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师课堂教学礼仪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礼仪
摘要: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鉴于此,人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人士。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礼仪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提升教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教师应具备正确、得体的课堂礼仪,以达成为人师表这一基本目标。本文探讨了教师课堂礼仪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以凸显其存在价值。
关键词:教师课堂礼仪;基本内容;重要意义 前言:教师课堂教学礼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尊敬学生、讲究礼节的规范,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师生交往技能。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引入新学习项目、组织课堂活动、展示和操作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学习和结束课堂教学的诸多事项上都应当注意得体的礼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礼仪修养是多方面的,由仪表、语言、表情、举止等所构成的教师形象影响着学生的信任度,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师良好的礼仪修养,对于课堂气氛、师生交流将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一,教师课堂礼仪的现实意义分析
礼仪是一种内化到具体言行等外在形态中的理念品质,而这种精神是与行为相通的。也就是说,如果持续地遵循和发扬教师课堂礼仪,则有助于达成教师品德修养和教学规范言行的双重进步。如今,教师课堂礼仪以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宣扬。很多教育机构、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将课堂礼仪作为必修课程之一,以便深入地贯彻课堂礼仪规范,构建和谐的课堂礼仪“国度”。具体来说,深化开展教师课堂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可体现在:
一方面,教师课堂礼仪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将会对学生产生显著的导向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师的各种言行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从更广范围上来讲,甚至会成为社会学习的对象。课堂就如同一个被放大的“舞台”,教师应当尽力扮演好称职的引导角色,力图用自身的得体礼仪去正面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规范礼仪的魅力。所以说,除了教学内容之外,教师的课堂礼仪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教学信息”,同样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反馈式影响。正确传递出这种教学信息,也是教师履行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一旦认识到课堂礼仪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力,教师自然要充分关注自身的课堂礼仪状况,以期让学生理解、掌握正确的礼仪规范;另一方面,重视教师课堂礼仪,有助于建设现代科学教学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课堂的必备要件之一。礼仪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中,是体现师生精神面貌的基本指针。师生之间得体的言行、顺畅的交流互动,都是构筑和谐教学格局的重要条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自然要以正确、合理的课堂礼仪为突破口,致力于将整个课堂打造为“重礼仪、促和谐”的沟通场所。在现代社会的教育环境下,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陈旧因素已经被规避,师生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和谐互动关系。重视教师课堂礼仪,已经成为营造科学化现代教学课堂的基础条件之一,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形象、语言、表情和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课堂设计很有创新精神,教师的课堂活动组织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自身也具备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表现出积极学习的高度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强烈意识,也没有真正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有效行动。二.教师课堂礼仪要求与做法建议。
(一)端庄的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仪容、服饰、发式等。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个风范的内容之一,尤其在中小学。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审美
观虽然已经基本形成,并有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教师仪表的好坏,会使他们直接产生
好感或反感,从而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威信,乃至影响他们上课的效果。教师仪表礼仪的要
点,是要求教师以严谨而规范的仪表,去体现自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师塑
造自己最佳形象,等于告诉学生我尊重你,使学生产生好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1)仪容礼仪。教师的仪容礼仪包括清洁与美容化妆两方面的内容。清洁是仪容美的基本要求。包括:面部清洁、口腔清洁、须发清洁、手的清洁,身体无异味等。美容化妆是教师仪容礼仪的高层次要求。教师适当的美容化妆能表现出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对他人的尊重。教师化妆总的礼仪要求是,淡雅清逸,自然适度;浓妆艳抹是不适合教师身 份的。
(2)服饰礼仪。服饰,是指人的着装、佩饰,它是仪表的重要部分,是师生交流的主要视觉对象。服饰在某种意义上好似每个人手持的一封无言的介绍信,时时刻刻向对方传递着各种信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特征、文化修养、审美情趣。莎士比亚说:“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教师应通过服饰展示自己的良好的职业形象。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着装应整洁和大方。所谓整洁.也就是整齐和清洁。教师的衣服不论其质量好坏、新旧如何,都要做到端正、妥贴,衣服要洗干净,每粒扣子都要扣好。这样,即使衣服穿得很朴素,款式已陈旧.质料也一般,但仍会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令学生感到可敬可亲,无形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所谓大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服装与自己的身材、体态、肤色相配,而且要使之与授课环境氛围、授课内容相协调:既要避免给人不修边幅、落拓不羁的印象,也不要过分追求时兴华美,甚至穿奇装异服。在款式、颜色的选择上,要注意避免俗气、呆板、千篇一律,力求适合自己的性格和年龄。一般来说,教师的衣着款式宜简洁、大方、明快和自然;色彩宜雅致,不宜太鲜艳、太刺眼。因为一位教师经常打扮得比较前卫,会分散学生学习上的注意力,并有可能成为一部分学生议论的话题,这样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自己的威信,所以是很不足取的。我们提倡整洁大方,并不反对新颖多样;我们反对猎奇,并不欣赏呆板单调。
