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祭十二郎文导学案文档
《祭十二郎文》 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二、写作背景:
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三人,长子韩会,次子韩介,季子韩愈。十二郎,即韩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韩愈幼年丧父,由韩会夫妇抚养成长。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自幼相守,“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仕途不顺,多次遭贬,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病亡的噩耗。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赵与时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三、关于祭文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闻汝丧()不省()所怙()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丞相薨()汝遽()去 万乘()之公 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
二、解释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
2、怙:不省所怙()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
4、孥:请归取其孥(nú)()
5、果:当不果来()
6、蒙:而不克蒙其泽矣()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
9、尤:其又何尤()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敛不得凭其棺().
4、零丁孤苦()
5、以待馀年:通“余”,剩下的
6、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通“何”,什么
四、指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2、东亦客也
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5、而视茫茫
6、将成家而致汝
7、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8、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五、古今异义
1、成家: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 ②今义:男子结婚。)
2、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 ②今义: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 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 ②今义:几何学。)
5、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 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 ②今义:创立,有根据。)
7、当不复记忆(复:①古义: ②今义:重复,往复)
8、吾去汴州(去:①古义: ②今义:往,到„„去)
9、而齿牙动摇(动摇:①古义: ②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10、明年,丞相薨(明年:古义 今义:特指今年的下一年)
11、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 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六、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②诚知其如此()③所谓天者诚难测()
2、幸:
①皆不幸早世()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4、省:
①不省所怙()②汝来省吾()
5、孤:
①吾少孤()②零丁孤苦()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③长吾女与汝女()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②将成家而致汝()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②死而有知()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11、世:
①皆不幸早世。()②两世一身。()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12、“其”的用法总结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4)、呜呼!其信然矣!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16)、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17)、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18)、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19)、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20)、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21)、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2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23)、其然乎?其不然乎?
(24)、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25)、“彼苍者天,曷其有极”!(26)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七、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4、从兄嫂归葬河阳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6、未可以为信也
7、吾念,汝从于东
八、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译: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译: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译: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â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译:
《祭十二郎文》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B、乃能衔(xián)哀致诚 虽万乘(shâng)之公相 丞相薨(hōng)C、其余奴婢(bì)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
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 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3、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请归取其孥 还必相迎取
C、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D、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5、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6、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7、下列各组句中均有“以”,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如不能守以终丧 B、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C、以求升斗之禄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D、则遂取以来 汝殁以六月二日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将成家而致汝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B、又可冀其成立邪 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未可以为信也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
——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二、语段精读
阅读课文结尾部分的文字,充分理解后作答。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1、祭文对侄儿的后事、家务做了安排以告慰亡灵。这个安排可概括为3点,即:(限10字内作答)①; ②; ③。
2、祭文开篇,仅笼统地提到了时间“年、月、日”,结尾部分,哪些语句与之相呼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沛然流淌出自责、痛悔之情,能表达出这种情感的具体语句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赵执信
赵执信,字伸符,山东益都人,福建按察使进美从孙。进美诗名甚著。有《清止阁集》。.执信承其家学,少颖慧,工吟咏。康熙十八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是时方征鸿博之士,绩学雄文者,麇(qún)集辇下。执信往来其间,倾倒座人,尤为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所引重,订忘年交。性喜谐谑,士以诗文贽者,合则投分,不合则略视数行,挥手谢去,以是得狂名。
二十三年,充山西乡试正考官,寻擢右春坊右赞善。二十八年,以国恤中,在友人寓宴..饮观剧,为给事中黄仪所劾,遂削籍。时年未三十也。既归,放情诗酒,所居因园,依山构.亭榭,各极天趣,性好游,尝逾岭南,再涉嵩少,五过吴阊、维扬金陵间,所至冠盖逢迎,..乞诗文书者坌(bân)至。徜徉五十余年。年八十三卒。
执信诗自写性真,力去浮靡,生平服膺常熟冯班遗书,称私淑弟子。娶王士祯甥女,初犹相重,以求作《观海集》诗序,士祯屡失其期,遂诟厉。尝问古诗声调于士祯,士祯靳之。.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为《声调谱》一卷。又因士祯与门人论诗,谓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云中露一鳞一爪而已,遂著《谈龙录》,有云诗以言志,诗之中须有人在,诗之外尚有事在,又云,文以意为主,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矣。虽意诋士祯,实通论也。大抵士祯诗以神韵缥缈为宗,执信诗以思路劖(cái)刻为主。士祯之规模阔于执信,而流弊伤于肤廓,执信之才力锐于士祯,而末派亦病于纤巧。论者谓两家互救其短,乃益见所长云。执信手定《因园集》十三卷。后人又裒(póu)其所著为《饴山文集》六.卷、《诗余》一卷。
(选自《清代七百名人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美诗名甚著
