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二)新知识点:
1、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教学要求: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学建议:
“数学广角—搭配
(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上,让学生
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单元教学内容: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三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认识分数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通过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3、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总课时:6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64——6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准备今天给小猴子们分桃呢,想去看一看吗?
(课件演示)猴王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
第八单元
二、教学新知。
1、学习例1 ⑴谈话:小朋友们,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课件演示)。你能帮小猴们分一分吗? ⑵学生独立思考,画出结果。⑶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⑷师生归纳: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就要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4。
2、学习“想一想”
⑴谈话: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只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⑵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⑶小组合作,交流分法。
⑷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⑸师生归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填写,再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汇报交流。
小结:这两幅图都是把12个小方块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用来表示其中一份的份数也不同。
3、想想做做3 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平均分一分。
让学生看每份是几个,然后在图中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
第八单元
集体评析。
4、想想做做4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拿出相应根数的小棒。
5、想想做做5 学生直接完成在书上后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想用哪些简单的分数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66——67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
课件演示,问:一共摘了多少个桃?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1/4。”老二问:“这盘桃的1/4是几个呢?”
第八单元
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这盘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学具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⑴分组展示交流
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解,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想法有: *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想法二:画图看一看。*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⑵比较方法
问: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⑶小结:要知道这盘桃的1/4是几个,就是要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4=1(个)的除法算式来算出结果。
3、尝试练习
(课件演示)猴老大说:“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这盘桃的1/2就好了。“
问:这盘桃的1/2是几个呢?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4÷2=2(个)表示的意义。
三、组织练习,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1 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在书上画竖线分一分,然后独立填写算式。
集体订正,问:12个草莓的1/3和12个草莓的1/4哪个多?
2、想想做做2 教师说要求,学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
第八单元
摆8个圆片,拿出它的1/2。摆12个圆片,拿出它的1/2。
问:都是拿出圆片的1/2,为什么拿出的个数不一样呢?
3、想想做做3: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尝试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订正。
4、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解答,班级交流。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第1课时)
教学内容:P68——6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题的场景。
谈话: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2、学生观察分桃的情景,各抒己见。
二、探究新知
第八单元
1、教学例题
⑴提出问题
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⑵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谈话:请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小组内成员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⑶班级交流。
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吗? ⑷课件演示分地3/4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⑴提出问题,猴妈妈:“我有10个桃,平均分给5只小猴,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⑵学生用学具分一分。⑶班级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一是分得这些桃的3/5,另一是分得这些他 3/10,引导学生讨论。⑷课件演示分得3/5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1份,在图上分一分。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2 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的份数,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独立完成。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同桌交流。
第八单元
4、想想做做4 问:2/
3、3/4是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有这样的几份呢?
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得出结果。
与同桌边练习边交流,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第2课时)
教学内容:P69——70第6——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过程: 独立练习。
一、基本训练
1、出示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涂色部分用怎样的分数表示。
2、口答
2/5里面有()个1/5 3/4里面有()个1/4 3/7里面有()个1/7 7/10里面有()个1/10
3、想一想再口答:一堆小棒有18根。
第八单元
*这堆小棒的1/3是()根。*这堆小棒的2/3是()根。*这堆小棒的1/6是()根。*这堆小棒的5/6是()根。学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指导
1、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说,各涂了几个小方块,为什么要这样涂。
2、想想做做7 看线段填分数: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么填?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与“1”、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联系。
3、想想做做8 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几?3厘米和7厘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4、想想做做9 看着图,说一说1角是1元的十分之几?5角和8角呢?
5、想想做做10 学生尝试练习,直接填写在书上。交流后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课堂游戏:
提出游戏规则,及游戏目的。学生活动并填写。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71——72
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谈话:(课件演示)森林里小兔们在采蘑菇,小白兔一会儿就采了一大箩筐(12个)。聪明的小白兔说:“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你能拿出这堆蘑菇的3/4吗?”
