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解剖学-Ⅰ(Anatomy Ⅰ)课程号 50126799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时 共160,理论课64,实验课96 学分 10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掌握和理解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通过学生对人体标本的解剖、观察、学习,获得人体各个局部内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和相互的毗邻关系,以及各局部之间联系等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
总 论(10学时)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掌握人体解剖学姿势、熟悉人体的轴和面及方位术语,人体各系统的组成概况及其基本功能。
骨和骨连结
掌握骨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功能。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长骨的生长方式,骨的营养血管和神经。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掌握四肢骨的组成和体表标志,了解其功能。
了解骨连结及滑膜关节的分类,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熟悉关节的运动。
一、躯干骨及其连结 1.脊柱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成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了解椎骨间的连结概况。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掌握黄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的位置、功能。了解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位置及功能。
掌握脊柱的组成、分部、脊柱整体观的形态与功能的特点。了解脊柱年龄变化、脊柱的主要变异和畸形。2.骨性胸廓
掌握胸廓及其上、下口的组成、形态和功能;肋弓。熟悉肋的一般形态、结构。了解特殊肋的形态特征。掌握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概念,胸骨角平面的应用意义。
了解肋骨和胸椎、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了解骨性胸廓的运动,骨性胸廓的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二、肢体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及其连结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和分部。
掌握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标志。掌握腕、掌、指骨的位置和排列。
掌握肩、肘、桡腕和尺桡间关节及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了解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了解上述关节的功能位。
了解胸锁、肩锁、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的位置和结构。2.下肢骨及其连结
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和分部。
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标志。了解跗、跖、趾骨的位置和排列。
了解骶髂关节、耻骨联合的结合特征和机能特点。
掌握骨盆的构成、解剖学位置、大、小骨盆分界线。了解骨盆的性别差异和测量标志。
掌握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了解胫腓骨间连结及关节。
掌握足弓的形态、组成和功能意义。
三、颅及其连结(内容见本大纲头颈部)。
肢 体(35学时)
掌握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及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肌的基本工作形式、肌的命名原则、肌的辅助装置、以及肌的神经和血管配布。
一、上肢
熟悉上肢的体表标志,了解动脉干、神经干的体表投影。1.浅层结构
掌握上肢浅静脉的起始、行程。了解上肢浅层淋巴管的引流。2.胸前区
了解皮神经分布概况。
掌握胸壁浅层肌的位置、功能及神经支配。
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位置、结构特点、淋巴引流及临床意义。了解乳房的神经血管。3.腋窝
掌握腋窝位置、形态及各壁的构成。
掌握臂丛的组成、主要分支和分布及臂丛的束与腋血管的位置关系。掌握腋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腋鞘的构成及其内容。掌握腋淋巴结各群的位置及收纳范围。
熟悉三边孔、四边孔的构成。掌握穿经它们的结构。4.背部浅层肌及肩胛区
熟悉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的位置、功能和神经支配。掌握肩关节周围肌的配布及功能。了解肩胛骨周围的动脉吻合。5.臂与肘
了解臂部的筋膜、肌间隔及筋膜格。熟悉臂部屈肌和伸肌的位置、排列、功能。掌握肱动脉的位置、行程、主要分支。掌握肘窝的边界、内容及其内诸结构的排列。6.前臂屈侧
了解前臂的筋膜、肌间隔和筋膜格。了解前臂屈侧浅层肌总的起点。
掌握前臂前面神经血管干的位置,腕前部的体表标志。
了解腕部屈肌支持带的位置,掌握腕管的构成,行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及通过腕管的结构。7.手
掌握手部皮肤、筋膜特点。了解腱纤维鞘的构成和位置,手部皮神经的分布。了解手的静脉回流及浅巴管的流向。
了解掌部的分区,熟悉掌中区的层次结构及排列关系。
熟悉手部肌的分群(鱼际肌、小鱼际肌、骨间肌和蚓状肌)和位置、功能。了解掌浅弓、掌深弓的构成、位置、分支、分布。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在手部的位置、分支、分布。
熟悉指浅、深屈肌腱的止点,了解尺侧囊、桡侧囊、指滑液鞘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了解手指及指肚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了解手背皮肤浅筋膜的特点、手背区的层次结构、腱膜结构、腱膜下间隙的位置和临床意义。8.前臂背侧
了解前臂背侧肌的配布、总的起点。了解伸肌支持带及肌腱、腱滑液鞘的位置。掌握桡神经深支的位置和分布。
二、下肢
熟悉下肢的体表标志了解动脉干,神经干的体表投影。1.浅层结构
了解下肢的筋膜层次、阔筋膜、髂胫束、肌间隔及筋膜格。掌握卵圆窝的位置。掌握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了解其重要属支、交通支、瓣膜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及引流区。2.股前区及股内侧区
掌握股前区肌的起止、功能,股内侧区肌的起止概况。
掌握股三角的构成及股三角内各结构的位置关系。掌握股鞘的构成及内容,掌握股管及股环的周界。掌握股神经和股血管的分支和分布。了解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了解收肌管的位置、组成、内容及下口的位置。掌握闭孔神经在股部的分布,了解闭孔动脉的分布。3.臀部
了解臀部肌的层次。了解髋关节周围主要肌的止点及功能。掌握梨状肌位置,梨状肌上、下间隙的概念和通过的结构。掌握坐骨神经在臀区的位置、行程、了解其体表投影和常见变异。4.腘窝及股后区
掌握腘窝的周界及内容,血管和神经的排列关系和分支、分布。了解膝关节周围的血管吻合网。
了解股后区肌的起止和功能。5.小腿及足
掌握小腿后区结构层次和神经血管干的位置。
了解小腿前区和外侧区肌的功能,掌握胫前动脉、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了解踝部深筋膜的支持带,熟悉踝管的形成及通过的内容。掌握足背动脉的位置。
了解膝、踝关节周围的肌及其运动。
了解足底皮肤、筋膜和肌的层次。了解足底部血管和神经的布局。
躯 干(45学时)
一、胸部 1.胸壁
掌握胸壁的层次,肋间血管、神经的来源、行程、分布特点及位置排列。掌握肋间肌纤维方向和排列。掌握胸部重要骨性标志。2.膈
掌握膈的组成、位置、形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膈的裂孔结构特征和裂孔位置与通过的结构。了解膈的神经支配。3.肺及胸膜 掌握胸膜、胸膜腔、胸膜窦的概念;胸膜前界、下界的体表投影。
握肺的位置、形态、分叶。掌握肺根概念、构成、主要结构的排列,肺根的毗邻位置关系。掌握肺门、肺尖及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了解肺分叶界线的体表投影。掌握肺的血管来源、分布及其特点:了解肺段、肺的神经及淋巴引流。4.心
掌握心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出入心脏的大动脉、大静脉。掌握心包、心包腔;了解心包窦。
掌握心各腔的结构,通连关系;心瓣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与机能的关系。掌握心的血液供应;了解的传导系统组成和功能。
掌握心尖的体表投影。了解心的神经支配,心深丛和心浅丛的位置。5.纵隔
熟悉纵膈的周界、分区、内容及诸结构的位置和功能。
掌握上纵隔的层次结构及其毗邻位置。掌握主动脉的分段、分支;主动脉弓的位置、行程、主要毗邻及动脉韧带(动脉导管)的位置和与左喉返神经的位置关系;动脉导管三角。
掌握气管及主支气管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主支气的分叉平面。后纵隔:掌握食管的位置、形态、分部、行程、毗邻及狭窄。了解食管的血管、神经及淋巴引流。
掌握胸导管起止、行程,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的收纳范围。
掌握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的收纳范围,汇入部位及其与门静脉的通连关系。掌握膈神经、迷走神经在胸部的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
熟悉交感干的位置、纤维来源、掌握内脏大、小神经的来源。了解交感节的节间支、交通支。了解交感纤维的分布的情况。
二、腹部
熟悉腹前外侧壁的重要标志。了解腹部的分区,腹腔的界限。1.腹前外侧壁
掌握浅筋膜的特点、神经分布的节段平面。了解浅动脉分布。掌握浅静脉的回流。掌握腹前外侧壁的结构层次,三层扁肌的肌纤维方向及其移行为腱膜的部位。熟悉肌的起止概况。
掌握腹直肌鞘的构成、内容及腹直肌的起点、止点、腱划的位置,腹直肌的功能。2.腹股沟区
掌握层次、结构特点,腹股沟区的重要韧带。
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及其内容、构成各壁的结构;腹股沟管腹环和皮下环的体表股影。
掌握髂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和腹壁下动脉的行程和分布。熟悉提睾肌及精索的概念,了解睾丸下降。掌握精索被膜层次、与腹壁层次的关系。3.腹膜
熟悉腹膜的分部;腹膜形成的韧带、网膜、系膜、间隙和陷凹的概念。掌握腹膜腔的分区。
掌握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与周界。熟悉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了解腹膜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腹膜的神经支配。4.结肠上区
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及毗邻;胃的结构、胃床的构成;胃的血管、神经及淋巴回流。
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和毗邻。了解十二指肠的血管来源。掌握十二指肠大乳头位置,结构、。
肝及胆道
①掌握肝的位置、形态、毗邻。掌握肝的主要韧带、肝门及出入肝门的结构,肝静脉出肝的位置。了解肝内肝静脉、门静脉分支及肝的分叶和分段、肝的重要功能。
②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汁产生和排出的途径。掌握肝胆三角周界和行径结构。了解肝的血管、神经及淋巴回流。掌握胆总管的构成、位置及其与胰管和十二指肠乳头关系。
③掌握胰的位置、形态、毗邻、分部;胰腺导管及其开口、胰腺导管与胆总管的关系,了解胰血管、神经及淋巴引流。
掌握脾的位置、形态特点、毗邻;掌握脾的韧带;脾血液供给;脾的体表投影。掌握结肠上区器官彼此位置关系及其与腹膜腔凹陷的关系。了解肝周间隙的位置和分部。
了解腹部两个重要横断面(幽门平面、经肾门平面)。5.结肠下区
掌握大肠、小肠的分段,各段肠管的位置、结构特点及鉴别要点。掌握各段肠管的血管;了解神经支配及淋巴引流。
掌握回盲部的结构特点。掌握阑尾的位置及其常见变异,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及寻觅方法,阑尾的血管。
掌握门静脉及门静脉系统的组成、位置、结构特点、主要属支及其收纳范围;门、腔静脉主要吻合部位及其临床意义。6.腹膜后间隙
掌握肾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熟悉肾的被膜、肾的血管。掌握肾蒂的组成。了解肾段。掌握输尿管的起止、行程及其狭窄的部位。
掌握肾上腺的位置、形态,了解其毗邻、功能及血管。
掌握腹部大血管的位置、毗邻、主要分支或属支及分布。熟悉下腔静脉的属支,了解其与椎内、外静脉丛及颅内、颈、胸、腹、盆静脉的通连。
掌握乳糜池的位置及引流区。
了解腰交感干、节的位置。了解腹腔丛的位置和分布区。掌握腰丛的组成、位置及其主要分支、分布。熟悉腹膜后间隙内器官与血管位置排列。
三、盆部及会阴部 1.盆部
熟悉重要的体表标志。
掌握盆内器官的位置关系,盆部腹膜的配布及陷凹。
