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以教学大纲内容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达到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人格、具备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理所当然地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是体育始终应十分重视的教育目的。
一、在讲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把德育教育渗透、融合在体育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中,大讲体育功能,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提高学生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抓智育没有健康身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健康的身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是只要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还需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不等于健康,但健康绝对离不开体育。体育是一个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的事业,新的体育项目不断增加,健康方法不断更新变化,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锻炼方法。体育出了上述功能外,在雪国耻,扬国威方面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对体育功能的渲染,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强化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把锻炼好身体与个人的学习、今后的成长相联系,把锻炼身体与服务于集体、社会相联系,达到身心全面发展。
二、在看中渗透德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体育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涵,应当把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热爱伟大的祖国,把为祖国做贡献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把理想与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这样在学习上才会有强大的动力。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我经常收集各类体育赛事新闻报道的图像资料组织学生阅读、观看,每一届奥运会及世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实况转播我都组织学生观看,尤其是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中国体操等赛事,还定期组织学生办体育墙报,通过这一些活动让学生领略中国体育健儿的威武英姿、辉煌战绩和为祖国争光的拼搏精神,让学生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不屈不挠为祖国奋勇拼搏,升国旗奏国歌等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精神升华,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为祖国而拼搏,为振兴中华而锻炼,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体魄健壮的合格人才。
三、在练中渗透德育,培养优良品质
在体育项目的练习时,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反映,有计划地磨砺他们的意志,如: 在短跑教学中,在起跑教学前我首先着重讲明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 ― 实事求是,在规则上的要求―― ― 必须听到枪声响后才能起动,而绝不能猜口令,存在绕幸心理而采取投机行动 “抢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德。在田径、体操、球类等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我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体育课的一般组织措施中,经常性地进行规范教育,如集合站立、调动队伍、安排场地器材及处理与同伴关系时,对学生进行行动一致、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等教育。
四、在赛中渗透德育,培养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不甘落后,勇于超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基础。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奋勇拼搏、不服输的精神都是竞争意识表现。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时代,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要想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世界大国、世界强国,就必须从小培养这种不甘落后、勇于超人的意志品质。平时多鼓励学生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我在体育教学中,处处创造竞争氛围,在班级里,在学校中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比如: 每学期开展一次全乡性的运动会,每月举行一次单项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短跑比赛、体操比赛等),每周课外活动时间,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举行体育活动(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跳远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投入正当的角逐,以此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在竞赛中获胜就会产生满足感,可以增强自信心,通过竞争还可以使学生得到检查自身能力的机会,战胜自我,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五、在示范中渗透德育,做学生表率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一系列的示范动作。要用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我们不仅在技能上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品德上也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这就要求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品行端正。在教学中要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比如: 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我除了强调正确掌握技术要领外,还对同学们特别是那些怕弄脏衣服、怕累的女生进行不怕脏、不怕累的教育,而且亲身示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体育课同别的课程一样,有优秀学生,也有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比较差的学生,我做到不歧视他们,而是热情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帮助。对于他们的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及时地给予肯定,使他们逐渐地树立信心,积极参加动作的学习,掌握应该掌握的动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只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为先,善于思考,认真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有意识,有目的的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会起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之奇效。
第二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学校各学科必须将德育渗透到各自的教学活动中去,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活动为主,更有利于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的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也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内涵,还是实施的手段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的今天,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并且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奉行“教条主义”,整天捧着书本念语录,谁背得最熟谁的觉悟就最高,而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针对性、实效性、自主性地实施德育教育,一改以往生搬硬套的“条条”教育方法。十分强调学校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恰恰体育教学就是一个基本上以活动为主的学科,最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一、利用体育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现在学校施行新课程标准,体育课的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制定渗透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必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譬如:课本内的武术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这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我们通过练习可以强身健体,抵御外敌的侵略,而不是用来打架,打自己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团结、爱国的高尚情操。
又譬如我们在练习1000米、800米耐力跑时,要向学生讲清楚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极点”,大约什么时候会出现“极点”,要如何克服和利用“极点”这一正常生理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刻苦、持久等良好品质。
二、利用体育课常规渗透德育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开展,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上课的形式各种各样,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的上体育课的常规是不会变,不能丢掉的。
因此,我们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必须在教室里面上课,对学生提出上体育课的一系列要求,让学生了解上体育课要准备什么。如:体育委员的工作职责;班长的工作职责;小组长的工作职责。这样能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技巧,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有效地防止各种运动事故的发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
譬如:上体育课中集队的要求,要求学生1分钟要把队伍集好,而且在做到“快、静、齐”,分组轮换要30秒完成;上体育课一定要穿着运动服、运动鞋,指甲不能留得过长等。通过这些常规的教育,严明纪律,严格要求,达到爱生有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的高尚情操,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
三、利用体育课活动渗透德育
学校里体育活动非常多,级组之间,班级之间,小组之间,都经常进行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而这些活动正好渗透德育教育的最好载体。体育比赛要求参与者要按要求穿着服装,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公平,公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些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所倡导的内容。
如通过观看我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和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同场角逐,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勇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通过这些感人的情境,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另外,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充分展示他们的特长,尤其是那些被我们认为是“双差生”,在班上“无用”,批评多于表扬的学生,他们的精力过剩,好动,往往体育成绩较好,这样通过各种体育比赛,让他们参与集体的活动获取成绩,为班集体争光,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这些“差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这些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重拾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跟上班集体的队伍。显而易见,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有机地渗透德育,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并且,这些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对加强班级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要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有机地渗透德育,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建设。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铸造人格魅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时刻将学校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锻炼与育人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1]徐静娟.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2]朱建军.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3]李学璞.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J].甘肃教育.2005(9).[4]刘国中.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体育博览.2011(10).