⑴让学生拿出12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指名说说分的过程(你拿出了这堆蘑菇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分的?是几个?)学生回答后出示:把这堆蘑菇平均分成4份,取出这样的3份,是9个。
⑵谈话:我们可以分一分得到12个蘑菇的3/4,是9个蘑菇,我们还能不能通过计算得到答案呢? 同桌讨论。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说每步算式的含义。
⑶把12个蘑菇平均分成4根,12÷4,求出每份是3个,再取出这样的3份,3×3,算出12个蘑菇的3/4是9个。
2、谈话:你还能拿出这堆蘑菇的几分之几呢?是几个?先分一分,再和同桌说说可以怎样算。
学生利用学具自主进行操作,同桌交流算法,然后班级交流,实物演示。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第八单元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动手分一分,算一算。和同桌交流,看算得对不对。
2、想想做做2 同桌分别按两题的要求摆圆片,拿圆片,列式计算。指名在班内汇报操作情况和计算结果。
3、故事:小白兔采了12个蘑菇,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小灰兔采了9个蘑菇,也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问:他们送给妈妈的蘑菇数同样多吗? 算一算或摆一摆。指名汇报算法。
问:都是拿出所采蘑菇的2/3,为什么送给妈妈的个数不一样呢?
4、想想做做3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各自在钟面上分一分,涂一涂,并列式计算。指名回答计算结果,班级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你是用怎样的方法解决的?
阅读P72“你知道吗?”,并解决其中的问题。
四、作业:想想做做4
练习七
教学内容:P73 教学目标:
一、练习指导
1、P73.1 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请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其中
第八单元的几份?
2、P73.2 先分一分,再涂一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涂了几个?
3、P73.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把1米怎么分,6分米是其中的几份?把1元怎么分?4角是其中的几份?
你能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让学生充分用分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受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P73.4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想一想:12时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小时?你是怎么算的?那时针应该走到了几呢? 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
5、P73.5 指导读题,明确要求。让学生先对折一次,然后把纸打开,数数把这张 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并填在表里。再对折„„并填表。组织学生观察统计表,问: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讨论。班级交流,并归纳出规律。
二、课内练习
1、饲养场养的白猪和黑猪共60头。填写表格。
拍球的和丢沙包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三、拓展练习
把相等的分数用线连一连。
四、全课总结
2、操场上有一共有56名学生。拍球的学生占2/7,丢沙包的学生占3/8。81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的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做到正确书写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丰富的想象。
3、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想象,识记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四、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在教学时,要适当地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西门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女娲补天》:抓住夸张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胆和神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的情感也附着在他(她)的身上。一方面是神奇、夸张的想象,一方面是表达造福人类,让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体会神奇、夸张的想象力。《夸父追日》: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五、课时分配
古诗两首 2课时 30 西门豹 1课时 31 女娲补天 2课时 32 夸父追日 1课时 语文园地八3-4课时
2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2.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
五、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六、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
三、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西门豹
教学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具准备 :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2.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二、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一)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三、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调查)
第二段:(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3)新娘从哪里来?(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二)再读课文,深入讨论
1.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子的人家纷外逃。(4)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2.联系句子理解“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想象当时邺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3.学生动手划词,结合讲解巫婆、官绅、眼睁睁“等词。
4.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三)将计就计,惩办巫绅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1)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2)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3)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迫使官绅的骗局。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
3.体会西门豹不说一个“杀”字,不提一个“打”从从容容、惩办巫绅,破除迷信的从政本领。
4.朗读第十自然段,深究重点词语。
(1)“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中的“站满”和课文前面的哪些描写不一致?
(2)“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土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了什么?
(3)小结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
(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的三个“不”字读得诚恳些;把“另外……送去”读得正经些;“把……说一声”读得强狠些;把“抱、投、催”几个动词读得坚定有力。)6.指导按提纲复述课文第二段内容。
(四)讲读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思考:漳河年年闹旱灾,西门豹是怎样解决的?
