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第二届小学数学魅力课堂学习体会汇报
争做魅力教师
构建魅力课堂
——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
暨“名师大课堂”观摩体会
金秋十月,我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一行10人走进中原腹地——河南,参加“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第四届名师大课堂观摩会”。此次观摩活动名师荟萃,专家云集,精彩纷呈,有来自四川、广东、湖南、浙江等11个省的优秀教师赛课,有潘小明、朱国荣、贲友林等名师献课,更有刘加霞、任景业、张良朋、刘富森、殷现宾等专家讲座。通过此次观摩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精彩,领悟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
“魅力课堂”倡导者们认为:理想的课堂教学分三重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二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三是有魅力的课堂教学,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思维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通过学习、研讨和反思我们认为魅力课题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回归自然——化繁琐为简易
让课堂回归自然是教育的本质体现。一人、一黑板、一 粉笔、一群学生、仅此而已,别无他物。
江苏名师贲友林有三个问题问得很深入:一是,教这么多年的书,你是越教越聪明还是越教越愚蠢?二是,你对于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是越来越有兴趣还是越来越乏味?三是,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你是越来越幸福还是越来越痛苦?他教书的第一个十年专注于挖空心思的教学设计和美轮美奂的课件制作,虽然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但是每天伴随自己的除了荣誉就是繁杂、忙碌、辛苦、疲惫。第二个十年中,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如果每一天都像去过那样教学,那将是越教越痛苦,越教越自闭。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将复杂喧嚣的课堂变得简洁、清晰、流畅,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和学生的身心。
在《年月日》这节课中,他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课前学生通过自己看书、上网查阅资料,梳理自己对于年月日认识和问题。课中从教者从学生“知道的”入手,引导孩子们在汇报、交流、反思中开展学习,学生被推到了学习的前台,教师变成了学生背后的组织者、追问者和点赞者。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少了教师的指令,多了学生积极参与;少了丝丝入扣的教学环节,多了师生间的精彩生成;少了以模仿为主的练习题,多了学生真实的错误和疑问。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快乐,教师教得简单、教得精当、教得轻松。
二、着眼思维——变传授知识为发展思维
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教授说: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会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山东的李彬然执教六年级数学广角《数与形》,这节课以两个问题为切入点推进。第一个问题:从1开始的n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第二个问题:100张桌子拼在一起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第一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是将加法问题转化为正方形点阵图再观察,第二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是将拼图问题转化为乘加算式再计算。教者没有局限于只解决这两个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感悟解题方法后的数学思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既帮助学生沟通了数与形的联系,又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数学思维的就隐藏在一个个数学例题、数学活动、数学练习和综合应用之中,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细心发现,耐心引导。
三、挑战自我——让创新的火花迸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歇动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需要设计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浙江名师朱国荣老师在执教的《对策问题》时,由“9、7、5”和“3、8、6”两组扑克牌比大小开始,巧妙地创设了一组又一组挑战性学习任务,随着挑战难度的增加,学生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创新火花不断迸发。朱老师的智慧点燃了全班孩子的智慧。
在随后的讲座中,朱老师结合课例重点向我们阐述了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六种策略:撤梯子,从层层铺垫到直面问题;破唯一,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做深刻,从指令操作到自主探索;究原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有然;重综合,从单一训练到综合应用;求变式,从机械训练到灵活应用。
四、突出人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由北师大心理学院著名教授林崇德老先生领衔的学生素养课题组近期发布了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张良朋教授提出数学教师需要打破“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思想,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情怀”。
眉山章慧老师在执教《厘米的认识时》始终做到“微笑、轻声、躬身、多听”(任景业的评价);在课堂学生“想说就说,自由发挥”(张良朋教授的评价)。学生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湖南的周凯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构想。周老师一开课就直接给出结论,引导学生验证结论的合理性。教者不断地追问学生 “你相信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这是正确的?”这节课,学生不仅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更重要是质疑精神、科学态度这两颗种子深深地植入了孩子的心灵。
刘加霞教授说: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课堂的魅力关键是教师的魅力。因为教学活动中,“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行为和表现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情绪和学习效果的主因。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要用一生的时间准备一节课 ”。“争做魅力教师,构建魅力课堂”需要我县所有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追求。
青神县小数工作室 2016年11月14日
第二篇:全国小学数学魅力课堂体会
全国小学数学魅力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10月15日 上午:
第一节课听的是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刘松老师的示范课六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以及“优效教学”的策略讲座。
第二节课听的是北京小学张立东老师的示范课六年级数学——问题的挑战。下午:
第一节课听的是北京昌平昌盛园小学赵震老师的示范课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
第二节课听的是洛阳市吉利区吉利乡中心小学张景老师的示范课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10月16
听的是山东济南延安小学王延安老师的示范课五年级数学——神奇的正方形以及“魅力课堂之我见”讲座。
听了这么多节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也是每个老师都做到的一点就是和学生交流,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花一些时间来与学生对话,通过聊天、提问题等不同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可能很多老师会认为这很不必要并且会说在浪费课堂时间,不过我想新课程目标的老师角色的改变的主旨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我们老师教学的目地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有效的掌握知识并能充分的应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这样去理解,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样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为什么需要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才会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优效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只有当我们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才能知道究竟要教什么,所以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去挖掘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课堂的魅力,那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可以称得上是魅力课堂?
