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4:1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第一篇: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介绍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学校现存的问题及现实基础。

1、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引发了一场教育教学的革命,也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思与探讨。过去,存在着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或多或少地影响素质教育的现实;素质教育在具体实践中还不尽如人意的实际;传统教材普遍滞后,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背景等客观现象,给了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启发。

2、近几年来,进入了人口低出生率时期,我校由于历史原因,配置不均衡,学校教学人才不足,教学设备不足,教学质量下降,生源开始减少,班额自然成为“小班”,每班学生在30人以内。现阶段,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并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为了充分利用、优化配置这些教育资源,势必为调整班级规模、改善教育环境、实施小班化教育带来了良机,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带来了良策,也为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良机。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想探索一条适合我校特点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二)课题界定:

1、小班:指较少班额数下的教学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不同国家、地区、时期的班额数有不同的界说。按当代发达教育小班配置和我国具体情况,一般认为班级学额数以20—30人左右为宜。本课题研究的客体均是不超过24人的教学班。

2、小班教育:指在人数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班额减少后,教育活动即会发生变化,教育活动与组织形式在时空上会得到重组;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密度和效度以及师生关系会得到增加或增强;教育教学的方式、内容、策略、技术、评价等都随之变化,并会促进和带动教育理念的更新。

3、小班化教育:在小班配置条件下,是以培养创新意识、能力、精神和以人的发展为本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支配下的教育活动体系,形成以师生发生多向、充分的课堂交往为特征的教育过程,体现出合作与交往、强调个性化学习的小班教学特征。

(三)文献综述:

1、美国的小班化教育。国外对于小班化教育的研究较早,并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美国的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典型。

2、上海的小班化教育。1996年秋开始,上海市选择了12所学校40个班级进行了小班化试点,这些学校分别对小班教育的教室环境、授课形式、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评价考核等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

3、大连的小班化教育。2008年,大连西岗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提出加强“小班化”教育研究,并将71中、实验小学等学校列入“小班化”教育实验点校。实验效果显著。

(四)研究意义。

农村小学本来就是中国教育的“滩涂地”,不仅体现在外部设施设备上,还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和个体发展的形势等,农村家长要求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必须主动求变、主动求发展。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合作,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才会推进学校发展,促使学生成功。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创新点)

1、研究目标:(1)、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注重教而忽略学的教学理念,夯实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2)、通过比较研究,摸索出适合本校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形成可以在农村小学推广的教育教学模式。

(3)、通过合作研究,打造高效课堂,整体上稳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一些优秀甚至名教师,为本校的长期发展奠基。

(4)、通过小班化的实践研究,推行本校教育特色项目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本校的教育特色。“精致小班,优质城厢”是我们所追求的办学目标。

2、主要内容:(1)、构建有效的小班化教学活动方式;(2)、探索小班教育资源、环境配置;(3)、构建小班化教学体系;

3、创新点明确。

小班化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四、研究措施

(一)小班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研究过程:召开课题组会议、确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进行人员分工、编制调查表格、进行调查研究、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调查汇总、开展研究、形成文字材料。

研究内容:

1、师资配置

在选配实验教师时,我们让具有5年以上教龄的年轻骨干教师担任这个实验工作,他们年富力强,又有进取精神,能够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开展。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教师的年轻化、专业化和高素质,又促进了这些教师的快速成长。

我们还非常重视对这些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让他们全部参加上级组织的学科等培训或教研活动外,还及时、有效、正常地开展了校本教学研究活动,让他们每月进行相互听课、点评,并向学校开放研究课或观摩课。课后实验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心得,总结布置工作。同时,我们还将实验教师的研究过程编印成《小课题研究手册》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评价。

2、教室配置

根据学校实际,在实验班教室里,我们利用学校借一些、班级订一些、学生凑一些的方法,开辟了图书角,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如何让教室会“说话”、把教室装扮成一个学习的环境是教室配置的另一个重点。我们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贴了一些动画图片、卡通像片、识字图片、名言警句等,合理利用墙体进行熏陶;在教室后面的墙和黑板上,开辟了温馨提示、我的班级我做主、成长足迹、星光熠熠等栏目,努力创设学习气氛;在教室房顶上布置了一些飘带、彩球、小旗等装饰物。这些,都是通过教师自己动手制作、书写、描绘的,既节省了学校开支、又富有学校的特色,还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学习情操。