3.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板书设计 : 西门豹
西门豹→调查摸底→破除迷信 受到爱戴→获得丰收→兴修水利
教学反思 :
31、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指导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塌下、窟窿、山冈、洪水、熄灭、冶炼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板书设计 :
31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教学反思 :
32、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3.会复述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 :
会复述这个故事。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教具准备 :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二、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三、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四、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五、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六、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七、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八、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较异同。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你能认准它们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二)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互说,互相启发。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字音、字义加以区别。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加以区别。
2.课下搜集形近字,装入识字袋中。
二、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读读记记
1.读词语:自读──轮读──指名读。2.想一想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3.仿照每组词语的特点,补充一些词语,比一比谁掌握的词语多。
4.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词语,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己独创的归类方式建立词语分类夹。
三、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两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和歇后语。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语幽默隽永,其间又常常暗含着一个有趣的典故。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歇后语大放彩。2.阅读歇后语和成语故事《画龙点睛》。3.成语故事、歇后语比赛。
a.宣布比赛规则:每组四人,按顺序排好号,根据下面的内容集体商议解决,发言时不能再“打电话”。
每组接龙说成语。每组1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每组2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并背诵5个歇后语。每组3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每组4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b.组织比赛:每组1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c.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精选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小编搜集整理了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我们犯了cuòwù要勇于chénɡrèn,并寻求别人的yuánliànɡ,当别人有了错误,也要宽容地对待。
2.一次ǒurán的机会,我看了一份报纸——《语文周报》,之后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3.要说起我最shúxī的一个人,那当然是我的小弟弟啦!
二、词语放大镜。
1.照样子写词语。
展览展览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高山()的沙漠()的荒野()的相声
()相声()琴()二胡()歌
3.选择合适的量词。
一(根跟)木头一(颗棵)樱桃树一(颗棵)星星
4.写出带有“目”字的成语: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造句。
迫不()待气喘()()()()洋洋()()兢兢怪()怪()
造句:
三、在括号里填写黑体词的反义词。
1.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连眼前的东西都看不()了。
2.()是友谊的桥梁,虚伪是友谊的坟墓。
3.他处理事情一向十分(),但不知为什么这一次如此犹豫。
四、古诗乐园。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复:待:
2.人生百年几今日,(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五、请研读以下广告,并选择其中一则,说说这则广告的好处。
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车广告
B.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天仙”牌电扇广告
C.口服、心服——矿泉水广告
D.不打不相识——打字机公司的广告
所选广告:
广告的妙处:
六、名人名言跑道。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你在课外一定也积累了这样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请写两条。
七、句子演播室。
1.模仿秀。
(1)西域既不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也不是人们传说中的恐怖世界。(用带点的关联词造句)
既……也……
(2)那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汽车和飞机。,没有,更没有。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我所知道的著名的相声演员有
(2)张骞打通的“丝绸之路”,成为
一、马小跳的书法展示。
mínzúxīmièzhǎnxīnɡuànjūnxīnshǎnɡɡǔtóu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2.读读词语,然后按读音分一分。
看法看门看见看护看书看守所看台看中
kàn:
kān:
3.下面是丁丁最爱看的一本书,可题目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重新排列一下吧。
YQMIOIUJ
这本书的书名是,我学过其中的一个故事,是
4.给加点字“临”选择正确的读音。
临:①来到;②靠近;③将要;④照样子模仿。
临帖()临近()面临()光临()
5.我和少数民族一起过节日。
傣族摔跤等游戏
蒙古族泼水节
藏族沐浴节
三、下面横线上都是“看”的意思,你能用上“看”的近义词来表达吗?
夏天来了,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着这美好的天色,池塘里的小白鹅侧着脑袋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而那边的小鸭子用好奇的目光着过路的游客。
四、我们国家把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节四个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例:清明——(上坟祭祖)——(4月5日)
端午节——()——()
中秋节——()——()
除夕——()——()
在你的家乡,端午节还有哪些风俗习惯?请写一写。
五、按照提示,在句子括号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表示怀疑:我的家在月亮上()
2.表示惊叹:我的家在月亮上()
3.表示话未说完:我的家在月亮上()
六、语文实践活动。
班里要设立一个“图书角”,要求每天同学捐出一本课外书,并制作一张“图书卡”。
图书卡
书名:作者:国籍:
主要内容:
七、你有随地乱仍垃圾的现象吗?读读下面的漫画,说说你的看法。
八、我读课文有收获。
读完《东郭先生和狼》后,人物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请你用几个词语来评价一下,在横线上写一写。
东郭先生:狼:老农: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觉得匹诺曹是个怎样的孩子?
