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期刊内刊人物专访文章分享

时间:2019-05-13 04:5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期刊内刊人物专访文章分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期刊内刊人物专访文章分享》。

第一篇:公司期刊内刊人物专访文章分享

公司期刊内刊人物专访文章分享

人物的专访是公司的内刊、期刊的重要部分,如何突出人物的特点、观点、亮点,突出该人物专访的核心,抓住人物的精髓很重要,下面是一篇某公司杂志的人物专访文章。

沈阳国际鞋城依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成为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专业鞋类市场,也是同类市场中经营理念先进、管理专业、配套设施和服务领先的领军企业。入驻国际鞋城的700余品牌商户无一不专,无一不精。每一个品牌都是一个商业故事,每一位老板都是一段商界传奇。

上善若水 温宛如玉 ——访恒雪儿品牌总经理陈上玉

石之美者称为玉,色阳性润质纯者为玉中上品。

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悦烦闷之心,玉之纯可净化污浊之心。玉者,凝天然之灵气,为历代君子所好。有这样一位女子,上善若水,目光如炬,时尚靓丽,又温宛如玉——

陈上玉:广州时尚女鞋品牌恒雪儿总经理。她是生活精致的小女人,她更是商场耀眼的女强人。她睿智——锐意创新,高瞻远瞩;她漂亮——周身散发着独特的时尚气息;她细腻——眼光独到,考虑周全;她果决——雷厉风行,敢为天下先。她的恒雪儿品牌,经过不到二年的运作,已在时尚女鞋界展露锋芒,独树一帜,得到大批时尚女性的热烈追捧。最重要的决定

“转战沈阳国际鞋城,是我最重要的决定!”这是陈上玉谈及事业时说的第一句话,美丽的俏脸上,有着不一样的凝重。“当时我在另一家商场经营童鞋,各方面都很稳定。2007,沈阳国际鞋城开始兴建,从那时起,我就对这个处于南塔商圈最核心的位置新市场特别关注。做生意嘛,都讲究地段,好的位置,对生意一定有好处。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这种最单纯的想法,但是搬过去,又要面临很多问题,不仅是经营场所的改变,经营的品类也要调整。新环境、新品类、新局面„„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听闻我想搬到国际鞋城,很多亲朋好友都不赞成,同行也不看好。一方面是涉足新的领域,更重要的是一个刚开业的商场其自身发展都前途未卜„„的确,一切都是未知数,太冒险了,但是,做事业,不能只看眼前,我更关注未来的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我对国际鞋城‘品牌总部经济及特色楼层格局’的先进业态,和‘批零分时经营’、‘专业市场,商场化经营’的商业模式,非常认同;对叶晓亮总经理提出的‘高度决定广度,专注就会成功’的企业理念和‘专业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理念更是由衷的欣赏。我看好这里,我决定放弃原有的一切,转战沈阳国际鞋城”。听美丽的女老板娓娓讲述当初的抉择,不难想象,一派淡然背后,曾是怎样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又一次白手起家

从童鞋到精品女鞋,虽然没有脱离行业,但经营新品类,对于包括陈上玉在内的任何经营者,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再加上当时国际鞋城刚开业不久,百业待兴。“那就让我和国际鞋城一起‘白手起家’吧。”陈上玉微笑着说。陈上玉对东北鞋行业、各专业市场、各大商圈、各品类经营情况、女鞋市场、精品女鞋的经营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她所经营的恒雪儿广州时尚女鞋,从一进驻国际鞋城,就开始快速发展。“因为我有充足的准备”,陈上玉说,“品牌定位、推广、产品、服务、公司管理、甚至店面装修,在搬迁之前,我就已经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外人看来,我的决定就像是赌博,但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经营战略调整。从有想法那天起,我就一直在做着精心的准备。对于我喜欢创新,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但从不打无准备之仗”。陈上玉自信满满。两年风雨 步步精心

“万事开头难,但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国际鞋城的实力。”谈起两年来的风雨历程,陈上玉始终微笑着,眼神却流露出商人的精光和气势。陈上玉说:“我们自身的经营思路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市场大环境也极为重要。二年时间,国际鞋城先进的经营理念、领先而别具特色的营销理念,以及细致周到的管理服务,引领、感染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商户,鞋城带领我们快速发展,现在我们不仅生意比原来更好,而且,品牌的知名度、经营档次,也大幅提高。现在,我们的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1000万,经销商达到300人,经营区域比原来扩大5倍,许多大型百货商城,也慕名找到我们,邀请我们进场经营。这在原来,是无法想象的。应该说,鞋城把我们带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而这一思路,也通过一场一场各具特色的营销活动,越来越深入人心。现在,国际鞋城‘鞋好,款式多,档次高,价格还便宜’的特点已经被广泛传播,卖场每天客流非常好,对我们广州鞋拉动很大。一个新开的商场能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做到如此程度,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当初广州鞋在四楼经营,很多人都提出质疑,更有很多没选择国际鞋城的经营商户,抱着各种心态等着看我们的笑话。说心里话,面对这种无形的压力,说一点都不担心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在鞋城的带领下,经营越来越好,也是对那些质疑的最好回应!”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二年商海拼搏,这其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步步为营的陈上玉,坚定地跟随国际鞋城,参与每一场营销活动,争取每一次展示推广的机会,自身也不断学习探索,从各方面获得灵感,形成自己品牌的特色。第一个吃螃蟹,自然要冒些风险。不是所有人都有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但还是有很多和陈上玉一样具有前瞻眼光,有魄力的商户成为国际鞋城第一批入住商户。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战略眼光和决策。如今,国际鞋城成为南塔商圈的行业典范,越来越多的商户争相入驻。“我们这批‘元老’也随之站在更高的位置,这是先吃螃蟹的人得到的收获”。陈上玉优雅地说。超越梦想,飞跃高峰