掌握膀胱的位置、形态分部、毗邻及其与腹膜的关系。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构成、结构特点。熟悉膀胱的年龄变化,了解膀胱的神经血管和淋巴引流。
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形成、被膜及毗邻。了解其分叶。
掌握输精管的结构特点,盆内段的行程。掌握精囊腺的位置及射精管的开口。掌握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分部、毗邻及其与腹膜的关系,熟悉直肠血管、神经和淋巴引流。掌握齿状线上、下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毗邻、子宫腔的通连,子宫固定装置(阔韧带、主韧带、圆韧带、子宫骶韧带的位置)。掌握子宫与腹膜的关系,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子宫的淋巴引流。
掌握卵巢的位置、形态,卵巢与腹膜的关系。熟悉卵巢韧的带位置、血管淋巴引流。掌握阴道的位置、毗邻、阴道穹窿的构成与直肠子宫隐凹的关系。了解处女膜。掌握髂内动脉的位置和主要分支。熟悉臀上、下动脉,直肠下动脉的分布区;闭孔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的行程、分布区。了解盆内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和引流区。
掌握输卵管的形态、位置、分部、毗邻;掌握输卵管的开口,了解其血管供给。熟悉骶丛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及其分布。2.会阴
掌握会阴的概念、界线、分部;熟悉肛三角、尿生殖三角的边界,坐骨肛门窝的位置、构成及其内容。
掌握盆膈、尿生殖膈的概念、熟悉其位置、构成及通过的结构。
了解会阴部皮肤、筋膜概况。掌握会阴浅、深袋的构成,了解袋内结构。3.外生殖器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膨大、弯曲。了解阴茎的组成及其筋膜、白膜及血管。了解阴囊的结构特点。掌握睾丸的位置、形态、结构。了解睾丸的动脉和静脉。掌握附睾的位置、分部及功能。掌握睾丸各层被膜及睾丸鞘膜腔。掌握输精管的位置、行程与通连。
掌握女性外生殖器的组成。了解阴道前庭,前庭大腺的位置及其开口,掌握女性尿道的特点及尿道外口的位置。
头 颈 部(45学时)
一、颅及其连结
掌握面颅、脑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位置。了解各骨的分部。
了解板障结构、缝结构。熟悉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各囟的部位和关闭时期。掌握颅底内面的颅窝及其主要孔裂及其穿经孔裂的结构。了解翼腭窝的位置和通连。了解颞窝、颞下窝的位置。
熟悉下颌骨的形成、标志,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熟悉颅的重要标志。
掌握舌骨的位置,了解舌骨分部。
二、头面部 1.面浅部
掌握面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结构特点。掌握表情肌的配布特点、功能和神经支配。
掌握面动脉的走行,面静脉的回流、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三叉神经皮支穿出颅骨处,掌握其分布区。掌握面神经的分支、分布、面神经瘫痪后的表现。
掌握颞浅动脉、耳颞神经的位置和分布。2.头皮
掌握头皮的层次,各层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头皮神经、血管的配布的特点。3.腮腺咬肌区
掌握腮腺的位置、形态、导管的位置、行程和开口部位及表面投影。了解腮腺的分叶、深叶的位置,腮腺筋膜及腮腺淋巴引流。
掌握咬肌的位置、起止、功能,神经支配。4.颞区和颞下区
了解颞区和颞下区的边界。
掌握颞肌的位置、起止、功能、神经支配。了解颞筋膜特点。了解颞区的层次及神经、血管。
掌握翼内、外肌的位置、纤维方向、功能及神经支配。熟悉翼静脉丛的位置、通连。了解上颌动脉的位置和分布区,掌握穿经腮腺的重要神经血管,它们在腮腺内的位置关系。掌握三叉神经上、下颌支的性质、出颅孔道、分支及分布区。掌握鼓索神经的性质和分布。
了解耳节、蝶腭节的位置、性质、节后纤维分布。
三、颈部
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了解颈部的分区和颈部三角。掌握颈筋膜的层次和配布。了解咽后间隙及椎间隙的位置。1.颈部浅层结构
掌握颈部浅筋膜的特点,了解颈阔肌的位置及纤维方向。
掌握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汇入处。了解颈前静脉。熟悉颈丛皮神经的分布、穿出及阻滞麻醉部位。
熟悉颈浅淋巴结的位置和收纳区。2.颈后三角
了解颈后三角的界线范围、三角底的各个肌。
掌握副神经的行程、分布。了解颈横动脉、枕动脉、肩胛上神经、肩胛背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掌握颈丛的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3.颈前区
了解颈前区的界线范围。
掌握胸锁乳突肌的起止、位置、功能和神经支配及神经损伤后的表现;肌深面的结构和位置关系。了解舌骨下肌组的排列。
掌握颈动脉鞘的构成、位置、内容。掌握颈总动脉的位置、分支平面。掌握颈外动脉的分支和主要分支的分布。了解颈动脉窦、颈动脉体的位置及功能。了解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和压迫止血点。
掌握颈内静脉的位置,了解其收纳区。
掌握迷走神经颈段的行程和主要分支,喉上神经的位置和分布区。了解颈袢。掌握颈深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和收纳区。
掌握舌下神经的出颅部位与颈内、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熟悉颈交感干、节的位置,了解其分布区域。4.甲状腺区
掌握甲状腺区的层次、结构。
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被膜、甲状腺的血管及甲状腺的动脉与喉上、喉返神经的位置关系,了解其淋巴引流。掌握喉返神经颈部的行程和分布。
掌握甲状旁腺的数目、位置。
掌握颈段气管、食管的位置、毗邻和食管的狭窄部位。5.颈根部 掌握前、中斜角肌的位置;前斜角肌的毗邻、斜角肌间隙及通过的结构。掌握膈神经在颈部的行程。
掌握锁骨下动脉的位置、行程及颈部的分支。
掌握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的起始、行程、分布。掌握锁骨下静脉的位置。
掌握胸导管的颈段位置和注入部位,胸膜顶的位置和毗邻。掌握臂丛的位置、毗邻、组成及临床应用。
四、颌下区
掌握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位置及其导管开口的位置。
了解舌骨上肌组的位置、排列,掌握颏舌肌的功能及神经支配。熟悉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性质及节后纤维分布区。
五、口腔和咽
了解口腔周界、分部及固有口腔的通连。熟悉口腔内活体标志。掌握舌的分部、结构及神经分布。
掌握牙的形态、构造、分部,乳牙、恒牙及牙式。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及交通。掌握咽峡的构成。熟悉腭扁桃、咽扁桃、咽鼓管咽口、咽鼓管扁桃、梨状隐窝的位置。了解腭肌、咽肌的位置。
掌握舌咽神经性质和分布区。
六、鼻和喉
了解外鼻的结构特点和骨性鼻腔的组成。熟悉鼻腔的组成、分部和通连。
掌握鼻甲、鼻道及各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掌握嗅神经的分布区。
熟悉喉的主要软骨名称、位置,了解喉内、外肌的位置、作用和喉的体表标志。掌握喉腔的分部、声门、声门裂及声韧带的位置、构成和功能。了解喉的神经分布。
七、眼和眶 1.眼球的构造
掌握眼球壁的组成,外膜、血管膜、视网膜的结构特点和分部,了解其功能。掌握屈光系统的组成,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房水的位置。了解其机能。掌握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了解眼内平滑肌的部位、名称、作用。2.眼的附属结构
掌握结膜的分部与结膜囊。
掌握泪器的组成;掌握泪腺、泪道的位置及泪液排泄途径。3.眶
了解眼睑的构成、睑裂、内眦及外眦。
掌握眼外肌的名称、配布、功能和神经支配,熟悉提上睑肌的功能和神经支配。了解眼动脉的起始、分布。
掌握视神经和出入眶的神经名称、性质、分布区域。
了解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始、分布,了解眶筋膜、眼球筋膜、眶脂体的位置和功能。
八、耳(位听器)
掌握位听器的分部和各部的机能。1.外耳的组成和结构
掌握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弯曲及婴幼儿外耳道的特点。掌握鼓膜的位置、倾斜和分部。2.中耳的组成、分部
掌握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重要毗邻和临床重要性。掌握咽鼓管的位置,通连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熟悉听小骨及排列,掌握面神经管的位置。3.内耳的位置和分部
掌握骨迷路、膜迷路分部及各部的位置关系。掌握位、听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功能。熟悉声波传导的途径。了解听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中枢神经系统(25学时)
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和突触的概念。熟悉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突起和胞体)和功能。熟悉神经纤维、神经、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概念。
掌握神经系统的分部,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构成与分布情况。掌握内脏神经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分布情况。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了解皮肤的一般结构。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掌握灰质、皮质、神经核、神经节和白质、髓质、束、神经的概念(常用术语)。掌握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一、脊髓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末端的平面,熟悉脊髓节段的概念,了解脊髓节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熟悉脊髓灰质、白质的配布及其各部的名称、位置。掌握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细胞、胶状质、后角固有核、中间外侧核、背核)的位置及机能性质。了解脊髓灰质的分层。熟悉α、γ、Renshaw细胞的概念。
掌握白质中主要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的位置、机能。掌握白质中主要上行束(薄束、楔束、脊丘侧束)的位置、机能。
了解网状脊髓束,脊小脑前、后束,固有束,顶盖脊髓束的机能概念。了解脊髓的机能、脊髓的反射及其重要性。
掌握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的位置关系,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掌握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终池的位置,了解它们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
二、脑
熟悉脑的位置和分部 1.脑干
掌握脑干的位置和分部,延髓、桥脑、中脑外形的重要标志及分界,掌握第 Ⅲ-Ⅻ 对脑神经进出脑干的位置。
掌握脑干内部结构总的配布特点,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排列及主要核团的位置。掌握上行和下行的主要纤维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掌握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位置。了解其主要分区及机能意义。
掌握第 Ⅳ 脑室的位置、外形和通连关系,掌握第 Ⅳ 脑室底的重要结构。2.间脑
掌握间脑的位置和分部。掌握第Ⅲ脑室的位置及通连。
掌握丘脑的位置、分部和功能概要。掌握丘脑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功能和主要纤维联系。
了解背侧丘脑内核团的划分。
了解丘脑下部的位置及其内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及功能。了解丘脑上部及丘脑底部。3.小脑
掌握小脑位置、表面形态特征、分部(蚓部和小脑半球)、分叶(绒球小结叶、前、后叶)及其主要机能。
掌握小脑的内部结构特点。
掌握小脑扁桃体所在位置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小脑三对脚及小脑中央核的一般联系情况。4.端脑(大脑半球)
掌握大脑半球皮质的主要沟、回、分叶。
掌握基底神经核的组成、位置;新、旧纹状体的组成和功能。
了解大脑白质总体情况。掌握内囊概念、位置、构成、分部及通过内囊各部的主要纤维束及内囊损伤的临床表现。掌握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的位置、定位关系,主要机能。掌握视、听中枢的位置及各语言中枢的部位及功能。了解内脏活动皮质中枢的部位及概念。握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通连。
三、神经传导道
掌握传导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感觉传导道
