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末民初的浙西清明习俗(模版)
清末民初的浙西清明习俗
进蚕香
新春佳节,四川还有蚕市。这是为了纪念蜀地的祖始神蚕丛氏而形成的习俗。当地蚕农在元宵前后,备香烛祭祀先蚕,饲养蚕桑的人家,祭先蚕后才开始育蚕种。
在江浙一带,也有西湖香市,只是时间是在春天而已。据清代范祖述的《杭俗遗风》记载:
乡下者,下至苏州一省,以及杭嘉湖三府属各乡村民男女,坐航船而来杭州进香„„准于看蚕返槕,延有月余之久„„其进香,城内则城隍山各庙;城外则天竺及四大丛林。惟行大蜡烛,则天竺一外;城隍庙间有焉。其法:造数十斤大烛,用架装住,两人扛抬,余人和以锣鼓,到庙将大烛燃点即熄,带回以作照蚕之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天的杭州,正是桃红柳绿、百花争艳的时节,江浙一带的蚕农正可以利用这一空闲时间,借佛游春,祈求蚕花丰收。为了祈求当年的蚕花丰收,烧香客可谓广结善缘,几乎是见庙就烧香,见佛就磕头,盛情祈求释道各菩萨“客串”蚕宝宝的保护神。
乌镇一带的香客还有一种奇怪的习俗。据茅盾的散文《陌生人》描述:杭州岳坟前跪着秦桧和王氏的铁像。上杭州去烧香的乡下人一定要到“岳老爷坟上”去一趟,却并不为瞻仰忠魂,而为的要摸跪在那里的王氏的铁奶;据说由此一摸,蚕花能够茂盛。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土地老爷虽则也是忠臣,却没有冤家夫妇的铁像跪在庙前,因而,也没有“铁奶”可供乡下人摩摸,反而是乡下女人自己的肉奶在神座前被男性的手摸了一把就可以蚕花好。因此大奶奶的乡下女儿女一定要在土地老爷的神座前挤一下。祛白虎
杭嘉湖蚕乡时兴过清明节,其盛况仅次于春节,当地有“清明大于年”之说。自春节开始的闹桑田的习俗,在清明时节达到高潮。
当地自古就有“五日寒食共清明”之说,即在清明前四天的寒食节起,蚕农就忙着过清明了。蚕农照例要上坟祀祖,不过是在寒食节至清明前日之间进行。清明这一天另有安排,一般不再扫墓祭祖。
还在寒食节,杭嘉湖蚕乡的蚕农家家就要包裹粽子,而且都要包上好多好多粽子。粽子即方便又美味,是上坟、轧蚕花和招待客人的必备品。清明粽子品种多样,有枣子粽子、赤豆粽子、咸肉粽子,还有一种唯有糯米没放其他东西的粽子,俗称“白肉粽子”,可见当地蚕农的幽默。用粽子招待客人时,要放上一碗糖。当地有关粽子的谜语为:“青壳田鸡活剥皮,白糖沾沾好东西”,其出典就在于此。
除了包粽子,还有做“甜麦塔饼”和清明圆子。清明圆子的制作方法和腊月祭蚕神用的蚕花圆子是一样的,只是还得加做一只名为“白虎”的象形圆子。
当地蚕农把“白虎”当作一种蚕崇。蚕农把有害于蚕宝宝的“白虎”之类的鬼邪和病毒、虫害之灾称为蚕崇。由此可见,蚕崇是与蚕花娘娘相对的了。当地习俗,腊月十二祭蚕神是为了得到蚕花喜气,祈求来年蚕花丰收,而清明前一天的诸种仪式,意在祛除蚕崇,保佑蚕宝宝平安无事。这一天主要通过挑青、赶白虎、画灰弓和贴门神来祛除蚕崇。
俗云:“清明螺,赛只鹅。”清明时的螺蛳最肥,且没有幼螺,其味极为鲜美。不过吃清明夜饭时,吃螺蛳的方法非同一般。平时,炒螺蛳之前,要剪去螺蛳屁股,吃时用力从螺蛳壳内把肉吮出来。然而,那天的螺蛳是不能剪去屁股的,得用针或洗帚篾丝把肉挑出来吃,俗称“挑青”。吃罢清明夜饭,要把螺蛳壳抛洒在瓦楞上。据说,“沙拉”、“沙拉”的声响能赶走躲在瓦楞中的老鼠,而老鼠是蚕宝宝的大敌。夏天,瓦楞上会生长一种俗称“瓦蛭”的毛毛虫,这种瓦蛭会冷不丁地掉到人身上,刺得人即痛又痒,自然也会伤害蚕宝宝。瓦楞上有了完好无缺的螺蛳壳,瓦蛭就会躲进去作窝,也就不会掉下来伤害蚕宝宝了。那晚的螺蛳壳不剪去屁股,原因就在这里。
祛白虎是在祭祀好灶神和蚕神后进行的。蚕农先将一白虎形的米粉圆子弃置于三叉路口,再在蚕室前后的稻场上用石灰画上弧形的弓箭,意谓射祛白虎,还有弯弓。最后是在大门上贴上门神的画像,用意为神荼和郁垒把守大门,白虎之类的蚕崇不准进入蚕室。对于这种习俗,清周煌的《吴兴蚕词》作了很好的描述:
好是风风雨雨天,清明时节闹桑田。青螺白虎刚祠罢,留得灰弓月样圆。
贴门神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普遍的习俗。贴门神或贴春联都是在除夕时进行的,而在杭嘉湖蚕乡,门神的职责由泛泛的避邪而专门化了,成了蚕宝宝的专职保护神了。贴门神的时间也由除夕改在了清明,地点则是在蚕室的大门。至于用桃木来避邪,在旧时的蚕农中广泛盛行。
在祛白虎的同时,蚕农还有“接青龙”的习俗。蚕室内,如发现有蛇,蚕农不敢惊呼,俗称青龙降临,随即斋供,任凭此蛇游向他处。这大概是杭嘉湖先民龙(蛇)图腾崇拜的遗意。轧蚕花
当地谚云:“清明圆子两头尖,吃了要发颠。”清明时节,正是蚕农颠来颠去“轧蚕花”的日子。所谓“轧蚕花”,是指清明时节,蚕农们竞赴附近寺庙祭拜蚕神。由于人潮如涌,拥挤不堪,故才有了“轧”的情景。这种习俗在善琏、含山、新市、乌镇等地十分盛行。茅盾的散文《香市》就回忆了乌镇普济寺昔日轧蚕花的欢快热闹的情景。不过轧蚕花以含山最为热闹,近年来已演变成为闻名中外的含山“蚕花节”。
含山位于湖州与桐乡的交界处,高不足百米,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相传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了含山地,留下了蚕花喜气,此后谁脚踏含山地,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得个蚕花廿四分。正是含山的仙气,把方圆几十里的蚕农吸引来了。含山轧蚕花时的重头戏为龙舟竞渡。宋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上阙):“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可见在宋代就有清明时龙舟竞渡的习俗。另据同治《湖州府志》载:
寒食节乡村以农船驾四橹,上设彩亭旗帜,列各种器械,互较技勇之艺,谓之哨船。驶行南北山前,而东乡双福尤盛。(按:《西吴里语》云:擢小舟于溪上为竞渡,谓宜于田蚕。始于寒食,至清明日而止,谓之水嬉。今之哨船即其遗风)。
龙舟,在含山一带,俗谓“快船”,也称“踏白船”。快船是由农船临时改装的。在船舷上安上木桩,再把木桨系在木桩上。一般是十支木桨,对称排在两边。农船平时为单橹,快船为双橹,得在另一边再装上一橹。船艄上两边各自伸出一块木板,扯绑者就站在宽为尺许的木板上。两边各有两人摇橹。另有一人擂鼓或敲锣,以鼓点或锣声为号,协调行动。摇快船者多为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只有扯绑者有时为“假小子”。快船是赛快的,为赛过人家,各村早就秣马厉兵,在河漾里操练开了。
当地习俗,年夜饭宜晚,清明夜饭应早。祛过白虎后,蚕农都早早地上床休息。正清明早晨,也没有困蚕花的习俗,而是一大早就起床了。旧时不是乘船就是步行,所以要去一二十里路外“轧蚕花”,得尽早上路。
正清明的含山,格外热闹,方圆几十里的蚕农汇集在这弹丸之地,其拥挤状况可想而知。更何况,还有随之而来的小商小贩,耍猴的、变戏法和映西洋镜的。这一天,当家人要身背蚕种包,上含山“踏蚕花路”。旧时,含山脚下有寺庙,山顶有蚕神殿和宋代笔塔。当家人先得去寺庙烧香,再沿着石阶路蜿蜒而上,去蚕神殿拜谒蚕花娘娘。俗云:“含山滩上比老婆。”那天,蚕妇都要穿绸裹绢、簪银戴金、面施脂粉,妆扮得格外俏丽。哪位蚕妇漂亮,被别人摸了乳房,反倒高兴,据说是“摸发摸发,越摸越发”,当年的蚕花肯定丰收。这当然是一种陋习。在乌镇一带也有这种陋习,茅盾的《陌生人》就记载了这一习俗。在德清新市,有一条“蚕花弄”,清明那一天,姑娘插戴许多蚕花,去这条弄中挤。如果哪位姑娘身上的蚕花被小伙子纷纷挤落,她就有资格成为“蚕娘”,且能养得好蚕;如果哪位姑娘没人理睬,身上的蚕花完好无损,就没有资格成为蚕娘,只能来年再去“蚕花弄”碰运气了。当然,去蚕花弄挤的姑娘少不得要被小伙子摸乳房。在练市一带,轧蚕花时,蚕妇要披上绢质披肩,任男人拉扯披肩,俗称“扯蚕花绢头”。比起“摸蚕花乳房”来,这一习俗当然要文明得多。其实,这类习俗是上古时期性崇拜的遗风。