二、得体的语言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文明健康、真诚和蔼、得体适度、科学规范是职业对教师语言的礼仪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语言的 功力,使你的语言成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让你的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不但可以学到东西,并
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由于职业特点的要求,教师的课堂用语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必须吐字清晰、语音适
度,语调柔和,语速适中;必须情真意切、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对学生也要多用“请”
字,不应采用命令式的语气。如果一位教师在讲课时,他的语调总是一味平淡,毫无起伏变
化,或是词不达意,啰啰嗦嗦讲个没完,费尽口舌,学生仍不知所云。这样的语言,很难激
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抑扬顿挫节奏分
明,则会增强学生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产生爱学、乐学、好学的积极情绪,并体验到科学的
美感,进入“欲罢不能”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不断追求语言艺术的人。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课
堂教学语言水平,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可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却太随意,太散乱,让学生费解。要做到语言得体,要避免一切伤害学生自尊的话和不雅的字眼,必须
要注意以下三忌: 一忌污言秽语、有口头禅。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教师都不能使用脏话、粗话、黑话,这些
不文明的语言都有失教师身份,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所不能允许的。口头禅是一种语病,犹如 语言中的沙子,常常令听者感到不舒服。口头禅往往只是说话者的一种语言习惯,在句子里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反复出现,使句子拖沓、杂乱、令人厌烦。教师如有讲口头禅的习惯,就要尽快改正,以免影响学生。二忌说话刻薄伤人。教师在讲话时不可出口无忌,尖酸刻薄。俗话说“伤人之言,重于
刀枪剑戟”,这类充满恶意的话,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这应是做人最为忌讳的,也为师德所不容。
三忌自吹自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让别人了解自己,信任自己,以便更好地与人交往
和教育学生,但这需要注意分寸,不可将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说得太过,在谈话中老是夸耀自 己能干。
三、亲切的表情
表情是指眼睛、眉毛、嘴巴、面部肌肉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反映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信
息。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是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与良好智力环境 的主要因素。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特殊的作用。构成表情的主要因素
是微笑和目光。教师应依靠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同时以真诚的微笑、谦和的态度来融洽师生感情,因为只有当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应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时也总该面带微笑,这是自信和友好的标志,是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有力武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带微笑,可以迅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造就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安心听课。
教师还要把握好运用目光的礼节。在课堂上,目光接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窗口,目光是教师
赖以与学生沟通的特殊语言。教师亲切真诚的目光能带给学生愉悦、温馨、鼓励或慰藉。在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存在,甚至低眉垂眼不敢正视他们,或用打量、恼怒、不
屑一顾的眼神注视对方,或无精打采、睡眼朦胧地看人,或东瞄西看,目光游移不定,或者
仰望天花板,或者俯首盯教案,神情漠然。这些都是极不礼貌的。他的教案背得再熟,也只
是些空洞的言词,不会有多大实际的效应。上课面带微笑,满腔热情,不仅是教师礼仪文明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否则,既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率,又不
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优雅的举止
教师的仪态被视为其“第二语言”,也叫做“无声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绝不亚于人的有声语言所发挥的作用。一位训练有素的教师,在和学生交往之中,会不知不觉地以自己优雅的仪态,展示出自己良好的教养和美的风度。教师的优美仪态,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信任、友好、尊重。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总是要发生具体行动的,实际上,教师的行动方式以及通过具体行动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无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学习态度乃至学习方式都和教师的行动直接相关。按礼仪要求,人们的举止应合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对于教师来说,更应注意立、坐、行的姿势和手势,举手投足都应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学生普遍认为,一位举止得体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治学严谨、修养良好的教师,虽然教师的真才实学是最重要的,但也不可忽视举止行为的修养。因为教师正确地使用体态语言有助于表达思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授内容。可有些教师讲课虽较生动,却有一些不好的习气,诸如乱做手势、坐桌子等,更有甚者还添加了一些夸张的有失稳重的身体动作,这无疑使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教师的举止姿态,总的要求是稳重端庄和落落大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举止主要包括:站姿。站立是教师最基本的举止。其基本要求是: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身躯正直,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自然放松,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正中。男教师双腿可适当分开,以双脚不超过肩宽为宜,女教师应双膝自然并拢,一脚略微向前置于另一脚的中后部,两脚呈“丁”字步,或两脚跟并拢,脚尖张开呈“V”字型。如长时间站立,为防止疲劳,可采用稍息姿势,但身体的倾斜度要适度,如过于后仰或者歪斜,就有失风度了。教师的站姿有四忌:一忌弯腰弓背,歪头斜肩、倚桌靠椅,过于放松和随意;二忌双腿“丁”字步,或两脚跟并拢,脚尖张开呈“V”字型。如长时间站立,为防止疲劳,可采用稍息姿势,但身体的倾斜度要适度,如过于后仰或者歪斜,就有失风度了。教师的站姿有四忌:一忌弯腰弓背,歪头斜肩、倚桌靠椅,过于放松和随意;二忌双腿学工 作,尽量避免失敬于人。
