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 体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接受来自实践的活的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德育 课堂常规 思想品德 言传身教 进取 拼搏 锻炼 意志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加以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爱及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一系列的融合德育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下面,笔者就结合平时上课的一些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形成结合体育课本身的特点和组织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施行。
1、结合课堂规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规范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规范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德育要求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如,每堂课开始时的队列集合,下课之前的集中总结以及课堂中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就是很好的组织纪律性教育的阵地。通过这一些课堂规范,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在落实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学生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俗话说,生活处处皆学问。在我想来,体育也是处处皆学问啊。
4、结合教师言行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处于成长期,总是有样学样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那么,都有哪些可操作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慢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形成较为良好的思想品质。
3、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这样,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 例如:应教育学生,在篮球、足球比赛中,粗暴动作、危险动作都不应该出现,要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时机捕捉法。
教育者应关注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而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应立即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这些对提高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也是不无裨益的。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应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以期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影响。以激情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体育课的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体育教育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学校各学科必须将德育渗透到各自的教学活动中去,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活动为主,更有利于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的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也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内涵,还是实施的手段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的今天,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并且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奉行“教条主义”,整天捧着书本念语录,谁背得最熟谁的觉悟就最高,而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针对性、实效性、自主性地实施德育教育,一改以往生搬硬套的“条条”教育方法。十分强调学校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恰恰体育教学就是一个基本上以活动为主的学科,最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一、利用体育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现在学校施行新课程标准,体育课的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制定渗透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必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譬如:课本内的武术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这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我们通过练习可以强身健体,抵御外敌的侵略,而不是用来打架,打自己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团结、爱国的高尚情操。
又譬如我们在练习1000米、800米耐力跑时,要向学生讲清楚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极点”,大约什么时候会出现“极点”,要如何克服和利用“极点”这一正常生理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刻苦、持久等良好品质。
二、利用体育课常规渗透德育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开展,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上课的形式各种各样,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的上体育课的常规是不会变,不能丢掉的。
因此,我们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必须在教室里面上课,对学生提出上体育课的一系列要求,让学生了解上体育课要准备什么。如:体育委员的工作职责;班长的工作职责;小组长的工作职责。这样能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技巧,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有效地防止各种运动事故的发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
譬如:上体育课中集队的要求,要求学生1分钟要把队伍集好,而且在做到“快、静、齐”,分组轮换要30秒完成;上体育课一定要穿着运动服、运动鞋,指甲不能留得过长等。通过这些常规的教育,严明纪律,严格要求,达到爱生有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的高尚情操,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
三、利用体育课活动渗透德育
学校里体育活动非常多,级组之间,班级之间,小组之间,都经常进行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而这些活动正好渗透德育教育的最好载体。体育比赛要求参与者要按要求穿着服装,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公平,公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些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所倡导的内容。
如通过观看我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和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同场角逐,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勇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通过这些感人的情境,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另外,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充分展示他们的特长,尤其是那些被我们认为是“双差生”,在班上“无用”,批评多于表扬的学生,他们的精力过剩,好动,往往体育成绩较好,这样通过各种体育比赛,让他们参与集体的活动获取成绩,为班集体争光,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这些“差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这些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重拾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跟上班集体的队伍。显而易见,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有机地渗透德育,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并且,这些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对加强班级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要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有机地渗透德育,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建设。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铸造人格魅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时刻将学校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锻炼与育人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1]徐静娟.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2]朱建军.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3]李学璞.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J].甘肃教育.2005(9).[4]刘国中.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体育博览.2011(10).
第三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韦祥军
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诸方面相结合,形成全面教育体系的教学。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体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言谈举止、榜样作用,在教学中十分重要。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规范、娴熟的动作示范,配以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解,以优雅的行为、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正派的作风,行走坐卧等外在仪表和进步的思想、创新的意识等丰富的内涵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同时在教学中讲授一些有关体育明星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体育明星的敬佩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为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去学,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强健的体魄是未来参加祖国建设的本钱这一道理,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教师最吸引学生的是扼要的讲解、正确的示范、优美的动作、科学合理的方法及行之有效的辅导,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练
习过程中,学生不敢做的动作,教师要启发引导,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借助正确的预防和防护措施,在教师的保护下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学生不会做的动作,教师应手把手地教,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实际,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健康状况及其年龄特征,对动作完成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不能完成或做得不规范的学生,给予耐心的辅导。切忌挖苦、打击学生。要用自己健康的体魄、过硬的专业素质去影响、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体育课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进行,由于学生在教室里经过紧张的学习后,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当他们走上运动场时,会觉得精神焕发,加之活动范围较广,学生和教师直接接触的机会也最多。此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之谈心,多方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要带领学生到球场上,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去完成身体锻炼的任务。在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比如:酷暑中,教师所站的位置必须面对风口等,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学生会觉得教师在无形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帮助解决;有忧愁,要主动帮助排除,以“人梯”的精神培育学生,建立纯真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自觉和不自觉地受到教育,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青少年都有向往美好未来的愿望,都有为祖国贡献自己青春的使命感,都想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技能和道德风尚,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工作,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理想。祖国在召唤他们,社会在需要他们,教育他们不要虚度美好的青春年华,要加强学习,不辜负祖国的召唤,不辜负社会的需要。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要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才是体育这一独具特色的活动课所具有的特点。人们借助体育这一实践活动,能提高自身潜能和生存能力,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促进人自身体质和精神上的发展与完善,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的,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只要我们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篇: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头脑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侍岭初级中学王汉华
内容摘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这一论述,把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教育摆在了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现实针对性,明确了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运动技能、运动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德育工作的渗透,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关键词体育德育渗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更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从体育体育教学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德育的宣传窗口。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在课堂常规要求中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