根据实验的进展,我们还不定时地调整学生的座位和小组人员,分别尝试了诸如马碲型、茶馆型、秧田型、对称型、丁字型等座位排列方式,并结合尝试成效各班自由选择座位排法,有效地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提供了情景,促进了实验的成功。

3、电化装备

小班教学除了自身人数少、时空大、交流多、易调控等特点外,还为小班配备多媒体智慧教室,20兆宽带进班级,实现了班班通,家校通。有利地促进了新课程与小班化教学实验的开展。

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用多媒体优质资源平台,要求教师每天坚持使用多媒体进行上课,使得教学做到动静结合、音画搭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便于师生、生生及时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

4、课程设置

我们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新课程教学计划和使用规定教材,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大胆探索教学方法,顺利实施新课程。同时,开发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人文教育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5、管理资源

我们的研究内容是:(1)、管理体系的探究

①、小班化教育的领导机构。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等部门的负责人任成员。

②、小班化教育的指导机构。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指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业务部门(教务处)负责人任副组长,部分骨干教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同时,结合平衡班少、同年级课任教师少的特点,以学段为单位组织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等活动。

(2)、管理制度的探究

我们主要探究了《小班化校本教研制度》、《小班化教学常规管理》等的建立。(3)、小班化校本研训管理的探究

①、小班化校本研训方式的研究。针对学校规模小,平行班少,教研组功能欠缺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探究了符合学校特点的可行的校本研训方式。

A、参与互动式。

教师的“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培训的主旋律。师徒结对。

B、研训一体式。理论学习与科研培训相结合,制定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评价方案,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年度考核、晋级三挂钩。

C、请进来、走出去。

②、小班化校本研训内容的研究。结合学校实践情况,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和教师发展的需求,针对新课程改革小班化教育的改革的需要,认真寻求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研训内容,积累独特的校本研训素材。

③、小班化研训管理的研究。围绕新课改程革与学校课题研究两大主题,合理组织,加强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6、课堂资源

(1)师生关系。小班化班级学生人数少,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尊重、交流的师生关系。

(2)教学气氛。小班化学生少,活动分组少,交流便利,让学生动手探究的时空增大,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3)教学素材。适当变更教材的呈现方式,合理组织或设计练习,充实教学素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评价资源。(1)、增加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小班化班级学生少,课堂有效时空大,学生受教师平均关注的时间增多,采取多种形式的有效评价的概率增大,为教师选择各种评价手段提供了可能。

经过本课题的探究、尝试,我们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评价手段:

①、过程评价②、组内评价③、即时评价④、个案评价⑤、自我评价⑥、综合评价⑦、师生合评

(2)、开发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的确立至关重要,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关系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

①、有关教师的评价 ②、有关学生的评价(3)、探究有效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因地区而异,本课题也作了一些研究,具体在下面有关“小班化教学有效评价方式的研究”中再作仔细介绍。

(二)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环节模式:前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测 五步教学模式 变式模式:预习-前测-取舍-探究-后测 时间模式:2020模式

(三)、小班化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方式构建的研究

研究过程:确定研究内容、结合小班化和学校特点,制订研究计划、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合理构建小班化课堂教学有效方式、与校内大班教学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小班课堂教学的优势、采用互上研究课形式,开展小班化教学有效方式的进一步探究和落实、形成书面材料。

研究内容:

小班教学因班额的减少,座位编排的灵活,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密度,更能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情况,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小班教学为生动活泼、主动积极、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方式创造了条件。

1、课堂教学相关因素的探究(1)、教学气氛的营造

教学气氛的营造除设计布置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班级环境,使教室布置更趋现代化、动态化、家庭化、情趣化,挂上一些学生的作品外,还要经常更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运用教师丰富的教学体态语言,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教学时空。

