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上第八单元作文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每当我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哼着这首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的心理就会充满快乐自信。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英语第一次测验,我考了86分,而我的好朋友穆行、还有何贝贝竟都考了满分,妈妈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说我丢尽了她的脸,原因是从一年级起我一直在外面学习英语,而她们却没有,那几天,我一直闷闷不乐,上课发言也不积极主动,下课后也不和同学一起玩了,总觉得别人在嘲笑自己:哈哈,你一直在外面补英语,考得还不如别人——王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有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王老师突然问:你们谁会唱《隐形的翅膀》,王老师刚问完,有几个同学竟大声地唱起来,我一下在被那优美的旋律吸引住了。接着王老师亲切地说:“这首歌会让人充满自信,对你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有时间,你们可以学学。
回到家里,我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脑,下载了这首歌曲,并打印了歌词,开始跟着张韶涵姐姐学唱起了这首歌曲。
每一次听着张韶涵姐姐用那甜美的嗓音唱这首歌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傍晚,夕阳西下,五彩的霞光普照着一座大山谷,一位美丽的天使穿着白色的纱裙挥动着翅膀在向我招手,忽然间,我似乎也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在天使的帮助下飞过了山谷、飞过了小溪、飞过了树林、飞过了大海,最后,又飞向湛蓝的天空,我是那样的快乐自由„„
我最喜欢的是这首歌的歌词,它似乎写出了我的感受,让我从挫折中学会了坚强,让我从失望、自卑中看到了希望,找回了自信,经过不懈地努力,我的英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我也变得比以前快乐、自信。这首歌我好喜欢,听着这首歌,我似乎变成了快乐的天使!
从小到大,我听过许许多多的歌,有童谣,有民歌,还有引人入胜的世界名曲„„可你要问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首,我则会骄傲地说:我喜欢《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我耳边久久萦绕。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邓世昌的致远舰;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我想起了詹天佑修筑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祖国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强国的辛酸历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13亿中国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共同抗震救灾的美好画面„„这首歌使我思绪万千。
望着祖国日新月异、日渐富强的景象,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国外那一台台印着“中国制造”字样的电视、电脑,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奥运会金牌榜上那51块金光闪闪的金牌,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老外们对着中国竖起的一根根大拇指,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
听呐!国歌响彻四方;看哪!国旗迎风飘扬!“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每当我看到那一件件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时,我总是万分羡慕,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用我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令自己感到骄傲的作品。
终于,这个机会来临了。上星期,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劳动基地,去体验基地的艰苦生活。我们在基地里体验到了军训的辛苦,剪纸艺术的有趣,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终于靠自己做出了一件让我感到欣慰的工艺品。
记得那天早上,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工艺制作”的教室里,只见老师拿出一袋石膏粉和两个杯子以及一个模具。老师先将水与石膏粉掺在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后,就把这些石膏倒在一个模具里,待到将模具填平时,再把模具轻轻摇晃,这样,这些石膏就均匀地遍布在这个模具里,过了大约4至5分钟,就可以将这个工艺品从模具里取出,这不,一件还没有上色的工艺品就“出炉”了。
看了老师的示范后,我们就自己动手作了起来,当初我忘了水与石膏的比例是1:2,将水与石膏粉都装了满满一杯,致使怎么倒也没办法让杯子里的水不向外溢出去。后来我将水与石膏粉的比例调好后,我把水倒进石膏中,这回,又遇到麻烦了——我怎样搅拌也没办法搅拌均匀,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起初还以为是水倒得太快了,于是,我重新试了一遍,得到的结果还是与上回一样。没办法,我只好请教老师了,我向老师说明了为什么会搅拌不均匀的原因后。老师笑着告诉我说:“你其中的一个步骤做错了,你不应该将水倒进石膏粉里,而是应该将石膏倒进水里。”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果真,这样一来,我很快将这些石膏搅拌好了,然后,我便将这些石膏倒进模具里,最后把它摇均匀,等了许久过后,我的作品“问世”了。虽然还没有涂上颜色,可我仍然是十分高兴。
下午,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另外一间教室,给我早上的那件作品上色。我们等老师给我们安排好座位时,就手握毛笔,给这件作品上色,因为我的这件作品描绘了两条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画面,所以一定要用浅蓝色作为基色,可是桌上的这五种颜料中,并没有浅蓝色,怎么办呢?这时,老师走了过来,我再次请教老师,老师仍然是笑着告诉我:“这五种颜色中,你可以将它们调配在一起,这样,就会有新的颜色出现。”果然,我将白色与深蓝色调配在一起,浅蓝色果真出现了,后来我用了同样的方法调出了许多缤纷的颜色,不一会儿,我的这件作品终于真真正正地“面世”了。你瞧,灰色的花边衬托着浅蓝色的“海水”,水中两只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两枚小海螺与一只小海星点缀在旁边,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看到这件作品,我不禁感到十分自豪。
制作工艺品,只要掌握方法,认真细致,就一定能够成功,怎么样,你也来试试吧!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条工艺品—游艇。这条游艇造型别致、结构精巧、古香古色,具有意大利威尼斯的民族风格。这条富丽堂皇的游艇是由塑料制成的,长40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由船身和底座两部分构成。底座呈圆锥状,红色,上面布有精美的花纹。上部与船底相接。船底为黑色,船身为金黄色,船头是尖的。在船舱和船头之间的部分有一个可以装卸的小灯。这个灯是夜晚照明用的。因为这是一件工艺品,所以灯内没有真的灯泡。在船舱前有个底托,底托上的小孔有一个跳舞的小人。这个小人别看样子小,可是制造精细,她上身穿一件银白色的短上衣,下身是一条红色的舞裙,腰上还系着一条蓝色腰带。她双手上举,呈跳舞姿势。她的上身与两腿是用两个铜环相连的。两腿直垂下来,悬空。船舱是船的主体部分,为立体梯形,顶篷呈半圆形,前后左右的墙壁都是空的,在棱架的部分都雕刻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花纹。其中有的呈鱼形,有的像花朵„„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就好像鱼儿在水中嬉戏,马儿在草原上奔腾,花儿在花丛中开放,这个玲珑的小船舱还可以打开呢!在后部两个棱架的基部各有一个活动的螺丝,能把船舱的整个盖子掀起。我想这就是船舱中门的装置吧。掀开盖后,可以看到内部有一个小盒了,盒内有一排排小椅子,这样游就可以坐在舱内来观赏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外貌了。在舱盖的背面还吊着八个小灯泡,就像一个个倒挂着的酒瓶子,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在船尾还有一位船夫站着,他头戴黄色小礼帽,身穿白色衣裤,领子上有蓝色飘带,腰间系一条红腰带,风度翩翩,双手拿着一个船桨,这就是威尼斯水手的特色,用一支桨划水,看起来,他划船的技术还十分高超呢。这条金碧辉煌的小船不但可以当工艺品还可以当玩具。在船的底座上连有插头,把船身、小人等装好后,接通电源,船就可以转起圈来,跳舞的小人也开始转着圈地跳起舞来。舱内壁灯也跟着亮起来了,随之又响起了优美的音乐。看着,听着,我好像真的到了威尼斯。作为一位贵宾坐在这富丽豪华的游艇上,有人在为我跳舞,船夫在为我划船,带我去游览威尼斯这神奇的水上世界;让我观赏碧波荡漾的水道,一座座古典式的石桥;让我领略威尼斯古老灿烂的文化„„这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使人陶醉了,就像作梦一般。这艘金光灿烂的游艇小巧玲珑,别具一格,是我家的珍品之一。
