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时间:2019-05-13 04: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第一篇: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教师读书笔记

沂水二中(北校区)

高三英语组

陈建英

新课堂是新时代下对教育的要求,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应该努力学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而《新课堂文化建设》这本书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教学素养”;“着重培养教师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这些恰合新时代下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它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师在教学中教学重心要转移。

教学重心要转移就是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学生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教学课程标准》所言“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当前的形式是:对“学生主体”谈得多,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从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以适应新课堂的要求,做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二、淡化教师教学中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中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对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的学法与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总之,教师应做好角色的转化,适应新时代性课表的要求,做新时代的具有新创性精神的教师。教师真正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人能独立思考的人。

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教师在教学就是备教材然后运用到教学中,然而一提做研究,我们很多老师就头疼,在他们看来,研究是专家的事,跟我们中小学教师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当学校提出做“研究型教师”的时,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抗拒或无所适从。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与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提高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离开了校本教科研,事根本不可能的。

一.作者严先元博士《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也许能够给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提供一点切切实实的帮助。本书总共分为十章,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四个方面展开叙述,并且中间穿插了诸多鲜活生动的教育实例,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觉得有理可依,体会真切真实,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学习与利用。

二.作者还对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归纳为以下几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教科研搞到最后往往成了形式主义,成为一种任务,或者是教师晋升评职称的依据。在书中,他给出了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三.作者认为就个人而言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因为,第一,“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第二,“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研究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随后,作者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讲解分析清晰明了,深入透彻。

通过阅读了《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我对“教育科研”不再那么畏惧,对“教育科研”也有了新的认识,使自己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总之一本好书是人受益匪浅,只有多读书,才能使人明智,跟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第二篇: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

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

沿滩中学 毛声祥

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随着课改的深入日显突出。因此,如何立足学校实际,扎实而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的支撑作用,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我形成了对校本研究几点肤浅的理解与体会。

首先,我觉得“校本研修”当下最需解决的就是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再好的出发点都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昨天,专家给我们讲了校本培训与校本研修的区别,他告诉我们校本研修较之校本培训,优势在于教师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校本活动的主体。那是不是叫法一换,就行了呢?细想,我们以前的校本培训,不也是校本研修的一种形式吗?但教师参与的热情又如何呢?消极研修、效率低下的又何尝之少呢?这样的研修不要也罢!教师的参与热情为何如此之低?我以为,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教师待遇及社会地位较低,在教育上再怎么卖力,也不会有理想的回报和太高的社会认同度,还不如“混”日子算了,有了这样的想法,消极研修也就理所当然了;二是,教师平时的工作压力就很大,再利用休息日进行低效的培训,当然不愿意;三是,我们传统的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创新。这种培训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让老师们在心理上抵制研修,甚至谈“研”色变。

校本研修最朴素的原则告诉我们,校本研修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直接导致教师消极研修的问题呢?我以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何为教师职业幸福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有人说,工资绩效了,教师不就幸福了嘛!是这样吗?不尽然!作为学校领导者,还需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用较高的办学品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境界学校是教师的第二家园,较高的办学品位能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境界。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认真拟定学校发展纲要,更新学校办学理念,确立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学校办学特色,2构建独特校园文化,并致力于让每位教师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校风,进取的教风,将会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教育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提供最肥沃的土壤。反过来说,教师也一定会以学校为荣,以职业为荣。

二、做一个合格的心理理疗师教师工作的对象及特点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工作的情绪,如烦躁、苦闷、紧张等,而一部分教师又不善于自我调节,长此以往,他们难免就会产生“玩世不恭”等消极的人生态度。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此时,学校领导者便是很好的心理理疗师,一是因为领导者的特殊身份,二是许多领导者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那就要善于学习了)。通过对老师的观察了解、促膝谈心,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并据此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减压、调节、学习,逐步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三、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建设者与宣传员许多教师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有时甚至让家长产生误解,进而造成家校关系的恶化。因此,学校每年

都要尽可能地开展几次家校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分享学校的办学

成绩,聆听教师爱岗敬业的事迹,并听听家长对学校的建议,让他们成为学校发

展中的一员。家长对学校了解了,对教师理解了,才会从正面去宣传学校,宣传

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才能逐步提高,幸福感才会不断增强。

四、让教师从自身的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感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苏小平

