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满井游记对比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6题。(20分)(甲)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乙)湖心亭看雪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泉而茗者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与“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中的“之” 的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局促一室之内C、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D、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这两篇写景散文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白描,试从两文中各找一例赏析。(4分)
5、甲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乙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2分)
6、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答案 :
1、(1)客居(2)这(3)起(4)汲泉水 2.(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可城里居住的人却不知道啊。
3.B
4、甲文如“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写出天气转暖,湖冰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一振。又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简练又鲜明的写出柳条初展的神韵。乙文: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运用了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和神
5、甲: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乙: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6.答案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3)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个性的张扬。乙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3)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第二篇:满井游记对比阅读
29.《满井游记》练习
【基础积累】
一、解释词语
1.冻风时作 2.局促一室之内 3.于时冰皮始解 4.波色乍明 5.娟然如拭
6.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7.柔梢披风 8.麦田浅鬣寸许 9.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10.风力虽尚劲 11.呷浪之鳞
12.夫不能以游堕事 13.而此地适与余近14.恶能无纪
二、翻译句子
1.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对比阅读】
一、比较阅读《满井游记》与《虎丘记》,完成下列问题。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③。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
【注释】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户人家。③〔交衢间〕指路边。④〔雷辊(ɡǔn)电霍〕雷鸣电闪。⑤〔布席〕安设筵席。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属(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髻鬟之始掠也()B.风力虽尚劲()C.得数十人而已()D.虎丘去城可七八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时冰皮始解 告之于帝 B.罍而歌者 一人缓拍而歌 C.竟以歌喉相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郊田之外 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2)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4.文段理解。
(1)甲文写______景,以________ 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 的热闹场面。
(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
二、《满井游记》《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来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垂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注释:①棹(zhào),橹,这里指划船。②东阿王,即三国时的曹植。洛神即曹植所写《洛神赋》中人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徒步则汗出浃背(2)从武林门而西(3)土膏微润(4)娟然如试
2.跟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冷光乍出于匣也。A.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告之于帝。(《愚公移山》)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如倩女之碛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4.从全文看,【甲】第①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3分)
5.【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中都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捎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爨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晚游六桥待月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1)柔梢披风(2)泉而茗者
(3)波色乍明(4)石篑数为余言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呷浪之鳞
A.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B.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C.宴酣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D.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4.在甲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满井春色?写出了满井早春怎样的特点?(3分)
5.甲乙两文同是写景,甲文作者在游满井时,生发出怎样的感悟?(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乙文抒发了作者游西湖时怎样的感情?(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节选)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①。水抵②两岸,悉皆怪石,欹嵌③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④。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选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右溪记》节选)注:①营溪:即营水,河流名。②抵:击拍。③欹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欹“.通”敲“;倾斜。④洄悬激注:洄(hui),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⑤逸民退士:指不为官的隐者扣归隐的官宦。
1、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
(1)柔梢披风 披:________(2)罍而歌者 罍: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从哪些方面来写满井春色?突出了满井初春怎样的特点?
4.【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你从两文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9.《满井游记》参考答案: 【一乙文译文】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
一答案1A梳掠 B猛、强有力 C有 D大约
2B 3(1)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2)过了会儿摇头、跺脚的人,就有了数十个 4(1)春(初春之、早春之)自然 游人聚饮斗歌(意对即可。若只扣住“聚饮”或“赛歌”一个元素不得分)
(2)答案 示例:① 面:“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点:“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② 面:“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点:“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无得而状。”
③ 面:“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点一:“分曹部置,„„才三四辈。” 点二:“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听者魂销。”
【二乙文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二答案1(1)湿透(2)向西。(3)肥沃(4)美好的样子。2 C从、在
3(1)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
(2)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4欲扬先抑。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们。
5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示例一:【甲】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
示例二:【乙】中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写出了西湖的妩媚与迷人。
【三乙文译文】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
三答案1(1)开,分散(2)煮茶喝(3)初、始(4)屡次、多次 2 C 3(1)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2)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4柳条、麦田、水波、山峦、鱼鸟、游人(1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分)喜悦、赞美。(意思对即可)(1分)
【四乙文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四答案1(1)开、分散。(2)酒杯,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端着酒杯。2(1)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2)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
3水光山色、柳条麦田、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乍暖还寒,万物复苏。4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的惋惜。对右溪景色的喜爱和赞美,对有大好景色却无人欣赏的怅然和惋惜,(借此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第三篇:《满井游记(节选)》阅读及答案
(二)满井游记(节选)(9分)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风力虽尚劲(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
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17.(1)猛,强有力(2)代鱼
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
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出不得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于时冰皮始解 /学而时习之 D、麦田浅鬣寸许 /遂许先帝之驱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8、第1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高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何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参考答案:
6、B
7、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8、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色。
9、C(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不当。原文说“游人虽未盛„„亦时时有。”)
第四篇:满井游记中考题及答案
满井游记
中考题大全及答案 05兰州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汗流浃背
(2)呷浪之鳞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11.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3分)。
【二.