第二篇:八上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峡》
【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言词句】
【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词类活用】 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
[略无]毫无。略,几乎。[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夜分]半夜。[良多]很多。良,很。[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其他词语】
[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āng)]上。[沿]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或]有时。[宣]传达。[虽]即使。[御]驾,乘。[疾]快。[素]白色。[回]回旋。[巘(yǎ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冲刷。[旦]早晨。[肃]寂静。[哀]悲哀。[转(zhuǎn)]婉转。[沾]沾湿。[三]表示概数。[荣]茂盛。[峻]高而陡峭。【句子翻译】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它快。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趣味。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与月亮。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悬岩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挡住。【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结构提纲】
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2)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雄伟险峻(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哪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答谢中书书》
【文学常识】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
【文言词句】
[共]一起。[谈]赞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句子翻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实是欲界之先都。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整体把握】
文章以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仰视、俯视、平远、高远的视角,动静结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本文是实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记承天寺夜游》
【文学常识】 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文言词句】
[解]除去,脱。[户]门。[欣然]喜悦的样子。[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句子翻译】
念无与为乐者。译:想到没有可以与自己同乐的人。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庭院中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整体把握】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沉含蓄,精美传神。【结构提纲】
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 ↓ ↓ ↓
兴奋喜悦 转忧、孤寂 宽慰、乐极 难言之情 【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5、“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影子。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6、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月色、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7、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清静、舒适、愉悦。
8、想象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9、“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 情尽在其中。
10、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
11、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观潮》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谨,南宋末年词人、文学家。【整体把握】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来之际,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的情景,既衬托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观,又共同组成了一幅生动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流露出作者身为南宋遗民的故国之思。
【文言词句】 艨艟méng chōng
乘骑jì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 lín 【一词多义】
观:观潮。观看(动词)。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海涌银为郭;成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是。以:以此夸能。凭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势:势极雄豪。气势。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能:以此夸能。本领。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重点注释】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方:当„„时
出:发、起
仅:几乎、将近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 略:一点点
4、随波而逝 逝:去,往
5、皆披发文身 文:画文采
6、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日
沃:用水淋洗
8、如履平地
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干:岸
10、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尽:穷尽
11、艨艟数百
艨艟:战船
1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弄:舞动;标:树立、举
13、珠翠罗绮溢目 溢目:满眼
1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高
1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虽:即使 容:许、使 【句子翻译】
1、方其远出海门。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2、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
4、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一会儿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5、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
6、人物略不相睹。
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7、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8、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
9、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
10、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11、珠翠罗绮溢目。
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
1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问题探究】
1、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的怎样的特点?
