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体会(大全)
2011年山东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手评选观摩课听课体会
-----东营区实验学校 姜明明
2011 年山东省第六批教学能手(初中思想品德)评选活动于9月26到9月29日在在美丽的“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顺利举行。我有幸得到学校领导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为此感到特别珍惜。在四天的紧张学习期间,一共听了来自全省十七地市23名教师的新授课,共有六个课题。虽然这23节课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谈个人的一点感受:
一、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1、选手所选事例体现“三贴近”原则:
五位选手运用了潍坊市广文中学的校园、教学楼、操场、公寓、宣传栏里面的学生、教师的一些内容作为材料,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也体现了教师备课中真正的备学生的内容,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另外,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二中王文东老师,每一个问题都出自课本但又都高于课本。在讲《我的朋友遍天下》一节课时,王文东老师出人意料的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首先设计了“说你说我”小栏目,先由老师介绍自己然后学生作自我介绍,这样既缓解了课堂气氛又自然地完成了问题的学习。接着又分别展示了老师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和活动记录,使学生在欣赏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交友的范围由内圈向外圈扩展,也从中收获了成功的体验。为了启发学生交友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了“朋友之交”环节,借助“友情档案”、“我的QQ号”、“漫画欣赏”、“小故事,大道理”四个小活动,这样既真实了解了学生对网络交友的看法,又很适时地交给学生网络交友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不认为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而是在和知心朋友互诉心声。同时在本课的最 后作了知识的升华——由个人的交往扩展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并紧密结合当今的国际时事APCK会议的召开来强调交往的重要性。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奥运来了”和“交友格言”两个栏目,使整堂课再次掀起高潮。
2、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与学生融为一片。
大部分教师都是山东省十七地市教学能手,讲过市级优质课,大都走到学生中间来,在学生中讲课,与学生面对面的、近距离的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上的气氛很融洽,学生也都积极配合,教师也很注重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3、教学模式有所创新,个别教师在教学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材分析深入,能挖掘一些与时俱进新事例、新材料。很好的处理知识与材料之间关系,变归纳式教学为演绎式、探究式、合作式,注重启发学生思考。
4、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并注重情感升华和提高。
能将知识、能力升华提高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上来,至少口头上要求了,做到了这一个环节。例如:东营市育才中学何冬梅老师的课《我与老师交朋友》给人以无穷的亲和力,当老师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自己遇到特定事情时的情绪反应时,有个学生激动的要求老师扮演他的妈妈来抒发心中因无法与老师沟通而产生不快的情绪反应令在场的所有师生感到的留下了眼泪。
5.课堂小结,知识升华,注重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
这次教学能手评选中有一个更大的特色就是课堂小结不在只是知识的归纳,更重的是实现心灵的沟通,在这种心灵沟通中实现知识的升华。例如,王文东老师的“奥运来了”、孙庆芳老师的“心灵导航”、冯斌老师的“学海拾贝”、王莹老师的“真情互动——致谢卡、致歉卡”等等都让本节课再次掀起高潮。这种形式加内涵的变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美中不足,改进之处:
1、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事例,不要停留在表面上。
有的选手讲课只停留在表面上,表象上课堂很是热闹,学生很是活跃,但这种活跃仅限于师生单纯的一问一答之间,学生的小组讨论时的声音大点之间,并没有真正地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教材要求的高度,真正内在的东西没有教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没有深度,更没有高度,学生在一堂热闹之后,到底学到、悟到些什么,不知道,导致上课的遗憾。
只有在真正读懂、吃透教材、教参的基础上,你才可能发现教材中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很好的驾驭教材,熟练地、得以应手地讲解教材,利用教材中、教材外的事例材料为教材服务,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很好的接受,并享受其中学习的快乐。
2、细节决定成败,避免眼高手低,处理好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经常对员工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开头语、过渡语、提问学生、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如何引入下一环节,课堂预设如果不能生成应怎么办,学生回答答非所问,总是答不到要点上,个别学生起哄、拉长声,学老师的腔调,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应考虑到,不要只考虑到学生应该这样答,多从自身找原因,少抱怨学生。学生是可爱的,就看教师把学生往什么地方引。引入夏天,学生热情似火,激情高涨;引入冬天,学生冷眼旁观,冷若冰霜,横眉冷对千夫指。
