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员短评

时间:2019-05-12 21:0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员短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员短评》。

第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员短评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学员短评

152****8181 感谢“千课万人”,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的平台,作为年轻老师,我们将从中获得很多感想、感悟。

138****0158 又来到千课万人,很亲切。

151****6937 数学老师的课堂语言都非常的幽默。

159****5511 专家名师的冷静、沉淀、睿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159****5511 清源正本,求索叩问,心无旁骛尽赏教学三千水,这份境界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

189****0861 今天上午的报告和课堂展示带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是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郑教授,史教授关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解读,唐特关于新常态课堂的深情演绎,让我们如沐春风,收益满满,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热点,我们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着力“核心素养”的养成?如何培养儿童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引导儿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名师课堂展示。

187****9659 各位大师真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风格,特点,千课万人真的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感谢千课万人主办方!

180****3103 场地设施富有书香气息,背景书架和树木在偌大的体育场中给人自然亲近的感觉,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讲,我们在这里听,都是一美的享受。

180****3108 首先接待人员非常的热情大方,会场布置宽敞明亮,硬件条件很好,电子屏幕显示的清晰,音效也很好,主题风格很有艺术性,体现了当地的特色,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相信孩子和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38****4285 感谢组委会给全国小学数学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136****3159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千课万人的现场,依然非常享受这种摒弃浮华的常态课堂!

139****1067 走近美丽西子湖畔,走进千课万人课堂,它是那么美,那么动人!早上两位教授的讲座给我们许多数学理性的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利师利生;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概念日渐清晰,感动之余充满感谢!

136****7511 春天的杭州天气多变,容易引起中暑或感冒等,若能在会场设置一个便民医药箱,备一些常用药,以备全场师生不时之需,彰显组委会的人文。

182****9456 直面课堂“新常态”,由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形态,开始转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新常态”。由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线,转向以学导为主,所以我对常态课的诠释:朴实自然,体现本色;真实有效,凸显本质。所以我的课堂会朝着这样的目标看齐,比以前做得更好!137****9943 第一次参加“千课万人”研讨观摩会,让我感受到从会场布置到上课老师都是精心,尽心,用心。专家的讲座更是从关键词新常态,核心素养来给老师们提出新的要求。而听课的老师--我们专心听课,我会将满满的收获带回到学校与老师们分享,将新常态带到班级里试一试,与孩子们分享,与他们共同成长。

138****3890 “千课万人”活动让我目睹专家的风采,看到了杭州孩子的机灵,见证了”千课万人”组委会的幸苦,感受了”千课万人”组委会策划组创意。谢谢,希望一路坚持, 一路执着。

130****6315 第一次来”千课万人",感觉很充实!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不断的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吸取经验,不断探索发现,一定会有所进步!

137****1251 历经千辛万苦,连天道,接地气,硕果共享,同心戮力,奋勇攻坚,克制守正,静坐板凳怜课堂一晚钟

133****7068 感受了杭州的春风宜人,在课堂上,每位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灵活应变,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139****6580 千课荟萃,万人共享。千人敬重,万人仰慕!每一堂课都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151****4780 西湖畔,江南边,千课万人的课堂精彩纷呈,千课万人的名师们各有风采,是我们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

136****6273 组委会英明!这次活动让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得到很好的学习!136****6273 这次观摩课让我见到很多大家上课的风范,也一睹这些教育名家的风采。137****1251 很荣幸能置身于这样的数学盛宴,让人激动不已。151****6937 倒计时的声音,让我激动,内心沸腾。158****3851 本次观课收获多多!

