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
赖敏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也。即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理,就不能成为永恒的真理。既然永恒的真理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他可能就是指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当然这种看法必须是逻辑清晰的,有事实根据的,而不是带有功利色彩和主观偏见的。正所谓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只要有观点有科学论据,都不能算是错误的。而这些观点,便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模式中。
“任何观点都不是永远正确的,也不是永远错误的。”这局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知水平,但思维模式千百年来是固定的。比如在唐朝,如果你说“人类可以飞上天。”这句话在当时来说是正确的,如果谁说自己能飞上天,大家一定会嗤之以鼻,而现在飞机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那句话便是错误的了。因此,我相信有朝一日,人类可能登上火星,甚至星际旅行。谁说将来有一天不可能呢?这取决于我们的创新思维,以便产生出先进的科学技术。本书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社会制度,而取决于一个国家主流的思维模式。他举例说以色列虽然号称资本主义国家,体制却像是社会主义,主要工业是国有。土地也是国有,住房是公共财产,吃的是“大锅饭”,比我们的人民公社还人民公社。但他仍然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科技、教育和军事强国。因此我觉得,并不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政府对主要行业进行垄断国有,却没有把这些利益反馈给人民,造成现在这个局面。
从中国五千年文化来看,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占据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正如刘老师上课所说的:现在西方人瞧不起我国几百年,我们可是歧视了西方几千年。我们认为自己是天朝,外国先进的知识都是糟粕,没有必要学习,自己国家的才是世界一流的。而吸收外国文化,日本可是世界一流。它本身国土面积小,资源少,文化底蕴更是进行拿来主义,唐朝吸收中国文化,近代吸收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甚至现在的日语文字都是模仿吸收于中国的繁体字。可日本,却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发达强国。整体而言,中国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提出的问题也不一样。中国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不是针对问题本身,就事论事,而是避重就轻,错了还要狡辩,死不认错。中国人并不是通过辩论而寻求真理,而是通过辩论的胜利而满足自己的快感,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这就难以对问题本身作出准确的判断,难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中国要引进一项先进事物,总是希望速战速决,早点出成果,这可能是一些领导人急于在任期内出政绩,留名史册,这是出于功利色彩,和古代的帝王如出一辙,可见思维模式大体一致。不注重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不能够吸收精华。而屈服于上级的影响力,下级往往也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从而形成思维定式,让这种思维模式不断地恶性循环下去。而坚守原则的清醒者往往在社会底层,出不了头,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空有满腹经纶却往往郁郁而终,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也是数不胜数。
罗素认为:长盛不衰的好奇心以及热烈而不带偏见的探索,使古希腊人在历史上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即中国人从小受父母长辈的庇护,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按着父母长辈给定的轨迹,僵硬的行走,希望满足于此安定平稳的生活,一生的路程也许早就定下,缺乏创造力,缺乏冒险精神,自由思维的萌芽往往从小便被扼杀在襁褓里。如由于孩子没有游过泳,不会游,父母就不让他下水,说会被淹死。任何事情需要突破与创新,对待未知科学必须要有献身精神。而中国人大多是抱着一种渴望得到丰厚利润的追求心去拼搏,怎能实现科学的突破与创新?其实当今大多学者能获得一定的学历,岂能不明白此间道理?只是受社会影响,随大流,形成的思维定势而已。因为自古至今在中国,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往往是连带着一个家族群体,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所有的前途与后果,而在西方,一个人往往只代表自己,只要自己愿意,自己想要去做,便能勇往直前,没有人能够阻拦你做任何事。
再举个例子:例如中国人都想长寿,如何养生长寿的书自古以来也是数不胜数,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却并不高,而小日本却能吸收这些知识,即学到还能做到,因而平均寿命奇高。而中国人说起理论来往往都是夸夸其谈,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会理论却不会付诸实践。都知道长寿的秘诀就是多吃素食少吃油腻,多运动少喝酒抽烟,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可几个人能够做到!
中国人大多数都是跟风流,因此,才会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毛党”的出现,大家都随波逐流,不能独立思考,不会带着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往往上面说什么,大家都信什么还对少数批判者群起而攻之,而进攻的对象,往往不涉及问题本身,而是涉及到各种骂爹骂娘的垃圾话。因此,真理往往被埋没,而那些多数所谓“愚昧的胜利者”往往会因为少数“聪明的清醒者”的不屑与他们争论以及沉默,而沉醉在一种诡辩的胜利而带来的快感中无法自拔。倪萍这个全国人大代表甚至说:我投票向来只投赞成票,我也不太懂得什么,只因为我相信共产党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SHIT~这种无知的人当人大代表,国家能有什么前途?中国七八十岁的官员头发乌黑亮泽,奥巴马才50多岁啊,白发白发白发,看我的心都痛了!!