教师在指人示物或在课堂上让学生到前边回答问题时,最好采用整只手掌,掌心向上这
一表示“请”的手势,动作要准确、舒展、到位。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时,教师
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和称赞,或带头热情鼓掌,给予鼓励。作为教师应避免对人指指戳戳、勾动手指招呼别人、蔑视性地伸出小指评价学生、拍桌
子、双手抱臂交叉于胸前、讽刺性地鼓倒掌等,这些动作传递的信息都容易挫伤学生的情感
与自尊,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端庄的站姿、稳重的坐姿,从容的步履、得体的手势等,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力求无声的体态语和有声语言相互协调和相得益彰。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张洋溢着微笑的面庞,对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鼓舞。维护和体现人的尊严是礼仪的价值所在,教师礼仪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要保持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亲切的表情和优雅的举止,就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就应重视礼仪知识的学习,从仪表、言谈、表情、举止等方面人手,全面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塑造教师的应有形象。参考文献:教师课堂礼仪--《时代教育(教育教学)》[J]2011年02期
金正昆《教师礼仪 课堂礼仪》[J] 张文远
《教师课堂礼仪》[J] 2010年 10月2日-
程远 《教师言谈与课堂礼仪》 [J] 2008年3月5日
第二篇:教师课堂教学礼仪
课堂教学礼仪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教学行为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符合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能对他们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教师要具备正确得体的课堂教学礼仪,才可以清楚自己“怎么教”,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要将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自主地学习,领悟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梁启超先生就曾要求教师自觉认识肩负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从辛苦的工作中“领略到各种趣味”,认为“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个人若是在教育上感觉不到趣味,我劝他立即改行”。
一、教学设计礼仪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事先进行的教学准备工作。
1.设计“教什么”。
即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完成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基本理论、基本事实、基本技能等)、发展各种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和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
2.了解教育对象,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师除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及重点难点熟知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掌握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研究他们的学习现状,明确他们已具备那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那些内容没有掌握巩固等等。
3.设计教法,解决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教师要预先准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示例,奇妙典型的问题和悬念,中肯贴切的分析讲评等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内容。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自体验参与,激发其求知欲和表现欲,引发其探索精神,培养其“善学、会学”的意识和能力,并充分体验到成功后的愉悦。
二、教学语言礼仪
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教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心灵的最基本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桥梁。师生在教与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借语言为中介进行的。当然,离开教师语言的讲解、指导和传授,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实物、直观教具的直接知觉观察,以及“读、练”的形式,达到对某些学科内容的理解掌握。但这种独立活动不具备“教”与“学”的双边性,同时对于中小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欠缺巩固和完善,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始终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常用、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实践证明,教师语言表达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情绪,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是经过加工的专业语言,要具有自身职业的特点。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具有科学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过准确的用词去表达概念、阐述定理公式、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要具有科学性,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辞精当、不生歧义;应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吐字要清楚,遣词造句要讲究语法,叙事述理要符合逻辑。教师应该以这样的语言去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得到清晰准确的认识,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上最忌讳拖泥带水、重复啰唆,使教者劳心劳力而无功,学者心烦意乱而无获,甚至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2.