从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大声如雷霆)、势(吞天沃日)四方面,由远及近地写海潮,刻画了江潮的雄伟壮观。
3、第二段写水军演习,场面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4、第三段哪些句子描写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突出了勇士的绝技。
5、统领全文的句子是: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6、第二段中写水军演习之时,说他们“如履平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比喻、夸张的手法,突出水兵技艺的娴熟
7、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湖心亭看雪》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寓居杭州。【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的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文言词句】 【文言字词】
1、是日更定
是:这。
】定:完了,结束
2、余挐一小船,用毳衣炉火。
挐:通“桡”,撑,划。毳:鸟的细毛
3、雾淞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哪里。
更:还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尽力。
白:指酒杯
6、上下一白
一白:全白
7、客此。及下船
客此:在此地客居;及:等到 【句子翻译】
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译文:(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大雪下了几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在湖中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 【问题探究】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用了什么手法?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了悠远脱俗、天人合一的意境。
2、文中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的“强”和“拉”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豪爽心情;“拉”表现客喜悦心情。
4、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表明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包含了作者痴迷山水之乐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拓展】
《湖心亭看雪》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1、手法的比较:《湖》运用了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的湖山夜雪图;《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湖心亭看雪》写出了一个“痴”人;《记承天寺夜游》写出了一个“闲”人。
3、《湖心亭看雪》描写了西湖的壮观的雪景;《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夜晚月色皎洁之美。
4、古人常说, “酒逢知己千杯少。”在月色如水的夜晚,苏轼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共赏美景,张岱在湖心亭偶遇同时静夜赏雪之人。请联系文章,说说这两位“知己”分别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愉悦?张怀民带给苏轼的是一种宽慰,以及赏月的喜悦之情;静夜赏雪之人带给张岱的是遇到知音的惊喜之情。
《归园田居》
【文学常识】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 先生”。《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描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躬耕自食其力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现实和黑暗官场的鄙弃。
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描绘这一诗句的意境,并说说其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夜晚降临,月色如水,诗人走在草木丛生的乡间小路上,哼着小曲,欣喜地扛着锄头回家。其中包含了诗人的喜悦及自豪之情。
3、点明全句主旨的两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表现诗人不善于种田,又交代他早出晚归原因的两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诗中写诗人早出晚归,不但没有丝毫倦意,反而有些自我安慰甚至自豪的两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什么?
指诗人辞官归隐,从事农耕的意愿。或指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生活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强。
《使至塞上》
【文学常识】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问题探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征蓬”和“归雁”在古诗文中常常比喻离家已久的游子,而诗人在此比喻肩负朝廷使命出使汉塞的朝廷大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3、请谈谈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构图美: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线条美: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
色彩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了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落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渡荆门送别》 【文学常识】
《渡荆门送别》作者 李白,唐 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问题探究】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船过荆门进入楚地所见到的壮阔而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
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渐渐消失 了,一泻千里的江水奔入了辽阔无际的原野,滔滔东流。写的是远景 “随”字和“入”字用得好,一个随字,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的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青春朝气。
3、请描绘颈联的意境。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似海市蜃楼气象悠悠;此联上半句是俯视,下半句是仰望;这一联将水中的月影比喻成明镜,以此衬托了江面的平静;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霞之多变,以此衬托了天空既高又远。
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 水为“故乡水”?“万里”与首联中的哪个字相照应?
拟人,夸张;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因为长江水从自己的故乡蜀地东流而 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登岳阳楼》 陈与义 【文学常识】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问题探究】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对时局的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2、请你说说“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一句中加点词语应该怎样理解? ...... 这里的“风霜”明指秋景,实喻严峻的政治形势或社会现实;“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是诗人饱经沧桑、身心憔悴、未老先衰的自我写照。
3、“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一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况?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万里”“三年”既写出了诗人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漂泊颠沛的逃难生活的概括,抒发了诗人离乡背井、忧国伤时的愤懑和感慨。
4、作者“凭危”“吊古”,有何感受?