“国际鞋城的定位,让我一开始就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谈及品牌的发展成就,陈上玉深刻的说道,“站的高望的远。”通过国际鞋城看行业、看市场、看对手,觉得更细致、更深刻、更长远;倚靠国际鞋城做品牌、做服务、做营销,感到更明确、更精致、更系统。

“不就是个卖鞋、搞批发的,周围不了解情况的人大都这样认为,略带轻视。”陈上玉谈及事业的巨变说道,就把他们带到这里来,“我就让他们看,我们国际鞋城,我的品牌、我经营环境、我们的档次等等。事实胜于雄辩,亲自来到店里的经销商,几乎全部成了恒雪儿忠实的追随者”。陈上玉笑得依然那么明艳动人。如今,在国际鞋城已近二年,陈上玉的事业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攀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谈及此,陈上玉明显有些激动,经营童鞋时没有想过,甚至转战之初早定了高目标,也未预料到会发展如此之快。“这就是国际鞋城,总让你有惊喜。”陈上玉赞叹的同时,也自然露出对自己当初决定的自豪。

上善若水 有爱才快乐

事业越大,反而对钱以外的事多了份关注,尤其是爱和快乐这两大主题。商户纷纷参与国际鞋城铁岭小学爱心大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方面,国际鞋城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或者说是提供了抒发这份情感的出口。对此,陈上玉还表达了没亲自参与的遗憾。

笔者也在这个话题的交流中获知,陈上玉原来是红十字会的会员。已入会两年多的她,每年都会资助两名大学生,直到他们完成四年学业。她说,付出后的那种安心,无法语言表达;那种心中洋溢着爱的感觉,让人不自觉的泛起快乐。她还表示有意通过红十字会再多帮助几个学生。

上善若水,不张扬,不渲染,默默付出,收获快乐。陈上玉,漂亮的女老板,却有着有一颗炽热的大爱之心,让人仰视。温宛如玉 打造品质生活是一责任

心装着爱去生活,打造品质的生活,对家人、对朋友、对自己周围的人负责。我交朋友交心,不看金钱或地位。这样的情谊才能长久。“我和爱人的品味相同”陈上玉美丽的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家庭的和谐,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保证。精心于事业,更精致于生活——陈上玉的家,也无处不体现出温宛高雅的格调,独具一格的装修风格和家居饰品,不仅体现着陈上玉对时尚和品质的追求,更透露出对家和家人深沉的爱。事业之外,那个温宛如玉的美丽女人,同样牢牢吸引着每个人目光。

第二篇:公司内刊人物采访

十年风雨,与台佳共成长

——访2012优秀员工物流部王XX 编者案:

2003年,王XX加入台佳,成为台佳的一份子。那时候,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小伙”,凭着一股坚持的毅力和对台佳特殊的情怀,王XX足足在台佳工作了十年,他亲眼见证了台佳十年来“飞跃性”的发展。采访中,他常挂在嘴边的就四个字:“脚踏实地”。如今,外来“打工仔”王XX在昆山有了自己的家,用他的话来说:“我与台佳共成长!”

人物:王XX,以下简称W;

市场部,以下简称M。

M:在2012年的优秀员工评选中,凭着您一直以来的优秀表现,您得到了公司领导及同事们的认可,您能否谈谈成为一名优秀员工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W:能得到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我感到很开心,也非常感谢。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就是要脚踏实地去做事,诚实守信去做人,跟同事团结合作,把关系处理好;工作中遇到事情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应该及时上报;尽量做到不给公司惹麻烦,造成损失。

M:您来台佳多久了?是什么吸引您一直留在台佳的?

W:我2003年就已经来到台佳了,掐指一算刚好十个年头了。刚来台佳那会儿我也还是个年轻小伙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开始我就在车间做操作工。那时候的台佳规模还没有现在这么大,我是亲眼目睹了台佳的发展过程的,台佳的发展可以用飞跃性来形容。说实话,像我们这样的打工仔,出门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挣钱吗?我之所以能在台佳待这么多年,看重的就是公司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公司不仅在住宿环境和工作环境方面都很好,而且随着台佳的发展壮大,我们员工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所以如果要我现在就离开台佳,说真的,还真有点舍不得。

M:物流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企业高效经营的重要方面,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您的工作的?

W:就我自己目前的工作内容来说,我主要负责仓库管理和车间零件的收发。根据公司订单量和订单的缓急情况请购物料并进行物料跟踪,及时与工艺部门、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沟通合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把用料控制在安全库存,既不耽误生产,又能节约公司的周转资金,这是我们必须随时考虑的。

M:那么,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和阻碍是什么呢?您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阻碍的?