“轧蚕花”时,最为抢手的要算是蚕花了。蚕妇们都争相购买蚕花来插在头上。相传,西施去越适吴时,途经杭嘉湖蚕乡,把一种蚕花分送给蚕妇,预祝蚕花丰收。那一年,果然是家冢蚕花廿四分。相沿成习,杭嘉湖蚕乡的广大蚕妇就有了簪戴蚕花的习俗。所谓蚕花,是一种用纸或绢剪扎而成的彩花。蚕花形如月季或玉兰,插在竹制的花箪上出售。茅盾的小说《春蚕》就写了四大娘簪戴蚕花之事。含山滩上尽管有众多的小吃摊,但蚕农为了省钱,一般是自带粽子的,唯有这买蚕花的钱蚕农是决不会省的。蚕花为蚕妇平添一分妩媚,也增强了她们养好春蚕的信心。簪戴蚕花成了一种蚕妇的特殊的装饰习俗,朱恒《武原竹枝词》写道:
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观音渡海航。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作者原注:“纸花,号蚕花。”
“轧蚕花”的重头戏是在含山塘的河面上上演的。当地蚕农称宽大的河流为“塘”。含山脚下古运河俗称“含山塘”,宽阔的河面给蚕农竞展雄姿提供了水乡特有的舞台。但见塘河里大小船只,摩舷撞艄。擂台船上,各路拳师,雄姿勃发,或一人表演,或两人对打,或舞刀弄棍,大显身手;标竿船上,以高高竖起的粗壮毛竹为标竿,爬杆者轻舒猿臂,表演各种惊险的杂技动作,令人惊叹;快船捉对赛快,紧锣密鼓,浪激飞舟。含山上、塘岸上、山塘桥上,挤满了围观者。他们或呼喊加油,或拍手叫绝,或欢呼胜利,或扼腕叹息,其情绪之激动,不下于球迷观看足球赛。
桐乡县芝村一带的“龙蚕会”,其盛况不下于含山“轧蚕花”。此俗又称“芝村水会”。每年清明节,蚕农用两只农船并列,搭成一体,船上搭佛台,将芝村龙蚕庙中的蚕花娘娘抬置其上,以千张、豆腐干等素食作供品。蚕农们则从四面八方摇船汇集于芝村漾,向蚕花娘娘朝拜,祈求蚕花茂盛。祭毕,再将蚕花娘娘抬回龙蚕庙。随后,各地来的船只就在水上表演各种节目,如“摇快船”、“龙灯船”、“台阁船”、“标竿船”、“打拳船”。会期三五天,蚕农们才尽兴而返。
嘉兴近郊的“闹清明”另有一番热闹情景。此俗又称“划船会”,每逢清明日,各村出一条“踏白船”,用松毛做棚,鸣锣鼓,在船上作各种表演。有的人簪戴蚕花,作妇人装束,先翻叶仙诗,预卜叶价高下;其次为把蚕、称茧、缫丝等事,以卜蚕丝之丰歉。又有人作田夫装,表演栽秧、踏车、耘苗、割稻、打稻等农事,以卜田岁之丰歉。也有人在船上表演拳脚功夫的。
各地“轧蚕花”以正清明为最盛,—一直要持续到谷雨边。
龙舟竞渡,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起源于古代越族一支部落的图腾崇拜。后人说是纪念屈原,其实是误传。不过赛龙舟、裹粽子在大多数地方确实是在端午时进行的。像杭嘉湖蚕乡那样,在清明时节赛龙舟、裹粽子,在全国实属罕见。赛龙舟,在当地古称“水嬉”。据《太平广记》记载,唐诗人杜牧曾来湖州,趁端午“水嬉”之际挑选美妾。可见在唐代,当地还是在端午时赛龙舟的。清明赛龙舟其实起源于宋代。除了张先的词,南宋末吴自牧的《梦粱录“清明节》也有记载:“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杭嘉湖蚕乡的蚕农把赛龙舟安排在清明时节,自有其道理在。当地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是指丝车、油车和水车。在机械化缫丝没有兴起以前,当地蚕农都是自家缫丝的,且那时种的又是单季稻。所以,端午前后,当地蚕农正忙于做丝、榨取菜油和车水种田,没有工夫像外地人那样忙乎过端午节。而清明时节,蚕乡已是桃红柳绿、百花争艳、春意盎然了。俗云:“三月三,鲈鱼上河滩。”河水转暖,连喜温怕寒的鲈鱼也不再躲在河底,游到河滩上交配产卵了。的确,清明时节的河水已不再刺骨寒冷,溅到身上,凉爽宜人;不慎落水,也不至于冻坏身体,实在是赛龙舟的好时机。加上清明时节比较空闲,利用蚕忙前的空闲时间,借助明媚的春光,大家借蚕嬉春,乐上一乐,岂不是赏心乐事?于是,乐观、务实、善于变通的蚕乡人也就随机应变,将端午节的乐事提前到清明时节乐了。清明节,实在是蚕乡的狂欢节。更何况,如此狂欢,还是宜于蚕事的呢!戴荠菜花