158****9053 这次的千人万课学习,对我触动很大,学到的东西很多,每位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都是那么强,最喜欢张齐华老师的课。

159****9721 千课万人新常态是一场场课堂盛宴,让我们有了更清楚的课堂思路。我们领略了大师们的课堂魅力,专家的点评也让我们非常受益。

159****5099 第一次来到千课万人,很激动。享受到了营养美味的数学大餐,有机会还要来。

182****6898 课堂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千课万人。

187****4324 第一次来到千课万人,感觉特别幸运!千课万人真是大师云集,一场精神的大餐。

182****9456 千课万人舞台上的名师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除了自身的钻研和思考,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十分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在数学中更能体现,因为数学是严谨的,数学需要缜密的思维。

135****7803 这次来到千课万人受益匪浅,特别喜欢张梅玲老师的点评,条理清晰,听后最大的收益就是无论如何备课、如何教课,我们都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孩子们为中心,尊重他们幼小的心灵。135****7632 一次来“千课万人”,感觉到各位名师的大家风彩,特别是每节课深度的深探索发现,感悟良多。

150****8190 每节课都想好好看看,有时候却瞬间流逝

181****2918 来时旅途的劳累让我大喊:“下次不出来了!”这几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千课万人”办得质量好,累也值得,下次还来!

151****4780 西湖畔,江南边,千课万人的课堂精彩纷呈,千课万人的名师们各有风采,是我们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

131****3268 星期天的早晨又见千课万人!听着动听的音乐,感觉真好!经过昨天风雨的洗礼,今天的风景更美!

181****8971 送君送到大门口,千课万人明年见。这是千万位教师的约定

135****5766 千课万人,万人千课,一场课堂教学的精神圣宴,感谢组委会的组织。181****2918 “千课万人”活动品质高,但节奏太快,让人太累,能不能稍“慢”点,把每个半天的活动少安排一个,把总时间拉长一点,让我们有点回味的时间!

139****2282 来“千人万课”听课,让我从本质上了解了数学课怎么备课——找数学本质;了解了怎么上数学课——不是老师教,也不是老师告诉学生怎么学,而是引着学生自己去想怎么学;知道了微格研修也是一种教研方式。

138****3890 祝大会圆满成功。感谢大会所有工作人员,你们幸苦了。感谢今天下午的点评专家。感谢今天下午上课的老师。感谢坚持在最后的老师。期待明年的重逢。

158****7440 千课万人第二届新常态数学观摩的最后一场,这么多老师带着行李,握着火车票,依然坚持学习,为我们自己而鼓掌!

181****2918 “千课万人”最后一个下午了,舍不得离开!

153****8832 感谢千课万人的饕餮大餐,回去好好消化!(qkwr.net)

第二篇:“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习体会(范文模版)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来杭州来参加这个“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了3天,非常充实。观摩了各个名家的精彩数学课堂,如刘德武的《小数的意义》,刘松的《分数的意义》;刘延革老师的《数与形》和黄爱华老师的《数的加减法》;最后听了吴正宪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和华应龙老师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尽管一天听10节数学课,身体很劳累,但是精神上很享受。每一堂课,像一个个丰盛的大餐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的胃添得满满的。坐下来了我翻看已经听了的32节课,每一个老师都是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由传统的形形式式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形态,开始转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新常态”。由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线,转向以学导为主线。课堂不能以“教”为本,“教”虽然很重要,但“教”又必须以“学”为本。因为没有学生主体的努力,别人是无法教会的,所有看似教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都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在教学方式上的“新常态”是我感觉最震撼的。改变是“改课”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如“学习单”的全程运用;变“预学”为“为学”的机理转化;“小组讨论”的高效展开;“体验”教学的落地生根;“学习共同体”的组建;“随堂作业”的百花齐放;“小先生制”的推陈出新。真正让我看到了课就是应该这样上:常态课堂应该是回归人的本性的课堂,即数学教育应该是构筑人性的教育。人性的课堂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人性的课堂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愿意对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知识无穷,我们无法教完,只有学会学习;方法无尽,我们无法求全,只有学会思考;生命无止,我们无法伴随,只有学会负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对自己负责任,或许这就是新时期给学生的最大的爱,或许这就是新常态课堂的永恒追求!因此我们经常这么做:给虎一座山,给猴一棵树。因为我们相信:有了适当的舞台,鸭子也会成为顶呱呱的角色。我对常态课的诠释:朴实自然,体现本色;真实有效,凸显本质。所有我的课堂以后朝着这样的目标看齐,比以前做得更好!

