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听课反思
这次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两天的“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此之前,对于千课万人的活动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无缘到现场进行近距离地一览各位名师的风采。参加了这个活动以后,才感受到活动的壮观,40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将偌大的逸夫体育馆挤得水泄不通,会场里别具一格的布置,更增添了小学数学的教研浓浓氛围。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中,总共听了十三节课,其中包括低段的张莉老师的《秒的认识》,名师黄继华的《24时计时法》、杭州名师丁杭缨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毕宏辉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钱金铎老师的《解决问题》,吴正宪老师的《有趣的搭配》等,也包括高段的俞正强老师的别具一格的设计《生活中的比》、刘松老师的《众数》、郑桂元老师的《观察范围》、张德强老师的《找次品》、徐卫国老师《中位数》以及罗明亮老师的《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等。
本次听课,给工作才不久的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获益匪浅。其中有以下几点,让我感受深刻:
一、简约、平实的数学课堂也不乏数学味
出了少量的课件投影(为了必要的直观——如数数,和为了高效的展示例题,习题),很多老师的课上所用的媒体手段可以说很“传统:只是板书,计数器等。我想着也是一种环保意义上的“生态”——追求简约,平实,使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这并不妨碍教学目标的有效打成。特别是丁杭缨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把计数器作为从直观到抽象之间过渡的一个有效中介(如:图示“满十捆:——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犹如:图示小棒根数——计数器上表示数——黑板上写数,理解数位,“0”的“占位”作用等),取得很好的效果。
吴正宪老师的《有趣的搭配》,一改常规的课件教学方式,给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自主地画一画等方式,探索三件上衣和两条裤子的搭配。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呈现在投影上,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打成有效的教学成果。整节课,几张白纸,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五个教具卡片,形成了一堂让老师们的掌声经久不断的精彩课堂。
同样来自福建的罗鸣亮老师的《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仅仅利用几张数字卡片,一个数位表,将课堂呈现地丰富多彩,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学生学得扎实。
二、扬个人之长,展现各自魅力
本次参与课堂教学的老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有名的教育一线的教师。他们中间有的是全国数学课堂教学大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有的是在数学教学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特级教师等。这些老师的共同特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各个课堂演绎得精彩纷呈。在引入方式上,《观察的范围》以成语故事导入,提示了目标与重点;《合理安排时间》又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由平和的交流导入,直入课题自然流畅。此外,郑桂元老师以自己的名字特点为引子,有意识在课前交流时记住几位学生的名字,因而在上课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中,不同的老师又呈现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来自宁波爱菊艺校的张莉老师,以她娓娓动听的口吻,不紧不慢的节奏,亲切温柔的娇态,将一节原本枯燥的《秒的认识》一课上得有趣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张老师的合理安排下显得张弛有度,教学节奏平稳有序。黄继华老师的《24时计时法》,以独特的幽默的教学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整节课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吴正宪老师的《有趣的搭配》一课,则充分显示了吴老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吴老师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说,敢做,还破例地让学生坐在讲台前的地毯上上课,拉近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正是这样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深深记住了这个亲切的吴老师,直到下课,孩子们还久久不愿离去。
三、灵动的课堂中探究数学的本质属性
数学的本质是释疑解惑,学会思考问题,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对话中药多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同学,学习内容质疑。在《生活中的比》一课中,俞老师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思考“数学中的比“与”生活中的比”的区别。在师生对话中,逐渐明晰生活中的比有可能是差比,有可能是倍比;在对话中,学生发现倍比都有一个标准,就是有“一份量”,而差比不一定有。在对话中,学生了解到差比的发展趋势是加减关系,而倍比是成倍增长或缩小的,其内在关系不变„„在这一组组的“双向”对话,互动中,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间的差异,真实地展现了学生认知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本质属性的过程。这样的对话,实现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最终使学生的认识和感悟,思考得到不断的深化。
短短的两天培训,是自己一次难得的成长的经历。感谢千课万人,感谢睿智的师者!