3、厚积薄发,教师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1)注意语言:言简意赅,语言精炼。不要像机关枪一样,讲起来没完没了,学生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时间。
(2)注意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学生要适度,赞美学生要赞美在点子上,回答问题不好的要鼓励,不要学生一回答就说好,太好了,你真是太棒了。(3)注意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老师讲课时麦克风发生啸叫,教师不知如何处理,结果只听到很大的噪音,让学生、听课老师很是心烦。还有学生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教师不能灵活变通,不知如何处理,生硬带过。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我不仅开阔了眼界,了解到当前上好一节好课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亲和力而又不失幽默?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如何把握问题设计的度?相信经过自己不懈努力,一定能拉近与身边名师的距离,实现自己教学业务的快速成长。
东营区实验学校 姜明明 2011年9月30号
第二篇: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体会
2011年山东省第六批教学能手(政治学科)评选活动于9月26到9月29日在潍坊市广文中学举行。我们一共听了来自全省不同地区的23名教师的课,共有7个课题(七年级,第六课我爱我师、我与老师交朋友两个课题;第七课做人要自尊、成功需要自信两个课题;八年级,第四课文明交往礼为先、交往讲艺术两个课题;第五课,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一个课题。),课型全部为新授课。二十三节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都下了功夫,做了精心准备,所以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
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用知识升华学生思想、提高学生道德水平,进而引导学生行为。因为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给人的感觉是失去了教育功能,只是一门考试课,所以课堂就会是干巴巴的,我认为这是知识化过于严重的结果。但如何与生活相结合,还能达成教育目标,确实有难度。通过这一次学习,在这个问题上,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许多老师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更加增强了思考性和操作性,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思考和活动空间。思考往往是引领教学的首要因素,要求我们把握好思考的“度”,如果太易,缺乏调动学生思维的动力,如果太难或者理论性太强,学生就会“鸦雀无声”。有几位老师在讲到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时,以问题形式出现的,学生积极性不强,因为问题太单一,而以续写故事形式出现的,因为思维是多向的,学生也就是活跃的,课堂效果就很好。
体验性的活动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实践性的活动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模拟的形式来巩固已有知识、生成教材上没有的方法和技能。在生活中发现素材,离学生近、典型、教育性强。比如菏泽的王建英老师,设计了一个视频资料:来广文中学的路上,同样是问路,两种结果,引出“文明交往礼为先”。来源于生活的素材,从素材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设计了思考、实践、体验系列活动,将课堂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如:我市市育才学校的何冬梅老师执教的《我与老师交朋友》一课,由三个小伙伴的“困惑”这样实实在在的问题,引入所有孩子共同面临的困惑:小学和中学老师不一样,我们应如何何老师交流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第一个思考性问题“你希望怎样与老师相处?这样的问题学生愿意探究,引导思维上具有发散性,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然后让学生自编、自导、并自演故事的结局将课堂再次推向高潮。
另外,高密立新中学单爱玲老师用了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的例子,提出问题:谭老师的那些地方让你感动?有的老师用了采访活动有的老师用了一个故事,层层递进,串起了整个课堂,内容呈现自然,逻辑性强,和学生生活贴近,引发共鸣,教学有个性,效果理想。
二、紧扣课程标准,升华学生情感
在这一次学习听课之前,我总认为自己把我课程标准已经很不错了,通过听课,我认识到自己掌握的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何冬梅老师的这节课就紧扣课标要求,怎样与老师交
朋友,涉及到新型师生关系,这节课将重点放在了怎样做上,避免了笼统教学目标的设计,目标定位很好,联系了学生9月1日刚开学,进入了新的环境带来许多不适应,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总结提升时,有一位学生这样说:“尽管这节课没学到多少书本知识,但是我知道了怎样去做”太好了!这正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目的,这也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得到了省教研员周家亮老师的高度赞扬。
另外,情感目标在这一次得到了深化和提高,许多老师运用汶川地震中老师为了学生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如临沂的郝斌老师,德州的刘荣老师都能够以情感人,情境的创设首先感动了自己,然后感染了学生,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上做了很好的示范。