除了簪戴蚕花,在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地还有“戴荠菜花”的习俗。此俗也称“戴地荠花”、“簪荠花”或“戴喜喜菜”。民间以为三月初三是“荠菜花生日”,这一天,人们在踏青时,男女竞采荠菜花,男子佩于胸前,妇女簪戴发髻,作为装饰。民谚谓: “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蚕农以为荠菜花有明目驱睡之功效,也称“亮眼花”。据清顾禄《清嘉录”野菜花》载:“荠菜花俗呼野菜花„„(三月三日)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亮眼花。”民间传说,唐代薛仁贵投军,王宝钏独守寒窑十八年之久。夫妻相会那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王宝钏正在挖荠菜,头上插着荠菜花,此后相沿成俗。养蚕时节日夜忙碌,且春蚕时小蚕室中还得生火加温,蚕妇不仅常要打瞌睡,而且还会感到头痛。三月初三戴了荠菜花,据说蚕妇在养蚕时就不会打瞌睡,也不至于头痛了。
第二篇:七 里 店初级中学初建于清末民初(推荐)
七 里 店初级中学初建于清末民初,原光绪31年前,该校系为私塾,民国初年由地方乡绅募捐银元100块,基本银600元,每年利息100元,作为学校经费,成立碾伯第三区第一初级小学校。由叶化楠,许常福,裴尚朝,马正名等人筹划创设修盖教室两幢。至1928年时,教员由梁子祥担任。1929年,改名为乐都县第三区七里堡初级小学校,校长由许长福担任,教员徐步赢,并扩建后院教室两幢,东西部房五间,学生约30余人。1930年时,校长为张存德,教员李显荣。至1933年又成立第三区永兴镇民众学校,校长党存孝,教员扬万选,学生约40余人。沿至民国1942年,教员增为李显荣,叶化楠,裴隆朝等人,学生约40人,至民国1943年改名为乐都县峰堆乡七里店中心民国学校,校长为冉有志,教员有荫怀文等人。至1944年——1945年校长由刘建汉担任,教员有荫宋文,叶化腩,李显荣等人。至35年校长由裴发旺担任,同时成立小学教育董事会主管教育经费,董事会主任委员为许常福,徐显达,马正国,张存礼等人。当年青海省教育厅长刘呈德视察该校,当即拨给法币10万元,作为修理教室之用,因而改装了前面两座教室的门窗,改换了大梁,又盖了厕所两间,开阔了老爷庙,娘娘庙,古佛殿的庙院,以供学生活动。(当时庙校为一处)。当年暑假,教育厅又派省督学王鼎基来县筹捐教育基金,名为教育划全制,向农民捐粮登册,而不收本粮,其息作为学校经费。191945年六年级毕业生4人,1946年毕业生吴家治等人全部放入西宁各中等学校
第三篇:珍贵老照片:清末民初的那些真相! 书画艺术收藏清风堂
珍贵老照片:清末民初的那些真相!书画艺术收藏清风堂
19世纪90年代,北洋海军美籍军官马吉芬为“威远”舰士官和练勇(见习水兵)所拍摄的合影照。外国教会在上海王家堂圣母院开设的女塾,专收教内女生。摄于20世纪初。19世纪末的北京城崇文门外一带的风光,西边可以看到前门的城楼和箭楼。晚清时代,刚刚开埠不久的上海南京路,前景是一所照相馆,远近的人都在恬然地面对着眼前的摄影机。20世纪初,山东烟台的一座教堂里内设的育婴堂,专门抚养被遗弃和流浪的孤儿。1890年摄于德国埃森梅喷射击场。左一为德国教习瑞乃尔,右二为段祺瑞,余者为商德全、吴鼎元、孔庆塘、滕毓藻。1900年庚子国难后的北京前门大街,照片右侧一片倒塌的房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着长衫的中国男子与一身制服的外国军官擦肩而过。1903年5月14日,两江总督张之洞奉旨入京陛见途中,在保定府与英军高官合影。19世纪末德国人占领青岛后,修筑了大量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图为青岛前海一线的欧人区。