第三篇: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它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且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依附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中。体育教师作国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导者,应努力提升体育教学与育人的能力,充分挖掘各运动项目中的德育元素,采取合理的组织教学,实现德育目标。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小学;
德育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相当重要地位,任何缺乏德育的学校教育都是不完备的。学校德育的教育形式体现在方方面面,除设有专门的德育处之外,德育还体现在每一个学科教学之中,可谓无处不有德育的渗透。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对身体的教育,其学科特征决定了它在德育教育中具备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条件及优势。挖掘体育教育中的德育价值及方法将有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完善学生的人格。1 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两大基本原则
体育教育虽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大阵地,但并非杂乱无章地随意进行德育灌输。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至少要遵循以下两大原则: 1.1 坚持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中渗透的原则
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虽然体育教育也有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目标,但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体育教学不可颠倒主次,一味地为了培养学生某一情感或品质而忽视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体育教学中的情感目标都是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中逐淅通过自身的体验而得以实现的。如果硬将德育的培养单独从体育教学中抽离出来,就尤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要分清主次,坚持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潜移默化的渗透。
1.2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原则
学生在不同的年齡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身心特点,这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规律,不容改变,只能去适应。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德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就不可忽视作为主体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例如,低年级小学生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时就应该顺应学生的这种情感特征,教育中多以正面教育为主。2 挖掘体育教材蕴含的德育元素
体育教材丰富多样,不同的教材内容给学习者带来的练习体验亦有差异。如田径对人的拼搏精神、顽强毅力等品质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篮球、足球对学生的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优于其他项目;体操对学生勇敢品质的培养有特殊的价值;体育游戏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很好的帮助……,这也决定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全面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有必要对各个运动项目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体验价值有针对性的了解。以便在该运动技能教学时,通过强化练习使学生获得该技能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的人格品质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发挥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如何将其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作用在学生身上则需要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对同一教材而言,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可能相去甚远。恰当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练习密度,而且也可以充分发挥体育教材的锻炼价值与教育价值。而不恰当的形式与方法则可能既浪费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小学武术教学时,集体练习与分组合作练习其所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集体练习可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分组合作练习则可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品质。小学篮球运球教学时,如采用游戏竞赛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所以体育教师在面对不同教材时,应结合教材本身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征,采用合理的组织与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德育教育目标。除体育课堂外,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课堂之外的年级、学校等体育竞赛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 提升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与能力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德育意识与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效果。比如耐久跑教学时,体育教师如能正确引导与激励学生克服跑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其不仅能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极好的锻炼。如果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引导或引导不当,则学生可能会偷懒甚至养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不良品质。为此,体育老师应该注重德育意识与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二个大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依赖于正常的体育教学,其主要是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渗透德育。体育教师只有将体育课上好,才有可能将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发挥出来。二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教书贵在育人,知识的学习可视为培养全面人才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对人的培养。体育教育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作为人的培养。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具备较好的育人能力,由此才能实现体育教育对人的培养的目的。5 充分利用体育规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则,规则的存在是运动参与者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较技较力的有力保证。它规定了游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只要你参与其中,你就必须遵守。从德育方面来看,体育规则毫无疑问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教育的最好资源与手段。它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学校制度、社会法律,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公平公正、不断超越的精神。当某一位学生能自觉地在体育规则下进行游戏,已经说明了该学生具备了某种品德。当有学生为了胜利而无视体育规则时,则需要利用体育规则对该学生进行教育,使其明白尊重对手、公平较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善河.浅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6(6):193-194.[2] 舒春梅.教书育人,润物无声-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好家长.艺体之窗,2014(6)[3] 张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德育功能的思考[J].新课程,2012(11).