三、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有些课堂受到了多媒体课件的限制,教师的安排是步步为营,逻辑性很强,所以无论创设情景后学生做什么、说什么,老师其实并不关心,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引出这一节的关键知识点,所以出现了对学生有些具有思维火花的回答不闻不问,甚至出现“回答得很好,答到老师的心坎里了!”这样的教师评价学生用语。
充满智慧的课堂应是不拘泥于形式的课堂,不能看到别人好的教学形式就都用上,视频、小品表演、情景剧、故事延伸、现场采访等等,将一节课40分钟塞得满满的,弄得表面上热闹非凡,没多少实际用处,这其实要不得。要克服活动形式和内容的“两张皮”现象,甚至有的课堂为了形式的需要,完全抛开了教材,实际上这样的处理不是深刻而是更加付钱了,显得课堂没有思想性,深刻不起来。
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表现在怎样评价学生这个问题上,评价学生要及时、要中肯,不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更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教师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评价的用语应充满人文关怀,不能离学生太远,有几位老师的课堂开局良好,但是逐渐的比较压抑原因就在于此。
四、博采众长,寻求亮点
每一位老师的课,无论现场效果如何,都代表了一个团队的水平,都凝聚着智慧和汗水,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在许多老师身上找到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单爱玲老师大胆的“体验式”教学平台,富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让我们感受到另外一片蓝色海域别一样的律动。赵兴舒老师丰厚的语言功底,饱满的文学素养,还有深深的人文底蕴,尤其是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评各具特色。鹿艳梅老师的“情景再现,学生演示”,还拓展了教材——在受到保护时,更要学会感谢父母、老师以及身边的人,情感升华又高了一个层次。刘伟老师用她激情澎湃的语言演绎了“了解老师——夸夸老师——报答老师”三部曲,在分享自己的感恩情怀的同时,引领学生不断进行心灵体验,情感升华;课堂设计,层层递进,富有感染力;课件制作富有较强的视觉观感。年轻的威海老师刘淑敏语言表达能力强,并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和灵活的应变力,驾驭着课堂,细数着生活中的“成功需自信”;鼓
励学生大胆创新,“心动不如行动”,让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一切皆有可能”。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教师应注重平时的积累。在今后课堂基本功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注意语言:言简意赅,语言要精炼,干净利落。第二,注意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学生要适度,赞美学生要赞美在点子上,回答问题不好的要鼓励,不要学生一回答就说好,太好了,你真是太棒了,好话说多了让人听了也不舒服。第三,注意处理好课堂上的一些细节。瑕不掩瑜,是当我们成了一块玉的时候,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但当我们还是一块毛坯玉时,缺点是可以掩盖优点的。所以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予以处理。
我相信自己会找准方向,不懈努力,结合我校小组管理实际情况,努力打造出高效、和谐、灵动的课堂。
第三篇:历史教学能手评选听课体会
历史教学能手评选听课体会
第一部分:共同亮点、每位老师每堂课的设计思路较好。
XX实验中学的陈XX老师讲的《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课,通过编写《我的汉书·西汉》,将本课分为三部分:废墟篇、思变篇和鼎盛篇。
2、每位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大量出示史料,让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培养了论从史出的能力。
3、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好,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纠正错误。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每位教师都能充分挖掘课外教学资源,如将时政内容和乡土史与所教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导入或者结束新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每位教师课堂上都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部分:最优课例
我认为最优秀的一节课是XX学院附中肖XX的《匈奴的崛起与汉朝的和战》、导入精彩,引人入“境”。他的课堂导入,应用flash出示图片,并有文字说明,值得借鉴。
2、教学结构非常清晰,这节课分为三大块:说崛起、忆战争、唱和平。最后总结还是围绕这三大块,让学生一目了然,效果极佳。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进入角色,对匈奴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进行辩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教给学生学法,纠正学生不足。
在学习本节关于匈奴的崛起时,肖老师及时教给学生学法:学习本课第一段时,教给学生用标注法,划出重要知识点,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课堂讲授过程中,采用讲典故“落雁”由来,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把课堂放给学生,大胆挖掘深意。
昭君的“和”与卫青、霍去病的“战”都得到认可问题上,让学生大胆发言,挖掘深意。
3、练测平台,采用自选。
这种测试方法,更能表现学生的课堂效果。
第三部分:改革历史课堂教学的打算。、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历史知识。
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传统的未必是无效的。
3、教学过程中,要大量引进史料,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画等等,鼓励学生去分析历史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做到学以致用。