在“校本研修方案解读”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全面了解我们的研修现

状,才能更好做好今后的研修工作。我校目前校本研修方面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研修意识淡化,轻视了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真问题,不善于

在日常教学中捕捉一些值得研究的“三小”(小问题、小方法、小体会),所以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升学压力使教师缺乏做研修的耐心,部

分教师把校本研修异化为单纯的为职评写论文,而不是真正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探索真问题。三是学校过分强化年级组管理功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研组建设,导致研修氛围不够浓,同一学科之间三个年级缺少必要的沟通。四是部分教师专

业水平有待提高,忙于应付课堂教学,缺少研修的主动性,很少反思和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独到之处较少。基于以上几方3面问题,扎实推进校本研

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在研修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我认为教师之间的广泛而真诚的交流是提

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每个成员说说自己在单元教学

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供思想碰撞、形

成一股合力。教师之间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研修交流中学到他人的经验,激活自己的思维,引发教学

灵感,提高专业能力。

2、在研修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校本研修中有一个撬动教师成长的杠杆,那

就是反思。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通过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关注自己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己做法,并在和同事相互探讨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教师就教学

中的失误及教学中的困惑积极反思,力求探索出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学校

推荐的文章和书籍,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思辩能力。这不仅能让教师在校本研修

中受益,更让他们在平常教学中养成常反思的习惯,让教师在研修中体验成功快

乐。

3、在专家引领和自我内化中提高。吸取精华,吸收养料,改善自身课堂教

学行为,一直是学校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举措。学校要定期专门邀请教育专家到

校指导教学工作,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成长摇篮,教师真正成为校本研修主人。

当然,提高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主动性,我们还需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制度。

“纲举则目张”,当制度完善了,考核起来才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为校本

研修提供外驱力。同时,我们还要在研修形式下功夫,增强研修形式的多样性、互动性、情趣味。另外,我们还需要精心挑选校本研修的内容,完全可以结合地

域特点、学校特色以及教师需求准备一些本土化、草根化的研修内容,使教师便

于研修,乐于研修。

第三篇: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做个好老师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读完了《今天怎样做老师》,今天怎么做教师?感触颇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被世人赋予的比喻会比“老师”这个职业来得多:“园丁”,“蜡烛”,“领路人”,“导航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可能是对老师最感慨,也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了。老师老师,你有怎样的教学水平和师德行风,在积极倡导师德建设的今天,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小学老师在这支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是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也许,在许多人眼里,我们只是一群“小萝卜头”而已,其实,我们肩头的担子,不会比中学老师来得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甚于他们。都说做老师难,做小学老师更难,做一个校长信任、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小学老师更是是难上加难!这一切的一切,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一个好老师!好老师就该有好老师的标准,接下来,我就谈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

首先,一个好老师,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也许你在踏进这个领域的时候有着许多的无奈与反感,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既然你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抛却之前的种种因素,全心全意热爱它!你会从中发现,这份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含辛茹苦,还有辛苦背后收获的那份喜悦。当孩子露着漂亮的笑脸,甜甜地喊着你“老师”,张开双臂扑向你的时候,你的体会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一个好老师,要做到有“十心”。接待家长要热心,教育学生要耐心,教育工作要精心,教育活动要专心,上班工作要安心,完成任务要齐心,学习他人要虚心,帮助别人要诚心,对待事业要全心!只要把这“十心”一一做到位了,那么也就是离好老师又迈进了一大步!

再次,一个好老师,要有化压力为动力的勇气与决心。曾经有人这样问我:做一名小学老师,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你真的开心吗?我的回答是这样的:面对来自校长室无穷无尽的压力,我是无奈的,因为要做到完美不容易!面对家长们满腹牢骚的发泄,我是难过的,因为付出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可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又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是一群可爱的天使!问我的人说:那不是很矛盾吗?我说:因为我会把压力化为动力啊!确实,当我被各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想过要逃,可逃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怎样与压力作斗争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我把这些所谓的压力统统看作是鞭策自己的一种动力,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正因为有了这份勇气与决心,才让我有了收获的喜悦!