整体而言,西方人是为了真理而追求智慧,是理想主义,中国人是为了富贵而追求名利,是实用主义。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谁掌握了先进文化,谁就控制了未来。而要掌握先进文化,就必须改掉这些落后的思维模式。
第二篇: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读后感
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读后感
作者:陈龙(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书记)
摘要: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在扉页题有如下文字:如果你把了解的所有知识和周围人的话语都撇在一边,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与你原先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也许,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才更加真实。
短短的文字不掩思想的锋芒,透射出作者敏锐、犀利的思想。这段文字高度涵盖了现象学的主要思想,深刻表达了胡塞尔搁置判断、海德格尔抛弃前见、梅洛?庞蒂回到前意识的世界的思想内涵,颇有佛教量论“现量”之意。
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在扉页题有如下文字:如果你把了解的所有知识和周围人的话语都撇在一边,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与你原先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也许,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才更加真实。
短短的文字不掩思想的锋芒,透射出作者敏锐、犀利的思想。这段文字高度涵盖了现象学的主要思想,深刻表达了胡塞尔搁置判断、海德格尔抛弃前见、梅洛?庞蒂回到前意识的世界的思想内涵,颇有佛教量论“现量”之意。
通读完全书,感慨系之,这里谈两点肤浅的认识。
第一点,我认为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应该在一个大背景下来看待其价值。
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按照梁启超的说法,大致经历了三个层面的学习,曰:器物、制度、文化(参: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国人以为,西人不过是挟“船坚炮利”之便,若我有此坚船利炮则一定会国富民强,一雪国耻。于是,有了洋务运动。可是,甲午海战,号称东亚第一雄师的北洋水军却败得一塌糊涂,惊醒了国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不能解决国家实际问题。于是,一批一流人才,透过技术层面转而探讨西学的内在价值,看到了西方实用的技艺背后必有非实用的理论为其先导,因此,有的学者大量的翻译引进西方的政治理论、哲学著作,如严复;有的直接从政治制度的层面希望通过制度的变革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如杨度。这一思潮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的国共之争。然而,制度也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依然落后挨打。二十世纪初,有学者乃从文化层面开始探讨中西差异,探讨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鲁迅等人更是从国民性批判的角度,对国人进行的无情的思想精神鞭挞,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其实仍是此大背景下的继续探讨。我们知识分子百年间,引进这个学习那个,弄来太多外国人的洋理论,有什么成效么?我们的国家现状一次比一次糟糕。可见知识分子之害祸国殃民。楚渔先生不是知识分子,他的书也不是什么理论专著,可他却提出了治国救民的良方。
楚渔先生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传统的思维模式”,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的最大弱点是:模糊、混乱、僵化。他认为:“思维模式是环境和文化造成的,但是,一旦思维模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习惯,就和原来的文化失去了有机的联系,文化对思维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少,()反而是思维模式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思维模式开始主宰文化了”.因此,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实际上,通过楚渔先生的大作,我理解他所指的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是特指宋明以后,中国人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认知心态与认知方法。
这种认知心态和认知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是中国文化优于西方,因而出现了殷海光先生所说的“价值迷和事实盲”.这也就暴露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根本缺陷,即容易混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认知的独立性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换言之,就是一般学者较为普遍言及的中国传统中逻辑、知识论的意识不发达,缺乏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楚渔先生所批判的中国人不求真、不精确的精神就是和这个缺陷是密不可分的,这也就是胡适之先生早在民国初年就批评的“差不多先生”主义。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十九世纪末,中国第一流的学者,如俞樾、王闿运等人,面对西学的刺激,其言论中仍无视,乃至漠视西洋文明所取得的成绩,顽固地不加区别地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明(钱穆先生对文化与文明有具体的界定,钱先生的界定代表了传统中国学者心目中的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的内涵,这里就是取此意)。俞樾反对学习西洋文明,主张以中国“拙”的精神文化来制西洋“巧”的物质文明,他说:“彼挟其心计之巧,技术之工,以炫吾之耳目,而吾不为之动,则彼固索然而返矣。即或决命于疆场,彼之利器足以伤我者不过数百人耳,数十人耳。吾赏罚信必,号令严明,千百为辈,如墙而进,彼奈我何?故曰,惟拙可以制巧”.王闿运反对西洋轮船大炮的理由是:“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炮者,至蠢之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巧便为利,今夷船煤火未发,则莫能使行;炮须人运,而重不可举,若敢决之士,奄忽临之,骤失所恃,束手待死而已”.他们的言论正代表了这种楚渔先生称之为“模糊、混乱、僵化”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危害。
从学理层面来看,从认知心态与认知方法的角度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思想的缺点,梁启超、翁之镛两位先生分别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就已经做了检讨。然而,时隔这么多年,鲜有人接着前贤的思考继续深入研究,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直到现在,楚渔先生这部大作出来,才接着这些先贤的思考继续展开了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盲点的批判。这也正是楚先生在其作品中所批判的。