(2)、组织形式的探索

我们在发挥班级人数少这一群体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新理念,从组织安排的角度,对时间、空间和人数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力争实现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最佳组合,大胆采用五官体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鼓励教学法、师生交融教学法、活用资源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留有余地教学法等全面实施新课程。

(3)、课堂教学的高效

实验老师根据小班化的特点,做到了备课备到每个学生,实行全班、分组、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加学生实践和施展脑、五官、手、足和身体功能的机会,把课堂的时空交还给学生;作业实行面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集体反馈、个别指导修正、无书面回家作业,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实行无级考试,学生若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再考,直到满意为止,积极谋求评价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学科学习,也强调养成教育,强调健康的情感和发挥潜能,做到多和孩子们在一起,使教学相长的原则落到实处,尽最大限度地获取课堂效益。

(4)、教学策略的运用

我们课题组成员结合小班化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教学策略尝试,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了如下一些具有小班化特色、行之有效的策略:

A、参与合作教学策略。小班化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差异参与;可以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尝试以形式、内容、表达方式等编制小组,探索小组学习进程模式和师生合作评价方式,探求最佳合作方式。

B、分层教学策略。小班化有足够的时空可以对学生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获。

C、兴趣教学策略。寓教于乐,既注意乐中学、更讲究学中乐,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乐学到爱学。

D、自主教学策略。小班化更有利于开展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活动。

E、互动教学策略。小班化班级给学生腾出了更多的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往、和谐互动的教学机遇。可以为学生多提供活动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F、创意教学策略。小班化本身的创意性给学生带来了创造和实践的时机,班级教学环境的优势也可能会令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

G、评价教学策略。小班化为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供了平台,如:即时、多元、多次、分层、无级、激励、形象、自我、集体、交互评价等,改变原来只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情感、价值观、学习过程等的评价较少的做法,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积极提高和发展。

H、多媒体教学策略。小班化班级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配置,拓展多媒体交互式的教学,使教学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

2、小班化课堂教学相关方式的探究

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在教材、师资、设备配置、管理等方面差别虽然不大,但小班化具有班级人数少、教学时空大等优势,为小班化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小班化相关研究提供了素材。我们课题组在开展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对以下教学方式进行了尝试。

(1).课题探究式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但它是极有创新意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称作“探究式学习”,“研究学习”,“任务式教学”。具体做法一般是确定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设计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写出小论文,并解决这个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实际上这是把培养研究生的思路用到基础教育中,或者说从小就把每一个孩子当科学家来培养,让每个孩子早早地找到研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感觉。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2).自主自学式

在未来的教学方式中,如果说课题探究式是最新颖的,那么自主自学式可能就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的主流还是“我说你听”,当教学方式的主流变成“你学我帮”(以自学为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真正走进课堂了。

其实课题探究式的学习也是自学。自主自学式学习中的“自学”与课题探究式学习中的“自学”区别就在于,自主自学式学习所学的题目是课内的,而课题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常常是课外的、生活中的。

(3).讨论合作式

我校将小白板引入课堂,有组长,有发言,有记录,有汇报,分工明确。小班化教学由于分组少,一般会在4至6组之间,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室中随意穿梭,随机调控学生间的讨论合作的有效进行,了解讨论合作的实际进展,及时给予帮助、指导,让学生获得讨论合作的真实结论,形成讨论、合作交流的有效学习氛围,提高讨论合作的效率。

我们觉得,课堂讨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需要讨论再讨论,不需要讨论就不要讨论。B有不同意见再讨论,没有不同意见就不要讨论。C有真问题再讨论,没有真问题别讨论。(4).教师讲解式

我们通过在小班化实验中尝试后以为,真正合格的教师讲解式教学方法,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A量少用讲解法,实在需要用时,要惜话如金。B讲解应该是教师的发言,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注入。C讲解应该展示教师的思考过程,而不光是结果。