W:就目前而言,今年似乎又成了公司的发展年,订单频频,而且很多都是大单,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只是毫无疑问地,我们的压力也会变大。加上供应商的变更,物料请购周期较长,还有一些客户加急订单、插单等,这时候如果物料到货不及时,很可能影响生产进度,甚至给客户造成不良的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与相关部门密切联系,随时跟踪,尽量保证物料准时到库,及时分发。同时对于加急订单加急处理,根据生产订单的情况进行物料进发的调整。

M:作为台佳工作十年的老员工,您有没有什么经验给新员工?

W: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与我们那一代人可能已经不同了,很多年轻人都不能吃苦耐劳,跳槽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就我个人看来,无论在哪里工作,脚踏实地的比较好,这样才可能积累经验,学到技术,就算以后到了其他地方,至少你的起点比别人高!

第三篇:最新公司内刊文章

管理是就要淘汰人渣,激活人员,培养人手,重用人才!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最新公司内刊文章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最新公司内刊文章范文1

效率是目的,核心是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

最新公司内刊文章范文2

华为的最可怕之处:均衡!

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再次引起中国业界的关注,诸多企业把华为作为学习的标杆,有的提出要成为某某领域的华为。华为作为一个中国的、非上市的、民营的、高科技的企业,只是一种“现象”,对于中国企业,其模仿与借鉴价值并不太大,但是隐含于华为现象成功背后的经营与管理哲学与理念,则值得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思考。

把握住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底线

企业是什么?最简单的答案:企业是功利组织。

什么是功利?最通俗的定义是:利益。

如果上述两点成立,就可以界定:企业是追求组织利益的特定组织。

对于所有企业来讲,持续地对利益的追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创立、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基因。在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企业是持续亏损的企业,最失败的企业家是长期为企业带来赤字的企业家,因为他们违背了企业和企业家最根本的本质。不能赚钱的企业是被异化了的企业。

每一个企业都想赚钱,但愿望永远代替不了现实,市场经济永远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愿望,它永远垂青于那些拥有实力和功力的企业。企业靠什么来实现自身对利益的追求?靠企业自身的“功”,即依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功力、实力和业绩,来实现对利益的追求,即以企业内部之“功力”,求外部市场之“利益”。

这决定了企业不得不作出理性的选择:保持内部“功”与外部“利”的均衡。

企业内部的“功”,即企业的内部能力又可以区分为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

经营与管理是企业两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常用语,但常常被人将其等同或者混同;在实际中,我们很多的迷惑,起源于对这些基本概念及常识的错误理解。把握经营与管理的本质,也是正确把握公司政策的重要前提。

经营,对于任何组织来讲,都是组织目的的最大化。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赋予经营本身以下主要特征,并使得经营与管理有了本质性的差别。

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企业的效益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内部,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在未进入市场之前,仅仅存在理论上的效益,只有通过市场,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惊险一跳,并被客户所认可之后,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效益。华为提出客户是企业生存之本,为客户服务是企业存在的唯一价值和理由,因为它是企业效益的源泉。唯有保持经营的持续扩张,才有可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而管理的目的服从于经营的目的。企业内部的管理并不能解决企业赚钱的课题,但它能为企业赚钱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管理就意味着高效率,管理就是与低效率作斗争的工具与手段。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目的,赋予管理本身以下主要特征,并使得管理与经营有了本质性的差别。

管理必须以工作绩效为核心。企业的效率在内部表现为工作绩效,它包括组织的绩效和个人绩效。效率来自于工作绩效,管理的高效率,是通过工作的高绩效体现出来的。企业强化管理的目的,就是持续地提高组织内部每一个环节和每个人的工作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效率。管理必须保证工作有效率。管理起源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经营的目的,管理的使命应服从于经营的使命。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管理定位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这是管理的目标,同样也是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华为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聚焦于功利,在商言商,是任正非先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信条。基于企业基本的和朴素商业逻辑,在理性和智慧的思考基础上,构建企业的发展成长理念,并始终如一地敬畏、坚守和执行之,是任正非及其领导下的华为成功的基因和内在动力。

经营与管理的动态均衡

经营与管理在目标指向、定位与功能上是有区别的,但两者于是统一的,统一于企业这一功能组织中,作为企业的两种职能,相互依赖,共同作用,进而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客户导向下的效益是经营的核心价值观,而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效率。两者无疑是有差异的,但也有共性存在,两者最重要的共性在于它同属企业的两种职能。效益与效率的共同基础是绩效。因而它们具有共同的价值主张,这就是高绩效。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管理是为了组织的绩效而存在,是使一个机构能够产生外部绩效的工具”。不论是经营的高效率,还是管理的高效率,其基础都来自一个共同的价值链:外部绩效是企业效益的前提条件。

从客户角度来看,其价值观非常朴实务实,低价、优质和完善的服务。他在选择企业时,实际上是对企业效率和绩效的选择。因为只有实现高效率和高绩效的企业,才能符合其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客户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经营与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也由此而定。

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就如太极八卦图,两者在其中实现了完美结合,这也就是一种均衡,这种均衡就是一种“有灰度”的美。所谓的均衡,在经济学意义上讲,就是指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每一方都同时达到了约束条件下可能实现的利益最大化目标,因而这种状态可以长期持续存在。经营管理的结合就是:依靠管理的高效率,来实现经营上的高效益。当然,经营与管理的均衡并不排斥企业在重点上的关注。企业依据对方向与节奏的把握,在一定时期将重点放在经营或管理上,正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两者的均衡。

