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2019-05-13 12:0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一篇: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懵懂(měng)阿房(fáng)万籁俱寂(lài)...B.矫健(jiǎo)券门(xuàn)人影憧憧(chōng)...C.踉跄(liàng)瞥见(piě)蹑手蹑脚(niâ)...D.蹒跚(pán)女红(hóng)心急火燎(li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调虎离山 同甘共苦 苛绢杂税 骨碌 B.寒气逼人 情不由己 辗转返侧 残渣 C.围追堵截 酣然入梦 悬崖峭璧 急骤 D.万籁俱寂 疲惫不堪 千锤百炼 咀嚼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①节日期间,道路交通繁忙,驾驶员在行车中(A必须 B必需)放慢车速。②上周,体育老师已经把学生要求开放足球场的意见(A反应 B 反映)给了校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直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5.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6.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4)落红不是无情物。(5)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6)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体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7.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3分)例句: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

如果你是峰峦/ 如果你是春天/ 如果你是种子/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8-9题)(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特别想要去戍守“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于激越豪迈之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9.选出对上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

B.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C.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14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1)病笃()(2)索舆()..(3)了不悲()(4)人琴俱亡()..11.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12.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2分)

13.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2分)

14.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5-17题(10分)

甜甜的泥土 黄飞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叫什么?” “王小亮”

“几年级几班?”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显然有点不耐烦了。“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景。老头在疑惑中吸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了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表云。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楞怔着,不知如何办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理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捧。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15.全文以“一包奶糖”为线索,其思路可用四个词语来概括(4分)—— —— —— 16.文章的题目“甜甜的泥土”有什么丰富的含义?(3分)17.读了这篇小小说,你想对小亮说些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8-21)题(13分)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有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把它当作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18.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1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任选一题)(3分)....(1)“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20.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3分)

21.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3分)

三、作文(30分)

父母是我们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使我们耳濡目染,影响我们的一生。所以古人极为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严父慈母”,“养不教,父之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些说法反映了古人对家庭教育的不同侧面的认识,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以人为本,更讲究科学性、艺术性,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当然,也有许多家庭,许多父母并非如此,他们自身的行为及其家庭教育的方法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请以“父母与子女”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

1、B 2D 3 A、B

4、A

5、B 6.默写(略)7.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天/ 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如果你是种 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

二、阅读理解(43分)

8、A

9、B 10、11(略)12.(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

(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

13.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哭是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

14.提示: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死。

15.送糖、吃糖、埋糖、化糖 16.一是糖的甜,二是指小亮妈妈以及老师、同学等人对他的关爱,让他感到心里的甜。17.(略)

18.⑴学生起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2)最讲信用,答应学生什么事,总会做到。19.⑴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孙老师“待人处事无可挑剔”“讲信用”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榜样。(2)不好,“印”字突出孙老师的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不可磨灭,用“留”字显得平淡。

20.有必要,补充交代后,让读者知道了孙老师是在失去家属的情况下坚持来给学生上课,进一步突出了孙老师恪守信用的感人力量。

21.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表达自己对孙老师的感激之情、畅想孙老师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表示对孙老师家属的祝福等等。

三、作文:30分

第二篇: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实验中学2009届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基础知识(16分)

1、注音或写汉字。(6分)

狭隘()悲天悯人()富贵不能淫()...

zhēn()酌热 chén()一劳永 yì()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A、弄巧成绌头头是道娓娓动听拈轻怕重()

B、麻木不仁以讹传讹见议思迁鄙薄()

C、如释重负约定俗成以身徇职契约()

D、疲惫不堪适得其返漠不关心纯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天,他鬼使神差地一石头打中了回巢的红鸟。B.面对别人尖刻的讥笑,他不以为然。........

C.袁隆平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D.一些乐观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学生应注意文明上网,在虚拟世界里不但要避免对坏人的警惕,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B.这个山区的风景对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它的佳处来。

C.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D.在韩冰灿烂而又坚定的笑容里,生命的意义在刹那间升华,绽放出绚丽动人的火花。

5、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A.介词动词形容词名词B.介词 动词副词代词

C.动词名词 副词代词D.动词 形容词介词名词

二、背诵(8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7、足蒸暑土气。

8、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情结是诗。龚自珍用“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11、公曰:“,必以情。”

三、名著阅读。(1+1+2+3=7分)

12、请写出《水浒》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名字及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的特征:

名字______ ______外号特征

13、格列佛在大人国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后来他是怎样被救回英国的:

四、课内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语音停顿的地方。(2分)

饿 其 体 肤,空 乏 其 身

15、解释下列加线字的意思:(2分)

① 衡于虑()② 人恒过,然后能改()

16、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项是()(2分)发于声,而后喻此乃勇士头也民弗从也王果去墙数步 ....

不言而喻乃分其汤肉葬之战则请从道士呼王去 ....