D讲解不一定求其系统。系统不系统,不看教师的讲解,而要看学生脑子里知识的实际

状况。

E讲解时必须注意学生表情。

讲解的方式可以穿插在课题探究式、自主自学式、讨论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中间进行,也可以单独上讲解课,这要视情况而定。教师在非讲不可的时候,也一定要不要忘记学生是有情感的活人,不是录音机,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讲解的正面作用,避免它的负面作用。

(5).前测后测式

备课要备前测、后测题目。学校明确提出,备课要备前测题目。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判断,教师在课前对前测题目做好设计,严格控制题目数量,课初实施检测,快速批改后决定当课内容如何取舍,对80%以上学生已会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不讲,直接进入预设的其他环节,20%以下学生的问题可通过课堂或课后个别辅导完成,而这一调整必须基于课堂前测。后测是加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课后也可以上拓展练习课,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

(6)两只红笔式

首先是教师一支红笔进课堂。我们的做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现场批阅,批阅人数和批阅形式根据时间及授课内容而定,在保证批阅质量的基础上,批阅的覆盖面越广越好,随练随批,及时指导学生改正,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同步进行。这种做法,督促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关注每一个人,审视前20分钟的授课情况;督促学生课堂上及时练习,提高当堂习得和记忆效果;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讲授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次是学生一支红笔进教室。我们要求学生,所有练习,只要出现错误,必须用红笔修改,教师不可以直接给学生指出或标明错在哪一步,学生自己查找,详细改正,教师做最后的验收,使每一个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修改问题习惯。

五、研究成果与反思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本课题的研究又告一段落,基本收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也初步确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班化教学方式,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有关小班化教育资源的探究和管理、小班化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方式的构建、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小班化教学有效评价方式的研究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也许还会对教育行政决策、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等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是基本成功的,所取得的成效也是真实的。

当然,本课题研究也肯定带来一些值得反思和探讨的问题,如:

1、本课题仅局限于本校的新课程与小班化研究,可能存在一些片面性。

2、研究过程中缺乏专家的指导,可能缺少理论性。

3、新课程和小班化实验普及的时间不长、地域不广,需要再作一些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果,便于推广和利用。

4、也许新课程与小班化教学还需要更好地进行磨合。

第二篇:个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个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2015-14-175)标签: 杂谈

课题名称:《班级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发挥与自主管理培养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谢军德

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个家庭大力响应党的少生快富政策的号召,随之而来的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他们当中大部分由于受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事不愿多想多做的坏思想、坏毛病,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事情不愿去多想,不愿去多做,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行自我管理。这些孩子走进学校融入集体,他们的诸多毛病都表现出来,尤其是他(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能力特别缺乏。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本人的教育实际进行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1、让学生在集体中愿意自我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2、让学生个个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形成一个和谐、文明、团结、进取的集体。

三、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在课题的研究中班级学生是指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以45人左右组成的集体为研究载体;主观能动性是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管理是指以班委会为主体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行为。

依据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理论依据。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学生在家庭及班级内的自我表现。

2、研究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想法。

3、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研究如何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访谈法: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以及部分学生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谈,了解学生在家庭、班级中的表现。

2、问卷法:把要调查的内容设计成问卷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如实选择相应答案。

3、观察法:选取相应的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学生的表现。

4、比较法:选取两个班级,即五(1)班为实验班,五(2)班为对比班,在实验班进行该课题相关内容的实验,在进行对比总结得失。

三、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2009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拟定课题实验方案,撰写个人课题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研究):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主要内容是开展调查访问收集相应资料,拟定问卷调查内容,抽样调查,积累相应资料,上传研究时段内的经验、体会、感想方面的文章。

3、第三阶段(研究及总结):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主要是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撰写研究的经验文章,做结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收集和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

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为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解决学生的问题,我在本校高年级随机抽去10名学生和五年级(1)班的实验班全体学生建立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个人兴趣、家庭学习、交往、班级表现等)和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所填写的个人情况登记表及个人问题调查情况作认真分析,加以整合、提炼,大致了解学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现,初步掌握学生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学习。

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时代的需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因此在课题研究时段内,一方面学习有关方面的理论知识的书,如《班主任工作之友》、《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等,仔细研读,认真琢磨,从中吸取相关的理论经验,逐步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与我校多位班主任教师加强联系,经常交流个人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的得与失,为自己的研究获得相关的实践经验。