作者不仅未添喜悦,反而惹恨添愁,勾起他满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使未老先衰的诗人“无限悲”。
5、作者逃难三年后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这幅图画对全诗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看到的是一幅凄凉、寂寞的“暮色图”:在一片惨淡的夕阳余晖下,洞庭湖风平浪静、暮色苍茫,岳阳楼上悬挂的“帘旌”一动不动,这一气氛的渲染,更能衬托出诗人“万里来游”、“三年多难”、“无限悲”的愤懑和感慨。
6、道出了作者辗转流离,逃难途中饱尝艰辛的无限愤懑之情的诗句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写出了诗人未老先衰,顾影自怜,老境凄惶的身世之愁的诗句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第三篇:六上第八单元复习资料以及答案
第八单元二次检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卷()弦()谓()泰()
券()眩()渭()秦()
二、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幽静(寂静)随便(随意)陌生(生疏)
纯熟(娴熟)仿佛(好像)著名(出名)
三、狭路相逢(写反义词)。
陌生(熟悉)幽静(喧闹)传说(事实)
陶醉(苏醒)微弱(强烈)断续(连贯)
四、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 ②好,表示赞同 ③言行、品质好 ④容易,易于 ⑤办好,弄好 ⑥熟悉
1.伯牙善鼓琴。
(①)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②)
3.这个叔叔很面善。
(⑥)
4.心怀不善。
(③)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④)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⑤)
五、句子工厂。
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听到了从一所茅屋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写句子)
_
1、贝多芬听到了钢琴声。
2.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
男的正在微弱的烛光下做皮鞋。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转述句)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的。
六、古句今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欣赏。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_ _俞伯牙弹奏时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就一定能够从他的琴音里感受得出来。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俞伯牙说是上再也没有能够听得懂他弹琴的人了,就摔坏了琴,扯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就说:“太妙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矗立在我的面前)。”
七、佳句赏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从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出神入化___,钟子期欣赏水平___高超。通过反复吟诵,我们可以到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__欣喜若狂_的心情。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句中的“知音”是指____俞伯牙_把__钟子期_视为知音。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卡以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__悲痛欲绝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___深情厚谊_______(用成语概括)。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
八、片段阅读。
(一)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二段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的语句,哪些是描写实实在在事物的,哪些是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填序号)实实在在的事物:1.7 事物引起的联想: 2.3.4.5.6
3.摘抄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第三段体现音乐艺术巨大感染力的句子。
_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离开茅屋。
5.第二自然段中,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B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A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C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6.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
贝多芬 创作和弹奏的成功(卓越的才华
第四篇: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默写题(16分)
①、郦道元《三峡》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
;作者在文中最后引用渔者歌“ ”从侧面表现了三峡秋季的凄婉美。(2分)
②、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的句子: ;而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则是:
。(2分)
③、李白《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 ;运用比喻手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写景句子是:。(2分)
④、我们常用陆游《 》中的诗句 来表现感到困惑、以为走投无路时,突然见到希望。该诗中作者还用了诗句 来赞美农家好客热情的纯朴民风。更用 一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⑤、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中描写塞上风光的诗:。该诗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作者是 代诗人。(2分)
⑥、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体现农家劳作艰辛的句子是: ;而从诗句 可看出诗人即使劳作艰辛,也矢志不移,坚定自己的信念。诗人所在,是混乱的(朝代)。(2分)
⑦、在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诗歌中,除了《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思乡之情,还有哪些诗句是表达相同情感的?试写出两联:
。
。(2分)
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诗句 来表达心中有所抱负,却苦无实现的途径。(2分)。
2、解释词语:(3分)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相与步于中庭()....仅如银线()乘骑弄旗()随波而逝()...
3、翻译句子:(4分)
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③、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二、阅读理解(47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4~26题
(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自康乐以来()
②自非亭午夜分()..③实是欲界之仙都()④是日更定()..
5、①[甲]文写水的清澈用“清流见底”《三峡》则用 来写水的清澈。
②在[甲]文横线上填入原文。(2分)
6、选出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3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高峰入云 重岩叠嶂 ..B.晓雾将歇 朝发白帝 ..C.青林翠竹 清流见底 ..D.夕日欲颓 不见曦月 ..
7、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贤与能 ..B.将:晓雾将歇 出郭相扶将 ..C.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自:自康乐以来 自李唐来 ..