17、上文的中心论点是(用原文回答):(1分)

翻译为:(3分)

18、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如“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说的,“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说的。本文在论证方法上

还采用了和论证方法。(5分)

(二)(21分)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

端的热chén。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

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chén,而是冷冷清请,漠不关心,麻木不

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人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

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yì思迁的人,对于一班bǐ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

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

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

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的人,一个有益

于人民的人。

19、第一段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语句是第句,侧面介绍白求恩的语句是第句。(3分)

20、第一段文字夹叙夹议的特点很明显,这段文字中“议”的句子是第句。(3分)

21、作者纪念的人是白求恩,但③——⑦句却写“不少的人”,这里是论证方法,其目的是(4分)

22、第一段共列举了四个反面论据,按、、对同志、对人民顺序排列,它们属于论据。(3分)

23、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本句分别从、品质、、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5分)

24、试体会下边说法的表达效果哪一个好?为什么?(3分)

⑪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⑫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他,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三)(17分)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

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3)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

是这些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4)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

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

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

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

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6)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

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7)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

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

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8)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孟子所说的话。B.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C.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26、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何作用是:(2分)

27、“„„此之谓大丈夫”中“此”指代的是后文分别举出_的三个事例来论证,这三者都是______论据。(4分)

28、第四节中“这一点”指的是_ _______,“这一原则”指代的是_______(4分)

29、从论证方法看,第七节先是,后。(2分)

30、就整个文章来看,本文以的表达方式为主,也穿插了,主

要是为服务。(3分)

(四)课外语段阅读(16分)小议“慎独”

(1)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仍废弃

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

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2)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

分必要的。

(3)“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君子慎独”。一个人越在无人监

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思想境界。

(4)“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 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的故事:杨

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径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去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

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5)“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

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6)那么这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

都是一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7)“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

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8)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

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

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9)“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在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

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

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

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10)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

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

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32、选文(3)(4)(5)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4分)

33、阅读(6)--(9)段,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6分)刘备自律的名言

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1(3)

(2)爱因斯坦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

吴阶平年老时还不忘反思自己

(1);

(2):

(3):

34、下面三句话均出自选文结尾段,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1)“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

(2)“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

(3)“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第三篇:八上第三单元作文

例文

校园一景

学校办公楼前有四个花坛,一个梅花形的,两个三角形的,一个长方形的,四个花坛连成一片,景色优美,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花坛中各有一棵青葱翠绿的雪松,远远望去,犹如四座绿色的宝塔矗立在那里。走近看,几棵雪松枝繁叶茂,仿佛在伸开双臂热情的欢迎我们。一根根绿色的针形的叶子,摸上去挺扎手的。雪松具有高贵的品质,正如陈毅元帅所写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我喜欢雪松,我要学习雪松的精神。

花坛四周各有一圈翠绿的冬青树,这些树整整齐齐地围绕着雪松,显得无限亲密。每到课间,我们总喜欢坐在花坛上面,聊聊天,说说理想,谈谈未来。

我爱我们的学校,更爱校园的这一景。

写作训练一(片段写作)

校园中美景众多,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处?下面的片段写的是校园的荷花池,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校园一景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花园,一年四季,红绿分明,相映在一起,呈现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而这些美景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学校东北角的荷花池了。

如果说荷花是舞台上的女主角,那么男主角非荷叶莫属了。荷花没有开放的时候,那一片片荷叶就如一个个守护公主的骑士般站立着,仿佛在侦查敌情。更妙的是如果将一捧水撒在荷叶上,那些水会立马被劈成两半,但还没等你看清楚,它们就又组合在一起了,真是有趣至极。

(方法点拨:)这个片段重在写校园的荷花池。荷花池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春天荷叶碧绿;夏天荷花盛开。荷叶荷花交融在一起使荷花池焕发勃勃生机。将这样的景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就能让人感受到荷花池的美,感受到校园的美。由文段中”如果说荷花是舞台上的女主角……”一句可知我们应着重描写荷花盛开的美景。

北宋周敦颐称赞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水中仙子,我细想也认为确是如此。夏天,那荷花犹如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露出了粉扑扑的脸蛋,拼命汲取营养让自己成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荷花朵朵盛情绽放,在风中轻轻摇曳的美景了。一场雨过后,荷花里盛满了晶莹剔透的小雨珠,不知有多么清新脱俗。放学后,在回寝的路上稍稍驻足观望,一天的浮躁和劳累都烟消云散。

1、站在小路上,远远就能望见长提上一排青青的杨柳。杨柳的叶子是翠绿的,像一块块无瑕的翡翠;杨柳的枝条是细长的,像春姑娘长长的辫子;杨柳的树干是笔直的,像一排排正在放哨的士兵,日夜守护着我们的校园。在杨柳的前面摆放着十二生肖雕塑。三只小老鼠正在假山上兴致勃勃地玩耍,一头老牛昂首挺胸地站在假山上,一条大蛇舒舒服服地盘在一块长长的石头上……

2、我站在松林里,春雨如雾、如沙,笼罩着山林、小河、村庄。雨,落在松针上,像春蚕咀嚼桑落在小花上,像蚂蚁在谈心,那么多情那么多义,生怕把小花弄疼了;雨,落在小草上,像落花飘零水上,那么轻柔那么温馨,生怕小草折弯了腰。啊,站在春雨织成的轻纱罗绮里,像聆听高人弹奏悠悠古琴,声声曲曲令我沉迷;像感受母亲亲吻嗷嗷幼子,点点滴滴令我陶醉。

3、透过窗户,我看到外面一片葱茏的景象:黄莺和百灵在树梢间唱着、闹着,小草们随风摇曳着;平静的湖面被调皮的蜻蜓轻轻一触,荡开了一圈圈涟漪……我沐浴在阳光中,贪婪的允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这瞬间的美好。