著:著名 .B.寻擢右春坊右赞善 擢:升迁 .C.所至冠盖逢迎 冠盖:冠冕与车盖,古代达官贵人 ..D.士祯靳之 靳:吝惜 .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执信为人放达的一组是()①执信往来其间,倾倒座人
②士以诗文贽者,合则投分,不合则略视数行,挥手谢去 ③尤为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所引重,订忘年交 ④既归,放情诗酒,所居因园,依山构亭榭,各极天趣 ⑤谓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云中露一鳞一爪而已 ⑥性好游,尝逾岭南,再涉嵩少,五过吴阊,维扬金陵间 A.①③⑤
C.②④⑥
B.①②③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执信出身于官宦之家,子承家业,善于写诗,才华出众,受到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赏识,成为了忘年交。
B.在国家赈灾期间,赵执信却在友人的住所宴饮观剧,被弹劾,削职。在离职后,他仍然寄情诗酒,游历各地。
C.赵执信起初敬重王士祯,后因王士祯经常失约,而且还奚落他,所以赵执信就翻阅唐人诗集,自创《声调谱》一卷,以解前耻。
D.赵执信与王士祯的诗各有短长,评论者认为,王诗意境开阔,赵诗长于才力,如果能各取所长相补充,就更能体现各自的长处。
4、翻译下列句子。
(1)二十八年,以国恤中,在友人寓宴饮观剧,为给事中黄仪所劾,遂削籍。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以意为主,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矣。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士祯之规模阔于执信,而流弊伤于肤廓,执信之才力锐于士祯,而末派亦病于纤巧。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高考热点
下面加点的是一些“时尚词语”,请对其中信息加以整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加以解释(任选两小题)。
(1)脱口秀、服装秀、发型秀、汽车秀、婚妙秀、大腕明星作秀 ......(2)热播、热映、热销、热线、热捧王菲、大跳狂野热舞、热裤昭示青春 .......(3)食品包装、真空包装、全新包装李宇春、全新包装越剧《红楼梦》 ........答:(1)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包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
1、将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意思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有关医学专家鉴于目前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比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调查得出的30%高出20%~50%这一现象,忠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切勿再滥用抗生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整句。
张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扬是全力以赴地突破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鹰张开翅膀,才可以在蓝天翱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敢于张扬、勇于尝试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第二篇:《祭十二郎文》学案
海口二中高二语文《古诗文鉴赏》学案编制定稿审核使用时间编号《祭十二郎文》学案班级姓名座号评价
【学习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学习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学习过程】
一、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二、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2)韩愈这篇祭文,突破了以称颂死者为主要目的的惯例,也摒弃了四言骈文的老套,采用散文笔法,自由抒写。文章不再受祭文篇幅短小的束缚,叙事简备,抒情尽致,洋洋千言,完全脱去前人写祭文的窠臼。
三、研习课文,完成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读音
闻汝丧()及长()不省()
所怙()兄殁()南方省()坟墓
归取其孥()丞相薨()佐戎()徐州
汝遽()去万乘()之公相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尚飨()
(二)通假字(写出所通字及其意思)
远具时羞之奠:()零丁孤苦:()皆不幸早世:()敛不凭其棺:()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中那些词属于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的特点)
①名词作动词
汝又不果来
业其家
东亦客也
②名词作状语
莫如西归
中年兄殁南方
毛血日益衰
③动词作名词
而视茫茫
惟其所愿
④使动用法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
成家以致汝
长吾女及汝女
⑤形容词作名词
乃能衔哀致诚
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⑥形容词作动词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四)古今异义:
(1)吾去汴州古义:。今义:
(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
(3)将成家而致汝古义:。今义:
(4)明年,丞相薨古义:(5)未可以为信也古义:。今义:
(五)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⒈
①惟兄嫂是依(应为:“")
②其又何尤(应为:”“)
③何为而在吾侧也(应为:”")
⒉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应为:”)
⒊
吾又罢去(译为:)
(六)一词多义(解释该词词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
②诚知其如此()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
2、幸:
①皆不幸早世()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4、省:
①不自所怙()
②汝来省吾()
5、孤:
①吾少孤()
②零丁孤苦()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③长吾女与汝女()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
②将成家而致汝()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
②死而有知()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11、世:
①皆不幸早世。()
②两世一身。()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七)文本探究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没有标志性的词语。
3、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4、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5、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
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â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
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
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3、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4、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
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
——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学后记】
第三篇:《祭十二郎文》学案
《祭十二郎文》学案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文言常识。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教学设计
一、导语
《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还在,我还在,而你却不在了?
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多么残酷。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的她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对于作者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写下了《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而人生之不幸,往往会成就文学之大幸,这是文学史上非常残酷的事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这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也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前人读罢此文的评价: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文体介绍: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体,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正因为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而本文不落窠臼,一改过去惯例,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五、分析课文:
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3):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二部分(4-9):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第八自然段 第九自然段 第三部分(10-12): 第十自然段 第十一自然段 第十二自然段 全文十二段环环相扣,以 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时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续写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难怪东坡先生会有“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2、那为什么要写到自己的身世?
3、韩愈和十二郎之间的感情深厚到怎样的程度?
4、第二段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你认为是什么是?