教学语言要热情诚恳,富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富有激励感。教师的教学语言所传达的感情思想,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这些语言会给青少年学生思想和行为带来深远的影响。可能教师一句激励的语言,就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教学语言中去,使情寓于言而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真正受到感染和教育,3.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讲究技术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炼,通俗易懂,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学科的知识特点,设疑激趣,扣人心弦。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的教学,深入浅出,明白流畅。要生动形象,富有引导性,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力求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教师要广采博闻,诱发学生的心智活动,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新奇有趣,知识易于理解。
无数成功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幽默形象、耐人寻味、富有情趣的语言,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智慧的,而那些老生常谈的套话,八股文的陈词旧语,单调呆板、枯燥乏味的讲解不仅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学生的才能,甚至也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教学情趣,形成师生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4.教学语言要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
思维的规律告诉我们,思维的启动往往开始于好奇和疑问。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思路清晰,准确生动,而且要循序渐进,富有哲理。要注意举例形象生动,推理逻辑性强,能使枯燥乏味的名词概念、公理论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断地运用风趣幽默、机制贴切的语言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用真诚的鼓励和适当的赞扬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同时,教师更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把知识全部正面的灌输给学生,而应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定的基础上思考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掌握其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教室的语言启发和激励下,进一步产生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得到多方面综合性的提高和进步。
三、提问礼仪 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惑。”教育心理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讲究课堂提问礼仪,精心设计悬念,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搭建桥梁和阶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教师提问时,态度要亲切而自然
中小学生的心智处于敏感时期,他们上课时的目光始终追随捕捉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因此教师向学生提问时的神态要亲切而自然,学生就会在教室这种神态的鼓励下,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反之,教师在提问时带有拷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心里会觉得紧张害怕,不能平静地思考问题,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大大降低。
2.教师提问时,语气应和缓,带有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语气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声调应有起伏变化,能将提问的重点显示出来,并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用词必须准确,并以“请你回答”、“你考虑如何”、“你试试好吗”等平易近人的话语,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鼓励和赞赏,从而曾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3.教师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引起全体重视,然后再指名回答。
教师先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再指名回答,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在各自心中都试拟一个答案,再以自己得出的结论,与指名回答者的答案加以比较评判,避免出现先指定一个回答,其他人不注意听讲、不动脑思考的结果。
4.教师提问时,切记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有些教师认为对那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就要让他站起来答不出问题,当众出丑。虽然教师的愿望是想以此手段教育学生改过自新,认真学习,殊不知结果却适得其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影响师生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四、答疑礼仪
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是使教学能适应学生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一个有效措施。一般有个别答疑、集体答疑、口头答疑和书面答疑等几种形式。教师在答疑过程中的表现,对教学质量、师生关系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答疑不仅要将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而且还要具备应有的礼仪。
1.教师答疑时要热情,尊重学生质疑的权利。
尊重学生,就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质疑的学生,无论是口头质疑或书面质疑,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珍惜答疑的机会,融洽和加深师生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答疑时态度冷淡,匆匆应付甚至回绝学生的质疑,就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感情、能力产生疑问,削弱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即使有些学生本已后悔且想补课的积极性一下子消失。只有在教师耐心而热枕的讲解中,学生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努力上进,奋起直追。
2.教师答疑时要民主,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及其表现。