3、抓住时机,面向全体,有机渗透研究的内容。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发挥与自主管理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班队活动,集体活动,学校劳动中抓住时机,巧妙、恰当地运用于之中。(1)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地发挥。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能满足个人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当自尊不能满足个人需要时,人的自尊就会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各种不利于上进的消极情绪。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一个女同学,在集体活动中,他总是不愿意参加,整天沉默不语,原来是由于家庭比较贫困,没有其他同学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我主动找她谈话,给她分析原因,要求她努力学习,用自己优良的成绩赢得同学的赞赏。后来她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同学们经常找她玩,积极主动参加了一切活动,这一切变化来源于她有了自尊心,树立了信心,这个力量来源于她主观能动性地发挥。

(2)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我校每周有一节班队课。在开展班队活动时,抓住这一机会,实行民主选取班干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开展班级学生一对一的竞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兴趣,拟定班级学生百分制管理目标,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兴趣。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班级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个个争当先进,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态势。

(3)营造学习氛围、民主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个机会,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允许学生百家争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愿意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投身于讨论之中,这样培养了学生主观能动地发挥。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班主任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并且关心学生的一切。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作为班主任不能凭感情用事,不能有亲疏之分,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到人本无贵贱之分,才会信服你亲近你。学生在班级中才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愿意融入到这个集体,才愿意实行自主管理。(4)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在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既然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如此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一是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对他们在工作中的成绩及好的做法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但要注意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准确。二是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遇到挫折(如学生无端嘲笑),这时班主任应该鼓励他们,教给他们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是信任班干部中的每一员。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班主任不必要事事都去过问,要相信他们有能力管理好班集体。让班干部有一种成就感,这样班干部就愿意去工作。

四是要放权,给班干部一定的管理权限,班主任要懂得放权,让班干部对班级管理和班级中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处理权,这样便于他们开展工作,但要注意放权的适度,不要给班干部太大的权力,容易助长班干部的威风,引起学生的不满。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1)抓住特点,从特点入手。有些教师认为后进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针对这类学生进行了研究。关键是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通过研究,我认为一是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发现闪光点,激发主动性。二是要用其所长,掩其所短,创造闪光点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实行自主管理。我教的一个班有一个男同学整天不做作业,经常和同学打架扯皮,同学见他躲着,老师见他训着,但他特别喜欢体育。在我校举行秋季体育运动会时,我让他参加了三个项目的比赛,最终他获得两个第一名。就在领奖时全体同学给他热烈的掌声。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齐声大喊“你真棒”。从这以后,他慢慢的变了,带领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很少和同学打架扯皮了,还为班上做了几件好事,这一切的变化来源于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自我管理。

(2)调动全体同学的激情,实行自主管理。利用班队课的机会,我让班上全体学生拟定班级计划,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大家共同出点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了一个班级管理制度。这样的班级管理,既规范又全面,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共同形成的,因而每个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自觉地维护,能够完成预定目标,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3)

尊重、信任、赏识学生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地发挥。

首先应尊重学生。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学生迟到或做了错事,允许他们有申辩的机会,然后再作判断,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训斥和指责,用自己的真诚尊重学生。

其次要信任学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设,光靠班主任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全班同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班主任只对班级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其余的工作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给学生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

最后要赏识学生。后进生无论在哪一方面做得好时,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优等生的进步同时也需要鼓励。因此老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优等生的进步要选择时机给予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一个老师做到尊重、信任、赏识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像父母一样,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学生会对你这个老师有良好的印象,很自然学生对你所教的课,对你所提出的管理目标都会产生兴趣,很自然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到你的教学与管理之中。

研 究 成 果 及 反 思

一、课题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行为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习惯,如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具有集体荣誉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能积极献策,主动配合,愿意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对于班级中的不良行为,个个敢说、敢管,形成了一个自主管理的氛围,在家里能做自己的事,能主动做家务活,敢于提问,勇于发表个人的看法等。

