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 暨南大学
人体解剖学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80000906课程英文名:Human anatomy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学 分:2总学时数:36周学时数:2适用专业:药学,中药学适用学生类别:内招生,外招生开课单位: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 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2.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教学要求1.自学能力:大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主要讲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2.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词汇及阅读部分贡文参考资料。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难点: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周围毗邻关系.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理论授课:主讲绪论、各章节总论和一些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共36学时,分14次完成,每周2/3学时。要求: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以理论性讲述为主,配合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动活泼课堂氛完成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模型、标本、实地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辅助教学资源,建立和开展现代化、立体化、开放式人体解剖学教学手段和方法。【暨南大学人体解剖学远程教学网站】网址:http://202.116.15.22:100/。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人体解剖学课程整合,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模型、标本、实地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辅助教学资源,建立和应用现代化、立体化人体解剖学教材。
《人体解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7月;
【暨南大学人体解剖学远程教学网站】网址:http://202.116.15.22:100/。
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平时考核占30%,期未闭卷考试占70%。
六、基本教学内容
(一)理论学时分配(总学时:36)章目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手段和方法绪言绪论,细胞,组织2传统与现代网络相结合立体化手段和方法第一章运动器6传统与现代网络相结合立体化手段和方法第二章内脏学6传统与现代网络相结合立体化手段和方法第三章脉管学4传统与现代网络相结合立体化手段和方法第四章感觉器2传统与现代网络相结合立体化手段和方法第五章神经系统10传统与现代网络相结合立体化手段和方法第六章内分泌系统2传统与现代网络相结合立体化手段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目标要求】
了解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医学第一门课程、学时最多过程最长、投资最大消耗最大、影响最广)。【教学内容】变异:超出正常变动范围;
异常:超出变异范围(胚胎发生时的改变,机能的改变。),有的称畸形。
剖广义的解剖学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解剖学又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按机能划分,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和构造(六个部分:运动器、内脏、脉管、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研究对象:器官(相对独立形态,完成独特机能,占居一定位置的组织结构);重点观察:位置、形态和构造。器官的位置:大体定位、对比关系(起点、止点)、周围毗邻。器官的形态:大体形态、局部划分、表面结构。器官的构造:实质性器官,切面描述;管性器官,分层描述。
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方位术语:为了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必须制定公认的统一标准,即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初学者必须准确掌握这项基本知识,以利于学习、交流而避免误解。
1.解剖学姿势
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朝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侧)。
2.常用的方位术语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按解剖学姿势,头居上,足在下。近头近为上,远头侧为下。在比较解剖学或胚胎学,由于动物和胚胎体位的关系,常用颅侧cranial代替上;用尾侧caudal代替下。在四肢则常用近侧proximal远侧distal描述部位间的关系,即靠近躯干的根部为近侧,而相对距离较远或末端的部位为远侧。
前anterior和后posterior:靠身体腹面者为前,而靠背面为后。在比较解剖学上通常称为腹侧ventralis和背侧dorsalis。
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侧palmar和背侧。
内侧medialis和外侧lateralis: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描述上肢的结构时,由于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以用尺侧ulnar代替内侧,用桡侧radial代替外侧。下肢小腿部有胫、腓骨并列,胫骨在内侧,腓骨居外侧,故又可用胫侧tibial和排侧 fibular称之。
内interior和外exterior:用以表示某些结构和腔的关系,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区分。
浅superficial和深deep:靠近体表的部分叫浅,相对深入潜居于内部的部分叫深。左、右,水平,中央,垂直等。
3.轴和面
(一)轴axis: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矢状轴一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冠状(额状)轴一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垂直轴一为上下方向与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轴多用于表达关节运动时骨的位移轨迹所沿的轴线。
(二)面plane:按照轴线可将人体或器官切成不同的切面,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某些结构。矢状面sagittal plane,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median sigittal plane。冠状面或额状面coronal plane or frontal plane, 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水平面或横切面horizontal plane or transverse plane, 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须要注意的是,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准而以其本身的长轴为准,即沿其长轴所做的切面叫纵切面longitudinal section而与长轴垂直的切面叫横切面transverse section。【重点难点】
研究对象:器官(相对独立形态,完成独特机能,占居一定位置的组织结构);重点观察:位置、形态和构造。器官的位置:大体定位、对比关系(起点、止点)、周围毗邻。器官的形态:大体形态、局部划分、表面结构。器官的构造:实质性器官,切面描述;管性器官,分层描述。第二章 运动系统第一节 骨 学【目标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构造。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3.了解骨生发育过程中如何增长和增粗。【教学内容】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重点难点】骨的名称,位置和表面结构。
第二节 关节学【目标要求】1.了解骨连结的分类。2.了解直接连结的三种类型。3.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4.熟悉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5.了解滑膜关节的分类。【教学内容】躯干骨的连结四肢骨的连结颅骨的连结【重点难点】关节的辅助结构,运动轴。第三章 肌 学【目标要求】1.掌握骨骼肌的形态和结构(肌腹、肌腱和腱膜)。2.掌握肌的起止点、运动单位和肌张力的概念。3.熟悉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概念。4.了解肌的命名原则。5.掌握肌的辅助装置(筋膜、腱鞘)。【教学内容】头肌:骨骼肌的分布。颈肌:骨骼肌的分布。躯干肌:骨骼肌的分布。上肢肌:骨骼肌的分布。下肢肌:骨骼肌的分布。【重点难点】每块肌的位置、起止和神经支配。第三章 内脏学第二节 消化系统【目标要求】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周围毗邻关系,构造。【教学内容】
一、口腔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五、小肠
六、大肠
七、肝
八、肝外胆道
九、胰【重点难点】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形态。
第三节 呼吸系统【目标要求】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周围毗邻关系,构造。【教学内容】
一、鼻
二、咽(见消化系统)
三、喉
四、气管和主支管
五、肺【重点难点】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第四节 泌尿系统【目标要求】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周围毗邻关系,构造。【教学内容】
一、肾
二、输尿管
三、膀胱
四、尿道【重点难点】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第五节 生殖系统【目标要求】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周围毗邻关系,构造。【教学内容】
一、男性生殖器了解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及其机能。(一)内生殖器(二)外生殖器
二、女性生殖器了解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及其机能。(一)内生殖器(二)外生殖器【重点难点】生殖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第四章 脉管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2.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分布以及功能特点。3.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意义。4.了解血管的吻合、侧副管和侧副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教学内容】
二、心脏
三、全身大血管第二节 淋巴系统【重点难点】心脏的形态,内部结构,血管的分布,静脉的配布,淋巴的分布。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目标要求】1.了解内分泌系统的构成、特点。2.掌握各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分部)和主要功能。【教学内容】掌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松果体、胸腺和性腺等器官的形态。【重点难点】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松果体、胸腺和性腺等器官的形态。第六章 感受器第一节 视 器【目标要求】了解眼的构造。【教学内容】