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时,思维是否活跃,创造欲是否强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答疑时的民主程度。教师在答疑时以良好的心态,民主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鼓励学生不唯教材、不唯教师,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学生就会开启思维的大门,展开联想的翅膀,将疑问变成追求知识的动力。
3.教师答疑时要及时妥善引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及时解答。如果当时回答有困难,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之后通过查找资料等途径,尽快将答案回复给学生。这样学生能从教师坦诚的答疑作风中,体验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尊重。同时及时的回复答案,也能使正确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堂讨论礼仪
课堂讨论是教师授课方式中的一种,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其表现形式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讨议论,发表各种见解和观点,然后再由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讨论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1.选择课堂讨论的议题,要以掌握教材和了解学生为依据。
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认真思考,举一反三,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教师去调动的。教师提出的议题必须是以掌握教材和了解学生为依据,在教学重点处设置疑点,提出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规律性的问题,使讨论生产“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反响效果。从而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调动其努力探究的学习积极性。
2.在组织课堂讨论中,要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辩论。
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的时期。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以启发性的语言通过恰到好处的点拨,随机应变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并且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开辩论,从而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三篇:教师课堂教学礼仪实施方案新(范文模版)
青岛徐水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礼仪实施方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教师的形象、语言、表情和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好坏、知识接受的多少,与教师课堂教学礼仪或自身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礼仪,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很重要。
一、背景分析:
今天的徐水拥有一支团结和谐、敬业爱岗、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然而,新的形势,新的教育,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给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赋予教师更多发展的内涵与动力,形成徐水现代教师新形象,是我们应思考与实践的。目前,学校的师资状况,一是年龄年轻化,44位专职教师中80后教师就有24人,造成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的现象;二是追求单一化,因过于强调教学质量,学校教学的着力点往往是知识技能传授的能力,关注的也是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生成绩的高低等,从而形成了强制型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较紧张;三是身份社会化,教师在为学生良师的同时还是一位社会人,难免会沾染一些陋习,如语言、礼仪、穿着打扮等,这也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学校提出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礼仪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研究主题,旨在通过研究,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礼仪,凝聚教师人心,促进教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推动学校发展。
二、达成目标:
1、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文明礼仪形象(包括教师服饰、教师用
语、教师行为等方面),树立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作用,为学生做榜样。
2、使教师的课堂语言、举止更文明,过激、鲁莽的行为不再出现。营造和谐文明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3、通过教师良好的课堂行为的塑造,促使学生形成文明的课堂学习习惯,使教师的举止更文明,学生的态度更谦逊,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三、工作思路:
学校主要从教师“课堂语言礼仪、课堂礼仪、课堂氛围营造”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教师“业务学习、业务培训、教学活动、评优活动”等载体为平台,通过“活动启动,明确要求——组内研讨,确立标准——集体备课,组织上课——相互听课,集中评课——个案撰写,提炼规范”等阶段,教育、指导教师规范课堂教学礼仪,从而也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效。
(一)业务学习——凝师魂
严格落实学习活动制度。每次活动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有讨论交流、读书学习、专题讲座等,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师观念,规范教师言行。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青岛徐水路小学课堂教学礼仪规范》,签订“教师承诺书”,通过学习与承诺,加强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意识;在落实阶段,深入第一线,深入各办公室,广泛听取意见,及时了解,及时提醒,防范于未
然;反思阶段,组织教师进行 “青岛徐水路小学课堂教学礼仪规范”专题讨论会,就自身落实情况作反思总结,并形成书面总结,在教师心中建立内化自律意识。
学校还要求教师熟悉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为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礼仪提供有力的保障;平时关注教师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认识消除不利因素。
(二)业务培训——育师德