第三篇:《千课万人,新常态课观摩会》 学习心得

《千课万人,新常态课观摩会》

学习心得

通过4天的观摩课及报告,感觉是“大开眼界”!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新常态课”,真是受益匪浅。现就本次观摩会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曾经对于名师讲课一直觉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客观条件不同,学生素质不同。这样的课堂我们只能欣赏。但是这次的学习让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且不说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炼得当,因为人家毕竟是名师;也不说名师们的教学设计如此的新颖却不失效,因为人家是多次打造出来的精品课。只说我们也能做到的一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发展的人”。在名师们的课堂上,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成长之道,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聆听了多位大师的课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杭州时代小学特级教师 唐彩斌老师带来的《数学欣赏 螺旋的美妙》,这节课的内容源于唐老师在英国访学期间听到的一节数学欣赏课,一位英国小学数学老师给学生介绍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螺旋线。唐老师深受启发,于是精心设计了这堂数学欣赏课,从斐多那契数列的认识延伸到螺旋线的认识,增强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本节课从电影《达芬奇密码》引入,卢浮宫馆长遇害后凶手留下了一串难以捉摸的密码,这串密码经过重新排列后,是斐多那契数列。斐多那契数列藏在哪里?原来它藏在了除法竖式里,还可以变成一个非常美丽的图案,通过观看1分钟的视频,美丽的螺旋线让学生和与会的老师感到震撼,原来数学可以如此之美。接着,唐老师出示的动手创造螺旋的任务,虽然这一任务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唐老师也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很多同学成功画出了螺旋线。螺旋线为什么这么美?唐老师继续出示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所得的商,发现越往后算,原来这些商或者说比值越接近黄金比0.618,让学生再一次感到惊叹!而此时,探究的任务并没有停止,唐老师继续让学生探索黄金螺旋线的长度,从猜测到计算,调动了学生运用计算周长弧长等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对黄金螺旋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后在一组漂亮的运用黄金螺旋线原理的照片中结束了本次课。这节课素材丰富,内在逻辑清晰,唐老师的智慧和妙语一次次引发学生的精彩回答。还有是文海实验小学的刘松老师带来的《倍的认识》,这是一堂二年级的数学课,课一开场的一句“小朋友是主角,我是配角”,顿时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信心倍增,课中,刘老师的表扬也是别具一格,你是专家,说得小朋友乐呵呵的。更值得欣赏的是刘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整节课就用了黄花和红花这一教具,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不断感悟倍数就是把谁看成1份,谁有这样的几份,谁就是谁的几倍。最巧妙的是将实物变成图形,再变成线段,逐步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通过4天的观摩课及报告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努力方向 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其次,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时,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在4天的听课中,每一堂课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千课万人,新常态课观摩会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自己的方向发展,我会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第四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数“新课标课堂”观摩会(4月)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数“新课标课堂”观摩会(4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2-27

以导为引,83位名师,8大名媒体联袂,实现课堂转型 以学为重,34节优课,8省教研员点睛,皈依主体地位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

2013年4月·中国杭州

历经十年实验,《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颁布,几百余处修订点成了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课堂教学如何重新审视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如何站在传统教学思维定势的断裂处,借助“新课标”的光照,凸现“能力”目标,实施教学“练能”的美丽转身,组委会诚邀全国名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会聚西子湖畔,金秋同行,共同体验、探索未来课堂的健康路径与理性走向。

一、活动时间:2013年4月12-15日(11日报到)

二、活动地点: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报到地点)

三、活动主题: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型探究

四、活动亮点:

1.致力深度,聚焦前沿。“改课”作为研讨关键,集中攻坚“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行为定势; 2.国际化论坛特色。晚间报告开设多个专题分会场,供与会代表自主选择;

3.学员互动课评将在著名刊物发表。会议期间,每日评出2位学员课评奖,8篇学员课评奖会后将在著名刊物《小学教学设计》数学刊中发表;

4.8大著名杂志主编面对面。探讨课堂转型的焦点问题;答疑投稿问题;现场收集投稿文章;

5.奉呈爱心免费听课名额。对象: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详情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

五、活动内容(每版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一)八大著名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现场论坛 1.邓国勋:《小学教学参考》主编; 2.杨永建:《小学教学设计》主编; 3.陈永华:《教学月刊》主编; 4.钟建林:《福建教育》编辑部副主任; 5.贾振东:《小学数学教育》编辑部主任; 6.殷现宾:《小学教学》副主编; 7.蒋徐巍:《小学数学教师》常务副主编; 8.廖肇银:《江西教育》执行主编。