4、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植物的成熟。看!那葡萄,犹如一颗颗紫色的大玛瑙,靓丽迷人,显得格外耀眼。瞧!那苹果,脸蛋红嘟嘟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惹人喜爱。看!那山楂,红彤彤地挂在枝头上,似乎要跟苹果比一比到底谁更美。瞧!那石榴,也不知听了谁的笑话,咧开了嘴,露出一排排迷人的牙齿。窗外

审题(抓住关键信息,获得写作方向分不跑题)审题关键1.:“写景”,而且规定了观察点一一窗,透过窗看到外面的世界,捕捉写作角度及内容。

审题关键2.:提示中的要点,观察的角度可以是窗户“画框”内的风景。可以是窗外的近景,还可以是远观;可以是眼前的景色,还可以是由眼前而联想到的景色;写作对象可以是物景,还可以是人景;可以是单纯地发对景色的喜爱,还可以是通过景物抒发对时代的赞美……

审题关键3.:文章性质可以是单纯的状物,也可以是借物抒情,还可以是托物言志;可以选择小的角度抒发自己对一景一物的喜爱,还可以是大而广之伛歌祖国的日益变化……

列提纲(构思行文脉络,树立写作框架分,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

提纲1

【歌颂生命力】 开头:看门见山,点明写作对象。

主体: 1.由窗外的牵牛花香,忆起爸爸栽种的牵牛花,引发对生命的关注。

2.由牵牛花顽强的生命力、蓬勃的生机而引发感想。3.展开丰富的想象,由牵牛花而引发感慨及想象。

结尾:采用抒情方式,进一步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理解,对牵牛花的赞美。

提纲2

【赞自然美】

开头:采用对比,点明自己对夕阳的喜爱。

主体: 1.太阳西下前的变化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2.按时间顺序,抓住不同瞬间太阳颜色的微变,以及所触发的感想。

3.当晚霞铺满天空时丰富的想象。

结尾:夜色袭来后,心中充满了另一个新的希望,深化了主题。

提纲3 【歌颂繁荣】

开头:直接点明自己对“窗”的态度,以及喜爱的原因。主体: 1.窗外小公园的建设变化。

2.人们的休闲娱乐、强健身体。

3.夜晚,窗外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

结尾:直抒胸臆,通过窗巨大的大变化,感受到祖国经济的繁荣。

窗外

有人喜欢天上的繁星、皎洁的月光,费尽心思把它们画下来,用各种浓浓的色彩去渲染它们。然而我喜欢夕阳。(采用对比的手法开头,进一步突出强调自己对夕阳的喜爱。)倚在家里的阳台上,我托着下巴,静静地望着远方的天空。天空中,疲惫了一天的太阳仿佛已经困了,它将自己的杯子慢慢地盖上,阳光变的柔和起来。忽然,天边的一朵云彩给太阳披上了一件随风起舞的披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日落前太阳的状态,为下文作铺垫)

开始,天空是一片深蓝色,太阳缓缓地向西方坠去,几乎薄纱似的轻云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色。太阳红彤彤的,放射出五彩的光芒,照射在即将沉睡的大地上。房屋、花草、动物和人,都沉浸在夕阳的柔光中。(语段抓住了颜色的变化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一步生动的表现出了太阳西坠时的华美景象。)

慢慢地,太阳落到树梢了,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露出了红红的脸蛋。它伸了一个临睡之前的懒腰,放射出最后的光芒,它身旁的云更红了,像胭脂似的。(展开丰富的联想,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太阳落到树梢时的特征极诱人的景色。)

过了一会儿,阳光更弱了。可小姑娘的更红了,向着大地,向着海洋,向着森林,发出红艳艳的柔光。它身旁的云不断的扩张,更换着艳丽的棉衣,深红橙黄的、淡粉的……五彩缤纷,变化多端。(抓住太阳光的细微变化,颜色的差异,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太阳西下时的景色差异。可见小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精细、认真)

刹那间,晚霞弥漫了整个天空,仿佛一张巨大艳丽、雄伟壮观的天然油画。

天空中似乎有一群穿着红装的小孩,在互相打闹、嬉戏。闹着闹着,天空的红艳渐渐变淡了。接着又来了一位姑娘,披着深蓝的长沙、顺着暗黑的飘带,挎着一个篮子,缓缓地把美丽的花瓣洒向人间。(语段采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及多种修辞手法,将太阳最后的迷人的风景展现得淋淋尽致)

夕阳献出了最后一抹余晖,微笑着逝去了。大地融入一片苍茫的暮色之中,然而,明天早晨,一轮红日又将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照亮整个大地……(结尾描绘出了太阳西下的整体感受,尤其是想象了明天的朝阳,提升了文章的立意,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窗外

我总认为,去外边游玩,是欣赏风景的最好方法,可以亲身去体验甚至触摸那些看到的美景,这样才能留下最美好的记忆。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屋子里面同样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这天,我趴在窗台上看书,不经意间,发现了窗外的那块地,它曾是空阔却没有生机的,不知在什么时候变得郁郁葱葱的了。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一棵很大的白玉兰树,它的枝干有一个碗口那么大,挺直而修长的枝干,看上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芭蕾舞女。它的叶子和我们的手掌一般大小,嫩绿嫩绿的,这种绿无论是在春天还是夏天都那么惹人喜爱,看着它,就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看,一根树枝伸向我的窗前,仿佛在向我招手致意。