魅力也就是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和迷惑力。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数学很枯燥乏味,根本就没有什么魅力可言,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试想一下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目地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们要从数学内容的魅力和教师执教的魅力两方面来说明魅力课堂。首先就数学内容本身来说,它存在很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老师可以从数学史和课件制作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数学大家”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激励,而生动形象的课件动画引入则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有就是执教者本身产生的对学生的魅力,老师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知识点能够深挖也就是能够把知识讲透,尽可能的做到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记得我们学校的王进群老师在评索溪峪的“野”这课时,就抓住了这个“野”字的不同,我们应该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个“野”的各个不同的含义,最后告诉学生这一课这个“野”在这篇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其实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就像是窗户里的人和窗户外的人,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一点就通,而我们老师一定要知道当点到这一点时知识。就会更加完整,便于理解和记忆。还有一个感想就是,像这个“肺”字,很多人都会把它看成是月和市的组合,可能也有人模糊的觉得旁边不是市,可是还是会顺手写成市,可是当我们知道肺的解释是上下通气的时候是不是就会明白了,记忆起来就会更加方便。其实这就是教师素养的魅力体现,如果你能把知识讲透彻那学生的学习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教学道理,我们老师所教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各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怎样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作为一个在学习了新课程改革主旨之后的老师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了解学生的需要,创造生动趣味的教学情景和具备充实渊博的知识储备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
第三篇:全国小学数学“高校课堂”学习汇报
全国小学数学“高校课堂”学习汇报
崖城镇南滨小学方楚华
各位老师,大家好,2012年12月13日我和学校其他三位老师史海凤、许菲菲、李玲四人到海口参加全国小学数学“高校课堂”观摩学习,学习时间定于12月13日报到,14、15、16日进行观摩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共听了5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或专家上的课,并倾听了他们的专家讲座。
第一位老师是北京市宣武区分院二部的特级教师刘德武,刘德武先生讲的是二年级的“两位数加减法练习课”,整堂课,刘德武老先生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刘先生面目慈蔼,但我个人认为刘先生上课语调激情不够,调动不起学生及各位听课老师的积极性。
第二位老师是广西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的特级教师黄世昆,他讲的是四年级的“数的产生”。黄先生的那堂课是用游戏来引入,中间用详尽流畅的语言给各位老师和学生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数的产生的过程,他的讲解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他很善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参与教师的教,主动地学,双边活动气氛活跃,可以称得上为一堂好课。
第三位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钱守旺老师,钱守旺老师讲的是四年级的“速度”这堂课正好上次送课下乡时,我们到崖城小学听了三亚市九小的洪芳老师她讲的也是这堂课,我记得当时我们学校很多老师也听了洪芳老师的那堂课,她讲得相当精彩,她的讲
解过程与当前时事相结合,同时在课中向学生介绍了很多各式战机及战机速度,整堂课都以陆军部队接近钓鱼岛在规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路程内,需要每时多少的速度能准时到达钓鱼岛这个中心来讲解,而钱守旺老师的课虽然也讲得不错,但与洪芳老师所讲的,我认为还是稍逊一筹。
第四位老师是一位女老师,叫孙家芳,是北京市朝阳区数学教研员,她讲的是六年级的“审题训练课”,全课她只出了一道应用题及一道图形数正方体块数的练习题,但由于孙家芳老师讲话带口音,而且上课声音较小,虽然整堂课都在与学生互动,不断的引导,但在教完整堂课后,竟没一个学生数正方体块数是数对的,所以最后利用多媒体分离的方法一块一块的数,才解决了这堂课。
