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读后体会
不朽的精神
永远的丰碑
——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读后体会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令全世界震惊和瞩目的巨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金融危机的魔影笼罩全球的时候,中国在全球的地位更是变得举足轻重。然而,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所在的企业在继续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也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艰难与险阻、危机与挑战。套用一句老话描述:“前景是美好的、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坎坷的。”
2006年,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长篇纪实文学《长征》(王树增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沉甸甸的书虽然长达67万字,又是纪实体裁,我读下来却丝毫不觉得干涩、乏累,反而被书中生动的故事,以及许多从未披露过的史实所深深吸引,常常安坐二、三个小时,细细品读,直至深夜也不忍合书释卷。
其实,真正吸引我的还不是书中描绘的激烈而精彩的战斗故事,也不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早期的挫折中如何不断变革、调整、探索和实践,在腥风血雨、重重磨难中实现成长、成熟和自我完善的那一段艰难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物质条件严重匮乏、自然环境极端恶劣、敌对势力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危机与逆境中,依然坚定理想与信念,不惜用自己 的生命与鲜血创造历史,改变命运,夺取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胜利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这支由平均年龄不足20岁、绝大多数是没有战斗经验的普通穷苦农民组成的革命队伍,武器简陋,弹药粮草奇缺,衣着褴褛。然而,正是这么一支队伍一次次经受住了恶劣自然条件的严峻考验,一次次突破了作为自然人的生理极限,一次次击败了装备有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一次次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合围和疯狂进攻,最终获取了长征伟大的胜利。敌我力量悬殊、作战环境恶劣而最终结果却让西方军事专家看似有点不可思议的长征,为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坚定无比的政治信仰,铁一样的组织纪律,英明正确的领导,切合实际的指导思想,机动灵活、务实有效的战术,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平等、和谐的官兵关系,远大理想与现实需求的有机结合,“播种机”式的政治宣传……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不朽的精神。长征中发生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告诉我们:支撑一个生命延续与发展、决定一个民族存亡与兴衰的要素中,物质固然重要,但往往更可靠、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力量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长篇纪实文学《长征》的作者王树增在一篇手记中写道:“尽管近些日子红军长征的路途上出现了不少中国人的身影,但是在以往的相当长的岁月里,出现在那条万分艰险的路途上的却多是外国青年。”(《伟大的往事会令年轻人扪心自问》,《中国青年报》2007-10-15)
中国人,尤其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否重走长征路,只是当今某些现实问题存在的一个侧面表象,我们也不可能人人都去亲自重走一次长征路,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静下浮躁的心,暂且抛开烦琐的事,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本书——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这些文字中去寻回也许早已被我们遗弃或忽视的那一笔无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获得并为自己注入支撑我们不畏艰难险阻、激情昂首前行的那一种不朽的、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
岁月长河浪滔滔,新长征路亦漫漫。不朽精神代代传,重燃激情创未来!
