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3:2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最终版]》。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最终版]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课书P99----105。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2)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题:解决问题(连乘)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P99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一、二题。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用连乘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2)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挂图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复习旧知

出示:20×8= 10×3= 30×9= 4×8= 7×9= 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判回答是否正确。

二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谈话激情引入,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根据图画提出问题。

2、出示: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4个方阵呢?5个方阵呢?)

3、根据已知条件,同桌交流,怎样解答提出的问题。

三 检查自学情况,教师指名回答

1、汇报交流,指名板书并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他学生帮助补充。

四 教师精讲点拔

1、教师讲解强调:已知条件及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步解决什么,第二步解决什么,综合起来怎样计算。

师生活动:指名板演,教师结合学生的板书,进一步讲解已知条件是什么,第一步解决什么,第二步解决什么,综合起来怎样计算。

五 课堂巩固练习目标检测:

完成P99的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的第一、二题。

六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连除)

1教学内容:教科书P100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十、十一题。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具准备:挂图 6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板书出示:20÷5= 60÷2= 608÷4= 400÷8= 9600÷5= 1: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判回答是否正确。

二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谈话激情引入,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2、根据已知条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人数的总量是多少?能够怎样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三 检查自学情况、合作交流

指名板书并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他学生帮助补充。

四 教师精讲点拔

教师讲解强调:已知条件及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步解决什么,第二步解决什么,综合起来怎样计算。

指名板演,教师结合学生的板书,进一步讲解已知条件是什么,一步解决什么,第二步解决什么,综合起来怎样计算。

五 课堂巩固练习

1.完成P100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十、十一题。

六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材包含集合和等量代换。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2、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3、关键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集合的有关思想(课本第教学目标: 108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l、2题)。

1。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2、使学生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被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利用教具,学具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今天老师将把同学们带人“数学广角”,让同学们去认识体会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读懂统计表。

教师用电脑课件出示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的学生名单。

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议一议: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兴趣小组?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用圈来表示:

(2)认识集合圈。

①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两个集合圈。

②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画出集合圈,填上相应的学生姓名,然后再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多媒体显示填写内容。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图中所表示的意义。

③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姓名在两个集合中都有,应该如何来表示才能更直观、更形象、更简单呢?

教师利用电脑课件再出来二个空白集合,并填上学生姓名再合并。

问:你们知道这个图的意思吗?(让学生大胆猜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完成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将集合圈和统计表进行比较。

(3)列式计算。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学生已经明白杨明、李芳、刘红这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所以是重复的,在计算点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运用

1、课内外作业: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不同属性“"会游泳的”和“会飞的”把它们进行分类。然后再要说一说中间位置“表示什么”。

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两天进的货中重复的部分找出来,然后再计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学生计算的时候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点数。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等量代换的思想(课本第教学目标: 109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1、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天平、相应的物体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认识天平

1、取出天平,让学生认识天平及法码。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称其重量。

理解只有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一样重,右边法码是多少克(或千克〉,左边物体的重量也是多少克(或千克〉。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2第一幅图,学生观摩天平,教师提问:

(1)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

(2)1个西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2、出示第2个图:

观察:天平左右两边是否平衡,这说明了什么?4个苹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3、这时让学生观察第1、2两个图:从这两个图例中,你们还可以收集到哪些信息?

4、出示第3个图:

(1)学生观察天平,领会图示的意义,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2)小组讨论:①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答案想法。②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3)汇报结果,思想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基本懂得思想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明确:16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

1、观察图例,领会题目意图。

2、明确题目所提出的问题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

3、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认识分数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通过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3、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总课时:6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64——6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准备今天给小猴子们分桃呢,想去看一看吗?

(课件演示)猴王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

第八单元

二、教学新知。

1、学习例1 ⑴谈话:小朋友们,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课件演示)。你能帮小猴们分一分吗? ⑵学生独立思考,画出结果。⑶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⑷师生归纳: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就要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4。

2、学习“想一想”

⑴谈话: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只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⑵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⑶小组合作,交流分法。

⑷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⑸师生归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填写,再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汇报交流。

小结:这两幅图都是把12个小方块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用来表示其中一份的份数也不同。

3、想想做做3 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平均分一分。

让学生看每份是几个,然后在图中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

第八单元

集体评析。

4、想想做做4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拿出相应根数的小棒。

5、想想做做5 学生直接完成在书上后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想用哪些简单的分数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66——67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

课件演示,问:一共摘了多少个桃?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1/4。”老二问:“这盘桃的1/4是几个呢?”