一、眼球
二、眼副器
三、眼眶内的血管神经【重点难点】眼球壁的构造。第二节 前庭蜗器【目标要求】掌握前庭蜗器的分部和各部的功能。【教学内容】
一、外耳
二、中耳
三、内耳【重点难点】中耳的六个壁。第七章 神经系统第一节 总 论【目标要求】了解神经的区分,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了解神经系统在机体内的作用和地位。2.掌握神经系统的分部。3.熟悉神经元的基本构成和分类。【重点难点】基本概念。第二节 周围神经 【目标要求】了解周围神经的分支,分布。【教学内容】
一、脊神经
二、脑神经
三、内脏运动神经掌握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一)交感神经(二)副交感神经【重点难点】周围神经的分布。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目标要求】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分,各部的形态,位置,内部构造。【教学内容】脊髓的外形脊髓内部结构脑干的外形脑干的内部结构小脑间脑端脑大脑皮质基底节大脑半球的髓质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三、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
四、脑屏障1.掌握脑屏障的概念。2.了解血一脑屏障、血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重点难点】脑的形态和内部构造。撰写人:潘三强 等 审核人: 吕来清 等 撰写日期:2007年1月1日 2007年1月7日1
审核日
第二篇:《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供中医、中西结合、针推、骨伤、护理等本科专业使用)湖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前言
人体解剖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是医学生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根据2003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严振国主编)的主要教学内容,组织本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及骨干教师对原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补充和调整,故编写了这本新的教学大纲,供中医、中西结合、针灸、骨伤、推拿、护理等本科专业使用。本教学大纲按照人体的九大系统,在每章每节中均列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层次的内容。力求达到本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并注意突出中医院校的特色,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通俗易懂,方便使用。
根据我院教务处规定的《解剖学》本科教学计划为82学时,整个教学过程采取课堂理论讲授和观察实物标本两部分,二者比例约为3:1。在教学方法上,将主要采用多媒体,应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并强调观察实物标本,在活体上摸认各种体表标志和脏器位置及血管神经走行的体表投影,并辅以挂图、模型、等综合教学法。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
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每章每节中均清楚地划分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中掌握的内容是人体形态结构最基本的知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重点内容,它要求学生达到充分理解、牢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程度。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熟知、并加以记忆和应用。了解的内容是在重点突出的前提下,对本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
绪 论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器官的组成及系统的划分、解剖学的分科及学习方法、解剖学知识和常用术语
[目的要求] 掌握人体解剖学定义、姿势、方位术语、切面术语。熟悉人体器官的组成及系统划分。了解解剖学分科和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及方法] 1学时第一章
运动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为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
[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各部位骨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形态结构,特别是骨性标志;各部位骨的连结形式,各大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各部位主要肌肉的名称、位置、起止点及作用。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19学时,理论教学13学时,实习教学6学时,采用挂图、游离骨标本、骨架、游离关节标本和完整尸体观察肌肉,并配合多媒体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多看、多认、多摸、多记,加强提问,督促复习,并进行实物标本辨认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体表标志的概念。熟悉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骨
掌握骨的形态和构造,了解骨的理化特征。
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以及主要形态结构: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间孔、肋沟、骶岬、骶管裂孔、骶角、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等。掌握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以及主要形态结构:肩胛骨:肩胛冈、肩峰、关节盂和肩胛骨下角。肱骨: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外上髁、尺神经沟、鹰嘴。桡骨:桡骨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掌握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髋骨:髂骨、耻骨、坐骨、髋臼、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闭孔、坐骨结节、耻
骨结节。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内踝。腓骨:腓骨小头和外踝。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以及以下主要结构和孔道:
眶上、下孔、枕骨大孔、翼点、枕外隆凸、乳突、颧弓、下颌窝、下颌头、下颌角。
鼻中隔、上、中、下鼻甲,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颅前、中、后窝、内外耳门、垂体窝。第三节
关节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了解骨连接的类型、关节的辅助结构及关节的运动。
掌握脊椎及胸廓的组成;脊椎的生理弯曲;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熟悉椎骨间的韧带、关节;胸廓的形态。了解脊柱、胸廓的功能。
掌握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了解腕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及运动形式;骨盆的组成;足弓的组成。了解颞下颌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第四节
肌肉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膈肌的位置、起止、作用和三大裂孔。熟悉肌的分类、形态、构造及辅助装置;腹肌的层次、起止和作用。了解头面肌、颈深肌群、前臂屈伸肌、小腿各肌群的名称、位置以及排列关系。第二章
消化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包括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消化腺(肝、胰)和腹膜。
[目的要求] 掌握消化管各部分的位置及重要形态结构;消化腺的位置、形态及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腹膜腔及腹腔的概念。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7学时,理论教学5学时,实习教2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教学,并加强提问,督促复习,并进行实物标本辨认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了解消化系统的一般功能。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第二节
消化管
一、口腔掌握咽峡的组成;舌的形态、粘膜上的舌乳头;腮腺的位置和腮腺管的开口部位。熟悉口腔的构造和分部;牙的形态构造。了解牙的出牙和牙式;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二、咽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腭扁桃体的位置。熟悉咽部的结构和交通。
三、食管掌握食管的位置和生理狭窄。
四、胃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熟悉胃壁的构造。
五、小肠
掌握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各部的主要形态结构。了解空肠、回肠的位置和结构。
六、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和位置,盲肠和结肠的特征性结构;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弯曲和结构,肛管的形态结构。熟悉直肠的毗邻关系。第三节
消化腺
七、肝
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道的组成和开口部位。了解肝的功能。
八、胰掌握胰的位置、形态、胰管的开口部位。了解胰的功能。第四节
腹膜
掌握壁腹膜、脏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盆腔内的腹膜陷凹。
了解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网膜和系膜的位置、形态结构,腹膜的一般功能。第三章 呼吸系统
[教学内容]肺外呼吸道(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以及胸膜和纵隔。
[目的要求]掌握肺外呼吸道各部的位置及重要的形态结构;肺的位置、形态、分叶及体表投影;胸膜、胸膜腔、胸腔的概念;纵隔的定义。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理论3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肺外呼吸道
一、鼻掌握鼻的组成,鼻腔的分部和固有鼻腔的形态结构。熟悉固有鼻腔粘膜的分部。了解外鼻的位置和结构。鼻旁窦(见运动系统)
二、咽(见消化系统)
三、喉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喉粘膜的主要形态结构。熟悉喉的连结,喉腔的分部。了解喉肌。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掌握气管的形态、位置和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第三节
肺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叶。
了解肺内支气管。第四节
胸膜和纵隔
五、胸膜掌握胸膜、胸膜腔和胸腔的概念,壁 胸膜的分部,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六、纵隔
了解纵隔的位置、分部和内容。第四章