第二篇:2012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追寻理想的课堂---观13、14日课堂教学有感
13日、14日,整整两天的学习,我们一共观摩了15堂数学课。这15堂课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每堂课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一位在舞台上执教的老师,都是那么敬业、那么认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采以及他们对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
唐彩斌老师,理性、深刻、丰富,关注数学思维,几何画板的应用更是令课堂增光添彩;吴正宪老师,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交流、对话、反思,丰富灵动的教学策略令观众折服;丁杭缨老师,清新、真实、自然,素材新颖敢于创新;赵海峰老师,充满灵气,激情四溢,整堂课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朱伟森老师,不疾不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张莉老师,语言清晰,层层深入,注重让学生说理;徐卫兵老师,教学形式多样,资源丰富,轻松流畅;华应龙老师,博学多才,独具慧眼,思维敏锐,教学生学会思考、拥有力量;刘伟男老师,设计精妙,传递智慧,让人体会到“人脑高于电脑”;郑桂元老师,思路清晰,有条有理,与学生真诚互动;刘延革老师,拥有非凡的语言能力,教学设计匠心独具,引导学生掌握策略二席争光老师,开朗幽默,调控课堂能力超群,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朱德江老师,聪明睿智,关注学生,课堂内容简约但细致而深入;徐文艳老师,温柔漂亮充满魅力,从容演绎着一般老师极少公开的教学内容;孙贵合老师,浑身充满张力,教学设计精巧、层层剥开、关注细节。。。
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同时。每一位老师的教学,都引发我深深的思考。限于篇幅关系,这里我仅就我们课评团队里争论较多的几个小问题谈我的一些观点,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从三堂概率课看数学课“教什么”? 两天里共有三位老师执教第二学段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可是他们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非常遗憾,我并不知道他们设计背后各自的思考是什么,只能靠自己揣摩,所以有可能说得不对,敬请原谅。
仔细对比他们的教学设计,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赵海峰老师设计了概率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可能性的大小:而郑桂元老师和席争光老师主要是通过图片情境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可能性的大小。换句话说,郑老师和席老师仅仅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概率,而赵海峰老师不但让学生会用分数表示概率,还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分数所刻意义。基于此,在我看来,只有赵海峰老师的课才真正的“概率教学”,而另外两节课,只能说是止步于“认识分数”的练课。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概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随机思想”,“随机思想”如何建立? 我想一定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活动,才能慢’}曼地体会和积累。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步当然要掌握怎样用分数来表示概率,这个分数是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并不依赖于实验。但要得到这个分数一点也不难,有老师曾在更低的年级做过调查,低年级学生只要具备最简单的分数基础知识,就能很准确地写出这个分数;可难就难在: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个分数作为概率时究竟意味着什么?体会这个分数在表达可能性大小时所蕴含的特殊意义,是学生难以逾越的障碍,也是概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既要体会到: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之前结果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只要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就一定能找到稳定的规律,而这个分数,就是用来刻画这个规律的;另一方面,学生又要认识到:随机事件即使存在着这种稳定的规律,可每次实验结果都是偶然的,因此并不是所有实验都符合这个“分数”,只有在试验次数足够多的时候,从趋势上看才会越来越接近这个“分数”,这就是“理论概率”和“实验频率”的差别。
对于小学生来讲,这样的随机思想实在是太抽象了!没有一定量的实验活动,没有深刻入微的分析体会,学生是不可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的。赵海峰老师尝试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频率”和“概率”的这种关系,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已经有很不错的效果了。
可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新修订的课标已经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一内容上移到了第三学段。这几节课的实践再次证明,课标做出这样的修订,应该是一个英明的决定,是完全符合小学的认知水平的。如果特级老师都难以体会找节课应该“教什么”,那我们普通老师就更加难以把握这个内容了。据此,张良朋老师认为:两位老师一定是事先预料到“随机思想”这个目标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特意地规避了这些问题。但若如此,他们为什么还选这个内容来上呢? 多么希望能和两位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仔细听一听他们的想法。
二、如何真正实现“基于学生”的教学? 真正实现“基于学生”的教学真的很不容易。以丁杭缨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一课为例,她这节课颇有创新,其中一些新颖的小片段也引发了我们热烈的讨论。可在这些环节中,为什么学生感到那样困难呢? 片段一:让学生在数轴上用点表示分数二分之一。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据说还是二年级学生。
(1)从前面的面积模型突然变成数线的模型,而且还不是用数线上的“段”表示,而是要求用“点”表示,这样的抽象程度太快了,二年级学生能理解吗?(2)前面的整体“1"都是完整明确的,而现在整体“1”还要学生自己去找。(因数轴上出现了1、2等多个数据和线段。)
(3)老师说的是“找出它的二分之一”,并没有明确指出”它“是谁,学生本就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片段二:一半的一半用什么分数表示?(正方形图略)生答:贵、告、1.25%.幸··„老师却让学生统一答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1份是它的。”请问为什么不能用其它那些数来表示?老师又没有规定以谁为整体,那学生不能自己选择单位吗?我看学生全是对的,每个数都有道理。
片段三:长方形图片可以代替分蛋糕吗?为什么? 为什么学生很难认同用长方形图片代替分圆形蛋糕?因为创门之间的不同太多了!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材质用途等等都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所表示的部分和它所处的整体间的“关系”相同。可是,这么抽象的“关系”的理解,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到位了吗?如果前面学生没有到位,那么此处感到困难是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两天共巧节观摩课,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我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们何时能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怎样超越数学真正关注“人的发展”?··„可是,不能再写了。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拥有华应龙老师那样超凡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因为,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就能拥有力量。
