学生的兴趣,一旦涉及到作品本身,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基本上都是中文系毕业的硕士、博士,他们的专业研究方向不同,在授课时往往侧重于自己所专攻的方向,古典文学专业方向的教师侧重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的教师侧重现当代文学,甚至把自己所侧重的方面讲得过精过深。大学语文毕竟是公共基础课,不是中文系的专业课,而且面对的又是底子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因此,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失去兴趣。

语文就是“中同语言文学”,包含“语言”和“文学”。在大学生活中,学生能接触的有关“语言”和“文学”的渠道很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参与文学社、诗社,写博客、日志,参加辩论赛、演讲赛等等。这些途径是没有任何约束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生参与其中后比课堂学习进步较快。这些途径都是很好的培养语文能力的辅助条件。教师如果能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把课堂教学与这些课外活动顺畅的连接起来,自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时也要灵活掌握教材。各个学校运用的教材不外乎以史带文和按主题分类这两种体例。以史带文的体例符合中文系授课的惯常思路,但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不需要过于专业化的史、文知识。按主题分类的体例又难免绝对化,因为许多作品的思想、主题并不是单一的。不过相对于以史带文,按主题分类是一种较好的讲授方式。不管所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什么体例,都需要教师在讲授时机动掌握,灵活分类,把几篇主题、意义的相近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关联讲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不可忽略,教师可以在串讲作品的过程中,把字词等基础知识贯穿进去,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五、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考核方式

大学语文课的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由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时确定。无论采取考试还是考查方式,基本上一张大学语文的考试卷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诗词背诵,题型通常为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二是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主要包括课文的修辞手法、思想内容,如文章(或段落)的主旨、中心论点、内容概要、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人物性格特征等。文章的表现手段,主要包括:文章(或段落)的论证方法、论据类型(议论文)、人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记叙文、小说)、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文章总体特色等。文章结构,主要是课文的段落层次划分、概括层次大意和说明文的结构等。这部分内容的题型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三是作文,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看来,大学语文跟中学语文总归不一样,不必考作文,而且绝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中只编选文学作品,不涉及有关写作的方面,因此大部分大学语文考卷中没有写作文这一项,只有少数教师在考核时会要求学生写作。

口试这种考核方式不常用,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都会注意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比如读报、分角色朗读文章、课堂讨论、课堂辩论、演讲等,这些通常都被计作学生平时成绩中的一项,因为大部分学校的期终成绩都包含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项,所占比例不尽相同。

无论是哪种考核方式,都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标尺,衡量的是某些方面的语文知识,而很难测量出语文能力的优劣。语文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获得,但是语文能力需要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所以,大学语文不必一定按照学校规定的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计算比例,可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训练时,把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计入平时成绩,尽量最大程度地体现出能力分和知识分各自的比重。

由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近年发展举步维艰的状态,许多教育者感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处于“边缘化”。然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的,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必将被充分认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也将被肯定,这就需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教育者孜孜不倦的探索、改革,从而早日使这门学科成熟、完善。

第四篇:中国政府改革方向

中国政府改革方向

马亚翔08电气二班080405228 我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全国性的相关法规、规章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废止和修改、制定了一批法律法规;在关税削减方面,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关税总水平已由15.3%降到12%,涉及5300多个税目;在行政审批制度方面,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等部门取消了二十几项行政审批项目,行业涉及水、电、建筑、房地产、农林、金融等多个行业。

然而,与WTO的规则和我国经济内在发展要求相比较,我国政府在减政放权、解除管制、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还很不够。从朱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不难看出,今年八大工作重点中,有好几个方面都涉及减少政府管制和干预问题。报告明确提出:努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通过政企分开和企业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尽快实施电信、电力、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抓紧研究制定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羁绊,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继续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防止有些事情互相推诿和无人负责。进一步改革和减少行政审批,必须审批的也要规范操作,简化程序,公开透明,明确责任。

可以说,管制改革已成为政府今后几年的头等大事,其进展将直接影响到与世贸规则的接轨,更关系到下一步的改革大局。这是一步“将军”棋,世人都在关注。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时期,从国内银行、证券金融、会计行业、国有企业等领域反映出的许多棘手的重大问题看,很多矛盾和冲击与行政管制有直接关系,因此管制这根链条到了非进行大幅度调整不可的时候了。基于此,本期报告我们选择政府管制问题进行探讨。为了行文的完整,首先概论政府管制的起因,然后深入分析当前在我国进一步解除政府管制过程中存在的障碍、难点,最后提出解除政府管制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政府管制的形成经济学上把政府管制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两类。