8、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项()(1分)
A.古来共谈(谈论)B.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C.夕日欲颓(落下)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怪)..
9、翻译句子:(2分)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甲]文实在是一篇美文,试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其美在何处。(提示:可从语言、结构、意境或景色等方面入手)(4分)
11、[乙]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本句包含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1分)
12、两文章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2分)
[甲] [乙]
13、文的作者都因景生情,你是如何看待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评价。(2分)
(二)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4、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3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1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
16、解释加点词的意义。(1分)
①方其远出海门()②每岁京尹()..③为火所焚()④四马塞途()..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腾身百变 ②溯迎而上 ③略不相睹 ④随波而逝
18、简答(4分)
①文中总共描绘了4幅画面,分别是:
②作者在写钱塘江潮时,按照从 到 的顺序,分别从4 个方面来描写潮,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入下面的横线。
()()()()
19、请认真阅读下列问题,在文中用“——”画出答案。(2分)
①总括全文的句子 ②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 ③侧面烘托江潮之盛的句子 ④体现吴中健儿“善泅”的句子
(三)《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海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解】①如„„何:把„„怎么办 ②士师:古代的司法长官,其下有乡士、遂士等属官 ③已之:免掉他 ④四海之内不治:全国一片混乱
(四)日攘一鸡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②什一:指税率而言,即十抽一 ③去关市之征:取消关卡和市场的赋税 ④今兹:今年 ⑤请损之:那就减少一些吧,这句话是偷鸡者说的。20、请用“/”划出下面这段话的停顿(1分)
戴 盈 之 曰 什 一 去 关 市 之 征 今 兹 未 能 请 轻 之 以 待 来 年 然 后 已 何 如
21、指出停顿错误的一项()(1分)
A、四海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B、王/顾左右而言他 C、是/非君子之道 D、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22、翻译下面句子(3分)
A、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译文: B、王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 C、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23、文
(一)中你认为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是什么?(1分)
24、读完文
(二),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1分)
25、这两篇文章都选自《孟子》,从中你可以看出孟子是个怎样的人?(2分)
26、下面各句中“之”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分)
A、而之楚游者(动词,去,到)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结构助词,的)D、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结构助词,的)
三、作文(50分)
27题,阅读下列文段,根据要求作文。
水,是一个多情而美丽的精灵,生命因她有了灵气,世界因她有了精彩。江河湖海,是水让她们成为大地的眼睛;雨、露、霜、雪,是水让她们成为自然的花朵。
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书写规范工整;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4、默写题(21分)略
2、略无阙处(通“缺”,中断)虽乘奔御风(即使)相与步于中庭(一起)....仅如银线(几乎,将近)乘骑弄旗(马)随波而逝(去,往)...
3、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江面上到处升起了黄烟,人们彼此互相一点也看不见。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看到我大喜过望,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③、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当潮远远的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横线;跟着越来越近,潮水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连天涌来。
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食物用品等的价钱比平时加倍的高,甚至是租用来观潮的帐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二、阅读理解(40分)、(一)、4、①自从②如果③是④这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C 山峰 早晨 青翠 清澈 太阳
7、D 欣赏 通“举”,选拔 即将 扶持 是 这 自从
8、D
9、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②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啊。
10、(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11、既指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包含了作者既有被贬谪的悲凉,又有赏月的欣喜,还有漫步的悠闲。
12、[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贤人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既有被贬谪的悲凉,又有赏月的欣喜,还有漫步的悠闲。