树下,有一个花坛,虽然叫花坛,但并无花朵。那里生长着许多绿色植物,有直接栽在花坛里的,也有种在花盆里放在花坛上的,但这些植物却一点儿也不失生机,它们伴着风儿摇摇晃晃,翩翩起舞。

我的目光被一只狗吸引了。它有着土黄色的绒毛,两只眼睛巡视前方,它有可能在觅食吧。看啊,它来到了植物们的身边,它们静静的对视着,好像在互诉心声。狗愁眉苦脸地对草说:“今天真不走运,一根骨头都没捡到,还早人家的训斥。”草安慰道:“哎,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到主人身边吧,那样就不会愁吃愁喝了。”它们就这样聊着,把自己的快乐、悲伤都与彼此分享。

人们也不会闲着,一些人拿着羽毛球拍,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羽毛球对决;孩子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在小区里追逐;老人们搬来桌椅凳,坐在玉兰树下,互相谈笑,寻起年轻时的记忆……

我渐渐的发觉,透过窗户看到的风景竟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大概是因为手不能触到,便能更用心地去观察吧。俗话说:“世界上美的的东西很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说得太对了!这窗外的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

第四篇:八上第四单元

八上第四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作者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合理的期望是父母对子女负责的重要体现。()

2.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一方面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3.对自己的父母表示歉意,那就是软弱。()

4.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5.和父母沟通很难,在许多问题上,分歧太大。()

6.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主要靠父母的努力。()

7.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

8.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要受舆论的谴责,但不负法律责任。()

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9.家庭结构是不断演化的,现在一般为()

A.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B.单亲家庭和核心家庭

C.三世同堂和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和核心家庭

10.下列选项是对右图观察后的不同理解,正确的是()

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重点培养

②只有敬老爱幼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

③必须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④父母对子女要全面关心和正确引导,使其健康成长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句俗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不同于动物,父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养活自己

②父母对子女尽了抚养的义务,同样子女也应照顾和关心父母

③成年子女应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④我们要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1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

①指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子女健康成长的前提

③父母对子女所尽义务的主要内容

④子女对父母所尽义务的主要内容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①②③

13.当子女成年并独立生活后,父母()

A.仍要继续承担抚养义务

B.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

C.仍有保护子女的义务

D.可以不再承担抚养义务

14.学生小林的家庭生活很优裕,他在家说一不二,父母则百依百顺,以至于小林在外欺负别人,打架斗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这里,小林的父母没有履行好()

A.抚养的义务

B.赡养的义务

C.扶助的义务

D.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15.对待亲子矛盾的正确态度有()

①良言暖语 ②唠叨埋怨 ③冷静思考

④互相指责 ⑤自我批评 ⑥彼此尊重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16.小香的妈妈趁她上学之际,看了她的日记,妈妈的做法虽然不当,但从她的出发点来讲,她这样做是()

①出于对子女的责任心和爱护

②关心小香,想了解小香的内心世界

③为了揭小香的老底,教训惩罚小香

④为了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帮助小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作为子女,发现父母看自己的日记后,小香应该()

①和父母冷战,把日记藏得更隐蔽

②发脾气,指责父母侵犯她的隐私权

③主动亲近父母,经常与父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④向父母敞开心灵,让父母信任她,消除对她的担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

A.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

B.敬重和爱戴父母

C.早早打工挣钱赡养父母

D.现在只需搞好学习,其余的事等长大以后再说

19.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创设一个和谐家庭(A.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C.不是我单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没用

D.我无可奈何,因为父母很固执)20.当你长大后,父母已经年迈体衰,时常感到孤独,而你的工作又忙。你应该()

A.让父母理解自己的辛苦

B.先忙自己的事,等有空闲了再去看父母

C.多给父母寄钱

D.常与父母联系,并抽空儿常回家看看,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

21.爸爸妈妈不赡养爷爷奶奶,你会()

A.视而不见

B.心里不满但无可奈何

C.说服父母改变态度

D.如果父母不改变态度,就不再孝敬父母

22.孝敬父母就应该()

①接受父母的教诲 ②体谅父母的烦恼

③关注父母的健康 ④打听父母的隐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小舟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关系处得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去,甚至和父母顶撞。小舟与父母之间产生的这种现象()

①表明小舟和父母之间缺少沟通,存在着“代沟”

②继续发展下去会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

③是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必太在意

④会给小舟在精神上、学习和生活上带来更多的苦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产生上题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小舟和父母在心理和社会阅历上存在着差异

②两代人在年龄上存在着差异

③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责任上存在差异

④小舟父母的思想太保守,跟不上时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三、辨别分析(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5.小华是一名初二学生,他的妈妈发现自己儿子最近一段时间精神恍惚,且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于是,她与儿子进行了多次交谈,都没有结果,便雇了一名私人侦探跟踪儿子,发现儿子逃学去一家网吧长时间玩游戏和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当她以此为据批评儿子时,却与儿子发生了严重冲突。

对此,有人认为,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母亲,她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有人则认为,父母是在行使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主要责任在儿子。

四、阅读思考(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有这样一段对话:

甲:假如有人用100万换你强健的四肢,你愿意吗?