1. 经济性管制。经济管制是指对价格、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服务标准的控制。一般来说,是对某一个特定行业、特定产业进行的一种纵向性管制。这些行业往往具有一些特点,如自然垄断性。像电信中的本地网络、电力中的配电和输送、铁路的轨道传输网络等,这些环节获得合法垄断,有合理意义和社会效应。如果他们的服务质量和价格不合理,很可能危及到购买并使用这些产品的人的利益,在这个时候,政府要在准入管制的同时进行价格管制。此外,对运输、金融证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管制也属于经济管制。

2. 社会性管制。社会管制主要用来保护环境以及劳工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主要针对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前者是市场交易双方在交易时,会产生一种由第三方或社会全体支付的成本。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和枯竭性开采等。政府因此必须对交易主体进行

准入、设定标准和收费等方面的管制。后者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一方控制信息但不向另一方完全公开,由此造成的非合约成本由信息不足方承担。比如说假劣药品的制售、隐瞒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隐患等。所以,政府要进行准入、标准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管制。

三、中国政府管制形成的特殊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制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市场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时代后出现一些“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才开始逐步加强对经济行为的管制。但是,我国政府管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没有经过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因此,我国管制的成因与西方经典管制理论中的分析有很大不同。西方管制的出发点是维护市场秩序,而我们搞的计划经济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取消市场,在当时中国经济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的管制。具体分析起来,我国政府管制的特殊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历史因素。这里要讲得稍为远一点,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否定了市场,认为市场是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经济制度上就应当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依靠其权力“剥夺剥削者”之资产或政府直接投资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没有得到发展,而是由一个统一的国家来替代市场配置资源,替代企业家精神。

2. 政治因素。自建国以来,我们的资源就相对匮乏,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通过掌握国有企业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不能随便放弃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的直接控制。

解除政府管制的障碍

打破国有经济垄断,开放国内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最终建立健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这些行业一度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供给短缺和投资不足,政府开始吸引社会资金和放松价格管制。尽管国家垄断体制相对放松,行业垄断势力却有所增强,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和行业垄断越来越妨碍市场自由竞争体系的建立。因此,打破原有利益集团的垄断格局、消除现有经济体制障碍成为经济改革中最迫切的问题。

一、利益集团:解除政府管制的拦路虎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管制形成的一些行业垄断者和各种利益集团利用政府给予的权利将一般的行为垄断逐步变成了法定垄断,致使这些垄断者为所欲为,很难去挑战它。众所周知,我国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垄断价格严重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政府也下决心破除这些行业的垄断势力,但最终结果多数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其他,如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进程也与其相似。这些行业的改革进程之所以如此缓慢,当然有牵涉范围广,没有现成模式供参考等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这些行业的改革触及了当前某些个人、部门、行业或者地方上的利益以至受到百般阻挠。因此,改革必须深入下去,彻底打破即得利益者垄断。

(一)部门利益冲突:广电与电信——谁该入主互联网业

网络媒体,即“新媒体”,是基于IP协议的高速互联网,目前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人们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通过网上链接,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立体化,并且成为信息选择的主体。而使之成为可能的信息传播技术就是大家已不陌生的“三网融合”,即整合了声音(电话)、图象(电视)和数据(计算机)业务的宽带通信系统。这种宽带系统为受众提供的是需求导向和交互式的“一站购齐”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如IP电话、图文并茂的新闻和专业信息、视频点播和网上购物等。

整合宽带系统的实现可以有多种技术渠道和市场方法。如现有的固定电话网,在其大覆盖的光纤干线网管基础上,利用电话调制解调器、数字技术对其以双绞电缆线组成的接入网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同时提供视频和数据服务;而新兴的网络运营商甚至已经开始独立建设全光纤入户的以提供IP业务为主要目标的新型骨干传输网,直接进入整合宽带系统。另外,固定电话公司、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传统媒体公司以及在线数据服务商之间通过互相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也可以成为各种高速户聯网的物理基础。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今后在网络媒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经过改造后的有线电视网。这不仅因为有线电视网的覆盖率与固定电话网不相上下,还因为它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网管系统,由于数字压缩技术和高效数字调制技术的应用,频道容量和多功能服务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拓展,使其带宽远高于现有电话网的光纤双绞电缆系统。更由于其广播式传输有条件接收的技术特点与计算机网在逻辑上天然的兼容性,使它自身有无限的发