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为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目的要求] 掌握上述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特点。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理论1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肾
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和内部结构。
熟悉肾的被膜。第三节
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位置、毗邻和生理性狭窄。
熟悉输尿管的分段。第四节
膀胱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壁的构造。第五节
尿道
掌握女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第五章 生殖系统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有男性内生殖器如睾丸、输精管道及附属腺;女性内生殖器,如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上述男、女内生殖器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形态结构。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理论4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了解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男性生殖器
一、男性内生殖器
掌握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输精管的位置和分段;前列腺的位置和形态;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熟悉附睾的位置、形态;精索的位置和组成。了解射精管、精囊腺、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开口。
二、男性的外生殖器掌握男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了解阴囊的结构;阴茎的分部和构造。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
三、女性内生殖器掌握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结构;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姿势。熟悉子宫和卵巢的固定装置。了解子宫壁的结构;阴道的位置和开口。
四、女性外生殖器熟悉会阴的概念;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了解女阴的形态结构。
第六章 循环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为心血管系统(心、动脉、静脉),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结及脾)
[目的要求]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结构,心的传导系,动脉供应及心包等,各部位动脉干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分支,主要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各部位主要静脉干的名称,起止和注入部位。淋巴导管的起止、收集范围及脾的位置和形态。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14学时,理论10学时,实习4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
了解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一、总论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心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结构、传导系及动脉供应。
熟悉心壁的构造,心包的分部及心的体表投影。
三、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熟悉肺动脉干的起点及分支。
了解动脉韧带的位置、形成及意义。
(二)体循环的动脉掌握主动脉起止、分部及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颈总动脉的起止和分支;腹主动脉起止及成对和不成对的分支;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作用。
熟悉上、下肢动脉主干的分段名称,颈外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髂内动脉的各自分布范围。
了解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及位置;胸主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范围。
(三)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熟悉颈总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了解上述动脉的体表投影。
四、静脉
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和收纳范围;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髂内、外静脉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门静脉的组成、位置、属支、收纳范围和侧支循环。
熟悉肺静脉的起止;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和汇入。
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肋间静脉、奇静脉、胸廓内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腹前壁浅、深静脉的起始和汇入;颅内、外静脉的交通;直肠静脉丛的组成和回流。第三节
淋巴系
掌握淋巴系的组成;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淋巴结的形态;脾的位置及形态。
熟悉淋巴循环途径和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及收纳范围;乳房和直肠的淋巴 引流;脾的功能。
了解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深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汇入。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教学内容]第七、八两章包括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视器主要有眼球和眼副器;前庭蜗器主要是外耳、中耳和内耳。
[目的要求]掌握各内分泌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和结构,眼球内容物的名称、结构特点及作用。眼副器的组成及功能。外耳、中耳、内耳的组成分部及结构特点,位觉感受器及听觉感受器的位置。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7 学时,理论5学时,实习2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牛眼进行现场解剖。第一节
概述
掌握内分泌腺的分类。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内分泌器官
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和形态。
了解上述各腺的一般功能。第八章
感受器第一节
概述
掌握感觉器的组成。
了解感觉器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视器
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形态结构;房水的产生、循环及意义。
了解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和作用;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
熟悉结膜的分部 ;眼泪的产生及泪道的组成。
了解眼睑的形态结构;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第三节
前庭蜗器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中耳的分部和三块听小骨的连结;内耳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外耳道的特点及意义;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及意义;乳突小房的位置及意义;声音传导的途径。第九章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概述、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传导路,自主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及脑的动脉供应。
[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用术语;脊髓的外形和内构;四大神经丛的位置、组成及重要分支;脑的分部及形态结构,脑神经的名称、数目及分布范围;各传导路的具体途径;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重要结构,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脑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分布范围。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23学时,理论17学时,实习6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第一节
概述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常用的术语(反射、反射弧、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或传导束、神经)。
熟悉神经系统的构造、神经元的分类及突触的概念。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节段区分。
熟悉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及白质中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质脊髓束。)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二、脊神经
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分;四大神经丛的组成和位置;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及其两大分支的行走位置及分布范围;坐骨神经主干的体表投影。熟悉腋神经、肋间神经、隐神经、阴部神经、臀上皮神经的行走位置及分布范围。了解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脑
(一)脑干
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脑干内主要传导束及网状结构的概述。
熟悉脑干的形态;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
了解主要脑神经核的名称和位置。
(二)小脑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了解小脑的构造及对外联系。
(三)间脑掌握间脑的位置及主要分部;了解背侧丘脑、下丘脑、后丘脑的一般功能。
(四)大脑:
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沟、回;主要的皮质中枢(躯体运动和感觉、视、听、运动性语言、内脏运动等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主要的传导束。了解基底核、纹状核、边缘系统的概念。
三、脑神经
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及分布范围;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的主要分布范围。了解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第四节 传导路