乙:不愿意。

甲:假如有人用1000万换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吗?

乙:不愿意。

甲:假如有人用1亿元换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吗?

乙:不愿意。

甲:那就快感谢你的母亲吧,她一次性馈赠给你超过11 100万的巨额财富。

这段对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27.为什么子女应该和必须孝敬父母?

28.女儿要上大学了,临行前母亲问:“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

(1)母女间的价值观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可能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2)这种差异会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对待这种差异是任之发展还是设法解决?

(3)如果你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29.小芳是一个生性活泼的女孩子,她喜欢与朋友聚会。一次,她参加好朋友的生日聚会,事先未告诉家长,回来晚了近三个小时。家长非常着急,打电话问老师,还到学校去找。小芳回到家后,父母要她写“说明书”,因为她违反了“晚上必须早回家”这条家规,小芳很难过。

(1)小芳的理由:

家长立家规的理由:

(2)你的协调办法:

(3)你类似的经历:

(4)你对家规的看法:

30.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不理解的现象时有发生。尝试以下四个步骤,学会沟通。

(1)理解接纳,表达的话为:“我知道

是因为

。”

直率表达,表达的话为:“您的批评使我,我会

。”

互相协商,表达的话为:“我想,经过努力能够

。”

明确要求,表达的话为:“我要求

。”

(2)亲子间的小摩擦会妨碍彼此间的交流与信任,你认为消除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31.妈妈的账单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同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1)读完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谈谈你对“亲情无价”的感悟。

(2)打开记忆的闸门,你能数清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爱有多少吗?不能。岁月给母亲带来忧愁,但却不能使她对孩子的爱减去半分。爱你的母亲吧,无论你怎样做都无法还完你“欠”她的“账”。请写出你为“还账”所要付出的行动。

32.回家的感觉真好

打不完的电话诉不尽的思念,离开家的日子更知亲情温暖,美味佳肴也比不上妈妈做的饭菜香甜,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依旧感到孤单。放不下的牵挂隔不断的依恋,离开家的日子总是归心似箭,梦里听到过多少回妈妈把我声声呼唤,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其乐融融、合家团圆。回家的感觉真好,世间最美的是亲人的笑脸;回家的感觉真好,欢聚的喜悦总说不完。回家的感觉真好,人生最大幸福是亲人在身边;回家的感觉真好,漂泊的心驶进宁静的港湾。

这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神州大舞台,家家展风采”节目中一参赛家庭的作品。

(1)你从这首歌里读懂了什么?

(2)在“我”的家里,也充满了爱的关怀。

听得见的关怀:

看得见的关怀:

感受得到的关怀:

五、探究体验

33.“我”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是良好的家风和饱含关爱的家人浇灌出了独具个性的“我”。请填写出家风和家人让“我”受益匪浅之处。

35.这是一个要在家里不断练习的功课。

你是不是一个很讨厌父母唠叨,父母一说话,哪怕是很好的建议,也想顶嘴的孩子?

从现在开始,每当母亲唠叨(哪怕是你觉得很不以为然的事情)的时候,你都微笑地看着她,认真地听她讲,然后轻轻地说:“妈妈,我知道了。”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请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生变化。

请你完成下面的统计表。一天中,如果你对父母的唠叨表现得很不耐烦,并且对他们发了脾气,哪怕一天只发了一次脾气,就在表格中画一个“△”;如果你很温和地对待父母的唠叨,就在表格中画一个“○”。这样坚持三周,看哪个符号多。

日期

对父母唠叨不耐烦、发脾气

温和地对待父母的唠叨

参考答案

一、明辨是非

1.√

2.√×

4.√

5.×

6.×

7.√

8.×

二、最佳选择

9.A 10.A 11.B 12.D 13.D 14.D 15.B 16.D 17.B 18.B 19.B 20.D 21.C 22.A 23.D 24.A

三、辨别分析

25.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发生冲突,母亲和儿子都有一定的责任。母亲的行为是在履行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尽到了对未成年子女监护的职责,但是她也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和保护要讲求方式方法,尊重子女,避免损害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儿子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也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批评教育,这是导致母子冲突的直接因素。作为未成年人,儿子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体谅父母的苦心,尊重和孝敬父母。

四、阅读思考

26.对父母要感恩而不是抱怨、嫌弃。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应该学会并乐于接受。一个人所诞生的家庭是不可选择的,人们可以选择的是将要开创的家庭。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不利状况,那是光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不必因为家境的某种窘迫而自卑,更不应因家境优裕而自傲。

27.父母为子女操劳了大半生,耗尽了心血,他们有理由得到子女的尊重、孝敬。他们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充分保障。子女应该和必须孝敬父母,这不仅是伦理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因为我国宪法、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8.(1)由于母女之间存在着年龄差距及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关于差异的表现可从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消费观念、审美观念等方面考虑。

(2)影响:可能会加深与父母之间的隔阂,造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不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对这种差异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努力跨越代沟。

(3)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样,对一个人是好的选择,对另一个人未必是好的。当没有“最好”即没有双赢时,要选择“更好”。