也许,我憧憬的只是一种教育的理想。理想永远在我们的前方,因此,我们才需要不断地追寻。
第三篇:数学千课万人听课反思
于无声处见有声
——观刘武华老师《乘法分配律》有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上好一节数学课,既需要生动,也需要深刻。生动是对学生特点而言,深刻是对学科特点而言。可要上得‘生动’,就必须了解学生,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学生具体形象的心理特点之间架设桥梁;而课要上得‘深刻’,就必须理解数学,不断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刘老师的登场并不华丽,但是却无法遮掩他的亮丽。刘老师一登台就上台写了一个3,问学生你们认识吗?学生一口同声说是3,接着他有连续写了五个3,逐个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个数吗?在此期间,每个学生回答完成,刘老师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学生‘你真棒’,‘真聪明’,‘真厉害’,‘太棒了’,学生在声声表扬中,情绪非常高涨,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然后又写了五个3和一个3,在次期间也不忘夸奖学生。
刘老师在接下来的课中,也不失幽默,他请学生自己朗读算式,然后又用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接着请学生模仿表演,同学们都表演的非常好。学生在读得过程中创设了很多独特的动作,是课堂既生动又不失生动。
刘老师请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自己表演,同时也能根据课堂突发情况有效的利用教育契机,非常好的实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
“跳一跳,摘苹果”,教学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一位学生才有自由自主的空间,刘老师为“学导”做了很好的典范。没有成功的喜悦,怎能有创新的欲望。刘老师的联系设计蕴含深意,引人入胜。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变式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将数学知识的研究从课本引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生活气息;既有开放性联系,又有拓展提高的联系,渗透了归纳,演绎的思想,教会学生辩证的看问题,是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美感,感受到自己今天最美丽。
本次千课万人的活动,让我学习着,感受着各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心情非常激动。学习后我萌生出对数学的一种理解,那就是数学教学追求一种境界,一种心在天而行于地的教学境界。这是一种登高望远、脚踏实地的境界,这种境界由数学固有的魅力所定。有了这种境界,课堂定能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篇:2012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2012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南康市第六小学蔡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阳光明媚,桃红柳绿的季节,我有幸来到这样一个令人们所向往的美丽城市——杭州;来到众多莘莘学子梦想的天堂——浙江大学。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享受美丽风景的同时,更让我享受的是名师课堂,享受“千课万人”的魅力。
在短短的四天观摩学习中,我们走进名师,走进名师的课堂。一堂堂激情四射、精彩无比的示范课;一场场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的报告;一次次思维碰撞、火花绽放的互动点评;都让我深有感触,大开眼界,让我的心灵一次次震撼,让我这样的年轻教师美美地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在为期四天的观摩学习中,总共听了29节示范课,其中包括唐彩斌老师的《平行与垂直》,吴正宪老师的《重叠》,杭州名师丁杭缨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赵海峰老师的《可能性》,朱伟森老师的《图形中的规律》,张莉老师的《解决问题》,江苏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的《认识比》,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的《猜想之后》,刘伟男老师的《计数器的使用》,郑桂元老师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刘延革老师的《转化解决问题》,席争光老师的《可能性的大小》,著名特级教师朱德江的《平行》,来自上海的美女老师徐文艳的《多位数认识的整理和复习》„„等等。这些课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每堂课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一位在舞台上执教的老师,都是那么敬业、那么认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采以及他们对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
唐彩斌老师,理性、深刻、丰富,关注数学思维,几何画板的应用更是令课堂增光添彩;吴正宪老师,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交流、对话、反思,丰富灵动的教学策略令观众折服;丁杭缨老师,清新、真实、自然,素材新颖敢于创新;赵海峰老师,充满灵气,激情四溢,整堂课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朱伟森老师,不疾不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张莉老师,语言清晰,层层深入,注重让学生说理;徐卫兵老师,教学形式多样,资源丰富,轻松流畅;华应龙老师,博学多才,独具慧眼,思维敏锐,教学生学会思考、拥有力量;刘伟男老师,设计精妙,传递智慧,让人体会到“人脑高于电脑”;郑桂元老师,思路清晰,有条有理,与学生真诚互动;刘延革老师,拥有非凡的语言能力,教学设计匠心独具,引导学生掌握策略;席争光老师,开朗幽默,调控课堂能力超群,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朱德江老师,聪明睿智,关注学生,课堂内容简约但细致而深入;徐文艳老师,温柔漂亮充满魅力,从容演绎着一般老师极少公开的教学内容;孙
1贵合老师,浑身充满张力,教学设计精巧、层层剥开、关注细节„„
经过这样一次观摩学习终于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有更深一层地理解了:那就是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中让学生得到智慧,让老师智慧成长;让学生智慧地学,教师智慧地教,师生在生成中智慧得到成长,享受过程中的精彩。
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课,觉得他们的课犹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大师”就是“大师”,真是与众不同。这些大师们幽默、睿智的语言让人折服;让人听了为之感动!大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一、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
吴正宪老师的这节《重叠问题》,以充满人文气息的交流对话、丰富灵动的教学策略见长。课堂上,吴老师胸怀学生、心存数学,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营造了真正安全的课堂氛围,引领着学生和学生深入地对话。
以下片段让我记忆深刻—
(师生一起讨论解决“课外小组人数问题”。
师:有没有想法不一样的同学?