掌握浅感觉传导路、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系运动传导路。
了解视觉传导路及内囊损伤。第五节
自主神经系统
掌握内脏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分部;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位置。
熟悉交感干的组成及位置。
了解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分。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
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腔、硬脑膜窦、蛛网膜下腔的概念;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
了解脑室名称、蛛网膜颗粒、脉络丛、上矢状窦、乙状窦、海棉窦、大脑镰、小脑幕、小脑延髓池的位置及意义。第七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掌握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及意义。
熟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来源和分布范围。
了解脑的血供来源,脑静脉回流途径。主要参考书目
(一)河北新医大主编:人体解剖学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7月
(二)邱树华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三)严振国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四)刘芳主编: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
(五)吴先国主编,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六)彭裕文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五版
(七)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五版
(八)袁尚荣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九)严振国、聂绪发主编:中医应用局部解剖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2
第三篇: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授课专业: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护理学
学时与学分:总时数为72(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3.5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一)人体解剖学的性质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二)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要求: 本大纲供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及护理学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两个等级。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2.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 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人体标本与模型示教、尸体解剖、活体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学生还应结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录相、图谱等手段进行学习。2.根据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教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理论考试2学时;学分为3.5分。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 论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了解: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及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学时分配: 7.5学时 骨学 学时分配: 4.5学时
掌握: 骨的形态分类和骨的构造。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和肋骨的分部。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第七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颅的组成和分部。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数目。新生儿颅的特征。颅的主要骨性标志: 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翼点、枕外隆突、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舌骨等的位置。上肢骨的组成及配布。肱骨、尺骨、桡骨的位置。上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肩胛冈、肩峰、肩胛下角、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等的位置。下肢骨的组成及配布。股骨、胫骨的位置。下肢的重要骨性标志: 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的位置。
了解: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和基本功能(支持、运动、保护)。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肋的形态。各颅骨的形态分部。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颅的前面观和颅的侧面观的结构。新生儿颅出生后的变化。上肢各骨的形态。下肢各骨的形态。
关节学 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关节的基本结构。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意义。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及其运动。胸廓的组成。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肩关节、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髋关节、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骨盆的组成、分部。
了解:骨连结的分类。直接连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形式及滑膜关节的分类。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肋与椎骨和胸骨的连结。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颅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腕关节及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下肢带骨的连结概况,骨盆的性别差异。踝关节及其它关节的组成和运动、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肌学 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骨骼肌形态、结构。咀嚼肌的组成、位置和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胸大肌的位置和作用。膈的位置、外形、结构特点和功能。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和基本作用。三角肌的位置与作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与作用。髂腰肌、臀大肌的位置及作用。股四头肌的位置和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组成和作用。头肌的肌性标志: 咬肌、颞肌。上肢肌的肌性标志: 三角肌、肱二头肌、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下肢肌的肌性标志: 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小腿三头肌及跟腱。
了解: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和肌的辅助结构。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颈肌的位置、分群。躯干肌的分部概况。背浅肌、背深层肌的位置和组成。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组成。腹肌的分群、分层和组成。上肢肌的分部。上肢带肌的分群。臂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前臂肌的分群和每群的作用。手肌的分群。下肢肌的分部。臀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大腿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小腿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足肌的分群。内脏学
内脏总论 学时分配: 0.5学时
掌握: 内脏的概念
了解: 内脏的范围、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内脏器官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消化系统学时分配: 2.5学时 掌握: 上、下消化道的概念。牙的种类和排列及乳牙和恒牙的牙式。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咽的位置、分部、各部的主要结构和连通关系。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部位(包括至中切牙的距离)。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空肠、回肠的位置。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3种特征性结构。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位置、形态。肝的形态和位置;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及胆汁的排出途径。胰的位置和分部。
了解: 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口腔的分部及其境界、唇、颊和腭的形态;咽峡的构成。唾液腺腺管的开口部位。腭扁桃体的位置。牙的形态,牙的构造,牙周组织。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空肠和回肠的区别。肠管的腔面结构及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肝的功能及体表投影。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胰的功能。
呼吸系统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及上颌窦的形态特点。喉的位置,喉腔的形态及分部。气管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胸膜的分部及肋膈隐窝的位置。
了解: 呼吸系统的功能。外鼻的形态结构。喉的软骨及其连结,喉肌的名称和作用。支气管在肺内的分支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肺与胸膜的体表投影。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区分。
泌尿系统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肾的形态、构造、位置及肾区的概念。输尿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膀胱的形态分部、位置和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特点。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了解: 肾的被膜。女性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膀胱位置的年龄变化及与腹膜的关系。
