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作文 做“活雷锋”
做“活雷锋”
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给我讲雷锋的故事,讲完后总不忘对我说“晓涵啊,你要做一个像雷锋一样的人,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那时候我还小,听不懂,却把这句话记了下来。
上了小学,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说要做一个“活雷锋”。为什么要做“活雷锋”?我不懂的问题就问妈妈,妈妈说“因为雷锋乐于助人,我们要向他学习。”妈妈的话我一知半解,却也没再问。
最近,我在《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这本书里读到了雷锋的故事,故事里的雷锋生活简朴、乐于助人,当看到雷锋将自己平时攒的钱寄给了灾区需要的人时,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捐款经历。
那时我10岁,一位和我同龄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急需医药费,老师问“有没有谁愿意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捐给这位得了白血病的孩子?”教室里鸭雀无声,同学们一个看着一个。到底要不要损款呢?“捐,一定要捐!”我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决定第二天把我攒了好久的零花钱全部拿来。但是下午,老师带来了坏消息——那个患白血病的孩子已经离开了人世。我难受极了,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想了一会儿说“你可以把你要捐的钱给我,我再通过网络将你的钱捐给需要的人。”我点点头,拿出了原本要捐给白血病患儿的钱递给了妈妈,妈妈拿出手机,点了点,然后给我看:“我把钱捐给了孤儿院,你觉得怎么样?”我激动极了:“太好了,谢谢妈妈!”看着手机屏幕,我觉得我做了一回雷锋,觉得帮助别人是多么幸福
哦,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像雷锋一样的人,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就是老师说的“活雷锋”!
评语: 小作者从小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但由于年纪小,她对老师的做“活雷锋”一说并不理解。直到在《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一书中读到雷锋的故事时联想起自己的一次捐款经历,才感悟到做“活雷锋”的真正含义。文章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读来倍感亲切,结尾合到好处点明中心,流露出小作者做“活雷锋”的自豪感
第二篇:学做小小活雷锋
《学做小小活雷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标签: 分类: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教育
《学做小小活雷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设计理念
雷锋离我们远去了,但是雷锋精神永存。伟大的毛主席曾题词:“向雷锋学习”,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结合我国的国情,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老龄化日趋然严重,很多家庭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借着三月学雷锋的春风,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了《学做小小活雷锋》的活动。
设计本次活动的理念是,结合德育处三月份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活动,根据我校开展的与社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雷锋,雷锋的事迹,探究雷锋的精神,如何开展雷锋的活动以及今后如何向雷锋叔叔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雷锋活动中深刻的体验雷锋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雷锋精神得以发扬光大。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存在。引导学生以雷锋为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米服务之中去,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活雷锋,使雷锋精神永存。认知目标:
了解雷锋,知道一些雷锋事迹,读雷锋日记,理解雷锋精神,开展雷锋活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网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雷锋精神。培养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学生团结互助、善于交流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施设计
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题的引入
(一)导入新课
1、问一问:同学们,大家看一下屏幕上的人物图片是谁啊?(雷锋的图像)
2、说一说:大家对雷锋都知道多少啊?
3、答一答:雷锋的简介、雷锋的事迹、雷锋的歌曲、雷锋的格言等。
4、演一演:同学们对雷锋了解这么多,可以表演一下雷锋的好人好事、朗读下雷锋的格言、唱唱雷锋的歌曲、说说雷锋的故事吗?
5、引入主题:
1)同学们说了关于雷锋的这么多事情,但是还不是很全面,下面老师对雷锋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雷锋的简介、雷锋的事迹、雷锋的格言、雷锋精神、雷锋活动等等。
2)听一听:给学生播放两首雷锋的儿童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可以允许同学们会唱的轻声的哼唱,学生的兴趣,会通过这么简单的形式,调动起来。
3)引入今天的话题:我们大家都知道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我们把这种精神成为雷锋精神。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什么呢?如何做个小小活雷锋呢?