威海成为英国租借地后,很多西方人来此度假。在拍摄的瞬间,杂耍人和围观者的惊愕表情一览无余。摄于20世纪初。小清河上的船夫一家,船主已七十三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比他小六岁的妻子只掌舵不做饭,一家人“幽默乐观永不知疲倦”。摄于1903年。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任廷拜访曲阜,赠送给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牌匾。“大英国钦差大臣骆檄拜”等字样清晰可见。摄于1903年。20世纪初,天津外国人租界中的洋人在集体排演戏剧,从扮相来看也是华洋皆有。1904年,在山西汾州(今汾阳)护卫洋人的当地护卫队。1904年,在山西汾州(今汾阳)护卫洋人的当地护卫队。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中国东北地区沦为战场,清廷无力保护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图为日军役使中国民众拖出陷在泥坑中的马车。庚子国难后,清廷逐步实施新政。一身旧打扮的官员与着新式服装的学生,在同一会场集会。通往岱宗坊的石板路坑洼不平,一位白衣男子推着独轮车行进在路旁的平地上,走在前边的女子弯腰拉着车子,另一只手紧紧地握住男孩的手。远处的泰山巍峨,自古至今;近处的书生忧郁地看着远方,衣袂飘飘。摄于1908年。1908年,兰州的一次西餐会,右为荷兰的探险家马达汉,左中为陕甘总督升允。图中五位洋人半躺在草地上野餐,笑容可掬,而四位华人侍者则表情淡然。经初步考证,应为清末的济南小布政司街。摄于1910年前后。因其地处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济南三大名胜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来济必游之地。晚清时,西湖南岸的雷峰塔尚未倒塌,塔下面有一个左手叉腰站立着的人,与高大的雷峰塔形成鲜明的对比。1910年,大清皇家禁卫军首领访问奥地利。在布达佩斯拍摄的这张合影中,前排左二是哈汉章,左三是李经迈,左四是载涛,右一是良弼。参加兵演的新军既有步兵也有骑兵,服装类似于外国军队制服,军官着靴子,士兵则着布鞋,裹绑腿,不变的是脑袋后都有一条大辫子。图为行进的步兵。1910年代,山东胶东的一个村庄雇请戏班来村里唱大戏的场面。1911年,济南火车站前道路尚在铺设,钟楼上尚未安装大钟。这是一张站在济南老城墙府城东城墙上由北往南拍摄的照片,几位长袍马褂打扮的人在宽阔的城墙顶上悠闲散步。1911年,来自美国的青年教师那爱德与中国的学生在赴川西考察的路上。1912年,一位年轻人剪辫之前在照相馆的留影,与陪伴了自己二十几年的长辫作最后的告别.1912年冬,四川高等学堂整洁的学生自修室中,七位衣着朴素的同学在聚精会神地读书写作。书桌上的油灯、地面上的火盆和学生的衣帽服饰映现出了一幅冬夜苦读的场景。林徽因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摄于1916年。华工远赴法国参加一战,为战后中国获得战胜国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图为华工在华工营排队接种疫苗。摄于1917年。五四运动时的北京街头。摄于1919年。北方农村妇女聚集在河边洗衣,一派静谧、安详的情景。摄于1927年。20世纪20年代山东莱州称为掖县。此时的古城保存完好,城区大道两盘耸立着为古代官员歌功颂德的牌坊,透露着古雅的的风韵。汽车传入威海之初,曾被威海人视为“魔鬼车”。图为进入威海的第一批汽车,摄于1927年。蒋介石与妻子陈洁如的合影。摄于20世纪20年代。陈洁如(1905—1971),祖籍宁波,出身小商人之家,自幼居住上海。