29.略。

30.(1)如我知道您生气是因为您爱我;您的批评使我深受教诲,我会努力改正;我想,经过努力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做得更好;我要求每天晚上看半小时的新闻。

(2)打开心扉、耐心解释、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尊重理解等。

31.(1)只要从珍惜亲情、体会父母之爱的角度回答即可。

(2)从多关心、体贴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谅父母苦心等角度设计行动即可。如: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向父母要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东西、在节日里给他们一份别样的礼物、多替父母分忧、不顶撞父母、不向父母发脾气、多了解父母的想法以免造成代沟、好好学习等。

32.(1)家的亲情和温暖。

(2)从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切问候,相互之间的照顾,家庭的和谐氛围等方面思考。

五、探究体验

33.家风方面的如正气、平实等;家人方面的如谅解、尊重、赞赏、信任等。

34.略。

35.略。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五篇:四年级上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时间: 11课时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调整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9年属于2l世纪)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农耕社会 依赖 潜水艇 船舶 哲学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是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

三、深入文本,理解内容

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2、展开想象,各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补充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真是()!

4、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

5、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的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6、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第1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学生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6、20世纪是个()的世纪

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好的新方面和新发现。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深入文本,理解内容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把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的句子画出来。

2、全班交流:

⑴“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嫦娥奔月、“海底龙宫”、“云霄宝殿”这些神话传说相对比,感受20世纪的成就。

⑵“20世纪,电视,程控电„„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紧密的地球村。” ①读一读,想一想,20世纪这么多成就,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②说说这些发现与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理解“地球村”

③这么多的发现与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比如: 看电视,只要轻轻按一按遥控器,丰富多彩的内容、五彩缤纷的画面就展示在眼前。④让学生选择一种发明,进行练习仿写教师的例句。生师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解释“地球村”带着这样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⑶ “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

引导学生想象王公贵族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比较,感受现代生活的方便。

3、把过去与现在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1)根据回答,板书:作比较

(2)从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根据回答,板书:科技

4、引读:是的,是科技让7000000多万年的幻想,在100年便实现了。(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变化,你会用什么词,什么话?(2)作者是怎么形容的呢?(再次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抓住“忽如一夜”,引导读出快的感觉;抓住“千树万树”,引导读出多的感觉

5、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畅想”

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三、呼应开头,设疑结课

1、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再谈对“呼风唤雨”的理解(2)再读这句。2、20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20世纪呼风唤雨的,那么“将来”呢?

附资料: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

【教学反思】

【易错题】

全班易错题:

学困生易错题:

30、电脑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调整

教学重点

1、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通过说明文语言了解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课文场景和事物,感受电脑的神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住宅是什么意思?一般的住宅里应该有哪些设施部位?(住宅就是房子,一般的住宅应有大门、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

那么,人类将来的住宅会如何呢?你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座电脑住宅。

2、引入新课,补充课题《电脑住宅》。电脑住宅会是怎么样的房子呢? 由电脑指挥的住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走进这座电脑住宅。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

2、检查生字的读音:第一组:储存 职能 指令 判断 第二组:仓库 防盗 综合 集装箱 第三组:烹饪 烹调 调运

第一组词语采取换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式理解,如“职能”可以换成“功能”;第二组采取字义解释,如“仓库”就是“储存”东西的地方,“集装箱”则

是“储存”东西的箱子;第三组词语抓住难读字和多音字,“烹”读准后鼻,“调”有两种读音。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交流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

三、研读课文,感悟神奇

1、交流电脑住宅的特点:神奇、方便、舒适、功能多。

2、我们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电脑住宅非常神奇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让人感受神奇的句子,同时用横线划出是哪项设施。把让你感受特别深的词语加上着重号。

4、反馈:

(1)这座住宅里安装了一百多台电脑,一切都由电脑指挥。.......(“一切”、“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同时告诉我们这是一所全自动电脑住宅,读出神奇的味道。)

(2)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①这些气象资料由谁提供?(板书:风向标)

②为你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又是谁呢?(电脑)..③练读:是呀!多么神奇的电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3)如果电脑确认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即便知道密码也无法将大...门打开。这时,只有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才会打开。...①电脑住宅里谁有这样的本事?(板书:微型摄像机)②这两个句子里有两组关联词语,看看我们班谁是火眼金睛。

③说明文的语言不仅准确而且好懂,还让我们容易想象。让我们发挥想象,假如我们就来到了这座电脑住宅的门口,我能直接进去吗?要通过哪些关卡?

④一个小小的摄象机竟有如此大的功能!多么神奇!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会让我们感觉十分(安全)。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4)进入住宅,轻松悦耳的乐曲会立即播放。

(5)沿着门厅走进会客室,发现里面只有几件家具。原来,其他物品都分门别类地放在地下仓库的“集装箱”里。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脑,将相关的“集装箱”调运到指定的地方,以便取出或放回物品。

多么神奇的集装箱!(板书:集装箱)你的家有如此功能吗?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是——电脑住宅

(6)电脑储存了中餐、西餐和日本菜等的烹调方法的资料。它能告诉人们如何备料、烹饪,还能示范如何操作和自动控制烹炒的火候。.