展前途。全世界的专家都一致认为,有线电视是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最佳传输媒介。因此,有人把国内现有经过改造的电信网称为第一代低速因特网,而把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逐步被光纤入户网取代以后的有线电视网称为第二代高速因特网。

但令人遗憾的是,广电系统至今没有取得互联网业务的经营许可,甚至在广电网通过加盟“中国网通”已经实际进入了因特网数据业务市场之后,国办[1999]82号文(《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中的规定仍限制广电和电信交叉经营。此外,信息产业部也在多种场合不断声明,广电提供因特网数据业务和电话业务是违法的,理由是广电没有完成网台分开。似乎只有当有线电视传输“网”完全从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台”中分离出来,由信息产业部统一管理并最好与电信网合二为一后才有资格提供基础电信服务。

其实从国际经验来看,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所属的有线电视系统,其节目的传输和播出并不存在完全的分离。其次,为鼓励整合宽带通信网的尽快发展和维持有线电视产业的文化特殊性,一方面,许多国家的政府允许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自由进入电信产业,而严格限制电信企业提供视频服务;另一方面,为规避WTO对开放电信业的要求,有的国家还特意将有线电视从统一的电信业中分离出来,或专门建立独立的有线电视网,以抵御外国文化的肆意入侵。与此同时却并不限制有线电视网参与国内整合宽带通信网的建设和运营。因此,国内现行的对有线电视的管制政策,恐怕还是从保护落后的中国电信网的利益出发而制定的。

(二)地方诸侯经济:消除市场分割的最大难题

加入WTO后,我国中央政府为与国际惯例接轨,积极主动修改或取消原有的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法律文件,颁布新的法律法规。然而,正如有些海外人士所担忧的那样,加入WTO

后中国最可能出现的违反WTO规则的不是中央政府,而是各级地方政府。目前,地方保护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过去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在发展单一的国有经济、在各地形成“小而全”的经济体系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它们在出发点上、管理体制上都体现了地方利益。尽管当前为加入世贸组织要求进行文件清理,但有些地方仍以落实中央对各省市的要求、加快本地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进行清理,没有按世贸组织的要求来做,造成不仅老文件清理得不彻底,新文件的制定也有地方干预的痕迹。

2. 地方利益的驱动。我国实行的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负责制,地方政府要承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职责。这种管理模式使地方政府存在管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守土有责的思想,因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其他各个领域都成为地方领导的一种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垄断经营、封锁市场,抵制外地产品进入的情况。县与县之间,都不允许外县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更不用说全省、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

3. 经济管理体制的产物。我们的企业一直都是由国家直接投资,企业有行业管理部门,有主管部门,还有地方政府各类政策的支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产品的市场,行业保护、地方保护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甚至还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攀比:哪个行业保护得好,哪个行业利益就好;哪个地方保护得好,哪个地方就得到发展。

当前以上种种问题和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按要求需要破除地方保护,中国经济发展自身也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市场。为此,2001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负起消除地区封锁、保护公平竞争的责任。但是,其执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以药品连锁经营为例,药品连锁经营既方便了群众,也降低了药价,然而目前在我国却很难发现有跨地区的药品连锁经营企业。

根据国家药监局调查,一些地区仍对连锁经营采取的或明或暗的地方封锁。部分地区对跨地域开办药品连锁经营明令禁止,有的以“换证期间不予受理”、“垂直管理未到位、不予办理”、“本地区未开始对外地申请的受理,不予办理”等为由拒绝受理;有的以“现在是整顿治理期间”、“本地区药品零售企业已经很多了”等为借口,对申请者进行推辞;还有的宣称“你们全来了,我们这儿的企业怎么活呀!”公开进行抵制。另外有些地区为“抵御”外来“势力”,采取暗地的保护措施。有的是省推市、市推省,相互推诿,无人受理;有的是嘴上答应得好,对申请人却一拖再拖,采取对付的办法;有的要么限制数量,要么收取费用,设置障碍;有的是在地区内先搞表面连锁,抬高自身价格,伺机以高价吓走外来者。