6、小组讨论:引入主题后,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呢如何做个小小活雷锋。让组长记录,大家讨论,把问题写在纸上。最后老师用投影仪将问题展示给大家,全班同学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统计每组的问题,并对问题多的组进行加星奖励。
(二)网络探究
1、质疑提问
关于学做小小活雷锋你还想了解什么?(把学生的问题打出来,并进行归类:雷锋简介,雷锋如何去世,雷锋精神,雷锋活动,雷锋格言,雷锋事迹等等)
激励表扬:学生的问题,是在大家的探讨中扩展的,因此对问题多的组进行星级奖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
(三)分组研究
1、小组讨论:我们对学做小小活雷锋最想了解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
2、归纳总结:我们把每组的问题用投影展现给大家,去掉没有意义的问题,归纳重复性的问题。
3、归档问题:每个人将自己的问题填写在“我的问题”这张表上,并对这张纸进行简单的美化。
4、解决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途径呢?(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网上查询资料,查阅图书资料等等)
5、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再次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制定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解决问题的分工等等。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
1、讲述活动:通过网络我们对学做小小活雷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有了 许多新的收获。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实践一下,做一个小小活雷锋啊?
2、指导活动:我们活动之前呢,都要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比如说:我们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分工、活动工具等等,并将活动方案写到文档中。
3、活动实施:活动制定后,把每组的活动统计好,与班主任敲定活动的时间(比如每周的队活动时间)。
4、评一评:哪个小组做得最好?为什么?评出最佳小组,进行星级奖励
5、课后总结:把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写到综合实践记录本上。并给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博客相应的板块留言。
第三阶段:主题的拓展及延伸
1、视频观看:教师搜集一些关于进行雷锋活动的视频、当代的活雷锋事迹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对雷锋活动有更深的认识。
2、陈述心得:学生结合自己的雷锋活动和视频中的雷锋活动,阐述自己的心得,并且发现自己活动的不足之处,说出自己今后如何做个小小活雷锋。
3、创新设计: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在以后,如何向雷锋叔叔学习呢?
4、活动延展: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让每组制定学雷锋活动方案。(做学习上的活雷锋,做生活上的活雷锋,班级里的活雷锋,校园里的活雷锋,社区里的活雷锋等等)
5、活动跟踪: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是薄弱的,因此拓展活动开展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跟踪调查。
第四阶段:活动展示
1、活动总结
活动过程展示,学生将本次活动中的所有文档的记录(包括活动方案,活动实施,活动心得,活动展望等等),用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组长主讲,组员辅助。
活动画报制作,学生讲自己的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制作成画报,贴在班级的活动展示栏上。
2、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参与的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并填写评价表。
家长评价:家长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填写评价表。
组员评价:各组对组员进行评价,填写到活动记录袋中。
第三篇:活雷锋作文
“活雷锋”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每当唱起这首歌,我总是会想起那件事。
那天,老天爷似乎要跟我作对,把本来好好的天气便成了乌云密布的雨天,我恰好没带伞。放学了,我等待着,希望爷爷来接我。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个熟悉的身影慢慢向我走来。“小惠,来,伞给你。”爷爷一边用方言对我说,一边把伞递给我。我兴奋地撑开花伞,跟着爷爷向前走。
不知什么时候,爷爷的伞下出现了两个“小豆豆”,她们背着小书包,双手抱着头,只往伞中央挤。爷爷见了,露出了笑脸,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对她们说:“来,孩子,往中间靠些。”说着,爷爷把手搭在她们肩上,自己往旁边移了一点。这时,出了校门,爷爷弯下腰问她们:“孩子,你们是自己回去还是有人来接呀?”“老爷爷,我们自己回去!”她们用稚嫩的声音异口同声的回答了。爷爷便“哦”了一声,又问她们:“孩子,你们家远不远,在哪儿?”老爷爷,我们家不远,就在------”爷爷听了她们的话,又往旁边挪了点,陪着她们向前走。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珠“啪啪’地打在爷爷的衣服上,在路上,我看到了一层层薄烟。我看着爷爷那被大湿的衣服,心中也像这寒冷的天气一样,冰凉凉的。
我随爷爷拐进了一个小巷,两个“小豆豆”挣脱开爷爷的手,跑进一座大棚里,一会儿,从另一头跑了出来,抱着头钻进了一座房子里。爷爷见了,呵呵地笑了:“这两个------”
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觉得爷爷是那么高大------
爷爷做的这一件事虽然小,但它不正像雷锋在风雨中,背小同学过桥的事吗?爷爷不正像一个活雷锋吗?