(一)9.(1)湿透(2)吸而饮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 2006荆州(8分)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晴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10.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于时冰皮始解()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 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声响。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9.C(2分)10.①争着 ②大约 ③好像 ④在(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1.①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一样。(意思相近即可)②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表达与此相近即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此题评改时注意不要死扣参考答案)12.C(2分)】 2008年常德市
(甲)湖心亭看雪
(乙)满井游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2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18.(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
19.A
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22. 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15.(2010·荆州市,9---14,12分)三(12分)古诗文阅读 钱塘湖春行
满井游记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
9、B.10.C。11.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13.几处早莺争暖树14.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2011承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甲】《满井游记》)
【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②不能蔽也。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②共、鲧、欢兜:指上古传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娟然如拭
娟然:
(2)上曰:“善。”
善:
1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1分)是 故 人 君 兼 听 广 纳 则 贵臣 不 得 拥 蔽 而 下 情 得 以 上 通 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2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察纳雅言”等治国方略,魏征在【乙】文中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2011•广西省桂林市)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 廿二日天稍和
② 泉而茗者
③ 柳条将舒未舒
④ 呷浪之鳞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① 若脱笼之鹄
② 娟然如拭
16.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7.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14.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鱼(每小题0.5分,共2分)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② “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17.水(春水)(1分)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舟山】
(二)满井游记(节选)(9分)
柳条将舒未舒,„„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风力虽尚劲
(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17.(1)猛,强有力
(2)代鱼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满井游记》练习题 1.解释划线的词
局促一室之内
泉而茗者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偕数友
壘而歌者
恶能无纪
波色乍明
红装而蹇者
适与余近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以游堕事
未始无春 2.填空
①《满井游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 4.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5.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
6.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__,写水好的句子是__,写树好麦好的句子__。7.写游满井的时间是_____,这一天的天气_____,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_____。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 10.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毛羽鳞鬣之间
局促一室之内
B.城居者未之知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
D.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1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①作则飞沙走砾 A做
B起
C发作
②余寒犹厉
A像
B还
C特别 ③游人虽未盛 A壮实 B成年 C很多
12.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 ①以物比人
②以人比物
③以物比物 14.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15.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16.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17.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18.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19.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20.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21—23题。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1、这两句话都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两句一共用了
个这种手法。22.将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答:①
②
23、“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什么句式?这种句式在此句中的标志语是什么?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27题。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有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4、解释下列字词,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茗:
罍:
蹇:
相同之处:
25、这段话用了
修辞手法。
26、划线的“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句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27、作者这段话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 2.袁宏道
明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 若脱笼之鹄
4.A
5.B B C
6.① 如倩女之面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
② 若脱笼之鹄 ③ 麦田浅鬣才许
7.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都)不知道即可4.冻风时作,飞沙走砾。5.欲扬先抑。6.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们。7.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于是冰皮„„乍出于匣也
柳条„„寸许8.廿二日
稍和
余寒犹厉 9.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寸许。
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4.“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6.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05兰州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汗流浃背
(2)呷浪之鳞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11.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3分)。
【二.