男性生殖系统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睾丸及附睾的形态和位置。输精管的分部及男性结扎选取部位。精子的产生及排泄途径。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的分部,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
了解: 睾丸和附睾的结构及胚胎睾丸下降概况。精索的组成及位置。射精管的合成、行径与开口。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前列腺的分叶及年龄变化,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开口。阴囊的形态、构造。阴茎的分部和构造及阴茎包皮的概念,海绵体的构造。男性尿道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女性生殖系统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卵巢的形态、位置和功能。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子宫的形态(外形分部和内腔)、位置和固定装置。阴道前庭内的阴道口和尿道口的位置。了解: 卵巢固定装置及年龄变化。阴道的位置、形态以及阴道穹的概念。阴道的毗邻。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附: 乳房
了解: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女性乳房正常位置。
附: 会阴
了解: 会阴的定义及广义会阴、狭义会阴的概念。肛门三角的肌肉及筋膜。尿生殖三角的主要肌肉及筋膜。盆膈、尿生殖膈、坐骨肛门窝这三个结构。
腹 膜学时分配: 10分钟
掌握: 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和肝肾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了解: 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及腹膜的功能。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大网膜、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置。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总论,心血管系统概述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脉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及循环途径。了解: 脉管系统功能意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
心 学时分配: 2学时
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连通,主要瓣膜的名称及作用。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心传导系的构成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
了解: 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心的构造;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的位置分布。左、右冠状动脉重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及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的体表投影。
动脉 学时分配: 2学时
掌握: 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和动脉韧带的概念。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其分部。全身各大局部的动脉主干。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分支。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概念。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布概况。腹主动脉的脏支名称及分布概况。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布概况。头、颈、四肢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的止血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了解: 器官外动脉分布的基本规律,升主动脉的分支(左、右冠状动脉,详见心的血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上肢动脉的分支,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腹主动脉二级以上脏支名称及分布,壁支名称及分布。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髂内动脉的分支和分布概况,子宫动脉的行径和分布。下肢动脉的分支。足底内侧动脉、外侧动脉的行径和足底弓的组成。
静脉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颈外静脉起、止、行程。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起止、行经及注入部位。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径。静脉角概念。奇静脉的起止、收集范围。下腔静脉的起止、属支、收集范围。肝门静脉的组成、收集范围、结构特点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下肢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注入部位。
了解: 静脉的结构特点;特殊静脉(硬脑膜静脉、板障静脉)的特点。左、右肺静脉的行径。面静脉起止、特点。颅内、外静脉交通的途径,面部“危险三角”的位置。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经。前臂正中静脉和上肢深静脉。半静脉、副半奇静脉起止、收集范围。脊柱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肝门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交通途径。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和髂总静脉的起止、行程及收集范围。大隐静脉属支和下肢深静脉。
淋巴系统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淋巴系的组成。9条淋巴干的名称, 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范围。脾的形态、位置。
了解: 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及收集范围。胸腺的形态、位置及功能。脾的功能概况。人体的淋巴引流及各部的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Virchow淋巴结)
感觉器
感觉器总论 学时分配: 5分钟
了解: 感觉器与感受器的关系,感受器的分类。
视 器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点在角膜、虹膜、睫状体)。房水循环的途径;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结膜的形态分部。正常眼底能见到的解剖结构。泪器的组成及泪液的生成、排出途径。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
了解: 眼球的外形。眼副器的组成和功能,眼睑的形态和结构,眶脂体、眼球筋膜的位置。眼的血管(眼动、静脉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及神经。
前庭蜗器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外耳道的检查方法。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咽鼓管的开口部位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了解: 前庭蜗器的组成及各部的功能,外耳的组成和外耳道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中耳的组成和鼓室六个壁的主要结构;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和作用,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内耳的分部和位置,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组成。正常情况下声波的传导途径。
神经系统
总 论 学时分配: 0.5学时
掌握: 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了解:神经元构造和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构成。突触的概念。神经胶质的分类和功能。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 学时分配: 2.5学时
掌握: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灰、白质配布的形式及各部名称。脑的位置、分部和脑干的组成。脑干外形(与脑神经的关系)。小脑的位置和外形分部。间脑的位置、分部,间脑、下丘脑的主要核团(丘脑腹后核、视上核、室旁核)的功能。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以及大脑半球的分叶。第1躯体运动区、第1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的位置和功能定位及语言中枢的位置。侧脑室的形态分部,交通关系。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
了解: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后角固有核、中间外侧核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分群)。脊髓中央管的位置。脊髓主要的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的起止和功能。脊髓主要的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的起止和功能。脊髓的功能。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分类、位置及非脑神经核(薄束核、楔束核、上丘核、下丘核、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内重要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功能。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和功能概况。小脑的内部结构及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背侧丘脑核团划分概况,下丘脑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大脑半球平衡觉区、嗅觉区、味觉区和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位置。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大脑半球的髓质概况。内囊损伤后的表现。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况。
周围神经系统学时分配: 3学时
掌握: 周围神经组成。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份和分支。颈丛皮支的浅出部位。膈神经的行径和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和桡神经的发起、行径和分布概况。胸神经前支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分布的节段性。腰丛的组成和位置。股神经的行径及其分布概况。骶丛的组成和位置。坐骨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概况。胫神经的行径和分布概况。腓总神经的行径、位置和腓浅、深神经的分布概况。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脑的部位和分布概况。头肌的神经支配;头面皮肤的神经支配;眼的神经支配;舌的神经支配。前庭蜗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分布及功能。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