13、略。言之有理即可,参考上题答案
(二)、14、C 雄伟 船只 游泳 逆流而上 江岸
15、C 为年 被 天空 太阳 数词,百 修饰,不译 递进,甚至
16、①当 ②年 ③烧 ④堵塞
17、①腾身百变 翻腾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②溯迎而上 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③略不相睹 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④随波而逝 随着波浪而流逝
18、① 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
吴中健儿高潮的弄潮技巧 观潮的盛况
②从 远 到近(形)仅如银线;玉城雪岭(色)玉城雪岭(声)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势)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9、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②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③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④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三)、(四)
20戴 盈 之 曰 /什 一 /去 关 市 之 征 /今 兹 未 能 /请 轻 之/ 以 待 来 年 然 后 已/ 何 如/ 21D 22(如果)大王您有一位臣子把他的妻子子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而自己到楚国去游玩,等他回来,却(发现)他的妻子子女在受冻挨饿,那么,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转头看左右的人而说别的事情。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23齐宣王没有把国家治理好,他应该承担责任。所以,他不敢也不愿回答孟子的问题,只好转移话题。
24知错就改,不要拖延。
25、善辩,正直,关心国家大事 26D
三、作文(50分)
27题,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五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
《开国大典》观后感(1)
快到国庆节了,我们都非常高兴,老师也很高兴,在这个值得欢庆的日子里,历史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历史片,名字叫《开国大典》,说是送给我们作为国庆节的礼物。我们更高兴了。
这个片子主要讲了中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也就是解放战争。一开始,国民党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武器装备都比共产党好多了,兵力也比共产党多,拥有人口也比共产党多,而且国民党拥有很多城市和铁路线,共产党只拥有小城镇,偏远的小山村罢了。照这样看来,国民党肯定赢。但共产党受民众的支持,这点是国民党比不上的。经过2年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略有优势了接着,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接着,中国共产党百万雄师过长江,攻陷了南京。接着,毛泽东在北平,隆重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举行了庄严的阅兵仪式。
看完这部片子,我感慨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努力学习为国家作贡献。可是,现在有很多人觉得,生活幸福了,现在又是和平年代,不用那么努力学习,好好享福就行了。这种观点是错的,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怎么能使国家更富强?也许是,现在也许没有战争,可是将来就一定没有吗?如果我们继续安于平淡,怎么能赶上社会的进步?难道我们能让清朝的腐败重演吗?朋友们,努力学习吧,为国家作贡献。
《开国大典》观后感(2)
暑假里,我看了<<开国大典>>这部电影。影片主要告诉我们:八路军在毛泽东主席的带领下赶走了日本鬼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想起里边渡长江的景象,我就觉得八路军真勇敢,虽然长江波涛汹涌,但八路军还是渡过了长江。八路军之所以能渡过长江,那是因为他们有勇气。不怕长江的波涛汹涌,不怕长江急流,不怕小船在水中强劲地摇动,也不怕日本鬼子的冲锋枪和大炮。我要像八路军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勇敢,一样的不怕危险,遇到挫折,勇敢面对,不要丧失信心。有时候,我考试没考好,就丧失了信心,以为自己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不会这样了,遇到挫折,勇往直前,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八路军没有那般勇气,没有渡过长江的话,那中国就会永远在日本鬼子的掌控下。可八路军没有这样,他们勇敢地渡过了波涛汹涌的长江,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我也要学习八路军那种风雨无阻,无畏不惧的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听,多么嘹亮的歌声;看,多么雄伟的气势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祖国大地从此焕然一新。
《开国大典》观后感(3)
你如果知道秦始皇、康熙、乾隆,那么你一定知道他——毛泽东。毛泽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了革命,他先后失去了七位亲人,包括妻子、儿子以及侄子。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学校组织我们看了这部令人感受颇深的影片——《开国大典》.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摆放着一套桌椅,还有一张单人床,及其简陋。你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的办公室兼卧室。在这里,毛主席拟定作战计划;在这里,毛主席指挥了无数战役;在这里,中央领导人为中国人民迎来了光明,驱走了黑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听,多么嘹亮的歌声;看,多么雄伟的气势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祖国大地从此焕然一新。人们欢呼着,把帽子扔向了半空中;人们拍掌着,把手都拍麻了,但这一切又怎能表达出人民群众此时此刻心中的激动、喜悦呢?
在这里,我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从此更加和平安定,繁荣昌盛!
《开国大典》观后感(4)