最后一位老师是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集团的付总,他是一位来自农村的老师,荣获过许多国家级大奖,曾任安徽省蚌埠实验学校的付校长,首席教师,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培训首批聘任专家,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现任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常务副总。1999年获蚌埠市“教坛新星”评比第一名;2001年3月获得安徽省优质课评比第一名;2001年4月,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评比第一名。可以说刘松老师是一位凭实力走到今天的老师,他上的是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刘松老师很注重课前互动,现在我把学来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做游戏,这个游戏叫“说反话”。让学生抢答,如:
师:我看天。
生:我看地。
师:我朝左。
生:我朝右。
师:我张嘴。
生:我闭嘴。(很多学生开始偷笑。)
师:我是男的。(故意大声说)
生:我是女的。(男生憋了半天,无奈的说)
师:不能再说了,都变成女的了。(与男生亲切握手)
师:谁想再和老师PK一下。
生:我们。
师:我朝右。
生:我朝左。
师:我越活越年轻。
生:我越活越老。(众生大笑)
师:我越长越漂亮。
生:我越长越丑。
生:老师老是占便宜,因为你先说。
师:那你们说。
生:我来自天堂。
师:啥意思呀,想让我下地狱啊!
生:我很温柔。
师:我不就长得粗鲁点吗?干嘛逼得我直说啊,太损了!
生:我长寿无疆。
师:你们这些小鬼,想让我英年早逝啊,不说了,来这里上一堂课,我连家都回不去了,咱们开始上课。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刘松老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把课上得风生水起,讲解非常精彩,但我注意到,他让学生上台说乘法分配律的转化式子时,只要说到共同的数就让学生跺一次脚,后来听了刘松老师的专家讲座以后才明白,刘松老师是因为发现学生紧
张,腿抖,让他们跺脚实际上是让学生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心情。听刘松老师的专家讲座时,他说到他成功靠的是四句话,我听了感觉很有道理,现转送给各位老师:
(1)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名人名言)
(2)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3)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4)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路。
一句话,自己的前程,要靠自己去开拓。
刘松老师说,学生不听你的课,那不是学生的错,而是老师的过。他说他曾经所在的学校,他在四年级抽取了一个班,考了一下乘法分配律,结果显示有15人做对了,经过一堂课的教学,结果显示却出人意料,只有14人做对,当时所有的老师听了全都大笑不止。笑完后我觉得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有的凡人,即使是经过如来佛点化,也有的成仙成佛,但也有的成妖成魔。这让我认清了一个现实,有些人是教不会的。
第四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最后还听了专家的点评。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针对这次的学习活动,下面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素质决定教学的优劣。
二、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
三、课堂生成是课堂生命的体现
四、重新定位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其具体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长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知识,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教学展示,在比较中求异,在求异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逐步形成个人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
第五篇:全国第二届初中化学优质课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翰光中学初三化学组
付丽宏
今年是我校化学组收获的一年,不仅有南校区张翠缺老师送课下乡,翰光校区付丽宏老师在市里同课异构,更有两位年轻教师张慧敏和路佳老师参加邯郸市优质课比赛分获一等奖,其中张慧敏老师被选送到省里参加优质课评比。
通过在市里和省里的听课、评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一言堂,不再是满堂灌。所有的老师都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认知规律。并且由过去的重知识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重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整合教材,大胆创新。尤其是在省里赛课的说课中,所有老师全都说的是复习课。但是他们都大胆创新,选取生活中常见物品或情境做背景,提炼我们初中化学常用知识,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
通过专家点评,我明白了不是一味的求新求变就是一节好课。一节好的说课内容不能太空,选材不能太广,难度不要太大,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的一节好的说课,能让人听后想把它变为讲课的冲动。
通过此次的学习,使我在对说课和讲课的认识更深入一步。回来我们组全体成员会认真学习这些优质课,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