但在现实中,很多企业没有实现这一均衡,即经营与管理是失衡的。主要表现是过分重视经营,将全部的精力聚焦于企业的效益,或者将以经营替代管理,先进的经营模式与落后的管理并存。而在现实中,一些只重经营不抓管理的企业的成功或辉煌案例,为很多企业忽视管理问题提供了借口。对于中国企业来讲,管理无疑是一块“短木板”。结果是,管理蚕食了经营的效益,经营的效益因为失去管理效率的支撑,最后导致企业难以实现持续的存在。

在中国,并不缺少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具有敏锐的市场感觉、经营理念和宏伟的经营战略与经营目标;在中国,也并不缺少优秀的人力资源,不缺少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潜力,这与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国企业究竟缺什么?不是经营层面的经营能力,而是管理层面的管理能力,这其中包括企业的业务运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知识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等。

所以从长远来看,仅仅有经营的辉煌永远是短暂的,只有实现了经营与管理动态均衡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华为的成功:均衡的发展模式

华为公司任正非总裁的经营管理可归结为均衡的思想。自2001年起,任正非都要为制定“十大管理要点”,不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如何的变化,“坚持均衡发展”一直放在第一条,这一条从来没变。可以讲,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均衡,均衡是其最高的经营管理哲学。任正非自称是一个有“灰度”的人,他认为: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度,是十分难掌握的,这就是领导与导师的水平。没有真正领会的人,不可能有灰度的。

“均衡就是生产力的最有效形态”,“继续坚持均衡的发展思想,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和改良。均衡就是生产力的最有效形态。通过持之有恒的改进,不断地增强组织活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及不断地提高人均效率。”这是华为长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二十年的成长与发展之路,是建立在动态地实现功与利、经营与管理的均衡基础之上的,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改良与改善,华为不断强化与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进而使企业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华为的成功,也再次以中国式的案例说明,均衡的管理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从华为战略不难看出,华为的战略既关注经营,又关注管理;既关注企业外部,同时也关注企业内部。可以说基于其经营管理哲学的华为战略,是一个充满了均衡的战略。

在经营模式方面,华为的宏观商业模式是客户化导向,产品的发展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把为客户提供完善和及时的服务作为公司存在的唯一价值和理由。

在管理模式方面,华为的微观商业模式就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完成企业诸元素从端到端、高质、快捷、有效的管理。

在内部核心价值观方面,相应地构建以高绩效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任正非总裁指出:“在这廿年的痛苦磨难中,我们终于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它使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

同样不难看出,华为所提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同样将内部价值导向(艰苦奋斗)与外部价值导向(客户)有机的和均衡地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看,这一模式将客户价值、企业效益、管理的效率和工作的高绩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一种有效的和谐,一种动态的均衡。可以讲华为提出的宏观商业模式与微观商业模式是建立在理性的思考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经营管理动态均衡变成了有实践意义的华为模式。

从世界一流企业的实践来看,因经营领域、服务的客户的不同,在经营模式上差异很大,但不同经营模式的企业都取得了成功,也就是说,在经营上并不存在世界一流。但同样也会发现,那些世界领先的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世界领先的一流的管理,并实现与经营的动态均衡。作为比较与衡量指标,就是人均效率。世界领先公司在许多方面不具可比性,但高于一般企业的人均效率时其优秀的主要标志。

或者说,世界一流企业的高效益的背后,是由一流管理产生的高效率支撑的。华为公司在前期发展阶段,将企业的重点定位与经营,对于一个还十分弱小的公司来讲,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公司要活下去,对以一个高科技企业来讲,要成长壮大必须将企业的效益放在首位。97年以后,公司依据公司的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转换了战略的重点,强化内部的管理,通过引进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上与一流企业接轨,通过管理的效率来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

对于华为公司来讲,强化管理,推行IPD、ISC为核心的管理变革,就是补长管理的短木板,因为对华为来讲,管理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强化管理的目的是正如任总所言是:“变革破坏了过去的平衡,但破坏不是目的,必须要实现新的均衡,并且努力实现不断的均衡。”这种均衡就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均衡。

对于公司各部门、项目团队及其主管讲,随着个人绩效承诺制度的实施,其已经不是单纯的职能部门或职能管理者,公司强化了其身上的经营职能,各部门的干部实际上已经转化为集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为一体的管理者。因此管理者面临着一个迫切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问题,进而实现个人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均衡。

在经营职能上,必须真正建立内外部客户导向意识,整肃内部流程,实现个人的绩效承诺,从而支持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在管理职能上,必须建立人均效率意识,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潜力,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本部门的组织绩效和下属个人绩效。

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个体层面,实现个人能力与工作职责的动态均衡;在组织层面,实现部门经营目标与管理效率的动态均衡;在公司层面,实现功与利、经营与管理、组织战略目标与组织能力的动态平衡。

真正能够实现上述动态平衡的企业,必定是商业领域的赢家,不成长、不发展、不成功,都很难。

最新公司内刊文章范文3

相信生活

我始终相信生活不会有绝境。不管有多少困难、挫折、失败,我都继续奋勇向前。我始终相信,中国诗人食指所说的一句话,叫做“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永远相信你的未来、相信你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好,相信你的生命不管处于多么灰暗的状态,只要你还活着,未来就能闪现出光辉。