此类明令禁止或暗地保护的做法在啤酒、建筑、烟草等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者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或者本地产品运出。今后一段时间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发展国内统一大市场将成为中央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合理管理制度:解除政府管制的痼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加入WTO的中国政府将像全球市场中的一个“企业”那样面临激烈竞争,只不过竞争的内容由产品变为制度,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更清晰的法律环境,谁就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如何定位、职能如何转变、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管制制度以及如何改革我国的政府管制等有关问题将关系到未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不合理性,行政审批事项过多,审批周期过长;同时一些部门和行业的垄断势力强大。这些不合理的制度给本已不堪重负的企业又增加一道枷锁。

(一)行政审批制度过多、过严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企业几乎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权力,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由于政府改革滞后,这种管理方式依然通过大量行政审批制度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大量以企业设立、经营资格、许可证等行业管理为名存在的行政性审批,不仅给企业的创立和正常经营增加大量负担,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活力,降低了企业运作效率。此外,行政审批为有关部门的官员和员工创造了权利“寻租”的机会,容易滋生制度性腐败。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我国行政性审批造成的特有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到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没有充分认识审批经济办事效率低下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改革到了现在攻坚的阶段,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掌握权力的行政部门,不愿意自愿地退出历史舞台,这需要外界的推动。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必须要下决心加快改革行政性的审批制度。要减少行政性审批,改革审批经济必须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央部门的审批多于地方;二是后进的地区多于发达地区;三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多于公有制经济。

由此,应该首先从法制理念上、从政府管理的理念上的创新上来解决。在制度上要有所创新,要弱化审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对确实需要审批的,简化程序,公开透明。政府在减少审批环节方面搞“一条龙”服务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条“龙”也不能过于臃肿、庞大。对于因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存在的“重复性审批”,应在统一权利和责任的基础上合并,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审批。

(二)行政性垄断势力强大

行政性垄断是指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排除企业竞争的不当行为。其主要成因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尚未彻底完成以及贯彻执行不力;多元化的行政利益的趋动,国家对行政性垄断缺少必要的法律管制以及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意识的淡薄等等因素。

目前,行政性垄断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和各类市场中;企业组织形式上表现为高度的纵向一体化(如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在市场占有率上,他们在全国市场上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在垄断行为上,主要体现为限制竞争(如中国电信以技术标准为理由阻碍其他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接入、排挤广电提供电信服务、国家电网限制地方电网的电能输入)和高额垄断定价(如邮资和铁路票价、手机双向收费),此外,如价格串谋(如民航的航线收入联

营)、掠夺性定价(前几年的寻呼价格大战)、价格歧视、指定购买、搭售、以及明显倾向于垄断的企业组合(如三大航空公司的“自愿”合并)也被广泛使用。

行政性垄断的普遍存在,使我国经济实际上被分割为相对不兼容的两个部分,经济运行中同时存在着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并且通过行政性垄断阻隔、制约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提高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具体来说,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1.由于长期的供给不足和服务质量低劣,造成社会福利的严重损失;

2.限制竞争延缓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调整,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3.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所有者缺位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严重,因而企业经济效率较低,带来社会成本的提高;

4.由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政府重复建设和企业重复投资无法控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由于缺乏基于充分信息的产业政策的正确指导,由此造成产业结构的长期失衡和低度化;

5.行政保护下的垄断行为,恶化了市场竞争秩序,延缓了公平有序之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

6.不利于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转变,即便有了形式上的政企分开,政府过度干预(投资和人事权控制)的继续维持,还有可能产生危害性更大的政企同盟;

7.现有的国有大型企业监管制度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8.政府的直接垄断和对垄断企业的保护,实际上是对落后的保护,与WTO规则相悖,在全球竞争环境下不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9.政府对垄断行为的参与和政府决策的非“三公”(公开、公正、公平)做法,以及广泛的“寻租”和腐败现象,有损政府的威信和执法效率。

放松管制 减少干预

一、政府管制改革的原则

在改革和完善现有政府管制制度的过程中,通过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管制制度的经验教训,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把握如下几个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我国的政府管制,通过大量“合法”和非法的行政性审批和许可,其职能所及,可谓泛滥成灾。因此在管制改革过程中,对管制领域及其手段的设立,必须对上述管制的经济理由所建立的标准上,重新加以审定,并在制定监管政策时积极引入成本—效益分析。尽量取消和缩小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为此,为防止现存管制机构“自纠自查”过程中的机会主义,中央政府设立一个行政改革的临时调查机构是必要的。