第二点,我认为楚渔先生的大作提出了很好的探讨中国人思想缺陷的视角,即是从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角度,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想史研究课题。
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研究,在我有限的阅读来看,是比较缺乏的。中国人注重意义世界、人文世界的建构,尤其儒家,基本上是一种朝向意义建构的人文活动,基本上全是假大空的废话。比较缺乏对客观事物深入细致的客观化的、科学化的研究,不像西方文明,重视一种手术室里的解剖行为,故而产生了精确化的科学技术。
概言之,楚渔先生所指的从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人思想的缺陷,可以从两个角度再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一是就作为认知手段的思维方式而言,可以具体去探讨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式,诸如:“类比思维”、“联系性思维”、“具体性思维”、“演绎思维”等;二是就作为建构哲学系统的方法之思维方式而言,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甚为多样、多元,不一而足,诸如:“身体思维”、“隐喻思维”等(参:杨儒宾、黄俊杰编:《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如果我们学界能够以对楚渔先生这部作品的研讨为契机,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思维方法,认知态度、认知方法的研究,乃至对于中国人素质、素养的提升,都会取得积极的成果。
第三篇: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
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
作者:甘进(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讲师 中山大学逻辑学在读博士)
摘要:在拜读了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之后,觉得本书有两个亮点。亮点之一是指出了中国落后之根源在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亮点之二是指出在受文化影响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形成后,其会反作用于原来的文化,并主导文化的走向。
中国文人最不好的就是卖弄。此行为跟妓女卖淫没有太大区别,妓女卖弄风骚,文人卖弄文雅,卖弄自己读过的那些个破书。笔下的文字狗屁不是,没有自己的见解,腐烂的尸体一般。谁看了谁中尸毒。现在好了,终于有了新气象好好根除此等蔓延数千年的“尸毒”这新气象的缔造者正是自诩为盲痞的楚渔。
在拜读了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之后,觉得本书有两个亮点。亮点之一是指出了中国落后之根源在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亮点之二是指出在受文化影响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形成后,其会反作用于原来的文化,并主导文化的走向。楚渔先生提出了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是专家、学者们的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逻辑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想结合自己这2至3年的逻辑教学和研究经验,谈谈一些读后感。也大致介绍一下目前国内逻辑学界的教学和研究状况。
一 中西思维方式、中西逻辑上的差异
在逻辑学研究方面,我们认识到了中西思维上的差异。西方人在思考问题时常常诉诸真理而不是权威,重理性而不是经验,而中国文化是重情感轻视理性,思考问题时往往不是诉诸真理而是权威,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方式。由于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使得现代科学未产生于东方这个泱泱大国。
二 去比附、开启本土化研究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胡适等学者看到中西思维方式、逻辑上的差异,并开始了比较逻辑学的研究。由于国力的衰弱和寻求救国之路,这类的研究多为比附研究,从此也开启了中国逻辑学研究比附的先河。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体系去构造先秦墨家逻辑的系统,用西方现代逻辑去构造中国古代逻辑。这样构造出来的逻辑系统是我们构造的,不是墨家逻辑系统,不是中国古代逻辑固有的。在外国学者Gabbay编辑的英文版的《逻辑史手册》中收录了阿拉伯逻辑、印度逻辑,而未将中国古代逻辑收录。这是因为外国学者并未看到中国古代逻辑的本来面目,看到的却是西方逻辑学体系下的中国逻辑。所以,中国从来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逻辑体系和逻辑思维。
三 逻辑思维可训练
在楚渔先生的大作中我们认识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楚渔先生也提出了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学开设逻辑课程。但是国内目前的逻辑教学状况令人堪忧。
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状况,美国大学考试(ACT)、医学院入学测试(MCAT)、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以及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中均会测试逻辑推理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大量批判本国教育的研究报告。由此导致了一场要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众多西欧国家在大学开设“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课程,并研制了测量批判性思维技能的量表。
近年来,在我国的公务员和一系列在职硕士考试中也引入了类似的逻辑思维测试题。但目前,我国逻辑教学仍处于不景气的状况。师资和研究经费短缺、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的内容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大学很多专业甚至取消逻辑学的课程。如果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混乱僵化的思维模式。那么加强逻辑思维训练不应只是空头口号,而将是一场势在必行的运动;那么,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充实大学,乃至中小学的逻辑学课程就应刻不容缓。
第四篇:欢迎思维科学的思维革命--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思维科学的思维革命--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王开林(著名散文家 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十多年前,我读柏杨那本《丑陋的中国人》,内心为之一怔,挥之不去的疑问是:沉沦于酱缸文化中的中国人还能自救吗?读完之后也未得答案。几年前,我读吴思那本《血酬定律》,更是疑问重重:批评国人的书是越来越多,骂得倒是痛快,症结还是找不准。一个月前,我读楚渔这本《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内心的忧思终于化解,终于有人可以帮我解除疑虑,得见真知。中国人的自新自救之路已在脚下,就看我们敢不敢迈出关键的一大步。
宋元以来,中国历史始终是一部凶悍的杀戮史、野蛮的掠夺史和冷酷的压榨史,愚民、虐民和残民是其主调,民众得休息难,得和平尤难,得幸福更是难于上青天。近代以来,有过改良和革命,其结果竟是国愈弱、官愈贪、民愈困,仿佛鬼打墙,国与民都走不出迷魂的八卦阵。相比之下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日益富强,而以古代四大发明自傲于世界之林的中国却日益劣败,其症结何在?