了解: 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的位置和分布。腰丛的分支及分布概况。骶丛的分支及分布概况。上、下肢主要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嗅神经的功能。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脑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内脏神经的区分和分布。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主要内脏神经丛的部位和分布。内脏感觉神经的功能特点。牵涉性痛的概念、形成的机理和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头面部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以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锥体系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各运动核的支配情况。
了解: 瞳孔对光反射路径。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路径不同部位受损后的表现。听觉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组成、纤维联系概况和功能。锥体系损伤后的表现。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脑和脊髓被膜的分层及各层特点,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概念。海绵窦的位置,穿过结构及交通。大脑动脉环的组成。脑室系统以及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了解: 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位置和交通。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皮质支和中央支)的分布。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和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脑的浅、深静脉的回流概况。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内分泌系统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了解: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
第四篇:正常人体解剖学2003教学大纲(定稿)
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适应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各科和西医各科的需要,又要有别于西医院校的《系统解剖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除阐明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论述之外,在运动系统中另立“体表标志”一节,一一介绍这些骨性、肌性和皮肤等标志,为以后针灸、推拿等课程打下基础;在内脏学中,重点突出各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为中医内科等打下基础;在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强调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注重动脉干的主要摸脉点和止血部位,这些均对临床各科有很大帮助。
在教学上采用上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讲授要求采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另外,有些内容可培养同学自学,使同学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二级要求,即掌握和了解。对要求掌握内容必须充分理解、牢固记忆、融会贯通。
本课程共计84学时(每学时为40分钟),其中理论课为68学时,实验课为16学时。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正常人体解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严振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出版发行)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了解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第一章
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掌握骨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掌握上、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主要的孔道和结构)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运动。
了解骨连结的类型,关节的主要辅助装置。掌握脊柱的组成(椎间盘的形态结构),脊柱的生理弯曲和胸廓形态。掌握肩、肘、腕、髋、膝和踝关节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了解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构成;了解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了解骨盆的组成、分部、性差;了解足关节的名称和组成;了解足弓的概念。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掌握肌的起止及肌的辅助装置。了解肌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内容,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
了解咬肌、颞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枕额肌、颊肌的位置。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了解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肱肌的 位置和作用;
了解前臂屈肌群、伸肌群各肌的名称和位置排列关系。了解手肌的分群。
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了解其他下肢肌的名称、位置、分群及主要作用。
第二章
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了解消化管的一般构造。
掌握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舌的形态构造,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位。了解口腔的分部,牙的形态、结构、出牙和牙式,下颌下腺与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开口部位。
掌握咽的形态、分部、结构及各部的交通。掌握食管的位置和三个生理狭窄。• 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 掌握小肠的分部(包括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十二指肠大乳头)。
• 掌握大肠的形态特点、分部和位置,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及肛管结构(肛窦、齿状线)。• 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
• 掌握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道的组成及开口部位。• 掌握胰的形态、位置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 掌握腹膜腔,男、女性盆腔腹膜陷凹的名称、位置。
第三章
呼吸系统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划分。掌握鼻甲、鼻道、鼻中隔的位置。
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分部。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的名称,喉粘膜的主要形态结构,喉腔分部。了解弹性圆锥。
掌握气管位置及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掌握肺的形态、结构、位置及体表投影。了解肺内支气管。掌握壁胸膜的分部、胸膜腔、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位置,胸膜下界和肺下缘的体表投影。了解纵隔的概念、位置和分部。
第四章
泌尿系统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了解肾的内部结构和肾的被膜。掌握输尿管分段和三个狭窄部位。了解输尿管的走行位置。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的特点。掌握女性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
第五章
生殖系统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掌握睾丸、附睾的位置及形态结构,输精管的行程、位置,精索的位置及其组成,前列腺的位置。
了解精囊和尿道球腺的位置以及射精管的组成和开口。了解阴囊壁的一般结构,阴茎的分部和结构。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
掌握子宫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阴道的位置和阴道穹。了解子宫的固定装置。
掌握尿道口和阴道口的位置。了解女性外阴的一般形态。掌握女乳房的位置和形态结构。掌握会阴概念。
第六章
循环系统
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径路。了解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掌握心的外形、位置、体表投影、各腔的结构、传导系统、血管分布。了解心壁和心包的形态结构。掌握肺循环的动脉和静脉的位置。掌握主动脉的分段和其重要分支。
掌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了解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和一般功能。
了解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颞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掌握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
了解甲状腺下动脉、椎动脉和胸廓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掌握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了解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及其分布。了解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掌握腹腔干三大分支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了解腹腔干三大分支后的各级分支,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的名称,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和睾丸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掌握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走行位置,髂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了解子宫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闭孔动脉和臀上、下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掌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和汇入。了解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肋间后静脉和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