包括意识性躯干、四肢浅、深(本体)感觉传导道和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道;掌握各传导道中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纤维行程、名称、交叉位置及皮质投射区。熟悉各传导道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掌握视觉传导道的构成、行程、及其皮质投射区,掌握对光反射路径,重点掌握瞳孔缩小的反射途径。了解损伤后视野缺损情况。
了解听觉传导道的构成、行程及其在皮质的投射区。2.运动传导道
掌握锥体系统的构成、来源;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的起始、行程和终止,对脑、脊神经的支配情况。
掌握随意运动中上、下运动单位的概念、组成及其机能意义,以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异同对比。
掌握锥体外系的概念、组成。了解主要通路及通路的机能意义。
四、脑膜、脑血管和脑脊液 1.脑的被膜
掌握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的位置关系,结构特征。掌握硬脑膜附着的特点,熟悉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
掌握小脑幕裂孔的围成及通过它的结构,小脑幕上、下结构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硬膜静脉窦的位置和通连。掌握海绵窦的位置、通连和穿经的结构。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2.脑的血管
了解颈内动脉系与椎动脉系的概念。
掌握颈内动脉、椎动脉的行程特点和主要分支、分布情况。掌握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的位置、组成及其机能意义。掌握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布区,深、浅分支的概念。了解脑静脉的配布及回流概况。
了解脊髓血液供应的来源、节段性特点,了解椎内静脉的位置及与各部静脉相通概况和重要意义。3.脑脊液
熟悉蛛网膜下腔、小脑延髓池、交叉池的位置。了解脉络丛、蛛网膜颗粒的组成和部位。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及其机能意义。
四、教材 实地解剖学 羊惠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杜 2002
五、主要参考资料 系统解剖学 柏树令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 格氏解剖学
杨琳、高英茂主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3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实用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李瑞祥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六、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10%,标本占20%,理论考试占70%
1999
第二篇:《解剖学》教学大纲
供三年制助产专业使用《解剖学》教学大纲(网络版)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解剖学》是供三年制助产专业使用,由人体解剖学、细胞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医学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学会正确运用人体结构学知识和术语,为正常人体功能学、病理学、药理学及各门临床、助产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依照护临床助产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国家护士执业标准而设置,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解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器官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等。2熟悉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助产士大纲中常见疾病的发生与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3.了解与助产及护理操作相关的解剖知识。
(二)能力目标1.具有按系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养成对所解剖的结构进行细致观察的习惯,并不断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能运用解剖知识进行助产应用技术操作。
(三)态度目标1.具有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维护消费者权益;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质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团结互助,积极协作的良好职业道德。2.具有细心、能吃苦、持之以恒的开拓能力。
3.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单元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活动参考学时要求与参考理论实践熟悉理论讲授2第一章绪论
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在医学中的地位熟悉
二、解剖学的分科了解
三、学习解剖学的观点和方法掌握
四、人体的构成掌握
五、人体结构的常用方位、术语第一节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理论讲授2掌握
一、细胞膜掌握
二、细胞质熟悉
三、细胞核了解第二节细胞增殖了解第三节细胞的运动性理论讲授2第一节上皮组织第三章基本熟悉
一、被覆上皮组织了解
二、腺上皮及腺理论讲授4第二节结缔组织掌握
一、固有结缔组织熟悉
二、软骨组织和软骨熟悉
三、骨组织和骨掌握
四、血液和血细胞的发生理论讲授2第三节肌组织熟悉
一、骨骼肌熟悉
二、心肌熟悉
三、平滑肌理论讲授2第四节神经组织熟悉
一、神经元掌握
二、神经元间的联系了解
三、神经胶质细胞了解
四、神经纤维和神经了解
五、神经末梢学会实践6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学会实验二基本组织的微细结构学会实验考核:“一口清、一手精”显微镜使用
第四章第一节骨及骨连结理论讲授
8运动系统一、概述掌握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熟悉
三、颅骨及其连结掌握四、四肢骨及其连结熟悉第二节骨骼肌理论讲授
4一、概述熟悉
二、头肌了解
三、颈肌了解
四、躯干肌掌握
五、上肢肌熟悉
六、下肢肌熟悉附: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与助产应用
一、常用骨性标志熟悉
二、常用肌性标志熟悉实验三全身骨骼学会实践8实验四骨连接学会实验考核:识别骨标本考核实验五骨骼肌学会第五章第一节消化管理论讲授4掌握消化系统一、消化管的微细结构熟悉
二、口腔掌握
三、咽掌握
四、食管掌握
五、胃掌握
六、小肠掌握
七、大肠理论讲授第二节消化腺4熟悉
一、口腔腺掌握
二、肝熟悉
三、胰第三节腹膜掌握
一、腹膜与腹膜腔了解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熟悉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学会实践实验六消化系统大体结构2学会实验七消化系统微细结构理论讲授6第六章第一节上呼吸道了解呼吸系统一、鼻熟悉
二、喉掌握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第二节肺熟悉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了解
二、支气管肺段
三、肺的微细结构掌握
四、肺的体表投影了解
五、肺的血管了解第三节胸膜与纵隔
一、胸膜熟悉
二、纵隔熟悉实验八呼吸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实验九呼吸系统微细结构学会第七章第一节肾理论讲授4泌尿系统一、肾的形态了解
二、肾的位置和毗邻熟悉
三、肾的被膜熟悉
四、肾的结构掌握第二节输尿管熟悉第三节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熟悉
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邻了解
三、膀胱壁的结构掌握第四节尿道熟悉实验十泌尿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第八章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理论讲授2生殖系统一、男性内生殖器熟悉
二、男性外生殖器了解
三、男性尿道掌握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理论讲授
4一、女性内生殖器掌握
二、女性外生殖器了解
三、乳房和会阴熟悉实验十一生殖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实验十二生殖系统微细结构期中考核考核2第九章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理论讲授10脉管系统一、概述掌握
二、心掌握
三、动脉熟悉
四、静脉掌握
五、血管的微细结构及微循环了解
第二节淋巴系统理论讲授
2一、概述熟悉
二、淋巴管道熟悉
三、淋巴结了解
四、脾了解
五、胸腺了解
六、扁桃体了解实验十三心及动脉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实验十四静脉大体结构学会实验十五脉管系统微细结构学会实验十六淋巴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验十七淋巴系统微细结构学会第十章第一节视器理论讲授3感觉器
一、眼球掌握
二、眼副器熟悉
三、眼的血管了解第二节前庭蜗器理论讲授
2一、外耳熟悉
二、中耳熟悉
三、内耳熟悉第三节皮肤理论讲授
1一、皮肤的微细结构熟悉
二、皮肤的附属器了解实验十八感觉器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第十一章第一节概述理论讲授14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熟悉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理论讲授
一、脊髓掌握
二、脑掌握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了解
四、脑的血管了解
五、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掌握
六、血-脑屏障掌握
七、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熟悉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理论讲授
一、脊神经掌握
二、脑神经掌握
三、内脏神经了解实验十九神经系统大体结构(一)学会实践2实验二十神经系统大体结构(二)实验二十一神经系统大体结构(三)第十二章第一节甲状腺理论讲授2
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熟悉
二、甲状腺的微细结构掌握第二节甲状旁腺
一、甲状旁腺的形态与和位置熟悉
二、甲状旁腺的微细结构了解第三节肾上腺
一、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熟悉
二、肾上腺的微细结构掌握第四节垂体
一、垂体的形态和位置熟悉
二、垂体的微细结构掌握第一节生殖细胞的成熟理论讲授4第十三章
一、精子的发生、成熟和获能熟悉人体胚胎学
二、卵子的发生和排卵熟悉概论第二节人胚的早期发育
一、受精和卵裂熟悉
二、植入和蜕膜熟悉三、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了解第二节胎膜和胎盘
一、胎膜熟悉
二、胎盘熟悉第四节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及出生后的变化
一、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掌握
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掌握第三节双胎、多胎和联体双胎
一、双胎了解
二、多胎了解
三、联体双胎了解附2:先天畸形与致畸因素
一、先天畸形的主要类型了解
二、先天畸形的发病原因了解
三、致畸敏感期了解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了解实验二十二人体胚胎发育学会实践
2四、教学时间分配 学时教学内容 理论实践合计 第一章绪论202第二章细胞202第三章基本组织10616第四章运动系统128208210第五章消化系统628第六章呼吸系统426第七章泌尿系统628第八章生殖系统202其中考核12214第九章脉管系统628第十章感觉器14216第十一章神经系统202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426第十三章人体胚胎学概论9030120合计
五、说明1.通过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教学、实验教学、“一口清、一手精”等方式达成课程目标。2.评价方式采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一口清、一手精”考核结合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付广权)
第三篇: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中文版)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第一章 头部
一、概述