(二)独立性原则

如上所述,在经济性管制领域,我国目前的行政管制机构大都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和政社不分的事实。它们的职能结构基本是宏观政策调控(如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微观管理和行政管制的混合体。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行政机构就很难具备独立性,很难摆脱部门偏好,从而难以在中立的立场上公正执法,或者难以有效利用有限的行政资源,难以从源头上遏制“寻租”和腐败的机会主义倾向。因此建立独立于各种利益集团的管制机构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

(三)公正性原则

合理设定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并不能完全保证管制行为的公正性。管制机构在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的条件下,很容易做出不作为、滥用权力、歧视性执法和违背程序等行政违法行为。为防止这些行为的产生,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行政程序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强制行政机构公开其内部信息;再次必须加大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改变管制方式,促进管制法制化和科学化

如果政府仍要对某些方面进行管制,那就要考虑改变现行管制方式,尽量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式来改变公共权力行使的方式。有一些审批制度,例如土地的审批权,政府一时不能放弃,则应减少审批手续,简化审批过程,提高办事效率。就电信改革来讲,政府管制的重点应从直接对企业行为的管制——如价格管制,转移到对市场结构的调整——降低市场壁垒和导入竞争机制中来,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在开放的国际电信市场中抢占优势地位。在政府管制法制化过程中,为避免管制部门被管制者“捕获”和政企利益同盟操纵立法,必须取消各类管制机构对立法的影响力,建立由各种利益集团代表正式参与的公开透明的立法制度;在建立制度化的立法审查机制,提高人大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在涉及到申请相对人权利(如特许经营权)的行政审批程序中,除了广泛引入公开听证程序外,还必须建立特许权的公开拍卖或竞标制度;此外,要建立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3月25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2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我国现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如行政性审批、地方保护、部门和行业垄断状况进行评论,并提出一些积极有意的建议和措施。国家计委副主任汪洋指出,加快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破除行政和行业垄断,以及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削弱实行地方保护的行政职能,是必须继续推进的两项重要改革。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经把消除垄断和地方保护、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第五篇:军队改革方向

撤销现行7大军区,并建立4大战区司令部和一个战略预备区,包括东、南、西、北四个战区司令部和中部战略预备区。成立陆、海、空、二炮和武警总部(陆军总部由北京军区改编),将国防部由虚设机关转为实体机关,强化军政联系,加强战备动员体制建设,提高行政系统国防战备意识,建立大国防体制。

军委是国家最高军事国防决策机关。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为军事领导机关,负责军队事务。国防部为行政机关,负责国防事务。+ L, S1 x/ v!W!r

军委的组成是:国家元首为军委主席,国防部长为国务委员、军委常务副主席,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东西南北四个战区司令员及陆军、海军、空军、二炮司令员为军委委员。

军委的机构组成为:军事指挥机关——总参谋部、军事政治机关 ——总政治部、国防行政机关——国防部。

撤销总后勤部,其职能由总参军需部和国防部国防供应局分别负责。撤销总装备部,由总参装备部和国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分别负责北部战区司令部:辖东三省,内蒙,京津冀,山西和山东省内武装力量。即将原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的山东合并成北方战区,主要任务应对朝鲜危机,守卫首都,警戒北方威胁。辖五个集团军,北京附近38集团军,沈阳39集团军,山东潍坊26集团军,长春16集团军,张家口65集团军军,外加北海舰队及辖区内空军和二炮部队。

司令部驻地沈阳。;r3 z6 6 U6 F9 S8 X8 s

东部战区司令部:与原南京军区辖区相同,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应对台海危机,和日本东海争端。辖三个集团军:1(湖州)12(徐州)31(厦门),外加东海舰队级辖区内空军和二炮部队。司令部驻地南京。南部战区司令部:原广州军区除去湖北省,外加原成都军区的云南和贵州,驻地广州,领导和指挥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贵州。主要从云贵处的陆路,和南海舰队威慑越南,应对南海危机。辖三个集团军:41(柳州)42(惠州)14(昆明),外加南海舰队及辖区内空军和二炮部队。7 d+ d5 o9 A1 y5 l, U5 ^!U# k8

西部战区司令部:原兰州军区和成都军区(除去云贵)合并,驻地兰州。司令部选兰州而不选成都的原因是西部军区两大任务,维护新疆,西藏边疆地区的的稳定和应对藏南危机,主要通过兰州所控制的陇海线和青藏线实现兵力的铁路快速投送,故兰州较优。辖五个集团军: 13(重庆)21(宝鸡)47(西安)20(兰州)40(乌鲁木齐),外加空降15军(成都)及空军和二炮部队。$ g!~_/ b, y5 }