第四篇:浅析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范文]
浅析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遵循的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并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在文章最后简单分析了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德育 体育教学 小学 德育原则 德育措施
德育实际上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具体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就是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时,为了促进小学生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不但有利于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反过来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产生正效应,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成效的提高。由此可见,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针对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分析
德育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首先,小学体育的多样性为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体育是一门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重要学科。它是建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囊括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在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选择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教育内容,而小学体育的多样性,恰好为德育渗透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验证了寓德育于小学体育的科学性。
其次,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小学体育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能够让学生的身心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刺激,从而有助于学生积累良好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很多思想意识和观念,会在言行中或是活动参与的细节中表现出来,如果任课教师能够仔细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及时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发,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有效的加深理解和记忆。
最后,小学体育教学的系统性,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保障。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强化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而小学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则为这一点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体育教学贯彻小学教育的始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整个学习生活中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并且会有计划、有规律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这种系统性,有效的增加了德育内容和其他相关内容的渗透机会,从而使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也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的系统性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保障。
二、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虽然说体育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时,一定要注意遵循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所渗透的德育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注意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这样所开展的教育教学的内容,才能够真正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学生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起到良好的德育成效。
(二)差异性原则
体育任课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因成长环境、先天条件以及现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等而造成的个体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同样应注意关注这一点,注意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差异性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德育渗透方式和组织不同的德育渗透目的,以因材施教的方式,促进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体育任课教师应注意将德育所包含的各项内容和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要只重视一个方面而却忽视另外一个方面。例如:只重视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却忽视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或者是只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忽略了民主和法制教育等情况均是不正确的,只有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才能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取得小学体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分析
要实现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首先注意发挥体育任课教师的榜样作用。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而且很容易受到他人特别是任课教师等师长的影响。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注意发挥体育任课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不但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样也要注意以身示范,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仪态学问等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体育任课教师自己在示范时首先就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
另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要注意及时性的问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很多问题,都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任课教师不及时的抓住时机,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就会贻误最佳的教育时机,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为了取得理想的德育成效,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和引导,确保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立国.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5(09).[2] 邢树强.德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作用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5(03).[8]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009年学科德育论文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学科:体育 姓名:乔明华
单位:宝坻区方家庄镇胡宽中心校 电话:82440098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体现着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性。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是我们做教师的神圣职责。《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三项”基本任务之一。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
体育的本质是造就人,它不仅造就人的体质,同时也造就人的心灵。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进而促使个性和独特气质的形成。体育课是开设时间最长的学科,是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课程,可保证学生连续接受教育。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结合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一、通过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制度越明确,就越能行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体育课一般在户外进行,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在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而且要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在上课之前,我们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并且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
二、通过准备阶段的游戏,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游戏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变的方法,富有感染力的情节,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利用体育游戏活动,能收到练体又育心的双重教育效益。
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我们经常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任何一种身体运动项目都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游戏一般是以获得成功为目的,在游戏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成若干小集体,进行一些竞争性的游戏。有与同伴的竞争而获得成功,也有与自身竞争获得成功。既有身体方面的竞争,也有心理方面的竞争。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同时,体育游戏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调节能力,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在游戏过程中,能激发他们的求胜欲望,使之积极思考、顽强拼搏、勇于胜利。
三、在体育教学阶段进行德育渗透。
对学生进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是体育课教学阶段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
(一)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目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观看反映我们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像,收听广播等,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二)耐久跑教学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田径项目是体育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又苦又累,特别是在耐久跑教学中,部分同学更是感到心理发怵。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的指导外,还要对同学们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践意义的教育。从严要求,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启发同学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三)在器械体操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学习器械体操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感兴趣,但会碰到许多困难。因为器械体操的动作不是一两次课的观摩示范,就能掌握的,要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就要刻苦练习,付出艰辛的努力。例如:在练习器械时,有时练得很累,手掌会磨破流血,有时甚至会从器械上掉下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努力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四)在球类运动教学中德育教育
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五)在武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教材,而武术则是其中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高年级武术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一些拳、掌、踢腿等动作,课间有些同学闲着无事,动手操练起来,开始时你一拳我一脚,最后由于出手轻重不一打起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教育学生学习武术,首先是要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其次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祖国的保卫者,而不是为了打架斗殴,以强欺弱,因此,要告诫同学们,习武一定要有良好的武德。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霍元甲的“痛击洋人”等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体育结束阶段的德育渗透。
体育课的结束阶段要通过一系列放松的整理运动,使学生从一节课的大强度的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承受了相当的负荷,此时,我们还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教育他们做事要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善始善终,做事有始有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敬业精神。在体育课的教学结束阶段除了对本科的教学内容在技术上进行总结归纳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同时教育学生取人之长,克己之短,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总之,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渗透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以其理论说教难以到达的感召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效。我们应该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充分发挥体育课将智慧、体质、意志和道德品质溶为一体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锻炼。教师要把握好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地将体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