1.了解头部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头部重要的骨性标志。了解脑膜中动脉、大脑半球主要沟、回的体表投影。
二、面部
1.了解面部皮肤和浅筋膜的特点。
2.了解面动脉、面静脉的行程及面静脉其与海绵窦的交通。了解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分布。3.了解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鞘的结构特点。掌握腮腺管的行程和开口部位。掌握穿经腮腺的结构。
4.了解面部的间隙名称、位置及交通关系。
三、颅部
1.了解颅顶的分区。
2.掌握额顶枕区的层次结构特点。了解颞区的层次结构特点;了解额顶枕区和颞区血管、神经的来源与分布。
3.掌握垂体的位置、毗邻及临床意义。4.掌握海绵窦的位置及穿经结构。5.了解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经。
第二章 颈部
一、概述
1.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颈部的体表标志。了解颈部神经、血管的体表投影。
二、颈部浅层结构
1.了解颈部皮肤、浅筋膜的特点、浅静脉的走行,皮神经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2.掌握颈筋膜的层次。
3.了解颈筋膜间隙的位置及其交通关系。
三、颈前区
1.了解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2.掌握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内容。3.掌握肌三角的境界。
4.掌握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位置毗邻以及血管。了解甲状腺的淋巴回流。了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解剖要点。5.掌握喉上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以及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关系。6.掌握喉返神经的来源、行程、分布以及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7.掌握甲状旁腺的位置。了解其功能。
8.掌握气管颈部的毗邻及及气管切开术的解剖要点。9.了解食管颈部的位置和毗邻。
四、胸锁乳突肌区和颈根部
1.了解胸锁乳突肌区的境界、内容及毗邻。掌握颈动脉鞘的位置和内容。2.了解颈根部的境界、内容及毗邻。
3.了解斜角肌、胸膜顶、锁骨下动、静脉和膈神经的毗邻关系。4.了解椎动脉三角的位置及内容。
五、颈外侧区
1.了解枕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2.了解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境界与内容。3.了解锁骨上臂丛麻醉的部位和注射点。
六、颈部淋巴结
了解颈部淋巴结的分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章 胸部
一、概述
1.了解胸部的境界与分区。2.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
二、胸壁
1.了解女性乳房的位置。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构造、淋巴回流。2.掌握胸壁的层次、胸部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和重叠性及其意义。3.掌握肋间隙结构及血管、神经走行的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4.了解胸廓内动脉的行径、分支和分布。
三、胸膜腔及肺
1.掌握胸膜腔的构成、胸膜顶的位置、胸膜隐窝的构成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2.掌握肺门的位置。掌握肺根的构成、各结构的排列关系及其毗邻。了解肺的血管及淋巴回流。了解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四、纵隔
1.掌握纵隔的概念、境界和分区。2.了解纵隔左、右侧面观。
3.掌握上纵隔内器官结构层次及相互毗邻关系。
4.掌握主动脉弓的毗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围成和内容。5.了解气管胸部的位置和毗邻。6.了解前、中、后纵隔的位置及内容。
7.掌握心包的构成、心包窦的位置。了解心包的毗邻和心的体表投影。8.掌握食管胸部的毗邻。了解食管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9.了解胸主动脉的毗邻
10.掌握胸导管在胸部的行径。了解胸导管的毗邻 11.了解奇静脉与半奇静脉、胸交感干的位置。12.了解纵隔间隙的名称和位置。
第四章 腹部
一、概述
1.了解腹部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腹部的体表标志。了解成人腹部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
二、腹前外侧壁
1.了解腹前外侧壁皮肤、浅筋膜的特点。了解浅动脉的分布、浅静脉的流注及浅淋巴的引流。2.掌握腹肌外侧群的位置、层次、肌纤维方向、形成结构及作用。掌握腹直肌鞘的构成和特点。了解腹白线和脐环。
3.了解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腹壁下动脉的行径与腹股沟疝手术的实用意义。4.掌握腹前壁的层次结构。了解腹部常用切口与腹前外侧壁层次的关系。
5.掌握腹股沟区的境界。掌握腹股沟区的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6.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内容。了解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7.掌握腹股沟三角的构成,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解剖学鉴别要点。
三、腹膜腔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形成物的名称、位置。
2.了解腹膜腔的分区,膈下间隙、结肠旁沟及肠系膜窦的位置、连通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网膜孔和网膜囊的境界及临床意义。(一)结肠上区
1.掌握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应。了解胃的静脉回流、淋巴引流及神经支配。
2.了解十二指肠的分部及毗邻。了解十二指肠的血管、淋巴引流。掌握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掌握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掌握肝蒂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了解肝的分叶与分段。了解肝的淋巴引流。了解第二和第三肝门的位置结构和意义。了解肝脏手术、肝移植术的解剖基础。
4.掌握胆囊的位置、毗邻;胆囊底的体表投影。掌握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内容。5.掌握胆总管的分段。了解各段的毗邻。6.掌握胰的位置、分部与毗邻。了解胰的血管、淋巴引流。7.了解脾的位置和毗邻及副脾的存在情况。了解脾的韧带。
(二)结肠下区
1.了解空、回肠的结构特点。了解肠系膜根的附着部位和体表投影。了解系膜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掌握空、回肠动脉分布的特点、以及对肠切除吻合术的意义。了解空回肠动脉的分布特点和淋巴回流。2.掌握盲肠及回盲瓣的位置。
3.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与寻找的方法。了解阑尾的常见位置及血管。
4.掌握结肠的动脉供应,特别注意结肠中动脉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了解结肠的淋巴回流。
5.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属支、肝门静脉系统的特点、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吻合情况。
(三)腹膜后隙
1.了解腹膜后隙的境界、内容及交通关系。
2.掌握肾的位置、毗邻、肾门、肾窦和肾蒂。了解肾内血管的特点分布规律肾段的划分及其意义。了解肾的静脉、淋巴回流。掌握肾的被膜。
3.了解输尿管腹部的行程、毗邻、狭窄部位以及与输尿管结石的关系。4.掌握肾上腺的形态位置及血管。5.了解腹主动脉的毗邻与分支。6.了解下腔静脉的毗邻与属支。7.了解腰交感干的位置。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一、概述
了解盆部和会阴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
二、盆部
1.了解骨盆的整体观及盆壁肌。掌握盆膈的构成。2.了解盆筋膜的配布、盆筋膜间隙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盆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掌握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位置 关系。
4.了解盆内脏器的配布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5.掌握直肠毗邻。了解直肠的血管和淋巴回流。6.掌握膀胱的毗邻。了解膀胱的血管和淋巴回流。7.了解输尿管盆部和壁内部的行径。8.了解前列腺的位置毗邻和被膜。
9.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和固定装置。了解子宫的血管和淋巴回流。10.了解卵巢、输卵管的位置,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
三、会阴
(一)肛区
1.了解肛门括约肌的组成。
2.掌握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境界及内容。3.了解阴部内血管、阴部神经的行径和分支。
(二)尿生殖区
1.了解会阴浅筋膜的延续关系。2.掌握尿生殖膈的构成。
3.掌握会阴浅隙与会阴深隙的构成及内容。了解尿道各部破裂时尿外滲范围的解剖关系。4.了解阴囊的构成,睾丸和精索三层被膜与腹前壁各层的延续关系。5.了解会阴中心腱的构成。
第六章 脊柱区
1.了解脊柱区的境界和分区。
2.了解脊柱区的体表标志。
3.了解脊柱区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的特点。
4.掌握脊柱区肌肉的层次、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和临床意义。5.了解脊柱区深部的血管和神经配布。
第七章 上肢
一、概述
1.了解上肢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上肢的体表标志。了解上肢的对比关系、上肢的轴线及提携角。了解上肢动干和神经干的体表投影。
3.掌握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二、肩部
1.掌握腋窝的构成及内容。掌握腋动脉的分段及主要分支。了解腋动脉与臂丛的关系。掌握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流注关系。掌握三边孔和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结构。
2.了解腋鞘的构成及内容。
3.了解三角肌区及肩胛区浅、深层肌肉的配布及血管神经束的行程。掌握腋神经的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了解肌腱袖的构成。
三、臂部
1.了解臂前区的深筋膜、骨筋膜鞘和肌肉的配布。
2.掌握肱动脉在臂部的主要分支;肱动脉、正中神经在臂部的行径及二者的关系。了解尺神经、桡神经在臂部的行径。
3.了解臂后区的深筋膜、骨筋膜鞘和肌肉的配布。4.掌握肱骨肌管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四、肘部
1.了解肘前浅静脉的吻合类型。2.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3.了解肘后三角、肘外侧三角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4.了解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五、前臂部
1.了解前臂前区的层次结构特点和肌肉的配布。
2.掌握桡血管神经束、尺血管神经束和正中血管神经神经束的构成;了解其行径。3.了解前臂后区的层次结构特点和肌肉的配布。4.了解骨间后管神经束的构成和行径。
六、腕和手
1.了解腕前区的层次结构。了解手掌浅层结构的特点。2.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结构。3.了解腕后区的层次及腕背侧肌腱的排列。
4.了解手掌的层次层次结构特点和肌肉的配布。了解手掌深筋膜的结构特点。了解手掌骨筋膜中间鞘的构成及内容。了解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5.掌握掌浅弓和掌深弓的构成、位置和分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分支与分布。6.了解手背层次和筋膜间隙。
7.了解指髓间隙的结构特点,指腱鞘的构成。
第八章 下 肢
一、概述
1.了解下肢的境界与分区
2.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了解下肢的对比关系、颈干角及膝外反角。了解下肢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
3.掌握下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属支、穿通支、交通支、瓣膜及其临床意义。
二、臀部
1.了解臀部的皮肤特点;皮神经的名称、分布;臀区深筋膜的结构特点。2.掌握穿经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神经及其排列关系。3.了解髋周围动脉网的构成。