掌握下腔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门静脉的组成、位置、收纳范围及侧支循环,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汇入。
了解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肝静脉、腹壁前静脉的组成和回流;了解腰静脉、肾上腺静脉的回流。
掌握体表投影: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
掌握摸脉点:面动脉、颞浅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 掌握止血部位:颈总动脉、颞浅动脉、面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指动脉、股动脉、腘动脉
掌握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掌握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腋淋巴结、和腹股沟浅、深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了解肺门淋巴结、食管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掌握脾的位置、形态。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了解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基本概念。掌握甲状腺和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了解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第八章
感觉器
了解感觉器的组成。
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眼底的形态结构。了解上、下睑、结膜和泪器的名称、位置及分部。了解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眼的血管。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及分部,三块听小骨的名称及连结,内耳迷路的组成、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耳廓的形态,声音传导径路,外耳道的组成及弯曲,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突窦及乳突小房的位置。
第九章
神经系统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白质、灰质、纤维束、神经核、神经节和神经的概念)。了解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及其基本功能,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和神经元间的联系,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概念及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白质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脊髓的一般功能。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份,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走行位置及分布: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了解颈丛皮支、脊神经后支(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胸背神经、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和隐神经的分布,脊髓对皮肤节段性分布。
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锥体、菱形窝、四叠体),主要脑神经核(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孤束核)的名称、部位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部位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了解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网状结构的一般概念及脑干的功能。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结构,小脑的构造和小脑的功能。
掌握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侧丘脑的位置,下丘脑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了解纹状体的组成、边缘系统的概念,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的概念。
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总的纤维成份及出入颅的部位,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及其一般功能。
了解角膜反射的途径,嗅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的主要分布及一般功能。
掌握全身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运动传导路,视觉传导路。
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
掌握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交感干的组成和位置。
了解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功能,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的位置及主要副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神经的分布。
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和蛛网膜粒的位置,硬脑膜窦的概念。
了解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海绵窦、上矢状窦、横窦、直窦和乙状窦的位置和汇入。掌握脑室的名称、位置及脑脊液的循环途径。了解脉络丛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
了解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和分布范围,大脑的静脉及脊髓血管的一般概念。
第五篇:《人体解剖学概要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概要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人体解剖学概要 Essential Human Anatomy 课程号(代码):50134130 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45 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为非医药卫生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正确认识人体结构。在学习中,要求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三、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掌握解剖学位置(姿势)和人体的轴、面及方位术语。第一章 运动系统 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第一节
骨学(2.5学时)熟悉骨的形态和构造,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了解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重要体表标志。了解椎骨的基本结构。了解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和分类。了解胸骨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胸骨角的位置。熟悉颅的组成,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划分。了解各脑颅骨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各面颅骨的名称和位置。熟悉颅的重要标志。了解眶的组成及通连;骨性鼻腔的组成,鼻甲、鼻道、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熟悉颅窝的组成和颅底的重要孔裂。了解新生儿颅骨的特征及生后变化。熟悉上肢骨的组成。了解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形态、位置及重要标志。了解手骨的组成和分部。熟悉下肢骨的组成,了解髋骨的组成及主要标志,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位置及重要标志。了解足骨的组成和分部。第二节 关节学(3学时)了解关节的分类。熟悉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可能产生的运动。熟悉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了解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位置和功能,椎间关节的构成。熟悉椎管的组成,椎间孔的组成和位置。熟悉脊柱的组成、形态、弯曲。了解脊柱的功能和运动。了解胸廓的整体观、运动和功能。了解颅骨连结的形式,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主要运动。熟悉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组成、结构和运动。了解骨盆的组成,骨盆的性别差异。熟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和运动。了解足弓的位置和构成及作用。第三节 肌学(3学时)熟悉肌的形态和构造。了解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了解背肌的分层,各层肌的组成、排列。熟悉斜方肌与背阔肌的起止、位置、纤维方向和作用。了解胸肌的层次排列。熟悉胸大肌和前锯肌的起止、位置和功能,肋间内、外肌的位置,纤维方向和作用。熟悉膈的位置、形态、组成、结构、裂孔和功能。了解腹肌的结构和分群;腹内斜肌、外斜肌和腹横肌的层次排列,纤维方向。了解它们的主要附着和功能;腹直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腹直肌鞘的构成和结构特点,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穿经的结构。了解头肌的分部。熟悉面肌的位置。了解其排列、组成和作用。熟悉咀嚼肌的名称、位置。了解颈肌的分群,颈阔肌的位置、特点。熟悉胸锁乳突肌的起止、位置和功能。了解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名称,主要功能。了解肩肌的名称、起止与肩关节的位置关系。熟悉三角肌的形态、起止及功能。熟悉臂肌的分群和功能。了解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功能。熟悉前臂肌的分群和功能。了解手肌的分群。了解髋肌组成、分群及与髋关节的位置关系,髂腰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臀大肌、的起止、位置和功能。了解大腿肌的分群,各群肌的位置、排列和总的功能。了解小腿肌的分群,各群肌的位置、排列和总的功能,小腿三头肌的起止和功能,跟腱的组成。了解足肌的分群。第二章