九、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疯狂英语,疯狂李阳
有这样一个中国人,被誉为“万能翻译机”,他学英语都疯狂了,他就是李阳。李阳小时候性格内向,胆子非常小。家里的电话响了,他不敢去接;他不敢去看电影……
八、读读下面的新闻,发表你的评论。
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丝绸之路是地球上唯一有效的东西方联系之路。丝绸之路沿线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财富,理应得到全人类的保护。将丝绸之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更好的保护。你支持丝绸之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钻石般的心
一个富人搬家,要拆掉老房子。当年夕失修的房子被拆掉时,许多老鼠同时也遭了殃,失掉了它们的家。不断有老鼠跳出来逃走,自然,不断有老鼠被拆房的工人和围观的群众打死,这很自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嘛。不一会儿,又有人喊起来:“老鼠!老鼠!快看那两只老鼠!”这声音与前面喊打的声音明显不同,人们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由得惊呆了:只见两只老鼠一前一后慢慢地走来,前面的那只老鼠很健康,后面的那只老鼠很奇怪,它用嘴巴叼着前面那只老鼠的尾巴,仔细一看,后面那只老鼠两眼之间长了个大溜子,将自己的双眼遮了个严严实实。原来,大难当前,前面的老鼠不忍心丢下后面的那只老鼠,才想出这么个主意。人们看到这一切,不由得呆住了,任由那两只老鼠大摇大摆的走掉了。
老鼠走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猜测那两只老鼠一定是夫妻;有人猜测那两只老鼠一定是母子;还有一人猜测那两只老鼠不认识,只不过是临时碰上的。亲爱的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来告诉你们,猜那两只老鼠是夫妻的,有一颗银子般的心;猜是母子的,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猜它们不认识的,有一颗钻石般的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大摇大摆:
(2)议论纷纷: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为什么后面的那只老鼠要用嘴巴叼着前面那只老鼠的尾巴?
4.为什么说“猜那两只老鼠不认识的,有一颗钻石般的心”?
十、习作风采。
我们一天天成长,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友情,懂得了体味感恩……那么,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某个故事,然后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参考答案:
一、错误承认原谅偶然熟悉
二、1.音乐音乐厅电脑电脑房
2.冰雪覆盖无边无际偏僻有趣说弹拉唱
3.跟棵颗
4.目不转睛目瞪口呆目不识丁目中无人
三、清楚真诚果断
四、1.万事成蹉跎重复等待
2.今日不为真可惜人生能有几个今天,今天不努力真是可惜。
五、略
六、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七、1.爸爸从网上买的瑞星杀毒软件既不能运行,也无法卸载,他可着急了。月球上没有空气、水,更没有任何生物。
2.马季、赵本山等联结欧亚大陆的纽带
八、支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始终就是一条和平之路,友谊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交流融合之路。
九、1.那两只老鼠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从人们眼前走过。人们对那两只老鼠的行为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一只老鼠不顾自己的安危帮助另一只两眼之间长了大瘤子的老鼠逃生的事情。
3.因为后一只老鼠长了大瘤子,看不见道路,只能靠前面的帮助。
4.因为虽然那两只老鼠不认识,但是前面的那只老鼠依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帮助后面的那只老鼠,这种一心一意地为他人着想、舍己为人的精神,非常可贵。猜那两只老鼠不认识的人一定具有这样的精神,具有这样精神的人一定拥有一颗钻石般的心。
十、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拼一拼,写一写。(8分)
1.毛义在山上为自己的母亲四处寻药,正在万分jiāojí()、非常píláo()睡倒在路旁时,梦中又遇见了那位白发银须的仙翁。
2.欣赏,是对别人的一种zànxǔ()。
3.在“我”第一次演出的时候,由于意外突然全场一片混乱,就在那一瞬间,是妈妈手中huīwǔ()的荧火棒给了我勇气和希望。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3分)
1.比一比,再组词。(8分)