三、股部
1.了解股前内侧区皮肤和浅深筋膜的特点。
2.了解阴部外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3.掌握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了解皮神经的分布。4.掌握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了解肌间隔及骨筋膜鞘 5.了解股前内侧部肌肉的分群。
6.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7.掌握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掌握股管的构成和内容。8.掌握收肌管的构成及管内通过结构的位置关系。9.了解股内侧区闭孔动脉和神经的行程分支及分布。10.了解股后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11.掌握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分支和支配。
四、膝部
1.了解膝前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2.掌握腘窝的境界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3.了解膝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五、小腿
1.了解小腿前外侧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2.了解小腿前骨筋膜鞘内容;掌握胫前血管神经束的构成,了解其行径。3.了解小腿外侧骨筋膜鞘的内容、腓浅神经的行程和支配。4.了解小腿后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5.了解小腿后骨筋膜鞘的内容;掌握胫后血管神经束的构成,了解其行径。
六、踝与足
1.了解踝前区与足背的层次结构特点。了解踝部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支持带。
2.掌握足背动脉的行程和分支。
3.掌握踝管的构成及通过结构的排列关系。4.了解足底的皮肤、浅、深筋膜的结构特点。5.了解足底的血管和神经。
第四篇:《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供中医、中西结合、针推、骨伤、护理等本科专业使用)湖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前言
人体解剖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是医学生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根据2003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严振国主编)的主要教学内容,组织本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及骨干教师对原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补充和调整,故编写了这本新的教学大纲,供中医、中西结合、针灸、骨伤、推拿、护理等本科专业使用。本教学大纲按照人体的九大系统,在每章每节中均列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层次的内容。力求达到本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并注意突出中医院校的特色,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通俗易懂,方便使用。
根据我院教务处规定的《解剖学》本科教学计划为82学时,整个教学过程采取课堂理论讲授和观察实物标本两部分,二者比例约为3:1。在教学方法上,将主要采用多媒体,应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并强调观察实物标本,在活体上摸认各种体表标志和脏器位置及血管神经走行的体表投影,并辅以挂图、模型、等综合教学法。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
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每章每节中均清楚地划分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中掌握的内容是人体形态结构最基本的知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重点内容,它要求学生达到充分理解、牢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程度。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熟知、并加以记忆和应用。了解的内容是在重点突出的前提下,对本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
绪 论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器官的组成及系统的划分、解剖学的分科及学习方法、解剖学知识和常用术语
[目的要求] 掌握人体解剖学定义、姿势、方位术语、切面术语。熟悉人体器官的组成及系统划分。了解解剖学分科和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及方法] 1学时第一章
运动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为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
[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各部位骨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形态结构,特别是骨性标志;各部位骨的连结形式,各大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各部位主要肌肉的名称、位置、起止点及作用。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19学时,理论教学13学时,实习教学6学时,采用挂图、游离骨标本、骨架、游离关节标本和完整尸体观察肌肉,并配合多媒体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多看、多认、多摸、多记,加强提问,督促复习,并进行实物标本辨认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体表标志的概念。熟悉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骨
掌握骨的形态和构造,了解骨的理化特征。
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以及主要形态结构: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间孔、肋沟、骶岬、骶管裂孔、骶角、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等。掌握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以及主要形态结构:肩胛骨:肩胛冈、肩峰、关节盂和肩胛骨下角。肱骨: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外上髁、尺神经沟、鹰嘴。桡骨:桡骨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掌握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髋骨:髂骨、耻骨、坐骨、髋臼、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闭孔、坐骨结节、耻
骨结节。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内踝。腓骨:腓骨小头和外踝。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以及以下主要结构和孔道:
眶上、下孔、枕骨大孔、翼点、枕外隆凸、乳突、颧弓、下颌窝、下颌头、下颌角。
鼻中隔、上、中、下鼻甲,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颅前、中、后窝、内外耳门、垂体窝。第三节
关节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了解骨连接的类型、关节的辅助结构及关节的运动。
掌握脊椎及胸廓的组成;脊椎的生理弯曲;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熟悉椎骨间的韧带、关节;胸廓的形态。了解脊柱、胸廓的功能。
掌握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了解腕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及运动形式;骨盆的组成;足弓的组成。了解颞下颌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第四节
肌肉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膈肌的位置、起止、作用和三大裂孔。熟悉肌的分类、形态、构造及辅助装置;腹肌的层次、起止和作用。了解头面肌、颈深肌群、前臂屈伸肌、小腿各肌群的名称、位置以及排列关系。第二章
消化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包括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消化腺(肝、胰)和腹膜。
[目的要求] 掌握消化管各部分的位置及重要形态结构;消化腺的位置、形态及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腹膜腔及腹腔的概念。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7学时,理论教学5学时,实习教2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教学,并加强提问,督促复习,并进行实物标本辨认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了解消化系统的一般功能。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第二节
消化管
一、口腔掌握咽峡的组成;舌的形态、粘膜上的舌乳头;腮腺的位置和腮腺管的开口部位。熟悉口腔的构造和分部;牙的形态构造。了解牙的出牙和牙式;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二、咽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腭扁桃体的位置。熟悉咽部的结构和交通。
三、食管掌握食管的位置和生理狭窄。
四、胃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熟悉胃壁的构造。
五、小肠
掌握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各部的主要形态结构。了解空肠、回肠的位置和结构。
六、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和位置,盲肠和结肠的特征性结构;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弯曲和结构,肛管的形态结构。熟悉直肠的毗邻关系。第三节
消化腺
七、肝
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道的组成和开口部位。了解肝的功能。
八、胰掌握胰的位置、形态、胰管的开口部位。了解胰的功能。第四节
腹膜
掌握壁腹膜、脏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盆腔内的腹膜陷凹。
了解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网膜和系膜的位置、形态结构,腹膜的一般功能。第三章 呼吸系统
[教学内容]肺外呼吸道(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以及胸膜和纵隔。
[目的要求]掌握肺外呼吸道各部的位置及重要的形态结构;肺的位置、形态、分叶及体表投影;胸膜、胸膜腔、胸腔的概念;纵隔的定义。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理论3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肺外呼吸道
一、鼻掌握鼻的组成,鼻腔的分部和固有鼻腔的形态结构。熟悉固有鼻腔粘膜的分部。了解外鼻的位置和结构。鼻旁窦(见运动系统)
二、咽(见消化系统)
三、喉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喉粘膜的主要形态结构。熟悉喉的连结,喉腔的分部。了解喉肌。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掌握气管的形态、位置和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第三节
肺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叶。
了解肺内支气管。第四节
胸膜和纵隔
五、胸膜掌握胸膜、胸膜腔和胸腔的概念,壁 胸膜的分部,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六、纵隔
了解纵隔的位置、分部和内容。第四章
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为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目的要求] 掌握上述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特点。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理论1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肾