2、实验班的班级班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在学校举行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中,该班级每次都获得荣誉,学生学习成绩大大进步,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得到了同行和学校的肯定和表扬。

3、个人水平得到提高。

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数篇文章,在恩施州民族科研网上发表文章3篇,个人论文荣获乡级一等奖,教育叙事获得州级成果一等奖。

二、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我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还需要在总结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让良好的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我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具体实验,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观念,总结出一套更完全的操作模式。同时,真诚地希望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分享:

第三篇: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快速变化的世界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未来,关注未来社会的主体——今天的孩子们。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社会赋予了幼儿教育更高的期望和更神圣的使命,创优质高效的幼儿教育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学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才能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保证教学效益的提高。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园决定开展“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研究”。

二、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目前中小学关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教学管理精细化研究、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研究、有效性教学管理研究等较多,也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校本教研活动,重视教师素质提升,实行均衡教育教学,推行教学质量评估。还有推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管理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常规管理为中心,抓住课堂主阵地,全力实施“有效教学”,让教师具有扎实的授课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举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两个基本点”即班主任为单位的班级管理团队和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教师团队。推行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中坚力量,发挥教研组集体研究的潜在能量,通过专家引领、专著学习、学术组与备课组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但是这些经验和成果适宜于中小学,而幼儿园以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理念,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研究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1.教学常规:就是指关于教学的日常规定,它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准则和常态要求。

2.管理: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他人的劳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3.教学常规管理,就是根据教学工作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教学日常规章制度,使教学能顺利进行,并日趋有序化、规范化、稳定化,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活动。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

四、研究目标

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探索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办法,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

2、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研究。

3、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的研究。

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和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课题开题前,了解幼儿园教学常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行动研究法:通过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断调整管理方法。注意边研究边总结。(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全面完整的归纳、提炼,进行分析,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

(1)研究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征求意见,确定课题。

(2)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确定课题内容。

(3)确定研究对象,培训研究队伍。

(4)制定研究方案,明确人员分工。

2、研究阶段(2015年3月—2012年9月)

学习内容:《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细则》、《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

结合平时的保教常规管理,反思保教人员的行为方式,规范各保教人员的行为,建立各项制度、完善评体系等,创新保教常规的管理行为与方式,有效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量。

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召开课题中期报告会,制定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以“行动研究”的方式,不断调整实验方法,检验保教人员管理制度,研究常规管理的策略、内容、途径和办法、措施,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四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报告

静乐二中

李晋生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实现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纵观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提问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问题越多,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占了学生阅读品味文章的时间,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提问形式,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我们课题组由我主持‚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因此,我们对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课堂教学的有目的性、有组织性主要通过教师的角色行为得以实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明白以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弊端,掌握提问的技能,明确提问所要实现的教学功能以及实现教学功能所需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理论依据

1.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2.人本主义学习论

从人本主义学习论可以得出:课堂提问应该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宗旨的语文课堂提问。

3.生本教育理论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相信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的界定 1.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它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2.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果。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分析。

2、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摩调研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四)研究的主要过程

研究本课题时,我们按照三个阶段来进行 1.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2)组织进行理论学习,去外地参观学习2.展开阶段(2010年6月——2011年4月)(1)制定各研究内容实施活动计划。(2)进行经验交流,调整研究思路(3)进行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11年5月)(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

(2)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报告

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从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层面,通过理论学习、观摩访谈、听课调研等形式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性提问的现状及其特征,找准突破口。

我们在2010年初,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读。学习了郑金洲主编的《开放教学》、《问题教学》、《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系列丛书中的主要内容。

根据学校安排,我去广州参加了为期七天的 ‚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学习,学习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聆听了专家的报告,观看了生本课堂。

随全体语文教师去原平实验中学进行了观摩,学习其‚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我校的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一轮跟踪听课。并观摩了本县名师的作课。

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目前我校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诸多问题:‚提问过多、‘满堂问’、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忽视学生的

提问、总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给予消极的反馈评价、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许多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这样造成了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主体地位也不能得到体现。为此,我们制定了研究方案,并收集了有关资料。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深入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广泛总结分析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理论的价值与实践价值,进行了总结。