第四篇:活雷锋
活雷锋我想对你说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
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
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
位?”
——题记三月的天空格外清朗,三月的阳光格外明媚,三月的风儿格外
柔和。破土而出的新嫩,含苞待放的花蕊,缓缓流淌的河流,风暖燕
呢喃的人间三月,无处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从1963年开始,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雷锋纪念日。虽然雷锋
已死,但现实生活中还有无数的活雷锋存在。正是因为这些无数的活
雷锋,才得以让更多的人们享受今天的阳春三月。
暂且不说太远,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涌现了多少志愿者,他们不怕环境恶劣,不怕困累,可以侧夜未眠,双手磨出血,就为给
灾区人民搭建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住所。
一群优秀大学生,每到暑假就自费到西藏,甘肃,贵州等偏远
地区支教,他们不是为了旅游,也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为那些渴
望知识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他们很多人从小到大没到过那样艰苦的环
境,本可以回到自己家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但为了孩子们,为了让
更多的人和他们一样以后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坚持了下来。他们用
不多的钱为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带去孩子们没见过的玩具。他们在尽
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或许这群大学生没有感动太多的人,不被多少人耳闻。近几年出现过多少感动中国的人物,有人民教师,医生,政府工作者,记者,以烤羊肉串为生计的人,甚至很多下岗工人,农民······各行各业的人们,他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播下了爱的种子,给更多人带去温暖,带去希望,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只要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我就要天天做,每做好一件事,都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这是辽宁省鞍山市一名普通的矿工郭明义所说的话语,他是这么说的,诚然,他也是这么做的。他三十年如一日,把奉献社会作为生命价值的体现,把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自己的神圣责任,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每天都提早两个小时上班,累计献工1500多小时,工人都称他为“活雷锋”“爱心使者”。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的人,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几乎一贫如洗。他坚持不懈的弘扬雷锋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雷锋传人”。“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这种幸福感或许就是支撑郭明义三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的精神支柱。
活雷锋们,我想对你,对你们说:不管你是那群不知名的大学生
还是感动了众多人的郭明义,你们都具有相同的名字“活雷锋”。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那双温热的双手,并将这暖气无限地传递,驱走酷寒,迎来温暖的人间三月。是你们将雷锋精神一代一代传递,是你们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是你们给更多的人带去希望,在这风暖燕呢喃的人间三月,当代活雷锋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在平凡生活中追求幸福的人,一直以能作为一名人名教师而骄傲的我,在这里对你们深深地表示敬意。
第五篇:活雷锋
活
雷
锋
雷锋叔叔虽然去世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乐于助人的精神还在,就在这座城市里有一位这样的雷锋——清洁工阿姨。
有一天晚上,我睡不着,就出来凉风,随便买了一根冰棍。一边走,一边吃。就随便把包装袋扔了。前面有个人,我看不清楚,因为天太暗,那个人越走越近,原来是一位清洁工阿姨。她对我说:“小朋友,你不要乱扔垃圾,这个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你乱扔垃圾就等于把垃圾扔在家里。”清洁工说完了。我说:“管你什么事?”说着我就走了。走着走着,想到平时老师的谆谆教导,要保护环境,不要随便乱扔垃圾,我立马掉转头去,捡起垃圾袋,扔进了垃圾箱。我望着清洁工说:“对不起”。清洁工阿姨说:“没关系,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我和清洁工阿姨一边捡垃圾,一边讲笑话,可开心了。我们走了一段路程。我就回家睡觉了。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位清洁工阿姨。我就拿着垃圾桶到外面捡垃圾,一下楼就看到清洁工阿姨正在扫地,我马上帮她扫地,帮她倒垃圾,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里玩。妈妈买了吃的,准备把包装袋扔掉。我叫住了妈妈,我对妈妈说:“妈妈,您不要乱扔垃圾,我们要保护环境,我们看看路边的清洁工,他们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凛冽,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妈妈听了以后再也不扔垃圾了。
清洁工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职业,但我们要像清洁工一样保卫祖国的蓝天,保卫着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