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和内部结构。
熟悉肾的被膜。第三节
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位置、毗邻和生理性狭窄。
熟悉输尿管的分段。第四节
膀胱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壁的构造。第五节
尿道
掌握女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第五章 生殖系统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有男性内生殖器如睾丸、输精管道及附属腺;女性内生殖器,如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上述男、女内生殖器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形态结构。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理论4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了解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男性生殖器
一、男性内生殖器
掌握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输精管的位置和分段;前列腺的位置和形态;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熟悉附睾的位置、形态;精索的位置和组成。了解射精管、精囊腺、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开口。
二、男性的外生殖器掌握男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了解阴囊的结构;阴茎的分部和构造。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
三、女性内生殖器掌握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结构;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姿势。熟悉子宫和卵巢的固定装置。了解子宫壁的结构;阴道的位置和开口。
四、女性外生殖器熟悉会阴的概念;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了解女阴的形态结构。
第六章 循环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为心血管系统(心、动脉、静脉),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结及脾)
[目的要求]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结构,心的传导系,动脉供应及心包等,各部位动脉干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分支,主要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各部位主要静脉干的名称,起止和注入部位。淋巴导管的起止、收集范围及脾的位置和形态。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14学时,理论10学时,实习4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
了解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一、总论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心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结构、传导系及动脉供应。
熟悉心壁的构造,心包的分部及心的体表投影。
三、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熟悉肺动脉干的起点及分支。
了解动脉韧带的位置、形成及意义。
(二)体循环的动脉掌握主动脉起止、分部及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颈总动脉的起止和分支;腹主动脉起止及成对和不成对的分支;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作用。
熟悉上、下肢动脉主干的分段名称,颈外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髂内动脉的各自分布范围。
了解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及位置;胸主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范围。
(三)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熟悉颈总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了解上述动脉的体表投影。
四、静脉
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和收纳范围;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髂内、外静脉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门静脉的组成、位置、属支、收纳范围和侧支循环。
熟悉肺静脉的起止;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和汇入。
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肋间静脉、奇静脉、胸廓内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腹前壁浅、深静脉的起始和汇入;颅内、外静脉的交通;直肠静脉丛的组成和回流。第三节
淋巴系
掌握淋巴系的组成;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淋巴结的形态;脾的位置及形态。
熟悉淋巴循环途径和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及收纳范围;乳房和直肠的淋巴 引流;脾的功能。
了解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深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汇入。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教学内容]第七、八两章包括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视器主要有眼球和眼副器;前庭蜗器主要是外耳、中耳和内耳。
[目的要求]掌握各内分泌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和结构,眼球内容物的名称、结构特点及作用。眼副器的组成及功能。外耳、中耳、内耳的组成分部及结构特点,位觉感受器及听觉感受器的位置。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7 学时,理论5学时,实习2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牛眼进行现场解剖。第一节
概述
掌握内分泌腺的分类。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内分泌器官
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和形态。
了解上述各腺的一般功能。第八章
感受器第一节
概述
掌握感觉器的组成。
了解感觉器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视器
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形态结构;房水的产生、循环及意义。
了解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和作用;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
熟悉结膜的分部 ;眼泪的产生及泪道的组成。
了解眼睑的形态结构;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第三节
前庭蜗器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中耳的分部和三块听小骨的连结;内耳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外耳道的特点及意义;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及意义;乳突小房的位置及意义;声音传导的途径。第九章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概述、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传导路,自主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及脑的动脉供应。
[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用术语;脊髓的外形和内构;四大神经丛的位置、组成及重要分支;脑的分部及形态结构,脑神经的名称、数目及分布范围;各传导路的具体途径;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重要结构,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脑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分布范围。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23学时,理论17学时,实习6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第一节
概述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常用的术语(反射、反射弧、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或传导束、神经)。
熟悉神经系统的构造、神经元的分类及突触的概念。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节段区分。
熟悉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及白质中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质脊髓束。)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二、脊神经
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分;四大神经丛的组成和位置;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及其两大分支的行走位置及分布范围;坐骨神经主干的体表投影。熟悉腋神经、肋间神经、隐神经、阴部神经、臀上皮神经的行走位置及分布范围。了解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脑
(一)脑干
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脑干内主要传导束及网状结构的概述。
熟悉脑干的形态;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
了解主要脑神经核的名称和位置。
(二)小脑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了解小脑的构造及对外联系。
(三)间脑掌握间脑的位置及主要分部;了解背侧丘脑、下丘脑、后丘脑的一般功能。
(四)大脑:
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沟、回;主要的皮质中枢(躯体运动和感觉、视、听、运动性语言、内脏运动等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主要的传导束。了解基底核、纹状核、边缘系统的概念。
三、脑神经
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及分布范围;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的主要分布范围。了解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第四节 传导路
掌握浅感觉传导路、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系运动传导路。
了解视觉传导路及内囊损伤。第五节
自主神经系统
掌握内脏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分部;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位置。
熟悉交感干的组成及位置。
了解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分。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
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腔、硬脑膜窦、蛛网膜下腔的概念;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
了解脑室名称、蛛网膜颗粒、脉络丛、上矢状窦、乙状窦、海棉窦、大脑镰、小脑幕、小脑延髓池的位置及意义。第七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掌握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及意义。
熟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来源和分布范围。