4、教学应让学生既要会学历史,还要会考历史,学习考试两不误。
第四篇: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观摩听课总结
山东省第六届高中语文教学能手评选观摩听课总结
语文组:田智斌
首先感谢领导给与我们这次旁听省级教学能手公开课的机会,10月17日至21日我有幸和高艳华老师、王媛媛老师一起赴泰安参加“山东省第六届高中语文教学能手评比”公开课的旁听。
在五天的观摩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一共讲了20节语文课,7篇课文。分别是《套中人》、《陈情表》、《我有一个梦想》、《氓》、《我不是一个好儿子》、《登高》、《再别康桥》。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全省各地优秀教师的风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课,授课老师都在短时间内充分准备,上课既生动活泼又有条不紊,让听课老师都见识了授课老师的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教育机智,这些也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各地名师讲课,指明了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现将各位老师授课过程中的精彩之处汇报如下,有不当指出请批评指正。
一、课堂体现了师生交融的和谐艺术。导入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课教师都是精心设计,讲述时又充满激情。例如,日照的杨志刚老师在讲授《我不是一个好儿子》这篇课文时,用阎维文的《母亲》歌曲导入,并将歌词投影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一段《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听的学生热血沸腾,自然的引出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临沂的段淑君老师上课的精彩片断。照片,flash,歌曲,mtv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教师的情与学生的心形成共鸣,学生自然入情入境地与文本产生碰撞,并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
二、尽显名师自如灵活的调控艺术。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作为主导必然要对课堂教学实施调控。来自淄博一中的王波老师讲授的《我有一个梦想》看不到执意牵制的痕迹,却能感受到学生在跟着教师同步步地深入理解文本,这都归结于教师灵活的调控艺术。
教学片段:教师提问:你认为这篇演讲词最能感染人的地方在哪里?找一找,读一读。当学生找到后,接着追问:哪两个字最突出?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用笔在文章中标注出体现着两个字的句子?没有多余的话语,将整篇文章的精华所在提炼出来,且关注了学生的主动性,他凭自己高超的课堂调控艺术感染着每一个人!
三、出奇不意的创新艺术。《再别康桥》一课来自菏泽一中的王蕊老师让学生闭上眼想象康桥的金柳、水草、潭、云彩,想象徐志摩对康桥依依不舍之情,感染了学生。请学生写再别xxx,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课堂教学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我不是一个好儿子》让学生把题目改成“我的母亲”、“母爱”,让学生进行比较,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不断地创新。这些绝妙的设计让人感到出奇不意,细细品味却在情理之中。
四、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每一个老师都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课文内容,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日趋完善,授课教师有放有收,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有各自的收获。例如《我不是一个好儿子》请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讨作者面对家族的荣耀、作者的成就为什么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研究,效果显著。
五 重视朗读,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并且教师指导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主旨。
《我有一个梦想》一课中,老师让女生去掉“我梦想有一天”再读,让男生带着“我梦想有一天”去读。男女生反复朗读,体会不同的感受。学生很快感受到马丁·路德金的强烈、热切、渴望。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也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的示范朗读也很重要,《登高》中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深深沉浸在杜甫晚年忧国忧民生活凄怆的苦痛。
同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集体朗读,自由朗读,比赛朗读,个读,默读,速读等多种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响在教师中,使学生在读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
回来后,我反思了很多: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如何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呈现五彩缤纷的课堂教学;如何指导学生在读中获得情感体验而又能够对文章充分理解;如何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在课堂中充分完成教学目标等。
我想只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探索、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一颗深爱教育事业的心,我的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谢谢大家!