首先,利用师德教育资源进行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让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专业水平需要不断提高,但前提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其次,开展规范的教师课堂礼仪行为培训。开设“教师课堂语言、教师课堂礼仪、教师课堂氛围营造”等专题讲座,通过培训与指导,让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到:规范的教师课堂礼仪行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直接进入课堂进行实践培训与指导。通过课堂实录分析培训、听评课培训等,帮助教师分析,寻找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三)教学活动——练师能
学校制定了《青岛徐水路小学“文明礼仪 ”课堂教学听课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礼仪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组织教师评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评价,评选出“青岛徐水路小学文明礼仪课堂教学标兵”,共分以下几环节促进此项活动。
“活动启动,明确要求”阶段。在启动大会上,学校聘请专家作相关内容专题讲座、请教师代表分别就研究的三个主题作交流发言、活动负责人作总体要求布署。
“组内研讨,确立标准”。在教研活动中,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活动,通过研讨确立本组研究主题。
“集体备课,组织上课”阶段。在集体备课中,共同商讨,确立教案;组织试教,修正教案;组内各自尝试,再次集中研讨,确定教案。
“相互听课,集中评课”阶段。在课堂展示中,互相听课,组织评课活动,进行课后总结研讨。
“个案撰写,规范礼仪”阶段。在反思总结中,每位教师根据课例进行个案分析;教研组集中讨论,规范课堂教学礼仪。
(四)评优活动——树师表
用目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可根据教师个体发展现状和自身要求,帮助每个教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而且可根据每人的发展过程不断刷新目标,激励教师向更高层次攀登。建立教研组评优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习、培训、展示、评比等活动),表现突出的教研组将获得相应优秀称号。
四、成果展示:
1、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使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有情有趣。学期末进行“教师文明的课堂语言”征集活动,形成《青岛徐水路小学教师课堂文明语集》,教师规范文明、生动激昂的课堂语言,会把学生的学习情
绪、注意力、思维活动和参与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使学生处于自觉化、合作化、探索化状态,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精练清晰、简明厄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引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内化和智能的开发,为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创建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充满信任、鼓励表扬的语言,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更能激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动脑、开发思维,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
2、规范的课堂礼仪行为,使教师的举止更文明,学生的态度更谦逊。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文明,能约束自我,而且还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常规,培养学生以礼待人的精神风貌。一是教师注重自身的仪表,塑造自己最佳形象。教师的着装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能时刻注意为人师表;二是教师注重课堂行为,那种过激、鲁莽的行为不再出现;三是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态度,能公平、友善对待学生。而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也将学会倾听,学会互动互助,善于表达,态度谦逊。
3、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使教师的讲授更具激情,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教师在课堂上能主动积极地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不让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能主动与其交流互动。教师用爱心激起满腔热情,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上进、求知的激情;教师用信心构筑人格魅力,通过自己充满信心的活动去促使自己的学生产生信心,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教师精心维护课堂氛围,以出色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4、通过教师和学生课堂文明礼仪的形成进而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通过教师和学生课堂文明礼仪的形成,课堂氛围融洽,教师教的文明,学生学的开心,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整个学校朝气蓬勃。同时,教师在高尚师德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人师表的力量也使教师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就收到了教师和学生“双赢”的效果,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教育。
青岛徐水路小学课题实验计划(2011——2012学第一学期)
第四篇:课堂教学礼仪学习讲稿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课堂教学礼仪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上一学期,我们通过对礼仪教育的宣传、学生礼仪教育实验课题的开题和对课间礼仪、集队礼仪以及放学礼仪等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早上进校,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老师好”、“老师早”。放学时,也能主动和老师说“再见”,课间操集队也很有秩序,并逐步形成习惯。二年级在课堂教学礼仪方面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一学期我们将进行课堂教学礼仪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为使我们这一研究取得预期的成果,使我们这一课题顺利结题,所以我们今天还要对礼仪教育来作进一步探讨。
今天我和各位同仁们共同探讨的主要内容:一是对礼仪作进一步的理解;二是课堂教学礼仪中的教师礼仪和学生礼仪。
一、对礼仪的理解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讲礼仪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仪不仅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开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民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
礼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由心生,表里如一。礼是尊重,仪是形式