了解脑的血供来源,脑静脉回流途径。主要参考书目
(一)河北新医大主编:人体解剖学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7月
(二)邱树华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三)严振国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四)刘芳主编: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
(五)吴先国主编,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六)彭裕文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五版
(七)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五版
(八)袁尚荣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九)严振国、聂绪发主编:中医应用局部解剖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2
第五篇: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授课专业: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护理学
学时与学分:总时数为72(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3.5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一)人体解剖学的性质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二)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要求: 本大纲供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及护理学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两个等级。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2.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 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人体标本与模型示教、尸体解剖、活体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学生还应结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录相、图谱等手段进行学习。2.根据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教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理论考试2学时;学分为3.5分。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 论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了解: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及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学时分配: 7.5学时 骨学 学时分配: 4.5学时
掌握: 骨的形态分类和骨的构造。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和肋骨的分部。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第七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颅的组成和分部。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数目。新生儿颅的特征。颅的主要骨性标志: 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翼点、枕外隆突、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舌骨等的位置。上肢骨的组成及配布。肱骨、尺骨、桡骨的位置。上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肩胛冈、肩峰、肩胛下角、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等的位置。下肢骨的组成及配布。股骨、胫骨的位置。下肢的重要骨性标志: 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的位置。
了解: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和基本功能(支持、运动、保护)。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肋的形态。各颅骨的形态分部。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颅的前面观和颅的侧面观的结构。新生儿颅出生后的变化。上肢各骨的形态。下肢各骨的形态。
关节学 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关节的基本结构。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意义。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及其运动。胸廓的组成。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肩关节、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髋关节、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骨盆的组成、分部。
了解:骨连结的分类。直接连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形式及滑膜关节的分类。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肋与椎骨和胸骨的连结。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颅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腕关节及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下肢带骨的连结概况,骨盆的性别差异。踝关节及其它关节的组成和运动、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肌学 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骨骼肌形态、结构。咀嚼肌的组成、位置和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胸大肌的位置和作用。膈的位置、外形、结构特点和功能。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和基本作用。三角肌的位置与作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与作用。髂腰肌、臀大肌的位置及作用。股四头肌的位置和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组成和作用。头肌的肌性标志: 咬肌、颞肌。上肢肌的肌性标志: 三角肌、肱二头肌、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下肢肌的肌性标志: 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小腿三头肌及跟腱。
了解: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和肌的辅助结构。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颈肌的位置、分群。躯干肌的分部概况。背浅肌、背深层肌的位置和组成。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组成。腹肌的分群、分层和组成。上肢肌的分部。上肢带肌的分群。臂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前臂肌的分群和每群的作用。手肌的分群。下肢肌的分部。臀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大腿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小腿肌的分群、组成及每群的作用。足肌的分群。内脏学
内脏总论 学时分配: 0.5学时
掌握: 内脏的概念
了解: 内脏的范围、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内脏器官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消化系统学时分配: 2.5学时 掌握: 上、下消化道的概念。牙的种类和排列及乳牙和恒牙的牙式。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咽的位置、分部、各部的主要结构和连通关系。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部位(包括至中切牙的距离)。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空肠、回肠的位置。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3种特征性结构。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位置、形态。肝的形态和位置;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及胆汁的排出途径。胰的位置和分部。
了解: 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口腔的分部及其境界、唇、颊和腭的形态;咽峡的构成。唾液腺腺管的开口部位。腭扁桃体的位置。牙的形态,牙的构造,牙周组织。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空肠和回肠的区别。肠管的腔面结构及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肝的功能及体表投影。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胰的功能。
呼吸系统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及上颌窦的形态特点。喉的位置,喉腔的形态及分部。气管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胸膜的分部及肋膈隐窝的位置。
了解: 呼吸系统的功能。外鼻的形态结构。喉的软骨及其连结,喉肌的名称和作用。支气管在肺内的分支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肺与胸膜的体表投影。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区分。
泌尿系统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肾的形态、构造、位置及肾区的概念。输尿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膀胱的形态分部、位置和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特点。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了解: 肾的被膜。女性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膀胱位置的年龄变化及与腹膜的关系。
男性生殖系统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睾丸及附睾的形态和位置。输精管的分部及男性结扎选取部位。精子的产生及排泄途径。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的分部,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
了解: 睾丸和附睾的结构及胚胎睾丸下降概况。精索的组成及位置。射精管的合成、行径与开口。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前列腺的分叶及年龄变化,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开口。阴囊的形态、构造。阴茎的分部和构造及阴茎包皮的概念,海绵体的构造。男性尿道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女性生殖系统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卵巢的形态、位置和功能。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子宫的形态(外形分部和内腔)、位置和固定装置。阴道前庭内的阴道口和尿道口的位置。了解: 卵巢固定装置及年龄变化。阴道的位置、形态以及阴道穹的概念。阴道的毗邻。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附: 乳房
了解: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女性乳房正常位置。
附: 会阴
了解: 会阴的定义及广义会阴、狭义会阴的概念。肛门三角的肌肉及筋膜。尿生殖三角的主要肌肉及筋膜。盆膈、尿生殖膈、坐骨肛门窝这三个结构。
腹 膜学时分配: 10分钟