①(板书:厨房)(出示两组关联词:除了„还„;不仅„而且„)把这两组关联词分别送到句子里头试一试。(生自渎)

②比较:单单一个“还”,不仅把课文说清楚,还让我们的句子显得更简洁。

(7)主人在睡觉前,只要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便进入“休息状态”。...(板书:卧室)想象:只要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栋房子。

(8)浴室的装置也受电脑指挥,人们可以“预约”洗澡时间。如果想一回家就能洗上热水澡,可以给家里的电脑发指令,告知使用浴室的时间,到时候浴缸里便会放满热水,做好洗浴的准备。

(板书:浴室)想用一个词来说这一段话?(方便、舒适等)

5、如此方便、舒适的住宅生活都是由(电脑)提供的。概括电脑住宅的功能:(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让我们不禁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7、综合:电脑住宅功能神奇而丰富,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事物写得有条有理呢?(按参观顺序或空间转换顺序)

正是这样由外而内,由下到上的介绍让我们对电脑住宅 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在学写介绍类说明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这样的顺序。

四、小结

1、近年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兴起并且进入建筑领域,的确给人类的居住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在你的想象中,还会有哪些智能型的建筑呢?(电脑教室、电脑医院、电脑图书馆、电脑超市„„)

2、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些智能型建筑,你想让它具有什么样神奇的功能呢?

请同学们以 “我设计的电脑-------”(教室、商场、学校、医院„„),为主题来进行设计,设计方式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文字把自己的设计写出来。

五、课外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其实电脑技术已经不仅仅运用于建筑领域,智能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说,现在是电脑时代、智能化时代。但是,有些智能产品虽然神奇,但有许多仍处于实验阶段,要想使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方便,需要你们的努力和创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易错题】

全班易错题:

学困生易错题:

电脑住宅

大门——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 舒适

节能

快捷

方便

安全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调整

教学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交流资料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恐龙)看到“恐龙”这个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

的恐龙(笨拙的;庞大的;凶猛的„„)

2、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3、补充课题,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笨重恐龙怎么可能飞向蓝天的?恐龙和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样的吗?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部分词语,如:

(恐龙的)笨重、迟钝„„;(鸟儿的)轻灵、敏捷、凌空翱翔„„ 猜词语: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3、引导学生就课文词、句质疑。(“茹毛饮血”——指的是连毛带血生吃禽兽,形容恐龙的凶猛)

4、老师给课文加了几个小标题: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假设猜想、展望未来(打乱顺序)你能帮老师把它们加在文章里吗?(提示:

三、四自然段合在一起)

找找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第4自然段)

三、朗读感悟,理清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 自读一自然段,“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画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二者毫不相干。

⑵ “二者”指的是谁?归纳二者在外形、习性方面的不同点。

比较句子:A、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B、恐龙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是指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有着很长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⑶ 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为了给人类的假想找到依据,中外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现?

2、默读第二段,思考中外科学家的不同发现,并小组交流:

⑴出示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副古生物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⑵“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

⑶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的西部发现了什么?“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与艰辛。)

⑷ “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应该”表示一种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还不能确定。)

3、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直奔重点段落,探究演化过程

1、默读地4自然段,边读边想: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其中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2、汇报学习成果

(1)最早恐龙是什么样子?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①引导学生概括回答(相机板书: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大小似狗,刑似鸵鸟)

②两亿三千万年前,离我们十分遥远,科学家们是怎么知道这一时间的?(引导学生体会“大约”在句中用准确)

③再读句子,想一想和你脑海中得恐龙形象有何不同?(2)了解恐龙得繁衍生息情况

①过渡,接着,又经过了多长的时间,恐龙繁衍生息情况如何呢?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②男女生时比读。引导学生感受这句话从习性、形态、性情等方面来描写恐龙家族的形态各异。

③观看插图,训练学生用“有些„„有些„„”对比练习说话,进一步想象庞大的恐龙家族。

(3)了解恐龙是怎样一步步飞向蓝天的?

①读句子,找出是哪种恐龙飞向蓝天的?(猎食性恐龙)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一些、逐渐”等词。

“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科学家严谨执着的工作作风。

③这些恐龙之所以能飞,科学家提供了几种猜想。引导学生概括说说。

3、复述演化过程。假设你就站在这飞向蓝天的恐龙化石前,作为小解说员的你怎样向参观者介绍这一演化过程呢?点名复述,师生共同根据扳书复述。

4、引读最后一句话。“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引导学生理解“毋庸置疑”的意思。读出肯定的语气。

5、学习第五自然段:科学家们还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包含的信息?

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里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如果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而来。)

四、总结概括全文,引导质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2.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生质疑,引导深入探讨:学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总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教学反思】

【易错题】

全班易错题:

学困生易错题: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和作用;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2、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2003年10月15日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神舟5号飞船上,有一位英雄,他是谁呢?

2.师:对,在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飞船不仅有我们的宇航员,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批乘客是谁?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批特殊的乘客。

板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让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其中生字的读音和生词,借助你们手里的字典等工具查一查、学一学。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交流。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板书:例如

筛选

辐射

淘汰

美味佳肴

盐碱

指名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1.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问题再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提供学习资料。

(1)“特殊乘客”指的是谁?

(2)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4)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2.交流汇报

师: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师:“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师: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师: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师: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3.师总结:是的,这些变化其实是我们聪明勤劳的科学家,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呀!