五、研究成果和体会

(一)通过研究,我们体会到了提问的技巧

1.教师要精心设计将要提出的问题,学会‚问什么‛

(1)教师的问题应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2)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问在关键之处。

(3)提出的问题要把握尺度,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所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低于学生的水平,让他们‚吃不饱‛;也不能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让他们‚吃不了‛。

(4)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循序性。教师的提问应先易后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

2.教师要研究教学的提问方式,学会‚怎么问‛

课堂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合理的提问的方式。(1)直问式

按照教材先后顺序、逻辑关系或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为引起学生思考而进行直接提问。(2)逆问式

教师不直接提问,而是以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这样的问法构成

了矛盾情境,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3)比较式

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比较式方法进行提问,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推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学生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4)创造式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对语文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像等。(5)追问式

这种问法是把知识点分解出若干个彼此相关联的小问题,一环扣一环地向学生发问。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二)通过研究,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提问策略:

1.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提问的策略 2.要熟练掌握课堂提问语言的策略 3.面向全体和尊重个性并重的策略

4、善于使用等候的策略

5、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追问的策略

6、建立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策略

(三)通过研究,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我们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明显改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校、局领导的肯定。课题研究期间,我参加了县文教局组织的展示课活动,我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融入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的研究,加快了我校语文课题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步伐。

(四)通过研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实验以来,我们通过对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成绩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对比,感觉到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明显呈上升趋势。我们通过调研得知,本学期的期中检测,实验班的语文成绩与与非实验班相比平均高出4分以上。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1.个人课题研究更新了我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我的科研水平。以往一直觉得课题研究很难,不知道该从何着手。然而,通过此次个人课题研究,我明白了个人课题就是将自己的课堂当作自己研究的阵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解决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个人课题就是一种行动研究。

2.课题研究使我明白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本次课题研究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教学中还有更多的、更为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去完成,还有更多的课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我将继续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积极积累教学经验,将课题研究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续梅主编的《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

2.郑金洲主编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丛书《问题教学》、《对话教学》。

课题研究报告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第五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地合作学习

2014

经过一年的小班化实验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小班化教学”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它能让学生享受多种教育资源,使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重要。在这一年里我在教学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小班化教学下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人少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差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教学的因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的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小组评价机制。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要采取集体奖励的强化手段,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现在我已从“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评价也由原来的“这个同学说得真棒”变为了“这个小组的意见真好“。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小学合作学习还应选择恰当的时机。

三、选准时机恰当的运用小组合作。

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疑难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解决学生的质疑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提出的疑问,选取有代表性的在小组中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协作精神。当遇到问题有多种答案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精神。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畅所欲言,体验交流的喜悦,树立信心。学生们也可以从交流中得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灵感。例如: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不同要求的口语交际训练。组里的几个同学可以一起合作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一起合作讨论、交流。每次的配画文,都是在小组内朗读,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在互相评价中扬长避短。

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了合作技能,懂得了互助学习,学会了如何共处。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下载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化教学

    在初中小班化教学中的几点感悟近几年,随着初中入学生源的减少,我校也全面开始了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其实在工作之初,我就接触到一些有关小班化教学的信息:美国实行小班化教学要......

    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小班化教育”研究课题的实施又经历一个里程,近年来,我们树立了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我们在教学上大胆改革,不......

    小班化教学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有关小班化教学学习材料 一、什么是小班化教学 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

    小班化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县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由此形成了一个学龄人......

    小班化教学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论文集·第四卷:中国教育实验与改革 第306页 在小班教学中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方法深讨杭州市刀茅巷小学傅晓婷一、引言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包......

    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相对减少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特征,但不是本质的特征;小班化教学的创设,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革,关键是理念上的更新:其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

    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设想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未来的劳动者对素质的要求......

    小班化教学

    【课前预习】 语文学习小组细则 1、预习主要任务有阅读文章、梳理生字词、《评价手册》相应作业、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题等。 2、课前小组科代表负责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