中部战略预备区:辖河南和湖北两省,驻地武汉。荆豫两省通过京广线,陇海线,沪汉蓉能实现向另外四大战略区的四小时投送,南征北战,东突西进,得心应手。辖两个集团军,郑州附近一个(54集团军),武汉附近一个(27集团军)军,承担战略预备队任务。

总参谋部内设:作战训练部、情报部、军务部、通信部、装备部、军需部、卫生部和政治部,通信部主要负责电子通信、电子对抗、网络战、电磁信号管制军需部与国防部国防供应局在军队物资上的职

责分工为:军需负责军队内部的供应和分配,国防供应部门负责物资的生产和交付军队指定仓库和地点。

装备部负责现役及军队内封存装备的维护、使用、贮备的管理工作,与国防科工部门联合进行武器装备的研发。

总政治部负责军队、国防机关的党务、人事、宣传、保卫,以及军事司法。k: [# n$ g!H4 q8 EP7 u

国防部职能包括:军事外交、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民动员、防空防灾、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

人事综合司:负责办公室和人事工作。1 s-}/ ~& o9 l;o5 M

财政局:负责国防预算、国防和军队的资金管理、国防和军队资产的管理。

战备局:负责国防战略物资储备、国防战备工程的维护管理、平战结合型设施的维护管理(主要以交通、运输、通信为主,以及军民两用物资贮备和生产能力保持),民用设施装备的征调的组织管理。国防供应局:国防和军用物资的生产、组织和供应。

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和军队装备的研发,以及核心、关键、大型武器装备的生产和供应

教育局:负责国防教育、法规、宣传等工作。2 ~% Q& C!f' jx/ q9 y医务局:负责管理军队编制的中心级医院,对野战医院的人员、技术及装备支援。

医务局对医疗人员预备役和战备医院实施专门管理。* g4 e(D9 ~;{5 m* ]U

工程局:负责军队、国防大型工程的设计施工

测绘局:负责国防军事的测绘%

兵役司:负责征兵、预备役管理、民兵管理和新兵训练

优抚司:与地方政府联系,负责现役人员地方事务,退役人员安置和相关事务。' t, C$ r-?2 + r+ {

民防司:负责人民防空、抗灾救灾、避险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和重点设施的保障维护。

国防安全评价司:负责对国家重要投资、规划、建设,进行国防安全评价。

地方国防机关为各地国防厅局,主要负责国防教育宣传、优抚、兵役、战备、防空防灾等工作,以及国防部交为管理的其他工作。撤销省军区、军分区和武装部,原直属作战部队交由战区负责,边防部队交由当地武警总队负责。预备役管理职能平时由国防部门负责,征召训练期间由战区直接负责。县级不设国防机关,由市级国防局派驻职能部门。警备区职责由武警负责。军人的职务犯罪由军事司法机关调查、审判,最高上诉机关为最高人民法院。

下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改革方向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考核改革方向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业单位考核方向

    档案法规知识基础-测试 判断题: (√)1.档案违法行为的客体是复杂客体。(X)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2013年终护理考核

    主管护师职责 1、 在护士长和副主任护师领导下,监督检查护理工作质量。2、解决本科护理任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更新知识,能在管理、教学......

    浅谈申论改革之方向

    近日,我好友给我一份省考评分标准,里面说,申论应以论为主,以理服人,要体现良好的逻辑性和辩证统一思想。对策性文章中,除了说明具体怎么办外,还要说对策提出的依据、原因,对策的积极......

    改革动力方向方法

    人民日报披露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方法 “上”与“下”的呼应—— 2013年11月11日 04:07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11月9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人民日报8日起就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医药改革方向

    三部门明确我国医药改革方向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联合发布的文件,到2011年,我国医药市场价格秩序要逐步好转,药品价格趋于合理,医疗服......

    《高职高专教育学习材料》通知

    关于组织学习《高职高专教育学习材料》的通知校内各部门: 学校评估办公室编写的《高职高专教育学习材料》已经印发给你们,为积极配合做好迎评工作,根据评估办的要求,在全校范围......

    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学习体会为了了解当前国际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我利用寒假时间系统学习了高职高专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

    浅谈两年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谈两年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学生生源复杂,层次多,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为了实现两年制高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