消化系统(3学时)了解内脏的组成和主要机能,胸、腹部的主要表面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了解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了解口腔的分部及其界限,腭的分部,咽峡和扁桃体窝的构成,乳牙和恒牙的牙式。了解舌的形态和粘膜特点。了解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位置。了解咽的形态、位置、起止、分部和通连,腭扁桃体和咽鼓管咽口位置。了解食管的行程、位置、起止和分段。熟悉食管的狭窄和长度。熟悉胃的形态、位置、分部。了解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和分部;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特点;小肠各段粘膜的特点。了解大肠的位置及分部,结肠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阑尾的位置、形态,肛管的长度及内部结构特点。熟悉肝的形态,肝门及出入肝门的重要结构,肝的位置与毗邻。了解肝外胆道的组
成及机能,胆囊的形态和位置,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总管与胰管的开口部位。了解胰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胰的机能。了解腹膜的构造及机能,腹膜壁层,脏层和腹膜腔的概念,腹膜与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大、小网膜的位置和分布,系膜和韧带的概念,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第三章
呼吸系统(1.5学时)呼吸系统的组成和机能。了解鼻腔的分部、鼻甲、鼻道,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熟悉喉的位置及其主要体表标志。了解喉腔的分部,声带位置和结构。了解气管的位置、构造特点和起止,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熟悉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了解肺门、肺根及出入肺门各结构。了解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以及胸膜顶和窦的位置。熟悉纵隔的概念和分区。了解各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
泌尿系统(1.5学时)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机能。熟悉肾的位置和形态。了解肾门、肾蒂的概念,肾的构造。了解输尿管的形态、位置、行程。熟悉输尿管的起始和狭窄。熟悉膀胱的形态、容量、位置和毗邻。了解膀胱三角区境界和位置。女性尿道的特点及开口位置。第五章
生殖系统(3学时)了解生殖系统组成及机能。了解睾丸和附睾的形态、位置和机能,睾丸的结构以及细微结构。了解输精管的行程、分部与形态特征,射精管的构成和开口位置,精索的组成。了解精囊腺的形态、位置及机能。熟悉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和年龄变化。了解精液的组成。了解阴囊的形态、构造及机能,阴茎的分部及构造,男性尿道的分部、弯曲、狭窄和内外口。了解卵巢的形态和位置,以及机能和年龄变化。了解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开口。熟悉子宫的形态、正常位置和分部。子宫的细微结构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了解阴道的形态和位置及方向和开口,阴道穹的组成。了解女性外生殖器的各结构的名称,处女膜的形态和位置。熟悉乳房的形态、位置和构造特点。第六章
脉管系(6学时)了解脉管系统的组成及机能。熟悉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熟悉心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内部结构及瓣膜。了解心传导系统的构成、分布及机能。熟悉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形程及其分布区。了解心的静脉,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部位,心包的分部、心包腔的构成。了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程、位置,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由来。熟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分支。了解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支平面,颈动脉窦及体的概念和位置。了解颈内动脉颈段的行程。熟悉颈外动脉的行程、位置、分支和分布区。了解头颈动脉压迫止血点。熟悉锁骨下动脉的起始、行程、位置、分段、主要分支的分布区。了解椎动脉和甲状颈干的行程和分布。熟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各支的分布区。了解上肢动脉干的体表投影,上肢动脉压迫止血点。熟悉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熟悉腹主动脉的起止平面,穿膈部位,腹主动脉的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了解髂总动脉位置、行程和分支。了解髂内动脉的分布区和主要分支,髂外动脉的行程和分支。熟悉股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和胫前、后动脉的起止、主要行程位置和分布区,下肢动脉的压迫止血点。熟悉静脉的特点。了解肺静脉的位置和通连。了解上腔静脉的位置、起止、行程和属支,头臂静脉的行程和属支,颈内静脉的起止、位置,颈外静脉的位置和收纳区。熟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的位置、收纳区和汇流。了解上肢深静脉的名称、位置、收纳区和深浅静脉的交通。熟悉下腔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了解髂总和髂内、外静脉的位置起止和收纳区,足背静脉弓的构成。熟悉大、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部位。了解下肢深静脉的名称、位置和收纳区。深浅静脉的交通。熟悉门静脉的组成、位行程、收纳区。了解门静脉与腔静脉的主要交通部位和途径。了解淋巴系统的构成,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行程、收纳的范围和回流入静脉的部位。了解淋巴结的形态与功能,头颈部主要淋巴节群的位置和引流区,腋窝淋巴节各群的位置及其引流区,腹股沟浅淋巴节的分群、位置及收集范围。熟悉脾的形态、位置与功能。第七章 感觉器(3学时)了解感觉器的概念、分类。熟悉视器的组成,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眼内容物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光波的传导途径。了解房水的产生和汇流。了解眼睑的构成;结膜的分部,结膜穹隆、结膜囊的概念;泪器的组成,泪道的通连。了解眼外肌的配布,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来源及分布,眼的感觉神经分布。熟悉耳的分部,各部的功能。
了解耳廓的结构特点、主要标志,外耳道的方位,分部、狭窄和弯曲。熟悉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了解幼儿咽鼓管的特点。了解内耳的分部,位听感受器的位置,声波的传导途径。第八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0.5学时)了解神经系统在机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区分;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和反射弧的基本组成。了解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束和网状结构概念。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5.5学时)熟悉脊神经的构成及其纤维成分。了解脊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规律。了解颈丛的位置、组成、皮支分布区。熟悉膈神经的组成、主要行程和分布。熟悉臂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的起止、性质、行程和分布。了解胸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肋间神经的主要行程和分布。熟悉腰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股神经、闭孔神经的主要行程、位置、分布。熟悉骶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坐骨神经的起始、主要行程;胫神经的主要行程和支配的肌;腓总神经的主要行程及支配的肌群。了解嗅神经入颅部位和分布区。了解视神经起始和入颅孔道。了解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和支配的肌,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的分布与机能。了解滑车神经支配的肌。熟悉三叉神经半月节的位置,各支的性质及出颅部位、各支的分布区,了解展神经支配的肌。熟悉面神经的性质、出颅的孔道及在面部的分支分布面神经。了解鼓索支的位置和分布,面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了解前庭蜗神经离颅孔道和分布区。了解舌咽神经性质和分布区。熟悉迷走神经性质、出颅孔道、主要行程及分布区。了解副神经出颅孔道和所支配的肌。了解舌下神经出颅孔道及支配的肌。了解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区别;内脏神经的组成;交感神经的组成;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内脏感觉神经概念和特点,牵涉痛的概念。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6学时)熟悉脊髓的位置、外形结构、终端平面。了解脊髓节段的概念。熟悉脊髓的灰白质配布。了解脊髓的功能。熟悉脑干的组成和外形的主要标志;第四脑室的位置与通连。熟悉脑干内重要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与性质,与主要脑神经的联系。了解网状结构的位置及机能。熟悉小脑的外形与分叶。了解小脑的构造和主要机能。熟悉间脑的位置和分部。了解丘脑的位置、分部和主要核群;下丘脑重要核群的功能;第三脑室的位置和通连 熟悉脑半球大的外形、分叶,以及主要沟、裂和脑回。了解其主要机能。了解大脑半球白质的概况,内囊的位置、分部及通过的主要纤维束;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通连;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3学时)了解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了解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束的行程、交叉的部位、经过内囊的部位和皮质投射区;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走行,交叉部位和皮质投射区;躯干和四肢深感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束的行程位置、交叉的部位、经过内囊的部位、皮质投射区。了解视觉传导通路的构成、纤维交叉情况,经过内囊的位置和皮质投射区,视神经,视交叉视束损伤后的不同表现。了解听觉传导通路的构成、纤维的形成特点和皮质投射区。了解锥体系的构成、起源、行程、纤维的交叉和终止;上下运动元的概念及损伤后的不同表现。了解锥体外系的概念。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2学时)了解硬膜、蛛网膜和软膜的位置、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硬膜外腔、蛛膜下腔和终池的位置及其临床应用。了解脑血供的来源,基底动脉环组成;脑静脉的回流概况,脑屏障的概念及机能意义。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1学时)了解内分泌腺的概念、结构特点;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的形态、位置和机能。
四、教材 《简明人体解剖学》 项涛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8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1.《系统解剖学》 柏树令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系统解剖学》 高秀来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4.《简明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李瑞祥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成绩评定:以平时成绩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