掌握: 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和肝肾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了解: 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及腹膜的功能。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大网膜、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置。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总论,心血管系统概述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脉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及循环途径。了解: 脉管系统功能意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
心 学时分配: 2学时
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连通,主要瓣膜的名称及作用。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心传导系的构成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
了解: 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心的构造;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的位置分布。左、右冠状动脉重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及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的体表投影。
动脉 学时分配: 2学时
掌握: 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和动脉韧带的概念。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其分部。全身各大局部的动脉主干。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分支。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概念。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布概况。腹主动脉的脏支名称及分布概况。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布概况。头、颈、四肢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的止血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了解: 器官外动脉分布的基本规律,升主动脉的分支(左、右冠状动脉,详见心的血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上肢动脉的分支,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腹主动脉二级以上脏支名称及分布,壁支名称及分布。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髂内动脉的分支和分布概况,子宫动脉的行径和分布。下肢动脉的分支。足底内侧动脉、外侧动脉的行径和足底弓的组成。
静脉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颈外静脉起、止、行程。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起止、行经及注入部位。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径。静脉角概念。奇静脉的起止、收集范围。下腔静脉的起止、属支、收集范围。肝门静脉的组成、收集范围、结构特点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下肢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注入部位。
了解: 静脉的结构特点;特殊静脉(硬脑膜静脉、板障静脉)的特点。左、右肺静脉的行径。面静脉起止、特点。颅内、外静脉交通的途径,面部“危险三角”的位置。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经。前臂正中静脉和上肢深静脉。半静脉、副半奇静脉起止、收集范围。脊柱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肝门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交通途径。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和髂总静脉的起止、行程及收集范围。大隐静脉属支和下肢深静脉。
淋巴系统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淋巴系的组成。9条淋巴干的名称, 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范围。脾的形态、位置。
了解: 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及收集范围。胸腺的形态、位置及功能。脾的功能概况。人体的淋巴引流及各部的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Virchow淋巴结)
感觉器
感觉器总论 学时分配: 5分钟
了解: 感觉器与感受器的关系,感受器的分类。
视 器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点在角膜、虹膜、睫状体)。房水循环的途径;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结膜的形态分部。正常眼底能见到的解剖结构。泪器的组成及泪液的生成、排出途径。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
了解: 眼球的外形。眼副器的组成和功能,眼睑的形态和结构,眶脂体、眼球筋膜的位置。眼的血管(眼动、静脉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及神经。
前庭蜗器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外耳道的检查方法。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咽鼓管的开口部位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了解: 前庭蜗器的组成及各部的功能,外耳的组成和外耳道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中耳的组成和鼓室六个壁的主要结构;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和作用,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内耳的分部和位置,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组成。正常情况下声波的传导途径。
神经系统
总 论 学时分配: 0.5学时
掌握: 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了解:神经元构造和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构成。突触的概念。神经胶质的分类和功能。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 学时分配: 2.5学时
掌握: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灰、白质配布的形式及各部名称。脑的位置、分部和脑干的组成。脑干外形(与脑神经的关系)。小脑的位置和外形分部。间脑的位置、分部,间脑、下丘脑的主要核团(丘脑腹后核、视上核、室旁核)的功能。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以及大脑半球的分叶。第1躯体运动区、第1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的位置和功能定位及语言中枢的位置。侧脑室的形态分部,交通关系。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
了解: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后角固有核、中间外侧核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分群)。脊髓中央管的位置。脊髓主要的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的起止和功能。脊髓主要的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的起止和功能。脊髓的功能。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分类、位置及非脑神经核(薄束核、楔束核、上丘核、下丘核、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内重要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功能。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和功能概况。小脑的内部结构及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背侧丘脑核团划分概况,下丘脑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大脑半球平衡觉区、嗅觉区、味觉区和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位置。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大脑半球的髓质概况。内囊损伤后的表现。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况。
周围神经系统学时分配: 3学时
掌握: 周围神经组成。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份和分支。颈丛皮支的浅出部位。膈神经的行径和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和桡神经的发起、行径和分布概况。胸神经前支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分布的节段性。腰丛的组成和位置。股神经的行径及其分布概况。骶丛的组成和位置。坐骨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概况。胫神经的行径和分布概况。腓总神经的行径、位置和腓浅、深神经的分布概况。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脑的部位和分布概况。头肌的神经支配;头面皮肤的神经支配;眼的神经支配;舌的神经支配。前庭蜗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分布及功能。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
了解: 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的位置和分布。腰丛的分支及分布概况。骶丛的分支及分布概况。上、下肢主要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嗅神经的功能。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脑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内脏神经的区分和分布。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主要内脏神经丛的部位和分布。内脏感觉神经的功能特点。牵涉性痛的概念、形成的机理和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头面部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以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锥体系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各运动核的支配情况。
了解: 瞳孔对光反射路径。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路径不同部位受损后的表现。听觉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组成、纤维联系概况和功能。锥体系损伤后的表现。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脑和脊髓被膜的分层及各层特点,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概念。海绵窦的位置,穿过结构及交通。大脑动脉环的组成。脑室系统以及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了解: 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位置和交通。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皮质支和中央支)的分布。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和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脑的浅、深静脉的回流概况。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内分泌系统 学时分配: 1学时
掌握: 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了解: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