4.接下来请大家浏览课文,并完成练习题。

板书:

全文共___自然段。

一、写神五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种子。在第()自然段

二、写太空种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第()到第()自然段

三、写经过选育后的太空种子的用途。在第()到第()自然段

四、写科学工作者创造出奇迹。在第()自然段 5.师:根据段落大意,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哪二个方面。

6.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请你画出课文的中心句(找到的同学一起读一读)。板书:变化、用途

7.通过刚才的训练,我们知道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每段大意来概括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中心句、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四、品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要去看看太空种子到底有哪些变化。

默读2—3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变化找出来,说说为什么?

(1)出示句子: 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变化。

(2)

你理解微重力,高真空吗?

提示:

微重力状态:当一切物体在进行航天飞行时,它们的重量都不见了,这种现象称为“失重”。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可多了,在空间站,任何事物都不受重力影响,这样就能够生产出地球上无法生产的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

例如:在微重力状态下,没有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现象和冷热空气的对流,因而可生产出纯净的新材料;微重力状态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培育出优良物种。

学生回答。

(4)师:就是在真空特殊的环境下,植物种子慢慢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再看一句:

出示句子: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师:相差这么大。哪些同学也对这句话感兴趣,一起来读读吧。

2.默读4---5自然段,找出太空种子神奇用

提示:

(1)食用:美味佳肴

绿色蔬菜:太空黄瓜,太空葫芦,太空辣椒

师;怪不得作者说它是美味佳肴,就因为它抗病力强,很少用农药,又是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2)良药:太空菜葫芦中苦瓜素可治疗糖尿病。

(3)

美化生活:太空花卉

(4)

绿化祖国:太空育种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太空花卉?

太空花卉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期更长,一年四季都能美化我们的环境,太空育种还能更好地绿化祖国,保持水土。

引读:一粒小种子竟有这么多用途,怪不得作者说它是那么的神奇。

师:美妙的变化,神奇的用途,这都是谁的功劳?

师:科学工作者真得有魔力吗,这里指的是什么?

师:正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板书:科学创造奇迹

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说明方法:

1.师:你们知道吗?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有哪些?

提名学生回答。

2.出示句子: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你知道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但它还用了另一种方法,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举例子”。

板书:举例子。

4.在我们课文中多次出现了这种方法,找一找。

提名学生回答。

5.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的句子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词语作提示,它们是什么?

六、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特殊乘客是谁吗?

2.假如你就是这批特殊乘客之一,你想做一颗什么植物种子,为什么?

3.大家的想法个个精彩,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你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已吗?

出示小练笔:种子的自述

提名学生读自己写的“种子自述”。

板书: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特殊乘客”指植物的种子

优点: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

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味道:更鲜美

营养价值:更丰富,抗病力

其它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教学反思】

【易错题】

全班易错题:

学困生易错题: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观察并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认识其危害,积极改正。

3、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4、初步认识对联,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

2、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

a.学生依据调查情况汇报。(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b.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二、指导学生交流

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a.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说未来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绍个人的制作。b.指名读以上学习提示。

2、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3、相互交谈,准备发言内容。

4、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师带动学生及时并积极的针对情况从“说”和“听”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与指导。)

5、师生相机评价。

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三、总结感悟

1、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2、学生谈个人收获。(无论是知识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内心独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2、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二、揭题讨论

1、师生共同商讨习作内容和要求::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综合归纳:写清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产生这奇思妙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奇思妙想如能实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3、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三、动手习作

1、学生起草习作内容。

2、草稿完成之后,伙伴交流,相互帮助。

3、根据同学意见修改。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教师评议

1、整体评价。

a.习作态度。b.习作内容、角度等。c.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2、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

a.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b.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

c.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二、小组交流评价,互相提高

1、组内数人朗读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

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互评互议,选出优秀习作若干份,在“展才华天地”里展览。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a.学生交流个人的发现。

b.教师相机点拨(字形的变化——词义的变化——语言文字纯洁性的重要)。

3、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a.动手修改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b.出示自己搜集的错用滥用的成语广告词。c.生生交流,动手修改。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教学反思】

【易错题】

全班易错题:

学困生易错题:

下载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上第三单元作文训练计划

    下笔如有画 ——游记及景物描写类文章写作 【训练目标】 1.了解参观游览时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2.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3.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测试卷

    一、一音多字。(16分)1.jiē上()连()()果()大欢喜2.cí()器告()()语()铁3.yàn()语检()()会鲜()4.zhàn车()()领()争客()二、选词填空。(6分)连续陆续继续1.“我的花园就是......

    八上第三单元说不尽的桥教案

    说不尽的桥 人教社八上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1,展示课题] 一、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分析、整合资料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语文八上第一单元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

    五年级上第八单元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开国大典》观后感(1) 快到国庆节了,我们都非常高兴,老师也很高兴,在这个值得欢庆的日子里,历史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历史片,名字叫《开国大典》,说是送给......

    六上第八单元作文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每当我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哼着这首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的......

    八上第一单元作文

    第一单元作文学案 ●目标定位 1.写成记叙文,内容具体,主题鲜明积极。 2.提高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民族责任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要点阐释 记叙文是指以......

    八上第二单元[推荐五篇]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学案 一、复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提出的口号及创办的企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