读拉《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让我感到自豪。课文中的阅兵式的场面太壮观啦!各种装备、各种部队、各种颜色,真是气势雄伟,震人心魄!读这部分课文时,我被人们为新中国成立而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深深打动啦。
开国大典刚开始时,天安门广场就已经是人的海洋,下午三点,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眼光一起投向主席台上。接着是升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起唱着响亮国歌!过啦一会,阅兵式开始啦,开头的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是步兵一个师和炮兵一个师。接下来就是一架架大飞机啦,当时人们看到的这么多架飞机,其实都没有这么多架,而是有些飞机飞啦两次的。
当初的军队是多么的少,而现在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以前只有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而现在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我军威武之师的风采,也让我们知道我国建设发展速度之迅猛。一次次的阅兵,一次次的进步,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感到自豪;我为祖国的未来而感到自豪!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红岩》5 这篇文章写了好多个革命英雄:里面的成岗对死毫无惧色;许云峰舍己为人;江姐姐受到敌人严刑拷打却死不说出军事机密;刘思扬出身与豪门却协助革命;渣滓洞的难友们各个团结奋斗,敌人全部慌了神。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匪徒拿死亡作威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为革命作出牺牲的战士们,国民党反动分子只能给他们肉体上受尽折磨,却丝毫无法动摇不了他们这种爱国的精神,反而他们更加爱国的精神更加强烈!读到他们的英雄事迹,我觉得自己跟他们相比根本判若两人,我感到十分愧疚。想起自己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才写了几篇,就泄气了;学习上遇到什么“小”挫折,就想放弃。没有对写作文、学习的要领完全掌握。要领就是不论做什么事总要充满热情,这样心里也不易被击垮,总找借口说自己还小不懂事。可如今天起,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困难重重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鼓起勇气去尝试;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困难。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对于黎明的描写。这一处万物和平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是什么让我们有了今天,有了美好的生活,舒适的享受,使人淡忘了泪与血的历史,也使人没有了英雄们当时的精神。所以,我要感谢《红岩》这本书,英雄们成了我的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真正的我,一个坚强热情的人!谢谢!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人人有责
前几天,我看见一则幽默的漫画,大概意思是:一个长着“木头脑袋”的人到森林里去砍树,人们都说他“榆木脑瓜不开窍”,因为他不知道保护环境,也不知道珍惜资源。这时,一只啄木鸟飞到了这个森林里。它看见了这个人在砍树,并且长着一个木头脑袋,于是便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个啄木鸟便开始啄这个人的头,要惩罚他,所以一直啄到天黑为止。
这一则幽默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不能让世界上所有的低级动物嘲笑我们,我们应该比其它动物做得更好。
有些人说:“哎呀,保护环境算什么?珍惜资源又算什么?自己开心就可以了,不管它什么保护环境还是珍惜资源,以后就没有让自己随意的机会了!”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树,我们怎么生存?我们将会被沙尘暴所侵害,世界上将没有了绿色的生命,地球将被沙漠所覆盖,变得一团遭。那将会多可怕呀!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保护环境,那么,世界将多美好呀!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语文书第15课课文都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人类身上。我们也学过这样两条名言: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是呀,如果植物消失了,动物们也无法生存,我们不能移居到其它星球,不过,如果我们好好保护环境,就不需要移居到其它星球了。其实,只要我们换一种方式生活,就可以让植物永存人间,我们人类也会享受到植物带给我们的好处。
人类呀,快醒醒吧!让我们保护环境,让地球母亲好好地生存下去吧!
点评:
这篇习作,先谈图画的内容,简单介绍图意之后,画龙点睛地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不能让世界上所有的低级动物嘲笑我们,我们应该比其它动物做得更好。然后就展开联想,来具体谈自己的感受。围绕“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一中心话题,展开描述。写的入情入理,情真意切。结尾发出号召,总结全文,很有感染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名著故事梗概
《西游记》故事梗概: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水浒传》故事梗概: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大大小小的战争,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全书表现出作者罗贯中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点评:以上三则故事梗概都是我国古典名着的精华,体现了梗概的简、实、真的特点。一本几百页的书,通过简短的一百多字,将其精华展示给读者,既抓住了重点,又反映了主要内容,还表达了读者对其故事或人物的价值观和态度。
《雪孩子》故事梗概:下了一天一夜的雪,房子、树上、地上一片白。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它和小兔一起玩。
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兔真高兴,她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很高兴!小兔玩累了,就回家休息。屋子里很冷,她往火里加了一些柴,就上床休息了。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兔睡得正香,一点儿也不知道着火了。雪孩子看见小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小兔,自己却融化了。