(一)9.(1)湿透(2)吸而饮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 2006荆州(8分)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晴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10.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于时冰皮始解()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 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声响。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9.C(2分)10.①争着 ②大约 ③好像 ④在(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1.①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一样。(意思相近即可)②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表达与此相近即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此题评改时注意不要死扣参考答案)12.C(2分)】 2008年常德市(甲)湖心亭看雪
(乙)满井游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2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18.(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
19.A
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22. 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15.(2010·荆州市,9---14,12分)三(12分)古诗文阅读 钱塘湖春行
满井游记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
9、B.10.C。11.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13.几处早莺争暖树14.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2011承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甲】《满井游记》)
【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②不能蔽也。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②共、鲧、欢兜:指上古传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娟然如拭
娟然:
(2)上曰:“善。”
善:
1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1分)
是 故 人 君 兼 听 广 纳 则 贵臣 不 得 拥 蔽 而 下 情 得 以 上 通 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2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察纳雅言”等治国方略,魏征在【乙】文中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2011•广西省桂林市)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 廿二日天稍和
② 泉而茗者
③ 柳条将舒未舒
④ 呷浪之鳞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① 若脱笼之鹄
② 娟然如拭
16.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7.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14.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鱼(每小题0.5分,共2分)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② “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17.水(春水)(1分)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舟山】
(二)满井游记(节选)(9分)
柳条将舒未舒,„„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风力虽尚劲
(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17.(1)猛,强有力
(2)代鱼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满井游记》练习题 1.解释划线的词
局促一室之内
泉而茗者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偕数友
壘而歌者
恶能无纪
波色乍明
红装而蹇者
适与余近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以游堕事
未始无春 2.填空
①《满井游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 4.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5.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
6.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__,写水好的句子是__,写树好麦好的句子__。7.写游满井的时间是_____,这一天的天气_____,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_____。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 10.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毛羽鳞鬣之间
局促一室之内
B.城居者未之知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
D.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1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①作则飞沙走砾 A做
B起
C发作
②余寒犹厉
A像
B还
C特别 ③游人虽未盛 A壮实 B成年 C很多
12.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 ①以物比人
②以人比物
③以物比物 14.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15.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16.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17.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18.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19.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20.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21—23题。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1、这两句话都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两句一共用了
个这种手法。22.将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答:①
②
23、“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什么句式?这种句式在此句中的标志语是什么?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27题。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有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4、解释下列字词,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茗:
罍:
蹇:
相同之处:
25、这段话用了
修辞手法。
26、划线的“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句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27、作者这段话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 2.袁宏道
明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 若脱笼之鹄
4.A
5.B B C
6.① 如倩女之面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
② 若脱笼之鹄 ③ 麦田浅鬣才许
7.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都)不知道即可4.冻风时作,飞沙走砾。5.欲扬先抑。6.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们。7.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于是冰皮„„乍出于匣也
柳条„„寸许8.廿二日
稍和
余寒犹厉
9.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寸许。
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4.“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6.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五篇: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
袁宏道
一、基础
1、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2、单字翻译
1、燕:指北京地区。
2、冻风时作:冷风时常刮起来。作,起。冻风,冷风。
3、局促:拘束。
4、廿日:二十二日。
5、稍和:略微暖和。
6、土膏:肥沃的土壤。膏:肥沃。
7、若脱笼之鹄: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8、于时:在这时。
9、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点。乍,初、始。
10、鳞浪:像鱼鳞一样的波浪。
11、新开:新打开。
12、匣:指镜匣
13、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14、娟然:美好的样子。
15、冷光乍出于匣也:乍,突然。匣,指镜匣。
16、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好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倩女。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
17、柔梢披风:梢:柳梢。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开、分散。
18、劲:猛、强有力。
19、浃:湿透。
20、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
21、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22、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23、恶能:怎能。恶,怎么。
24、凡曝沙之鸟: 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曝,晒太阳。
25、呷浪之鳞: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呷,吸,用其引申义。鳞,指鱼。
26、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 羽,指鸟类;鳞,指鱼类;鬣,指马一类动物;
1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
27、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用泉水煮; 茗,茶,泡茶喝;
罍,酒杯,端着酒杯;红装,穿着艳妆; 蹇,驴,骑驴。
28、辄返:辄,就
3、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来,刮起
来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内,想要出去不能够,每次冒着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稍微暖和,同几个朋友一起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
高大的柳树夹立在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从笼
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地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纯净新鲜,好像刚擦过的一样娇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之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
我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
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流连往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是这个官罢了,而这个地方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这是万历二十七年的二月啊!