生1:(5+9)-2=12(人)
生(几个学生喊):错!
生1:有什么问题?
生2:有两人两组都参加了,还要加上他们!是14!
(学生中出现两种意见:14和12。吴老师组织学生举手表态,同意12和14的分别举手,还有两种都不同意的。)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3: 5哪里来的?9哪里来的?2哪里来的?
师:问得真好!请你解答。
生1:5是语文组的人数,9是数学组的人数„„
师:谁能提问越来越深刻?
生4:为什么还要减2?
生1:5和9里面重复算了4号和5号同学,所以要减去那一次多余的。听懂了没?
生4:听懂了。
师:学习就是这样,你说说,我说说,慢慢就懂了。
生5:我还提个问题---其实不用加括号的!
师:(手指生1)你问他
生5:你加括号干什么?
。。。
这些的交流过程使我们听课者禁不住会心地笑起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提出:“(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教会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今天这节课,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高明的“顾问”。当课堂出现“14“和”12”两种声音时,老师没有急于介入做出评价,奉献“真理”,而是及时抓住生成的矛盾,把双方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了一场生生互动的对话。像这样的对话和交流,课堂里还有很多,包括课堂最后吴老师引领学生“回头看”—---今天你学了什么?谁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方法能解决你后面提出的问题吗?„„整堂课,吴老师营造了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对话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们纷纷敞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参与到了对话中。
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中,教师透过让学生自主解题,发展出多元的解题,再由学生自行说明解释,经由课堂内的讨论与沟通,最后形成数学算理的共识,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解决问题的数学教育目标。
这是老师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没有限制的自主开放空间下,自然产生多元的解题方法,当这种让学生透过表达、沟通与讲道理的学习方式,形成数学课的一种模式时,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更加清楚明白,就构成了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总而言之,老师在本节课充分做到以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整堂课中可以感受学生童言中隐含着的数学意义的浮现,非常令人赞许。
二、大课堂,大智慧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来自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猜想之后》给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有人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学习其实就是很简单,就是猜想,猜错了再想。错误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它,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去掌握数学的思想的本质和概念,达到辩证与统一的关系。
华老师的课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而又豁然开朗的一种感觉。特别是在这节课中,华老师注重“错误观点”,他的那句“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每一句都能感受到是华老师亲身体验到的真理。很多学生眼里的差错代表的是失败、耻辱,他们担心上课发言出错受同学歧视,这种情况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占比例越大。华应龙老师说:正确的,可能只
是模仿;错误的可能是创新。我想也许只有孩子在思考时才会有这种创新。华老师还说:只有精心预设了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差错,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才会有机会享受生成的差错。我想对待学生的差错自己不光要有精心的预设,还要在学生生成错误的同时去运用它。这也就需要在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能着眼于是对还是错,而是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本节课华老师出示一个错误的例子:
25.3×4.2=(25+0.3)×(4+0.2)
=25×4+0.2×0.3=100+0.06
=100.06
让学生去分析这么解到底对不对。
在错误中又出示25.3+4.2=(25+0.3)+(4+0.2)=29.5这样形式的加分运算。
让学生在正确和错误中学会迁移和辨析。学生通过主动计算发现其实25.2×4.3应该等于106.26,而原题则为100.06,那么少去的6.2去哪里了呢?这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猜想。
师:小数加法这么做为什么对?小数乘法为什么会错呢?