他去哪儿了呢?原来雪孩子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云儿„„
点评:这是一篇较好的故事梗概。基本上保留了原故事的情节,用概括性的语言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清清楚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灯光》梗概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慢步在华灯璀璨的天安门广场上,忽然听见后面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不尽回忆起一件往事:那是1947年秋,郝副营长带领突击连去打前锋,而天空黑暗,后续部队看不到突破口,郝副营长在危机之中点亮了一本书,照亮了突破口,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机枪打中,这位年轻的战士壮烈的牺牲了。他,一个伟大的战士,为了让孩子们在电灯下学习,而他自己却没来的及见一见电灯。
点评:把故事的主要内容都介绍清楚了。符合写梗概的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精彩的篮球赛》
我班和三班的女子篮球赛,在星期一的下午举行。我们两个班的同学都坐在球场边上,准备为比赛呐喊助威。
裁判员鸣笛,战幕拉开了。发球、运球、传球、断球、拼抢„„双方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观众的眼睛都瞪得老大,紧紧盯住篮球转来转去,嘴里还不时高声喊着:“加油!加油!”“啊、好球!”我班李弄三步上篮,腾空投进了一个球。三班的同学急了,个个瞪圆了眼睛,叫运动员加油。看,她们的主力队员周静和杜玲配合得多妙呀!杜玲接到球后,一个大转身,左冲右突,投进了一个球。
比分拉开了。我班同学不住地喊:“五年二班加油!五年二班加油!”喊声给我班运动员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她们紧紧地盯住对方,寸步不离。
这时,李雾抢前一步,断到了对方的球。对方一看球被截走了,就跑上来阻拦,李弄迅速把球传给张清方。三班的杜玲和周静左右夹攻,拦住了正要投篮的张清方。只见张清方的脸涨得通红,迅速运球,左躲右闪,躲开了三班队员的阻拦,接着“噌!噌!噌!”三大步跑到篮板前,一个跳跃,手腕一压,“咧厂篮球应声人网!多么精彩的镜头啊!4:2,同学们欢呼起来:“好球!张清方好样的!”蹲在场外记分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高喊:“张清方打得好!”接着是三班发球。周静把球发给了杜玲,杜玲巧妙地虚晃一枪,把球回传给篮下的周静。周静正要传出,张清方冲到她面前,周静传球时有点紧张,竞把球一下子传到了杜玲的身后,被我班的李雾接住。只见李雾迅速跑动运球,一抬腕就投进了一个擦板球„„哨音响了,我班以18:14结束了上半场。
下半场,运动。员们你争我夺,个个汗流浃背,脸涨得通红,有的累得跑不动了,但还是坚持下来。最后,我班运动员终于以26:19的成绩,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同学们笑啊跳啊,纷纷的议论着胜利的来之不易„„
点评:写篮球赛,以双方主力队员为重点,抓住比赛的精彩情节,抓住接球、传球、拼抢及投篮的一系列动作,详细描写,突出了比赛的紧张、激烈。场上运动员“生龙活虎”的精神状态,、场外的观众眼睛“瞪得老大。”盯着篮球转及呐喊助威等,也作了简洁而生动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气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中秋赏月晚会》
傍晚,我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蹦蹦跳跳跑进校园,来参加“中秋赏月晚会”。一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装点的主席台:一条横幅高悬在上方“欢度中秋,共赏明月”几个娟秀的大字特别夺目。横幅下是用彩笔绘出的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鸭梨,甜滋滋的葡萄,香喷喷的香蕉,多美呀!小伙伴们围在主席台下面,望着艳丽的大丽花,争芳斗艳的菊花,心里充满了金秋的快乐。
夜幕降临了,小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就像明亮、快活的眼睛。大队辅导员佟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晚会开始!同学们,让我们尽情地唱吧,跳吧!”顿时,扩音器里播出了欢乐的乐曲,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一阵阵响亮的掌声,响成一片。你看,张明和孙磊说的相声,逗得大伙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级同学演的“小蜜蜂舞”,是那么有趣;五年级同学演的“丰收舞”更吸引人:只见舞台中央出现了一棵白生生、绿油油的“大白菜”,紫色的“茄子”、顶花的“黄瓜”、圆溜溜的“西红柿”,围绕着“大自菜”尽情地跳呀、唱呀,欢庆丰收的到来!
“月亮升起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么美丽的圆月呀!它慢慢地、慢慢地升入夜空,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大圆盘。它把银色的光辉洒在校园的小树上,映在同学们的脸上,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噗——哧”,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回荡在夜空里,放焰火啦!只见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金色细雨,纷纷落下;有的像孔雀开屏,惹人喜爱;有的像长蛇狂舞,光彩夺目。“快跳舞吧!”小芳拉着我的手,进入到欢乐的海洋里。小伙伴们戴着各种美丽的头饰翩翩起舞,仿佛就像一个童话的世界:“小白免”一会儿蹦,一会儿跳,一会儿又消失在人群中。“嫦娥阿姨”托着红色的长纱,随着音乐节拍起舞,是多么轻盈呀!也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孙悟空”,一手持金箍捧,一手“搭凉棚”,左张右望,大概是在找“唐僧”吧,月亮升得更高了,披着月光,踏着节拍,小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语文课代表王明明站在主席台上,大声朗诵起诗篇:
中秋的圆月撒下了一片光辉,我们想起了台湾的小姐妹,隔着万水和千山,我们盼望祖国早统一„„
是呀,我多么希望和阿里山的小哥哥、日月潭边的小妹妹一起欢度这中秋的夜晚啊!月亮姑娘,请把我的思念带给他们吧!
点评:小作者的成功的场面描写,使作文通篇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写表演节目,有详有略,重点描写了最吸引人的“丰收舞”。写焰火,用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焰火的绚丽多姿,让“小白兔”“嫦娥”“孙悟空”、“唐僧”组成了奇妙的童话世界。再加上乐曲声、欢笑声、焰火的“哧一叭”声,这一切,使赏月联欢会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结尾对台湾的小朋友的思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