5、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两人的三别三会。大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叙述自己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6、第四段韩愈写到诸兄之死,他们都是“康强而早世”的,作者写这些有何作用?
7、第五段中,用到了很多文言虚词,大家找一找并说说他们在传情达意上有怎样的作用?
8、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
9、最后三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10、文章结尾“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结合全文来看韩愈究竟有哪些感情?
11、作者抒发的以上这些情感是蕴含在文中的,大家不妨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12、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4、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
(2)
(3)
(4)
15、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16、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1)
(2)
六、总结、扩展 本文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作者贴切、生动地切情、切“境”。作者在人的情感活动中,情至笔随,表达的情感世界微妙深奥。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本文的语汇和语言现象非常丰富。我们应将诵读、理解与识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文言语汇,形成迁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示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扩展] 与袁石浦(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惟梦魇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如号谵呓,纯是苦趣。仆,梦魇者也。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来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忆侍雅论时,觉身心时时有益。自远胜友,转复茫然。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配艰僻之内。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长安如弈棋,世路艰难矣,叹叹。
[赏析提示] 在这个小文段中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理解他吗?(四)布置作业
第四篇:《祭十二郎文》学案(师)
《祭十二郎文》学案
一、基础训练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汴州(biàn)
殒(yǔn)
怙(ɡū)
遽(jù)....B.万乘(chénɡ)嗣(sì)曷(hé)窆(biǎn)....C.辍汝(chuò)孥(nú)尚飨(sūn)殁(mò)....D.奴婢(bì)薨(hōnɡ)省亲(xǐnɡ)强者(qiánɡ)....解析:A.怙—hù;B.乘—shènɡ;C.飨—xiǎnɡ。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耳 ...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解析:A.比—近来,就——就职上任,凭—临;B.应—应付;D.止—住,既—不久,后来。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 ..
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 ..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解析:(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4.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解析 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A.汝殁以六月二日 B.惟兄嫂是依
C.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D.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解析: B项是宾语前置;A、C、D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B、E)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解析:B、E(B项中“独”与“孤”应互换,E项中的“范仲淹”应为“欧阳修”。)
7、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应该是“长为少祭”)
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
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
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
8、翻译下面句子。(10分)(1)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文:如果知道像这样,即使(享受)高官厚禄,我也不会离开你一天而就职上任。
(2)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译文: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译文:我的哥哥品德美好,却使他的后代夭折,你纯正清明应该继承他的家业的,却不能蒙受先人的恩泽。
二、文本研读
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分别写了哪些事?
明确:基本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现回顾了自己与老成的身世和往日的聚散情况;有写了自己听到老成死时的痛苦心情,最后交代老成后事的安排。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线索是情,先后写了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等感情。
第五篇:《祭十二郎文。学案答案(范文)
《祭十二郎文》教师学案
三、研习课文,完成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二)通假字(写出所通字及其意思)
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品。
零丁孤苦:
()通“伶仃” 孤独无靠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通“逝”,去世。
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通“何”,什么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中那些词属于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的特点)①名词作动词
汝又不果来 果:实现
业其家 业:继承……的事业
东亦客也 客:做客
②名词作状语
莫如西归 西:向西
中年兄殁南方 中年:在中年
毛血日益衰 日:一天天地
③动词作名词
而视茫茫 视:视力
惟其所愿:愿望
④使动用法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 夭:使......夭折
成家以致汝 成家:使家成 致:使......来
长吾女及汝女 长:养育,使……成长,⑤形容词作名词
乃能衔哀致诚诚:诚意
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白:白发
⑥形容词作动词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保全
(四)古今异义:
(1)吾去汴州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去
(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成长立业。今义:开始存在或有根据。
(3)将成家而致汝
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4)明年,丞相薨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未可以为信也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五)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⒈宾语前置
①惟兄嫂是依(应为:“惟依兄嫂是”)
②其又何尤(应为:“其又尤何”)
③何为而在吾侧也(应为:“为何而在吾侧也”)
⒉状语后置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应为:”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⒊被动句
吾又罢去(译为:我又被罢免)
(六)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①不自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世:①皆不幸早世。(通“逝”)②两世一身。(父子相继为一世,名词)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世间,天下,名词)
(七)文本探究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a少年孤苦:吾少孤
惟兄嫂是依
零丁孤苦
两世一身,形只影单
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b为了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c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牙齿动摇
我自今年来,苍苍者与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d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没有标志性的词语。
明确:本文的抒情段落是2、5、10、11自然段,以“呜呼”作为标志。
3、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明确:a 悲叹家族人丁不兴。b 悲叹自己仕途失意。
4、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明确:作者写此文不是在赞颂死者,而是在倾吐自己的悲痛心情。作者紧紧围绕叔侄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的生活琐事来写,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但是作者又不是在纯粹的叙事,而是在叙事中,侧重书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5、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反复抒写自己对十二郎的怀念与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哀痛。于萦纡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语语从肺腑流出.【巩固练习】
1、D(“丧”应读sāng)
2、A(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应付”;D项“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3、C(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
4、A(A项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
5、A(“愈”指韩愈自称,并非“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