经过蒋介石的追求,二人结合,也曾有过一段很美好的生活;但蒋为了政治需求,同宋美龄结合,诱骗陈洁如远赴美国留学五年;二人离婚后常有书信往来,一度曾旧情复燃;陈洁如终生未育,只有一养女瑶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1961年经周恩来批准移居香港,1971年1月21日离世;2002年秋,陈瑶光将母亲的棂榇安葬在上海福寿园。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女生。这张照片拍摄于1925年,女学生们一式的齐耳短发,白色上衣衬着暗花黑裙,端庄而洁净,尽显新女性的风采。1927年,张大千与韩国少女池春红的合影。张大千在朝鲜时,曾与这位当时15岁的朝鲜少女私订终身,后大千先生的母亲知道了此事,坚决反对,命令张大千回国。三个月后,张大千回国,并有了两个夫人,但二人仍保持着书信往来。春红坚定地按山盟海誓等着张大千,张十分感动,画出了著名的画作“天女散花”。抗战爆发后,二人失去联系。及至抗战胜利,张大千才得知春红为了反抗日军非礼,被残忍杀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剧装照,拍摄者或是京剧演员或是京剧票友,由上海新北门大街上的“时新”照相馆拍摄并着色,照片用矿物颜料细致勾勒,色彩丰富,层次分明。1929年6月,浙江省政府筹办了全国范围的首度国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图为其开幕典礼的场景。无锡寄畅园大门外的一条古街,街河纵横,连通运河,两岸祠堂林立,后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摄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少女正年轻。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奠都南京之后,出现内部纷争,一些粤系大佬受到蒋介石排挤,造成广东民情反弹。图为广州街头出现的反蒋标语。一家的孩子。1933年,清华大学教授和家人的一次集体郊游。抗战爆发后,全国各界人民热情支援前线。这张照片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自愿前来修路。蒋介石画像出现在游行队伍中。当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于此可见一斑。上海一个钟表匠之家的合影,摄于1937年冬。抗战时的敌后游击队.叶挺将军一家。上世纪30年代末,北京西郊碧云寺附近的街道景观。古老而破败的民居,未经硬化的路面,还有站在街上那个神情倦怠的男童,看上去一派萧然。1943年,滇东北小镇的居民努力去享受没有战事的片刻宁静,茶馆里和路边的人们纷纷露出笑容。1943年,一名负责警卫昆明机场的战士。左胸上的布牌写着他的名字“傅成铭”,“民国三十二年入伍”,在“航空委员会特务旅第五团第三营十二连”服役。1945年9月,中国第三方面军高级参谋曹大中视察芜湖日军集中地,向放下武器的日军官兵训话。
第四篇:辛亥革命观后感—《清末民初慈善思想的嬗变》读后感
《清末民初慈善思想的嬗变》读后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者孙中山在吸收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和均平观基础上,借鉴西方的社会学说,创立民生主义思想,其中所包含的慈善福利内容尤为深刻,辛亥革命观后感—《清末民初慈善思想的嬗变》读后感。孙中山通过考察欧美各国社会政策,指出“谋国者,无论美、英、德、法必有四大主旨: 一为国民谋饭吃;二为国民谋穿衣;三为国民谋居室;四为国民谋走路”;“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不但是要把这四种需要弄到很便宜,并且要全国的人民都能享受。所以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造成一个新世界,就要大家对于这四种需要,都不可短少”。在孙中山的思想里,满足每个公民的衣食、住、行,已不再是简单的慈善行为,而是人们生活的必需,是当政者施政的出发点和归宿,读后感《辛亥革命观后感—《清末民初慈善思想的嬗变》读后感》。