楚渔帮我们找到了答案。陈腐僵固的传统思维模式羁绊了中国人前进的脚步。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重独赢而不重双赢,重独乐而不重与人乐乐,重收敛而不重张扬,重随俗从众而不重独立特行,重守旧而不重变通,重明哲保身而不重为民谋利益,重谋略而不重技术,重写意而不重写实,重四书五经、祖宗家法而不重新知识、新思想、新风尚,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放低身架向西方看齐,也是仅得其皮毛,轻弃其根本。陈腐僵固的传统思维模式造成了中国人无法构筑真正的科学体系,只能照办西方现成成果。中国的教育模式更限制了国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精神,虽有几千万科研人员,却研发不出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核心技术,虽有几千万文教人员,却培育不出一个诺贝尔奖。
思维科学 思维革命--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第五篇:中国人的思维危机读后感
《中国人的思维危机》内容概要:立足现实、立足当今天,通过大量的事实来论述思维能力不足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国人的思维危机》:对中国人思维危机的深切忧虑,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刻反思,对中国教育弊端的强烈批判„„
《中国人的思维危机》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分析国人劣根性、意在警醒的书籍不在少数,从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开始,就给某些国人以强烈刺激,以至于受不了。可是治病救人,必须疼痛,自古如此。可是即使如此,国人的病症,竟然如入膏肓,不得医治,悲乎~ 怀常先生虽居上海之都市,然能洁身于市井,患国人之疾,立高远之志,成犀利之章,不胜敬佩之余而自惭愧也„„
中国人的思维危机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说得那样,由于思维问题的根本性,本书涉及的学科非常多,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很难写出这样的书。书中涉及了不少当前的热点问题,比如经济上的房地产、外汇储备问题,教育的弊端,反腐败问题,文化发展,制度建设,城管,户口改革等等,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见解,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确实受到了不少启发。应该说,在当前文化界普遍浮躁的背景下,如此内容充实的书还是比较少见的。关于中国人的劣根性问题,很多学者都习惯上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或是道德的角度来谈,但本书独辟蹊径,舍弃了空谈道德的做法,而是从思维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作者认为,中国人理性思维的不足,是造成中国人某些劣根性的重要原因,这个角度很新颖,本人认为是有道理的。确实,中国人的窝里斗、好面子、不善反省、奴性、盲目崇古等缺憾,与思辨能力的不足有一定关系,对某些做法的利弊分析,一些中国人往往会比较短视和片面化。作者对教育的批判也很有启发性,有一些新颖的观点,比如对学英语政策的批评,对“最牛历史老师”的评论,对文理科性质的论述,对文科教材教法的批判等等,引人深思。而且,作者不仅仅是批判,而且提出了不少改进的方法。全书的内容逻辑性很强,就象是一篇博士论文,给人以显明的完整感。本书有很强的批判性,对国人的某些缺憾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相信会有一些人不喜欢这样的书。但这些批判恰恰反映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虽然他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但这种批判精神是值得赞赏的。这本书的缺点,以笔者看来,就是有些论证有些草率,论据也不太充分。再者,就是学术性稍强了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谈的不少,对于某些读者来说,读起来可能稍感枯燥甚至困难,但我想如果你耐心读下去,会发现这本书的可读性还是很强的,文笔流畅,一些语句很有内涵,时不时地还会幽他一默,让人解颐。总之,这本书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