0.2
接下来华老师出示
实25.3×4.2
=25×4+25×0.2+0.3×4+0.3×0.2=106.26,这里通过几何图形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错误的原因,验证了学生刚才的猜想。
猜想-验证,然后到实际运用,这样三步走的过程,一气呵成!接下来的卖葱的故事更是将知识升华到顶点。故事大致内容:一大爷卖葱12元/千克,一个人买15千克,但是买葱人要将葱白跟葱绿分开买,葱白9元/千克买10千克,葱绿3元/千克买5千克,大爷卖了以后,算了一下发现自己亏了,为什么? 学生猜想-验证:15×12=(10+5)×(9+3)≠10×9+5×3,因为无论葱白还是葱绿都是按12元每千克卖的,不能按顾客那样的方式去卖。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拓宽了,发现了问题根本所在。
在这些这个探索过程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25 0.3,从长方形的面积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计算4个长方形的面积发现,其
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不断渗透数学猜想的思想。在验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验证三种解决方式:举例子、讲道理、走老路,简单地概括和梳理,在课堂中学生真正的体会这种思想并且贯彻得非常深入,足见华老师的多年的深厚功底带给我无比的震撼和感悟。
三、涤荡学生思维的教学
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在《探究计算中的规律》一节课的教学中,利用4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在整堂课中,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只是数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比知识和结论更有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钟麒生老师的《认识四边形》之后,在我心里一直存在的“数学课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这个问题突然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像钟老师所追求的那样,不必过分华丽和热烈,而是更崇尚静悄悄的,但学生思维却在激烈地“运动”着的课堂。正是:“数学教师的天职乃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在这样的理念下,钟老师呈现给了我们一堂朴实、简练但却具有浓浓数学味的课堂。首先,教师开门见山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第二个环节中,钟老师以“找朋友”为抓手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四边形的特点。最后,结合动手操作,钟老师抛出三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结束一问:“如果下节课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你会从哪里入手来研究?”将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向课外。整个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钟老师的教学精髓——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本次学习观摩活动中所有的授课教师无不在践行着这样一句话:“蜂蜜是蜜蜂自己酿造的,老师要学养蜂人,把学生带到有花蜜的地方,其他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就可以了。”我想这也是所有参加观摩学习的教师最值得学习的,也是今后最应该做的!
第五篇:听“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
[听“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 此次杭州之行,总觉得脑子里装得满满当当,却总理不出个条条框框,心里恍恍惚惚的,说体会,说收获,谈不上,只留下一些只字片语,听“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下面就谈谈此次杭州听课之行的一点琐忆。
一、返蹼归真,让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千课万人”这个活动是国家级的教研活动,它所体现的“生本课堂”将引领了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从这次活动,让我隐隐地看到语文教学应返蹼归真,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本次活动中安排了古诗《枫桥夜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文言文《杨氏之子》、《已死的母熊》、《宋定伯卖鬼》以及孙双金执教的《儿童论语》、蒋军晶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周益民的《绕绕绕绕复绕绕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它在指明方向,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语言的课堂,我们要回到古代,去感受古文的韵味,精炼而蕴味十足,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有意蕴,心得体会《听“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季羡林老先生曾说:“小学生必须会背100首古诗,50遍古文”。我认为让学生熏陶在传统文化中,去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语言魅力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大师的课就像是海市蜃楼,它扣人心弦,让人身临其境,如心灵的一次旅行。课之大气是只可远观而不可效仿也。
(一)如王菘舟老师上的《枫桥夜泊》,他那深厚的语言功底,那深情的演绎,深深的吸引着学生,那是一节意味深长,韵味十足的课,王老师由“钟声”离析出“愁眠”,由“愁眠”逐步添加出“看到”之景,“听到”之声,“感到”之情,层层拓展,终于“剥”出了一个“对”的蕴意。又以层层淡出层层擦去(板书的字)点拔出与“钟声”一起消失的愁眠,让“钟声”化解了“愁眠”,给全诗抹上了温暖的亮色,给课堂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如窦桂梅老师的《宋定伯卖鬼》,窦老师以自已澎湃的热情和写实的教学营造母语力场的非凡能力让我震颤,选择这么长的一篇文言文进行教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窦老师从几乎逐字逐句的教读、解释开始----抱而扶,扶而放,到出孩子充满语感的朗读,再到孩子准确灵动的解释,然后到孩子自由舒畅地议论,窦老师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完整连续,咬定青山不放松,由学生开始的俘游散乱到后来的各抒已见,从开始的东张西望,到后来的无不动容,窦老师用她的心血、肝胆和智慧浇灌并照亮的,岂止是那些学生呢? [1][2]下一页
相关专题:[千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