信念和激情这两个词是连在一起的,激情是信念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内心没有信念的话,外在的言行不可能产生激情,所以激情是源于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认可,放到企业身上是对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对社会所做贡献的一种认可。也就是说你只有内心认为你的企业做的事情对社会是有用的、是崇高的,或者说至少不是伤天害理的,你才能够对你自己、对你的员工和对社会来展示你做这件事情的激情。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充满激情的时候,一般来说不太容易装得出来的,装出来的肯定是假的,不能持久的。只有源自内心的,因为自己做的事情而激动,才是信念和激情的良好结合。做事情不仅仅是说能够赚多少钱、能够带来多少名声,而是实实在在的就是觉得自己做的是好事。

对个人来说,坚持信念要比一个企业坚持信念来得简单。我发现有这样一个矛盾状态,有很多企业家或者说做事情的人,在自身信仰相对比较完整的情况下,他做的企业却是跟他的信念不符合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做企业所带来的利益、名声、地位的诱惑超过了他的信念、压倒了他的信念,利益战胜了良知。当一个人为了名利再也不按照自己内心的信念和良知去做事情的时候,信念就变得一钱不值了。有的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我坚持的信念和我做的事情一致吗?还好,我觉得我还比较一致。不管是有钱还是有名,都不影响我对生命的看法。

一旦一个人有了信念,就像是两只手和两只脚都撑在地上一样,你就不太容易摔倒了。

第四篇:公司内刊策划草案

赢天下电子内刊策划草案

一、创刊宗旨及目的:

1、宗旨: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即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2、目的:

(1)企业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

(2)亮丽风采的对外展示;

(3)企业成长历程的忠实记录;

(4)企业凝聚力、企业精神的采集与提炼;

(5)学习氛围、团队精神的有效渲染;

(6)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健康生活;

二、内刊的目标定位:

1、内部员工;

2、合作伙伴单位(友好往来单位);

三、办刊策略及实施方案:

1、刊名确定:待定

2、内刊的栏目安排与定位:

(1)基本栏目:即每期内刊必有的栏目;

(2)常用栏目:即间隔性地经常出现于内刊上的栏目(如一季度出现一次);

(3)临时栏目:即根据企业的宣传需要而临时开辟的栏目;

3、具体栏目构想:

(1)刊首寄语:创刊号为发刊词或总经理致辞,以后每期可根据公司的新举措(政策)或行业的新动向,适当地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对员工起到思想上的引导或激励作用;[每期限1篇,由总经办或培训部供稿]

(2)公司目标、格言等:即公司内部文化的精髓,每期都有;【每期限1篇,由培训部供稿】

(3)向基层员工致敬:由于公司行业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公司对基层员工(特别是业务员)强烈的关注

与尊敬;可由基层员工自由撰稿,内容可体现日常工作生活,投稿时需提供相关图片;[每期一则图片稿]

(4)微消息:即公司新闻,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或是公司新出台的一些对员工有益的新政策的报道等;[每期多则新闻稿或图片新闻, 由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供稿]

(5)封面故事:除创刊号外,其他每期封面都将是员工工作与生活或公司活动现场图片,以激励员工强

烈的荣誉感,对封面图片进行人物故事挖掘,或是图片背后隐藏的事件的报道;[每期限1篇, 由培训部供稿]

(6)心得感悟:对公司组织的学习、培训进行心得总结,或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感悟;[每期多则新闻稿,由参与学习、培训人员,以及全体员工供稿]

(7)意见箱:即员工对公司的优秀建议或问题;如:对制度完善的建议、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简化工

作流程的建议或节约成本的建议均可,亦可是工作中的问题,所有问题与建议,都会交相关部分负责人进行答疑解惑或公布采纳情况;[每期多则, 全员参与]

(8)专业交流:对专业知识上,容易忽视或关键的能力及创新进行交流学习(如拜访客户绝招等);[每期

1则新闻稿, 由各部门供稿,特别是销售方面为佳

(9)职场科普:职场菜鸟小贴士、职场礼仪等内容,帮助新人更快的融入职场;【由培训部供稿】

(10)健康常识/节日祝愿:如当月有节日,则发节日祝愿,对当月生日的员工进行祝福;对健康常识进行提

示,如:高温下防止中暑的发生等;[每期限1篇, 由行政部门供稿]

(11)微阅读:版面可放幽默笑话、心理测试、悬疑猜测等内容;【每期可选2个主题,由培训部供稿】

(12)秀场: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展示团队或个人的风采,并烘托出“愉悦地生活,开心地工作”这一主题。[每期多张图片,由培训部供稿]

4、内刊的职能定位:

(1)宣贯公司企业文化;掌握公司的基本企业理念和思想原则,把公司对人生、对社会、对人、对事的观念,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2)反映广大员工对公司的心声;

(3)变为精神,并使这种精神创造利润;

四、内刊的编辑方针及编辑工作的原则

1、公司内刊首先要服务于公司: 内刊必须以服务公司为旨,内刊才是有生命的、鲜活的、生动的。内刊服务于公司主要应体现在:与公司携手并进,让公司脚踏实地地健康成长、逐步壮大。

2、要尽量使内刊更具有可读性:

公司内刊可读性的强弱直接昭示着内刊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公司所要宣导的思想、理念、经验被领悟的程度。内刊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和长处,就是作者也就是读者,刊物所报道的人和事,就在作者和读者之中,互动性特别强,也非常及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就此方面而言,公司内刊更有理由与义务让读者读起来亲切可感、愿意珍藏,亦能使伙伴单位读者对公司更加充满信心与信赖。譬如: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标题,一副让人玩味不已的插图,文字的简洁、流畅、生动,栏目的参与性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内刊的可读性。

3、内刊中封二内容的定性:

建议创刊为公司组织结构图及人物照片、职位描述;以后每期为公司员工创作的文艺作品(与公司企业文化相关的),主要反映个人情感工作生活。

4、内刊的细节决定成功: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功。公司内刊的细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读刊者交流的细心,二是版面图文的细致。

5、内刊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内刊的优势,就是勿需一味迎合读者的趣味,内刊完全可以按照公司、编者自己的意愿,让内刊更有个性起来。内刊虽然是受众面小的内部交流工具,却应有宽阔的胸襟,坦诚客观面对公司内的人和事,与员工之间真诚互动,及时汲取各种新的、有益的思想理念,逐渐成长为本公司背景下一道独特而光彩夺目的文化风景。

6、做好编辑工作的原则:

内刊编辑是一个组织者,在每期组稿的过程中都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如:栏目策划、专题采访、发函约稿、亲自撰稿、命题请同事写稿等。但无论工作多么繁杂,都必须不断地朝一下几方面努力:

(1)细心加精心,避免各种谬误与读刊者见面。

(2)从实际出发,不哗众取宠、故弄玄虚。

(3)认真听取读刊者意见,及时尽力改进,虚心接受善意的批评,不浮躁,不意气用事。

(4)多借鉴,多学习,使自身的相关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不断完善提高。

五、内刊建设的战略性:

公司内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渠道,是工具。公司内刊即具有公司的属性特色,也具有媒体的特点,因此就不能把企业内刊办成公司的技术手册之类的东西,也不能办成专业的文艺期刊。

公司内刊建设应具有战略性。对一个公司来说,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一朝一夕之功,是长期提炼的结果,是企业长期建设的结果,作为为企业文化服务的内刊,它的战略是根据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战略而制定。每期内刊之间都有一个连贯和发展性的内在因素在里面,保持办刊的长期性和连贯性。内刊编辑始终要站到企业文化战略的高度上去衡量,去观察,去思考。

六、内刊的稿源、设计及发放:

1、征集稿源的激励机制:

公司内刊要实现内外合一,稿源必须具备多元化特征。如何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参与性,鼓励大家踊跃投稿,鉴于此,特提供以下方案供任选一种:

(1)方案一(推荐):实行积分制,按每500字一个基准进行积分计算:(200字以下:1分;200-500字:

3分;500-1000字:6分,最高不超过1000字);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如5分积分可换10分钟迟到

券一张;15分积分可换带薪假1小时;100分可换总经理晚宴1次等)

(2)方案二:实行稿酬制,按每500字一个基准进行稿费计算:(200字以下:10元一篇;200字-500字:

20元一篇,500字-1000字:40元篇,最高不超过1000字);

(3)方案三:将投稿列入绩效考核(制定绩效考核制度),与工资、年终奖等挂钩;

特别提示:对于在意见箱栏目中,有突出贡献的,如在公司制度完善、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或节约成本中有切实有效成果的,应该予以特别重大奖励;

2、内刊的设计及发送:

(1)设计风格:创新、现代、简单、精致;

(2)内刊种类:电子杂志;

(3)发送时间:每月一期,自然月初出版,不超过当月6号;

(4)发送对象:杭州总部及各分子公司所有员工,集团人力资源培训部,部分合作单位(由营销中心负责发送)。

第五篇:公司内刊策划

公司内刊策划

一、创刊宗旨及目的:

1、宗旨: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即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2、目的:

(1)企业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2)亮丽风采的对外展示;(3)企业成长历程的忠实记录;

(4)企业凝聚力、企业精神的采集与提炼;(5)学习氛围、团队精神的有效渲染;(6)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健康生活;

二、内刊的目标定位:

1、2、三、办刊策略及实施方案:

1、设计)

2、内刊的栏目安排与定位: 刊名确定:参见封面设计(PS文件,需待本策划方案确定后再进行内部员工;

合作伙伴单位(友好往来单位);

(1)基本栏目:即每期内刊必有的栏目;

(2)常用栏目:即间隔性地经常出现于内刊上的栏目;(3)临时栏目:即根据企业的宣传需要而临时开辟的栏目;

3、具体栏目构想:

(1)刊首寄语:创刊号为发刊词或总经理致辞,以后每期可根据公司的新举措(政策)或行业的新动向,适当地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对员工起到思想上的引导或激励作用;[每期限1篇,由负责编辑内刊部门供稿](2)公司目标、格言等:即公司内部文化的精髓,每期都有;(3)向一线员工致敬:由于公司行业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公司对一线员工的强烈的关注与尊敬;可由一线员工自由撰稿,内容可体现日常工作生活,投稿时需提供相关图片;[每期一则图片稿](4)公司动态:即公司新闻,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或是公司新出台的一些对员工有益的新政策的报道等;[每期多则新闻稿或图片新闻, 由负责编辑内刊部门供稿](5)封面故事:除创刊号外,其他每期封面都将是员工工作活生活或公司生产活动现场图片,以激励员工强烈的荣誉感,对封面图片进行人物故事挖掘,或是图片背后隐藏的事件的报道;[每期限1篇, 由负责编辑内刊部门供稿](6)心得感悟:对公司组织的学习、培训进行心得总结,或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感悟;[每期多则新闻稿, 由参与学习、培训人员,以及全体员工供稿](7)聚沙成塔:即员工对公司的优秀建议或问题;如:对制度完善的建议、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简化工作流程的建议或节约成本的建议均可,亦可是工作中的问题,所有问题与建议,都会交相关部分负责人进行答疑解惑或公布采纳情况;[每期多则, 全员参与](8)技术交流:对专业知识上,容易忽视或关键的技术及新技术进行交流学习;[每期1则新闻稿, 由各部门供稿,特别是工程施工方面为佳](9)健康常识/节日祝愿:如当月有节日,则发节日祝愿;若没有,则对健康常识进行提示,如:高温下防止中暑的发生等;[每期限1篇, 由负责编辑内刊部门供稿](10)总经理信箱:即董事长信箱,员工的投诉、建议、或是心声的吐露。[每期多则, 全员参与](11)团队风采: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展示各部门(团队)的风采,并烘托出“愉悦地生活,开心地工作”这一主题。[每期多张图片,由负责编辑内刊部门供稿]

4、内刊的职能定位:

(1)要说公司想说的话,努力了解公司的宗旨;

(2)续说公司没说完的话,需要掌握公司的基本企业理念和思想原则,把公司对人生、对社会、对人、对事的观念,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3)需要反映广大员工对公司的心声,内刊不应当只是领导的声音,而应该体现企业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因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员工的声音、没有不同的声音,企业内刊就没有了生命力;

(4)把公司行为中带普遍意义的理论提炼出来,或者是讲某些话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5)最终职能:把金钱变为精神,并使这种精神回过头来能变为金钱;(良性循环)

四、内刊的编辑方针及编辑职责:

1、公司内刊首先要服务于公司:

公司给了内刊以生命的源泉,内刊又要反过来向公司渗透滴滴甘霖精华。内刊必须以服务公司为旨,内刊才是有生命的、鲜活的、生动的。内刊服务于公司主要应体现在:与公司牵手相携,让公司脚踏实地地健康成长、逐步壮大。

2、要尽量使内刊更具有可读性:

公司内刊可读性的强弱直接昭示着内刊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办刊人(公司)所要宣导的思想、理念、经验被读刊人领悟的程度。内刊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和长处,就是作者也就是读者,刊物所报道的人和事,就在作者和读者之中,刊物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性特别强,也非常及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就此方面而言,公司内刊更有理由与义务让读刊人读起来亲切可感、爱不释手,亦能使伙伴单位读者对公司更加充满信心与信赖。因此,内刊完全有理由办得生动活泼、好读耐读。譬如: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标题,一副让人玩味不已的插图,文字的简洁、流畅、生动,栏目的参与性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内刊的可读性。

3、内刊中封二内容的定性:

建议创刊为公司组织结构图及人物照片、职位描述;以后每期为公司员工创作的文艺作品(与公司企业文化相关的),主要反映个人情感工作生活。

4、内刊的细节决定成功: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功。公司内刊的细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读刊者交流的细心,二是版面图文的细致。

5、内刊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内刊的优势,就是勿需一味迎合读刊者的趣味,内刊完全可以按照公司、编者自己的意愿,让内刊更有个性起来。内刊虽然是受众面小的内部交流刊物,却应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坦诚客观面对公司内的人和事,与员工之间真诚互动,及时汲取各种新的、有益的思想理念,拥抱八面来风,大胆实践于刊物,逐渐成长为本公司背景下一道独特的光彩夺目的文化风景。

6、做好编辑工作的原则:

内刊编辑是一个组织者,在每期组稿的过程中都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如:栏目策划、专题采访、发函约稿、亲自撰稿、命题请同事写稿等。但无论工作多么繁杂,都必须不断地朝一下几方面努力:

(1)细心加精心,避免各种谬误与读刊者见面。(2)从实际出发,不哗众取宠、故弄玄虚。

(3)认真听取读刊者意见,及时尽力改进,虚心接受善意的批评,不浮躁,不意气用事。

(4)多借鉴,多学习,使自身的相关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不断完善提高。

五、内刊建设的战略性:

公司内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渠道,是工具。公司内刊即具有公司的属性特色,也具有媒体的特点,因此就不能把企业内刊办成公司的技术手册、生产手册之类的东西,也不能办成专业的文艺期刊。

公司内刊建设应具有战略性。对一个公司来说,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一朝一夕之功,是企业长期建设的结果,作为为企业文化服务的内刊,它的战略是根据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战略而制定。每期内刊之间都有一个连贯和发展性的内在因素在里面,保持办刊的长期性和连贯性。内刊编辑始终要站到企业文化战略的高度上去衡量,去观察,去思考。

公司内刊的建设和发展在每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表现,企业文化是长期提炼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形成也是公司内刊长期有计划、有阶段、有层次长期服务的结果。在企业文化形成阶段,公司内刊就要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去武装,去强化,去训导教育,让公司每一个员工大脑中建立起这个概念,这个意识。在企业文化发展阶段,公司内刊就要贯彻、落实、巩固,让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六、内刊的稿源、设计及印刷:

1、征集稿源的激励机制:

公司内刊要实现内外合一,稿源必须具备多元化特征。如何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参与性,鼓励大家踊跃投稿,鉴于此,特提供以下方案供任选一种:

(1)方案一:实行稿酬制,按每500字一个基准进行稿费计算;(200字-500字:20元一篇,500字-1000字:40元篇,最高不超过1000字)

(2)方案二:将投稿列入绩效考核(制定绩效考核制度),与工资、年终奖等挂钩;

(3)方案三:进行荣誉鼓励,每季度颁发一次内刊通讯员荣誉证书,并评选出优秀通讯员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特别提示:对于在聚沙成塔栏目中,有突出贡献的,如在公司制度完善、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或节约成本中有切实有效成果的,应该予以特别重大奖励;

2、内刊的设计及印刷: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即为内容的一部分。优秀内刊不仅要有好的栏目策划、好的选题、好的稿源,还需要有好的设计、印刷。在编辑、设计,即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把握,刊物的印制和发行也不可忽视,编辑再棒,设计再好,印制太差的内刊也很难吸引目光,而且在合作伙伴中也缺乏说服力。

(1)设计风格:创新、现代、简单、精致;(2)印刷材质:采用彩色铜板纸印刷;

(3)出版时间:每月一期,或者每季度一期,自然月初出版,不超过当月6号;

七、编辑工作流程及其他事项:

(编辑部可为非常规性部门,可为多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为兼职方式,可给予适当兼职补助)

1、2、编辑部编制:主编1名,设计师1名,编辑校对1名; 编辑委员会成员:

(1)顾问;(2)总编审;(3)总编;(4)执行总编;(5)副总编;(6)执行主编;(7)编辑校对;(8)板式设计;

3、编辑出版流程:

(1)编前会:每期内刊出版前,召集编委会成员讨论并确定当期的宣传重点,执行主编向编委会领导汇报当期的组稿情况和组稿意向,并经领导审议通过。

(2)稿件签发:当期内刊小样设计出来后,由执行主编交由执行总编审稿并签字,再交总编审签字确认。

(3)小样签发:当期内刊小样设计出来后,交编委会领导传阅,并由执行总编和总编审签字确认。(此部分可由编委会领导在小样上直接批示,但需采用不同颜色笔进行标注,汇总意见讨论后,再次出小样进行签发)

(4)印刷出版:按执行总编和总编审签字确认的小样板出菲林并印刷装订成册。

(5)编评会:内刊印刷出来后,在第一时间交编委会领导翻阅,并在一周之内召集编委会成员召开编评会,评价当期内刊的优劣,重点指出当期内刊的不足之处,以及在当期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个编委会成员都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促进内刊的成长和进步。

4、编辑部的配置:

(1)适合于做设计工作的高配置电脑至少一台;(2)性能较好的专用彩色喷墨打印机一台;(3)专用扫描仪一台;

(4)专业照相机一台(内刊与网站有别,网站上的图片可以随时替换,而杂志图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内刊质量,尤其是彩色铜板纸印刷,而且内刊图片多来自于日常工作、生活)

(5)其他必须的办公用品及文具;

5、赋予编辑的权限:

(1)采访权:采访公司任何领导、员工以及合作单位伙伴的权利;(2)约稿权:命题请同事写稿(带强制性);(3)组织会议权:举行编者、读者、作者座谈会;

八、内刊印刷规格及价格预算:

1、印刷规格:

暂定包括封面、封底在内共50P;

封面、封

一、封

二、封底采用157彩色铜板纸(带光膜); 内页选用128彩色铜板纸; 普通装订;

公司内部设计,印刷厂出菲林;

2、印刷单价:

具体视册数而定,建议每部门每期至少3册,并备存20册以上赠与合作伙伴单位;

备注:待方案通过,再进行内刊模板设计。

下载公司期刊内刊人物专访文章分享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期刊内刊人物专访文章分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内刊策划

    企业内刊策划书 一、创刊的目的 随着xx房产不断的发展壮大,积淀了太多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创刊的目的就为了打造一个集总结、交流、展示与创新的平台,提炼、凝结xx人多年来的智慧......

    公司内刊策划

    公司内刊策划一、创刊宗旨及目的1、宗旨: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即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2、目的1)企业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互......

    公司内刊设计方案

    公司内刊设计方案 一、 创刊宗旨及目的: 1、宗旨: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即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2、目的: (1)企业上下级各部门之......

    公司内刊思路

    关于创办公司内刊《通达微波人》的思路 企业文化的产生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企业文化的进步,企业内刊的创办和发展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近10多年以来,企业自办报......

    人物专访稿

    照片说明: 郴州太阳能市场的拓荒者 湖南空气能行业的倡导者 中国热泵商学院“特约讲师” 湖南省建设厅特约节能专家,参与了“湖南省十二五太阳能建筑节能规划”的研讨 郴州市......

    人物专访 格式

    人物访谈 一、台湾一周游人物访谈 访谈时间:2013年6月5日 访谈方式:网上访谈 访谈人: 被访谈人: 被访谈人简介:厦门理工学院 数字创意学院 闽台合作生,于2013年五月在台湾铭传大学......

    人物专访

    洪建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泉州,这一片神奇的热土、传奇的福地,充满梦、追求、理想,多少人在这儿启航、激进、超越,或者堕落、蔑视、不屈,用不同的方式缔造传奇故事、演绎......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