最后,一个好老师,应该是爱每一个孩子的。记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因为爱,所以爱》,我把它引用到了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感觉很贴切。大家都说,老师吃的是良心饭,我认为一点都不错。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教育好这样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及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一些事情:一年级孩子不会吃饭,老师一口一口喂;孩子尿湿裤子,老师帮他换洗;孩子感冒发烧,老师帮他量体温,喂药;孩子午睡起床,老师又帮他穿衣叠被;孩子学不会本领,老师手把手儿教;孩子做错事,老师又和风细雨地进行说理教育;孩子晚来接,老师更是把他护送回家。虽然这些琐事看似保姆做的,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老师爱孩子的那颗心。

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选择了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我要倾注我的心血给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田去耕耘我的青春与年华,去播种我的智慧与希望;,实现我的理想,向好老师迈进,争做一个好老师!

东胜三小胡晓峰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四篇: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王译婕

品读《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是一个很偶然的机遇。由于本学期是我第一次独立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我心里一直都在敲边鼓,可能是对自己的没有信心,也可能是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毫无预知。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我拨通了我以前班主任的电话,想请她为我指点迷津。她没有对我说太多,只是说了句:“今天怎样做教师?”本来我是以为这是她对我的问题,没想到她说:“等你阅读完了这本书,你再打给我。”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是许多人都在探索的问题。是啊,在当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确实是挺不容易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我认为教师的成就感--“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也是无人能及的,教师的价值是永恒的。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心中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形象呢?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让学生爱上你

只有让学生爱上你,他才会去爱上你所教的这门课程。老师的个性魅力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老师在面对学生时,首先要做的事是去思考如何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心灵。用他们的思维去考虑你的教学。

(一)平等是交流沟通的前提

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他们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捉摸。在从教的半年里,我发觉,应与他们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交流中可增进彼此的友谊。当然,这些是基于老师的努力的。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关爱他们,并让他们去理解,懂得你的爱。让他们去感恩的活着。记得刚开学的时候,由于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寄宿,毫无经验,面对首次离开父母,他们有很多的不适应和不情愿。哭泣,打闹,嘶喊的状况每天都屡见不鲜,再加上我还没有成家,他们对父母的那份不舍还有父母对他们的依恋,我并不是能全然体会。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我肯走进他们的心,他们不会将大门紧闭。于是我开始针对我们班一个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开始,关心她的起起落落。起初,她并不太接受我的“友好”,但我放下老师的架子,低头弯腰伏在她的身旁,语重心长的询问着她的家庭,她的过去。慢慢她开始张嘴说话了,又讲了几句,她开始主动告诉我她哭泣的原因,她说:“王老师,其实我不是想爷爷奶奶,我难过的是昨天爷爷奶奶看到下雨,怕我冷,特意晚上给我送来了衣服,但是他们没有进来,只给了宿舍老师,我伤心的是为什么爷爷奶奶不肯见我一面就离开了„”哽咽的声音从我耳边一直穿透进我心里,不仅是她眼泪汪汪,我的眼圈也红了。但我很快整理好心情,因为我知道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告诉她:“孩子,你很爱爷爷奶奶对吗?他们在家照顾年幼的妹妹,如果你心疼他们,爱他们,你就应该快快长大,分担爷爷奶奶的辛劳,在学校学好知识,回家教会妹妹,让妹妹不必再成为爷爷奶奶的负担,让他们早早享清福„”就这样,我们聊了整整一节课。有了那次沟通,其他孩子也开始和我交流,我们相互倾听。在主动去接近学生的过程中,我从他们身上获得了更多的感悟。

(二)坦诚是理解尊重的基础

教师也有自己的不足,当发现了自己有什么不当时勇于面对,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让他们知道你在以身作则——敢于面对错误。并且还可以不断的激励你去充实自己。每当有学生问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时,我总会抱歉地说:

“我帮你去查吧”,学生也会给我一个善意的微笑。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不断的“自省”,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自己的得失。一年级的孩子比起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已经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自尊心也大大增强,上课没有以前活跃,生怕会答错误引来老师和同学的耻笑。这就需要老师多在实践中摸索,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第一周上课,我让学生读汉语拼音,全体学生齐刷刷的低下头,甚至下午上课,有的孩子已经打上了呼噜。那时,我非常气愤就取消了原来的教学内容,上了自习课。坐在教室前面,看着他们垂头丧气的表情,我的心里非常懊恼。有学生的原因,我的责任也不可推卸。于是我给他们写了一段言词恳切地致歉信,表达了我的歉意,同时也殷切的希望他们能抛开一切顾虑,投入到生动的课堂中。当我对他们说“老师很难过,我的语文课堂不能成为你们快乐的海洋,而成为你们睡觉的温床,是我做的不够。”时,孩子们都红了眼圈。我相信,那是自责与感激的泪水。第二天开始,孩子们不再沉默。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参与热情。

(三)爱心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的关注与爱,特别是那些对于学习反映较慢的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通常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那些学习不上进的学生身上,用眼神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不放弃自己。我常对他们说“我是作为你们的一份子共同存在于这个课堂上的,所以我不会放弃你们任何一个人。”而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平等、公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拿成绩去评价他们。不要苛求,只需尽力而为。我们在需要成绩同时更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这也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成绩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检验能力的手段,关键是享受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没有成绩排名的高压下学习,才能学得自主、自由、自信,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才能避免高耗低能的效果和高分低能的结果。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爱上你,是基于老师的真心付出。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关爱每一颗渴望关注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你师长般的爱惜,慈母般的问候,朋友式的信任,知己一样的感动。那会让你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语文老师。

其次,能力是身为人师的根本

一个老师,除了具备和学生沟通交流和平等相处的素质以外,更重要的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用知识去感召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熏陶之下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他做一个有一技之长,有学识的人。

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的激励自己去学习,拓宽视野,做一个有丰富学识的人。这个世界上没有全才,但我们可以不断地向全才靠拢。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老师必须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所以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不仅要钻研本学科的内容,还要涉猎其它科目的知识。在这些科目中心理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只有你涉猎的知识多元化,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迸射出思想的火花。正式进入小学生活,很多孩子不能摆脱以前依赖父母,在家“唯我独尊”的生活。许多孩子随便拿别人东西,乱翻别人书箱的毛病比比皆是。当我问及他们为什摸别人东西时,他们一个个无所谓的样子实在叫我生气。但我及时抚平了情绪,提醒自己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针对有类似情况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可以取阅。经过两周的练习,他们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最后,激情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

就教知识而言呢,它是一个相对乏味的过程。但是教育应该是比教知识更宽泛的一个范围。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对教师来说是一门学问。所以教师的态度很关键。做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对自己所任科目的探

索很重要。所以学生呼唤激情的教育,教育更是需要有激情的教学。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语文素养,他还应该是一个“演员”。用他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时而奔放、时而沉静;有时感叹人物的悲惨泪流满面、有时会变成激情澎湃的演说家、有是还会成为哀怨的诗人。早上晨读教授《少年中国说》时,我将教师的深情朗读作为处理教材的一个手段,在给学生讲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之后,用深情的语言导入然后朗诵文章,全班同学屏气凝神,跟着我一起吟诵起来。我读完之后心里异常激动,我看到有的学生朗读时也是慷慨激昂。此刻,我们和作者的距离是那么的亲近。接下来孩子们的朗读也是深情并茂。一种感动、温暖在我、作者和孩子们中间传递着。老师所有的表现是基于语言的魅力所在。学生在感受你多重角色变化时,潜移默化的去关注汉语的魅力。这样地情景会激发他们读书创作的欲望,在自己的探索中去感受语文世界的奇妙,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