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和表现形式。
成语字典解释中—礼仪: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行为方式。
二、我国礼仪的基本准则:敬、净、静、雅
敬: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甚至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人甚至用敬来概括礼的精神。在“敬”的原则之下,人在正式场合的举止,也就有了种种的要求。《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净:越是文明的民族,对住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
静:越是文明的民族,对住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
雅: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
三、课堂礼仪的含义
课堂礼仪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
课堂礼仪与过去的课堂组织教学的区别。
课堂礼仪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如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一个同学在下面讲话。这个讲话的学生就是对讲课的老师不尊重。同样,由于他的讲话影响了他旁边的同学,也就是对他的同学不尊敬。我们就要这样地教育学生认真听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在强迫他认真听课,而是希望能得到他的尊重。这就体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互敬的关系。
过去的课堂组织教学是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含有命令与服从的意思。在学生的心灵中总有一种被强迫感。这样的教学难以使学生从心底里、自觉地认真听课。
课堂礼仪与过去的课堂组织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是一样的。但两者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两者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四、教师礼仪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课堂礼仪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遵守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行为表现。教师课堂教学礼仪分:
(一)教师语言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1、书面语(板书)
要求:字形规范美观;书写流畅快捷;排版整齐合理
排版时注意:书体要适宜,大小要适中,轻重要适当,行列要平直
2、口头语 课堂语言通病 声音太小,吐字不清; 讲话太快,刮耳边风; 语病太多,语句不通; 语言平淡,催人入眠; 语音不准,方言特重。
3、体态语 体态语的分类
1、上肢体态语
手势: 拇指、食指、手掌
双臂: 倒背、交叉胸前(抱肩)、叉腰、插兜
2、头部体态语
眼睛:微笑、注视、环视 嘴部
消极体态语: 抠鼻孔 挠头皮 打哈欠 拍脑门 抖动腿部 瞪眼 漠视
总之,运用态势语的关键在于自如恰当,要切实配合教学内容。并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精心设计,将哀乐形于色,集于目,并做到举手投足端庄大方,抬放自然,伸缩有度,挥洒自如.恰到好处。
(二)教师仪表
1、注意修饰——发型,面容,口腔, 手,服饰
2、注意表情——目光,微笑
3、注意举止——站姿,坐姿,走姿,手势
(三)教师目光 具体要求
①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②注视时间要适当。③注视的位置要得体。④注视的方向要合宜。课堂教学中:
A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把目光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它);
B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 C用目光给予信号,控制学生分心;
D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 E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个别谈话时
(1)相信我们的眼睛会说话,我们的思想及心态,正在通过眼神流露出来。
(2)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对方。
(3)目光接触的时间保持适中,不要死盯不放,也不要左顾右盼。
(四)教师的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形象。因为人类的笑脸放射着温暖、自信、幸福、宽容、慷慨、吉祥等等。心理学家分析,当我们看到一张笑脸时,我们的大脑神经就受到指令,指挥面部肌肉展示微笑,因而,会以微笑来回馈对方。《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五)教师注意举止 站姿—站如松 坐姿---坐如钟 走姿---行如风 手势---恰当
1、正确的站姿
头正:双目平视,下额微收,表 情自然。肩平:两肩平整,微微放松,稍向下沉 臂垂: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拢裤缝 躯挺:挺胸,收腹,立腰。
腿并:两腿立直,膝盖、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60度。
2、正确的坐姿
A 双目平视,下颌微收。B 腰部挺起,上身正直。
C 两臂自然弯曲,双手可以十指交叉或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背上,然后手心向下,平放在腿上或桌面上。
D 女士应双膝并拢,男士可少许打开双膝,但不宜幅度过大。
3、正确的走姿
①头要正,两眼向前平视,微收下颌。
②双肩平稳,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自然摆 动,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弯曲。
③膝盖正向前方,全脚掌着地。
五、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现在,我就重点介绍学生课堂礼仪。
学生课堂礼仪则是学校礼仪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许有的老师会问:课堂是学习的地方,为什么也需要讲文明礼仪呢?因为学校是文明的窗口,课堂则是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方;课堂还是个小社会,同学间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的交往,师生间的沟通都离不开文明礼仪;此外还因为课堂活动是有秩序有组织的,它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影响到他人,所以课堂需要一定的礼仪来规范它。
1.课前,学生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品、本节课所需课本、笔记本等,一律放在课桌左上角。教室黑板擦干净,讲台物品摆放整齐,无粉笔灰。
2.预备铃响,学生应迅速进入教室安静端坐,恭候老师上课;室外课(体育课、音乐课、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等)必须在教室外走廊排成两列队伍后,课代表在前、班长在后,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在预备铃响前到达目的地,保证正常上课。路上队伍整齐,不嬉笑打闹。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教室,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老师说“同学们好”,全体学生回应“老师好”。在老师说“请坐下”后,全班同学一起坐下,老师开始上课。向老师问好时,态度要诚恳,眼睛看着老师,面带微笑,声音要整齐响亮。
4.迟到的同学进教室要喊“报告”,经老师批准后方能回座位听课。