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思想品质。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敢、机智、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通过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形成。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为学生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所以每位教师都应把贯彻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进行德育渗透。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论课教学中,体育教材也有鲜明的思想性。如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学因素,有日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的最好时机。在讲解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上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练意志品质;通过球类、田径项目,体育游戏等体育教材,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舞蹈、韵律操教学中的互相帮助、保护,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器材收拾,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等。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的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如通过课的任务、要求、目的的下达,以及讲解动作,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整队、队形变换与调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强化纪律观念;通过对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保护,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
共财物的思想;采用分组练习,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及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组织各种竞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投掷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守纪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通过结束部分小结讲评,结合表扬与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在体育课的整个组织教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必须精心协调、严密组织,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踏踏实实、不畏艰难的作风和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在学生课堂表现中进行德育渗透。体育课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与偶发事件多的特点,因而教学难度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良的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现象应进行批评,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纠正不良倾向,又有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表扬与批评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只
有坚持正面的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教学中,不仅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更要对有进步的后进生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歪风邪气,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借助榜样力量进行德育渗透。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如当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重振雄风凭中国人特有的志气,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时;当刘翔在奥运比赛中获得金牌时;当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为革命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获得强健体魄的信念,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榜样作用,每年全校都有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而体育积极分子也应占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这对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谈吐文明、衣着整洁,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这对
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体育教学中坚持德育教育,不仅能促进教学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还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在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必须长期坚持,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一抓到底,持之以恒;必须坚持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形象化、故事化的方法,结合教师自身经验让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只要能把握好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就能让德育这朵鲜花常开在孩子们的心中,从而成长为合格的公民。
第五篇: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它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且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依附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中。体育教师作国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导者,应努力提升体育教学与育人的能力,充分挖掘各运动项目中的德育元素,采取合理的组织教学,实现德育目标。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小学;
德育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相当重要地位,任何缺乏德育的学校教育都是不完备的。学校德育的教育形式体现在方方面面,除设有专门的德育处之外,德育还体现在每一个学科教学之中,可谓无处不有德育的渗透。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对身体的教育,其学科特征决定了它在德育教育中具备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条件及优势。挖掘体育教育中的德育价值及方法将有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完善学生的人格。1 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两大基本原则
体育教育虽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大阵地,但并非杂乱无章地随意进行德育灌输。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至少要遵循以下两大原则: 1.1 坚持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中渗透的原则
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虽然体育教育也有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目标,但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体育教学不可颠倒主次,一味地为了培养学生某一情感或品质而忽视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体育教学中的情感目标都是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中逐淅通过自身的体验而得以实现的。如果硬将德育的培养单独从体育教学中抽离出来,就尤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要分清主次,坚持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潜移默化的渗透。
1.2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原则
学生在不同的年齡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身心特点,这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规律,不容改变,只能去适应。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德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就不可忽视作为主体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例如,低年级小学生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时就应该顺应学生的这种情感特征,教育中多以正面教育为主。2 挖掘体育教材蕴含的德育元素
体育教材丰富多样,不同的教材内容给学习者带来的练习体验亦有差异。如田径对人的拼搏精神、顽强毅力等品质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篮球、足球对学生的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优于其他项目;体操对学生勇敢品质的培养有特殊的价值;体育游戏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很好的帮助……,这也决定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全面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有必要对各个运动项目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体验价值有针对性的了解。以便在该运动技能教学时,通过强化练习使学生获得该技能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的人格品质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发挥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如何将其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作用在学生身上则需要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对同一教材而言,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可能相去甚远。恰当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练习密度,而且也可以充分发挥体育教材的锻炼价值与教育价值。而不恰当的形式与方法则可能既浪费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小学武术教学时,集体练习与分组合作练习其所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集体练习可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分组合作练习则可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品质。小学篮球运球教学时,如采用游戏竞赛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所以体育教师在面对不同教材时,应结合教材本身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征,采用合理的组织与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德育教育目标。除体育课堂外,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课堂之外的年级、学校等体育竞赛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 提升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与能力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德育意识与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效果。比如耐久跑教学时,体育教师如能正确引导与激励学生克服跑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其不仅能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极好的锻炼。如果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引导或引导不当,则学生可能会偷懒甚至养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不良品质。为此,体育老师应该注重德育意识与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二个大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依赖于正常的体育教学,其主要是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渗透德育。体育教师只有将体育课上好,才有可能将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发挥出来。二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教书贵在育人,知识的学习可视为培养全面人才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对人的培养。体育教育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作为人的培养。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具备较好的育人能力,由此才能实现体育教育对人的培养的目的。5 充分利用体育规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则,规则的存在是运动参与者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较技较力的有力保证。它规定了游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只要你参与其中,你就必须遵守。从德育方面来看,体育规则毫无疑问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教育的最好资源与手段。它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学校制度、社会法律,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公平公正、不断超越的精神。当某一位学生能自觉地在体育规则下进行游戏,已经说明了该学生具备了某种品德。当有学生为了胜利而无视体育规则时,则需要利用体育规则对该学生进行教育,使其明白尊重对手、公平较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善河.浅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6(6):193-194.[2] 舒春梅.教书育人,润物无声-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好家长.艺体之窗,2014(6)[3] 张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德育功能的思考[J].新课程,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