读书对于我而言,可以扩展视野,武装思想。可以不用唇舌交流,不用强词夺理。书里的知识,风景,思想精髓全部收进脑子。俗话说: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到达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这就是我认为,读书所能带给我的直观感受。而书,对于学生来说——是前人智慧、经验的结晶。读书,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人类数千年成就,使得学生有可能“站在巨人肩上”,成为令人瞩目的成功者。乐于阅读,善于阅读正是成功者重要的品质。因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以我比较了解读书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低年级课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所以说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科学的思考方法,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出发,研究、探讨、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强烈的兴趣引导下,让学生“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不断求得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面的许多名言让刚步入讲台的我受益匪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奉劝年轻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而从教学相长的角度来说,不光教师要读书,更应该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多读书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课堂教学启而不发。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或在教室里创办图书角,效果都很好。随着办学条件的成熟,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可供使用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真正成为书香校园,让优秀的书籍带领学生健康成长。而读书对于我在工作上最大的帮助就是,读书就好比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另外每周的读书课,也是我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良好渠道。每周二下午的第一节都是读书课,孩子们最期盼、最兴奋的时刻。每周我都会挑选本周进步最大的学生,选取他喜欢的一类书籍,然后由我读给学生们听。起初总是那一两个同学有机会选择书籍,但是后来,这种形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想自主选择阅读书目的欲望和兴趣,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从上课,还是作业,甚

至课间休息的纪律,孩子们都有了明显进步,从而选择书籍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孩子们的兴趣不同,阅读的书籍种类也就不断增加。他们的读书兴趣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日渐浓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识字量得到了提升,从读书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学习知识,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孩子们体会到的学习真谛。

所以说教书乃育人之本也。在教师这个职业上让我对人生、人性、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相信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自己会有不俗的收获:那就是来自于追寻生命本真过程的体验和享受。感谢《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更加体会教书育人的真谛和使命。

第五篇: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教师怎样爱学生

教师爱学生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以至于衡量教师的工作成败也把它选作了重要标准之一。王晓春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付出的爱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因此一味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给予极大的爱是不对的。”我从心底赞成这个观点。说实在的,要我去给每一个学生均等的爱是做不到的,对成绩好或听话的学生,可能要多点;对那种既成绩很差,又调皮惹事的学生从心底是不大喜欢甚至讨厌他们,也曾试着去改变自己的看法,可是很难,也许是人之常情吧!王晓春老师说:“对学生来说,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这一点我自认为还是做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既有的“师道尊严”只一味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在新型师生的关系中,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当然也包含师生要相互尊重。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尊重独立,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当然这点都做不到,那就无从谈教学的成败了。看来教师对学生的爱,说穿了就是“尊重学生”这四个字。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就不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之一。当我们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因为急功近利而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第二,教师“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不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有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让学生做大量的作业、试卷,在学生已经喘不过气了,教师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歧视、课业惩罚、肉体惩罚等相继出现。这样的话,只会日益强化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而把学习当作苦差事。第三,教师“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也不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范围是针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对部分人。品学兼优的学生,不消说很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而如今“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 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也成了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抓住了这两头,就容易忽视中间层次学生这一头,他们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学习成绩一般,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因此也容易被老师忽略。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

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身上的“亮色”。

下载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在读完了《今天怎样做老师》,感触颇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被世人赋予的比喻会比“老师”这个职业来得多:“园丁”,“蜡烛”,“领路人”,“导......

    读《怎样做创新教师》有感

    读《怎样做创新教师》有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无论是做什么,只要感兴趣,就有主动性,就会事半功倍,善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正如......

    读《教师怎样做研究》有感(样例5)

    读刘旭《教师这样做研究》有感 双流县西航港小学赵兴蓉 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者,在平时的科研课题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听说要做课题研究,很多老师就有了畏难情......

    读《怎样做小学教师》有感

    读《怎样做小学教师》有感 榆树学校七年组 陈成海 在读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之后,我利用假期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怎样做小学教师》和《陈鹤琴......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群惠小学蔡雅玲我是一位参加工作已9年的青年教师,2008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但是对于怎样搞课题研究我心里一直没有底。可偏偏在此时,学校又安......

    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叙事研究

    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 一、叙事研究的内涵 叙事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所谓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

    怎样做研究

    怎样做研究 几年前,我写了一套胶片,题目是《怎样做研究》,多次在实验室内部给学生们做报告,也曾对外讲过一次,听众反应良好。也有网友读过这套胶片,给我来 信称有所收获。然而,胶......

    怎样做比较研究

    怎样做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一种针对个案研究而言的研究方式。当个案研究无法显示出研究者的立场和意图时,研究者往往采用比较研究的方式来给自己的研究对象提供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