寓()疲()闷()剖()
遇()病()问()陪()
2.点将台。(5分)
从丛纵
草()()前()林()此()身
3.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6分)
兴致()()得意()()揠苗()()
毫不()()毫不()()毫不()()
4.给句子中带点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朋友。(4分)
(1)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2)他的儿子很纳闷。()
三、我把字宝宝送到句子妈妈身边。(9分)
拔拨泼
1.小鱼要用尾巴来()水,它不能借给壁虎。
2.小妹妹是个活()可爱的好孩子。
3.农夫将禾苗一棵棵地往上()。
四、我和寓言有个约会。(9分)
1.我读过的寓言故事有:《》、《》、《》。(3分)
2.《揠苗助长》中的“揠”的意思是,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些,农夫用的办法是。《鹬蚌相争》中由于它们,最后让一个渔夫。(6分)
五、读句子,然后想一想,答一答。(9分)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聚精会神的意思是:(3分)
赞许的意思是:(2分)
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4分)
六、读一读,选一选。(4分)
在《剪枝的学问》一文中,“我”的心理变化很快,下面四个词语排列正确的是()
A.一脸疑惑满怀好奇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B.又惊又喜一脸疑惑满怀好奇将信将疑
C.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D.将信将疑一脸疑惑满怀好奇又惊又喜
七、口语交际。(6分)
兄弟俩很满意,再去射大雁时,大雁不见了踪影,想象一下,此时,兄弟俩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一写。(3分)
哥哥说:
弟弟说:
你如果就站在他们旁边,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3分)
八、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孩子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甜甜去了干姥姥家,下午来了个电话,神采飞扬地诉说着她的快乐:“妈妈,我种了一棵桃树……”种果树,是甜甜多日以来的心愿,每次吃完水果,那核都是不舍丢弃的,总是央求我带她去播种,每次也都被我左推右挡的以各种理由蒙混过去。在这到处砖瓦水泥的城市里,我去哪儿给她开辟一块她想要的果园呢?
在干妈的描述中我知道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吃完桃子,甜甜让姥姥带她去了楼下的一块空闲地上,用手挖个小坑,把核埋好,掩土、浇水,嘱咐姥姥等她走后也要一定好好地照看着,在她的想象中似乎下次回去就一准会吃到自己种出来的桃子了……我们都不忍破灭孩子这个天真的小小愿望,只能和她一起“等待”着这棵小桃核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1.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②表示话语的省略;③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文中有三处用了省略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填上序号。(6分)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2.甜甜是怎样种桃树的?用“——”在文中画出。(3分)
3.你觉得甜甜是个怎样的孩子?(3分)
九、快乐写作。(20分)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的记忆里有这样的事情吗?
你想对你的哪位朋友说声“对不起”?请你以“,对不起”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一定要注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哇!
参考答案:
一、焦急疲劳赞许挥舞
二、1.寓言遇到疲劳生病闷闷不乐问题解剖陪衬2.草丛从前丛林从此纵身3.兴致勃勃得意洋洋揠苗助长毫不费力毫不犹豫毫不马虎4.盼望郁闷
三、拨泼拔
四、1.惊弓之鸟杯弓蛇影叶公好龙2.拔拔高禾苗互相争夺得利
五、聚精会神:注意力非常集中。赞许:赞扬。因为他们的回答非常精彩。
六、C
七、哥哥难过地说:“都是我不好,不该和你争论,早知道听你的。”弟弟说:“这次我们吸取教训,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
八、1.①②③2.甜甜让姥姥带她去了楼下的一块空闲地上,用手挖个小坑,把核埋好,掩土、浇水,嘱咐姥姥等她走后也要一定好好地照看着。3.可爱、纯真。
九、略
以上就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试卷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