5.课堂上,学生坐姿要端正,注意力要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勤于笔记,不随便讲话,不翻阅与本课无关的书籍。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积极参与,不说闲话,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6.回答老师提问时,要积极举手,经老师批准后,起立并用普通话回答,回答完毕,经老师准许方可坐下。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
7.上课期间,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8.* 在课堂上学生要衣着整洁,姿势端正。夏天不能赤脚或穿拖鞋,不能穿无袖背心,也不能敞胸露怀,听讲时不能扇扇子。冬天课堂上不应穿大衣,戴帽子,戴手套或口罩,围围巾。课堂上不能随便下位子走动,吃东西,喝水,嚼口香糖,听录音机。
* 课上同学坐姿要端正,认真听讲,认真思考,有疑问提出或回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不应边举手边说话或坐在位上冲口而出。上课主动发问或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提问,应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在原位处起立发问或回答提问,态度要严肃认真,姿势、表情要大方,不要故意做出松松垮垮或引人发笑的举止。说话声音要清脆,音量大小适中。点名回答问题时自己没把握,而偏偏被点到名,切不可有情绪抵触。应该大大方方地站起来,以抱歉的语调向老师解释。在其他同学回答提问时,不要随便插话。别人回答错了,或者回答不出,不可在旁讥讽嘲笑。回答老师问话,只说“是”或“不是”就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应该这样回答:“是的,老师。”或“不是的,老师。” 这是对老师的尊敬。
* 遵守课堂纪律,既是尊重老师的表现,也是尊重同学、集体的表现。为一节课,老师在课前都要花不少心血钻研教材,备写教案,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同学们。老师在上课时,如果学生的课堂纪律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发言,不窃窃私语,从而使老师沉浸在备受尊重的氛围中,其思路就会越讲越顺,教学水平也会随之发挥到较佳状态。反之,假如一些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思想开小差,爱做小动作,甚至旁若无人地交头接耳,就会扰乱课堂秩序,使老师感到缺乏应有的尊重,从而产生沮丧、失落之感,情绪低落,思路也随之被打乱,授课水平因而下降。课堂上,任何一个同学扰乱了课堂秩序势必都会影响其他同学的上课情绪。要么是爱搞小动作爱说话的同学影响到前后左右的同学听不了课,要么是老师不得不中断上课来批评提醒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这样不仅浪费了全班同学的时间,而且也打断了同学们听课的连贯性。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应遵守课堂纪律,这是对老师、同学的尊重,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知识和学业的尊重
* 对老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时,最好下课后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若非提不可时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态度要诚恳,谦虚恭敬,不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授课计划。课堂是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随便讲话的,更不能随意下座位和表现出一些粗鲁无礼的行为,一个缺乏礼貌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的人是不会进步。
* 上课时要认真做好笔记,独立完成练习,不看与本课无关的书报或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自习课上,同学应认真复习、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不做其它无关事情,更不能随便走出教室,要始终保持教室安静。
9.下课铃响,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老师宣布下课,全体同学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10.在公共教室上课,须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室内清洁,不得在桌、椅、墙上等地方乱涂乱划。班主任应安排学生离开时检查公共教室卫生。文明礼仪内容丰富,它包括学校礼仪、少先队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
老师们,让我以一个小案例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小节的象征
一位先生要雇一个没带任何介绍信的小伙子到他的办公室做事,先生的朋友挺奇怪。先生说:“其实,他带来了不止一封介绍信。你看,他在进门前先蹭掉脚上的泥土,进门后又先脱帽,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很懂礼貌,做事很仔细;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这表明他心地善良,知道体贴别人;那本书是我故意放在地上的,所有的应试者都不屑一顾,只有他俯身捡起,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谈吐温文尔雅,思维十分敏捷。怎么,难道你不认为这些小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
老师们,我们该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无愧于现在,无负于未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与我们同行,让课堂处处有礼仪。
下一步工作
• 每个教师拟定一份课堂教学礼仪实验计划。• 各班在本学期内上一堂课堂礼仪教学课。《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 学期结束前写出阶段性实验总结。(教学设计范例:小学生课堂礼仪的故事)
2011年3月28日
第五篇:教师礼仪
(1)培训课程中对你触动最深的内容是第一篇教师职业礼仪形象的准备
----塑造好个人礼仪形象里的儒雅大方的仪态(站姿、行姿、坐姿、蹲姿、)和儒雅大方的仪态的动作(手势)。
(2)学习了教师礼仪之后,我深切感受到教师礼仪的规范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人们认为“教师是文明礼仪的化身”。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最喜欢的教师,总是那些热情友好、文明礼貌、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育人楷模。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通过学习教师礼仪的学习。我认为: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言行举止文雅。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庄重文雅,语言可亲,进退有礼,仪容可观,执事谨敬,不仅受人尊敬,而且有助于进德修业,也蕴涵着一种对自己、对他人高度负责的精神。举止轻浮、高傲莫测,装腔作势,放肆说笑,喜怒无常,或愁眉苦脸,或大发雷霆等,都应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彻底清除。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礼仪。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使用文明语言,不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师生之间的感情。总之,通过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