11年10月
第五篇: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观摩听课总结
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观摩听课总结
青岛24中语文组 杨莹
首先感谢领导给与我这次旁听省级教学能手公开课的机会,9月26日至28日我有幸和57中曲老师一起赴淄博参加“山东省初中语文教学能手评比”公开课的旁听。
在两天的观摩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一共讲了20节语文课,11篇课文。分别是七下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安塞腰鼓》《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伤仲永》《木兰诗》,八下的《云南的歌会》《雪》《小石潭记》《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过零丁洋》。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全省各地青年优秀教师的风采。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课,授课老师都在短时间内充分准备,上课活动既生动活泼又有条不紊,让听课老师都见识了授课老师的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教育机智,这些也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各地名师作课,指明了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现将各位老师授课过程中的精彩之处汇报如下,有不当指出请批评指正。
一、课堂体现了师生交融的和谐艺术。
导入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课教师都是精心设计,讲述时又充满激情。例如,烟台老师张秀凤在讲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课文时,用《七子之歌——澳门》歌曲导入,并将歌词投影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使学生感受到对祖国热烈的感情。一曲《精忠报国》唱的学生热血沸腾,自然的引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是枣庄老师王会上课的精彩片断。照片,flash,歌曲,mtv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教师的情与学生的心形成共鸣,学生自然入情入境地与文本产生碰撞,并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
二、尽显名师自如灵活的调控艺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主体必然要对课堂教学实施调控。来自莱芜的丁慎杰老师讲授的《送东阳马生序》看不到执意牵制的痕迹,却能感受到学生在跟着教师同步步地深入理解文本,这都归结于教师灵活的调控艺术。
教学片段:教师提问:宋濂艰难求学的信一定会令马生非常感动,那么文章中哪句话是宋濂求学特点的句子?当学生找到后,接着追问:哪两个字最突出?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用笔在文章中标注出体现着两个字的句子?没有多余的话语,将整篇文章的精华所在提炼出来,且关注了学生的主动性,他凭自己高超的课堂调控艺术感染着每一个人!
三、出奇不意的创新艺术。《送东阳马生序》一课让学生闭上眼想象宋濂艰难求学的画面,感染了学生。请马生写回信,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或现代文或文言文的回信为课堂教学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小石潭记》让学生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木兰诗》请学生为木兰拍电影,情趣盎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不断地创新。这些绝妙的设计让人感到出奇不意,细细品味却在情理之中。
四、尊重差异,关爱无痕。
《云南的歌会》中让学生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或群读,或个读,或比赛读,特别提示让平时机会少的同学来读一读,并给予热情洋溢的肯定与鼓励。教师无声的关爱将会温暖学生那幼小的心灵。
五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每一个老师都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课文内容,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日趋完善,授课教师有放有收,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有各自的收获。例如《云南的歌会》请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讨课文中提到的三种歌会形式,并总结各自的特点。《雪》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研究朔方的雪和南方的雪,效果显著。
五 重视朗读,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并且教师指导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主旨。
《安塞腰鼓》一课中,当学生读到“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句话时,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安塞腰鼓壮阔的气势,可是学生始终读不出那种豪迈的语气,教师指导“把每一句的‘了’都读的短促一点,大家再试一试。”果然学生都读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来,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也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的示范朗读也很重要,《过零丁洋》中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深深沉浸在文天祥对祖国的爱和失去国家的悲痛。
同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集体朗读,自由朗读,比赛朗读,个读,默读,速读等多种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响在教师中,使学生在读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
回来后,我反思了很多: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如何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呈现五彩缤纷的课堂教学;如何指导学生在读中获得情感体验而又能够对文章充分理解;如何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在课堂中充分完成教学目标等。
我想只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探索、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一颗深爱教育事业的心,我的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谢谢大家!
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