第八单元

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这盘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学具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⑴分组展示交流

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解,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想法有: *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想法二:画图看一看。*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⑵比较方法

问: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⑶小结:要知道这盘桃的1/4是几个,就是要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4=1(个)的除法算式来算出结果。

3、尝试练习

(课件演示)猴老大说:“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这盘桃的1/2就好了。“

问:这盘桃的1/2是几个呢?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4÷2=2(个)表示的意义。

三、组织练习,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1 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在书上画竖线分一分,然后独立填写算式。

集体订正,问:12个草莓的1/3和12个草莓的1/4哪个多?

2、想想做做2 教师说要求,学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

第八单元

摆8个圆片,拿出它的1/2。摆12个圆片,拿出它的1/2。

问:都是拿出圆片的1/2,为什么拿出的个数不一样呢?

3、想想做做3: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尝试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订正。

4、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解答,班级交流。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第1课时)

教学内容:P68——6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题的场景。

谈话: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2、学生观察分桃的情景,各抒己见。

二、探究新知

第八单元

1、教学例题

⑴提出问题

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⑵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谈话:请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小组内成员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⑶班级交流。

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吗? ⑷课件演示分地3/4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⑴提出问题,猴妈妈:“我有10个桃,平均分给5只小猴,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⑵学生用学具分一分。⑶班级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一是分得这些桃的3/5,另一是分得这些他 3/10,引导学生讨论。⑷课件演示分得3/5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1份,在图上分一分。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2 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的份数,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独立完成。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同桌交流。

第八单元

4、想想做做4 问:2/

3、3/4是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有这样的几份呢?

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得出结果。

与同桌边练习边交流,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第2课时)

教学内容:P69——70第6——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过程: 独立练习。

一、基本训练

1、出示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涂色部分用怎样的分数表示。

2、口答

2/5里面有()个1/5 3/4里面有()个1/4 3/7里面有()个1/7 7/10里面有()个1/10

3、想一想再口答:一堆小棒有18根。

第八单元

*这堆小棒的1/3是()根。*这堆小棒的2/3是()根。*这堆小棒的1/6是()根。*这堆小棒的5/6是()根。学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指导

1、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说,各涂了几个小方块,为什么要这样涂。

2、想想做做7 看线段填分数: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么填?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与“1”、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联系。

3、想想做做8 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几?3厘米和7厘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4、想想做做9 看着图,说一说1角是1元的十分之几?5角和8角呢?

5、想想做做10 学生尝试练习,直接填写在书上。交流后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课堂游戏:

提出游戏规则,及游戏目的。学生活动并填写。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71——72

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谈话:(课件演示)森林里小兔们在采蘑菇,小白兔一会儿就采了一大箩筐(12个)。聪明的小白兔说:“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你能拿出这堆蘑菇的3/4吗?”

⑴让学生拿出12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指名说说分的过程(你拿出了这堆蘑菇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分的?是几个?)学生回答后出示:把这堆蘑菇平均分成4份,取出这样的3份,是9个。

⑵谈话:我们可以分一分得到12个蘑菇的3/4,是9个蘑菇,我们还能不能通过计算得到答案呢? 同桌讨论。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说每步算式的含义。

⑶把12个蘑菇平均分成4根,12÷4,求出每份是3个,再取出这样的3份,3×3,算出12个蘑菇的3/4是9个。

2、谈话:你还能拿出这堆蘑菇的几分之几呢?是几个?先分一分,再和同桌说说可以怎样算。

学生利用学具自主进行操作,同桌交流算法,然后班级交流,实物演示。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第八单元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动手分一分,算一算。和同桌交流,看算得对不对。

2、想想做做2 同桌分别按两题的要求摆圆片,拿圆片,列式计算。指名在班内汇报操作情况和计算结果。

3、故事:小白兔采了12个蘑菇,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小灰兔采了9个蘑菇,也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问:他们送给妈妈的蘑菇数同样多吗? 算一算或摆一摆。指名汇报算法。

问:都是拿出所采蘑菇的2/3,为什么送给妈妈的个数不一样呢?

4、想想做做3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各自在钟面上分一分,涂一涂,并列式计算。指名回答计算结果,班级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你是用怎样的方法解决的?

阅读P72“你知道吗?”,并解决其中的问题。

四、作业:想想做做4

练习七

教学内容:P73 教学目标:

一、练习指导

1、P73.1 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请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其中

第八单元的几份?

2、P73.2 先分一分,再涂一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涂了几个?

3、P73.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把1米怎么分,6分米是其中的几份?把1元怎么分?4角是其中的几份?