第二篇:读长篇纪实文学《沂蒙壮歌》有感
读长篇纪实文学《沂蒙壮歌》有感
一次偶然机会,有幸拜读了山东作家厉彦林的长篇纪实文学《沂蒙壮歌》,作品讲述了沂蒙脱贫攻坚故事,讴歌了党与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特质,这本书饱含着泪水与深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
深刻感悟铸就沂蒙精神的基因密码,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践行好“忠诚”二字。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看齐,是沂蒙精神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在薪火相传中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脍炙人口的革命经典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唱出了沂蒙儿女“永远跟党干革命,砍下脑袋也不叛党”的真诚心声,彰显了沂蒙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面对脱贫这场大战、硬仗,对党忠诚,就得打冲锋、当先锋、不掉队。”这是沂蒙老区脱贫攻坚战场上,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生动体现。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锤炼党性修养,做理想信念的“笃行者”,做至诚报国的“实践者”,做勇往直前的“奋斗者”。
深刻感悟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执着,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践行好“信仰”二字。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沂蒙壮歌》书中所展现的坚如磐石的信仰之力,熠熠生辉、历久弥新。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将士血染疆场,沂蒙军民用鲜血和生命竖起了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让我们看到了沂蒙人民信仰的光辉;以红嫂为代表的沂蒙人民,与党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深刻诠释了沂蒙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挚情感;“抱犊崮”蝶变、沂蒙最高山庄脱贫忙、“遥烧”村变迁……记录着沂蒙乡村巨变的奋斗历程,也是沂蒙人民信党爱党、铁心向党的真实写照。新时代,我们要补钙壮骨、培根固元,以政治理论上的清醒确保信仰信念的坚定。
深刻感悟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践行好“为民”二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沂蒙壮歌》把人民作为创作的源头活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动人场景。沂蒙大地上千千万万党员,本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豪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从老一辈基层党组织书记——厉家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厉月坤,到新时代党组织书记——平邑县九间棚村的支部书记刘嘉坤,一代代、一群群为党尽忠、为民舍命的共产党员,带领着沂蒙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时代壮歌。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群众“大提升”,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深刻感悟勇于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践行好“实干”二字。奋斗成就梦想,实干赢得未来。《沂蒙壮歌》凝聚着沂蒙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兰山区利用农产品资源富集优势,积极对接电商平台,走出了电商扶贫新路径;沂南县长山庄村依托原生态、纯自然的古村落禀赋,落地建设影视基地、红色纪念馆、写生基地等项目,实现村脱贫、户增收双促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潮中,以沂水尹家峪、兰陵压油沟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擦亮了沂蒙人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的鲜明底色。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实干作风,用心、用情、用力把每一项工作干出“高分值”,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第三篇:长征精神体会
长征精神体会--信念永存
长征精神体会--信念永存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
国的摇篮!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来的,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留下了《忆秦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信念永存
第四篇:《林海》读后体会.DOC
《林海》读后体会
《林海》是我国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中景丽、物美、情挚。读后,令人不由得产生一种亲切舒服的感觉。
景丽。老舍先生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物美。作者从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此句将大兴安岭同祖国各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认识到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切、舒服”之感顿涌心头。
情挚。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他告诉我们,大兴安岭不仅是良材产地,也是科研基地。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给大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这说明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兴国安邦”的意义,其结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由此可见,老舍笔下的林海,景丽、物美、情挚,构成了文章鲜明的特色,给人以清新、流畅、亲切、舒服之感,其艺术魅力、感染力极深。
第五篇:《水浒传》片段读后体会
《水浒传》精彩片段:
三个人转弯抹角,来到州桥之下一个潘家有名的酒店,门前挑出望竿,挂着酒旗,漾在空史飘荡。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拣个济楚阁儿里坐下。提辖坐了主位,李忠对席,史进下首坐了。酒保唱了喏,认的是鲁提辖便道:“提辖官人,打多少酒?”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
又问道:“官人,吃甚下饭?”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酒保下去,随即烫酒上来;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三个酒至数杯,正说陧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地。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卖来。鲁达道:“酒家要甚么!你也须认得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的哭,搅俺弟兄们吃酒?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酒保道:“官人息怒。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搅官人吃酒?这个哭的是绰酒座儿唱的父女两人,不知官人们在此吃酒,一时间自苦了啼哭。”鲁提辖道:“可是作怪!你与我唤得他来。”酒保去叫。不多时,只见两个到来,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拭着泪眼,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那老儿也都相见了。鲁达问道:“你两个是那里人家?为甚么啼哭?”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父女二人流落在此生受。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作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父亲懦弱,和他争不得。他又有钱有势。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讨钱来还他?没计奈何,父亲自小教得家些小曲儿,来这里酒楼上赶座子,每日但得些钱来,将大半还他,留些少父女们盘缠。这两日,酒客稀少,违了他钱限,怕他来讨时,受他差耻。父女们想起这苦楚无处告诉,因此啼哭。
我的读后体会:
从课外我知道鲁达长期闯荡江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冲锋陷阵,不畏刀枪;抗暴斗恶,舍生忘死。他相貌粗恶却心地善良,脾性急暴却用心精微,力大艺高却处事谨慎。他是水浒英雄人物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位。从文中我也体会出鲁达爱帮助人民,我要学他的优秀品质。