辛亥革命使“主权在民”思想深入人心,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责任”。孙中山曾将现代国家传统国家比较后说: “新世界国家,与以前国家不同,通常国家仅能保民,而不能教民养民,……今日所抱改造新世界之希望,则非徒保民而已,举凡教民养民,亦当引为国家之责任”,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一定要国家来担负这种责任”。如果国家做不到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来向国家要求”。人民之所以有权利向国家提出生存的基本要求,是因为“国家为人民聚集而成,政府乃由人民组织,而为人民谋福利之机关,人民有所困苦,则应加以救济,人民有所需要,自当俾与协助,此乃贤明政府所应负之责任”。甚至蒋介石也说: “今日的社会救济,并不纯是一种以悲天悯人为基础的慈善舍施,而是在义务与权力对等的观念中,以及在社会的连带责任观念中,政府与人民应有之责任。”民国以后权利和责任观的确立,为从制度上规范慈善行为,并建立一个从慈善事业时代进入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时代提供了思想基础。
第五篇:关于清明习俗的作文
关于清明习俗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清明习俗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清明习俗的作文1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关于清明习俗的作文2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放风筝
也是清明节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节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关于清明习俗的作文3天灰了,人散了。街道上传来一声声敲打的声音,原来是人们在做好吃的清明果呀!雨下了起来,滴在做清明果的容器里,滴在那绿绿的面团上,显得更加诱人了。
雨细细的,就像千万根尖针落下来,变成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土坑。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位大爷手拿一个粗长的棍子用力地敲打着面团,一边敲,一边还念着一首诗还是一个童谣,节奏感很好,旋律也很美妙,只可惜我一个字也没听懂。大爷敲打,大娘揉面,真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我在一旁呆呆的看着他们,自己也想“玩一玩”。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拿起那粗壮的棍子,拿棍子可真重呀,就算我使出全身的力气,它还是得意洋洋,纹身不动地站在那里,还时不时对着我坏笑。
我拿它没办法,只好去帮他们印清明果。这“印”可不是把什么东西印在清明果上,而是把清明果面团放在一个容器里,让它成形。
看着自己制作的清明果心里别提多高兴,再咬一口更是美滋滋的。这个清明节过得真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