(二)高校教授学术报告

1.孔凡哲: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吕玉琴:台湾台北教育大学数学暨资讯教育学系教授; 3.刘加霞: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4.孙晓天: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教授,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之一,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 5.杨瑞智:台湾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数学系教授;

6.李嘉骏: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7.吴卫东: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8.张 丹: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教授,博士;

9.张梅玲: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0.郑毓信: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1.蔡天新: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诗人。

(三)全国名师学术报告

1.张兴华: 著名特级教师(江苏); 2.陈洪杰:《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

3.曹培英: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

(四)著名特级教师示范课(23节,最新设计)1.丁杭缨: 浙江杭州市长青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2.朱乐平: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3.朱国荣:浙江嘉兴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 4.朱德江: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著名特级教师 5.华应龙: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6.刘 松:浙江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著名特级教师; 7.刘德武: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著名特级教师; 8.许卫兵: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9.吴正宪: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著名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 10.张冬梅: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11.陈 昕:浙江台州市黄岩区教研室,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 12.范新林: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教研室,著名特级教师; 13.贲友林: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14.柏继明: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15.俞正强:浙江金华市环城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16.钱金铎:浙江舟山市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 17.徐长青: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著名特级教师; 18.黄世忠: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著名特级教师; 19.黄爱华: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著名特级教师; 20.蔡宏圣:江苏启东教育局教研室,著名特级教师; 21.潘小明:上海市宝山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22.魏 洁:江苏南京市五老村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五)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示范课(6节,最新设计)

1.刘伟男: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全国小学数学教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2.刘延革: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3.张齐华:江苏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4.罗鸣亮:福建省教育厅教研室,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5.查人韵:江苏太仓市实验小学,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6.强震球:江苏江阴市实验小学,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六)新生代名师示范课(5节,最新设计)

1.丁 丽:湖南长沙市小学数学工作室首席名师,湖南省新课型开发教学能手,在全国第十一届数学教育年会上执教研究课;

2.江 萍:浙江杭州西湖小学,浙江省教坛新秀,获省“农远工程”优质课; 3.张国良:浙江湖州南浔区锦绣实验学校,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4.唐彩斌: 浙江杭州新思维教育培训中心,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5.黄升昊:浙江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获省“农远工程”优质课。

(七)省级教研员互动评点

1.刘 莉:湖北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 2.刘忠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3.吴正宪: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著名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 4.高枝国:黑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5.梁秋莲: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6.斯苗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7.彭晓玫:福建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8.管尤跃: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

(八)名师互动评点

1.孔企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华应龙: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3.黄爱华: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著名特级教师。

(九)博士、编辑、资深教研员、特级教师现场书面课评

1.叶 柱:浙江上虞市教体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

2.刘自强:福建福州市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

3.李加汉: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4.邱廷建:福建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 5.张红娜:河南许昌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6.张良朋:山东省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7.陈 力:浙江武义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8.陈亚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9.邵 虹: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 10.易虹辉: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11.郑庆全:山东省课程中心主任,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 12.赵国防:江苏无锡市南长区教研室,著名特级教师; 13.胡桃根:江西南昌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14.姜荣富:浙江杭州市新思维教育培训中心; 15.费岭峰: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16.潘红娟:浙江杭州市江干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六、论文交流:每位代表仅限一篇,一式两份,与会时提交组委会(需缴纳评审费),需现场投稿八大著名杂志的文章,请在稿件结尾注明杂志名称,由组委会统一整理提交。

七、光盘征订:会后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订购。

八、活动收费:培训费480元/人。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80—150元。

九、报名及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未报名者谢绝参会。电话报名:(0571)86971080 86971084 86971040 86971789 邮箱报名:qkwr@163.com 网站报名:www.xiexiebang.com 网站报名:www.xiexiebang.com 网站报名:www.qkwr.net 短信报名:*** *** QQ报名:2521566653 1658661567 QQ群:213939234(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请改用电话报名)

组委会通讯地址: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3365信箱,邮编310029

十、特殊说明:

1.本次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 2.日程安排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

3.示范课在同一会场举行,部分报告将以分会场形式进行。

浙江大学理学部继续教育中心 北京名师之约文化传播中心 2013年2月

第五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听课反思

这次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两天的“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此之前,对于千课万人的活动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无缘到现场进行近距离地一览各位名师的风采。参加了这个活动以后,才感受到活动的壮观,40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将偌大的逸夫体育馆挤得水泄不通,会场里别具一格的布置,更增添了小学数学的教研浓浓氛围。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中,总共听了十三节课,其中包括低段的张莉老师的《秒的认识》,名师黄继华的《24时计时法》、杭州名师丁杭缨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毕宏辉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钱金铎老师的《解决问题》,吴正宪老师的《有趣的搭配》等,也包括高段的俞正强老师的别具一格的设计《生活中的比》、刘松老师的《众数》、郑桂元老师的《观察范围》、张德强老师的《找次品》、徐卫国老师《中位数》以及罗明亮老师的《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等。

本次听课,给工作才不久的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获益匪浅。其中有以下几点,让我感受深刻:

一、简约、平实的数学课堂也不乏数学味

出了少量的课件投影(为了必要的直观——如数数,和为了高效的展示例题,习题),很多老师的课上所用的媒体手段可以说很“传统:只是板书,计数器等。我想着也是一种环保意义上的“生态”——追求简约,平实,使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这并不妨碍教学目标的有效打成。特别是丁杭缨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把计数器作为从直观到抽象之间过渡的一个有效中介(如:图示“满十捆:——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犹如:图示小棒根数——计数器上表示数——黑板上写数,理解数位,“0”的“占位”作用等),取得很好的效果。

吴正宪老师的《有趣的搭配》,一改常规的课件教学方式,给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自主地画一画等方式,探索三件上衣和两条裤子的搭配。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呈现在投影上,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打成有效的教学成果。整节课,几张白纸,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五个教具卡片,形成了一堂让老师们的掌声经久不断的精彩课堂。

同样来自福建的罗鸣亮老师的《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仅仅利用几张数字卡片,一个数位表,将课堂呈现地丰富多彩,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学生学得扎实。

二、扬个人之长,展现各自魅力

本次参与课堂教学的老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有名的教育一线的教师。他们中间有的是全国数学课堂教学大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有的是在数学教学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特级教师等。这些老师的共同特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各个课堂演绎得精彩纷呈。在引入方式上,《观察的范围》以成语故事导入,提示了目标与重点;《合理安排时间》又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由平和的交流导入,直入课题自然流畅。此外,郑桂元老师以自己的名字特点为引子,有意识在课前交流时记住几位学生的名字,因而在上课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中,不同的老师又呈现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来自宁波爱菊艺校的张莉老师,以她娓娓动听的口吻,不紧不慢的节奏,亲切温柔的娇态,将一节原本枯燥的《秒的认识》一课上得有趣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张老师的合理安排下显得张弛有度,教学节奏平稳有序。黄继华老师的《24时计时法》,以独特的幽默的教学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整节课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吴正宪老师的《有趣的搭配》一课,则充分显示了吴老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吴老师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说,敢做,还破例地让学生坐在讲台前的地毯上上课,拉近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正是这样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深深记住了这个亲切的吴老师,直到下课,孩子们还久久不愿离去。

三、灵动的课堂中探究数学的本质属性

数学的本质是释疑解惑,学会思考问题,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对话中药多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同学,学习内容质疑。在《生活中的比》一课中,俞老师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思考“数学中的比“与”生活中的比”的区别。在师生对话中,逐渐明晰生活中的比有可能是差比,有可能是倍比;在对话中,学生发现倍比都有一个标准,就是有“一份量”,而差比不一定有。在对话中,学生了解到差比的发展趋势是加减关系,而倍比是成倍增长或缩小的,其内在关系不变„„在这一组组的“双向”对话,互动中,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间的差异,真实地展现了学生认知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本质属性的过程。这样的对话,实现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最终使学生的认识和感悟,思考得到不断的深化。

短短的两天培训,是自己一次难得的成长的经历。感谢千课万人,感谢睿智的师者!

下载“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员短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员短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