你能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让学生充分用分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受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P73.4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想一想:12时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小时?你是怎么算的?那时针应该走到了几呢? 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

5、P73.5 指导读题,明确要求。让学生先对折一次,然后把纸打开,数数把这张 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并填在表里。再对折„„并填表。组织学生观察统计表,问: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讨论。班级交流,并归纳出规律。

二、课内练习

1、饲养场养的白猪和黑猪共60头。填写表格。

拍球的和丢沙包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三、拓展练习

把相等的分数用线连一连。

四、全课总结

2、操场上有一共有56名学生。拍球的学生占2/7,丢沙包的学生占3/8。81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的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做到正确书写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丰富的想象。

3、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想象,识记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四、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在教学时,要适当地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西门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女娲补天》:抓住夸张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胆和神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的情感也附着在他(她)的身上。一方面是神奇、夸张的想象,一方面是表达造福人类,让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体会神奇、夸张的想象力。《夸父追日》: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五、课时分配

古诗两首 2课时 30 西门豹 1课时 31 女娲补天 2课时 32 夸父追日 1课时 语文园地八3-4课时

2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2.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

五、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六、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

三、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西门豹

教学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具准备 :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2.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二、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一)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三、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调查)

第二段:(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3)新娘从哪里来?(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二)再读课文,深入讨论

1.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子的人家纷外逃。(4)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2.联系句子理解“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想象当时邺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3.学生动手划词,结合讲解巫婆、官绅、眼睁睁“等词。

4.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三)将计就计,惩办巫绅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1)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2)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3)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迫使官绅的骗局。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

3.体会西门豹不说一个“杀”字,不提一个“打”从从容容、惩办巫绅,破除迷信的从政本领。

4.朗读第十自然段,深究重点词语。

(1)“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中的“站满”和课文前面的哪些描写不一致?

(2)“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土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了什么?

(3)小结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

(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的三个“不”字读得诚恳些;把“另外……送去”读得正经些;“把……说一声”读得强狠些;把“抱、投、催”几个动词读得坚定有力。)6.指导按提纲复述课文第二段内容。

(四)讲读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思考:漳河年年闹旱灾,西门豹是怎样解决的?

3.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板书设计 : 西门豹

西门豹→调查摸底→破除迷信 受到爱戴→获得丰收→兴修水利

教学反思 :

31、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指导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塌下、窟窿、山冈、洪水、熄灭、冶炼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板书设计 :

31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教学反思 :

32、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3.会复述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 :

会复述这个故事。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教具准备 :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二、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三、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四、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五、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六、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七、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八、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较异同。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你能认准它们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二)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互说,互相启发。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字音、字义加以区别。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加以区别。

2.课下搜集形近字,装入识字袋中。

二、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读读记记

1.读词语:自读──轮读──指名读。2.想一想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3.仿照每组词语的特点,补充一些词语,比一比谁掌握的词语多。

4.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词语,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己独创的归类方式建立词语分类夹。

三、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两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和歇后语。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语幽默隽永,其间又常常暗含着一个有趣的典故。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歇后语大放彩。2.阅读歇后语和成语故事《画龙点睛》。3.成语故事、歇后语比赛。

a.宣布比赛规则:每组四人,按顺序排好号,根据下面的内容集体商议解决,发言时不能再“打电话”。

每组接龙说成语。每组1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每组2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并背诵5个歇后语。每组3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每组4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b.组织比赛:每组1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c.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的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现在新课程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正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所以本单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连乘连除”。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

学习内容:

教材99页例1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等。

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①5×6×8②5×6×(5+3)③5×6×7+5×6④5×6×7+30⑤30×8⑥30×5+30×33、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个。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六、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二)

学习内容:

教材100页例2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等。

预设流程:

一、联系例1,谈话引入

在运动会上进行了广播操表演,第二个项目是团体操表演。(同时出示情景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团体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由小朋友提出问题(每个小 圈有多少人)。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 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能装多少箱?”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例如,①960÷6=160160÷8=20 ②960÷6÷8 ③960÷(6×8)

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 数学的信心。(特别是第3种)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0、14、16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个。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六、随堂作业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练习

学习内容:

教材101页练习二十三

预设目标:

1、熟练地解决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解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等。

预设流程:

一、基本练习

1、P101-2

A、学生独立解决。

B、全班交流。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P105-15

A、学生独立解决。

B、全班交流。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自主练习

学生练习15、6、7、8、9、11、12、131、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2、根据学生的错误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课堂总结

四、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设计校园

教材106页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卡纸等。

预设流程: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 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 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五、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XX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XX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课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共4 课时 第1 课时 学习目......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29 清明节的由来 第 一 课 时 ( 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 为方便教学,数学网小编整理了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学习,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下吧! 第八单元 总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陈露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0页,例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的新知......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2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4、寓言两则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毫不示弱、威胁”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寓、焦......

    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下册72页例8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