二、问题研讨
1.白描的笔法。
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2.拟人的写法。
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3.比喻的妙用。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你能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吗?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
如“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
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
4、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
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熟读课文,试找出几处
这样的景物描写,略加分析,想一想,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文中这样的景物描写还有几处,如“土膏微润”,写冬去春来大地解冻复苏的情景,简练而传神;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写天气转暖湖冰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麦田浅鬣寸许”,写麦苗破土初芽的情景,准确而生动。
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无不渗透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5、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试加以辨析,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
一室之内、郊田之外(表示限定关系,可译为“以”。这种用法现在的书面语中还常用,如“四海之内”“国门之外”。)
脱笼之鹄、曝沙之鸟(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这种用法现在的书面语中也常用,尤其保留在成语中,如“惊弓之鸟”“一丘之貉”。以上两种,也都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但主要起结构作用。)
倩女之面、髻鬟之始掠(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这种用法现在已不用。)
6、课文和《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试说说你从这三篇课文中看出了三位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
《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有抱负未酬和被贬谪的遭遇,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种忧愁和愤懑,而《满井游记》的作者只是官小、职务清闲,并无被贬的遭遇,性情又比较达观,所以不仅没有忧愁,甚至为此而庆幸、自慰。《小石潭记》全文突出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静穆,写水、写鱼、写树木、写岩石,写得很细腻,笔调又很清新。显示出作者善于用清词丽句描画它们的细微之处,又能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整体形象,宛如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画。尤其是文中对清冽空明的潭水中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全文布局紧凑,构图简明,描写生动,逼真细致,语言精洁,含蓄不露,这正是柳文“清深”、“峻洁”的特色。他的笔中有情,那贬官后羁旅孤寂的心情,隐约可见。因此全文有着一种高洁、幽邃、凄清的美。文中大体上用韵,句子很短,但句句实在,没有空泛之语。巧妙、适当的比喻丰富了形象,使人产生联想,又丝毫无矫揉做作的感觉这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4字,却蕴涵深厚。夜间赏月,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致,但不同的赏月者却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本文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文中的“闲”,决非清闲之“闲”,决非不理政事,而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之身份的自嘲。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受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因而才能在“月色人户”之时“欣然起行”,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为乐者”张怀民一同赏月。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空明”二字既是对如水的月光的描绘,也是这种“闲情”的写照,亦即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发出“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人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恬适的感受。
《满井游记》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
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 3 活泼生趣的游鱼描写,用笔清妙,更使作品增添了神韵色泽。《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第,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7、读第二段,说说此段描写了京郊初春的哪些景色,其中有两个比较独特的比喻句,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突出了怎样的特色。此段文章描写了京郊初春山、水、柳树、麦苗的变化,写了游人的种种情态和鸟、鱼的“悠闲自得”。两个比喻句极为独特,分别表现了水的清澈和山色的明媚亮丽。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字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重点
8难点突破(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体现作者怎样的思
想情感?作用是什么?揭示了什么道理?
揭示全文的主旨,回应开头困居局促之状,表现了作者厌弃官场,寄意于
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表达作者投身自然怀抱的欢快、恬适的心情和热爱自然的疏放不羁的性情。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
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美好的东西。
飞沙走砾”句中的“作”、“飞”、“走”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寒风刺耳、沙石漫天的肃杀景象。两句中的“寒”、“冻”也集中地表现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丧、郁闷的心情。第二段中,“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一句,一“始”一“乍”,把初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一句中,“拭”字写出山色纤尘不染、鲜妍明媚的特传神
⑶.妙用衬托,起伏多姿。
第二段满井风光的;用城内的“寒”衬托满井郊野的“暖”;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9、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燕(yān)地寒 花朝(zhāo)节 飞沙走砾(lì)廿(niàn)二日 土膏(gāo)脱笼之鹄(hú)乍出于匣(xiá)鲜妍(yán)明媚 倩(qiàn)女(huì)面 髻(jì)鬟(huán)浅鬣(liè)泉而茗(míng)罍(léi)而歌 红装而蹇(jiǎn)汗出浃(jiā)背 曝(pù)沙之鸟 呷(xiā)浪之鳞 堕(huī)事 恶(wū)能无纪
10、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治现实有所批判。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新茂俊。
11、文章结构 主旨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写满井所见
所感)
第一层: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
第二层:描写满井的自然春色。
第三层:写春色中人与动物的活动。
第四层: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第三段:议论作结,表述了自己乐寄情山水的情趣。抒发感受,写此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